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185B -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185B
CN102195185B CN201010589335.3A CN201010589335A CN102195185B CN 102195185 B CN102195185 B CN 102195185B CN 201010589335 A CN201010589335 A CN 201010589335A CN 102195185 B CN102195185 B CN 102195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terminal
mentioned
supporting bracket
surface side
fac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93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185A (zh
Inventor
鸨田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两面上利用插入成形一体成形多个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将插入成形于支撑板的表面上的表面侧端子夹持在上模和从不与底面侧端子干涉的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将插入成形于底面上的底面侧端子夹持在下模和从不与表面侧端子干涉的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之间,将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定位成不会因注射模塑成形的流动压力而流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的端子露出安装于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上的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在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两面上插入成形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在从绝缘壳体主体向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突出设置的舌板状的支撑板上用插入成形一体成形多个端子,并将多个端子沿着支撑板的表面上的嵌合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专利文献1)。
图12是表示该以往的电连接器100的图,在从绝缘壳体主体101向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图中右方)水平地突出设置的支撑板102的底面(图中上方为底面)上沿着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多个端子103、103、...。
就这样构成的电连接器100而言,预先由金属板冲裁形成用托板连接多个端子103、103、...的环带材料,沿着成形绝缘壳体的由型芯和模穴构成的上下的注射模塑成形用模具的型芯内面配置上述环带材料,在模具内用从腔穴侧突出的紧固销与型芯内面之间夹持端子103,并且将端子103的两侧的托板用上下的注射模塑成形用模具夹持并定位,使绝缘树脂流入注射模塑成形用模具内进行注射模塑成形。型芯内面形成支撑板102的底面侧,所以在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形成的支撑板102的底面上沿着连接方向一体成形多个端子103、103、...。
然后,切断从沿着绝缘壳体的连接方向的前后突出的环带材料的托板,形成多个端子103、103、...相互绝缘安装的电连接器100。在将电连接器100安装在未图示的印制电路布线板上时,从绝缘壳体主体101的后方(图中左方)突出的端子103的脚部103a与规定的焊盘图形相对,并通过软钎焊,与焊盘图形电连接。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104是在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时用于定位的紧固销的贯穿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745号公报(第四页、图2、图5)
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电连接器,存在小型化和配置更多端子的多极化这样的互反要求,在支撑板102的表面和底面的两面安装多个端子103,并且使相邻的各端子103、103之间的间距窄间距化,从而满足这些要求。
然而,为在支撑板102的两面上插入成形端子103,而使紧固销从配置端子103的模具内面的另一侧突出,但由于在模具的另一侧的内面也配置端子,所以认为比较困难,以往安装在其一个面或两面上的端子103利用向支撑板102的安装槽压入等方法进行的组装加工来安装。
在如此地用组装加工安装端子的情况下,一部分端子并未完全插入到安装槽中而浮起,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位置不同,接触的同步不齐,而且,从绝缘壳体主体101的后方突出的各端子103、103、...也无法与安装的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平行地在一个面排列,所以浮起来的一部分端子103无法与焊盘图形进行软钎焊,成为连接不良的原因。
另外,在插入成形端子103的情况下,只是将各端子103在模具内在上下方向(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夹持地定位,所以在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时,受到绝缘树脂的流动压力,从而容易在水平方向(沿着模具的内面的方向)移动,存在相邻的端子103、103保持已接触的状态进行成形的危险。该问题尤其由于相邻的各端子103、103之间的间距为窄间距而容易发生,于是,如以往的电连接器100那样,以保留与端子103的前后连接的环带材料的托板的状态在模具内进行定位,防止向水平方向的移动。但是,由此在已注射模塑成形的支撑板的两端露出端子103与托板的连接部,不小心与对方侧连接器或外部的导体接触,成为静电干扰进入等的发生绝缘不良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种以往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两面上通过插入成形一体成形多个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撑板的连接方向的端面不露出端子,而且即使受到成形压力也不会使相邻的端子之间接触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方案一记载的电连接器具备: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从绝缘壳体主体一体突出设置的支撑板;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上的多个表面侧端子;以及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面上的多个底面侧端子,在由形成支撑板的表面侧的上模和形成底面侧的下模形成的内腔内,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分别沿着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被定位,并与支撑板一体插入成形,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多个各表面侧端子在从上述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的两侧隔开比第二紧固销稍宽的间隔以等间距沿着上述上模被定位,且夹持在上述上模和从上述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并且,多个各底面侧端子在第一紧固销的两侧隔开比第一紧固销稍宽的间隔以等间距沿着下模被定位,且夹持在上述下模和第二紧固销之间,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定位于内腔内。
相邻的表面侧端子或底面侧端子隔开与支撑板的表面或底面平行的绝缘间隔安装。从而,在内腔内从沿着上模相邻的表面侧端子之间的绝缘间隔突出第二紧固销,从沿着下模相邻的底面侧端子之间的绝缘间隔突出第一紧固销,从而分别不与表面侧端子及底面侧端子干涉,能够在内腔内对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进行定位,在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上插入成形多个端子。
在定位于内腔内的状态下,第二紧固销介于相邻的表面侧端子之间,第一紧固销介于相邻的底面侧端子之间,即使在注射模塑成形时受到沿着模具的内表面的方向的流动压力,相邻的端子也不会接触。
另外,方案二记载的电连接器,具备: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从绝缘壳体主体一体突出设置的支撑板;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上的多个表面侧端子;以及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面上的多个底面侧端子,在由形成支撑板的表面侧的上模和形成底面侧的下模形成的内腔内,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分别沿着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被定位,并与支撑板一体插入成形,该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各表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上模和从不与上述底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并且,各底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下模和从不与上述表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之间,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定位于内腔内,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支撑板的以阶梯部隔开的两个以上不同高度的表面或底面上。
即使支撑板的表面或底面以阶梯隔开,也能够使紧固销从不与安装在另一侧面上的端子干涉的部位突出,能够在以阶梯部隔开的不同高度的表面或底面上分别插入成形表面侧端子或底面侧端子。
另外,方案三记载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表面侧端子的脚部或底面侧端子的脚部在进行插入成形时被夹持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并且从绝缘壳体在一个平面上平行地突出。
表面侧端子的脚部或底面侧端子的脚部由于能够夹持在成形绝缘壳体的上模与下模之间,因此多个表面侧端子的脚部或多个底面侧端子的脚部从绝缘壳体在水平的一个平面内排列地突出。
另外,方案四记载的电连接器的成形方法如下,在将形成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从绝缘壳体主体一体突出设置的支撑板的表面侧的上模和形成底面侧的下模组合而成的内腔内,将多个表面侧端子与上述连接方向相互平行地沿着上述上模进行定位,并且将多个底面侧端子与上述连接方向相互平行地沿着上述下模进行定位,将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的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的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与支撑板一体插入成形,该电连接器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多个各表面侧端子在从上述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的两侧隔开比第二紧固销稍宽的间隔以等间距沿着上述上模被定位,且夹持在上述上模和从上述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将多个各底面侧端子在第一紧固销的两侧隔开比第一紧固销稍宽的间隔以等间距沿着下模被定位,且夹持在上述下模和第二紧固销之间,将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在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时定位于内腔内。
由于第一紧固销和第二紧固销分别从不与底面侧端子和表面侧端子干涉的部位突出,因此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分别沿着上模和下模被定位,在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上插入成形多个端子。在定位于内腔内的状态下,第二紧固销介于相邻的表面侧端子之间,第一紧固销介于相邻的底面侧端子之间,即使在注射模塑成形时受到沿着模具的内表面的方向的流动压力,相邻的端子也不会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方案一和方案四的发明,能够在被限定大小的支撑板上利用插入成形安装多个端子。由此,所有端子利用插入成形与支撑板一体成形,所以沿着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无偏移地安装,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位置不会因每个端子而不同,接触的同步不会不齐。
另外,即使在内腔内未将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前端侧用托板连接,相邻的端子之间也不接触,所以在支撑板的前端不会露出与端子导通的导电部,不会不小心与外部端子接触,又不会有静电干扰侵入。
根据方案二的方案,即使是与进行电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形状相符地在支撑板的不同高度的表面或底面上安装端子的情况,也能够在支撑板的各个面上利用插入成形一体成形表面侧端子或底面侧端子。
根据方案三的发明,从绝缘壳体主体的后方突出的各端子也能用上下的模具夹持并与安装电连接器的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平行地在一个面上排列,一部分不会从基板的表面浮起,能可靠地软钎焊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焊盘图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电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3是除去屏蔽罩2表示的电连接器1的俯视图。
图4是除去屏蔽罩2表示的电连接器1的仰视图。
图5是除去屏蔽罩2表示的电连接器1的侧视图。
图6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在图3的A-A线位置切断型芯3和腔穴4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在图3的B-B线位置切断型芯3和腔穴4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多个第一紧固销5的位置切断型芯3和腔穴4的纵剖视图。
图11是除去屏蔽罩的电连接器1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沿着端子103切断以往的电连接器100的纵剖视图。
图中:
1-电连接器,3-型芯(下模),4-腔穴(上模),5-第一紧固销,6-第二紧固销,7-绝缘壳体主体,8-支撑板,10-表面侧端子,11-底面侧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及其成形方法。电连接器1是基于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规格的HDMI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从绝缘壳体主体7突出设有支撑板8的绝缘壳体9;露出安装于支撑板8的表面上的多个表面侧端子10、10、...;露出安装于支撑板8的底面上的多个底面侧端子11、11、...;以及覆盖绝缘壳体9的外周地安装的屏蔽罩2。
绝缘壳体主体7形成为在左右(在图3、图4中为上下)的两侧面上形成凸缘部7a、7a的长方体状,并且朝向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在图3中为左方,以下称之为前方)水平地一体突出设有舌板状的支撑板8。
表面侧端子10是用导电性的薄壁金属板以在后方与托板(未图示)连接的状态并将该薄壁金属板冲裁成细长带状再如图8所示折弯成前方的接触部10a、中间的连接部10b和后方的脚部10c的三个阶梯而形成的。在托板上相互隔开与底面侧端子11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地一体连接有10根表面侧端子10,从托板切断的各表面侧端子10的接触部10a沿着前后方向露出于支撑板8的表面,各连接部10b和后方的脚部10c从绝缘壳体主体7向后方突出。
另外,底面侧端子11也是用导电性的薄壁金属板以在后方与托板(未图示)连接的状态并将该薄壁金属板冲裁成细长带状再如图6所示折弯成前方的接触部11a和后方的脚部11b的两个阶梯而形成的。在托板上相互隔开与表面侧端子10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地一体连接有9根底面侧端子11,从托板切断的各底面侧端子11从前方观察与10根表面侧端子10锯齿状地安装在绝缘壳体9上。即,相邻的底面侧端子11、11隔开与表面侧端子10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沿着前后方向安装,从托板切断的各底面侧端子11的接触部11a在支撑板8的底面上沿着前后方向露出,后方的脚部11b从绝缘壳体主体7的底面向后方突出。
上述10根表面侧端子10和9根底面侧端子11在与托板连接的状态下定位于型芯(下模)3和腔穴(上模)4内,并利用插入成形与绝缘壳体9一体成形。如图7、图9、图10的各图所示,9根底面侧端子11隔开与表面侧端子10大致相同的宽度并沿着形成支撑板8的底面的型芯3的表面向前后方向配置,10根表面侧端子10隔开与底面侧端子11大致相同的宽度并沿着形成支撑板8的表面的腔穴4的内顶面在前后方向配置。
另外,在型芯3的表面的配置各底面侧端子11的两侧的10处部位突出配设有第一紧固销5,该第一紧固销5由弹簧12朝着锯齿状配置的表面侧端子10向上方施力,另一方面,在腔穴4的内顶面的配置10根表面侧端子10的9处部位突出配设有第二紧固销6,该第二紧固销6由弹簧13朝着底面侧端子11向下方施力。而且,多个第一紧固销5和多个第二紧固销6分别配置在左右方向的直线上的部位,在成形的支撑板8的紧固销5、6的部位形成后述贯穿孔15、16,所以为了保持支撑板8的强度,第一紧固销5错开配置在比第二紧固销6靠前方的部位。
若将这样构成的型芯3和腔穴4进行对接,则形成用于形成绝缘壳体9的轮廓的封闭的内腔14,从型芯3侧向上方施力的第一紧固销5抵接在在上方相对的表面侧端子10上,并且从腔穴4侧向下方施力的第二紧固销6抵接在在下方相对的底面侧端子11上。
由此,就各表面侧端子10而言,前方的接触部10a夹持在腔穴4的内顶面与从型芯3侧向上方施力的第一紧固销5之间,并在后方与托板一体连接的状态下后方的连接部10b和脚部10c夹持在型芯3与腔穴4之间被定位。
同样,就各底面侧端子11而言,前方的接触部11a夹持在型芯3的表面与从腔穴4侧向下方施力的第二紧固销6之间,并在后方与托板一体连接的状态下后方的脚部11b夹持在型芯3与腔穴4之间被定位。
从未图示的浇口向内腔14内流入形成绝缘壳体9的绝缘树脂,即使表面侧端子10和底面侧端子11受到绝缘树脂的流动压力,配置在内腔14内的接触部10a、11a也如上所述相对于铅垂方向被定位,在与模具之间不流入绝缘树脂。
另外,多个各表面侧端子10和底面侧端子11未在前方与托板连接,而如图10所示,第二紧固销6或第一紧固销5介于在水平方向相邻的表面侧端子10、10或底面侧端子11、11之间,相对于水平方向也被定位,因而即使以窄间距配置端子,也不会在相邻的端子之间接触的状态下成形。
若绝缘树脂硬化,则各表面侧端子10和底面侧端子11插入成形于绝缘壳体9内,之后,在脚部10c、11b切断与各端子10、11的后方连接的托板,如图3、图4、图11所示,得到一体安装表面侧端子10和底面侧端子11的绝缘壳体9。在插入成形的绝缘板7的表面和底面上分别显示出第二紧固销6和第一紧固销5的贯穿孔16、16。
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从前方用方筒状的导电性屏蔽罩2覆盖该绝缘壳体9,在绝缘壳体主体7的凸缘部7a的后方将屏蔽罩2的翼片2a、2a折弯再安配。
就这样制造的电连接器1而言,在被限定大小的支撑板8的表面和背面上以窄间距安装多个端子10、11,露出于支撑板8的表面和底面上的各端子10、11的接触部10a、11a在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时被定位,所以不会发生绝缘树脂附着于接触部10a、11a上而引起的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不良,也不存在相邻的端子之间短路的情况。而且,由于能够在前方不连接托板地成形,所以支撑板8的前方被绝缘树脂覆盖,在支撑板8的前端不露出与端子10、11连接的导电体。
并且,向绝缘壳体9的后方突出的各端子10、11的脚部10c、11b夹持在型芯3与腔穴4之间,并配置在与绝缘壳体9的底面平行的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在安装电连接器1的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排列所有脚部10c、11b,能够可靠地软钎焊在配置于相对位置的印制电路布线板上的焊盘图形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多个表面侧端子10和多个底面侧端子11分别以同一间距安装,但只要是第一紧固销5不与内腔14内的底面侧端子11的配置位置干涉,第二紧固销6不与内腔14内的表面侧端子10的配置位置干涉的位置,则端子的安装位置是任意的。
另外,支撑板8的表面和底面虽然分别以平坦面进行了说明,但即使任一方或双方的面成为以阶梯部划分的两个以上的不同高度的面,也能应用本发明。即,在不同高度的面上分散地插入成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情况下,用在内腔内不与安装在另一侧的表面或底面上的端子干涉的与距模具的内面的部位不同高度的面相应的长度的紧固销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进行定位,能够在各面上插入成形端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的端子能够应用于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和的底面的两面上的电连接器。

Claims (3)

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
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从绝缘壳体主体一体突出设置的支撑板;
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上的多个表面侧端子;以及
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地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面上的多个底面侧端子,
在由形成支撑板的表面侧的上模和形成底面侧的下模形成的内腔内,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分别沿着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被定位,并与支撑板一体插入成形,
该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各表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上模和从不与上述底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并且,
各底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下模和从不与上述表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之间,
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定位于内腔内,
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支撑板的以阶梯部隔开的两个以上不同高度的表面或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表面侧端子的脚部或底面侧端子的脚部在进行插入成形时被夹持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并且从绝缘壳体在一个平面上平行地突出。
3.一种电连接器的成形方法,在将形成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从绝缘壳体主体一体突出设置的支撑板的表面侧的上模和形成底面侧的下模组合而成的内腔内,
将多个表面侧端子与上述连接方向相互平行地沿着上述上模进行定位,并且将多个底面侧端子与上述连接方向相互平行地沿着上述下模进行定位,
将支撑板的表面和底面的沿着上述连接方向相互绝缘的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与支撑板一体插入成形,该电连接器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各表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上模和从不与上述底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下模侧的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一紧固销之间,
将各底面侧端子夹持在上述下模和从不与上述表面侧端子干涉的上述上模侧的部位垂下设置的第二紧固销之间,
将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在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时定位于内腔内,
将多个表面侧端子和多个底面侧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支撑板的以阶梯部隔开的两个以上不同高度的表面或底面上。
CN201010589335.3A 2010-02-24 2010-12-09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Active CN102195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8531 2010-02-24
JP2010038531A JP5509915B2 (ja) 2010-02-24 2010-02-24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185A CN102195185A (zh) 2011-09-21
CN102195185B true CN102195185B (zh) 2015-03-04

Family

ID=4460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9335.3A Active CN102195185B (zh) 2010-02-24 2010-12-09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09915B2 (zh)
CN (1) CN1021951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055A (zh) * 2011-10-27 2012-06-20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压入端子治具
JP2014157667A (ja) * 2013-02-14 2014-08-28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電気コネクタ
CN204103157U (zh) * 2014-06-11 2015-01-1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216267U (zh) * 2014-07-15 2015-03-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412046B2 (ja) * 2016-04-04 2018-10-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40103B2 (ja) * 2016-11-16 2018-12-19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9038165B (zh) * 2018-08-06 2020-04-24 广东纳特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插pcb板防水连接器制作工艺
CN109411987B (zh) * 2018-12-17 2024-03-19 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端子料带布置方式
CN112993713A (zh) * 2021-02-04 2021-06-18 孙财进 一种碳纤维接线端子制造成型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783A (zh) * 2007-08-03 2009-02-04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软性排线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74521A (ja) * 1987-05-07 1988-11-11 Murata Mfg Co Ltd 端子を有する密閉型ハウジング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2527383B2 (ja) * 1990-10-31 1996-08-2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H1197469A (ja) * 1997-09-17 1999-04-09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モールド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JPH11185926A (ja) * 1997-12-25 1999-07-0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型構造
JP4848901B2 (ja) * 2006-09-07 2011-1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783A (zh) * 2007-08-03 2009-02-04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软性排线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75834A (ja) 2011-09-08
CN102195185A (zh) 2011-09-21
JP5509915B2 (ja)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185B (zh) 电连接器及其成形方法
CN204030038U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和包括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系统
JP639066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524433U (zh) 电连接器
CN10540625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7424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86518A (zh) 带防水功能连接器
CN107146981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1969169A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CN10779993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4795698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397449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flexibly connected to a mother board
CN204118348U (zh) 连接器组合件
KR102019907B1 (ko) 다극잭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전자기기
CN104103967A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75U (zh) 电连接器
CN104103992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4810648B (zh) 电连接器
CN201285852Y (zh) 电连接器
CN102055103B (zh) 模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以及端子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TW201351823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5122899U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1700850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58583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