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836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836A
CN102189836A CN2011100615036A CN201110061503A CN102189836A CN 102189836 A CN102189836 A CN 102189836A CN 2011100615036 A CN2011100615036 A CN 2011100615036A CN 201110061503 A CN201110061503 A CN 201110061503A CN 102189836 A CN102189836 A CN 102189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ll web
press load
press
tape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1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836B (zh
Inventor
山下周大
御厨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25Special roller holding or lifting means, e.g. for temporarily raising one roller of a pair of nipping rollers for inserting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Unwind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构成为,包含辊子对和将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向另一方的辊子按压的按压装置,通过至少使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旋转而输送由所述辊子对夹持的被记录材料;所述按压装置,具有能够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切换为第一按压载荷或者比所述第一按压载荷低的第二按压载荷的任意一个的按压载荷切换机构。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能够在例如卷筒纸等卷绕于轴体的长尺寸的被记录材料(下面,简称为“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的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作为用于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的准备作业,需要用户通过手动作业进行将卷筒纸等设置于记录装置的卷筒纸支架等的作业。更具体地说,需要用户通过手动作业首先进行将卷绕有卷筒纸等的轴体轴支于卷筒纸支架等的作业,接下来进行使输送装置的辊子对夹持该卷筒纸等的顶端附近的作业。但是在一旦将卷筒纸等设置在卷筒纸支架等上之后,只要该卷筒纸等维持被输送装置的辊子夹持的状态,直到最后卷筒纸等用完,都不再需要用户的手动作业,可以说这一点是利用卷筒纸等的优点之一。
但是,如果在将卷筒纸等夹持在输送装置的辊子对上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则具有在卷筒纸等的记录面的与辊子接触的部分上产生变色或者附着按压痕迹的情况。该卷筒纸等的记录面的变色,在与该记录面接触的辊子是橡胶辊时,是通过该橡胶辊所含的微量的药品和/或油分等附着于卷筒纸等的记录面而产生的。另外,卷筒纸等的记录面的按压痕迹,是由于辊子对的按压载荷长时间持续作用于卷筒纸等,由该辊子对夹持的部分逐渐变形而产生的。这样的变色和按压痕迹可能成为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时记录画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为以解决这样的课题为目的的以往技术的一例,公知的是通过树脂膜覆盖与卷筒纸等的记录面接触的橡胶辊的外周面的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现有技术是覆盖在橡胶辊的外周面上的树脂膜接触卷筒纸等的记录面,所以能够防止橡胶辊所含的药品和油分等附着于卷筒纸等的记录面,由此能够防止卷筒纸等的变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2470号公报
然而,在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通过该辊子对的旋转将卷筒纸等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的输送装置中,为了实现不产生滑动等的稳定的输送,还是需要将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一定以上。即,不管是否在与卷筒纸等的记录面接触的橡胶辊的外周面上覆盖树脂膜,该橡胶辊相对于卷筒纸等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所以所需要的按压载荷也应该几乎不变。因此,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能够防止在卷筒纸等上产生变色,但在卷筒纸等上形成按压痕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另外例如,在长时间不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时,通过用户进行从卷筒纸支架等将卷筒纸等取下的操作,也能够避免在卷筒纸等上附加按压痕迹。但是用户可能会忘记而在将卷筒纸等设置于卷筒纸支架等的情况下放置。而且,如果必须频繁进行从卷筒纸支架等将卷筒纸等取下的操作,则有损作为利用卷筒纸的优点之一的便利性。
另外例如,通过设置能够使输送装置的辊子对的辊子彼此离开的释放机构,在长时间不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时,通过将由输送装置的辊子对进行的卷筒纸等的夹持解除,也能够避免在卷筒纸等上附加按压痕迹。但是如果将由辊子对进行的卷筒纸等的夹持解除,则卷筒纸等的顶端附近变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所以通过卷筒纸等的弯卷、弹性复原力等,产生卷筒纸等的顶端附近从能够通过辊子对再次夹持的范围脱离的可能性。即,结果产生变为用户必须再次进行设置卷筒纸等的操作的状态的可能性。因此,还是有损作为利用卷筒纸的优点之一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无损作为利用卷筒纸的优点之一的便利性地、降低在卷筒纸等的记录面上附加辊子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该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构成为,包含辊子对和将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向另一方的辊子按压的按压装置,通过至少使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旋转而输送由所述辊子对夹持的被记录材料;所述按压装置,具有能够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切换为第一按压载荷或者比所述第一按压载荷低的第二按压载荷的任意一个的按压载荷切换机构。
通过在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卷筒纸等时,将上述输送装置的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定为第一按压载荷,能够以实现不产生滑动等的稳定的输送所需的充分的按压载荷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另一方面,在长时间不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时,通过将输送装置的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定为比第一按压载荷低的第二按压载荷,能够一边维持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的状态,一边降低在该卷筒纸等的记录面上附加辊子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能够得到能够无损作为利用卷筒纸的优点之一的便利性地、降低在卷筒纸等的记录面上附加辊子的按压痕迹的可能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如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空间,在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被所述辊子对夹持的状态下、该被记录材料的前端位于所述辊子对与所述记录执行区域之间时,该空间使该被记录材料的位于所述辊子对与所述记录执行区域之间的部分,能够以保持该被记录材料的弯卷的姿势待机。
一般卷筒纸等为卷绕于轴体的状态,由此被自然赋予弯卷。更具体地说,卷筒纸等通常以记录面向外周面露出的方式卷绕,由此被赋予记录面弯曲成凸面状的弯卷。能够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是以此为前提设计的,一般设为对于记录面弯曲成凸面状的弯卷难以产生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的构造。但是,如果在记录执行前的卷筒纸等上产生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则由此具有变得容易产生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等的可能性。
“保持弯卷”是基于将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等防患于未然的主旨而为的,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是由于在记录执行前的卷筒纸等上产生上面说明的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而引起的。即,所谓“保持弯卷”,只要保持由于该卷筒纸等处于卷绕于轴体的状态而自然获得的弯卷,即记录面弯曲成凸面状的弯卷,具有这样的弯卷即可,也包含其弯卷的程度产生少许的变化的技术方案。因为,只要在记录执行前的卷筒纸等上保持记录面弯曲成凸面状的弯卷,即使其弯卷的程度产生少许的变化,也几乎不会产生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等。换而言之,所谓“保持弯卷”,意味着保持如下所述的状态:在卷筒纸等上不产生与由于该卷筒纸等处于卷绕于轴体的状态而自然获得的弯卷相反的方向的变形,更具体地说,意味着保持如下所述的状态:在被赋予记录面弯曲成凸面状的弯卷的卷筒纸等上,没有作用产生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的力。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将在维持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的状态时、能够以保持该弯卷的姿势使卷筒纸等待机的空间,设置于辊子对与记录执行区域之间。通过设置这样的空间,能够避免例如产生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的力作用在以通过辊子对夹持的状态待机的卷筒纸等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除了能够在长时间维持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的状态时,降低在该卷筒纸等上附加按压痕迹的可能性外,进而能够在向卷筒纸等执行记录时,降低产生由该卷筒纸等的翘曲和变形等引起的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如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或者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所述输送装置以及所述按压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至少在将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向所述记录执行区域输送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一按压载荷,在不对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执行记录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二按压载荷。
例如,在用户通过手动操作切换输送装置的辊子对的按压载荷的技术方案中,具有发生辊子对的按压载荷的误设定等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在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卷筒纸等时,如果辊子对的按压载荷没有被设定为本来应该设定的第一按压载荷而是被设定为第二按压载荷,则产生不能正常进行卷筒纸等的输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长时间不在卷筒纸等上执行记录时,如果辊子对的按压载荷没有被设定为本来应该设定的第二按压载荷而是被设定为第一按压载荷,则产生在卷筒纸等的记录面上附加辊子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根据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等,通过控制装置自动设定输送装置的辊子对的按压载荷。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能够防患输送装置中的辊子对的按压载荷的误设定等于未然。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是如上述的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不对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执行记录时,以进行所述记录装置的电源切断操作为条件,或者以所述记录装置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为条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二按压载荷。
根据这样的特征,在记录装置在电源切断或者省电模式下工作的状态、即在通过辊子对夹持卷筒纸等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的可能性较高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使在卷筒纸等的记录面上附加辊子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是如上述的第一~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含使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与另一方的辊子相对分离的分离机构。
根据这样的特征,能够使用户进行将卷筒纸等设置于记录装置的操作以及从记录装置将卷筒纸等取出的操作时的操作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打印机的要部侧视图。
图2是放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的配置有按压装置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的配置有按压装置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按压装置的偏心凸轮的侧视图。
图5是模式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设定第一按压载荷)。
图6是模式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设定第二按压载荷)。
图7是模式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使辊子对分离)。
符号说明
1打印机  2左侧框架  3突起部  4弹簧卡止部  20卷筒纸给送装置  23给送驱动辊  24给送从动辊  25第二导向构件  30按压装置  31给送从动辊支架  32偏心凸轮  33受钮螺旋弹簧  34圆柱弹簧  100控制装置  P单张纸  RP卷筒纸  RS轴体  Y副扫描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喷墨打印机1的概略结构>
对于喷墨打印机1的概略结构,一边参照图1一边进行说明。
图1是喷墨打印机1的要部侧视图。
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打印机1,作为向作为“被记录材料”的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上执行记录的单元,具备:输送驱动辊11、输送从动辊12、记录纸支撑构件13、排出驱动辊14、排出从动辊15、滑架16以及记录头17。
输送驱动辊11是在金属轴体的外周面上施加高摩擦覆盖膜而形成的,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输送从动辊12被轴支撑得能够在向与输送驱动辊11接触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从动转动。记录纸支撑构件13是在记录执行区域(通过记录头17喷射墨液的区域)支撑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的构件。在记录纸支撑构件13与排出驱动辊14之间,配置有支撑通过了记录纸支撑构件13的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并将其向排出驱动辊14导向的辅助支承构件131。排出驱动辊14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排出从动辊15被轴支撑得能够从动转动,并且向排出驱动辊14接触的方向施力。
滑架16通过滑架导向轴18以及滑架支撑框架19被支撑得能够向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该主扫描方向是沿着由记录纸支撑构件13支撑的状态的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的记录面(执行记录的面。下同。)与副扫描方向Y(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滑架导向轴18以及滑架支撑框架19沿着主扫描方向配置。滑架16连结有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双方向旋转的环状带(未图示)。该环状带被悬架在马达的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未图示)上,被配置成相对于滑架导向轴18以及滑架支撑框架19大致平行。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该环状带双方向旋转,从而使滑架16向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
在滑架16上搭载有记录头17。记录头17以头面与由记录纸支撑构件13支撑的状态的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的记录面面对的方式搭载于滑架16。记录头17在头面上设有用于向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的记录面喷射墨液而形成墨点的多个喷射喷嘴(未图示)。墨液的向记录头17的供给从设置于喷墨打印机1的本体的墨盒(未图示)经由墨管(未图示)而进行。
进而,喷墨打印机1具备:向输送驱动辊11输送单张纸P的众所周知的自动给送装置(未图示),以及作为向输送驱动辊11输送卷筒纸RP的“输送装置”的卷筒纸给送装置20。卷筒纸RP在以符号A所示的路径输送,单张纸P在以符号B所示的路径输送。卷筒纸给送装置20具有:卷筒纸支撑轴21,第一导向构件22,给送驱动辊23,给送从动辊24,第二导向构件25,挡板26,两个卷筒纸导向辊27以及第三导向构件28。
卷筒纸支撑轴21支撑卷绕有卷筒纸RP的轴体RS,并且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第一导向构件22是将卷筒纸RP向给送驱动辊23导向的构件。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构成夹持卷筒纸RP的“辊子对”。给送驱动辊23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给送从动辊24被轴支撑得能够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从动旋转。第二导向构件25是将卷筒纸RP向挡板26导向的构件。挡板26被支撑得能够摆动,通过未图示的摆动机构而摆动。该挡板26是有选择地切换卷筒纸RP的输送路径A与单张纸P的输送路径B的构件。两个卷筒纸导向辊27被支撑得能够从动转动,与卷筒纸RP接触而从动转动。第三导向构件28是将卷筒纸RP向输送驱动辊11导向的构件。通过卷筒纸支撑轴21以及给送驱动辊23的旋转而向输送驱动辊11给送被卷筒纸支撑轴21支撑的卷筒纸RP。
在上面说明的结构的喷墨打印机1中,被给送的单张纸P或者卷筒纸RP由记录纸支撑构件13支撑,交替反复进行从向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的记录头17的头面喷射墨液而在记录面上形成墨点的工作、和通过输送驱动辊11与排出驱动辊14的旋转以预定的输送量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的工作,由此在记录面上执行记录。这一连串的记录控制以及所述的自动给送装置以及卷筒纸给送装置20的控制,通过具有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电路的控制装置100执行。
<按压装置30的结构>
对于按压装置30的结构,一边参照图2~图4一边进行说明。
图2是放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20的配置有按压装置30的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其侧视图,图4是按压装置30的偏心凸轮32的侧视图。
按压装置30是向给送驱动辊23按压给送从动辊24的装置,具有上述的给送从动辊支架31、偏心凸轮32、受扭螺旋弹簧33以及圆柱弹簧34。
给送驱动辊23以能够将轴部231设为旋转轴而旋转的方式,由构成喷墨打印机1的外壳的一部分的左侧框架2以及右侧框架(未图示)支撑。给送从动辊24由设置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圆柱弹簧34支撑。给送从动辊支架31以能够将轴部311设为摆动轴向符号C表示的摆动方向摆动的方式,由左侧框架2以及右侧框架支撑。
构成“按压载荷切换机构”以及“分离机构”的偏心凸轮32以能够将轴部321设为旋转轴而旋转的方式,由左侧框架2支撑,传递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偏心凸轮32的凸轮轮廓具有:从轴部321的中心点到凸轮面的距离为L1的区域32a;从轴部321的中心点到凸轮面的距离为比L1长的L2的区域32b;以及从轴部321的中心点到凸轮面的距离为比L2长的L3的区域32c(图4)。该偏心凸轮32的旋转控制由控制装置100(图1)执行。
受钮螺旋弹簧33由左侧框架2的突起部3支撑。受扭螺旋弹簧33的一端部331卡定于左侧框架2的弹簧卡定部4,受扭螺旋弹簧33的另一端部332接合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弹簧接合部313。即给送从动辊支架31通过受扭螺旋弹簧33的弹簧力,被向凸轮接触部312与偏心凸轮32接触的摆动方向施力。
<按压装置30的工作>
对于按压装置30的工作,一边参照图5~图7一边进行说明。图5~图7是模式性图示卷筒纸送给装置20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5是图示偏心凸轮32的凸轮面的区域32a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凸轮接触部312接触的状态的图。
在该状态下,通过圆柱弹簧34的弹簧力,将给送从动辊24向给送驱动辊23按压。此时的给送从动辊24对给送驱动辊23的按压载荷被设定为如下所述的充分的按压载荷(第一按压载荷):在通过给送驱动辊23和给送从动辊24夹持卷筒纸RP、通过给送驱动辊23的旋转输送卷筒纸RP时,实现在给送驱动辊23与卷筒纸RP的接触面不产生滑动等的稳定的输送。具体地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按压载荷被设定为大约1.5kgf。
图6是图示偏心凸轮32的凸轮面的区域32b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凸轮接触部312接触的状态的图。
在例如喷墨打印机1的电源切断时和喷墨打印机1在抑制了消耗电力的省电模式下工作等时候,有时长时间不在卷筒纸RP上执行记录。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以进行了喷墨打印机1的电源切断操作为条件,或者以喷墨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作为条件,使卷筒纸RP从记录执行区域退避。
更具体地说,首先从图5所示的状态将卷筒纸RP向反送方向D输送,使卷筒纸RP从记录执行区域退避,变为该卷筒纸RP的前端位于给送驱动辊23以及给送从动辊24与记录执行区域之间的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通过在这样的状态下使卷筒纸RP待机,在接下来进行向卷筒纸RP的记录时,不需要再次设置卷筒纸RP的时间,能够立即执行向卷筒纸RP的记录。
接下来,从该状态使偏心凸轮32向符号E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变为偏心凸轮32的凸轮面的区域32b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凸轮接触部312接触的状态。由此给送从动辊支架31变为向从给送驱动辊23离开的摆动方向C1摆动一定量(与L1和L2之差相当的量)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给送从动辊24通过轴支撑给送从动辊24的圆柱弹簧34的弹簧力(弹性复原力)向符号F所示的方向变位,通过圆柱弹簧34的弹簧力维持给送从动辊24被按压到给送驱动辊23上的状态。即,维持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卷筒纸RP的前端附近的状态。从而,此时的给送从动辊24对给送驱动辊23的按压载荷,变为比所述的第一按压载荷低给送从动辊支架31向从给送驱动辊23离开的摆动方向C1摆动的量的按压载荷(第二按压载荷)。具体地说,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按压载荷被设定为作为第一按压载荷的大约1/3的大约0.5kgf。由此,在长时间不在卷筒纸RP上执行记录的待机状态下,能够降低在卷筒纸RP的记录面上附着给送从动辊24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
另外,第二按压载荷优选,在能够维持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卷筒纸RP的状态的范围内,设定为尽可能低的载荷。另外由偏心凸轮32的旋转进行的按压载荷的切换,为了防患按压载荷的误设定等于未然,因此,优选如该实施例那样通过由控制装置100进行的马达控制自动进行该切换,但也可以设置例如用户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偏心凸轮32旋转而切换按压载荷的机构。
另外,卷筒纸给送装置20在给送驱动辊23的下游侧通过第二导向构件25形成有空间251。该空间251能够使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的状态的卷筒纸RP的前端附近以保持该卷筒纸RP的弯卷的姿势待机。该空间251不是本发明所必须的结构要素,但通过设置这样的空间251,能够保持以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的状态待机的卷筒纸RP的弯卷。即,能够避免产生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的力作用在以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的状态待机的卷筒纸RP上。由此,在长时间维持通过给送驱动辊23与给送从动辊24夹持卷筒纸RP的状态时,能够避免例如在卷筒纸RP上产生记录面弯曲成凹面状的翘曲和变形等。因此,当在之后在卷筒纸RP上执行记录时,能够降低产生由该卷筒纸RP的翘曲和变形等引起的所谓喷头擦伤和卡纸等的可能性。
图7是图示偏心凸轮32的凸轮面的区域32c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凸轮接触部312接触的状态的图。
从图6所图示的状态,使偏心凸轮32向符号E所示的旋转方向进一步旋转,变为偏心凸轮32的凸轮面的区域32c与给送从动辊支架31的凸轮接触部312接触的状态。由此给送从动辊支架31变为向从给送驱动辊23离开的摆动方向C1摆动一定量(与L2和L3的差相当的量)的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变为给送从动辊24从给送驱动辊23离开的状态,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卷筒纸给送装置20设置卷筒纸RP的操作以及从卷筒纸给送装置20取出卷筒纸RP的操作。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无损作为利用卷筒纸RP的优点之一的便利性、降低在卷筒纸RP等的记录面上附加给送从动辊24的按压痕迹的可能性。
<其他的实施例、变形例>
不用言及,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面说明的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没有设置给送驱动辊23以及给送从动辊24、而这两者的功能由输送驱动辊11以及输送从动辊12兼顾的结构的喷墨打印机1中,也能够在该输送驱动辊11以及输送从动辊12中应用本发明,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向记录执行区域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该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构成为,包含辊子对和将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向另一方的辊子按压的按压装置,通过至少使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旋转而输送由所述辊子对夹持的被记录材料;
所述按压装置,具有能够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切换为第一按压载荷或者比所述第一按压载荷低的第二按压载荷的任意一个的按压载荷切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空间,在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被所述辊子对夹持的状态下、该被记录材料的前端位于所述辊子对与所述记录执行区域之间时,该空间使该被记录材料的位于所述辊子对与所述记录执行区域之间的部分,能够以保持该被记录材料的弯卷的姿势待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所述输送装置以及所述按压装置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至少在将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向所述记录执行区域输送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一按压载荷,在不对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执行记录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二按压载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不对卷绕于轴体的长条的被记录材料执行记录时,以进行所述记录装置的电源切断操作为条件,或者以所述记录装置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为条件,将所述辊子对的按压载荷设为所述第二按压载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含使所述辊子对的任意一方的辊子与另一方的辊子相对分离的分离机构。
CN201110061503.6A 2010-03-15 2011-03-15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7142A JP5671820B2 (ja) 2010-03-15 2010-03-15 記録装置
JP057142/2010 2010-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836A true CN102189836A (zh) 2011-09-21
CN102189836B CN102189836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55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15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836B (zh) 2010-03-15 2011-03-15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517497B2 (zh)
JP (1) JP5671820B2 (zh)
CN (1) CN1021898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667A (zh) * 2014-05-01 2015-1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097541A (zh) * 2016-02-19 2017-08-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7166A (ja) * 2010-01-29 2011-08-18 Seiko Epson Corp 媒体送り装置、記録装置
JP5888398B2 (ja) * 2014-12-22 2016-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5A (zh) * 1988-04-08 1989-1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纸输送机构
JPH0940209A (ja) * 1995-07-27 1997-02-10 Canon Inc 搬送ローラ対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33499A (ja) * 1996-10-31 1998-05-22 Kyocer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ベルト定着装置
CN1323700A (zh) * 2000-05-17 2001-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传输装置
CN1721196A (zh) * 2004-07-13 2006-01-18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避免夹纸压痕的热转印式打印机
US20070126171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302536A (ja) * 2007-06-06 2008-12-18 Canon Inc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7283A (zh) * 2008-01-29 2009-08-05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2470A (ja) 2003-12-05 2005-06-23 Canon Inc ロール紙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5A (zh) * 1988-04-08 1989-1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纸输送机构
JPH0940209A (ja) * 1995-07-27 1997-02-10 Canon Inc 搬送ローラ対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33499A (ja) * 1996-10-31 1998-05-22 Kyocer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ベルト定着装置
CN1323700A (zh) * 2000-05-17 2001-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传输装置
CN1721196A (zh) * 2004-07-13 2006-01-18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避免夹纸压痕的热转印式打印机
US20070126171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302536A (ja) * 2007-06-06 2008-12-18 Canon Inc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7283A (zh) * 2008-01-29 2009-08-05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667A (zh) * 2014-05-01 2015-1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49667B (zh) * 2014-05-01 2018-04-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097541A (zh) * 2016-02-19 2017-08-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1817A1 (en) 2011-09-15
US8721023B2 (en) 2014-05-13
JP5671820B2 (ja) 2015-02-18
JP2011190030A (ja) 2011-09-29
US20130307894A1 (en) 2013-11-21
US8517497B2 (en) 2013-08-27
CN102189836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756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2189836A (zh) 记录装置
JP2009012224A (ja) 流体吐出装置
CN111002715B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恢复方法
JPH07112841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070855A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1970116A (zh) 脱壳机
KR100485789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급지장치
US6238114B1 (en) Print media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7533878B2 (en) Printer media transport for variable length media
CN100537240C (zh) 喷墨打印机
JP20082385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44996B (zh) 记录介质输送设备和具有记录介质输送设备的记录设备
CN107097541B (zh) 记录装置
CN10396349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25117A (zh)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4507650B (zh) 介质加工装置及介质加工方法
US20230091312A1 (en) Medium supply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20160250870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0238585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픽업로울러 절환장치
CN202623527U (zh) 打印机进纸装置
CN211895258U (zh) 一种利于打印纸片传输的打印机
CN202862788U (zh) 一种自动滚印机
CN101746160B (zh) 打印机
KR100421973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드라이브롤러 해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