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9215B -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9215B
CN101249215B CN2008100495013A CN200810049501A CN101249215B CN 101249215 B CN101249215 B CN 101249215B CN 2008100495013 A CN2008100495013 A CN 2008100495013A CN 200810049501 A CN200810049501 A CN 200810049501A CN 101249215 B CN101249215 B CN 101249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dressing
drug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95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9215A (zh
Inventor
喻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495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9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9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9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9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92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0.6~1.5份,血竭1.5~2.5份,植物油20~60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炮甲、冰片、血余炭、血竭四味原料药研末得四味药末;将其余原料药与植物油一同放入油锅中,加热,将其余原料药文火炸至焦黄色,捞出药渣,得到药油;待药油冷却并加入四味药末,搅拌均匀即得。该敷料可为创面创造一个湿润、无菌的局部环境,具有防感染效果好和创面愈合快的显著优点,其适于战地救护、基层医院和家庭。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烧伤或烫伤治疗的药物,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烧伤或烫伤治疗方面,现代西医注重预防感染,对创面通常采用干燥处理及切痂植皮治疗;其所存在的缺点是:(1)、干燥环境不利于新鲜皮肤生长,创面愈合时间长,容易留下疤痕;(2)、在切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人为造成二次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和疤痕形成的机会;(3)、对病房环境要求高,不便于现场急救,不适于基层医院。
而中医所采用的湿润疗法,仅仅部分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操作稍微不慎,易造成感染;究其原因,大多在于药物配比及制作不适于烧伤或烫伤的治疗,易感染,创面愈合慢,治疗不方便。
为了解决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适于烧伤或烫伤的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便于治疗、防感染效果好、创面愈合快的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敷料可为烧伤或烫伤创面创造一个湿润、无菌的局部环境,利于治疗,效果突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0.6~1.5份,血竭1.5~2.5份,植物油20~60份。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0.8~1.2份,血竭1.8~2.2份,植物油35~45份。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1份,血竭2份,植物油40份。
基于上述,所述植物油是芝麻油或菜籽油。
基于上述,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按重量份计的炮甲、冰片、血余炭、血竭四味原料药研末,过80~120目细筛,得到四味药末;步骤2、将按重量份计的其余原料药与植物油一同放入油锅中,加热,将其余原料药文火炸至焦黄色,捞出药渣,得到药油;步骤3、待所述药油冷却至80~100℃时,加入所述四味药末,搅拌均匀,封于无菌容器中待用。
基于上述,在步骤三中,在无菌容器中放入无菌纱布进行浸透,以作药物敷料治疗载体。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具体的说,该药物敷料可为烧伤或烫伤创面创造一个湿润、无菌的局部环境,具有防感染效果好和创面愈合快的显著优点,并且,该药物敷料便于携带,使用操作简单便捷,治疗效果显著,疤痕小或无疤痕,且治疗过程中痛苦少;该药物敷料对病房治疗环境要求低,尤其适于战地救护、基层医院和家庭。
本发明药物敷料的药理:
紫草:味苦、辛、寒;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为治疗水火烧伤或烫伤首选药物。
地榆:性微寒,味苦、酸、涩;功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现代研究证明本药物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
土黄连:功能:清热解毒、利小便;常用于治疗各种无名肿毒、丹毒湿疹、烫伤、跌打瘀肿。
炮甲:味成,微寒;具有祛瘀散结,消肿排脓之功效。
血余炭:味苦,性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利于吸收创面渗出液体和清理创面;现代研究发现:人发中含有大量优角蛋白,以及钙、钠、钾、锌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新鲜皮肤的再生。
乌梅:性平,味酸涩;具有收敛生津之作用,并治胬肉外突,有利于减轻或消除疤痕;现代研究证明:本品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固醇等物质,在体外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五倍子:《开宝本草》记载:“......主齿宣疳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痒脓水......”;《本草纲目》记载:“......敛溃疡金疮”;这些作用有利于创面渗出物的吸收。
冰片:辛、苦,微寒;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
虎杖、黄连、黄柏:均具苦寒之性,能够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现代研究证明上述药物对烫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白芨:性寒,味苦、甘、涩;能够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血竭:性平,味甘、成,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敛疮生肌之功效。
凡士林:作为赋型剂,可使油质药物长久保持于创面,有利于新鲜皮肤生长。
上述药物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瘢消肿、活血生肌等功效,对各类烧伤、烫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中,采用无菌纱布作为辅料载体的优点:(1)、对药物可起到很好地附着和固定作用;(2)、有利于药物保存、携带和操作;(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便于炎性渗出物的清除;(4)、能临时代替皮肤的部分功能,对机体起保护作用;(5)、为烧伤或烫伤创面创造一个无菌的局部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使用方法:局部创面处理:每日换药一次,换药时注意创面消毒,并仔细清除坏死及液化的组织和残留药物,视创面情况覆盖本敷料3-5层;全身处理:按烧伤治疗常规处理。
临床使用效果:在70例患者中,4例II°~III°混合烧伤,平均治愈时间为20±2d,愈后留有少量疤痕;其余64例II°烧伤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2±2d,均无明显疤痕形成;所有病例无一发生感染。
典型病例:
病例1:张姗姗,女,1岁半,信阳市固始县人,右手不慎放进开水中,造成II°烫伤,经本发明药物敷料包扎治疗14天痊愈;烫伤后1h,创面肿胀不明显,局部有水疱形成,疼痛剧烈,立即用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创面消毒,清创后用本药物敷料覆盖包扎处理;伤后第2d,手背及手腕部位出现水肿,部分水泡溃破,创面有少量渗出液,此时患儿情绪稳定,一般情况良好;治疗后第3d,一方面受损皮肤坏死、液化,与此同时,在湿润环境下新鲜皮肤开始生长,创面无感染迹象;治疗后第2周,除深II°烫伤部分存留透明状薄层瘢痕之外,其余部分皮肤生长情况良好;2月后随访,原深II°创面处有少量色素沉着,周围皮肤完好如初,手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病例2:杨永德,男,50岁,信阳市人,双下肢被热油烫伤,于2004年4月12日来诊;检查所见:创面共约10%,呈II°烫伤,局部疼痛剧烈,有轻微休克表现;经用本药物敷料,采用包扎疗法,结合全身支持治疗,14天痊愈,未留疤痕。
病例3:崔莉莉,女,2岁,信阳市潢川县人,右足背被开水烫伤,在其它医院采用它法治疗10天后创面感染,来诊;所见:患儿精神可,烫伤面积约2%,呈II°损伤,局部化脓,创面周围红肿;用本药物敷料包扎治疗10天痊愈。
病例4:孙佳明,男,40岁,信阳市固始县人,右下肢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于2007年9月5日来诊;局部所见呈II°烫伤,面积约2%;经本药物敷料包扎治疗后12天痊愈。
病例5:刘健,男,5岁,信阳市郊区人,头部被沥青烫伤,在外院治疗20天未愈来诊;所见:面积约3%,创面结有硬痂,痂下溃脓感染,有恶臭气味;经消毒处理后,用本药物敷料敷布并结合全身抗炎进行治疗,治疗后3~7天,脓痂逐渐软化脱落,共治疗20天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0.8份,地榆1份,土黄连0.9份,炮甲0.7份,乌梅1.2份,五倍子1.2份,虎杖0.8份,黄连0.8份,黄柏0.8份,白芷1.3份,白芨1.5份,冰片1.5份,血余炭0.8份,凡士林1.2份,血竭1.8份,植物油30份。
基于上述,所述植物油是芝麻油或菜籽油。
该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计的炮甲、冰片、血余炭、血竭四味原料药研末,过80~120目细筛,得到四味药末;
步骤2、将按重量份计的其余原料药与植物油一同放入油锅中,加热,将其余原料药文火炸至焦黄色,捞出药渣,得到药油;
步骤3、待所述药油冷却至80~100℃时,加入所述四味药末,搅拌均匀,封于无菌容器中待用。
基于上述,在步骤三中,在无菌容器中放入无菌纱布进行浸透,以作药物敷料治疗载体;所述无菌纱布长宽各10cm;
基于上述,所述无菌容器包括无菌金属容器或无菌玻璃容器或其它无毒防油包装材料所制作的容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1.2份,地榆1.4份,土黄连1.2份,炮甲1.5份,乌梅0.8份,五倍子0.6份,虎杖1.3份,黄连0.6份,黄柏1.5份,白芷1.0份,白芨0.6份,冰片0.8份,血余炭1.5份,凡士林0.8份,血竭2.4份,植物油50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1份,血竭2份,植物油40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0.6~1.5份,血竭1.5~2.5份,植物油2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0.8~1.2份,血竭1.8~2.2份,植物油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敷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下述原料药组成: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各1份,血竭2份,植物油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是芝麻油或菜籽油。
5.一种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计的炮甲、冰片、血余炭、血竭四味原料药研末,过80~120目细筛,得到四味药末;
步骤2、将按重量份计的其余原料药与植物油一同放入油锅中,加热,将其余原料药文火炸至焦黄色,捞出药渣,得到药油;
步骤3、待所述药油冷却至80~100℃时,加入所述四味药末,搅拌均匀,封于无菌容器中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无菌容器中放入无菌纱布进行浸透,以作药物敷料治疗载体。
CN2008100495013A 2008-04-07 2008-04-07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9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95013A CN101249215B (zh) 2008-04-07 2008-04-07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95013A CN101249215B (zh) 2008-04-07 2008-04-07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9215A CN101249215A (zh) 2008-08-27
CN101249215B true CN101249215B (zh) 2011-06-01

Family

ID=3995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95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9215B (zh) 2008-04-07 2008-04-07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9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839B (zh) * 2012-05-16 2015-03-11 徐生明 一种治疗创伤、烧伤、湿疹的红药
CN102784316B (zh) * 2012-07-20 2013-12-25 王异智 治烧烫伤、内外溃疡、白内障的抑癌生肌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205A (zh) * 2012-09-04 2014-03-26 三门峡乐华康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554A (zh) * 2014-03-06 2014-07-02 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皮肤灼伤的茶油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2281A (zh) * 2015-09-23 2017-04-05 天津施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8075A (zh) * 2016-07-26 2016-12-07 申耀昕 一种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9273A (zh) * 2017-12-21 2018-06-15 吴荣东 一种治疗外伤药物
CN109481725A (zh) * 2018-12-12 2019-03-19 徐子寒 一种即用型复方紫草油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9441A (zh) * 2006-06-28 2007-01-24 广东皮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9441A (zh) * 2006-06-28 2007-01-24 广东皮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9215A (zh)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9215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7478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1378B (zh) 一种用于伤口止血、抗炎、生肌的中药制剂
CN106491769A (zh) 治疗外伤的中药复方凝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88360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皮肤外用药
CN10276435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疔疮疖外伤感染的外敷膏剂
CN107184782A (zh) 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57164B (zh) 一种临床护理烧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03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
CN101455748B (zh) 一种消炎生肌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6026B (zh) 一种烧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45578A (zh) 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
CN103211894A (zh) 一种治疗刀口创口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240B (zh) 一种快速愈合伤口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17781A (zh) 一种治疗外科伤口的中药
CN105770347A (zh) 一种纯中药配方的烧烫创疡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15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及创伤感染的外用散剂
CN102284006B (zh) 一种治疗褥疮及烧烫创伤的外用膏剂
CN101690753B (zh) 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554A (zh) 一种治疗皮肤灼伤的茶油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377A (zh) 治疗烧伤的中药
CN106109854A (zh)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3394009B (zh) 一种治疗外伤和糠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6728069A (zh)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祛腐生肌膏
CN106377638A (zh) 一种止血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