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805B -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805B
CN102195805B CN201110059790.7A CN201110059790A CN102195805B CN 102195805 B CN102195805 B CN 102195805B CN 201110059790 A CN201110059790 A CN 201110059790A CN 102195805 B CN102195805 B CN 102195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communication
data
main system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97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805A (zh
Inventor
渡边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5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8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技术使得能够在根据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通信速率的变动或者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适当操作模式后,进行数据通信。该通信装置包括副系统和主系统,副系统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单元,主系统进行对由副系统接收的数据的接收处理以及要从副系统发送的数据的生成处理。主系统包括用于检测主系统的操作状态的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副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针对通信单元设置用于控制副系统的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来控制数据的发送/接收,该电力消耗水平根据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选择。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提出了在多处理器实现的系统(各自由主处理器和副处理器构成)中获得低电力消耗的各种方法。这种系统包括可从各个处理器共同访问的外部存储器以及由各个处理器占用的本地存储器。为了获得低电力消耗,停止对外部存储器的访问或者停止向包括各个处理器的主控制单元提供时钟被视为是有效的。然而,在低电力消耗模式下停止对外部存储器的访问,将需要通过仅使用本地存储器来进行低电力消耗模式下的处理。这使得需要增加本地存储器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有技术提出了与主系统和副系统相独立地使用低电力消耗模式检测单元来检测低电力消耗模式。已有技术还提出了用于在低电力消耗模式下使各个处理器共享被各个处理器占据的本地存储器的过程。
该技术满足了减小各个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的大小以及低电力消耗这两个要求。TCP/IP协议用作用于执行通信处理的通信协议。用于执行通信处理的各个通信标准为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中定义的那些标准。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是在低电力消耗模式和正常模式这两种模式之间选择性地进行切换的方法,因此如果必须实现多个低电力消耗模式,则需要用于选择适当模式的新的过程或者机制。更具体地说,在使用副处理器的通信处理中,必须在依据通信方、执行中的应用、使用的通信路径的质量等、在低速率和高速率中选择适当的通信速率后,进行通信处理。
在以用于数据通信的低通信速率执行通信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副处理器进行低处理能力(throughput)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副处理器执行正常模式下的通信处理,与为了获得低电力消耗而进行适当操作的需要冲突。
此外,由于上述传统技术是用于切换到低电力消耗模式后的操作的存储器控制方法,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获得低电力消耗的效果,必须确定在何种条件下以及在何时选择低电力消耗模式。即,必须通过进行精确的测定来确定家用装置藉由何种应用以及何种通信单元与远程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来选择适当的模式并且在适当的定时(timing)切换模式。更具体地说,即使使用相同应用与远程装置的数据通信,也包含需要诸如视频流传送的具有强实时性能的通信的操作、以及需要诸如文件传送的具有低实时性能的通信的操作。在前者的操作中,装置如下确定优先级:通信处理比低电力消耗更重要。在后者的操作中,装置如下确定优先级:通信处理没有低电力消耗重要。尽管这两个操作均使用相同的应用来进行数据通信,但是装置需要进行模式选择控制,以对于前者的操作选择正常模式,而对于后者的操作选择低电力消耗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允许在根据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选择适当的电力模式后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副系统,其发送和接收数据;主系统,其对由所述副系统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要从所述副系统发送的数据;以及第一检测单元,其适于检测所述主系统的操作状态,所述副系统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其适于检测所述副系统的操作状态;选择单元,其适于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以及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所述副系统的电力模式;以及通信单元,其适于在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电力模式下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具有:副系统,其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主系统,其对由所述副系统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要从所述副系统发送的数据,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主系统的操作状态,检测所述副系统的操作状态;选择步骤,基于所检测的所述主系统的操作状态以及所检测的所述副系统的操作状态,来选择所述副系统的电力模式;以及通信步骤,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所述电力模式下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副系统,其发送和接收数据;主系统,其对由所述副系统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要从所述副系统发送的数据;以及第一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主系统的操作状态,所述副系统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副系统的操作状态;选择单元,其用于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以及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所述副系统的电力模式;以及通信单元,其用于在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电力模式下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根据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选择适当的电力模式后,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B是用于说明如何利用主系统的操作速率和应用类型作为参数、选择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设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3A是用于选择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查找表;
图3B是用于说明设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当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执行数据接收处理时、设置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Socket(套接字)信息与由通信装置执行的各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5B是用于选择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查找表;
图6是用于说明设置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A是用于选择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查找表;
图7B是用于说明设置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当通信装置处于通信状态时有效处理能力随时间的变化的图;
图8B是用于说明设置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图8B中的步骤S806中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A描述通信装置的结构。在通信装置中,主系统101和副系统102连接至主总线103,公用存储器109经由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连接至主总线103。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对经由主总线103对公用存储器109的访问进行控制。这使得能够进行诸如从主系统101和副系统102对公用存储器109的读取及写入访问的访问。计时器118连接到主总线103以允许从主系统101和副系统102进行访问。计时器118由诸如日期和时间的时间信息或者在主系统101和副系统102的控制下,测定时间间隔。
主处理器104控制主系统101。主系统101包括本地总线107。主处理器104连接到本地总线107。主处理器104能够经由本地总线107和总线桥106访问主总线103、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公用存储器109和计时器118。
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具有检测诸如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和主处理器104的操作速率的、主系统101的操作状态的功能。稍后将描述详细情况。将由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检测到的信息经由总线桥106、主总线103和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写入公用存储器109的预定存储区域中。
副处理器110控制副系统102。副系统102包括本地总线116。副处理器110连接到本地总线116。副处理器110能够经由本地总线116和总线桥112访问主总线103、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公用存储器109以及计时器118。
由于副系统102是用于执行通信处理的副系统,因此副处理器110具有用于处理各种通信协议的功能,并且从计时器118获取必要的时间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具有检测副系统102中执行的通信处理的状态(连接状态、断开状态等)的功能。稍后将描述其他功能。
将由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检测到的信息经由总线桥112、主总线103和公用存储器控制器108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中。此外,副处理器110能够经由本地总线116读取由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获得的检测结果。
副系统102还具有选择操作模式的功能。副系统102的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切换操作模式。如稍后所描述的,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具有根据主系统101的状态选择操作模式的功能。此外,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包括时钟信号生成电路,并且具有根据操作模式切换操作来选择并输出多个频率的一个的功能。伴随着操作模式切换,从副系统102作为系统时钟而输出的时钟频率发生改变。副系统102包括有线通信控制器114和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作为用于数据通信的接口。有线通信控制器114被构造为包括MAC(媒体接入控制)层部分和PHY(物理)层部分,并且与以太网(Ethernet)连接。
无线通信控制器115包括连接到符合与IEEE 802.11相关的标准的无线LAN模块的Host_IF(主机接口)(USB、SDIO(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ecure Digital Input/Output)、PCI(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sInterconnect)等)。副处理器110具有根据指令控制安装在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中的控制LSI(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功能。
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提供经由主总线103连接主系统101和副系统102的通信路径。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内部具有寄存器(register)结构,并且符合以下规范,该规范被设计为当预定位被写入寄存器中时向副系统(或主系统)断言中断信号。例如,主处理器104经由本地总线107访问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以将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内的预定位设置为“1”。此时,要向副处理器110通知的信息(命令)等也同时被写入内部寄存器。当“1”被写入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内的预定位时,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副处理器110断言中断信号,并且通知来自主处理器104的访问请求。
一旦接收到中断信号,副处理器110首先通过访问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中的内部寄存器来检查所通知的信息,然后通过将“0”写入预定位中来使其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通过执行该过程,将实现从主处理器104至副处理器110的处理器间通信。此外,通过执行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能够实现从副处理器110至主处理器104的处理器间通信。
以下将参照图1B来描述通过利用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以及应用类型作为参数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方式。通过利用作为查找表的列参数的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作为查找表的行参数的主系统的操作速率,来确定副系统的操作模式。参照图1B,电力水平1至4表示按照电力消耗水平的升序、从具有最低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至具有最高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当将操作模式从具有低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具有高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时,装置切换由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生成的时钟。即,装置通过从对应于具有低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的频率切换至对应于具有高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的频率,来实现这种切换操作。
图1B例示了通信装置被包括在具有扫描器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的打印机装置中、并且主系统101的应用类型和操作速率用作参数的情况。作为图1B中的应用类型,将按照预定周期由主处理器104当前执行的应用的类型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的预定地址。作为另选方案,可以在改变由主处理器104执行的应用的定时,将应用类型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地址。
该装置基于由使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监视主处理器104的操作状态所获得的结果,将主系统的操作速率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地址。作为另选方案,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监视主处理器104的操作状态,并且可以将监视结果临时存储在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中。之后,主处理器104可以按照预定周期将临时存储在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中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地址。
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检测主处理器104的操作速率。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监视从主处理器104至本地总线107的访问频率,并且测定预定时间段的访问频率。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具有基于测定结果计算主处理器104的操作速率并且将所计算的操作速率转换成数值的功能。
副处理器110通过按照预定周期访问公用存储器109来检查写入预定地址的主系统101的状态。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内部存储如图1B所示的查找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选择并确定从公用存储器109读取的主系统101的状态以及来自查找表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作为对主系统101的状态的检查结果。如果例如对主系统101的状态的检查结果是“扫描操作(不传送)”以及“主系统操作速率:小于10%”,则装置选择对应于最低电力消耗水平的电力水平1。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设置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过程。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执行如下过程:副系统102识别主系统101中当前执行的应用的类型及其操作速率,通过根据所识别的信息参照查找表来切换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201中,装置开始该处理。在步骤S202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如果副系统102已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2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03。如果副系统102尚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2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在该步骤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而不管主系统101的状态。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在该步骤中获得的确定结果,即由副系统102进行的数据通信的开始。
在步骤S203中,副系统102开始测定从数据通信开始起经过的时间,并确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如果副处理器110确定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2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04。如果副处理器110确定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203中“否”),则副系统102继续进行时间测定。在该步骤中,副系统102通过从计时器118获取时间信息等来测定经过的时间,并且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已超过预定值(时间)。作为预定时间,例如设置数十毫秒(ms)至数秒(s)之间的时间。
在步骤S204中,副系统102获取表示主系统101的操作状态的信息。主处理器104将表示主系统101的操作状态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主处理器104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将表示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通知给副处理器110。副处理器110使用该地址信息读取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表示主系统101的最新操作状态的信息。在该情况下读取的表示操作状态的信息包括例如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及其操作速率。
在步骤S205中,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通过参照预先存储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中的查找表,来选择对应于在步骤S204中获取的表示操作状态的信息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206中,装置将在步骤S205中选择的操作模式设置为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在副处理器110的控制下输出对应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的系统时钟。
在步骤S207中,装置确定通信是否结束。如果副系统102检测到数据通信结束(步骤S207中“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8以结束处理。如果副系统102没有检测到数据通信结束(步骤S207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03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由于装置以预定时间段为周期来设置操作模式,因此根据主系统101的操作状态可以选择最佳操作模式。在步骤S208中,尽管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但是由副系统102进行的数据通信完成。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根据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通信速率的变动或者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最佳操作模式后,进行数据通信。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1A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具有检测副系统102中执行的通信的类型(通信标准)的功能。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具有检测通信连接的类型(即有线或无线)或者使用的通信标准的种类的功能。更具体地说,如果副系统102正在进行无线通信,则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检测通信是否对应于IEEE 802.11n标准或诸如IEEE 802.11b/g/a标准的其他标准。如果副系统102正在进行有线通信,则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确定通信是否对应于IEEE 802.3u标准或者诸如IEEE 802.3z标准的其他标准。
有线通信控制器114和无线通信控制器115包括内部寄存器。要写入各内部寄存器的信息包括表示相应控制器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使用的特定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访问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的内部寄存器,以检测副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以及所使用的通信标准。
当通信装置执行数据发送处理时,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利用被视作应用的处理能力的数据发送的有效载荷(payload)来计算每单位时间能够准备的信息量。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在开始生成作为发送数据的有效载荷时启动计时器118。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然后在有效载荷的生成完成时读取计时器118的测定值(计时器值)。这使得能够获取每次发送的有效载荷生成时间。此时,主处理器104已经将要作为发送数据生成的有效载荷的信息量通知给了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基于这些信息,由计时器值和有效载荷信息量来计算每单位时间的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在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当进行数据发送的应用处于活动状态时,主系统101生成作为发送数据的有效载荷,并将生成结果写入公用存储器109的预定存储区域中。此时,主系统101还将所计算的有效载荷生成能力(每单位时间的有效载荷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写入公用存储器109的预定存储区域中。副系统102从公用存储器109中读出由主系统101生成的有效载荷部分以及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接着,副系统102进行通信协议处理所需的诸如头(header)的信息被添加到有效载荷中,以完成由副系统进行的发送的准备。副系统102然后经由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将数据发送给通信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副系统102通过使用主系统101中的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以及副系统102中的通信标准的信息,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稍后将参照图3B来更详细地描述当通信装置执行数据发送处理时设置副系统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过程。
将参照图3B来描述当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执行数据发送处理时设置副系统中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该处理是当在通信装置中起动进行数据发送的应用时要进行的数据处理。该装置根据数据通信(数据发送)期间使用的通信标准以及主系统101中的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来切换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301中,开始发送处理。在步骤S302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副系统102根据来自在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的指令,开始用于数据发送的通信连接处理。如果副系统102开始了数据通信(步骤S302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如果副系统102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3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当副系统102随后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发送)时,副系统102经由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相应的信息。
在步骤S303中,副系统102检测使用的通信标准,并将检测结果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访问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的内部寄存器,以读取表示副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使用的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然后将检测到的通信标准等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
在步骤S304中,装置确定主系统101是否能够生成数据发送的有效载荷(准备好有效载荷生成)。如果主系统101能够生成有效载荷(步骤S304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如果主系统101不能生成有效载荷(步骤S304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结束了数据通信(数据发送)。如果装置检测到表示数据通信(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305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16以终止处理。如果装置没有检测到表示数据通信(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305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经通过将头信息等添加到用于执行通信协议处理的有效载荷中而完成了通信包生成的准备(副系统发送准备完成)。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发送的准备完成(步骤S306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11。如果装置在步骤S306中确定副系统发送的准备未完成(步骤S306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4,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返回参照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启动计时器118。当主处理器104将预定值写入预定内部寄存器中时,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启动计时器。
在步骤S308中,主系统101执行生成用于数据发送的有效载荷的处理。更具体地说,主系统101在主处理器104的控制下,根据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来生成用于发送给通信对方的有效载荷。该情况下的有效载荷的大小为根据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协议来生成对应于一个单位的通信包所需的数据大小。主处理器104通过将有效载荷写入到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中,来准备该有效载荷。
在步骤S309中,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停止计时器118,计算对应于一个单位的有效载荷生成能力(每单位时间的有效载荷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并将计算结果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当主处理器104将预定值写入预定寄存器中时,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停止计时器118。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通过在计时器118停止时从计时器118获取测定值(计时器值),来检测在步骤S308中执行的有效载荷生成所花费的时间。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然后由形成对应于一个单位的通信包所需的有效载荷的大小以及已经从主处理器104通知的生成时间,来计算生成该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将计算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并且终止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主处理器104已经通过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通知了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中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S310中,副系统102将头信息等添加到有效载荷中,以执行通信协议处理,并且确定通信包生成的准备是否完成(副系统发送准备完成)。如果副系统102确定副系统发送的准备完成(步骤S310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11。如果副系统102确定发送的准备未完成(步骤S310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4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311中,装置经由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将生成的通信包发送给通信对方。通信包至通信对方的发送单位为一个通信包。在步骤S312中,装置获取主系统101中的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的信息以及副系统102使用的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通过使用从主处理器104通知的地址信息来读取写入到公用存储器109的最新消息。
在步骤S313中,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通过将针对有效载荷的处理能力和通信标准的信息与预先存储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中的查找表进行比较,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314中,装置根据在步骤S313中选择的操作模式来设置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在副处理器110的控制下输出对应于其自身选择的操作模式的系统时钟。
在步骤S315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中的通信是否完成。如果副系统102检测到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315中“是”),则数据通信结束(S316)。如果副系统102没有检测到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接下来将对在通信装置中接收到数据时进行的处理进行描述。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具有针对从接收到的数据中提取的有效载荷部分检测应用的处理能力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能力表示主系统101每单位时间对从接收到的数据(通信包)中提取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理的能力。当通信装置起动了进行数据的接收处理的应用时,副系统102经由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从通信对方接收通信包。
副系统102从接收到的通信包中提取除从通信协议方面来说需要的头信息等之外的有效载荷。副系统102然后将该有效载荷传送给起动了应用的主系统101。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由主系统101接收到有效载荷的时刻与主系统101准备好接收下一有效载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以及能够被处理的有效载荷信息的量,来检测主系统101每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在有效载荷被传送到主系统101的定时,启动计时器118。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然后在主系统101准备好接收下一有效载荷的定时停止计时器118,并且读取计时器118的测定值(计时器值)。这时,主处理器104将处理过的有效载荷信息的量通知给了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基于有效载荷信息的量和计时器值,计算每单位时间对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
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预先在内部存储如图3A所示的查找表。通过参照图3A中的查找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能够通过利用主系统101的处理能力和所使用的通信标准作为参数,来指定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电力水平)。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通过利用作为查找表的行参数的对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所处理的有效载荷的处理能力、以及作为查找表的列参数的副系统102中使用的通信标准,来确定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电力水平1至4表示按照电力消耗水平的升序、从具有最低电力消耗水平(对应于电力水平1)的操作模式至具有最高电力消耗水平(对应于电力水平4)的操作模式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稍后将参照图4来详细描述当通信装置执行数据的接收处理时副系统中的操作模式设置处理的过程。
以下将参照图4来描述当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执行数据的接收处理时副系统中的操作模式设置处理的过程。该处理是当在通信装置中起动进行数据接收的应用时进行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数据通信(数据接收)期间使用的通信标准以及主系统101中的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来切换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401中,接收处理开始。在步骤S402中,装置确定数据通信是否已经开始。装置根据来自在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的指令,开始使得副系统102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连接处理。如果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402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3。如果副系统102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4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如果装置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数据接收),则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相应的信息。
在步骤S403中,装置检测副系统102中使用的通信标准,并将检测结果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访问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的内部寄存器,以读取表示副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所使用的特定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然后将检测到的表示通信标准等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
在步骤S404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完成针对从通信包中提取除头信息等之外的有效载荷的准备(副系统接收准备完成)。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102的接收准备完成(步骤S404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5。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102的接收准备未完成(步骤S404中“否”),则装置等待接收准备的完成。
在步骤S405中,副系统102从自通信对方接收的通信包中提取除诸如头的信息之外的有效载荷。例如,副系统102对经由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从通信对方接收到的各通信包执行该处理。副系统102将提取的有效载荷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
在步骤S406中,装置确定主系统101是否能够处理从通信包中提取的有效载荷。如果装置确定主系统101能够处理有效载荷(步骤S406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8。如果装置确定主系统101不能处理有效载荷(步骤S406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7。在这种情况下,主系统101“能够处理有效载荷”表示例如主系统101准备好接收从通信包中提取的有效载荷的情况,或者有效载荷能够被存储在处理缓冲存储器等中的状态。
在步骤S407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完成针对从通信包中提取除头信息等之外的有效载荷的准备(副系统接收准备完成)。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102已完成接收准备(步骤S407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5。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尚未完成接收准备(步骤S407中“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406。
如果装置确定主系统101能够处理有效载荷(步骤S406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8。在步骤S408中,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启动计时器118。当主处理器104将预定值写入预定内部寄存器时,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启动计时器118。
在步骤S409中,起动了应用的主系统101在主处理器104的控制下对从副系统102接收的有效载荷执行期望的信号处理。该有效载荷的大小等于根据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协议从对应于一个单位的通信包中提取的有效载荷的大小。当主处理器104从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读取有效载荷时,主系统101开始该处理。
在步骤S410中,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停止计时器118,计算对单位有效载荷的处理能力,并将计算结果写入公用存储器109。当主处理器104将预定值写入预定内部寄存器时,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停止计时器118。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然后通过在计时器118停止时获取测定值(计时器值),来计算在步骤S409中执行的有效载荷处理所花费的处理时间。之后,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由从通信包中提取的对应于一个单位的有效载荷的大小以及已经从主处理器104通知的处理时间,来计算对该有效载荷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将计算出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在这种情况下,主处理器104通过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预先向主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05通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S411中,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获取主系统101中的有效载荷处理速度以及副系统102中使用的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通过使用利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通知的地址信息,来读取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最新的有效载荷处理速度以及副系统102中使用的通信标准的信息。
在步骤S412中,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通过将针对有效载荷的处理能力和通信标准的信息与预先存储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中的查找表进行比较,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413中,装置根据在步骤S412中选择的操作模式来设置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在副处理器110的控制下输出对应于由其自身选择的操作模式的系统时钟。
在步骤S414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完成通信。如果装置检测到表示副系统102中的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414中“是”),则装置终止数据通信(S415)。如果装置没有检测到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03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根据对发送数据的处理能力、对接收到的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通信类型,来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适当操作模式并进行数据通信。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1A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的副系统102具有通过使用TCP/IP协议、经由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与通信对方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副系统102通过使用由网络地址(包括例如IP地址;下文中将网络地址写作“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表示的Socket指定通信对方以及用于通信的应用,来进行连接。在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选择并确定通信对方。主系统101由此管理用于指定通信对方的Socket信息。
图5A是示出Socket信息与由通信装置执行的各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所需的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IP地址指定通信对方。端口号指定用于与通信对方的数据通信的应用。即使利用相同的通信对方(IP地址),要使用的不同端口号(不同应用)也需要不同的处理能力。例如,Socket 1由IP地址1和端口号1的组合构成,并且需要10Mbps或小于10Mbps的阈值。当使用Socket 1时,由于相应的应用例如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因此10Mbps或小于10Mbps的阈值足以作为所需的处理能力。同样,Socket 2由IP地址2和端口号2的组合构成,并用于具有大约10Mbps至50Mbps的所需的处理能力的应用。尽管Socket 3具有与Socket 1相同的IP地址,但是它们的端口号互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Socket 3对应于与Socket 1的通信对方相同的通信对方,但是因为在Socket 3的应用针对视频数据流的情况下,所以Socket 3的应用需要比Socket 1的处理能力更高的处理能力。这同样适用于Socket 4。尽管Socket4具有与Socket 2的IP地址相同的IP地址,但是它们的端口号互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Socket 4对应于与Socket 2的通信对方相同的通信对方,但是由端口号4指定的应用需要比由端口号2指定的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更高的处理能力。
通信装置的主处理器104将Socket信息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公用存储器109将IP地址、端口号以及所需的处理能力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其存储区域中。主处理器104将新的Socket信息添加到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当已存储的Socket信息的内容发生改变时,主处理器104更新已有的Socket信息的内容。
图5B示出了通过利用主系统101中所需的用于通信的处理能力(所需的处理能力)和所使用的通信标准作为参数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查找表。该装置通过利用作为行参数的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值以及作为列参数的副系统102使用的通信标准,来确定操作模式。电力水平1至4表示按照电力消耗水平的升序、从具有最低电力消耗水平(对应于电力水平1)的操作模式至具有最高电力消耗水平(电力水平4)的操作模式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预先存储如图5B所示的查找表。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用于设置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在步骤S601中,处理开始。在该阶段,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并且准备好利用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
在步骤S602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根据来自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的指令,副系统102开始用于数据发送的通信连接处理。当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时(步骤S6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03。如果副系统102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6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当之后副系统102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时,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相应的信息。
在步骤S603中,主处理器104将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通信对方(IP地址)以及应用的所需的处理能力,作为Socket信息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主处理器104然后通过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副处理器110通知表示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S604中,副系统102的副处理器110通过使用从主处理器104通知的地址信息,从公用存储器109中获取在步骤S603中存储的Socket信息。
在步骤S605中,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访问有线通信控制器114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15的内部寄存器,以读取表示副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使用的特定通信标准的信息。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然后将所读取的表示通信标准等的信息写入公用存储器109。
在步骤S606中,装置将在步骤S604中获取的Socket信息和在步骤S605中获取的通信标准的信息与预先存储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中的查找表(图5)进行比较。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于查找表的行参数和列参数的用于副系统102的电力水平。在步骤S607中,将上述在步骤S606中选择的电力水平设置为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608中,装置确定通信是否结束。如果副系统102检测到数据通信结束(步骤S608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10。如果副系统102没有检测到数据通信结束(步骤S608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9。如果副处理器110在测定预定时间段后在步骤S609中确定已经经过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609中“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03,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如果副处理器110确定尚未经过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609中“否”),则装置等待经过该预定时间段。当通信开始时(步骤S602中“是”),装置启动计时器118以开始测定时间。副系统102通过从计时器118获取时间信息来测定从通信开始起所经过的时间,并且依据测定结果是否超过预定值(预定经过时间)来确定该预定时间段的经过。例如,经过的时间可以被设置为数十毫秒(ms)至数秒(s)。如果装置在步骤S608中确定通信状态继续,则能够以预定经过时间为单位(以预定周期)、通过步骤S603至S607中的处理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最佳操作模式。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根据诸如要使用的应用、通信对方所需的处理能力以及要使用的通信类型等的条件,来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适当操作模式并进行数据通信。
(第四实施例)
将参照图1A来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副系统102具有通过使用无线LAN标准、经由无线通信控制器115与通信对方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该装置进行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控制,使得针对要传送的各种数据类型设置优先级,并且能够对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类型给予发送机会。在这种情况下,Qos控制为IEEE 802.11e中定义的控制,发送数据的优先级被定义为访问类别。
图7A是用于通过使用由实际数据通信获得的有效处理能力以及要传送的数据的访问类别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查找表。装置通过利用作为行参数的由副系统102测定的有效处理能力的值以及作为列参数的要从副系统102发送的数据中设置的访问类别,来确定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查找表中的电力水平1至4表示按照电力消耗水平的升序、从具有最低电力消耗水平(对应于电力水平1)的操作模式至具有最高电力消耗水平(对应于电力水平4)的操作模式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预先存储如图7A所示的查找表。
参照图7A,当没有设置访问类别时(无设定),随着测定的有效处理能力的增加,电力水平从1切换至2、从2切换至3、从3切换至4。与此不同,当设置了访问类别时,装置选择对应于所测定的有效处理能力以及所设置的访问类别的电力水平。
接下来将描述测定副系统102中的有效处理能力的方法。在副处理器110开始例如基于通信协议添加头信息的通信包生成处理的定时,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开始计时器118。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然后在副处理器110能够执行下一通信包或者多个包之后的下一通信包的生成处理的定时停止计时器118。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读取计时器118的测定值(计时器值),并将计时器118复位。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由计时器118进行测定期间的通信包的信息的量以及计时器值,计算数据发送中的有效处理能力。
通信装置的主处理器104将数据(发送数据)的访问类别,作为由主系统101中执行的应用生成的发送目标,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当主系统101将发送数据传送到副系统102时,访问类别信息作为数据类型信息也被传送。一旦接收到发送数据和访问类别,副系统102生成符合访问类别的通信包,并经由无线通信控制器115将生成的通信包发送给通信对方。
接下来将参照图7B描述设置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在步骤S701中,处理开始。在该阶段,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并且准备好使用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
在步骤S702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根据来自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的指令,副系统102开始用于数据发送的通信连接处理。当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时(步骤S7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如果副系统102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7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当之后副系统102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时,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相应的信息。
在步骤S703中,主处理器104将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生成的发送数据以及发送数据的访问类别,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中。主处理器104然后通过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副处理器110通知表示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S704中,副处理器110通过使用通知的地址信息来访问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以获取发送数据以及访问类别。
在步骤S705中,副系统102的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测定在发送数据时所需的实际处理能力(有效处理能力)。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将测定结果临时存储在副系统102中。在步骤S706中,副处理器110读取在步骤S705中临时存储的有效处理能力的信息。
在步骤S707中,装置通过将在步骤S704中获取的发送数据和访问类别以及在步骤S706中获取的有效处理能力与存储在模式选择控制单元113中的查找表(图7A)进行比较,来选择电力水平。
在步骤S708中,装置将上述在步骤S707中选择的电力水平设置为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一旦设置了操作模式,装置输出对应于所设置的操作模式的时钟频率,作为副系统102的系统时钟。
在步骤S709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结束通信。如果装置检测到表示副系统102中的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709中“是”),则装置终止数据通信(S714)。在步骤S714中,副系统102进行的数据通信已经结束,但是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如果装置没有检测到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709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10中,副处理器110在预定定时获取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的访问类别的信息,以确定访问类别的信息是否已经改变。如果访问类别未改变(步骤S710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3。在步骤S713中,副处理器110测定预定时间段。如果副处理器110确定已经经过了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713中“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05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如果副处理器110确定尚未经过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713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9中以确定通信的结束。当通信开始时(步骤S702中“是”),装置启动计时器118以开始测定时间。副系统102通过从计时器118获取时间信息来测定从通信开始起经过的时间,并且依据测定结果是否超过预定值(预定经过时间)来确定该预定时间段的经过。
如果副处理器110在步骤S710中确定访问类别已经改变(步骤S710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1。当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从视频数据流动状态转变到文件传送状态时,访问类别从AC_VI转变到AC_BE。当装置在视频数据流动期间发送控制命令时,访问类别从AC_VI转变到包含AC_VI和AC_BE的两种访问类别的组合。当副处理器110检测到例如上述访问类别的改变时,副处理器110确定访问类别已经改变。
在步骤S711中,主处理器104将由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生成的发送数据以及改变后的访问类别存储在公用存储器109中的预定存储区域中。主处理器104然后通过使用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副处理器110通知表示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S712中,副处理器110通过使用通知的地址信息来访问公用存储器109中的存储区域,以获取发送数据以及改变后的访问类别。处理然后返回到步骤S706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根据通信装置的诸如访问类别设置和有效处理能力等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适当操作模式并进行数据通信。
(第五实施例)
将参照图1A来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图8A是示出当通信装置处于通信状态时有效处理能力随时间的改变的图。波形801表示有效处理能力如何由于各种因素而随时间变动。导致有效处理能力变动的因素包括例如网络拥塞(congestion)以及通信对方装置的接收或发送功率随时间的变动。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路径的通信质量劣化等也是导致有效处理能力变动的因素。第一水平802和第二水平803分别表示副系统102中定义的有效处理能力的指定水平。第一水平802被定义为高于第二水平803的值。该值被预先设置在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中。
线条图804表示由副系统102在抽样时间(t1、t2、...、t35、...)处测定的有效处理能力的测定结果。
接下来将参照图8B来描述设置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的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以下描述为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的示例,即装置在高性能操作模式(电力水平4)下进行数据发送的同时、根据有效阈值的改变来选择和设置操作模式的处理过程,在该高性能操作模式下,装置以具有最高频率的操作时钟进行操作。在步骤S801中,处理开始。图1A所示的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并且准备好利用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
在步骤S802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开始数据通信。根据来自主系统101中起动的应用的指令,副系统102开始用于数据发送的通信连接处理。当副系统102开始数据通信时(步骤S8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803。如果副系统102未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802中“否”),则装置等待数据通信开始。当之后副系统102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时,处理器间通信单元117向主系统101通知相应的信息。假定副系统102在对应于电力水平4的操作模式下进行通信处理。
在步骤S803中,副处理器110读取写入公用存储器109中的表示主系统101的最新操作速率的信息。获取操作速率的方法的过程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该过程的描述。
在步骤S804中,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测定针对发送数据的有效处理能力。由副系统状态检测单元111获得的测定结果被临时存储在副系统102中。测定有效处理能力的方法的过程与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该过程的描述。
在步骤S805中,副处理器110然后读取上述在步骤S804中临时存储的有效处理能力的信息。
在步骤S806中,装置通过使用在步骤S803中获取的操作速率以及在步骤S805中获取的有效处理能力、执行参照图9描述的算法,来选择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稍后将描述图9中的具体处理过程。
在步骤S807中,装置将上述在步骤S806中选择的电力水平设置为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一旦设置了操作模式,装置输出对应于所设置的操作模式的时钟频率,作为副系统102的系统时钟。
在步骤S808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是否已结束通信。如果装置检测到表示副系统102中的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808中“是”),则装置终止数据通信(S810)。在步骤S810中,副系统102进行的数据通信已经结束,但是通信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如果装置没有检测到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号(步骤S808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09。
在步骤S809中,副处理器110测定预定时间段。如果装置确定已经经过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809中“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803以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如果装置确定尚未经过该预定时间段(步骤S809中“否”),则装置等待经过该预定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该预定时间段对应于图8A所示的时间抽样间隔(例如,t1至t2、t2至t3、...、t34至t35)。
接下来将参照图9来描述图8B中的步骤S806中执行的处理的具体过程。装置通过使用在步骤S803中获取的操作速率以及在步骤S805中获取的有效处理能力来执行该处理。在步骤S901中,该处理开始。在步骤S902中,副系统102确定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是否超过80%。如果副系统102确定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等于或大于80%(步骤S902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3。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超过80%的状态可以被假定为电力消耗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为导致装置内的设备温度上升的因素。如果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或者更高,则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操作等。
如果副系统102确定操作速率小于80%(步骤S902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装置在不改变电力水平的情况下终止处理(S912)。
在步骤S903中,装置确定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是否被设置为电力水平4。如果装置确定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被设置为电力水平4(步骤S903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4。如果装置确定操作模式未被设置为电力水平4(步骤S903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6。在这种情况下,电力水平4表示对应于具有高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的电力水平。
在步骤S904中,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先指定的第一水平。如果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一水平(步骤S904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装置确定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一水平的抽样定时为t4、t7、t17、t18、t19、t20以及t32。对应于t4、t7、t17、t18、t19、t20以及t32的状态为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等于或大于80%、并且副系统102的有效处理能力高的状态。这类状态从整体上对装置施加了高负荷。
与之不同,如果装置确定有效处理能力小于第一水平(步骤S904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装置在不改变电力水平的情况下终止处理(S912)。
在步骤S905中,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持续等于或大于第一水平的时段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如果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持续等于或大于第一水平的时段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步骤S905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9,以将电力水平改变为对应于具有低电力消耗水平的操作模式的电力水平3(S909)。然后装置终止处理。将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来描述有效处理能力持续等于或大于第一水平的时段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例如,该时段对应于抽样定时t16与t20之间的间隔。在抽样定时t16与t20之间的间隔中,主系统101的操作速率等于或大于80%、并且副系统102的有效处理能力高的状态已经持续了预定时间段。在该状态下,整个装置的温度由于高负荷而上升,因此操作模式被改变为具有比电力水平4低的电力消耗的电力水平3。在步骤S909的情况下,电力水平被设置/改变为作为具有低电力消耗的电力水平的电力水平3。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可以将电力水平改变为电力水平2或电力水平1。
在步骤S906中,装置确定自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从电力水平4改变为电力水平3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如果装置确定已经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步骤S906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7。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装置确定自操作模式改变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抽样定时,对应于例如t25以后的抽样定时。假定操作模式在定时t20已被切换。如果从t21至t24的间隔为恒定间隔,则对应于预定时间段或更久的抽样定时为t25以后的定时。
如果在步骤S906中装置确定未经过预定时间段(步骤S906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装置在不改变电力水平的情况下终止处理(S912)。例如,装置保持对应于电力水平3的设定。
在步骤S907中,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是否已变为等于或大于预先指定的第二水平803。如果装置确定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步骤S907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8。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装置确定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的定时,对应于抽样定时t25及t27至t35。抽样定时t25及t27至t35为在从电力水平4改变为电力3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以后、有效处理能力变为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的定时。
如果装置在步骤S907中确定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步骤S907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装置在不改变电力水平的情况下终止处理(S912)。例如,装置保持对应于电力水平3的设定。
在步骤S908中,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持续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的时段,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如果装置确定针对副系统102中的通信的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的时段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步骤S908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1。将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来描述装置确定有效处理能力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的时段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的情况。假定操作模式在抽样定时t20改变为电力水平3。如果在该改变后经过预定时间段(例如从t21至t24的间隔)以后,有效处理能力变为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的时段等于或者大于预定时间段(例如对应于从t27至t29的抽样间隔的间隔),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1。
如果装置在步骤S908中确定有效处理能力持续等于或大于第二水平803的时段,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步骤S908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装置在不改变电力水平的情况下终止处理(S912)。例如,装置在从t27至t29的间隔中保持对应于电力水平3的设定。
在步骤S911中,装置将副系统102的操作模式从电力水平3改变为电力水平4。将操作模式从电力水平3改变为电力水平4,是为了通过提高副系统102的系统时钟来提高针对通信的处理能力。参照图8A中的抽样时间,装置在t29之后(即在抽样定时t30)立即将操作模式从电力水平3改变为电力水平4,并且终止处理(S912)。在步骤S912中,装置终止该处理(图8B中的步骤S806)。处理进行到图8B中的步骤S807。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根据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改变(例如操作速率或有效处理能力的改变)设置用于电力消耗水平控制的适当操作模式,来进行数据通信。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能够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装置)、以及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6)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副系统,其与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主系统,其对由所述副系统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要从所述副系统发送的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其适于确定所述主系统中需要的处理能力;
第二确定单元,其适于在所述副系统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由所述副系统使用的通信类型;以及
选择单元,其适于基于由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和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确定结果,来选择所述副系统的电力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副系统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由所述副系统使用的通信类型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副系统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由所述副系统使用的通信是否对应于IEEE802标准中的任意一个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副系统包括:
有线通信控制单元,其适于经由有线通信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以及
无线通信控制单元,其适于经由无线通信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对电力模式的选择是对所述副系统的时钟频率的选择。
6.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具有:副系统,其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主系统,其对由所述副系统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要从所述副系统发送的数据,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主系统中需要的处理能力;
第二确定步骤,在所述副系统向外部装置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由所述副系统使用的通信类型;
选择步骤,基于在所述第一确定步骤和所述第二确定步骤中确定的确定结果,来选择所述副系统的电力模式;以及
通信步骤,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所述电力模式下进行通信。
CN201110059790.7A 2010-03-11 2011-03-11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5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5122A JP5543241B2 (ja) 2010-03-11 2010-03-11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55122 2010-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805A CN102195805A (zh) 2011-09-21
CN102195805B true CN102195805B (zh) 2014-09-10

Family

ID=4398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979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5805B (zh) 2010-03-11 2011-03-11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22417A1 (zh)
EP (1) EP2365418A3 (zh)
JP (1) JP5543241B2 (zh)
CN (1) CN1021958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6818B2 (ja) * 2011-02-14 2015-06-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044452B1 (ko) 2012-07-17 2019-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성능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12605B (zh) * 2015-01-21 2020-05-0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809777B (zh) * 2018-06-15 2021-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Wi-Fi通信模块、家电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105A (zh) * 1998-09-11 2000-03-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收费公路的使用费收取系统用车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7367A (en) * 1991-06-07 1995-1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elephone exchange system
US6791942B2 (en) * 2001-06-20 2004-09-14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ynamic ethernet power management
JP2004295876A (ja) * 2003-03-10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省電力演算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省電力演算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EP1469370A2 (en) * 2003-03-10 2004-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wer-save compu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7466996B2 (en) * 2003-12-22 2008-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lobal management of local link power consumption
JP4189882B2 (ja) * 2004-05-11 2008-12-0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記録媒体、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93983A (ja) * 2005-03-18 2006-10-26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335181B2 (ja) * 2005-07-27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センサデバイス制御方法
US20070171830A1 (en) * 2006-01-26 2007-07-26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internal dynamic HSDPA flow control using one of fixed or calculated scaling factors
US20080118014A1 (en) * 2006-11-16 2008-05-22 Nokia Corporation Utilizing wake-up signals for synchronizing multiradio timing
US7899434B2 (en) * 2006-12-15 2011-03-01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US7706771B2 (en) * 2007-02-08 2010-04-27 Broadcom Corporation Inductive powering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US7787406B2 (en) * 2007-04-18 2010-08-3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snoozing intervals of wireless devices
US8274669B2 (en) * 2007-07-31 2012-09-2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352212B (en) * 2008-02-29 2011-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ethod for indicating energetic status of a backup
JP5123238B2 (ja) * 2009-03-24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起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85165B2 (en) * 2009-06-01 2012-05-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power saving i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105A (zh) * 1998-09-11 2000-03-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收费公路的使用费收取系统用车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93059A (ja) 2011-09-29
EP2365418A3 (en) 2015-02-11
CN102195805A (zh) 2011-09-21
JP5543241B2 (ja) 2014-07-09
EP2365418A2 (en) 2011-09-14
US20110222417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805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KR101460665B1 (ko) 메모리 인터페이스를 사용한 SoC 디바이스 검증 모델
CN104699642A (zh) 信息处理装置、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7092459A1 (zh) 片上系统soc的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81043A (zh) 服务器功耗的监控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2765082A (zh) 多主机仲裁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6502908B2 (ja) スレーブ機器
CN105378650B (zh) 用于控制处理模块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50763A (zh) 一种总线扩展方法、网关和总线扩展系统
CN110032115B (zh) 一种利用近场连接实时交互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257717A (zh) 低功耗连续数据传输方法、无线传感节点及无线传感网络
CN109765850B (zh) 控制系统
JP2019033369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0071948B (zh) 物联网分域控制方法、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
CN113363986A (zh) 用于以太网络供电的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US20140223236A1 (en) Device for testing a graphics card
CN112769663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12600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Visconti et al. Operation principle, advanced procedures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Flex-SPI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smart IoT devices
CN113676279A (zh)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JP2022133135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CN109861981A (zh) 一种信号变频采样测试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H06230806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リモートi/oシステム
US12032346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JPH05257852A (ja) プロセス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