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036A -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 Google Patents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036A
CN102190036A CN2010101275003A CN201010127500A CN102190036A CN 102190036 A CN102190036 A CN 102190036A CN 2010101275003 A CN2010101275003 A CN 2010101275003A CN 201010127500 A CN201010127500 A CN 201010127500A CN 102190036 A CN102190036 A CN 102190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side stand
pipe
attaching parts
scooter motor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75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036B (zh
Inventor
王韦雄
曾新安
林宗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275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0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0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0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包含一头管、一固接于该头管的前支架、二分别固接于该前支架上的侧支架、二分别连接于该头管与对应的侧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及一固接于该头管及该二第一连接件上的配重块,其中,该头管、前支架、所述侧支架,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共同界定出一空间,该配重块是位于该空间下方。借由该配重块的使用,以及该配重块的设置位置,可以适当地增加该车架前侧的重量,减少行进时前轮受到侧向外力影响的机会,进而有效提升摩托车行驶中的稳定度。

Description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架,特别是关于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摩托车工业的发展,摩托车引擎能力愈趋增加,而路面状况对车架给予的考验也随着引擎能力提升而增加,因此业界对于车架结构强度的研究都投注相当大的心力。
参阅图1,为中国公告CN201291965号专利案所揭露的「速克达摩托车车架」,包含一用以枢设摩托车把手的头管件11、一由该头管件11向下延伸的主管件12,二分别接设于该主管件12两侧的侧管件13,及二分别连接于该头管件11与对应侧管件13上的连接管14。
其中,每一侧管件13皆具有一下伸部131、一由该下伸部131向后延伸的脚踏部132、一由该脚踏部132向后向上延伸的悬吊部133、一由该悬吊部133向后延伸的坐垫支撑部134,及一设置于该悬吊部133下方用以悬吊引擎(图未示)的引擎吊板135,该车架还包含二分别连接于每一侧管件13的下伸部131与悬吊部133之间的第一补强杆15,及二分别连接于每一第一补强杆15与悬吊部133之间的第二补强杆16。
借由该头管件11的两端是分别连接该主管件12及该二连接管14,该二连接管14分别接设于该二侧管件13上,该二侧管件13又接设于该主管件12上,并配合所述第一、二补强杆15、16的设置,而形成一稳定性高的车体结构。
然而,由于此种车架大都用于排气量大的摩托车上,因此通常车速较快,当车速较快时,若车架的重量不足,则容易使得摩托车的前轮(图未示)产生一上浮的力量,降低前轮抓地力,如此一来,若车辆行驶于路面不平的路段,易使前轮受侧向外力影响而有偏斜的现象,导致把手不易操控,产生行车安全上的疑虑。
另外,由于所述第二补强杆16的后端连接点是位于所述侧管件13的悬吊部133前侧,因此对于引擎重量,以及所述侧管件13的坐垫支撑部134的支撑力皆不足,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支撑力的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于是,本发明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包含:
一头管;
一前支架,固接于该头管;
二侧支架,每一侧支架的一端是固接于该前支架上,且每一侧支架包括一固接于该前支架的下降段、一由该下降段向后延伸的平直段、一由该平直段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一由该上升段弯折延伸的悬吊段,及一由该悬吊段向后并向上延伸的坐垫支撑段;
二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于该头管与对应的侧支架之间,而由该头管、前支架、每一侧支架的下降段,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共同界定出一空间;及
一配重块,固接于该头管及该二第一连接件上,并位于该空间下方,该配重块包括一本体,及两个设置于该本体两侧的容置部,该二第一连接件是分别容置固定于该二容置部中。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每一侧支架的下降段与上升段之间的第一补强杆。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每一第一补强杆与每一侧支架的第二补强杆。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支架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悬吊段下方的引擎吊板,每一引擎吊板具有一引擎悬吊孔,界定两条分别通过每一引擎悬吊孔的垂直线,每一第二补强杆与每一侧支架的连接点是位于对应垂直线的后方。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横向连接该二侧支架的下降段之间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实心。
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为实心。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该配重块的使用,以及该配重块的设置位置,可以适当地增加该车架前侧的重量,减少行进时前轮受到侧向外力影响的机会,进而有效提升摩托车行驶中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中国公告CN201291965号专利案所揭露的「速克达摩托车车架」;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立体图,辅助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图中省略部分构件;及
图4是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辅助说明配重块的形态及结合方式。
2     车架
21    头管
22    前支架
23    侧支架
231   下降段
232   平直段
233   上升段
234   悬吊段
235   坐垫支撑段
236   引擎吊板
237   引擎悬吊孔
24    第一连接件
25    第二连接件
26    配重块
261   本体
262   容置部
27    空间
28    第一补强杆
29    第二补强杆
3    把手
4    桥接座
5    前叉
6    前轮
L    垂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及图3(于图3中省略部分构件),为本发明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头管21、一固接于该头管21的前支架22、二分别固接于该前支架22上的侧支架23、二分别连接于该头管21与对应的侧支架23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4、一横向连接该二侧支架的第二连接件25(只见于图3),及一固接于该头管21及该二第一连接件24上的配重块2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4及该第二连接件25为实心,该头管21内枢设有一把手3,该把手3下端固设有一桥接座4,该桥接座4下方接设有两支前叉5(因视角的关系只见其一),并使一前轮6是枢设于所述前叉5之间。
每一侧支架23包括一固接于该前支架22的下降段231、一由该下降段231向后延伸的平直段232、一由该平直段232向上延伸的上升段233、一由该上升段233弯折延伸的悬吊段234、一由该悬吊段234向后并向上延伸的坐垫支撑段235,及一设置于该悬吊段234下方的引擎吊板236。而该车架2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每一侧支架23的下降段231与上升段233之间的第一补强杆28,及二分别连接每一第一补强杆28与每一侧支架23的第二补强杆29。
参阅图2,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引擎吊板236具有一引擎悬吊孔237,界定两条分别通过每一引擎悬吊孔237的垂直线L(因视角的关系,于图2中只显示一侧),每一第二补强杆29与每一侧支架23的连接点是位于对应垂直线L的后方。
参阅图3,由该头管21、前支架22、每一侧支架23的下降段231,及所述第一连接件24共同界定出一空间27,该配重块26是位于该空间27下方,且靠近该桥接座4(见图2)的位置,而如图4所示,该配重块26包括一本体261,及两个设置于该本体261两侧的容置部262,该二第一连接件24是分别容置固定于该二容置部262中。
借由上述设计,本发明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2实际使用时具有以下所述的优点:
(1)有效提升摩托车前侧的稳定性:
借由该配重块26的使用,搭配该配重块26的设置位置,可以增加该前轮6上方的重量,并增加该摩托车行驶时,该前轮6的抓地力,而减少该前轮6受到侧向外力影响的机会,进而减少该把手3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震动与抖动,有效提升摩托车前侧的稳定性。另外,所述第一连接件24及该第二连接件25为实心,还能与该配重块26共同作用来增加提升稳定性的效果。
(2)有效提升摩托车后侧的稳定性:
由于每一第二补强杆29与对应侧支架23的连接点是位于每一垂直线L的后方,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二补强杆29的补强作用延伸至摩托车后侧,有效避免因为引擎过重而让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后侧晃动的现象。
要特别说明的是,该配重块26设置于该空间27下方,且靠近该桥接座4的位置,能达到最佳的提升稳定性的效果,因为经发明人多次实验发现,由于该桥接座4是直接固设于该把手3下端,若是直接加重该桥接座4的重量,则会使得该把手3负荷过重而不易操作;若是直接增加该前支架22或是侧支架23之下降段231的重量,又距离该前轮6太远而无法增加其抓地力。该桥接座4属于操控该前轮6的旋转点,因此该配重块26的设置位置越接近该桥接座4,越能有增加摩托车前侧稳定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2,借由该配重块26的使用及其设置位置,加上所述第二补强杆29后端的连接位置的改变,能有效提升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包含:
一头管;
一前支架,固接于该头管;
二侧支架,每一侧支架的一端是固接于该前支架上,且每一侧支架包括一固接于该前支架的下降段、一由该下降段向后延伸的平直段、一由该平直段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一由该上升段弯折延伸的悬吊段,及一由该悬吊段向后并向上延伸的坐垫支撑段;及
二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于该头管与对应的侧支架之间,由该头管、前支架、每一侧支架的下降段,及所述第一连接件界定出一空间;
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还包含一配重块,固接于该头管及该二第一连接件上,并位于该空间下方,该配重块包括一本体,及两个设置于该本体两侧的容置部,该二第一连接件是分别容置固定于该二容置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每一侧支架的下降段与上升段之间的第一补强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分别连接每一第一补强杆与每一侧支架的第二补强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支架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悬吊段下方的引擎吊板,每一引擎吊板具有一引擎悬吊孔,界定两条分别通过每一引擎悬吊孔的垂直线,每一第二补强杆与每一侧支架的连接点是位于对应垂直线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横向连接该二侧支架的下降段之间的第二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实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为实心。
CN201010127500.3A 2010-03-09 2010-03-09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0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7500.3A CN102190036B (zh) 2010-03-09 2010-03-09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7500.3A CN102190036B (zh) 2010-03-09 2010-03-09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036A true CN102190036A (zh) 2011-09-21
CN102190036B CN102190036B (zh) 2014-04-16

Family

ID=44599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75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0036B (zh) 2010-03-09 2010-03-09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00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749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黄培伟 一种橡胶木地热地板的生产方法
CN107284582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4441A (en) * 1967-04-26 1970-02-10 Gerhard Greger Automotive vehicle
US5121806A (en) * 1991-03-05 1992-06-16 Johnson Richard N Power wheelchair with torsional stability system
CN201291965Y (zh) * 2008-11-04 2009-08-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摩托车车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4441A (en) * 1967-04-26 1970-02-10 Gerhard Greger Automotive vehicle
US5121806A (en) * 1991-03-05 1992-06-16 Johnson Richard N Power wheelchair with torsional stability system
CN201291965Y (zh) * 2008-11-04 2009-08-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摩托车车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749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黄培伟 一种橡胶木地热地板的生产方法
CN104647494B (zh) * 2013-11-19 2016-12-07 黄培伟 一种橡胶木地热地板的生产方法
CN107284582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架
CN107284582B (zh) * 2016-03-31 2020-12-0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036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747A (zh) 可横向倾斜的多轮辙车辆
TWI381970B (zh) Speed ​​of the locomotive frame
CN104029748A (zh) 可横向倾斜的多轮辙车辆
JP6120567B2 (ja) 車輌の操舵装置
US20080017432A1 (en) Recumbent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with low center of gravity providing optional elliptical frame rider protection in six degrees
CN102190036B (zh) 速克达摩托车的车架
CN202264851U (zh) 一种防侧翻后置式三轮车
CN105539675A (zh) 一种骑行舒适的电动自行车的主架体
CN201280039Y (zh) 电动三轮车底盘后悬挂
CN101554904A (zh) 自行车
CN201633848U (zh) 一种载重型电动车车架
CN201291965Y (zh) 速克达摩托车车架
JP535097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3294239U (zh) 电动三轮车座椅的减震结构
CN202481202U (zh) 单叉臂独轮车
CN202115644U (zh) 后三点靠背式电动助力休闲车
CN205010400U (zh) 一种板式与管式相结合的抑振复合车架
CN206068061U (zh) 倒三轮前悬架机构
CN202115666U (zh) 一种全减震电动四轮车
CN20936635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电动车架
US7690665B2 (en) Rear bicycle frame structure
CN203766950U (zh) 带有液压侧倾辅助支撑轮组的儿童自行车
CN109050770A (zh) 一种三轮车辆可平衡悬架
JPH09263282A (ja) 緩衝装置付き自転車フレーム
CN203294257U (zh) 一种后双轮电动推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