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712A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712A
CN102205712A CN2011100721444A CN201110072144A CN102205712A CN 102205712 A CN102205712 A CN 102205712A CN 2011100721444 A CN2011100721444 A CN 2011100721444A CN 201110072144 A CN201110072144 A CN 201110072144A CN 102205712 A CN102205712 A CN 102205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ixel
view data
correction
g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21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3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 H04N1/6038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for controlling interaction among color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3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 H04N1/6041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for controlling uniformity of color across image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关于位于第1色空间(例如RGB色空间)的预定坐标的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向量与之对应,所述修正向量表示第1色空间的修正量。对色变换处理之前的第1色空间的第1灰度等级值(例如256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像素列所对应的且在第1色空间中包围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位置的前述基准色所对应的修正向量,进行修正处理。对包括进行了修正处理的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处理及半色调处理。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从排列有多个喷嘴的喷头排出墨,对介质(纸、布、OHP用纸等)进行印刷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作为这样的印刷装置,已知有使介质相对于固定的喷头移动的行式打印机和/或交替地重复使喷头移动而排出墨的工作和输送介质的工作的串行打印机等。此外,作为从喷头排出墨的方式,已知有使用加压元件等压电元件的压电方式和/或使用产生气泡的加热器的热方式等。
在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中,通过着落于介质的墨而在介质上形成点,而在介质上印刷包括多个点的图像(印刷图像)。在此,在印刷图像上会产生条纹状的浓度不均。该浓度不均其原因认为是:构成印刷图像的多个点列因喷头的制造误差的影响而没有如理想那样形成,依点的大小而按每一点列出现浓淡,点列偏离而形成。
为了抑制这样的浓度不均,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浓度不均修正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0569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对与墨色相同色空间(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各色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分别进行修正。并且,设想如果能够抑制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各色的浓度不均(单色不均),则能够抑制使这些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的浓度不均。
但是,即使对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各色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分别进行修正,有时在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中也会产生不均(混色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的不均。
用于达到上述的目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印刷方法,其包括:进行色变换处理,所述色变换处理将第1色空间的且与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相比更多灰度等级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前述印刷装置的墨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所述第1色空间通过排列多个像素列而构成,所述多个像素列包括排列于预定方向的多个像素;进行半色调处理,所述半色调处理将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前述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即第2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前述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前述像素列的多个像素数据而在介质上形成点列,由此基于前述图像数据使前述印刷装置排列形成多个点列而在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其中,所述印刷方法包括:关于位于前述第1色空间的预定坐标的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向量与之对应,所述修正向量表示前述第1色空间的修正量;对前述色变换处理之前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且在前述第1色空间中包围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位置的前述基准色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向量,进行修正处理;以及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语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行式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蓝绿色喷头组41C的底面的多个喷头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5是蓝绿色喷头组41C的喷嘴配置和点形成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6A是第1参考例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的说明图;图6B是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图6C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
图7A~图7C是直至打印机1获得单色不均修正值(或混色不均修正值)为止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8是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获得蓝绿色的单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C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10是读取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11是各像素列的亮度的计算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2A及图12B是针对灰度等级值Cb的第j像素列的单色不均修正值Cb_j的说明图。
图13是单色不均修正值表的说明图。
图14是对于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
图15是混色不均的原因的说明图。
图16是混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以RGB色空间的坐标表示测试图案的各修正用图案的灰度等级值的图。
图18A是用于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图18B是表示测试图案的27个修正用图案的灰度等级值的表;图18C是第j像素列的输出RGB值的说明图。
图19是单位向量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20是格子点Pi的修正向量的说明图。
图21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权重系数的说明图。
图23是并用2个修正处理的图像处理部的说明图。上部是可以进行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打印机驱动器的说明图。中部是混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的说明图。下部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打印机(行式打印机),20输送单元,40喷头单元,41喷头组,41C蓝绿色喷头组,41M品红色喷头组,41Y黄色喷头组,41K黑色喷头组,42喷头,42A第1喷头,42B第2喷头,421第1喷头组,422第2喷头组,50传感器组,60控制器,61存储器,110计算机,150扫描仪。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印刷方法包括:进行色变换处理,所述色变换处理将第1色空间的且与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相比更多灰度等级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前述印刷装置的墨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所述第1色空间通过排列多个像素列而构成,所述多个像素列包括排列于预定方向的多个像素;进行半色调处理,所述半色调处理将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前述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即第2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以及基于前述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前述像素列的多个像素数据而在介质上形成点列,由此基于前述图像数据使前述印刷装置排列形成多个点列而在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其中,所述印刷方法包括:关于位于前述第1色空间的预定坐标的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向量与之对应,所述修正向量表示前述第1色空间的修正量;对前述色变换处理之前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且在前述第1色空间中包围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位置的前述基准色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向量,进行修正处理;以及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
根据这样的印刷方法,能够抑制使多种墨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的不均。
优选地,基于测试图案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在介质上形成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所述测试图案包括前述多个基准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通过读取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前述第1色空间的读取图像数据;以及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获得前述修正向量。由此,能够获得修正向量。
优选地,在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计算前述修正向量时,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计算前述第1色空间的输出灰度等级值;基于前述输出灰度等级值,计算与前述基准色对应的输入灰度等级值以单位量变化时的输出灰度等级值的变化量;基于前述变化量,计算相对于前述输入灰度等级值的前述输出灰度等级值成为目标值那样的对于前述输入灰度等级值的修正量,作为前述修正向量。由此,能够计算修正向量。
优选地,关于各个前述墨色,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值与之对应;对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值按每前述墨色进行单色修正处理;以及对前述单色修正处理后的前述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半色调处理。能够分别修正单色不均和混色不均。
优选地,(A)在获得前述修正向量之前,在介质上印刷包括前述墨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的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通过读取前述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读取图像数据;基于前述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的前述读取数据,计算每像素列的浓度;基于前述每像素列的前述浓度,获得单色修正处理用的前述修正值;(B)在获得前述单色修正用的前述修正值之后,对于包括前述多个基准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的测试图案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前述单色修正处理及半色调处理,在介质上形成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通过读取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前述第1色空间的读取图像数据;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获得前述修正向量;(C)在获得前述修正向量之后,对于应该印刷的图像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基于前述修正向量进行前述修正处理;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由此,能够分别获得用于修正单色不均的修正值和用于修正混色不均的修正向量。
===用语的说明===
首先,对说明本实施方式时使用的用语的含义进行说明。
图1是用语的说明图。
所谓“印刷图像”,是印刷于纸上的图像。喷墨打印机的印刷图像包括形成于纸上的无数点。
所谓“栅线”,是在喷头与纸相对移动的方向(移动方向)排列的点的列。在后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行式打印机的情况下,栅线指在纸的输送方向排列的点的列。(另外,在通过搭载于滑架的喷头进行印刷的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下,栅线指在滑架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点的列。)通过在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多条栅线,构成印刷图像。如图所示,将处于第n个位置的栅线称为“第n栅线”。
所谓“图像数据”,是表示2维图像的数据。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存在RGB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和/或CMKY色空间的图像数据等。有时将RGB色空间的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分别称为“R图像数据”、“G图像数据”以及“B图像数据”。此外,有时将CMYK色空间的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分别称为“C图像数据”、“M图像数据”、“Y图像数据”及“K图像数据”。此外,在图像数据中,存在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和/或4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等。在打印机以4灰度等级形成点(大点、中点、小点、无点)的情况下,由于CMKY色空间的4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表示构成印刷图像的点的形成状态,所以将CMKY色空间的4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特别地称为“印刷图像数据”。此外,将通过扫描仪读取的图像数据称为“读取图像数据”。
所谓“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该像素通过2维配置而构成图像。主要指图像数据上的像素。
所谓“像素列”,是图像数据上在预定方向排列的像素的列。如图所示,将第n个像素列称为“第n像素列”。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通过排列多个像素列而构成。
所谓“像素数据”,是表示像素的灰度等级值的数据。图像数据包括多个像素数据。也将“像素数据”称为“像素的灰度等级值”。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印刷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表示某像素的点形成状态(大点、中点、小点、无点)。
所谓“像素列数据”,是像素列中所包含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另外,通过按照印刷图像数据的像素列数据在介质上形成多个点,而形成印刷图像的栅线。也将像素列数据称为“像素列的灰度等级值”。
所谓“像素区域”,是与图像数据上的像素对应的纸上的区域。例如,在印刷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为360×360dpi的情况下,“像素区域”成为1边为1/360英寸的正方形状的区域。
所谓“列区域”,是与像素列对应的纸上的区域。例如,在印刷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为360×360dpi的情况下,列区域成为1/360英寸宽的细长区域。
“列区域”既存在指与印刷图像数据上的像素列对应的纸上的区域的情况,也存在指与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像素列对应的纸上的区域的情况。在图中的右下方,示出前一种情况的列区域。前一种情况的“列区域”,也是栅线的形成目标位置。后一种情况的“列区域”,也是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像素列被读取的纸上的测定位置(测定范围),换言之,也是像素列所表示的图像(图像片段)所在的纸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位于第n个位置的列区域称为“第n列区域”。第n列区域成为第n栅线的形成目标位置。
所谓“图像片段”,指图像的一部分。在图像数据上,某像素列所表示的图像,成为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图像片段”。此外,在印刷图像中,由某栅线表示的图像,成为印刷图像的“图像片段”。此外,在印刷图像中,通过某列区域的显色而表示的图像也相当于印刷图像的“图像片段”。
在图1的右下方示出像素区域与点的位置关系。由于喷头的制造误差的影响而第2栅线从第2列区域偏离,结果,第2列区域的浓度变淡。此外,在第4列区域,由于喷头的制造误差的影响而点变小,结果,第4列区域的浓度变淡。由于需要对这样的浓度不均和/或浓度不均修正方法进行说明,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上述内容对“栅线”、“像素列”、“列区域”等的含义和/或关系进行说明。
但是,“图像数据”和/或“像素”等一般的用语的含义,不仅按照上述的说明,而且也按照通常的技术常识来进行适宜解释。
===本实施方式的行式打印机的结构===
<整体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行式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此外,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行式打印机1具有输送单元20、喷头单元40、传感器组50、控制器60。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到了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60控制各单元(输送单元20和/或喷头单元40)。控制器60基于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控制各单元,在纸(介质)上进行印刷。打印机1内的状况通过传感器组50进行监视,传感器组50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60。控制器60基于从传感器组50输出的检测结果,控制各单元。
输送单元20用于在输送方向输送介质(例如纸S等)。该输送单元20具有输送电动机(未图示)、上游侧滚轴22A、下游侧滚轴22B和带24。如果未图示的输送电动机旋转,则上游侧滚轴22A以及下游侧滚轴22B旋转,从而带24旋转。所供纸的纸S,通过带24与喷头相对而输送。通过了印刷区域的纸S,通过带24向外部排出。另外,输送中的纸S被静电吸附或真空吸附于带24。
喷头单元40用于对纸S排出墨。喷头单元40具有排出蓝绿色墨的蓝绿色喷头组41C、排出品红色墨的品红色喷头组41M、排出黄色墨的黄色喷头组41Y和排出黑色墨的黑色喷头组41K。各喷头组,能够一次形成纸宽度量的点。
图4是蓝绿色喷头组41C的底面的多个喷头的排列的说明图。如图所示,蓝绿色喷头组41C具有多个喷头42。多个喷头沿纸宽度方向交错状地排列。在各喷头,形成有喷嘴列。喷嘴列包括排出蓝绿色墨的多个喷嘴(例如360个喷嘴)。构成喷嘴列的多个喷嘴,关于纸宽度方向以一定的喷嘴间距排列。
图5是蓝绿色喷头组41C的喷嘴配置和点形成的状况的说明图。在此,为了说明的简略化,设定蓝绿色喷头组41C包括2个喷头(第1喷头42A和第2喷头42B)。为了进一步简略说明,设定各喷头的喷嘴列包括12个喷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输送方向称为“x方向”,将纸宽度方向称为“y方向”。
各喷头的喷嘴列具备第1喷嘴组421和第2喷嘴组422。各喷嘴组,包括以1/180英寸间隔在纸宽度方向(y方向)排列的6个喷嘴。第1喷嘴组421和第2喷嘴组422在纸宽度方向错开1/360英寸构成。由此,各喷头的喷嘴列包括关于纸宽度方向以1/360英寸的间隔交错状地排列的12个喷嘴。对各喷头的喷嘴列,从图中的上方开始依次赋予编号。
通过对输送中的纸S从各喷嘴断续地排出墨滴,在纸上形成24条栅线。例如,第1喷头42A的喷嘴#1A在纸上形成第1栅线,第2喷头42B的喷嘴#1B在纸上形成第13栅线。各栅线沿输送方向(x方向)而形成。若纸每输送1/360英寸时从喷嘴排出墨,则在纸上以360dpi×360dpi的分辨率形成点。
在此,虽然关于蓝绿色喷头组41C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其他颜色的喷头组的结构也是同样的。
传感器组50,具有未图示的旋转式编码器和/或纸检测传感器等。旋转式编码器(未图示)检测上游侧滚轴22A和/或下游侧滚轴22B的旋转量。基于该旋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能够检测纸S的输送量。另外,纸检测传感器(未图示)检测供纸中的纸的前端的位置。另外,通过用旋转式编码器检测纸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后的纸S的输送量,也能够检测纸S的输送方向的位置。
控制器6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按照存储于存储器61的程序,控制各单元。另外,在存储器61中,存储有各种修正值。
===第1参考例:打印机驱动器的通常处理===
在计算机110(参照图2)中安装有打印机驱动器。安装有打印机驱动器的计算机110成为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印刷控制装置。打印机驱动器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变换为打印机1能够解释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并将印刷数据输出至打印机。在输入图像数据变换为印刷数据时,打印机驱动器进行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
图6A是第1参考例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的说明图。该第1参考例是不修正浓度不均的处理。
色变换处理前的图像数据是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打印机驱动器,根据需要,以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适合于印刷分辨率的方式,在色变换处理之前实施分辨率变换处理。例如,在从应用程序接收到向量形式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将该向量形式的图像数据变换为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
接着,打印机驱动器进行色变换处理,该色变换处理将RGB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墨色相同色空间、即CMYK色空间的图像数据。该色变换处理,通过打印机驱动器参照将RGB色空间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与CMYK色空间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对应起来的表(色变换查找表LUT)而进行。色变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是CMYK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
在色变换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进行半色调处理,该半色调处理将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打印机可以形成的灰度等级、即4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在半色调处理中,利用抖动法、γ修正、误差扩散法等。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成为表示构成印刷图像的点的形成状况(点的有无、点的大小)的印刷图像数据。
在半色调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将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打印机驱动器在将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时,根据需要,进行变换印刷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的排列顺序的栅格化处理和/或对印刷图像数据附加打印机1的控制所需的命令数据的命令附加处理等。
另外,接收到了印刷图像数据的打印机,按照印刷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所表示的灰度等级值从各喷嘴排出墨,在介质上的像素区域形成点。由此,打印机1能够将印刷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印刷于介质。
===第2参考例:单色不均修正处理===
在通过第1参考例的通常处理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有时在印刷图像中会产生条纹状的浓度不均。该浓度不均其原因认为是:构成印刷图像的多个点列因喷头的制造误差的影响而没有如理想那样形成,依点的大小而按每一点列出现浓淡,点列偏离而形成。
由于印刷图像通过使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图像重叠而构成,所以认为如果分别抑制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各色的浓度不均(单色不均),则也能够抑制印刷图像的浓度不均。在该第2参考例中,按每一墨色分别检测浓度不均,从该检测结果获得各墨色的单色不均修正值。并且,在购入打印机1的用户进行印刷时,打印机驱动器对CMYK色空间的各图像数据使用单色不均修正值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获得浓度不均得到了抑制的印刷图像。
<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
首先,关于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进行说明。获得单色不均修正值的步骤在打印机1的制造工厂的检查工序中进行(但是,也可以由购入了打印机1的用户初始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在此,关于蓝绿色的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其他墨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也是同样的。
图7A~图7C是直至打印机1获得单色不均修正值为止的状况的说明图。图8是单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最初,检查人员将成为检查对象的打印机1连接于工厂内的计算机110(参照图7A)。在该计算机110上,还连接有扫描仪150。在计算机110中,预先安装有打印机驱动器、扫描仪驱动器和用于对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计算单色不均修正值的修正值获得程序。
在打印机驱动器(或修正值获得程序)中,预先准备有用于获得单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该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是与印刷分辨率一致的分辨率(360dpi×360dpi)的CMYK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另外,测试图案的图像通过多个像素列(在此为24个像素列)排列而构成。
图9是用于获得蓝绿色的单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C图像数据的说明图。测试图案包括5个修正用图案。5个修正用图案沿着x1方向排列。图像数据上的x1方向,是在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由打印机1进行印刷时成为输送方向(x方向)的方向。
5个修正用图案的蓝绿色的灰度等级值分别不同。构成第1修正用图案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值Ca设定为179,构成第2修正用图案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值Cb设定为153,构成第3修正用图案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值Cc设定为128,构成第4修正用图案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值Cd设定为102,构成第5修正用图案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值Ce设定为76。
各修正用图案包括数10像素(x1方向)×24像素(y1方向)。y1方向的像素数相当于打印机1在纸宽度方向形成的栅线的数量。在此,y1方向的像素数,成为与喷头组41的喷嘴数相同的24个(参照图5)。
打印机驱动器,对图9所示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图8的S101)。由此,256灰度等级的C图像数据,被变换为4灰度等级的C图像数据(蓝绿色的印刷图像数据)。4灰度等级的C图像数据的24个像素列数据,表示24条栅线的点形成状态。
接着,打印机驱动器,将4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在测试片TS上印刷蓝绿色的测试图案的图像(图7A、图8的S102)。在此,以360dpi×360dpi的印刷分辨率印刷测试图案。由此,印刷包括5个修正用图案的测试图案,该5个修正用图案由24条栅线构成。
印刷于测试片TS的蓝绿色的测试图案,与图9的C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喷头的制造误差的影响,未将全部点形成为理想的大小、形成于理想的位置,而按每一点列出现浓淡,点列偏离而形成。因此,尽管C图像数据上的各修正用图案的像素数据所表示的灰度等级值相同,印刷图像上的各修正用图案也包含浓度不均。
接着,检查人员,将测试片TS设置于扫描仪150,使用计算机110的扫描仪驱动器使扫描仪150读取测试图案(图7B、图8的S103)。在此,扫描仪150以1440dpi×1440dpi的读取分辨率读取测试图案。也就是说,扫描仪150以比作为印刷分辨率的360dpi×360dpi更高的读取分辨率读取测试图案。
另外,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对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旋转处理和/或修整处理等。
图10是读取图像数据的说明图。读取图像数据上的测试图案也包括5个修正用图案。在读取图案数据上,将5个修正用图案的排列方向称为x2方向,将与x2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y2方向。以读取图像数据上的x2方向与栅线的图像平行。换言之,读取图像数据上的x2方向与栅线的图像平行的方式,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根据需要对读取图像数据进行旋转处理。
在此,以1440dpi(印刷分辨率的4倍的分辨率)读取包括以360dpi排列的24条栅线的测试图案。因此,虽然读取图像数据的y2方向的像素数理想地成为96个(=24个×4),但是由于喷头的制造误差和/或扫描仪150的读取误差等的影响,读取图像数据的y2方向的像素数不一定准确地成为96个。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对于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以y2方向的像素数成为24个的方式,进行分辨率变换(图8的S104)。分辨率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的y2方向的像素数,相当于打印机1在纸宽度方向形成的栅线的数量。在此,y2方向的像素数,成为与喷头组41的喷嘴数相同的24个(参照图5)。
另外,分辨率变换后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各像素列数据(在x2方向排列的像素的列),表示印刷有测试图案的纸上的1/360英寸宽的列区域的图像片段。换言之,分辨率变换后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各像素列,表示与印刷分辨率相当的宽度(1/360英寸的宽度)的列区域的图像片段。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按读取图像数据上的每一修正用图案,计算各像素列的亮度(图8的S105)。各像素列的亮度,被认为表示所印刷的测试图案上的各列区域的浓度。
图11是各像素列的亮度的计算的状况的说明图。在图中的左侧,表示构成读取图像数据上的某修正用图案的像素。修正值获得程序,按各像素列,基于在x2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计算平均亮度,将该平均亮度设定为该像素列的亮度。例如,第1像素列的亮度,基于图中左侧的粗线内的像素数据而计算。在图中的右侧,表示各像素列的亮度的曲线图。由于印刷图像存在浓度不均,所以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各像素列的亮度产生不均一。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灰度等级值Ca(=179)的第1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第j像素列的亮度表示为“Ya_j”。同样地,将灰度等级值Cb(=153)的第2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第j像素列的亮度表示为“Yb_j”,将灰度等级值Cc(=128)的第3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第j像素列的亮度表示为“Yc_j”,将灰度等级值Cd(=102)的第4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第j像素列的亮度表示为“Yd_j”,将灰度等级值Ce(=76)的第5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第j像素列的亮度表示为“Ye_j”。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基于各像素列的亮度与目标亮度之差,计算各像素列的单色不均修正值ΔC(图8的S106)。在此,关于第j像素列的单色不均修正值进行说明。
图12A及图12B是针对灰度等级值Cb的第j像素列的单色不均修正值Cb_j的说明图。图中的横轴表示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纵轴表示亮度值。在图中,表示针对灰度等级值Cb的目标亮度Ybt。该目标亮度Ybt是第2修正用图案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全部像素列的亮度的平均值。也就是说,目标亮度Ybt是将Yb_1~Yb_24的总计除以24而得到的值。
如图12A所示,在第j像素列的亮度Yb_j比目标亮度Ybt小的情况下,修正值获得程序,利用基于直线AB的线性内插,计算与目标亮度Ybt对应的灰度等级值Cbt。然后,计算灰度等级值Cbt与灰度等级值Cb之差作为单色不均修正值ΔCb_j。
如图12B所示,在第j像素列的亮度Yb_j比目标亮度Ybt大的情况下,修正值获得程序,利用基于直线BC的线性内插,计算与目标亮度Ybt对应的灰度等级值Cbt。然后,计算灰度等级值Cbt与灰度等级值Cb之差作为单色不均修正值ΔCb_j。
这样,修正值获得程序,按每5种灰度等级值(Ca~Ce),计算各个像素列的单色不均修正值。另外,在计算最浅的灰度等级值Ca(=179)的单色不均修正值ΔCa_j的情况下,修正值计算程序,也可以基于2点(255,255)、(Ca,Ya_j)的直线进行线性内插。此外,在计算最深的灰度等级值Ce(=76)的单色不均修正值ΔCe_j的情况下,修正值计算程序,也可以基于2点(0,0)、(Ce,Ye_j)的直线进行线性内插。
图13是单色不均修正值表的说明图。所计算的各单色不均修正值ΔC,与灰度等级值及像素列对应起来存储于单色不均修正值表。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将单色不均修正值表发送至打印机1,使打印机1的存储器61存储单色不均修正值表(图7C、图8的S107)。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仅关于蓝绿色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其他颜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也同样地计算单色不均修正值,并在打印机1的存储器61中存储单色不均修正值表。这样在存储器61中存储了单色不均修正值表后,包装打印机1,从工厂出货。
<单色不均修正处理>
购入了打印机1的用户,将与打印机1共同包装的CD-ROM中所存储的打印机驱动器(或者,从打印机制造公司的主页下载的打印机驱动器)安装于自身的计算机。此外,用户将打印机1连接于计算机。此时,打印机驱动器从打印机1获得存储于打印机1的存储器61的修正值表(参照图13)。
图6B是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在第2参考例中,对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各色的浓度不均进行修正。打印机驱动器,对色变换处理后、半色调处理前的CMKY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在此,关于针对蓝绿色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进行说明。
图14是对于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图中的横轴表示修正前的灰度等级值,图中的纵轴表示修正后的灰度等级值。
如果假设修正前的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全部是灰度等级值Cb(=153),则考虑打印机驱动器使用与灰度等级值Cb对应的修正值ΔCb_j,将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Cb修正为Cb+ΔCb_j即可。同样地,如果修正前的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全部是灰度等级值Cc(=128),则考虑打印机驱动器使用与灰度等级值Cc对应的修正值ΔCc_j,将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Cc修正为Cc+ΔCc_j即可。
另一方面,在修正前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C_in与修正用图案的任一灰度等级值(Ca~Ce)都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如图所示修正前的灰度等级值C_in在Cb与Cc之间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使用修正值ΔCb_j及修正值ΔCc_j进行线性内插,计算灰度等级值C_out。
根据图中的曲线图,修正值ΔCa_j为正的值。因此,如果修正前的灰度等级值C_in是接近于灰度等级值Ca的值,则打印机驱动器以使灰度等级值变高的方式修正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此外,根据图中的曲线图,修正值ΔCe_j为负的值。因此,如果修正前的灰度等级值C_in是接近于灰度等级值Ce的值,则打印机驱动器以使灰度等级值降低的方式修正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由此,打印机驱动器能够以将较浓印刷的部分的像素修正得较淡,将较淡印刷的部分的像素修正得较浓的方式,来修正图像数据。
在此,虽然关于属于第j像素列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的修正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属于其他像素列的像素数据,也同样地修正灰度等级值。但是,对于属于其他像素列的像素数据,使用与该像素列对应的修正值。
另外,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后的印刷图像数据是256灰度等级的CMKY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在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进行半色调处理,并将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参照图6B)。此处的半色调处理和/或印刷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与第1参考例相同。
但是,在第2参考例中,对进行了浓度不均修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其结果,例如由于将属于与容易显现得淡的列区域对应的像素列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预先修正得较低(浓),所以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上的该像素列的点生成率升高。此外,例如由于将属于与容易显现得浓的列区域对应的像素列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预先修正得较高(淡),所以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上的该像素列的点生成率降低。因此,通过在容易显现得淡的列区域,形成以点生成率变高的方式进行了修正的栅线,在容易显现得浓的列区域,形成以点生成率降低的方式进行了修正的栅线,对印刷图像的各列区域的图像片段的浓度分别进行修正,来抑制印刷图像的浓度不均。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仅关于针对蓝绿色的图像数据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其他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也同样地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
<第2参考例的问题点>
在前述的单色不均修正中,通过按每一墨色形成测试图案而获得单色不均修正值,并对各色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分别进行修正。在该单色不均修正处理中,设想了如果能够抑制各墨色的浓度不均(单色不均),则能够抑制使这些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的浓度不均。但是,即使对与墨色相同色空间的各色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分别进行修正,有时在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中也会产生浓度不均(混色不均)。
图15是混色不均的原因的说明图。图中的下侧的白圈是在纸上形成的蓝绿色的点。图中的上侧的黑点是在蓝绿色的点上形成的品红色的点。由于品红色头组41M设置于蓝绿色头组41C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参照图3),所以品红色的印刷图像形成于蓝绿色的印刷图像上。其结果,有时品红色的点形成于蓝绿色的点上。
在蓝绿色的点上形成的品红色的点,与在没有蓝绿色的点的纸上形成的品红色的点比较,墨的扩散方式和/或浸透性不同。因此,根据蓝绿色的点的有无,品红色的点成为不同的形状和/或颜色。其结果,即使假设对蓝绿色的图像和品红色的图像分别进行了单色不均修正处理,通过在蓝绿色的印刷图像上重叠品红色的印刷图像,也会在所完成的印刷图像中产生浓度不均(混色不均)。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来抑制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的混色不均。
===本实施方式:混色不均修正处理===
<混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
首先,关于混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方法进行说明。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步骤在打印机1的制造工厂的检查工序中进行(但是,也可以由购入了打印机1的用户初始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
图16是混色不均修正值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另外,直至打印机1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为止的状况与前述的图7A~图7C相同。
最初,检查人员将成为检查对象的打印机1连接于工厂内的计算机110(参照图7A)。在该计算机110上,还连接有扫描仪150。在计算机110中,预先安装有打印机驱动器、扫描仪驱动器和用于对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计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修正值获得程序。
在打印机驱动器(或修正值获得程序)中,预先准备有用于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该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是与印刷分辨率一致的分辨率(360dpi×360dpi)的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与前述图9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是CMYK色空间的图像数据相对,用于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是RGB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另外,测试图案的图像通过将沿着x1方向的多个像素列(在此为24个像素列)排列于y1方向而构成。
图17是以RGB色空间的坐标表示测试图案的各修正用图案的灰度等级值的图。图18A是用于获得混色不均修正值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图18B是表示测试图案的27个修正用图案的灰度等级值的表。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7的圆圈的坐标(灰度等级值)称为“格子点”。格子点,在RGB色空间中,分别位于预定的坐标。此外,将与第i修正用图案对应的格子点称为“格子点Pi”。此外,将格子点Pi的RGB值表示为(ri,gi,bi)并且称为“输入RGB值”。
测试图案包括27个修正用图案。27个修正用图案沿着x1方向排列。图像数据上的x1方向,是在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由打印机1进行印刷时成为输送方向(x方向)的方向。
构成各修正用图案的像素数据的RGB的灰度等级值(输入RGB值)相同,但是27个修正用图案的RGB值分别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RGB的各个值以3等级变化而准备了与27个(=3×3×3)格子点分别对应的27色的修正用图案。但是,也可以不以3等级而以更多等级变化。另外,将格子点所表示的颜色称为“基准色”。
例如与格子点P1对应的第1修正用图案,为像素数据的RGB值是(255,255,255)的白色的图案。此外,与格子点P3对应的第3修正用图案,为像素数据的RGB值是(0,255,255)的蓝绿色的图案。此外,与格子点P9对应的第9修正用图案,为像素数据的RGB值是(0,0,255)的蓝色的图案。此外,与格子点P14对应的第14修正用图案,为像素数据的RGB值是(128,128,128)的灰色的图案。此外,与格子点P27对应的第27修正用图案,为像素数据的RGB值是(0,0,0)的黑色的图案。这样,测试图案包括27色的基准色的修正用图案。
各修正用图案包括数10像素(x1方向)×24像素(y1方向)。y1方向的像素数相当于打印机1在纸宽度方向形成的栅线的数量。在此,y1方向的像素数,成为与喷头组41的喷嘴数相同的24个(参照图5)。
打印机驱动器,对图18A的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而生成印刷图像数据(图16的S201)。此时的印刷图像数据是4灰度等级的CMYK色空间的图像数据。该印刷图像数据包括24个像素列数据,表示24条栅线的点形成状态。
接着,打印机驱动器,将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使打印机印刷图18A的测试图案的图像(图7A、图16的S202)。此时,打印机1按照印刷图像数据的C图像数据使蓝绿色头组41C(参照图3)的各喷嘴排出蓝绿色墨,按照M图像数据使品红色头组41M的各喷嘴排出品红色墨,按照Y图像数据使黄色头组41Y的各喷嘴排出黄色墨,按照K图像数据使黑色头组41K的各喷嘴排出黑色墨。由此,印刷包括27个修正用图案的测试图案,该27个修正用图案包括24条栅线。
印刷于测试片TS的测试图案,与图18A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大致相同。但是,尽管各修正用图案的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相同,印刷图像上的各修正用图案也会包含浓度不均和/或色不均。
接着,检查人员,将测试片TS设置于扫描仪150,使用计算机110的扫描仪驱动器使扫描仪150读取测试图案(图7B、图16的S203)。在此,扫描仪150以1440dpi×1440dpi的读取分辨率读取测试图案。也就是说,扫描仪150以比作为印刷分辨率的360dpi×360dpi更高的读取分辨率读取测试图案。
另外,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对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旋转处理和/或修整处理等。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对于从扫描仪150获得的图像数据(读取图像数据),以y2方向的像素数成为24个的方式,进行分辨率变换(图16的S204)。由于该处理与前述的S10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分辨率变换后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各像素列,表示与印刷分辨率相当的宽度(1/360英寸的宽度)的列区域的图像片段。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按读取图像数据上的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计算各像素列的RGB值(图16的S205)。各像素列的RGB值,被认为表示所印刷的测试图案上的各列区域的颜色。而且,虽然在前述的S105计算了亮度,但是在S205计算RGB值。修正值获得程序,按各像素列,基于在x2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计算RGB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设定为该像素列的RGB值。将该RGB值称为“输出RGB值”。
图18C是第j像素列的输出RGB值的说明图。这样,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关于第1像素列~第24像素列的各个,计算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的输出RGB值。由于在印刷图像中存在浓度不均、色不均,所以读取图像数据上的各像素列的RGB值与格子点的灰度等级值不同。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第i修正用图案(格子点Pi)对应的读取图像数据上的输出RGB值作为向量而表示为(Ri,Gi,Bi)。也有时将输出RGB值(Ri,Gi,Bi)认为输入RGB值(ri,gi,bi)的函数,表示为(Ri,Gi,Bi)=Pi(ri,gi,bi)。特别地,在指第j像素列的情况下,有时附加下标j,表示为(Ri_j,Gi_j,Bi_j)或Pi_j(ri_j,gi_j,bi_j)。例如,图18C的第j像素列的第3修正用图案的RGB值为P3_j(0,255,255)=(98,156,214)。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关于各个像素列,按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计算单位向量(图16的S206)。所谓单位向量,是与格子点相当的输入RGB值变化单位量时的输出RGB值的变化量(向量)。
单位向量ΔR,表示在输入RGB值的R的灰度等级值变化了+1时,输出RGB值变化了多少。同样地,单位向量ΔG,表示在输入RGB值的G的灰度等级值变化了+1时,输出RGB值变化了多少。此外,单位向量ΔB,表示在输入RGB值的B的灰度等级值变化了+1时,输出RGB值变化了多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i修正用图案的单位向量ΔR、ΔG及ΔB表示为ΔRi、ΔGi及ΔBi。
图19是单位向量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单位向量,作为与计算该单位向量的对象格子点相邻的2个格子点间的输出RGB值的单位变化量而计算。ΔR,基于在R轴方向相邻的2个格子点(在R轴的正方向相邻的格子点和在负方向相邻的格子点)的输出RGB值而计算。ΔG,基于在G轴方向相邻的2个格子点(在G轴的正方向相邻的格子点和在负方向相邻的格子点)的输出RGB值而计算。ΔB,基于在B轴方向相邻的2个格子点(在B轴的正方向相邻的格子点和在负方向相邻的格子点)的输出RGB值而计算。
例如,ΔR14、ΔG14及ΔB14通过下式而计算。
ΔR14={P13(r13,g13,b13)-P15(r15,g15,b15)}/(r13-r15)={(R13,G13,B13)-(R15,G15,B15)}/255
ΔG14={P11(r11,g11,b11)-P17(r17,g17,b17)}/(g17-g11)={(R11,G11,B11)-(R17,G17,B17)}/255
ΔB14={P5(r5,g5,b5)-P23(r23,g23,b23)}/(b5-b23)={(R5,G5,B5)-(R23,G23,B23)}/255
在相邻的格子点为1个的情况(格子点位于端部的情况)下,单位向量,作为计算该单位向量的对象格子点和与该格子点相邻的格子点间的RGB值的单位变化量而计算。例如,ΔR,基于计算单位向量的对象格子点的输出RGB值和在R轴方向相邻的1个格子点的输出RGB值而计算。
例如,ΔR15、ΔG17及ΔB23通过下式而计算。
ΔR15={P14(r14,g14,b14)-P15(r15,g15,b15)}/(r14-r15)={(R14,G14,B14)-(R15,G15,B15)}/128
ΔG17={P14(r14,g14,b14)-P17(r17,g17,b17)}/(g14-g17)={(R14,G14,B14)-(R17,G17,B17)}/128
ΔB23={P14(r14,g14,b14)-P23(r23,g23,b23)}/(b14-b23)={(R14,G14,B14)-(R23,G23,B23)}/128
如以上那样,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按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计算各像素列的单位向量。换言之,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关于第1像素列~第24像素列的各个,计算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的单位向量。
图20是格子点Pi的修正向量的说明图。所谓修正向量,是用于以使输出RGB值成为目标值的方式修正输入RGB值的向量。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输出RGB值的目标值称为“目标输出RGB值”。在此,格子点Pi的目标输出RGB值,作为从第i修正用图案获得的24个输出RGB值的平均值,作为向量表示为(Rti,Gti,Bti)。将输出RGB值成为目标RGB值那样的输入RGB值称为“目标输入RGB值”。在此,将目标输入RGB值表示为(rti,gti,bti)。另外,(Rti,Gti,Bti)=Pi(rti,gti,bti)。此外,在将输入RGB值设为(ri,gi,bi)时,输入RGB值的输出RGB值为(Ri,Gi,Bi)=Pi(ri,gi,bi)。
在此情况下,修正向量xi成为(rt-ri,gt-gi,bt-bi)=(xri,xgi,xbi)。
此外,如图所示,若以向量Pi表示输出RGB值,以向量Pti表示目标输出RGB值,则能够使用输出RGB值和目标输出RGB值如下式那样表示修正向量。
Pti-Pi=xri·ΔR+xgi·ΔGi+xbi·ΔBi
在此,将格子点Pi的单位向量分别设定为ΔR=(Rri,Rgi,Rbi),ΔG=(Gri,Ggi,Gbi),ΔB=(Bri,Bgi,Bbi)。这样,能够如下式那样计算修正向量。
【数学式1】
Rti - Ri Gti - Gi Bti - Bi = xri &CenterDot; Rri Rgi Rbi + xgi &CenterDot; Gri Ggi Gbi + xbi &CenterDot; Bri Bgi Bbi
【数学式2】
Rti - Ri Gti - Gi Bti - Bi = Rri Gri Bri Rgi Ggi Bgi Rbi Gbi Bbi xri xgi xbi
【数学式3】
xri xgi xbi = Rti - Ri Gti - Gi Bti - Bi Rri Gri Bri Rgi Ggi Bgi Rbi Gbi Bbi - 1
如以上那样,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按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计算各像素列的修正向量。换言之,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关于第1像素列~第24像素列的各个,计算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的修正向量。也就是说,各个修正向量,通过将像素列与修正用图案(格子点)相对应而作为混色不均修正值被计算出。
另外,由于关于输入RGB灰度等级值为(255,255,255)的白色的第1修正用图案不排出墨,所以将与第1修正用图案对应的修正向量x1设定为x1=(0,0,0)。这是因为,不排出墨的状态被认为最接近于白色。
接着,计算机110的修正值获得程序,将作为混色不均修正值的修正向量发送至打印机1,使打印机1的存储器61存储修正向量(图7C,图16的S208)。另外,这样在存储器61中存储了混色不均修正值之后,包装打印机1,从工厂出货。
<混色不均修正处理>
购入了打印机1的用户,将与打印机1共同包装的CD-ROM中所存储的打印机驱动器(或者,从打印机制造公司的主页下载的打印机驱动器)安装于自身的计算机。此外,用户将打印机1连接于计算机。此时,打印机驱动器从打印机1获得存储于打印机1的存储器61的修正向量。
图6C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在混色不均修正处理中,对色变换处理前的RGB色空间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另外,在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只要通过对进行了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图像数据(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进行通常的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而生成印刷图像数据即可。
图21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打印机驱动器获得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S301)。接着,打印机驱动器确定包围修正对象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8点的格子点(S302)。例如,在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为(200,200,200)的情况下,确定格子点P1、P2、P4、P5、P10、P11、P13、P14这8点的格子点。
接着,打印机驱动器按每一格子点计算权重系数(S303)。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权重系数,基于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坐标与格子点的距离而计算。
图22是权重系数的说明图。图中的黑圈表示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坐标。图中的白圈表示格子点的坐标。在将包括8个格子点的立方体的1边规范化为1时,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坐标与格子点Pi的R轴方向的距离设定为Dri,G轴方向的距离设定为Dgi,B轴方向的距离设定为Dbi。此时,如下式那样求取针对于格子点Pi的权重系数Wn。
Wi=(1-Dri)*(1-Dgi)*(1-Dbi)
例如,在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为(200,200,200)的情况下,规范化距离(Dri,Dgi,Dbi)和权重系数Wi,如以下那样求取。(Dri,Dgi,Dbi)=((200-128)/(255-128),(255-200)/(255-128),(255-200)/(255-128))=(0.567,0.433,0.433)
W2=(1-567)*(1-0.433)*(1-0.433)=0.1392
接着,打印机驱动器计算针对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修正量(图21的S304)。打印机驱动器关于8点的格子点,分别计算修正向量与权重系数之积,并计算这8个积的总和作为修正量(xr,xg,xb)。当然,在修正对象像素数据属于第j像素列的情况下,基于与第j像素列对应的修正向量计算修正量(xr_j,xg_j,xb_j)。
然后,打印机驱动器,基于这样计算的修正量,对修正对象像素数据的灰度等级值进行修正(S305)。具体地,打印机驱动器,通过将修正对象像素数据(r,g,b)与修正量(xr,xg,xb)相加,而计算修正后的像素数据(r+xr,g+xg,b+xb)。
打印机驱动器对输入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进行上述S302~S305的处理(图21的S306)。由此,结束混色不均修正处理。
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是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在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如通常那样进行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并将印刷图像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参照图6C)。此处的半色调处理和/或印刷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与第1参考例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于如图15那样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修正用图案求取修正向量和/或修正量,所以能够对使多种色重叠而构成的印刷图像修正浓度不均(混色不均)。例如,将属于与容易显现为带蓝色的列区域对应的像素列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等级值预先修正得带黄色。相反地,将属于与容易显现为带黄色的列区域对应的像素列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等级值预先修正得带蓝色。
===其他的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前述的实施方式的混色不均修正处理与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并用。在该情况下,可以如以下那样并用2个修正处理。
图23是并用2个修正处理的图像处理部的说明图。
图23的上部是可以进行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的打印机驱动器的说明图。该打印机驱动器,能够考虑具备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若被输入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则能够通过进行色变换处理、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及半色调处理而生成印刷图像数据,对介质印刷图像。在此,在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之前进行前述的第2参考例的单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
图23的中部是混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的说明图。在此,在进行了单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之后,进行前述的混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修正值获得程序,通过对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输入混色不均修正用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参照图18A及图18B),而印刷测试图案(图16的S201、S202)。也就是说,通过将混色不均修正用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输入至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对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处理、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及半色调处理,对介质印刷混色不均修正用的测试图案。所印刷的测试图案(印刷图像),虽然通过单色不均修正处理抑制了浓度不均,但是会产生因使多种色重叠而引起的混色不均。
然后,以与前述的S203~S208的处理同样的步骤获得修正向量,在打印机1的存储器61中存储修正向量。也就是说,通过用扫描仪读取所印刷的测试图案(印刷图像)而获得读取图像数据,基于该读取图像数据按每一修正用图案(每一格子点)计算各像素列的输出RGB值而计算修正向量,并将修正向量存储于打印机1。
图23的下部是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说明图。若用户的计算机获得存储于打印机1的存储器61的修正向量,则该打印机驱动器,成为具备混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的结构。该混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具有前述的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且若被输入RGB色空间的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则进行前述的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将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入至单色调整完毕图像处理部。在这样印刷的印刷图像中,抑制了混色不均。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进行了混色不均修正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参照图23的下部)。由此,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各不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之前,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值获得处理,在印刷混色不均修正用的测试图案时进行单色不均修正处理。由此,能够在抑制了单色不均的状态下印刷混色不均修正用的测试图案。其结果,修正向量成为用于修正因使多种色重叠而引起的混色不均的修正值,修正向量中不包含用于修正单色不均的成分。因此,能够高精度地修正混色不均。
===其他的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施方式,而并非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形、改进,并且其等效物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关于像素列、栅线>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排列24个像素列而构成图像,通过排列24条栅线而构成了印刷图像。但是,为了容易理解说明而尽量减少了数量,当然实际上排列着更多的像素列和/或栅线。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全部的像素列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但是也可以对一部分像素列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例如,在图5的结构中由于在头42的接头的第12栅线及第13栅线的周边容易产生不均,所以也可以例如仅对图像数据的第11像素列~第14像素列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
在如图4所示由多个头构成头组41的情况下,存在仅特定的头所印刷的区域产生不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仅对与产生不均的头对应的像素列进行混色不均修正处理。
<关于行式打印机>
前述的打印机1是所谓的行式打印机,相对于固定的头使介质进行输送,在介质上形成沿输送方向的点列。但是,打印机1并不限于行式打印机。例如,也可以是将头设置于可以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且交替地重复下述工作的打印机(所谓的串行打印机):从移动中的头排出墨而形成沿主扫描方向的点列的点形成工作和输送介质的输送工作。
在这样的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下,可以以比喷嘴间距更小的间隔形成点列。也就是说,可以与喷嘴间距相比,更加提高印刷分辨率。因此,前述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也可以不是与喷嘴间距相同的分辨率,而是比喷嘴间距更高的分辨率。

Claims (6)

1.一种印刷方法,包括:
进行色变换处理,所述色变换处理将第1色空间的且与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相比更多灰度等级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前述印刷装置的墨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所述第1色空间通过排列多个像素列而构成,所述多个像素列包括排列于预定方向的多个像素;
进行半色调处理,所述半色调处理将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前述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即第2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以及
基于前述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前述像素列的多个像素数据而在介质上形成点列,由此基于前述图像数据使前述印刷装置排列形成多个点列而在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
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方法包括:
关于位于前述第1色空间的预定坐标的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向量与之对应,所述修正向量表示前述第1色空间的修正量;
对前述色变换处理之前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且在前述第1色空间中包围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位置的前述基准色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向量,进行修正处理;以及
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测试图案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在介质上形成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所述测试图案包括前述多个基准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
通过读取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前述第1色空间的读取图像数据;以及
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获得前述修正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计算前述修正向量时,
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关于前述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计算前述第1色空间的输出灰度等级值;
基于前述输出灰度等级值,计算与前述基准色对应的输入灰度等级值以单位量变化时的输出灰度等级值的变化量;
基于前述变化量,计算相对于前述输入灰度等级值的前述输出灰度等级值成为目标值那样的对于前述输入灰度等级值的修正量,作为前述修正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于各个前述墨色,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值与之对应;
对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值按每前述墨色进行单色修正处理;以及
对前述单色修正处理后的前述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半色调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获得前述修正向量之前,
在介质上印刷包括前述墨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的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
通过读取前述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读取图像数据;
基于前述单色修正处理用的测试图案的前述读取数据,计算每像素列的浓度;
基于前述每像素列的前述浓度,获得单色修正处理用的前述修正值;
(B)在获得前述单色修正用的前述修正值之后,
对于包括前述多个基准色所分别对应的多个修正用图案的测试图案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前述单色修正处理及半色调处理,在介质上形成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
通过读取前述测试图案的印刷图像,获得前述第1色空间的读取图像数据;
基于前述读取图像数据,获得前述修正向量;
(C)在获得前述修正向量之后,
对于应该印刷的图像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基于前述修正向量进行前述修正处理;
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
6.一种程序,其使控制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装置实现下述功能:
进行色变换处理的功能,所述色变换处理将第1色空间的且与前述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相比多灰度等级的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前述印刷装置的墨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所述第1色空间通过排列多个像素列而构成,所述多个像素列包括排列于预定方向的多个像素;
进行半色调处理的功能,所述半色调处理将前述色变换处理后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前述印刷装置能够表现的灰度等级、即第2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以及
基于前述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前述像素列的多个像素数据而在介质上形成点列,由此基于前述图像数据使前述印刷装置排列形成多个点列而在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的功能;
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印刷控制装置:
关于位于前述第1色空间的预定坐标的多个基准色的各个,按每像素列使修正向量与之对应,所述修正向量表示前述第1色空间的修正量;
对前述色变换处理之前的前述第1色空间的前述第1灰度等级值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基于该像素所属的前述像素列所对应的且在前述第1色空间中包围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坐标的位置的前述基准色所对应的前述修正向量,进行修正处理;以及
对包括进行了前述修正处理的前述像素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前述色变换处理及前述半色调处理。
CN2011100721444A 2010-03-24 2011-03-24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Pending CN102205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8669A JP2011201077A (ja) 2010-03-24 2010-03-24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068669/2010 2010-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712A true CN102205712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5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21444A Pending CN102205712A (zh) 2010-03-24 2011-03-24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587B2 (zh)
JP (1) JP2011201077A (zh)
CN (1) CN1022057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1998A (zh) * 2022-07-01 2022-08-02 山东嘉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印刷异常监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2765B2 (ja) * 2011-08-29 2015-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DE102018202453A1 (de) 2017-03-22 2018-09-2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Druckprozesses in einer Inkjet-Druck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2969C2 (de) * 1996-08-16 1999-04-29 Roland Man Druckmasch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von Vorgabewerten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mehrfarbigen Druckexemplaren auf einer Druckmaschine
JP4547921B2 (ja) 2004-01-21 2010-09-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381380B2 (ja) * 2009-06-18 2014-01-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61945A (ja) * 2011-02-04 2012-08-3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1998A (zh) * 2022-07-01 2022-08-02 山东嘉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印刷异常监测方法
CN114841998B (zh) * 2022-07-01 2022-09-06 山东嘉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印刷异常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35126A1 (en) 2011-09-29
US8432587B2 (en) 2013-04-30
JP2011201077A (ja)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1591B2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6769759B2 (en) Printing with selection of sub-scanning
CN102259489B (zh) 图像处理器和图像处理方法
US8075077B2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correction value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liquid
US20110286020A1 (en) Image processor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100245871A1 (en) Method of correcting pixel data and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302471B2 (en)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641508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42401A (zh) 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喷射方法
CN105799327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03011345A (ja)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紙送り誤差の補正
JP2011189512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CN1874894B (zh) 打印方法、打印设备、打印系统
US9296230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9234014A (ja) テーブル設定方法、液体噴射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454792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2205712A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10274485A (ja) 補正値設定方法、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90262373A1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correction valu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113102B2 (ja) 位置ズレオーダの検出方法、画像の位置ズレの補正方法、スジムラ補正テーブルの作成方法、及びスジムラ補正方法
JP5644048B2 (ja) 流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流体噴射装置の補正値設定方法、及び、流体噴射装置
JP5447160B2 (ja) 流体噴射装置の調整方法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1133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3011344A (ja) インターレース記録モードを有する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紙送り誤差の補正
JP6372410B2 (ja) データ補正方法、補正関数取得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