CN102206051A -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6051A
CN102206051A CN201010137448XA CN201010137448A CN102206051A CN 102206051 A CN102206051 A CN 102206051A CN 201010137448X A CN201010137448X A CN 201010137448XA CN 201010137448 A CN201010137448 A CN 201010137448A CN 102206051 A CN102206051 A CN 102206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eriphery
heat
material coating
sin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74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清世
黄华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AUTO GLAS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AUTO GLAS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AUTO GLAS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AUTO GLAS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74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6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6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6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夹层玻璃包括本体部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周边部,在所述周边部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置吸热材料涂层。这样,在太阳光照射后,玻璃周边部的吸热材料涂层可对太阳光谱的全波段充分吸收,并在所述本体部和周边部之间形成温差,既可减少紫外光入射造成有机材料老化,减少红外的穿透,又可使得周边部处于压缩应力保护状态,而起到增强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整个夹层玻璃的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车辆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玻璃或本体着色玻璃对紫外光、可见光和远、近红外光的透过率都非常高,这主要是玻璃吸收少而导致的。玻璃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主要是通过在其周边注胶粘合来实现与车身粘结的,而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玻璃后会使这种由有机硅构成的胶老化,同时将外界更多的热量传导到驾驶室内。
另一方面,机动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多数是经热处理成型的,并且具有夹层结构,夹层是在热处理后进行的,而玻璃周边是承受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冲击的主要位置,另外,由于加工的缘故,在热弯过程中,需要减少热冲击的不均匀而引起玻璃以及减少玻璃边缘的光畸变;同时玻璃周边或多或少的会存在微裂纹,这样,玻璃周边是玻璃最薄弱的位置,所以前风窗玻璃周边位置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因外来冲击而破裂。如果玻璃周边位置的强度不够,在驾驶中,破损玻璃脱落时,会对乘驾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前风窗玻璃尤其是其周边位置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安全。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增加玻璃的整体强度来解决,这样,会导致玻璃较高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可提高夹层玻璃周边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对于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包括本体部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周边部,在所述周边部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有吸热材料涂层。
更具体地,所述吸热材料涂层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
更具体地,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的宽度在20mm-200mm之间,厚度在8μm-50μm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在厚度方向上包括外层玻璃、中间膜层、内层玻璃以及吸热材料涂层,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厚度在1.6mm-8mm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的分布密度由所述周边部向所述本体部逐渐变小。
更具体地,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由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吸热材料单体层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对于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所述夹层玻璃包括本体部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周边部,在所述周边部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置吸热材料涂层。
更具体地,所述吸热材料涂层设在所述周边部内、外表面至少一处,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之前先对所述夹层玻璃进行研磨、清洗以及干燥处理。
更具体地,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并干燥或热处理之后,进行夹层玻璃处理加工。
更具体地,所述玻璃以及吸热材料涂层的加工在400-750℃条件下进行。
这样,在太阳光照射后,玻璃周边部的吸热材料涂层可对太阳光谱的全波段充分吸收,并在所述本体部和周边部之间形成温差,既可减少紫外光入射造成有机材料老化,减少红外的穿透,又可使得周边部处于环状的压缩应力保护状态,而起到增强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整个夹层玻璃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周边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周边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二种实现方式周边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三种实现方式周边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实施例二周边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实施例三周边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实施例四周边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的实施例一,该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在平面方向上包括本体部1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1的周边部2。该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在厚度方向上包括外层玻璃21、中间膜层22、内层玻璃23以及吸热材料涂层24。所述外层玻璃21和内层玻璃23的的厚度在1.6mm-8mm之间,可以为超白、透明或本体着色的钠钙硅玻璃。中间膜层22可以由PVB、PU、SGP等材料构成,中间膜层22的厚度可以在0.38-20mm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周边部2的内表面(即位于所述内层玻璃23的内侧)。其宽度在20mm-200mm之间,厚度在8μm-50μm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由呈圆形的吸热材料单体层241中组成。当然,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还可以由呈方形(请参照图4)、三角形(请参照图5)或多边形的吸热材料单体层241组成。同时,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的分布密度由所述周边部2向所述本体部1逐渐变小。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如果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整体呈深色,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从所述周边部2向所述本体部1延伸时会突然间消失,当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在视觉上会有种闪光的错觉,也给驾驶工作带来干扰。当然,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外缘部分的吸热材料单体层241可以互相连接而形成封闭的结构。
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位于所述中间膜层22和所述内层玻璃23之间,并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内层玻璃23的内表面。
请参照图7,为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位于所述中间膜层22和所述外层玻璃21之间,并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外层玻璃21的内表面。
请参照图8,为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设在所述周边部2的外表面(即位于所述外层玻璃23的外侧)。
通过上述四个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在太阳光3照射后,玻璃周边部2的吸热材料涂层24可对太阳光谱的全波段充分吸收,并在所述本体部1和周边部2之间形成温差,既可减少紫外光入射造成有机材料老化,减少红外的穿透,又使得周边部处于环状的压缩应力保护状态,而起到增强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整片夹层玻璃的机械强度。而且,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还可同时设置在所述周边部2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2的夹层之间的两处以上的位置。当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位于对应所述周边部2的夹层之间时,还可以将其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中间膜层22的两个表面。当夹层玻璃结构中的玻璃片数超过三片时,可以在对应所述周边部2的其他夹层位置设置吸热材料涂层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该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是在所述周边部2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2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置吸热材料涂层24。
在本发明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材料涂层设在所述周边部内、外表面至少一处。并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周边部2的内、外表面。其宽度在20mm-200mm之间,厚度在8μm-50μm之间。当然,所述吸热材料涂层24还可同时或者选择设置在对应所述周边部2的夹层之间。
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之前先对所述夹层玻璃进行切割、研磨、清洗以及干燥处理。其中,对玻璃的切裁可以采用金刚石刀进行轮切割、水刀切割或激光切割等。对玻璃的研磨可以采用金刚轮研磨,研磨位置的外观可以为倒角、粗磨、细磨、精磨等。所述清洗可以采用自来水或去离子水进行。所述干燥可以通过红外辐射的方式进行。
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并干燥之后,进行夹层玻璃热处理加工。所述热处理加工步骤依次包括加热、弯曲成型、以及冷却。其中,所述加热过程是把附有吸热材料涂层的玻璃进行辐射加热,辐射加热温度为400-750℃。加热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具对玻璃进行弯曲成型加工。成型后玻璃可以通过吹风的方式进行冷却,在吹风的过程还可以对玻璃进行进一步的成型加工。
通过上述方法即制得周边增强夹层玻璃,经过测试,通过上述方法制成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对波长为380-780nm可见光的吸收率≥96%,对近红外线的吸收率≥90%,隔离紫外线率≥99%。参照ISO 9050:2003(E)标准,夹层玻璃在光源D65/10°视野测试时,可见光范围的透射比≤0.05%,可见光范围的反射比≤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包括本体部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周边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边部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有吸热材料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通过丝网印刷、辊印或者涂敷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的宽度在20mm-200mm之间,厚度在8μm-50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在厚度方向上包括外层玻璃、中间膜层、内层玻璃以及吸热材料涂层,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厚度在1.6mm-8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的分布密度由所述周边部向所述本体部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由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吸热材料单体层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7.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所述夹层玻璃包括本体部以及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周边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边部的内、外表面以及对应所述周边部的夹层之间至少一处设置吸热材料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涂层设在所述周边部内、外表面至少一处,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之前先对所述夹层玻璃进行研磨、清洗以及干燥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吸热材料涂层并干燥或热处理之后,进行夹层玻璃处理加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以及吸热材料涂层的加工在400-750℃条件下进行。
CN201010137448XA 2010-03-29 2010-03-29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206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448XA CN102206051A (zh) 2010-03-29 2010-03-29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448XA CN102206051A (zh) 2010-03-29 2010-03-29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6051A true CN102206051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9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7448XA Pending CN102206051A (zh) 2010-03-29 2010-03-29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605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787A (zh) * 2000-06-09 2003-08-0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玻璃基体用的水基黑色瓷漆组合物
JP2004256342A (ja) * 2003-02-25 2004-09-16 Komatsu Ltd 運転室用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0958078Y (zh) * 2006-10-23 2007-10-10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防砸增强边窗玻璃
CN101300147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的附遮光膜弯曲玻璃板
CN101602580A (zh) * 2009-06-19 2009-12-16 深圳市多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纳米隔热涂层的夹胶玻璃及其制品
CN201665621U (zh) * 2010-03-29 2010-12-08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787A (zh) * 2000-06-09 2003-08-0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玻璃基体用的水基黑色瓷漆组合物
JP2004256342A (ja) * 2003-02-25 2004-09-16 Komatsu Ltd 運転室用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00147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的附遮光膜弯曲玻璃板
CN200958078Y (zh) * 2006-10-23 2007-10-10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防砸增强边窗玻璃
CN101602580A (zh) * 2009-06-19 2009-12-16 深圳市多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纳米隔热涂层的夹胶玻璃及其制品
CN201665621U (zh) * 2010-03-29 2010-12-08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0545B1 (ko) 하나 이상의 화학적으로 템퍼링된 판유리를 갖는 적층된 유리
JP6116718B2 (ja) ガラス基板への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デバイスの積層
JP4395265B2 (ja) 透明積層品
EP3006181B1 (en)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photovoltaic cells and encapsulated modules
CN112456811B (zh) 一种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
US20060154085A1 (en) Multilayered article having decorative frit layer for vehicle windshield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8024538A (ja) 窓用合わせガラス
US20210394488A1 (en) Laminated glass
CN112574614B (zh) 一种用于激光除膜的印刷组合物和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JP6549044B2 (ja) 自動車用遮熱合わせガラス
CN114206609A (zh) 小半径复杂形状的夹层玻璃
CN114616097B (zh) 在经化学强化的薄玻璃上设有低辐射镀膜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505466A (ja) 薄い内側ペイン及び薄い外側ペインを有している加熱可能な積層ガラス
EP0618068A1 (en) Aircraft glazings
JP2016144930A (ja) 遮熱フィルム、遮熱合わせガラス、遮熱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遮熱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203818676U (zh) 一种夹层玻璃
CN201665621U (zh)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
CN102206051A (zh) 一种周边增强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75537A (zh) 一种能吸收紫外线和近红外线以及强眩目光的夹层安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74888A1 (en) USE OF UV SENSITIVE INTERLAY MATERIALS COMPRISING A NANOSTRUCTURED FUNCTIONAL COATING
JP2017071143A (ja) 遮熱フィルムおよび遮熱合わせガラス
US11358373B2 (en) Sunroof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5044247U (zh) 汽车太阳能天窗封装结构
CN108621502A (zh) 一种安全节能型汽车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216886465U (zh) 导光器件和汽车发光天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