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455A -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455A
CN105288455A CN201510659918.1A CN201510659918A CN105288455A CN 105288455 A CN105288455 A CN 105288455A CN 201510659918 A CN201510659918 A CN 201510659918A CN 105288455 A CN105288455 A CN 105288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rhizoma
radix
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99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599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及47~150份、苏木40~100份、大叶紫珠47~100份、山大颜47~100份、象皮10~80份、地榆16~60份、紫草25~80份、三棱25~80份、山奈50~100份、臭茉莉50~120份、救必应30~80份、生蒲黄40~90份、降真香20~80份、莪术25~80份、虎杖30~80份。本发明以白及、苏木、紫草、大叶紫珠、山大颜、象皮、莪术、三棱、山奈、臭茉莉、救必应、生蒲黄、降真香、地榆、虎杖等为原料,具有止痛、止血、生肌收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不仅可用于破伤风、火烧伤、开水烫伤,还可治疗皮炎、风疹等。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减轻疤痕的形成,还能对敌敌畏、甲铵磷、蜂毒、中毒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药组合药的配方。
背景技术
烫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但也是临床外科学中较为辣手的疾病。当人体受到烫烧伤后,造成了人体的皮肤和肌肉细胞组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症状表现有:伤部表皮呈现出大面积红赤病状;伤部的表层皮起大小水泡症,造成烧坏人体的表层皮肤和较深层的肌肉细胞,使烧坏死的伤部形成焦茧的皮层。而且烫烧伤会使伤患感觉剧烈的疼痛,还会大量渗出体液致机体水盐电解质代谢紊乱;体表保护屏障缺损所致的严重继发性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等,在治疗当中,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所致的菌群失调,又会给病人带来新的危险。
目前用于治疗此病症的同类药品比较多,有粉末剂型的,也有膏剂的,但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不能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在用药过程中,由于药粉和膏药长时间滞留于伤口,造成伤口出现病变性腐烂化脓现象,而且对被烧成坏死的焦茧皮层也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产品,它能即刻止痛止渗抗感染,能快速结痂;能再生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皮肤修复创面,又不留疤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价格低廉、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治疗烫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药组合药,该药物具有止痛、止血、生肌收口、活血化瘀、跌打损伤、清热解毒、无破伤风的功效,能够治疗烫烧伤症并减轻疤痕的形成,而且还能够治疗红狼疮、农药敌敌畏、钾铵磷以及蜂毒等。方便民用,适用于各大小医院、手术室应用,无破伤风、无后遗症的功效。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治疗烫烧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及47~150份、苏木40~100份、大叶紫珠47~100份、山大颜47~100份、象皮10~80份、地榆16~60份、紫草25~80份、三棱25~80份、山奈50~100份、臭茉莉50~120份、救必应30~80份、生蒲黄40~90份、降真香20~80份、莪术25~80份、虎杖30~80份。
本发明治疗烫烧伤的药物,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及100份、苏木80份、大叶紫珠100份、山大颜80份、象皮80份、地榆50份、紫草70份、三棱8份、山奈100份、臭茉莉120份、救必应80份、生蒲黄90份、降真香80份、莪术80份、虎杖80份。
优选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油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重量配比的白及、苏木、紫草、大叶紫珠、山大颜、象皮、莪术、三棱、山奈、臭茉莉、救必应、生蒲黄、降真香、地榆、虎杖,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150-200cm为宜,每次煮2-3小时,得两次煎液。
(2)将第一次煎液过滤得到药液,浓缩1-2小时,得到第一次浓缩液,存储以备用;第二次煎液经过过滤,浓缩1-2小时,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其与第一次浓缩液混合蒸干成浸膏。
(3)将在步骤(2)中所得的浸膏加入花生油进行共蒸至水干,得到油剂。
(4)将步骤(3)得到的油剂,在每千克得到的油剂中加入200g鲜南瓜瓤,将鲜南瓜瓤浸泡在药油里,每天用无毒竹片拌动1-3分钟,拌动7-10天让鲜南瓜瓤溶解在药内方可使用。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白及、苏木、紫草、大叶紫珠、山大颜、象皮、莪术、三棱、山奈、臭茉莉、救必应、生蒲黄、降真香、地榆、虎杖等为原料,具有止痛、止血、生肌收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不仅可用于破伤风、火烧伤、开水烫伤,还可治疗皮炎、风疹等。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减轻疤痕的形成,还能对敌敌畏、甲铵磷、蜂毒、中毒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制备方法:
称取各原料药白及100克、苏木80克、大叶紫珠100克、山大颜80克、象皮80克、地榆50克、紫草70克、三棱80克、山奈100克、臭茉莉120克、救必应80克、生蒲黄90克、降真香80克、莪术80克、虎杖80克。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3小时,得两次煎液。将第一次煎液过滤得到药液,浓缩2小时,得到第一次浓缩液,存储以备用;第二次煎液经过过滤,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其与第一次浓缩液合并成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花生油进行共蒸至水干,得到油剂。每K药油加南瓜瓤200克,浸泡南瓜瓤溶解可用,每天用无毒竹片拌动3分钟,坚持10天。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
白及10克、苏木8克、大叶紫珠10克、山大颜8克、象皮8克、地榆5克、紫草7克、三棱8克、山奈10克、臭茉莉12克、救必应8克、生蒲黄9克、降真香8克、莪术8克、虎杖8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
白及20克、苏木16克、大叶紫珠20克、山大颜16克、象皮16克、地榆10克、紫草14克、三棱16克、山奈20克、臭茉莉24克、救必应16克、生蒲黄18克、降真香16克、莪术16克、虎杖16克。
实施例4
临床观察与效果
(1)综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发明人多年的医疗实践治疗烫烧患者,有186例,治愈率达186例.以下典型病例证明本药油效果并无毒副作用。
(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3)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65例,占89%;显效15例,占8%;有效4例,占2%,无效2例,占1%。
典型病例
病例1:叶某,女,70岁.米汤烫伤,从大腿到下肢80公分,经使用本发明药油外涂,药到自觉清凉,8分钟痊愈,无疼痛,不起水泡。
病例2:李某,女,出生8个月玩火烧伤左手掌,啼哭,两腿直滚,表情痛苦,用药油外涂,2分钟止哭,一小时能玩,再涂10次,患者不留疤痕。
病例3:曹某,男,因打架刀伤,有1粒谷深,长5公分,鲜血直流,用本药油外涂兼包扎,过15小时后外伤口愈合,5天后痊愈不留疤痕。
病例4:叶某,女52岁,因水稻除虫,用钾铵磷敌敌畏中毒,面浮红肿,双眼看不清,用本药油外涂,8小时后痊愈。
病例5:董某,男,52岁,手足干裂12年,痒痛难受,用本药油外涂,涂后3分钟显效,3天症状消失,病痊愈。
病例6:曾某,男,5岁,其母带来诊,满头火毒,疮未化脓,用本药油涂2天后,其母来告知已痊愈。

Claims (2)

1.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及47~150份、苏木40~100份、大叶紫珠47~100份、山大颜47~100份、象皮10~80份、地榆16~60份、紫草25~80份、三棱25~80份、山奈50~100份、臭茉莉50~120份、救必应30~80份、生蒲黄40~90份、降真香20~80份、莪术25~80份、虎杖3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烫烧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及100份、苏木80份、大叶紫珠100份、山大颜80份、象皮80份、地榆50份、紫草70份、三棱80份、山奈100份、臭茉莉120份、救必应80份、生蒲黄90份、降真香80份、莪术80份、虎杖80份。
CN201510659918.1A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Pending CN105288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918.1A CN105288455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918.1A CN105288455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455A true CN105288455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9918.1A Pending CN105288455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4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743A (zh) * 2016-06-22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七中心医院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紫珠蒲黄治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854A (zh) * 2016-08-11 2016-11-16 董加利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623A (zh) * 2011-07-15 2011-11-02 彭卫新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623A (zh) * 2011-07-15 2011-11-02 彭卫新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中药大辞典》", 31 March 200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广勋主编: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 31 December 1992,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743A (zh) * 2016-06-22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七中心医院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紫珠蒲黄治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854A (zh) * 2016-08-11 2016-11-16 董加利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109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55052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567A (zh) 一种泡脚中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870A (zh) 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
CN103463580B (zh) 治疗经筋、骨、关节疼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5578B (zh) 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
CN100490847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37984A (zh) 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外用中药膏剂
CN105288455A (zh)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药物
CN102716304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326A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8456A (zh) 一种治疗烫烧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3417781A (zh) 一种治疗外科伤口的中药
CN106806545A (zh) 一种化腐生肌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7973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727B (zh) 治疗人体烧烫伤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2784355B (zh) 急救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1514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119B (zh) 治疗闭合性骨伤的外用药液
CN105832965A (zh)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093A (zh) 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散剂
CN104027398A (zh) 不留疤痕的烫伤外敷药
CN104721563B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
CN103479917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12156151A (zh)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外用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