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024A -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024A
CN102205024A CN2011101389634A CN201110138963A CN102205024A CN 102205024 A CN102205024 A CN 102205024A CN 2011101389634 A CN2011101389634 A CN 2011101389634A CN 201110138963 A CN201110138963 A CN 201110138963A CN 102205024 A CN102205024 A CN 102205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hizoma
medicine
burn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89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大友
沈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389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5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5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大黄,黄柏,黄连,紫草,白芷及其他中草药物按一定重量比例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排毒去污,透疹利湿,除痒消肿,消炎止痛,收敛生肌,防腐促愈,药物具有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1)中医理论研究烧伤技术的思路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burn)。为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
中医研究认为,烧伤系热毒或火毒灼伤皮肤,就病机而言,火与热皆为阳邪。其特点:致病转变迅速,化毒攻心,灼伤阴液。一旦发生意外、开水、火焰、电灼、战伤、侵犯机体,则迅速灼溃肌肤,经损脉伤,气阻经闭,而发生焮热红肿,水泡迭起,皮破肉绽,甚则肌腐骨焦。为热毒之邪内侵或复染六淫之邪,诸邪化火,火毒内攻,诸脏多腑传变。可发生全身垂笃之症,甚至危及生命。根据临床不同阶段,病机可分III期。
1.厥脱期,为伤后1-3天,火为阳邪,耗伤阴津,火盛伤津。严重者火热燔灼、气份热盛、营阴伤损,气营两燔。若大热之邪。津液耗液,阴液涸竭,阳无所依,则见阴伤阳脱之危笃。
2.热毒期,多为伤后3天以后发生,火热蕴毒,溃浊肌肤,热毒识盛,内侵脏腑,淫邪化火,火盛化毒,火毒内陷。
3.恢复期,为热毒后期至创面愈合,功能恢复。伤后不愈,素体气血虚弱,耗气伤阴,气血两亏。病至后期,邪毒渐退,而气血未复,表现气血两亏。若邪虽退而胃阴损,浊气不化,脾胃升降失司,终至脾胃两虚,出现胃阴伤败之证。
(2)烧伤的治疗原则
理想的烧伤创面治疗药,应具有镇痛,减少渗出,有利引流,保护创面,促进创面生长,广谱抗菌,不产生或少产生耐药,无毒副作用少。愈后瘢痕少,无痒感,价格低廉。目前西药中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完全达到要求。如创面应用抗生素有抑制或杀灭细菌作用,但又可产生耐药作用;成膜的药物保护创面,但又有膜下积脓的缺陷;有的药可促进脱痂,但脱痂时间长,面积大,又有诱发感染的危险;有的局部应用作用好,但有引起中毒或内脏损害。
2.1西药治疗烧伤
1.磺胺嘧啶银(CF-100)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效。收敛作用强,可促使创面干燥。
缺点: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2.甲磺天脓适用于化脓性创面,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厌氧菌(为破伤风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也有效。
缺点:1.局部应用有灼烧痛症感。2.部分病人有过敏。3.使结痂分离延迟,病程延长,抑制上皮细胞生长不利创面愈合。
3.庆大霉素,广谱抗菌,对创面无刺激,无疼痛,护理方便。
缺点:长期大量用后可引起肾功能障碍,听神经损害,易产生耐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药组方,解决了祖国医学对烧伤药物研究认识,提供了中药治疗烧伤的原则,以中医理论为辩证施治基础,以药物功效为准则达到治愈烧伤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大黄23-25、虎杖23-25、白芷8-10、栀子5-7、黄连42-46、黄柏28-32、金银花13-18、黄芩28-32、当归28-32、干地黄13-18、紫草10-15、苍术5-8、地榆8-12、五倍子8-12、赤石脂8-12、乌梅5-8、炉甘石8-12、人发炭1-3、寒水石8-12、罂粟壳4-6、枯矾8-12、白蔹4-5、石膏8-12、血竭4-6、冰片8-12、硼砂8-12。
所述的治疗烧伤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大黄24、虎杖24、白芷9、栀子6、黄连45、黄柏30、金银花15、黄芩30、当归30、干地黄15、紫草12、苍术6、地榆10、五倍子10、赤石脂10、乌梅6、炉甘石10、人发炭2、寒水石10、罂粟壳5、枯矾10、白蔹4.5、石膏10、血竭3、冰片10、硼砂10。
本发明所述的药膏可按一般传统方法制在膏剂或油剂。也可按本发明方法制作。
所述的治疗烧伤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方制剂为外用药,药剂方上称油剂或膏剂,取药物浸入麻油中,或药物研细60-80目筛,浸入麻油中,夏3天,冬7天,文火煎熬,油面起烟云状,过滤去渣,附以血竭,冰片,煅石膏,煅硼砂,放入蜂蜡溶化,搅拌制成无菌油剂或纱条。
本发明药物组方技术治疗方案中有以下药物:
1、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大解毒;
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痛肿疖疮,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小檗碱(黄连素),黄连碱,甲基磺连碱,依米丁多种生物碱;并含黄柏酮黄柏内酯。
药理作用: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白侯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喉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对抗急性炎症,抗癌,抑制组织代谢等作用。黄连素有抗溃疡作用。
2、黄柏: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瘘证,骨蒸劳热,盗汗,精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黄柏树皮含有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掌叶防已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有黄柏内酯,黄柏酮,β-谷醇等。
药理作用具有与黄连相似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黄柏提出物,有降压,抗溃疡,镇静肌松。降血糖作用。
鉴别用药,黄芩,黄连,黄柏三药皆苦寒。而黄连为苦寒之最,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治湿热内盛,热毒炽盛之证,常须为用。但黄芩偏泻上焦之火,肺热咳嗽多用,黄连偏中焦胃火,为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炕旺,交热心烦多用,黄柏偏泻下焦之火除骨蒸,湿热下注,骨蒸劳热多用。外用出血。
3、栀子,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应用: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现在研究:化学成分含异栀子苷,黄酮栀子素,藏红花素,红花酸;
药理作用:对GOT有明显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湿温,署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胆泻痢,肺热咳嗽,交热烦渴,血热吐衄,痛肿疮毒,胎动不安;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素,苯甲酸,黄芩酶。
药理作用:对G+球菌G-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对过敏气喘有缓解作用。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作用。
4、枯矾:药性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热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应用:湿疹瘙痒疮疡疥癣。便血,吐衄,崩漏;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水硫酸铝钾,煅后为脱水硫酸铝钾;
药理作用:强力凝固蛋白,可消炎止血,止汗止泻。可广谱抗菌,对G+G-细菌都有杀菌作用。
5、炉甘石:药性甘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蔹疮;
应用:目赤翳障,溃疡不敛,湿疮湿疹,眼睑溃烂;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碳酸锌,2nCo3含铁,钙,镁,猛,钢;
药理作用:有防腐,收敛,消炎止痒。
6、蜂蜡,又称黄蜡,白(蜂)蜡由黄蜡纯化而成。主要成分为棕榈酸,蜂蜡醇脂,熔点62-67℃,因含少量游离的高级腊肪醇而有表面活性作用,为较弱酸W/O型乳化剂,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不易酸败。
7、金银花: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痛肿疔疮,外感风寒,温热初起,热毒血痢;
现代研究:化血成分含挥发油,木犀草素,肌醇,黄铜素,皂苷,鞣质。缘原酸和异缘原酸是抗菌的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有广谱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霉菌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可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有明显抗炎解热作用。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溃疡作用。
8、白蔹: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生肌,消痛散结;
应用:疮痛肿毒,瘰疬痰核,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粘液质和淀粉,酒石酸,龙脑酸24-乙基硫醇及糖苷,脂肪酸和酚性化合物;
药理作用白蔹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有很好的抗真菌作用。
9、干地黄:要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梓醇,二氢梓醇,地黄苷,去羟栀子苷,辛酸苯甲酸,葡萄糖、铁、锌、锰、鉻等20多种微量元素,β-甾醇。干地黄中有15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并有强心,利尿作用。
10、紫草:药性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 解毒透疹;
应用: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紫草素,紫草烷,乙酰紫草素,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等;
药理作用:紫草素,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G+G-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
11、大黄: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泻下功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双蒽醌苷中含有番泻苷,A、B、C、D、E、F。游离型苷之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另含有鞣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
药理作用:大黄能增强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有利胆健和胃作用,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12、苍术: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应用:湿阻中焦证,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维生素A、B;
药理作用:挥发油有抗付交感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对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引起的肠松弛,苍术醇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苍术有降血糖作用,同时有排钾,排钠作用,维生素A治疗夜盲证及角膜软化症。
13、虎杖:药性微苦,微寒。归脾、胆、肺经;
功效: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应用:湿热黄疸,淋浊滞下。火水烫伤,痛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癓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虎杖苷,黄酮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多糖;
药理作用:有泻下,祛痰止咳,降压止血,镇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14、乌梅:药性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应用: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蛔厥腹痛,虚热消渴;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
药理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促进胆汁分泌,对蛔虫活动有抑制作用,对蛋白质过敏性休克,组胺性休克有对抗作用。
15、地榆:药性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血热出血证,烫伤,湿疹疮疡痛肿;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有地榆苷I、II、A、B、C、D等酚类化合物,尚有少量维生素A。止血作用为鞣质;
药理作用:地榆有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止血作用,对烧烫伤有明显愈合作用,降低血管通渗性,减少渗出,减少组织水肿。药物在创面上形成一层膜有收敛作用,减少皮肤摩擦,防止感染,地榆对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作用较强。
16、人发炭:药性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应用:出血症,小便不利;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优质蛋白,含水12%-15%,脂肪3.5%-5.8%,氮17.4%,硫5%,灰分0.3%,含钙,钾,锌,铜,铁,猛,砷,胱氨酸;
药理作用:有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血浆钙时间,血余炭中有较强的抑制金黄色菌菌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作用。
17、血竭:药性甘、咸、平归肝经;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应用:跌打损伤,淤滞心腹疼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血竭素,血竭红素;
药理作用:有防止血栓形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抗炎作用。
18、冰片:药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应用: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清热止痛,防腐止痒;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右旋龙脑,又含葎草烯,积雪草酸;
药理作用:冰片中主要成分龙脑,异龙脑,均有耐缺氧作用,镇静作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止痛,防腐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19、赤石脂:药性甘、涩、温。归大肠、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应用:久泻,久痢,崩漏便血,疮疡久溃;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水硅酸铝,氧化铁等物质;
药理作用:能吸附消化道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
20、当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痛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医学启源》当归,气温味甘,能活血补血,尾破血,身活血;
现代医学:化学成分含β-蒎烯,α-蒎烯,对一甲基苯甲醇等酸性油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当归发挥油能对抗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或组织胺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能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
21、白芷药性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解毒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用: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瘅痛。鼻渊,带下证,疮痛肿毒;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白芷含挥发油,并含欧前胡素,多种香豆素,另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硬脂酸等;
药理作用:白芷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有降压作用。
22、寒水石:药性辛、咸、寒。归心、胃肾;
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热病烦渴,癫狂,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
现代研究:为芒硝的天然结晶体,寒水石(含硫酸或碳酸钙)。
23、石膏: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温热病气实热证,肺热喘咳症,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溃疡不敛,水火烫伤,外用出血;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药理作用:有退热,缩短凝血时间,利尿,增加胆汁排泄作用。
24、罂粟壳:药性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应用:久泻久痢,肺久虚久咳;胃痛,腹痛,筋骨疼痛;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壳碱;
药理作用:含吗啡,可待因有显著的镇痛,镇咳作用,能使胃肠道及其括约肌的张力提高,消化液分泌减少,便意迟钝而起止泻作用。
25、五倍子:药性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崩漏,便血痔血,湿疮肿毒;
应用:咳嗽,咯血,自汗,盗汗,遗精,滑精;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没食子鞣质60-70%,树脂,脂肪,蜡质,浣粉;
药理作用:没食子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与皮肤,粘膜,溃疡接触后,其组织蛋白被凝固,形成一层被膜,产生粘膜干燥,对肠道有收敛止泻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痢疾,炭疽,白喉,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6、硼砂:甘、咸、凉。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消痰,解毒防腐;
应用: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章。煅后增强收敛,消肿防腐,痰热咳嗽;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含四硼酸钠,含少量铅、铝、铜、钙、铁、镁、硅等;
药理作用:盆砂对多种G+G-细菌,浅部皮肤真菌及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有防腐作用,对皮肤粘膜有收敛和保护作用。能抗电惊厥,调整体内微量元素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据寒热温凉四性以苦寒药物调配,方中黄连,黄柏,黄芩三药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上以治湿热内盛,热毒炽盛之证。黄芩泻上焦之火,治肺热咳。黄连泻中焦之火,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黄柏泻下焦之火,治湿热下注,骨蒸劳热。和大黄,虎杖,白芷,五倍子,血竭,金银花共同组成,对G+和G-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大黄、虎杖、石膏、生地黄、金银花、白蔹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排毒祛污之功效。当归,苍术,白芷,白蔹,血竭,赤石脂,地榆,人发炭有活血止血化瘀排脓,解毒敛疮,敛疮生肌。紫草,寒水石,煅盆砂,石膏,罂粟,冰片,乌梅,枯矾,炉甘石,有活血定痛,解热透疹,湿热瘙痒,透皮吸收,防腐促愈,赋以麻油,蜂蜡,保护皮肤,养血润燥。根据现代药物研究,本药组合治疗烧烫伤具有镇痛,减少渗出,有利引流,保护创面,广谱抗菌,促进创面愈合,愈后瘢痕少,无痒感,是治疗烧伤的理想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烧伤药膏,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大黄24g、虎杖24g、白芷9g、栀子6g、黄连45g、黄柏30g、金银花15g、黄芩30g、当归30g、干地黄15g、紫草12g、苍术6g、地榆10g、五倍子10g、赤石脂10g、乌梅6g、炉甘石10g、人发炭2g、寒水石10g、罂粟壳5g、枯矾10g、白蔹4.5g、石膏10g、血竭3g、冰片10g、硼砂10g,辅料麻油2.5kg、蜂蜡13.5-135g。
治疗烧伤药膏的制备方法:药物组方制剂为外用药,药剂方上称油剂或膏剂,取药物浸入麻油中,或药物研细60-80目筛,浸入麻油中,夏3天冬7天,文火煎熬,油面起烟云状,过滤去渣,附以血竭,冰片,煅石膏,煅硼砂,放入蜂蜡溶化,搅拌制成无菌油剂或纱条。
实施例2: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burn)。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烧伤8号膏(由大黄30g、紫草9g、地榆24g、五倍子30g、罂粟5个、炉甘石12g、冰片1.5g等)、6号膏(由大黄30g、黄连24g、紫草6g、罂粟5个、寒水石20g、炉甘石10g、黄柏20g、冰片3g、血竭3g等药),药物浸入油中,夏3天冬7天,文火煎熬,油面起烟云状,过滤去渣,加入添加剂制成无菌油剂及纱条。至今共治疗中小面积烧伤596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96例,其中住院病人260例占43.6%,门诊病人336例占56.4%。年龄最大81岁,最小3月。烧伤常见原因:(1)开水烫伤,(2)火烧伤,(3)热气流冲击伤,(4)化学物质烧伤,如硫酸,石灰水,(5)排气管烫伤,(6)沥青烫伤等。2.烧伤部位:四肢烧伤374例占62.6%;头面部烧伤147例占24.6%;躯干、会阴部烧伤25例占12.6%。3.烧伤面积及深度:I度烧伤36例,最大面积占全身面积23.6%,占6%;浅II度烧伤304例,最大烧伤面积37%,占51%,深II度烧伤179例,最大烧伤面积17%,占30%;III度烧伤77例,最大烧伤面积5%,占13%。
2.治疗方法
对于刚烧伤的新鲜创面,入院后给以用碘伏或碘络酮液消毒,并清除创面上的污物,有水泡低位剪破放出积液,保留泡皮。但蛋白冻形成给以泡皮及蛋白冻全部清除。游离或皱折的坏死腐皮予以清除,清除干净后再消毒一次。用8号膏贴敷于创面上2层,小面积的予以包扎,大面积的予以暴露疗法,24小时换药一次,连续换药3次,每次换药时应给予创面清创。如有坏死组织或再次起的水泡,3天后再用6号膏敷于创面上,隔日换药一次,保持创面湿润无菌而又不使创面干燥。新鲜III度烧伤创面,周围烧伤缘组织微循环处于瘀滞状态,血栓闭塞,充血和健康的组织混杂在一起,有坏死组织,有健康组织,是进行性发展的,伤后是可逆的,处理不当就会进展为坏死组织,处理得当就可以恢复为正常组织。所以在清创瘀滞状态时要清除失活的组织,不要过多切除活性组织或坏死组织切除不够影响愈合。深度以“不痛苦、不出血(新鲜血)、不损伤”为原则。冲洗消毒后用8号膏无菌油纱布换药。
临床上有不少烧伤病人,因伤后没有及时治疗或滞留在村医疗室和乡镇医院。全身治疗或局部的处理不当,造成伤后创面感染泡皮或痂下积脓,III度烧伤坏死干枯或痂皮积脓,必须用剪刀把坏死组织或痂皮切除。清创后需用0.1%新洁尔灭或抗菌洗液冲洗创面,再用3%H2O2溶液冲洗。然后用自配的0.9%生理盐水+奈替米星0.4+Vitk140mg冲洗清除坏死组织和细菌污染物。创面干燥再用6号油纱布贴于创面,小的包扎,大的创面只要能配合,尽量暴露疗法隔日换药一次直到愈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I度烧伤,浅II度烧伤多能自行修复;深II度烧伤,小面积III度烧伤靠残存的上皮皮岛融合修复;或周边缘皮肤的爬生再生修复而自行愈合;但遗留有条状疤痕。显效:I度烧伤,浅II度烧伤,不感染的部分深II度烧伤都可以自行修复;泡皮脱落,皮肤微红,一年后恢复正常。无效:对外地治疗残存未愈或疤痕已基本形成,有痒感无力改善。
3.治疗结果
本组596例,I度烧伤36例,7天内全部愈合。浅II度烧伤304例,深II度烧伤179例,12~26天愈合。III度烧伤77例,27~39天愈合。早期入院的II度-III度病人经清创包扎或暴露治疗,没有出现因炎性反应而影响愈合。晚期入院的II度-III度病人,因烧伤局部出现感染组织液化痂下或痂下积脓,虽经彻底清创,局部组织氧化,但仍出现炎性病变影响愈合。本组有3例III度烧伤的病人虽经清创周边缘皮肤爬生再生修复而自行愈合,但仍留有条状疤痕,其中1例愈合疤痕有痒感,本想给切除后再治愈,因家人和本人不同意,没有入院进行探讨。临床追访1~5年307例占50.2%,没有其他不适。

Claims (3)

1.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大黄23-25、虎杖23-25、白芷8-10、栀子5-7、黄连42-46、黄柏28-32、金银花13-18、黄芩28-32、当归28-32、干地黄13-18、紫草10-15、苍术5-8、地榆8-12、五倍子8-12、赤石脂8-12、乌梅5-8、炉甘石8-12、人发炭1-3、寒水石8-12、罂粟壳4-6、枯矾8-12、白蔹4-5、石膏8-12、血竭4-6、冰片8-12、硼砂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大黄24、虎杖24、白芷9、栀子6、黄连45、黄柏30、金银花15、黄芩30、当归30、干地黄15、紫草12、苍术6、地榆10、五倍子10、赤石脂10、乌梅6、炉甘石10、人发炭2、寒水石10、罂粟壳5、枯矾10、白蔹4.5、石膏10、血竭3、冰片10、硼砂1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方制剂为外用药,药剂方上称油剂或膏剂,取药物浸入麻油中,或药物研细60-80目筛,浸入麻油中,夏3天,冬7天,文火煎熬,油面起烟云状,过滤去渣,附以血竭,冰片,煅石膏,煅硼砂,放入蜂蜡溶化,搅拌制成无菌油剂或纱条。
CN2011101389634A 2011-05-27 2011-05-27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205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89634A CN102205024A (zh) 2011-05-27 2011-05-27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89634A CN102205024A (zh) 2011-05-27 2011-05-27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024A true CN102205024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9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89634A Pending CN102205024A (zh) 2011-05-27 2011-05-27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5024A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4217A (zh) * 2012-07-24 2012-11-21 马千里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150A (zh) * 2013-06-08 2013-09-11 张伟 治疗小儿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523A (zh) * 2013-11-14 2014-02-05 任宝菊 一种烧烫伤及溃疡消炎增生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99291A (zh) * 2013-11-20 2014-02-26 于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
CN103599377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李春秋 治疗烧伤的中药
CN103877378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杨孝良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药膏及制作方法
CN104001002A (zh) * 2014-06-06 2014-08-27 吴高强 一种伤消液(膏)
CN104352699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张井强 治疗烧烫伤、褥疮的中药软膏及制作方法
CN104689016A (zh) * 2015-02-12 2015-06-10 傅勇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
CN105232688A (zh) * 2015-09-30 2016-01-13 陈玉勇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CN105878421A (zh) * 2014-12-18 2016-08-24 王海山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CN106237091A (zh) * 2016-08-26 2016-12-21 安庆市石化医院 用于治疗烧、烫、灼伤的外敷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840A (zh) * 2018-03-22 2018-06-22 邓丽丽 一种治疗创伤蕴毒腐溃疼痛症的中药药膏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65035A (zh) * 2018-05-10 2018-08-31 马腾 一种治疗烧伤的薄芥归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
CN109464569A (zh) * 2018-11-19 2019-03-15 沈大友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1079A (zh) * 2019-07-10 2019-09-06 张恒 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4551A (zh) * 2020-05-26 2020-08-07 吴德炳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制剂及应用
AU2015268649B2 (en) * 2014-12-11 2021-04-22 Aussie International Group Pty Ltd A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 a composition that assists healing burns and wounds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ons
CN113518612A (zh) * 2019-04-30 2021-10-19 欧莱雅 光稳定的抗氧化化妆品组合物
CN114404533A (zh) * 2022-03-31 2022-04-29 江西纤仁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4217A (zh) * 2012-07-24 2012-11-21 马千里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217B (zh) * 2012-07-24 2014-10-08 马千里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150B (zh) * 2013-06-08 2014-08-20 张伟 治疗小儿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150A (zh) * 2013-06-08 2013-09-11 张伟 治疗小儿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523A (zh) * 2013-11-14 2014-02-05 任宝菊 一种烧烫伤及溃疡消炎增生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50523B (zh) * 2013-11-14 2016-04-13 任宝菊 一种烧烫伤及溃疡消炎增生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99291A (zh) * 2013-11-20 2014-02-26 于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
CN103599291B (zh) * 2013-11-20 2016-05-25 于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
CN103599377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李春秋 治疗烧伤的中药
CN103877378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杨孝良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药膏及制作方法
CN104001002A (zh) * 2014-06-06 2014-08-27 吴高强 一种伤消液(膏)
CN104352699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张井强 治疗烧烫伤、褥疮的中药软膏及制作方法
AU2015268649B9 (en) * 2014-12-11 2021-08-26 Aussie International Group Pty Ltd A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 a composition that assists healing burns and wounds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ons
AU2015268649B2 (en) * 2014-12-11 2021-04-22 Aussie International Group Pty Ltd A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 a composition that assists healing burns and wounds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ons
CN105878421A (zh) * 2014-12-18 2016-08-24 王海山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CN104689016A (zh) * 2015-02-12 2015-06-10 傅勇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
CN105232688A (zh) * 2015-09-30 2016-01-13 陈玉勇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CN106237091A (zh) * 2016-08-26 2016-12-21 安庆市石化医院 用于治疗烧、烫、灼伤的外敷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840A (zh) * 2018-03-22 2018-06-22 邓丽丽 一种治疗创伤蕴毒腐溃疼痛症的中药药膏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65035A (zh) * 2018-05-10 2018-08-31 马腾 一种治疗烧伤的薄芥归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
CN109464569A (zh) * 2018-11-19 2019-03-15 沈大友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8612A (zh) * 2019-04-30 2021-10-19 欧莱雅 光稳定的抗氧化化妆品组合物
CN113518612B (zh) * 2019-04-30 2023-10-13 欧莱雅 光稳定的抗氧化化妆品组合物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1079A (zh) * 2019-07-10 2019-09-06 张恒 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1494551A (zh) * 2020-05-26 2020-08-07 吴德炳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制剂及应用
CN114404533A (zh) * 2022-03-31 2022-04-29 江西纤仁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4533B (zh) * 2022-03-31 2022-07-08 江西纤仁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024A (zh) 一种治疗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146B (zh)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
CN102327478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6761A (zh) 治疗烧伤、烫伤或急慢性溃疡疮面的中药油及制备方法
CN102258746B (zh) 烧烫伤创面处理软膏
CN101791378B (zh) 一种用于伤口止血、抗炎、生肌的中药制剂
CN10116457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04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204B (zh) 治疗痔疮的栓剂
CN106138733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0016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
CN102451348A (zh) 一种治疗足癣的中药药浴方剂
CN104524275B (zh) 一种促进膀胱癌术后恢复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089B (zh) 一种治疗颅脑外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88071A (zh) 一种用于痔疮治疗及术后护理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CN101658607A (zh) 皮肌再生药用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228B (zh) 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CN10525068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7373A (zh) 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
CN105106533B (zh) 一种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CN109464569A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204A (zh)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6654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1062253A (zh) 一种治疗经行发热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