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2667A - 热管 - Google Patents

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2667A
CN102192667A CN 201010139374 CN201010139374A CN102192667A CN 102192667 A CN102192667 A CN 102192667A CN 201010139374 CN201010139374 CN 201010139374 CN 201010139374 A CN201010139374 A CN 201010139374A CN 102192667 A CN102192667 A CN 102192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section
heat pipe
capillary structures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93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惓祺
吴金华
林柏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393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2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热管,包含有:一管体;二个以上的第一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一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借此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即有部分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以及有部分未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二个以上的第二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且各个第一毛细组织分别与各个第二毛细组织至少有局部是相交接的;以及一作动液,填入于所述管体内。因此可具有制造容易的功效。

Description

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管,关于其内部毛细材设置方式,已有多种技术并且也已提出专利申请,其中关于中国台湾第200724844号「热导管毛细结构设计」发明专利案,揭露出管体内的毛细材料的多种设置方式,而不同于传统热管中毛细材料呈单纯环状设置的方式,进而具有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
然而,基于前述公开的第200724844号专利案在制造时有其困难的地方,以及技术上的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案申请人即提出中国台湾第M367324号「热管」发明专利案,其具有更易制造的优点,而解决了前述公开第200724844号专利案的问题。
本案申请人在继续研究后,发现还有其它的方式也可以解决公开第200724844号专利的问题。现依法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其具有制造容易的功效,且其结构也与现有技术不同。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热管,包含:一管体;二个以上的第一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该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一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因此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即有部分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以及有部分未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二个以上的第二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且各个第一毛细组织分别与各个第二毛细组织至少有局部是相交接的;以及一作动液,填入于所述管体内。因此可具有制造容易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2-2剖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有四个第二毛细组织配合二个第一毛细组织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各个第二毛细组织分别局部交接于各个第一毛细组织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横断面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六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10),主要由一管体(11)、二第一毛细组织(13)、二第二毛细组织(15)以及一作动液(17)所组成,其中:
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沿所述管体(11)的轴向设置于管体(11)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在所述管体(11)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借此所述管体(11)的内壁面即有部分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以及有部分未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于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以沟槽为例,但并不以沟槽为限,其它种毛细材料例如织网或纤维或铜粉,亦可采用。
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沿所述管体(1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11)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在所述管体(11)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且各个第一毛细组织(13)分别与各个第二毛细组织(15)至少有局部是相交接的,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分别被各个第二毛细组织(15)所完全覆盖。于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以铜粉为例,但并不以铜粉为限,其它种毛细材料例如织网或纤维,亦可采用。
该作动液(17),填入于该管体(11)内。由于该作动液(17)平常时吸附于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中,在图式中表示较为困难,因此在第一图中将该作动液(17)表示在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的两侧呈水珠状,以方便识别,该水珠状并不是用来限制该作动液(17)的液体形态,而其它图式则不再显示该作动液(17)。
前述图1是显示第二毛细组织(15)与第一毛细组织(13)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交接且完全覆盖。而参阅图3可知,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为四个,而其中有二个第二毛细组织(15)分别交接且覆盖于各个第一毛细组织(13),另二个第二毛细组织(15)则没有交接于任何的第一毛细组织(13)。又,再参阅图4可知,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仅覆盖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的一半(即局部交接及局部覆盖),且呈对称方式设置,此种设置方式类同于图1的设置状态。
藉由上述结构,可使得该管体(11)内壁面的部分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或设有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其余的管体(11)内壁面则未设有第一或第二毛细组织(13)(15)。而这些第二毛细组织(15)则分别设置且覆盖于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上或设于管体(11)内壁面上。在制造上,可先形成第一毛细组织(13)(本实施例中为沟槽)之后,使芯棒(制造时的治具,属极为习知的先前技术,图中未示)在进入该管体(11)内时,能抵于该管体(11)的局部内壁或是这些第一毛细组织(13)上,再去形成第二毛细组织(15),而不需保持在所述管体(11)内同时又要与所述管体(11)内壁相隔预定距离,此即代表着芯棒的定位更为容易,进而代表制造上也更为方便。
请再参阅图5,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2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各该第二毛细组织(25)在横截面上所覆盖的区域大于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23)所位据的区域,亦即,各个第二毛细组织(25)除了完全覆盖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23)之外,还覆盖了该管体(21)的部分内壁面。
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
请再参阅图6,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3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各个第二毛细组织(35)在横截面上局部覆盖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33)。
本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
请再参阅图7,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4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管体(41)的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H)以及一冷凝段(C),且对该加热段(H)与该冷凝段(C)之间的该管体(41)定义为一绝热段(A)。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毛细组织(43)以及这些第二毛细组织(45)设置从头到尾于所述管体(41)内,如图2所示,其代表着第一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毛细组织(43)以及这些第二毛细组织(45)设置于该加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
在本第四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毛细组织(43)设置于该加热段(H)到该冷凝段(C)。这些第二毛细组织(45)则设置于该加热段(H)到该绝热段(A),借此在该冷凝段(C)即没有设置这些第二毛细组织(45),此可得该冷凝段(C)的空间较大而可避免该作动液(17)(示于图1)阻塞,进而可提高导热效率。
本第四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
请再参阅图8,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5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这些第二毛细组织(55)则设置于该加热段(H)以及该绝热段(A)的局部。
本第五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
请再配合图1来参阅图9至图10,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6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管体(61)在设置这些第一毛细组织(63)以及这些第二毛细组织(65)之后再压成扁形管体。于本实施例中,原有的这些第二毛细组织(65)在所述管体(61)打扁的过程中系相靠近,如图9所示。再继续打扁后即相接触,如图10所示,而合并形成位于所述管体(61)中间的毛细组织。
本第六实施例除了可达成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之外,还具有体积较小的优点,可满足空间较狭小的安装需求。而本第六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
以上的诸实施例中,其第一毛细组织以及第二毛细组织的数量仅是举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制其数量,其它数量的毛细组织而依本案的方式来设置者,应为本案的技术范围所涵盖。
综上可知,本发明所可达成的功效在于:在该管体内壁面的部分区域未设置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以及第二毛细组织,进而可在制造过程中让芯棒(图中未示)得以接触所述管体的局部内壁,让定位更为容易,进而使制造较为容易。

Claims (12)

1.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管体;
二个以上的第一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一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借此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即有部分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以及有部分未设有这些第一毛细组织;
二个以上的第二毛细组织,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面,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呈轴对称分布,且各个第一毛细组织分别与各个第二毛细组织至少有局部是相交接的;以及
一作动液,填入于所述管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为沟槽、纤维、铜粉或织网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为铜粉、纤维或织网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横截面上完全覆盖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横截面上所覆盖的区域大于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所占据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在横截面上局部覆盖其所交接的各个第一毛细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以及一冷凝段,且对该加热段与该冷凝段之间的所述管体定义为一绝热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毛细组织设置于该加热段到该冷凝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设置于该加热段到该冷凝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设置于该加热段到该绝热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毛细组织设置于该加热段以及该绝热段的局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在设置这些第一毛细组织以及这些第二毛细组织后压成扁形管体。
CN 201010139374 2010-03-05 2010-03-05 热管 Pending CN102192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9374 CN102192667A (zh) 2010-03-05 2010-03-05 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9374 CN102192667A (zh) 2010-03-05 2010-03-05 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2667A true CN102192667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9374 Pending CN102192667A (zh) 2010-03-05 2010-03-05 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266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188A (zh) * 2012-01-12 2012-07-11 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内开齿铜管
CN106643246A (zh) * 2017-01-23 2017-05-10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液芯式异形热管散热器
CN106643247A (zh) * 2017-01-23 2017-05-10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液芯式热管散热器
CN106705724A (zh) * 2017-01-23 2017-05-24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茸状翅纤维复合沟槽式热管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9444B (en) * 2002-11-29 2004-06-01 Huei-Chiun Shiu Heat tube forming structure
WO2005005903A2 (en) * 2003-06-26 2005-01-20 Thermal Corp. Brazed wick for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679628Y (zh) * 2004-03-09 2005-02-16 徐惠群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CN2773601Y (zh) * 2005-02-17 2006-04-19 徐惠群 热管多层毛细组织
CN1769829A (zh) * 2004-11-04 2006-05-10 李嘉豪 热管多层毛细组织成形方法及其产品
CN1811328A (zh) * 2005-01-29 2006-08-0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834571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状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886496Y (zh) * 2006-03-23 2007-04-04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毛细组织结构
CN201025436Y (zh) * 2007-02-05 2008-02-20 捷飞有限公司 热管的毛细组织结构
TWM367324U (en) * 2009-05-19 2009-10-2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pip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9444B (en) * 2002-11-29 2004-06-01 Huei-Chiun Shiu Heat tube forming structure
WO2005005903A2 (en) * 2003-06-26 2005-01-20 Thermal Corp. Brazed wick for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679628Y (zh) * 2004-03-09 2005-02-16 徐惠群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CN1769829A (zh) * 2004-11-04 2006-05-10 李嘉豪 热管多层毛细组织成形方法及其产品
CN1811328A (zh) * 2005-01-29 2006-08-0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773601Y (zh) * 2005-02-17 2006-04-19 徐惠群 热管多层毛细组织
CN1834571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状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886496Y (zh) * 2006-03-23 2007-04-04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毛细组织结构
CN201025436Y (zh) * 2007-02-05 2008-02-20 捷飞有限公司 热管的毛细组织结构
TWM367324U (en) * 2009-05-19 2009-10-2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pip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188A (zh) * 2012-01-12 2012-07-11 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内开齿铜管
CN106643246A (zh) * 2017-01-23 2017-05-10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液芯式异形热管散热器
CN106643247A (zh) * 2017-01-23 2017-05-10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液芯式热管散热器
CN106705724A (zh) * 2017-01-23 2017-05-24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茸状翅纤维复合沟槽式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2207U (zh) 超薄热管的扁状薄化编织网毛细结构及其超薄热管结构
CN102192667A (zh) 热管
CN107149395A (zh) 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105698580B (zh) 热管
TW201525402A (zh) 具有纖維束之超薄熱管的同軸編織毛細結構及其超薄熱管結構
CN103236665A (zh) 密集型母线槽的壳体结构
CN105179441A (zh) 一种吸附效果好的吸盘
CN205802014U (zh) 一种双层隔热纸杯
TW201527706A (zh) 具有雙邊條狀毛細組織之熱管結構
CN205014463U (zh) 一种带有储油加强筋的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电热油汀
CN210482729U (zh) 一种抗压性强的烧结多孔砖
CN205580269U (zh) 具有纤维毛细结构的热管
CN203669186U (zh) 一种改进的保温建材砖
CN103774238B (zh) 热处理装置
CN207954730U (zh) 一种压机
CN209206344U (zh) 硬质合金冷镦模模具
CN206350233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子元器件
CN205793427U (zh) 发热管和电烤箱
TWM499544U (zh) 熱管
CN208014558U (zh) 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
CN202099327U (zh) 退火炉炉底外圈的保温砖
CN206350239U (zh) 一种新式电子元器件结构
CN205747134U (zh) 带管型散热通道的散热片及应用该散热片的油汀
CN204531133U (zh) 一种带盲孔的多排孔节能混凝土砌块
CN205425936U (zh) 一种高效的铜管换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