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8159A -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8159A
CN102198159A CN201110152385XA CN201110152385A CN102198159A CN 102198159 A CN102198159 A CN 102198159A CN 201110152385X A CN201110152385X A CN 201110152385XA CN 201110152385 A CN201110152385 A CN 201110152385A CN 102198159 A CN102198159 A CN 102198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wound
colophonium
borneolum syntheticum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2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8159B (zh
Inventor
李会珍
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523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8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8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8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8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本发明的各组分合理配伍,相辅相成,能有效地治疗烧烫伤以及皮肤溃疡,减少患者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还涉及一种采用该药物制成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
背景技术
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热气、热液、灼热的固体)、电能、化学物质(磷、强酸、强碱、化学战剂)和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损伤,以热力损伤最为常见。烧伤不仅限于皮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导致休克、感染、危及生命。
疮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疬等,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
溃疡是长期无愈合倾向的皮肤或粘膜缺损,多因伤口处理不当、局部供血不良、全身营养低下、放射线损伤、特殊性感染(结核、麻风、放射菌病、梅毒)、恶性肿瘤等引起。常见的有褥疮、镰疮、糖尿病溃疡、脉管炎溃疡,及手术后伤口溃疡、疮疡溃疡,可并发出血、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感染、恶性变,以及瘢痕形成影响功能和容貌等。烧伤和疮疡是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意外损害。
烧伤,特别是大面积烧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而且由于烧伤创面组织的坏死、水分的蒸发、体液的丢失、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极易造成感染,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导致败血症,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和机体健康。而且感染将妨碍创面愈合,延长创面修复时间,致使创面形成瘢痕的机会增加。而烧伤创面的处理目的是减轻损害及疼痛,防止感染,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封闭创面,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现代医学对烧伤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干性的疗法及削痂植皮的方法。对小面积患者花费大,痛苦多,后遗症多。以前用于治疗烧伤的药物很多,对较浅的创面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分泌物较多,较深的创面,治疗过程中会造成引流不畅,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加,烧伤一旦感染,势必会加重创面深度,会给后期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及增加瘢痕形成的机会。
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烧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Ⅰ度烧伤损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Ⅱ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有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Ⅱ度烧伤具体还分为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是指热力损伤真皮乳头层,表皮全层坏死,因乳头层血管通透性升高,液体渗出积聚而成水泡,水泡若疱皮撕脱,可见基地潮红(系未凝固的浅部血管充血所致)。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真皮深层及其中的皮肤附件深部结构仍健在,表皮和真皮胶原纤维凝固坏死后形成干痂,可有水泡形成,干痂一般呈半透明,透过痂皮可见散在的细小红点,为残存的皮肤附件周围发生的充血的毛细血管丛,由于神经末梢部分被毁,因此,一般感觉迟钝。Ⅲ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Ⅱ度与Ⅲ度烧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
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柏15-50份、地榆15-30份、乳香10-20份和没药10-20份。
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制成药膏,按比例取各原料,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00-18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
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制成药膏,按比例取各原料,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00-18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
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创面贴包括药物层和敷料垫,所述药物层为浸泡有治疗烧伤疮疡药物的纱布、无纺布,敷料垫包括作为基本的粘贴层和设置在粘贴层上的保护层。
药物层制备步骤为,按比例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00-18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或无纺布浸入药油中,浸透后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
药物层制备步骤为:按比例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黄柏15-50份、地榆15-3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00-18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或无纺布浸入药油中,浸透后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
敷料垫制备时裁剪一定尺寸的粘贴层,然后将保护层粘在粘贴层上。
粘贴层为医用胶布或为涂有黏胶的无纺布、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
保护层为医用纱布、无纺布敷料或海绵体敷料。
创面贴在实际生产中,可将药物层和敷料垫分别包装,使用时先将药物层敷于创面上,然后将敷料垫的保护层对应药物层进行粘贴,保护层四周的粘贴层粘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换药时将敷料垫揭下,药物层去除,重新换药即可,使用非常方便。药物层和敷料垫以及敷料垫上保护层的大小可以做成多种大小的规格,根据创面的大小进行选择。也可在药物层和敷料垫的保护层之间设置凡士林油纱,起到更好的保持创面湿润和引流的作用。
本发明中,松香,味苦甘,性温,祛风燥湿,生肌止痛。冰片,味辛苦,微寒,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地榆,味苦、酸、涩,微寒,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乳香,味辛苦,性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没药,味苦辛,性平,散血去瘀,消肿定痛。蜂蜡,味甘,微温,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麻油,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本发明的药物中,采用低熔点的蜂蜡和松香溶于麻油中,与皮肤接触,人体的温度会使药膏更好的溶解、吸收,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作用于创面,各组分相辅相成,促进新陈代谢,去腐生肌,促愈合;蜂蜡作为乳膏常用油脂性基质,可以调节软膏的软硬度,不易长菌,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是良好的皮肤保护层;松香祛风燥湿,生肌止痛;冰片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 而有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用到本发明中可以加强药物的抗感染效果;各组分合理配伍,相辅相成能有效地治疗烧烫伤以及皮肤溃疡。加以黄柏、地榆、乳香和没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增强药效,使创面愈合恢复更快,减少患者痛苦。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制成药膏,也可制成方便使用和携带的创面贴,制备过程中待药油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将冰片加入,这是因为药油温度高于100℃时冰片容易挥发,减少药效。
本发明针对Ⅰ度、Ⅱ度烧伤,采用药膏直接外涂或包扎的方法,能很快的止痛,创面症状减轻,III度的创面削痂后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均能促进新生组织生长,改善微循环,避免了组织瘀滞引起的组织水肿。
本发明的作用特点:1、保持创面湿润不浸渍,暴露而不干燥;2、坏死组织由表入里液化排出;3、通畅引流,保护创面,保持创面的恒温,减少温差刺激带来的痛觉;4、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充血水肿;5、减少炎症反应,抗菌抑菌,促愈合,减少瘢痕;6、上皮形成期药物的有效成分和组织液化合反应形成一层药物薄膜,贴敷于创面,利于痂膜下皮肤的修复,等到皮肤修复完好时,药膜自动脱离,形成一层完好的皮肤,这样可以减少后期愈合过程中皮肤损伤形成的溃疡,减少瘢痕形成的几率;7、无毒无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本发明经数百例烧伤和皮肤溃疡患者使用,未出现一例创面感染,制成药膏直接涂抹或制成创面贴将药物层固定均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Ⅰ度、Ⅱ度烧伤创面可直接用药,III度烧伤削痂后敷药效果较好,采用药膏外涂时上药后要包扎,有利于创面更好、更快液化,去腐生肌,减少皮肤焦痂不易脱掉的弊端。
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烧伤,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统计231例浅II度烧伤的患者,治愈222例,有效9例,无效0例,治愈率96%,一般治愈天数5-11天,平均治愈时间为7天;136例深II度烧伤患者,治愈128例,有效8例,无效0例,治愈率94%,一般治愈天数12-22天,平均治愈时间14天;小面积III度烧伤患者89例,治愈8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愈率91%,治愈天数16-26天,平均治愈天数为18天;小面积皮肤溃疡86例,其中瘢痕溃疡23例,治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愈率83%,治疗天数3-7天,平均治愈天数为5天;烧伤溃疡30例,治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83%,治疗天数3-8天,平均治愈时间6天;其他外伤溃疡治疗天数2-6天,平均治愈天数4天。以上的小面积指不超过10x10CM的创面。
治疗烧伤和疮疡时的疗效评价标准为:
治愈: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愈合、光滑平整,无瘢痕,触及无疼痛,有触觉。
有效:创面未完全愈合,疼痛减轻,渗出减少,创周无红肿现象。
无效:症状无变化,疼痛无变化,创面感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松香35份、冰片20份、蜂蜡30份和麻油500份。
制成药膏: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0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药膏使用时直接涂抹,待药膏液化后及时补上。
实施例2
松香60份、冰片35份、蜂蜡70份和麻油800份。
制成创面贴,制备方法:药物层制备步骤为: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5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9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或无纺布浸入药油中,浸透后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按照所需尺寸裁剪一定大小的无纺布作为保护层,然后将纱布粘贴至涂有黏胶的无纺布的粘贴层上形成敷料垫。生产过程中可将药物层和敷料垫分别包装。
使用时先将药物层敷于创面上,然后将敷料垫的保护层对应药物层进行粘贴,保护层四周的粘贴层粘于皮肤上进行固定,药物层干燥时或保护层浸透时换药,一般每天换药1-2次,换药时将敷料垫揭下,药物层去除,重新换药即可。
实施例3
松香65份、冰片40份、蜂蜡90份和麻油1000份。
制成药膏: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8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药膏使用时直接涂抹,待药膏液化后及时补上。
实施例4
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35份、冰片20份、黄柏15份、地榆15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蜂蜡30份和麻油500份。
制成药膏,制备方法: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0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8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药膏使用时直接涂抹,待药膏液化后及时补上。
实施例5
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50份、冰片30份、黄柏35份、地榆2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蜂蜡60份和麻油750份。
制成创面贴,制备方法:药物层制备步骤为: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2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油温降至90℃时将冰片加入至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浸入药油中,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按照所需尺寸裁剪一定大小的纱布作为保护层,然后将纱布粘贴至医用胶布的粘贴层上形成敷料垫。生产过程中可将药物层和敷料垫分别包装。
使用时先将药物层敷于创面上,然后将敷料垫的保护层对应药物层进行粘贴,保护层四周的粘贴层粘于皮肤上进行固定,药物层干燥时或保护层浸透时换药,一般每天换药1-2次,换药时将敷料垫揭下,药物层去除,重新换药即可。
实施例6
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65份、冰片40份、黄柏50份、地榆3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蜂蜡90份和麻油1000份。
制成药膏,制备方法: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8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
药膏使用时直接涂抹,待药膏液化后及时补上。
实施例7
松香50份、冰片35份、黄柏30份、地榆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蜂蜡50份和麻油800份。
制成创面贴,制备方法:药物层制备步骤为: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6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油温降至85℃时将冰片加入至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浸入药油中,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按照所需尺寸裁剪一定大小的无纺布作为保护层,然后将纱布粘贴至涂有黏胶的无纺布的粘贴层上形成敷料垫。生产过程中可将药物层和敷料垫分别包装。
使用时先将药物层敷于创面上,然后将敷料垫的保护层对应药物层进行粘贴,保护层四周的粘贴层粘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换药时将敷料垫揭下,药物层去除,重新换药即可。
实施例8
松香40份、冰片25份、黄柏25份、地榆25份、乳香18份、没药16份、蜂蜡40份和麻油600份。
制成创面贴,制备方法:药物层制备步骤为: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5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油温降至85℃时将冰片加入至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无纺布浸入药油中,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按照所需尺寸裁剪一定大小的无纺布作为保护层,然后将纱布粘贴至涂有黏胶的海绵体敷料的粘贴层上形成敷料垫。生产过程中可将药物层和敷料垫分别包装。
使用时先将药物层敷于创面上,然后将敷料垫的保护层对应药物层进行粘贴,保护层四周的粘贴层粘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换药时将敷料垫揭下,药物层去除,重新换药即可。
典型病例:
病例1,肖某,男,1岁6月,河南省长垣县张三寨乡肖官桥村人。于08年不慎将正在熬制的饭汤打翻,致使后背、臀部、大腿等处烧伤,烧伤面积30%,深II度15 %,III度烧伤面积5%,经人介绍于伤后一小时到我处诊治,来诊时患者极度恐惧,哭闹,经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膏外涂,约5分钟后该患者哭闹停止,能配合治疗。接着配合输液补水,抗感染,等治疗,6天后浅度创面愈合,经总共约20天的治疗,患者痊愈。
病例2,李某,男,34岁,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南李庄村人,厨师,于10年做饭时不慎将石油液化气瓶打开,致使气体泄漏燃烧,致使面颈部烧伤,急来诊,查体,头面部毛发烧掉,上衣有多处燃烧洞,面部散在水泡,部分表皮脱落,痛苦状,诊为II度烧伤,急给予实施例2的创面贴进行治疗,患者表示疼痛马上减轻,能忍受,每天换药一次,8天后愈合,预后良好,无瘢痕,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处无水肿。
病例3,王某,男40岁,河南省长垣县凡相乡秦庄村人,于07年在山西晋城打工时开拖拉机时被倒翻后的拖拉机水箱压到身上,致使水箱开水浇倒面颈,胸背,双手,在晋城市矿务局医院烧伤科治疗,采用外用药物,和削痂植皮的治疗方法,一个多月后大部分创面愈合,残留一些小创面形成溃疡,至三个多月不愈合,因患者用抗生素太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腹泻,转回河南宏力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有人介绍我处就诊,查体,消瘦面容,皮肤多处瘢痕,溃疡,经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药膏外敷包扎治疗,0.5x1cm的溃疡创面2-3天基本愈合,一周的治疗,多处溃疡全部愈合。患者送锦旗表示感谢。
病例4,李某,男,56岁,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南李庄村人,电工。因10年6月6号在接线时不慎被高压电弧烧伤手指背,急到我处诊治,创面焦痂状,不疼,无水泡,经给予焦痂剪开,采用实施例5的创面贴治疗,每天换药一次,20天后创面愈合,愈后良好无疤痕。无功能障碍。
病例5,张某,女,1岁六个月,河南省长垣县凡相乡胡庄村人。于2009年9月7日以“开水烫伤右下腹及大腿7天”为主诉来诊,患者7天前不慎将暖瓶打翻,致使开水将右下腹及大腿烧伤,至河南宏力医院烧伤科就诊,因医院要求植皮手术,故出院,后经人介绍来我处。查体:体温,38度,呼吸脉博正常,心肺查体无异常,右下腹及大腿烧伤创面表皮脱落,创面发白,无明显渗出,触及痛觉不敏感,诊断:中度烧伤,10%TBSA深二度烧伤,经给予常规清洗创面,采用实施例7的创面贴治疗,并在药物层和敷料垫的保护层之间设置凡士林油纱,两天换药一次,至10月2号创面全部愈合,愈后创面光滑无瘢痕。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柏15-50份、地榆15-30份、乳香10-20份和没药10-20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制成药膏,按比例取各原料,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00-18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制成药膏,按比例取各原料,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00-18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冷却至常温为药膏。
5.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制成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创面贴包括药物层和敷料垫,所述药物层为浸泡有治疗烧伤疮疡药物的纱布、无纺布,敷料垫包括作为基本的粘贴层和设置在粘贴层上的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药物层制备步骤为,按比例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将蜂蜡和松香加入麻油中加热至100-180℃融化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或无纺布浸入药油中,浸透后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药物层制备步骤为:按比例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香35-65份、冰片20-40份、黄柏15-50份、地榆15-3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蜂蜡30-90份和麻油500-1000份,乳香、没药粉碎后与黄柏、地榆一起加入麻油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100-180℃,待药物变焦枯状发黑时去除药渣,加入蜂蜡和松香,待蜂蜡和松香融化后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去除残渣,待温度降至80-100℃时将冰片放入,搅拌至冰片溶解形成药油,趁热将纱布或无纺布浸入药油中,浸透后取出悬挂冷却至凝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伤创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敷料垫制备时裁剪一定尺寸的粘贴层,然后将保护层粘在粘贴层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粘贴层为医用胶布或为涂有黏胶的无纺布、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伤疮疡的创面贴,其特征在于:保护层为医用纱布、无纺布敷料或海绵体敷料。
CN201110152385XA 2011-06-08 2011-06-08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8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385XA CN102198159B (zh) 2011-06-08 2011-06-08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385XA CN102198159B (zh) 2011-06-08 2011-06-08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8159A true CN102198159A (zh) 2011-09-28
CN102198159B CN102198159B (zh) 2012-07-04

Family

ID=4465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23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8159B (zh) 2011-06-08 2011-06-08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8159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7126A (zh) * 2012-03-26 2013-06-19 何星剑 创可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0479A (zh) * 2013-05-06 2013-08-07 刘秀娥 一种治疗褥疮及烫烧伤的外用膏剂
CN103263451A (zh) * 2013-06-05 2013-08-28 高原 一种主治外伤、疮疡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26878A (zh) * 2014-08-08 2016-02-17 翁明强 一种烧伤膏及制备方法
CN105497972A (zh) * 2015-12-28 2016-04-20 王书美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医用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5560312A (zh) * 2016-01-20 2016-05-11 梁钦套 一种治疗烧伤、创伤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5832781A (zh) * 2014-10-11 2016-08-10 杨光 一种治疗手足疔毒疮疖各种外伤感染的中药膏
CN107041919A (zh) * 2017-02-23 2017-08-15 张金龙 一种痔疮、烧烫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204A (zh) * 2018-09-27 2018-12-21 刘立强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6741A (zh) * 2018-11-08 2019-01-29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促愈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075A (zh) * 2020-10-14 2020-12-25 何立阳 一种祛腐生肌药物
CN113768993A (zh) * 2021-10-19 2021-12-10 祝永刚 一种治疗烧烫伤、褥疮等软组织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351A (zh) * 1998-11-30 2000-06-07 粟明 烧伤脱痂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351A (zh) * 1998-11-30 2000-06-07 粟明 烧伤脱痂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津医药》 19770501 潘文昭 生肌化腐散治疗皮肤溃疡 200 1-10 , 第04期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7126B (zh) * 2012-03-26 2014-11-12 何星剑 创可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7126A (zh) * 2012-03-26 2013-06-19 何星剑 创可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0479A (zh) * 2013-05-06 2013-08-07 刘秀娥 一种治疗褥疮及烫烧伤的外用膏剂
CN103263451A (zh) * 2013-06-05 2013-08-28 高原 一种主治外伤、疮疡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26878A (zh) * 2014-08-08 2016-02-17 翁明强 一种烧伤膏及制备方法
CN105832781A (zh) * 2014-10-11 2016-08-10 杨光 一种治疗手足疔毒疮疖各种外伤感染的中药膏
CN105497972A (zh) * 2015-12-28 2016-04-20 王书美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医用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5560312A (zh) * 2016-01-20 2016-05-11 梁钦套 一种治疗烧伤、创伤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7041919A (zh) * 2017-02-23 2017-08-15 张金龙 一种痔疮、烧烫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204A (zh) * 2018-09-27 2018-12-21 刘立强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6741A (zh) * 2018-11-08 2019-01-29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促愈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6741B (zh) * 2018-11-08 2021-09-17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促愈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39389A (zh) * 2019-07-08 2019-10-18 生升美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性创面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075A (zh) * 2020-10-14 2020-12-25 何立阳 一种祛腐生肌药物
CN113768993A (zh) * 2021-10-19 2021-12-10 祝永刚 一种治疗烧烫伤、褥疮等软组织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8159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159B (zh) 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采用该药物制成的创面贴
CN101310748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软膏
CN101569696A (zh) 用于创伤性伤口的中药
CN110292602A (zh) 一种复方五黄烧伤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15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203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香榆烫伤膏
CN102526411A (zh) 一种治疗外科伤口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85347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31517C (zh) 白芨烧伤贴
CN101455748B (zh) 一种消炎生肌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326A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92917C (zh) 烧伤生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244B (zh) 烧烫伤治疗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8365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949A (zh) 一种复方大蓟外用止血海绵及制备方法
CN101297866B (zh) 一种治疗灼伤的中药油剂
CN103417781A (zh) 一种治疗外科伤口的中药
CN103028044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膏剂
CN103142727B (zh) 治疗人体烧烫伤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5288455A (zh)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CN109045204A (zh)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3561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402A (zh) 治疗创伤感染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438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7886A (zh) 一种外敷治疗烧伤的散剂中药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56477, Henan, Anyang Province, Huaxian, Zhou Xiang Zhai village, South Village No. 139

Applicant after: Li Huizhen

Address before: 456477 No. 139 Li Zhuang village, Tzu Chi week, Anyang, Henan, Huaxian

Applicant before: Li Huizhe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