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3446B -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 Google Patents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3446B
CN102203446B CN200880131845.7A CN200880131845A CN102203446B CN 102203446 B CN102203446 B CN 102203446B CN 200880131845 A CN200880131845 A CN 200880131845A CN 102203446 B CN102203446 B CN 102203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intern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parts
exterior face
b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18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3446A (zh
Inventor
R·克雷梅里厄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0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3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3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34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06Lubrication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F16D13/7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恒速万向接头、具有旋转轴线A的内部接头部件。内部接头部件包括用于接收扭矩传递球(23)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球轨道(4),以及各自形成于两个沿周向邻接的球轨道(4)之间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3),所述腹板(5)中的各个包括外部面(5),其中,内部接头部件(2)的包络球形面(K)包括直径(D),其中,如果在至少一个横截面中观察,腹板(3)中的至少一些的外部面(5)各自包括用于引导球护圈(14)的第一部分(9)和布置在距内部接头部件(2)的包络球形面(K)一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内部接头部件的恒速万向接头。

Description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本发明涉及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该内部接头部件具有用于引导扭矩传递球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球轨道。此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恒速万向接头:除了这种内部接头部件之外,该恒速万向接头包括具有外部球轨道的外部接头部件,还有各自保持在一对外部球轨道和内部球轨道中的扭矩传递球,以及球保持在其中的球护圈。
这种恒速万向接头用来在内部接头部件和外部接头部件之间传递扭矩,容许内部接头部件相对于外部接头部件进行角运动。大体上,在其中内部接头部件相对于外部接头部件基本沿轴向固定的恒速固定接头以及其中内部接头部件能够相对于外部接头部件进行轴向压入(plunging)运动的恒速滑动接头(plunging joint)之间存在差异。此外,恒速接头可包括不同的轨道形状,例如直球轨道或弯曲球轨道。
从DE 10 2005 023 045A1中获知了一种恒速万向接头,其包括外部接头部件、内部接头部件、扭矩传递球以及球保持在其中的圈。球轨道不均匀地在周边的周围隔开,使得在邻接的球轨道之间提供了不同的宽度的腹板。在内部接头部件处,在一个轴向端处更小宽度的腹板相对于包围这些腹板的球形面在高度上减小了,以便减小断裂的风险。
从DE 195 14 868C1中获知了另一种恒速万向接头,其具有外部接头部件、内部接头部件、扭矩传递球和球护圈。第一组引导腹板沿着内部接头部件的整个轴向长度由球形表面界定。第二组引导腹板在其具有更大的轨道深度的轴向端处缩减成低于相应的球形表面的轮廓。这样是意图实现改进的安装状态,并且与此相关来实现球护圈的增加的强度。
从DE 10 2005 063 006A1中获知了一种用于成滑动接头的形式的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以及一种制造内部接头部件的方法。该内部接头部件包括形成用于球护圈的球形引导面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球轨道各自包括经硬加工的第一轨道部分和未加工的第二轨道部分。
WO 2006/058556A1提出了一种加工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的方法,其中,同时加工至少一个球轨道和至少一个引导腹板。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其确保减小作用于球护圈上的摩擦力,其容许球护圈有改进的引导状态并且其可容易且成本有效地进行制造。另一个目标在于提出一种包括这种内部接头部件的恒速万向接头。
此目标通过提供这样一种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来实现:该内部接头部件包括用于接收扭矩传递球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球轨道,和形成于两个沿周向邻接的球轨道之间且包括外部面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其中,内部接头部件的假想包络球形面包括直径D,其中,如果在至少一个横截面中观察,腹板中的至少一些的外部面包括用于引导球护圈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沿径向向内距包络球形面K一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
在此上下文中的“腹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意思是所有腹板均可如上述那样设计或仅腹板中的一些可如上述那样设计。在后一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另外的腹板可例如出于安装目的而不同地设计。腹板优选为上述类型,其外部面在缩减成低于包络球形面的轮廓的同时以这种方式分布在周边的周围:即,使得当接头处于对准状态时球护圈相对于内部接头部件同轴地居中。
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的优点在于,内部接头部件的引导面相对于整个外部面较小,使得与球护圈的接触面对应地较小。这又是有利的,因为会减小作用于内部接头部件的引导面和球护圈的内部面之间的摩擦力,这导致球护圈相对于内部接头部件有改进的引导状态。相对于包络球形面后退(set back)的第二部分有助于减小摩擦力,因为在第二部分和球护圈的内部面之间会因此形成间隙,润滑剂可进入该间隙。取决于外部面的轮廓,润滑剂可深入地进入该间隙,以便润滑腹板的第一部分和球护圈的内部面之间的接触面。在安装好的状态中用来引导球护圈的第一部分-考虑存在于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的表面压力-原则上可如希望的那样小;第一部分越小并且相应地由球护圈的内部面释放的第二部分越大,则摩擦力就越小,并且润滑剂的供应就越好且球护圈的引导状态就越好。
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在工件为固定即非旋转的情况下且通过应用铣削和研磨操作两者的旋转工具来制造腹板的外部面。当加工腹板的外部面时,相应的工具-即研磨和铣削盘-被引导成以便平行于内部接头部件的轴线而延伸,并且沿径向进给。因此通过加工(例如通过研磨标记)来制造的表面结构也沿轴向对准,这会进一步强化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的摩擦减小作用。总体上,取决于接头将要满足的现有的要求,腹板的外部面可具有轴向和径向轮廓。通过对腹板提供用于引导目的的第一部分和相对于假想球形面向内缩减的第二部分,实现了限定的腹板轮廓,这继而导致有改进的支承型式。
在原则上,腹板的外部面(在横截面图中)可以以任何方式来设计,但是有利的是提供尽可能最小的面来引导球护圈,以实现低的摩擦值。第一部分的沿周向方向的延伸部B1与外部面的沿周向方向的整个延伸部B的比优选小于三分之二,即B1/B<2/3,更具体而言小于三分之一,即B1/B<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腹板在横截面图中是对称的,第一部分居中地布置,而第二部分沿各个周向方向布置成以便沿侧向邻接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最高点M优选布置在对称平面中,大致在包络球形面上。在横截面图中,腹板的外部面优选由半径形成,但是原则上,外部轮廓也可由更高阶的曲线形成。
根据第一实施例,提出用于引导球护圈的第一部分和相对于球形面后退的第二部分在横截面图中由具有沿着腹板的宽度保持恒定的半径RA的一个圆拱形成。考虑到在周边上具有恒定半径的外部面的此实施例,提出半径RA小于包络球形面的压模直径的一半D/2。在横截面图中,这导致在内部接头部件的外部面和球护圈的内部面之间有点接触,并且因为表面压力的原因,有最小表面接触。第一半径RA优选大于/等于直径D的四分之一,即RA≥D/4。具有恒定半径RA的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最大化了内部接头部件的外部面和球护圈的内部面之间的间隙,使得润滑剂能够特别深入地渗入直到腹板的中心区域。以一种有利的方式,因为恒定半径的原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续过渡还有助于润滑剂深入地进入间隙。良好的润滑状态会导致在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有低的摩擦值。
根据第二实施例,提出第一部分包括半径RA1,RA1小于/等于包络球面的直径D的一半,即RA1≤D/2,并且外部面的第二部分包括半径RA2,半径RA2小于第一半径RA1,即RA2≤RA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部分的沿周向方向的延伸部B1与外部面的沿周向方向的整个延伸部B的比达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即1/3<B1/B<2/3。与第一实施例的腹板相比,第二实施例的腹板包括扩大的引导面和更高的载荷承载能力。这对于其中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的表面压力更大的恒速接头尤其有利。
根据适用于上述两个设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腹板在横截面图中包括在外部面和邻接的球轨道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斜切。更具体而言为其中第二部分和球护圈的内部面分别与包络球形面之间的间隙尺寸较小的这种腹板提供斜切。该斜切会防止在接头的运行期间由于球在球轨道中的滚动运动而滚出的任何材料沿径向向外运动,该向外运动将导致摩擦和磨损增加。在该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中,斜切可与外部轮廓同时产生。因此特别用于产生斜切的单独的产生操作是不必要的。
如上所述,还沿纵向方向,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的腹板在包络球形面内部可大体具有任何设计。
根据适用于所有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性,外部面在穿过腹板的纵截面中由圆拱形成,圆拱的半径RL小于/等于包络球形面的直径D的一半,即RL≤D/2,腹板的引导面延伸越过内部接头部件的整个长度,使得其也能够沿着整个长度支承球护圈。
根据也适用于所有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性,引导面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即,使得如果在纵截面中观察,球护圈在腹板的两个端部区域上被引导。实现了这一点是因为第一部分在中心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使得在轴向视图中,用于引导球护圈的两个端部区域形成且布置成以便沿轴向邻接平坦部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其适用于使得第一部分在穿过腹板的纵截面中由圆拱形成,圆拱的半径RL小于或等于包络球面的直径D的一半,即RL≤D/2。半径RL越小,则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的接触面就越小。具有引导球护圈的两个侧端区域的所述实施例也可称为屋顶形。
不排除沿纵向方向提供引导面的另外的可能性。例如,支承端部区域还可由锥形面而非由半径形成。
根据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的可行的另外的设计,一个腹板或多个腹板可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即以便简化将内部接头部件安装在球护圈中的操作。为此目的,根据第一个解决方案,该至少一个腹板可在一个轴向端处包括平坦部分,该平坦部分从引导面延伸到内部接头部件的端面。根据第二个解决方案,该至少一个腹板可沿着其整个长度完全变平,使得其不再具有与球护圈有关的引导功能。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两个相对的腹板提供了这种平坦组件部分。
此外,上述目标通过提供一种恒速万向接头来实现,该恒速万向接头包括具有外部球轨道的外部接头部件;具有内部球轨道的内部接头部件;扭矩传递球,其在轨道对中被引导,各(轨道)对由外部球轨道和内部球轨道组成;具有窗的球护圈,在该窗中接收有扭矩传递球;其中,内部接头部件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设计。创造性恒速万向接头的主要优点在于,在大小上减小了内部接头部件的引导面并且因此减小了腹板和球护圈之间的接触面,这导致在整个接头中有更小的摩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内部接头部件的包络球面的直径D的一半小于/等于球护圈的球形内部面。此措施也会导致摩擦的减小。
在原则上,该创造性恒速接头可具有任何设计,其中RF接头、UF接头、反轨道接头和DO接头特别适合。
将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阐述,其中:
图1显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轴向视图;
b)侧视图;
c)纵截面;
d)横截面图中的详细形式的根据图1a的第一腹板,其中,绘出了球护圈。
图2显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侧视图;
b)沿着横截面线II-II的横截面图中的详细形式的根据图2a的腹板。
图3显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侧视图;
b)根据横截面线III-III的横截面图中的详细形式的根据图3a的腹板。
图4显示了第四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侧视图;
b)沿着图4a)的横截面线IVb-IVb的纵截面;
c)根据横截面线IVc-IVc的横截面图中的详细形式的根据图4a的腹板。
图5显示了第五实施例中的内部接头部件,
a)纵截面;
b)轴向视图。
图6显示了第六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纵截面;
b)轴向视图。
图7显示了经修改的第七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
a)轴向视图;
b)侧视图;以及
图8显示了成固定接头形式的、具有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的恒速万向接头,
a)纵截面中,其中,横截面线在该图的上半部中延伸穿过球轨道,而在该图的下半部中穿过腹板;
b)在横截面图中呈详细形式的、根据图8a的具有球护圈的腹板。
只要涉及图1至4共同具有的特征,就将在下面对图1至图4进行共同描述,对相同构件赋予了相同的参考标号,而且为经修改的构件的参考标号提供了对应于相应附图的下标。
显示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2。除了具有内部接头部件2,恒速万向接头还包括外部接头部件、球护圈和保持在球护圈的窗中的扭矩传递球。
内部接头部件2包括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3,以及各自布置在两个沿周向邻接的腹板3之间的球轨道4。球轨道4用来接收和引导恒速万向接头的扭矩传递球。在轴向外端处,腹板3各自包括外部面5,将在下面对此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此外,内部接头部件2包括第一端面6、定位成与第一端面6沿轴向相对的第二端面7,以及中心通孔8。通孔8包括内齿(未示出),出于扭矩传递的目的,轴或轴颈可以在旋转方面固定的方式插入该内齿中。
腹板3的外部面5的最高点构成假想球形面K,其包围内部接头部件2,且其也被称为包络球形面K。内部接头部件在纵截面中是非对称的,以至于在球形球面的曲率中心O中相对于纵向轴线A垂直地定位的平面E将内部接头部件2分成两个不同轴向长度的部分。
球轨道4平行于纵向轴线A延伸。球轨道4的数量取决于将使用的扭矩传递球的数量。通常,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的恒速万向接头设有六个或八个球,但是还可构想到不同数量的球。在每两个球轨道4之间,形成有腹板3,使得腹板的数量整体上对应于球轨道的数量。
可看到外部面5在横截面图中各自包括用于引导恒速万向接头的球护圈的第一部分9,以及在内侧与包络球形面隔开的两个沿侧向邻接的第二部分10、10′。由于此设计的原因,内部接头部件2和球面(这里未示出)之间的引导面12(该引导面12由第一部分9限定)相对于整个外部面5来说较小,使得作用于所述两个构件之间的摩擦力较低。在横截面图中,腹板3的外部面5原则上可具有任何轮廓。在本发明的意义上重要的是,定位在球形面K上的第一部分9相对于外部面5的沿周向方向的整个长度来说明显减小了,更具体而言减小若干倍。
下面将对根据图1至4的单独的实施例的具体特性进行阐述。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9和沿侧向邻接的第二部分10、10′由共同的恒定半径RA形成。就此而言,如在图1b中特别显而易见的那样,在内部接头部件2的外部面5和外部接头部件14的内部面13之间获得了基本线性的引导面12。“基本线性”在该上下文中的意思是,由于表面压力,不会发生纯线接触,而是沿周向方向狭窄地延伸的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面的半径RA大致达到包络球面的直径D的四分之一,即RA=D/4。不言而喻,半径RA也可大于直径D的四分之一,但是无论如何,半径RA小于包络球面的直径D的一半,即D/4≤RA≤D/2。
在图2中显示的实施例中,腹板的第一部分92包括第一半径RA1,其大致相当于包络球的直径D的一半,即RA1=D/2。沿周向方向在相对侧上连续地邻接第一部分92的第二部分102、102′包括第二半径RA2′,其小于第一部分92的第一半径RA1。如果沿纵向方向观察,由第一部分92形成的引导面122大致是条状的,这在图2a中是特别显而易见的。可看到,引导面122的周向宽度B1大致为外部面52的沿周向方向的、在内部接头部件的侧面的区域中的整个延伸部B的大小的一半。就此而言,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内部接头部件22的腹板32和球护圈14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了。
图3所示的实施例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根据图2的实施例,从而只要涉及共同特征,就对图2的描述进行参照。唯一的差异在于,腹板33在它们的定位成沿周向方向彼此相对的边缘处各自包括斜切15,该斜切15在外部面53处形成从相应的球轨道4到第二部分103,103′的过渡部分。斜切15防止由于球在球轨道4中的滚动运动而滚出的任何材料沿径向向外运动。这可导致相应的腹板33和球护圈14的内部面13之间的间隙16被阻塞。就此而言,斜切15会确保即使是在较长的运行时期之后,润滑剂也能够进入间隙16以及润滑彼此接触的表面。这对接头的使用寿命有特别有利的作用。
根据图4的实施例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根据图2的实施例,从而只要涉及共同特征,就对图2的描述进行参照。唯一的差异在于,在轴向中心区域中,本实施例的腹板34的外部面54包括平坦部分17。在所述平坦部分17中,腹板34不与球护圈14的内部面13接触。相反,如果在纵截面中观察,发生两表面的接触,这在图4b中是特别显而易见的,腹板34的支承第一部分94定位在内部接头部件24的轴向端部区域中。由于平坦部分17的原因,再一次减小了内部接头部件24的外部面54和球护圈14的内部面13之间的接触面,这对摩擦有有利的作用。另一个优点在于,内部接头部件24关于绕着接头的铰接轴线的任何倾斜运动得到了良好的支承。
不言而喻,用平坦部分对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进行的修改可应用于任何外表面轮廓。更具体而言,可构想到可包括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平坦部分的根据图1的实施例以及还有根据图3的实施例。
图5显示了成修改形式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25。就腹板3的设计而言,内部接头部件25可根据单独的根据图1至4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设计。本变型的特别的特征在于,两个相对的腹板35′包括在内部接头部件的同一轴向侧上的凹部18。以端部边缘的边缘断口的形式提供的凹部18容许进行容易的组装,而不降低圈的强度,如上述DE 195 14 868C1中描述的那样。其余腹板35不包括任何凹部18,并且可全部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中所涉及的相同的设计。
图6显示了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26的另一个变型,其中,腹板36也可根据上述根据图1至4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设计。本变型的特别的特征在于,两个相对的腹板36包括以中心平坦部分的形式提供的凹部186。具有平坦部分的本实施例也是有利的,因为其容许有简化的组装过程来将内部接头部件26安装在相关联的球护圈中,而不使其强度有任何损失。不包含任何平坦部分的其余腹板36可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设计。
图7显示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其相对于根据图1至4的实施例略微被修改。就此而言,只要涉及共同的特征,就对以上描述进行参照,其中相同构件被赋予相同参考标号。就涉及到细节而言,本内部接头部件2的腹板3的外部面5可根据图1至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设计,即在横截面图中,它们可设有根据图1的连续的恒定半径或根据图2的不同半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另外可选地具有根据图3的斜切或具有根据图4的中心平坦部分。
本实施例的特别的特征在于,内部接头部件27包括两组腹板3′、3″,这两组的腹板彼此不同,因为提供了这样的第一组腹板3′,即,在横截面图中,其外部面5′至少借助于局部部分沿径向延伸直到包络球形面。在内部接头部件27的安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组腹板3′中的腹板与球护圈(未示出)接触,以能够引导该球护圈。
另一方面,第二组腹板3″中的腹板相对于包络球形面沿径向向内后退,使得外部面5″沿着相应的腹板3″的整个长度布置在距包络球形面一定径向距离处。结果,在内部接头部件的安装好的状态下,在第二组腹板3″的外部面5″和球护圈(这里未显示)的球形内部面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即第二腹板3″通常不与球护圈接触。这是有利的,因为再一次减小了作用于内部接头部件和球护圈之间的摩擦力,这在接头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损失上具有有益的作用。
更具体而言,提出如果在横截面和纵截面中观察,第一腹板3′的外部轮廓和第二腹板3″的外部轮廓在设计上相同,优点在于,如果由于制造容差或硬度畸变的原因,尽管球护圈(如果当在扭矩载荷下时偏离理想的圆形)会与第二腹板3″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接触,但是分别在球护圈的内部面与第一腹板3′和第二腹板3″之间会发生均匀的载荷承载型式。但是在原则上,还可构想到第二腹板的外部轮廓背离了第一腹板的外部轮廓。
可看到,在本实施例中的内部接头部件包括六个球轨道4并且因此包括六个腹板3,其中,第一组中的腹板和第二组中的腹板布置成以便在周边的周围交替。此措施会以有利的方式确保球护圈支承在周边的周围的三个区域中,这会确保精确地使球护圈相对于内部接头部件同轴地居中。但是,不言而喻,内部接头部件还可包括任何其它数量的球轨道和腹板,更具体而言是八个。此外,腹板的布置也可不同于交替布置。例如,还可行的是使两个第一腹板布置成相邻,并且沿周向方向,它们后面是第二腹板。
图8显示了具有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的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的创造性恒速接头。恒速万向接头以Rzeppa固定接头的形式提供,因此其也称为RF接头。Rzeppa接头用来在两个旋转构件之间传递扭矩,在这两个构件之间可能有角运动。恒速固定接头包括具有外部球轨道22的外部接头部件21、具有内部球轨道4的内部接头部件2、在轨道对中被引导的扭矩传递球23(各(轨道)对由一个外部球轨道22和一个内部球轨道4组成),以及具有接收球23的沿周向分布的圈窗24的球护圈14。球23由球护圈24保持在共同的中心平面E中,并且当接头被铰接时,它们被引导到外部接头部件21和内部接头部件2之间的角平分平面上。
在Rzeppa固定接头中,如果在纵截面中观察,外部球轨道22和内部球轨道4在它们的长度上绕着中心类似拱形地延伸。本Rzeppa固定接头的特别的特征在于,内部接头部件2的腹板3的外部轮廓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来设计。换句话说,在横截面图中,腹板3各自包括用于引导球护圈的第一部分和沿周向邻接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相对于球护圈14的内部面13沿径向向内后退。为了完成附图(的描述),应当提到,如图所示,Rzeppa固定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当然还可包括具有图2至7中的任一个所示的外部轮廓的腹板。
图8所示的创造性恒速万向接头作为实例而提到,以便显示创造性内部接头2可用于何种类型的接头中。大体来说,本发明的关于内部接头部件2的减少的引导面的教导可被转用到其中球护圈在内部接头部件2的优选球形引导面上被引导的所有那些恒速万向接头。这适用于固定接头,例如具有无底切轨道的接头(其也称为UF接头(无底切接头)),或适用于具有沿相反的方向开口的第一对轨道和第二对轨道的反轨道接头,以及适用于滑动接头,例如,它们在上述DE 10 2005063 006A1中示出,其也称为DO接头。
具有创造性内部接头部件的所有上述恒速万向接头均是有利的,因为内部接头部件的引导面以及(相应地)腹板和球护圈之间的接触面在大小上被减小,这导致对接触面有改进的润滑剂供应,并且导致在整个接头中有更小的摩擦,并且因此导致性能损失的减少。
参考标号列表:
2内部接头部件
3腹板
4球轨道
5外部面
6端面
7端面
8通孔
9第一部分
10第二部分
11自由面
12引导面
13内部面
14球护圈
15斜切
16间隙
17平坦部分
18缩减部分
19-
20恒速万向接头
21外部接头部件
22外部球轨道
23球
24圈窗
A纵向轴线
B宽度
D直径
E平面
K球形面
R半径
S对称平面
O曲率中心

Claims (1)

1.一种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具有旋转轴线A的内部接头部件,
包括:
用于接收扭矩传递球(23)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球轨道(4),以及
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3),每个腹板(3)形成于两个沿周向邻接的球轨道(4)之间,每个腹板(3)包括外部面(5),
其中,所述内部接头部件(2)的包络球形面(K)包括直径(D),
其中,如果在至少一个横截面中观察,所述腹板(3)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外部面(5)各自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恒速万向接头的球护圈(14)的第一部分(9)和布置在距所述内部接头部件(2)的所述包络球形面(K)一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9)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连续地变换到彼此,且所述第一部分(9)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在横截面图中包括共同的半径(RA),所述共同的半径(RA)小于所述包络球形面(K)的直径(D)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径(RA)大于/等于所述包络球形面的直径(D)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面(5)的所述第一部分(9)基本类似直线地沿纵向方向延伸。
4.一种用于恒速万向接头的、具有旋转轴线A的内部接头部件,
包括:
用于接收扭矩传递球(23)的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球轨道(4),以及
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腹板(3),每个腹板(3)形成于两个沿周向邻接的球轨道(4)之间,每个腹板(3)包括外部面(5),
其中,所述内部接头部件(2)的包络球形面(K)包括直径(D),
其中,如果在至少一个横截面中观察,所述腹板(3)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外部面(5)各自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恒速万向接头的球护圈(14)的第一部分(9)和布置在距所述内部接头部件(2)的所述包络球形面(K)一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9)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连续地变换到彼此,且所述第一部分(9)包括第一半径(RA1),所述第一半径(RA1)小于/等于所述包络球形面(K)的直径的一半(D/2),以及所述外部面(5)的所述第二部分(10)包括小于所述第一部分(9)的所述第一半径(RA1)的第二半径(RA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面(5)的所述第一部分(9)基本类似表面地沿纵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9)居中地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布置成以便沿侧向邻接所述第一部分(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面(5)在横截面图中设计为相对于对称平面(S)对称,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最高点定位在所述对称平面(S)的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9)的沿周向方向的延伸部(B1)与所述外部面(5)的沿周向方向的整个延伸部(B)的比小于三分之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腹板(3)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外部面(5)包括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腹板(3)的第一部分(9)的轴向中心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平坦部分(1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横截面中观察,所述至少一个腹板(3)包括在所述外部面(5)和所述邻接的球轨道(4)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斜切(1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纵截面中观察,所述腹板(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球护圈(14)的缩减部分(1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纵截面中观察,每个腹板(3)的所述外部面(5)包括具有纵截面半径(RL)的至少一个部分,所述纵截面半径(RL)小于/等于所述包络球形面(K)的直径(D)的一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腹板(3)被分成第一组腹板(3')和第二组腹板(3"),所述第二组腹板(3")的外部面(5)沿着它们的整个长度布置在距所述包络球形面(K)一定径向距离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接头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腹板(3")和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球护圈(14)的所述第一部分(9)的所述第一组腹板(3')交替地布置在周边的周围。
15.一种恒速万向接头,包括:
具有外部球轨道(22)的外部接头部件(21);
具有内部球轨道(4)的内部接头部件(2);
在轨道对中被引导的扭矩传递球(23),各轨道对由外部球轨道(22)和内部球轨道(4)组成;
具有窗(24)的球护圈(14),所述扭矩传递球(23)接收在所述窗(24)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头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来设计。
CN200880131845.7A 2008-08-28 2008-12-02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3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4723.4A DE102008044723B4 (de) 2008-08-28 2008-08-28 Gelenkinnenteil für ein Gleichlaufdrehgelenk
DE102008044723.4 2008-08-28
PCT/EP2008/010191 WO2010022760A1 (en) 2008-08-28 2008-12-02 Inner joint part of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3446A CN102203446A (zh) 2011-09-28
CN102203446B true CN102203446B (zh) 2014-08-06

Family

ID=4054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184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3446B (zh) 2008-08-28 2008-12-02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3446B (zh)
DE (1) DE102008044723B4 (zh)
WO (1) WO20100227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1594A (zh) * 2012-09-26 2014-03-26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球面滚子球笼联轴器
CN103982560B (zh) * 2014-06-06 2017-11-14 丛滨江 定向式等速球笼万向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9897B2 (ja) * 1978-12-04 1985-09-07 エヌ・テ−・エヌ東洋ベ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等速ジヨイント
JPS6334322A (ja) * 1986-07-25 1988-02-15 Toyota Motor Corp ボ−ルジヨイントの組付方法
US5167584A (en) * 1991-02-21 1992-12-01 Gkn Automotive, Inc.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H05172153A (ja) * 1991-12-19 1993-07-09 Ntn Corp 等速自在継手
DE4227180C2 (de) * 1992-08-17 1995-03-09 Gkn Automotive Ag Gleichlaufdrehgelenk
JPH0814268A (ja) * 1994-06-29 1996-01-16 Ntn Corp 摺動式等速ジョイント
DE4440285C1 (de) * 1994-11-11 1996-04-25 Loehr & Bromkamp Gmbh Kugelgleichlaufdrehgelenk
DE19514868C1 (de) * 1995-04-22 1996-05-23 Loehr & Bromkamp Gmbh Kugelgleichlaufdrehgelenk
JP3678026B2 (ja) * 1998-11-19 2005-08-03 豊田工機株式会社 等速ジョイント
DE19956672C1 (de) * 1999-11-25 2001-09-13 Gkn Loebro Gmbh Gleichlauffestgelenk mit VL-Bahnen
US20050101391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Ingalsbe Steven L.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having friction reducing web locators
BRPI0419222A (pt) * 2004-12-03 2008-01-15 Gkn Driveline Int Gmbh processo e dispositivo para a usinagem de partes internas de junta
DE102005023045B4 (de) * 2005-05-13 2009-12-03 Gkn Driveline Deutschland Gmbh Gelenk mit höher belastbarem Gelenkinnenteil
DE102005023035A1 (de) * 2005-05-13 2006-11-23 Gkn Driveline Deutschland Gmbh Gelenk mit vergrößertem Öffnungswinkel
ITMI20051793A1 (it) * 2005-09-28 2007-03-29 Gkn Driveline Bruneck Ag Elemento interno per un giunto a snodo omocinetico e metod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JP5442184B2 (ja) * 2006-03-27 2014-03-12 Ntn株式会社 等速自在継手内輪、その製造装置、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48328B4 (de) * 2007-01-25 2021-01-21 Volkswagen Ag Gleichlauffestgelenk
JP2008267533A (ja) * 2007-04-23 2008-11-06 Ntn Corp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8-14268A 1999.01.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22760A1 (en) 2010-03-04
CN102203446A (zh) 2011-09-28
DE102008044723B4 (de) 2017-03-23
DE102008044723A1 (de)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10399B1 (ko) 등속 조인트의 케이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33387B1 (ko) 레이디얼 구름 베어링, 특히 단열 깊은 홈 구름 베어링
CN101711315B (zh) 具有低伸缩力的等速伸缩球型接头
KR101379608B1 (ko) 레이디얼 구름 베어링
EP1707835B1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7883424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useful as a fixed constant velocity ball joint for drive shaf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joint
CN102209857A (zh)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的驱动车轮用轴承单元
EP2623810B1 (en) Fixe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01326380B (zh) 呈相对滚道接头形式的等速球形万向接头
JP4034356B2 (ja) 等速比自在継手
US8216075B2 (en) Joint arrangement with cage offset
US8510955B2 (en) Inner joint part for a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same
CN102203446B (zh) 恒速万向接头的内部接头部件
EP1548309A1 (en) Fixed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00439736C (zh) 用于匀速万向接头的内接头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8251829B2 (en) Constant velocity ball joint in the form of a counter track joint
CN101421528B (zh) 无间隙的等速万向节
JP2002013544A (ja) 等速自在継手
CN100473858C (zh) 用于等速万向接头的滚珠隔离圈及其生产方法
EP2749783B1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20130054380A (ko) 고정형 등속조인트
EP2133582B1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KR20090068365A (ko) 카운터 트랙 조인트 형태의 등속 볼 조인트
US20090298598A1 (en) Optimized constant-velocity fixed joint with ball tracks free from undercuts
KR101891135B1 (ko) 트라이포드 등속 조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