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245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245B
CN102193245B CN201010533896.1A CN201010533896A CN102193245B CN 102193245 B CN102193245 B CN 102193245B CN 201010533896 A CN201010533896 A CN 201010533896A CN 102193245 B CN102193245 B CN 102193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d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3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245A (zh
Inventor
久保田秀直
岩佐浩
崎田康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02B6/002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for ho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light source, e.g. by forming holes or re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由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构成,背光源具有导光板(20)和呈线状配置的多个LED(30)。在导光板(20)上形成有凹部(21),凹部(21)沿导光板(20)的长边方向延伸。多个LED(30)呈线状配置在形成于导光板(20)的凹部(21)上。呈线状配置的多个LED(30)的射出方向交错相反。由此,即使不在导光板(20)上形成多个凹部(21)也能够得到均匀的亮度分布。并且,通过按组控制多个LED(30),能够进行亮度的区域控制。根据本发明,在将LED用于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减少亮度不均,提高对来自LED的热进行散热的效率,进行亮度的区域控制。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来自光源的光的利用效率高且亮度不均少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呈矩阵状形成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等的TFT基板;和与TFT基板相对、在与TFT基板的像素电极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滤色器等的对置基板,在TFT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并且,通过按每个像素控制基于液晶分子的光的透射率来形成图像。
由于能够将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轻薄型,故将液晶显示装置用于各个领域。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在液晶显示板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在电视机等较大屏幕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荧光管用作背光源。但是,在荧光管的内部封入有水银蒸汽,因此增大对地球环境的负担,尤其在欧洲等地有禁止使用的倾向。
因此,发展成将LED(发光二极管)代替荧光管用作背光源的光源,在TV等大型显示装置中,使用了LED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在逐年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必须是面光源,但LED是点光源。因此,需要由作为点光源的LED形成面光源的光学系统。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下结构:在液晶显示板的正下方形成导光板,在该导光板上呈线状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呈线状配置LED。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使用从LED侧面射出来自LED的光的光学部件,在反射片部形成具有漫反射作用的漫反射区域41DR和具有镜面反射作用的镜面反射区域41R,有目的的以预定的比例进行漫反射,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且应对了亮度不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6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需要在反射片部形成具有漫反射作用的漫反射区域41DR和具有镜面反射作用的镜面反射区域41R,需要进行复杂的光学设计。另外,当将LED用于光源时,LED的发热是重要的问题,但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该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构,能够将LED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且也能够应对LED的发热的结构。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问题,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包括具有导光板、光学片以及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上述多个LED沿上述导光板的凹部的延伸方向呈直线状排列于上述凹部,上述多个LED沿与上述导光板的主表面平行的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具有导光板、光学片以及由第一LED和第二LED构成的光源,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在上述凹部,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且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上述第一直线和上述第二直线平行,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学片、具有第一LED的第一布线基板、具有第二LED的第二布线基板、以及在金属板的两表面粘贴有上述第一布线基板和上述第二布线基板的光源,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上述光源配置在上述凹部,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4)根据(3)的光源,其特征在于,第一布线基板和第二布线基板被粘贴在热导电性片上。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呈直线状排列的LED外侧配置用于向LED提供电流的引线,仅在LED的一端形成用于向LED提供电流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在导光板的凹部配置呈直线状排列的LED,每隔一个LED将来自LED的光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射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无亮度不均的背光源。
此外,根据本发明,将导光板分割成多个区域,能够易于进行画面亮度的区域控制。进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易于进行将由LED产生的热散出到液晶显示装置的底盘等。
进而,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端部形成连接器,因此能够实现外形尺寸小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的导光板的透视图。
图3是将LED嵌入导光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将LED嵌入导光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LED的配置和射出方向的俯视图。
图6是在实施例1的具有LED的布线基板上的布线图。
图7是在实施例1的具有LED的布线基板上的另一布线图。
图8是表示在安装有LED的布线基板上的温度分布的剖视图。
图9是在实施例1的布线基板上的铜布线的详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中向LED提供电流的连接器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在进行亮度的区域控制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
图12是在进行亮度的区域控制时的LED的配置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LED的配置和射出方向的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的将LED嵌入导光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的具有LED的布线基板的布线图。
图16是实施例2中的具有LED的布线基板的另一布线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的布线基板的铜布线的详细图。
图18是实施例3的具有LED的光源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3的LED和引线的侧视图。
图20是实施例3中的将LED嵌入导光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1是实施例4的光源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 液晶显示板
11 TFT基板
12 对置基板
13 上偏振片
14 下偏振片
15 漫射片
16 光学片组
20 导光板
21 凹部
30 LED
31 布线基板
32 射出方向
35 Al基板
40 照射区域
50 暗部
101 表面铜布线
102 玻璃环氧基板
103 背面铜布线
104 导热片
105 底盘
200 连接器
300 亮度控制块
301 区域控制用电极焊盘
1011 铜电极
1012 铜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分为液晶显示板10和背光源。在图1中,形成有呈矩阵状配置有TFT和像素电极的显示区域、扫描线、图像信号线等的TFT基板11与形成有滤色器等的对置基板12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在TFT基板11与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有未图示的液晶。
在TFT基板11的下侧粘贴有下偏振片14,在对置基板12的上侧粘贴有上偏振片13。将粘接有TFT基板11、对置基板12、下偏振片14以及上偏振片13的状态的部件称为液晶显示板10。在液晶显示板10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背光源由光源部和各种光学部件形成。
在图1中,按照靠近液晶显示板10的顺序,背光源依次由光学片组16、导光板20以及配置有LED30的布线基板31构成。图1中的光学片组16使用了三张漫射片15。光学片组16有时也包括所谓的棱镜片。漫射片15既可以是1张,也可以是2张。
光学片组16被载置在导光板20上。导光板20具有将来自多个LED30的光作为均匀的面光源朝向液晶显示板10侧的作用。导光板20的形状是薄的平板状。在导光板20的下表面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凹部21。
在导光板20的下方配置有布线基板31,在布线基板31上呈直线状(in-line)配置有LED30。本实施例中的LED30以白色LED30为前提进行说明。但是,在使用单色LED30时,若注意3色的混合,也能够应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
在将导光板20和布线基板31重叠时,变成呈直线状配置的LED30嵌入在导光板20的下表面横向延伸的凹部21中的状态。与现有的侧光型的背光源相比,这样的LED30的配置能够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周边的边框区域的面积。并且,通过进行这样的配置,能够进行画面上的明亮度的区域控制。
图2是在图1中使用的导光板20的透视图。在图2中,凹部21沿横向延伸。导光板20的厚度t例如为3~5mm,凹部21的高度h1为2~3mm,凹部21的宽度d为3~4mm左右。呈直线状配置于布线基板31上的LED30嵌入凹部21。
图3是表示将LED30嵌入导光板20的凹部21后的状态的剖视图。LED30的高度h2例如为1.6mm,宽度w例如为1.2mm,虽未图示,但LED30的进深方向的长度为3mm左右。在图3中,如图的箭头32所示,来自LED30的光向导光板20的平面方向射出。
图4是表示在将呈直线状排列的LED30嵌入导光板20的凹部21后的状态下从各LED30射出的光的朝向32的立体图。在图4中,向第一方向射出光的LED30和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的LED30交错排列。也就是说,在图4中,在被配置于导光板20的凹部21的LED30中,相互并列配置的LED3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射出光。基于该配置能够用2列LED30覆盖导光板20的大致整个区域。
图5是表示从呈直线状排列的LED30射出的光的照射区域40的示意图。虽然每隔1个LED向相同的方向射出光,但从LED30射出的光马上与来自其他LED30的光混合,因此能够确保亮度的均匀性。
图6是表示向呈直线状排列的LED30提供电力的布线的例子的电路图。在图6中,按照来自LED30的光的射出方向使LED30的阳极和阴极的朝向不同。图6的特征在于,用于向LED30提供电力的引线1012形成于LED30列的外侧。通过进行这样的布线,能够增大LED30的电极部的布线的宽度,能够更有效地对由LED3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并且,能够仅在1个方向上配置向LED提供电流的连接器200。
图7是表示向呈直线状排列的LED30提供电力的布线的另一例子的电路图。在图7中,用于向LED30提供电力的引线1012的2个系统均被集中配置在图7的下侧。通过进行像这样的布线,也能够增加LED30的电极部的布线宽度,更有效地对由LED3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并且,能够仅在1个方向上配置向LED提供电流的连接器200。
图8是表示在布线基板31上配置LED30,在LED30中流过电流时的、基板上的温度分布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8中,布线基板31是对玻璃环氧基板102实施由铜形成的布线。铜布线形成于玻璃环氧基板102的表面侧和背面侧。表面侧的铜布线101和背面侧的铜布线103通过未图示的通孔进行电连接。
布线基板31和由金属形成的底盘105用导热片104粘接。底盘105由金属制成,因此成为散热装置。在图8中,表面铜布线101与LED30连接的连接部成为用于LED30的铜电极1011。铜电极1011与LED30通过焊锡连接,在图8中省略。
图8的布线基板31剖视图中的区域A和区域B表示温度分布。区域A是温度最高的部分。如图8所示,区域A是铜电极1011附近极其狭窄的部分。另外,温度第二高的B区域也位于导电极的附近。也就是说,在考虑到对来自LED30的热进行散热时,在LED30连接电极的部分进行散热这样的结构较为有效。
图9是表示配置于布线基板31上的LED30和将其连接的布线的俯视图。布线由铜形成。在图9中,布线中成为LED30的电极部分1011的宽度u比引线部分1012的宽度v大。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LED30产生的热主要在电极附近被散热,因此尽量增大LED30的铜电极1011部分的宽度来提高对来自LED30的热的散热效率。来自LED30的热通过铜电极1011传导到玻璃环氧,被底盘105吸收。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导光板20的俯视图,位于导光板20下侧的布线基板31被透视。图10中,与形成于导光板上20的凹部21对应地形成有4个布线基板31。未图示的LED30配置在布线基板31上,并配置在导光板20的凹部21中。
在图10中,横向并列的2个布线基板31通过连接器200连接,通过配置在右侧的布线基板31上的连接器200与外部电路连接。如图10所示,连接器200仅集中在右侧。为了与之对应,如图6或图7所示,用于向LED30提供电流的引线布线1012围绕LED30列的外侧向连接器200侧延伸。
若仅考虑相对于流入LED30的电流的电阻,则引线布线越短越好。因此,用于提供电流的连接器200最好配置在布线基板31的两侧。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特意增长引线布线1012,将连接器200集中于一处。由此,能够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外形。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在导光板20的内部呈直线状排列有点光源的LED30,因此能够按照画面的区域进行明亮度的控制。所谓明亮度的区域控制是指例如在画面明亮的部分点亮LED30,而在阴暗部分熄灭LED30这样的控制方法。
这样的区域控制能够通过预先在帧存储器存储图像信息,预先识别画面的明亮部分和阴暗部分,仅在与明亮部分对应的区域点亮LED30来进行。通过进行明亮度的区域控制,能够实现功耗的减少和对比度的提高。
图11是将导光板20分割成36个区域的情况。导光板20的分割块300与显示画面的分割对应。另外,图11的分割块300的线在图中表示分割的状态,实际的导光板20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线。图11中,在导光板20的凹部21上配置有未图示的LED30。
如图4所示,从配置于凹部21的LED30列向导光板20的两侧射出光,因此能够用配置在2列的凹部21上的LED30来覆盖显示画面的整个区域。图12表示进行区域控制时的、LED30的配置的例子。图12是配置在导光板20的凹部21上的LED30的例子。在图12中,6个LED30为一组。按每6个LED30配置有电极焊盘301。
图12中的6个LED30负责存在于图11所示的导光板20的凹部21上下的块。也就是说,夹着图11所示的导光板20的凹部21,由3个LED30向图12中的上侧块300提供光,由其他3个LED30向图12中的下侧块300提供光。如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呈2列配置的LED30能够进行画面整个区域的区域控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LED30排列在1条直线上。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LED30的光未照射到的部分的周边产生暗部50。有时这样的暗部50会成为画面中的亮度不均。本实施例通过针对呈直线状排列的LED30,每隔一个形成位置的偏移来减小暗部50的面积,减少亮度不均。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LED30的配置和光的射出区域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LED30在射出光的方向形成有偏移S。与图5比较可知,通过形成偏移S,能够大幅度减小来自LED30的光未照射到的暗部50的面积。在图13中,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线上,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线上。并且,从第一LED向第二线的方向射出光,从第二LED向第一线的方向射出光。
图14是这样的LED30被配置在导光板20的凹部21时的剖视图。在图14中,配置在相同的凹部上的LED30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错开。来自LED的光的射出方向如箭头32所示。图15是用于配置这样的LED30的布线的例子。在图15中,也在LED30列的外侧形成有用于向LED30提供电流的引线布线1012。这是因为将连接器200配置在布线基板31的一侧。图16是用于配置本实施例的LED30的布线的另一例子。在图16中,也在LED30列的外侧形成有引线布线1012。
图17是表示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线基板31上的LED30和将其连接的布线的俯视图。布线由铜形成。在图17中,布线中成为LED30的电极1012的部分1011的宽度u比引线部分1012的宽度v大。如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在LED30产生的热主要在电极附近被散热,因此尽量增大LED30的铜电极1011部分的宽度来提高对来自LED30的热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从横向发出光的、所谓的侧视型LED30作为LED30。本实施例是使用从LED30的上侧发出光的、所谓的顶视型LED30作为LED30时的背光源的结构。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在图1说明的结构相同。另外,使用的导光板20与在图2中说明的导光板相同。嵌入图2所示的导光板20的凹部21中的LED30使用顶视型。图18表示在导光板20的凹部21嵌入光源的俯视图。在图18中,在Al基板35的两侧粘贴有由形成有布线的玻璃环氧构成的布线基板31。在布线基板31上配置有LED30。以后将这样的结构称为光源组装。
在图18中,由于LED30是顶视型,因此LED30安装在Al基板35的两侧,向箭头32所示的横向射出光。在图18中,形成在中央部的Al基板35对来自LED30的热有效地进行散热。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光源的侧面的示意图。LED30配置于由玻璃环氧形成的布线基板31的上方,用于向LED30提供电流的引线1012配置在LED30的下侧。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仅在导光板20的一端配置连接器200。
图20是表示将图18所示的LED阵列嵌入导光板20的凹部21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图20中,来自LED的光向箭头32所示的方向射出。在图20中,在形成于导光板20的凹部21中配置的光源组装是以下的结构。即,在中央的Al基板35的两侧配置有由玻璃环氧形成的布线基板31,在布线基板31上配置有LED30。如图18所示,LED30是隔着中央的Al基板35在两侧交错配置。光源组装与配置在导光板20的下侧的布线基板31连接。
由于LED30是顶视型,因此在光源组装中,如图20的箭头所示,光向横向射出。本实施例中,在光源组装的中央配置有Al基板35,因此能够有效地对由LED3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也是使用了所谓的顶视型的LED30的光源组装的情况。在图21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组装的俯视图。在图21中,在由玻璃环氧形成的布线基板31上配置有顶视型LED30。来自LED30的光向箭头32的方向射出。由配置有LED30的玻璃环氧形成的2张布线基板31通过导热片104粘贴。作为导热片104,能够使用导热性较好的Si树脂。
如图21所示,LED30沿光源组装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LED30是顶视型,因此在光源组装中,如图21的箭头所示,光向横向射出。本实施例中,除在中央配置有导热片104这一点与实施例3不同以外,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本实施例使用导热片104来代替Al基板35,因此能够减小光源组装的厚度,能够减小对亮度不均的影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将本发明的光源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光源不仅能够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用于通常的照明。例如,如图4所示,在导光板20上形成有凹部21,在该凹部21上配置有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多个LED30,将图4中的导光板20朝向下侧的状态下设置在天花板等从而能够形成面光源。
此外,通过使用图6或图7所示那样的布线基板31,能够仅在导光板20的一端配置向LED30提供电流的连接器200,因此能够与向现有荧光管的电流供给无太大差别地操作。导光板20可以是由聚碳酸酯等树脂形成的平板。另外,能够通过冲压容易地形成凹部21。
以上结合实施例1来说明了照明,但由实施例2~3的结构形成的背光源也同样能用作照明器具。

Claims (8)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包括具有导光板、光学片以及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凹部配置有上述多个LED,上述多个LED分别被排列在与上述导光板的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上述多个LED沿与上述导光板的主表面平行的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具有导光板、光学片以及由第一LED和第二LED构成的光源,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凹部,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且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
上述第一直线和上述第二直线平行,
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来自上述第一LED的光从上述第一直线向上述第二直线射出,来自上述第二LED的光从上述第二直线向上述第一直线射出。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背光源以及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学片以及具有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的布线基板,由上述连接器向上述多个LED提供电力,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凹部配置有上述多个LED,上述多个LED分别被排列在与上述导光板的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上述多个LED沿与上述导光板的主表面平行的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连结上述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一方端子与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外侧,
连结上述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一方端子与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外侧,
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上述连接器位于上述导光板的一边侧,且不位于其他边侧。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背光源以及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学片以及具有由第一LED和第二LED构成的光源的布线基板,由上述连接器向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提供电力,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凹部,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且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
上述第一直线和上述第二直线平行,
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来自上述第一LED的光从上述第一直线向上述第二直线射出,来自上述第二LED的光从上述第二直线向上述第一直线射出,
连结上述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一方端子与上述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外侧,
连结上述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一方端子与上述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外侧,
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上述连接器位于上述导光板的一边侧,且不位于其他边侧。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学片、金属板、安装有第一LED的第一布线基板、安装有第二LED的第二布线基板、以及在上述金属板的两表面分别粘贴有上述第一布线基板和上述第二布线基板的光源,
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上述光源配置在上述凹部,
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学片、树脂片、安装有第一LED的第一布线基板、安装有第二LED的第二布线基板、以及在上述树脂片的两表面分别粘贴有上述第一布线基板和上述第二布线基板的光源,
上述第一LED排列在第一直线上,上述第二LED排列在第二直线上,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上述光源配置在上述凹部,
上述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连接器,
连结上述第一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一方端子与上述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一LED的外侧,
连结上述第二布线基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一方端子与上述连接器的引线布线位于排列在上述直线上的上述第二LED的外侧,
向上述背光源提供电力的上述连接器位于上述导光板的一边侧,且不位于其他边侧。
8.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导光板和多个LED,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光板具有凹部,该凹部沿与上述导光板的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凹部配置有上述多个LED,上述多个LED分别被排列在与上述导光板的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上述多个LED沿与上述导光板的主表面平行的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一LED向第一方向射出光,上述多个LED中的第二LED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光,
上述第一LED和上述第二LED沿上述凹部的延伸方向交错配置。
CN201010533896.1A 2010-03-19 2010-10-29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193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4321A JP5506483B2 (ja) 2010-03-19 2010-03-19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0-064321 2010-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245A CN102193245A (zh) 2011-09-21
CN102193245B true CN102193245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12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3896.1A Active CN102193245B (zh) 2010-03-19 2010-10-29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87148B2 (zh)
EP (1) EP2367049B1 (zh)
JP (1) JP5506483B2 (zh)
CN (1) CN102193245B (zh)
TW (1) TWI422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3587B2 (en) * 2011-07-29 2018-01-09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3111338A1 (ja) * 2012-01-27 2013-08-01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JP2013160942A (ja) * 2012-02-06 2013-08-19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2644879B (zh) * 2012-03-30 2015-09-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
JP6416775B2 (ja) * 2012-12-18 2018-10-31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照明ストリップ、照明システム、パネル支持素子及びモジュール式パネルシステム
WO2014112379A1 (ja) * 2013-01-17 2014-07-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523884B2 (en) * 2014-06-24 2016-12-2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unit of dual-si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360541B (zh) * 2014-12-03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175111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6016067B (zh) * 2016-07-05 2019-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件
US10656323B1 (en) * 2018-08-22 2020-05-19 Dura Operating, Llc Preformed light guide with pocket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mounted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9814199A (zh) * 2019-02-22 2019-05-28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20854A (en) * 2003-04-14 2004-10-16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illuminant and backlight module by using the same
CN101225940A (zh) * 2006-11-16 2008-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95799A (zh) * 2006-07-21 2009-07-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单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面状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93606A (zh) * 2007-11-08 2009-07-29 Skc哈斯显示器薄膜有限公司 集成背光照明组件
CN101507002A (zh) * 2006-09-08 2009-08-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发光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9143A (ja) * 2003-05-23 2004-12-09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489423B2 (ja) * 2003-12-26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36701A (ja) 2005-02-23 2006-09-07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76761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25326B1 (ko) 2005-08-08 2013-01-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416102B (zh) * 2006-04-07 2011-08-10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以及具备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0755615B1 (ko) * 2006-04-14 2007-09-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백라이트
JP4923700B2 (ja) * 2006-04-26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放熱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EP2045516A4 (en) * 2006-07-21 2011-04-13 Fujifilm Corp UNITARY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UNIT, PLAN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091114A (ja) * 2006-09-29 2008-04-17 Nippon Zeon Co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24700B2 (ja) 2007-10-19 2011-07-13 株式会社Maruwa 発光装置
US20100259470A1 (en) 2008-03-07 2010-10-14 Yukihide Kohtoku Light-emitting element,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231012A (ja) 2008-03-21 2009-10-08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9164223B2 (en) * 2009-03-05 2015-10-20 Iti Scotland Limited Light guides
EP2422237A4 (en) 2009-04-21 2012-10-17 Lg Electronic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2470951B1 (en) * 2009-08-27 2016-07-27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20854A (en) * 2003-04-14 2004-10-16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illuminant and backlight module by using the same
CN101495799A (zh) * 2006-07-21 2009-07-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单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面状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07002A (zh) * 2006-09-08 2009-08-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发光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25940A (zh) * 2006-11-16 2008-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93606A (zh) * 2007-11-08 2009-07-29 Skc哈斯显示器薄膜有限公司 集成背光照明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7148B2 (en) 2014-04-01
JP5506483B2 (ja) 2014-05-28
CN102193245A (zh) 2011-09-21
US20110228196A1 (en) 2011-09-22
TW201133086A (en) 2011-10-01
JP2011198623A (ja) 2011-10-06
EP2367049A3 (en) 2011-11-23
EP2367049B1 (en) 2018-02-28
TWI422924B (zh) 2014-01-11
EP2367049A2 (en)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2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10027B (zh) 液晶显示器设备
US8814415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0378541C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988995B (zh) 包括led光源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515897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314972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67095C (zh) 背光模块及其发光装置
TWI515496B (zh) 液晶顯示器及具有其之液晶顯示器裝置組
CN101571250B (zh) 背光单元
CN1014248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00881B (zh) 光学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04235683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和包括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87768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以及具有其的发光装置
CN102042534A (zh) 背光模组和大尺寸超薄液晶电视
KR1022967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72877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067173A1 (zh) Led灯条及用该led灯条的背光模组
CN101852366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模块
TW200832016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lanar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2155676A (zh) 背光单元及其显示设备
CN104024930A (zh)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US9028092B2 (en) LED light bar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LED light bar
JP2013026528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823412B2 (en) Edge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7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