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2901A -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2901A
CN102172901A CN2011100277133A CN201110027713A CN102172901A CN 102172901 A CN102172901 A CN 102172901A CN 2011100277133 A CN2011100277133 A CN 2011100277133A CN 201110027713 A CN201110027713 A CN 201110027713A CN 102172901 A CN102172901 A CN 102172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dhesive
performed polymer
woven fabri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77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2901B (zh
Inventor
皮丕辉
董新
蔡智奇
张惠洪
张应中
吴家伟
王卫丹
欧承顺
吴锦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XIN HONGDA ABRASIVE MATERIAL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QINGXIN HONGDA ABRASIVE MATERIAL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XIN HONGDA ABRASIVE MATERIAL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QINGXIN HONGDA ABRASIV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277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2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2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2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29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取8-20份的环氧树脂,10-40份的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0-22份的固化剂,20-45份的磨料,5-10份的稀释剂,1-3份硅烷偶联剂,3-8份的辅助材料,混合均匀后,经过浸渍、喷涂、高温固化,然后冲压成型,制成抛光磨具;其中,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型或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2%~6%,本产品主要用于金属表面的抛光处理;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容易获得,不需要昂贵的大型设备的投资,明显地提高抛光磨具的弹性和使用寿命,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可以作为用于金属表面的抛光处理。
背景技术
复合磨料制品是通过有机聚合物将磨粒粘结到不织布的纤维上制成的。然后将许多层这种织物层压成可以切割成产品的板材,或将这种织物螺旋缠绕成轮形,也可以直接制成抛光片,其用途包括金属部件的清理、去毛刺、精磨和抛光。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226872.1中公开了一种高耐磨的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这种抛光磨具所用的树脂是环氧树脂,所用的固化剂为聚酰胺、芳香胺/酸酐。具体配方如下:以质量份数计,取20-40份的环氧树脂,加入4-25份的固化剂,20-45份的磨料,8-15份的稀释剂,2-8份的增韧剂,1-3份的硅烷偶联剂,3-8份的辅助材料,混合均匀后,将其喷涂在不织布上,高温固化,然后冲压成型;该专利发明的磨具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抛光轮的弹性不佳,还有待于提高。在型号为WX-60的磨床,磨轮轴转数为1400rpm,测试20分钟的最好结果是:磨削掉金属的量为33g,磨轮外径减少量为5mm。
还有专利文献CN86100995A报道了一种砂轮磨具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这种砂轮是由均匀分散并被一种新颖的粘结剂体系粘固在有机底基中的磨料制成。胶黏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是:异氰酸酯31.8%-52.7%、4,4′-亚甲基-双苯胺(MDA)4.8-8.0%、硬脂酸锂4.5-5.2%、混合二甲苯1.4-20.8%、乙酸2-乙氧基乙醇酯20.0-45.2%以及少量的苯氧基树脂等。实施方案也是两道浸渍,即含有纤维织物或长纤维织物的制品包括生成弹性体树脂内层的第一道胶黏剂浸渍,以及可生成弹性体树脂外层的第二道浸渍,然后挤压成型。当砂轮在发热条件下接触工件旋转时,由于砂轮对工件的压力很高,表面速度很大,就会涂污工件的表面。此砂轮的优点是加入了可相容聚合物,可以使涂污现象明显减少甚至消除。但是该发明的胶黏剂体系太复杂,工序比较多,给操作带来不便,而且二甲苯易挥发,毒性很大,也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目前国内的专利文献中对不织布抛光轮的报道较少见,本专利在参考其他发明专利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一种不织布抛光轮,在减少成本及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磨具的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可作为用于金属表面的抛光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8-20份的环氧树脂,10-40份的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0-22份的固化剂,20-45份的磨料,5-10份的稀释剂,1-3份硅烷偶联剂,3-8份的辅助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浆料,然后对不织布进行浸渍;其中,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型或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800~30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2%~6%,具体可为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T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T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H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H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IP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IPDI型预聚体;磨料为碳化硅、海南砂、白刚玉和/或纳米二氧化硅;固化剂为聚酰胺、脂环胺和/或芳香胺;稀释剂为乙醇、碳酸二甲酯、甲乙酮、丙酮、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或四氢呋喃;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辅助材料为促进剂催化剂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蜡粉、石墨、颜料、硬脂酸镁和/或硬脂酸锌;所述不织布为PET型、PP型或PE型不织布;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不织布的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20%-4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不织布叠加到8-12cm的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3-6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20-150℃下烘3-4小时,再放在室温下1-2天,最后用冲床冲压,制得抛光磨具。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所述的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是将-NCO基团封闭起来的。因为-NCO基团的反应活性很高,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反应,遇到胺类固化剂,反应非常迅速,通常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凝胶。所以必须将活泼的-NCO基团封闭起来,使其在常温下保持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升温到解封温度,使其解封出-NCO基团,继而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此外,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中还含有聚醚或聚酯的软段结构。聚醚型聚氨酯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聚酯型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黏附力、抗热氧化性。聚醚和聚酯中侧基越小、醚键或酯键之间亚甲基数越多、结晶性软段分子量越高,聚氨酯结晶性越高,机械强度和胶接强度就越大。
所述的树脂是环氧树脂,因为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粘结性,与聚氨酯预聚体复配,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使得胶黏剂既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又有很好的弹性。这也是与其他专利不同的地方。
所述聚酰胺优选为聚酰胺651、聚酰胺650、聚酰胺200或聚酰胺400,所述芳香胺优选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或间苯二胺。异佛尔酮二胺(IPDA)是一种脂环胺固化剂,它具有耐高温,高HDT,收缩率小,色泽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其固化物有很好的韧性,能够增加抛光磨具的弹性。
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胶黏体系中,可以提高体系的粘接强度。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可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界面之间架起“分子桥”,把两种性质悬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粘接强度的作用。这些硅烷偶联剂一方面与碳化硅,海南砂等骨架材料结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和高分子材料或粘接剂结合,从而在粘接界面形成强力较高的化学键,大大改善了粘接强度。
所述蜡粉为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根据蜡份的粒径要求,优选的蜡粉型号为TF-1780、TF-1778、TF-1830、PE-1500F或PP-1362D,蜡粉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耐磨性。
所述颜料优选为氧化铬绿、酞菁绿或群青蓝,广州市益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所述碳化硅、海南砂、白刚玉的粒径优选为200-1800目,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优选为20-350nm。
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作为催化剂,用量为整个体系的1-2%左右,可以提高聚氨酯预聚体与胺类固化剂的固化速率。
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锌,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工件被涂污。
纳米二氧化硅提高强度和耐磨性。它主要分布在环氧树脂的链间中,由于其表面严重的配位不足、庞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欠氧等特点,使它表现出极强的活性,很容易和环氧环状分子的氧起键合作用,提高了分子间的键力,同时尚有一部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仍然分布在高分子链的空隙中,与粗晶SiO2颗粒相比较,表现很高的流涟性,从而使纳米二氧化硅添加的环氧树脂材料强度、韧性、延展性均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高流动性和小尺寸效应,使材料表面更加致密细洁,摩擦系数变小,加之纳米颗粒的高强度,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大增强。
固化工艺分三步,即浸渍、喷胶、高温固化。胶黏剂要分两次使用,第一次是浸渍,其目的是使不织布表面全部润湿,以填充凸凹不平的表面,使接触面积增大;第二次是喷胶,其目的是使磨料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纤维表面,同时也增大了与底材的附着力。最后将喷胶后的不织布叠加到一定的厚度,放置在一定温度的烘箱中进行固化。固化后的不织布经过冲床冲压即成型。
本发明不织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它是新一代平面结构环保材料的纤维制品,其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强力好,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和棉织品相比,无纺布要厚和硬,而且造价便宜。不织布能够与胶粘体系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不织布抛光轮在降低磨料成本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它具有以下优点:散热快、耐高转速研磨;高耐磨、高弹性;研磨能力强,丝路清晰均匀,光亮度好;自锐性好;对被抛工件不留残胶,不发黑或变色;灰尘小,不污染;操作安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制得不织布抛光磨具所用的聚氨酯预聚体,能够明显地提高抛光磨具的弹性。
2.本发明所制得不织布抛光磨具所用的复配的固化剂,能够与环氧树脂形成胶粘度很高的固化物,增大了与磨料的粘附力,在抛光过程中不易掉砂,延长了抛光磨具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所制得不织布抛光磨具所用的硅烷偶联剂,能够改善磨粒表面的浸润性,在胶黏剂与磨粒之间形成化学键,提高其粘结强度,使磨粒不易脱落。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容易获得,不需要昂贵的大型设备的投资,有利于市场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10份环氧树脂,25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H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30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5%,加入20份聚酰胺651,2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1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海南砂,8份工业丙酮,2份乙醇,2份硬脂酸镁,1份型号为TF-1780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1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0.5份酞菁绿,0.5份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P型不织布(密度为5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35%;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不织布叠加到10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5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30℃下烘3小时,再放在室温下2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BD-868)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0cm,厚度为5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2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14份环氧树脂,30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IP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25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6%,22份聚酰胺650,2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5份碳酸二甲酯,1份硬脂酸镁,3份型号为TF-1830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1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份氧化铬绿,1份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E型不织布(密度为10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3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PE型不织布叠加到10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6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50℃下烘4小时,再放在室温下1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JB23-80T)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5cm,厚度为6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3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8份环氧树脂,20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T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20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2%,10份异佛尔酮二胺(IPDA),5份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5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1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海南砂,7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白刚玉,3份粒径为20-350nm的纳米二氧化硅,5份乙醇,2份甲乙酮,1份硬脂酸镁,1份型号为TF-1778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0.5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0.5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1份氧化铬绿,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ET型不织布(密度为12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4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PET型不织布叠加到12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6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20℃下烘4小时,再放在室温下2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BD-868)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0cm,厚度为6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4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20份环氧树脂,30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T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8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3%,10份聚酰胺651,5份聚酰胺650,5份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5份二甲基甲酰胺,1份硬脂酸镁,1.5份型号为PE-1500F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1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1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0.4份氧化铬绿,1份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P型不织布(密度为15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35%;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PP型不织布叠加到8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4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40℃下烘4小时,再放在室温下1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BD-868)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0cm,厚度为4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5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15份环氧树脂,40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IP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10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4%,10份聚酰胺651,20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5份乙醇,3份硬脂酸镁,2份型号为PE-1500F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0.5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0.5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3份群青蓝,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P型不织布(密度为20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2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PP型不织布叠加到9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3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45℃下烘3.5小时,再放在室温下2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JB23-80T)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5cm,厚度为3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6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20份环氧树脂,10份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HDI型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25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4%,15份异佛尔酮二胺(IPDA),3份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份间苯二胺,33份粒度为200-1800目的碳化硅,10份碳酸二甲酯,1份硬脂酸镁,1份型号为PP-1362D的蜡粉(粒径为0.5-70μm),1份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1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2份群青蓝,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制得油相浆料,用该油相浆料对PP型不织布(密度为250g/dm3)进行浸渍;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得到的浸渍后的不织布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4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PP型不织布叠加到11cm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6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35℃下烘3小时,再放在室温下1天,最后用冲床(型号为JB23-80T)进行冲压,制得直径为25cm,厚度为6cm的抛光磨具。
实施例7
对于实施例1-6所得到抛光磨具,测量其对金属磨削克数和磨轮外径减少量,方法是将抛光磨具安装在适于支承该磨轮的磨床轴(磨床型号为WX-60)上,用马达驱动安装在水平轴上抛光磨具。磨轮轴转数为1400rpm。
在磨床另外一根水平驱动轴(与第一根平行)上支承着长为10cm,直径为8cm的圆柱形金属铁环试件,将它以3cm/s向第一根轴方向推进,使试件外圆周面与测试磨轮接触,试验过程中试件也沿着旋转轴方向作往复运动,保证试件几乎所有外圆周面相继与磨轮接触。
每次试验时间为25min,每次接触进行磨削后,取下试件,测量它的重量,同时也测量磨轮外径减少量。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045338000000081
其中比较例为市面上的同类抛光磨具,也是用于金属表面的抛光处理。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6的测试效果均好于比较例。这是因为实施例1-6都用到了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和硅烷偶联剂。当升温到一定温度时,上述固化剂胺基中的活泼氢既与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也与-NCO基团反应,形成一个交联的固化物,这个固化物既有环氧树脂优异的粘结性,也具有聚氨酯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了抛光磨具的使用寿命.如实施例1中,聚酰胺651中的胺基氢与环氧基反应,同时,当上升到一定温度时,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HDI型预聚体开始解封,释放出-NCO基团,胺基氢又与-NCO反应,这样三者就形成了一个交联网络体系,此体系与未加入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的体系相比,弹性和耐磨性更好;硅烷偶联剂能够改善磨粒表面的浸润性,提高磨料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强度。实施例1和5的抛光轮的测试效果在实施例1-6中是比较好的。除用到上述材料外,这两个实施例中用到的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是HDI聚醚型和IPDI聚醚型的。它们不仅含有醚键,而且HDI和IPDI是脂肪族的异氰酸酯,不含有刚性的苯环,相对于芳香族的异氰酸酯有更好的弹性,从而使得抛光磨具有很好的弹性。

Claims (8)

1.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第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取8-20份的环氧树脂,10-40份的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0-22份的固化剂,20-45份的磨料,5-10份的稀释剂,1-3份硅烷偶联剂,3-8份的辅助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浆料;然后用油相浆料对不织布进行浸渍;其中,所述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型或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800~3000,其解封后的活性-NCO质量含量为2%~6%;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脂环胺和/或芳香胺;磨料为碳化硅、海南砂、白刚玉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释剂为乙醇、碳酸二甲酯、甲乙酮、丙酮、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辅助材料为催化剂二丁锡二月桂酸酯(DBTL)、蜡粉、石墨、颜料、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织布为PET型、PP型或PE型不织布;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剩余油相浆料加入到喷涂机中,在室温下对第一步所得不织布的正反两面进行喷涂,喷涂量为不织布重量的20%-40%;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喷涂后的多块不织布叠加到8-12cm的厚度,然后放在室温下压至3-6cm,取出不织布,将其放在烘箱中,120-150℃下烘3-4小时,再放在室温下1-2天,最后用冲床冲压,制得抛光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T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T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H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HDI型预聚体、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醚-IPDI型预聚体或甲乙酮肟封闭的聚酯-IPDI型预聚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51、聚酰胺650、聚酰胺200或聚酰胺400;所述脂环胺为异佛尔酮二胺(IPDA)、锰烷二胺或双(对氨基环已烯)甲烷;所述芳香胺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或间苯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织布的密度为50-250g/d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粉的粒径为0.5-7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硅、海南砂、白刚玉的粒径为200-1800目,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3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要分三步进行,即浸渍、喷胶和高温固化,最后冲压成型。
8.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由权利要求书1所述方法制备。
CN 201110027713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2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7713 CN102172901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7713 CN102172901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2901A true CN102172901A (zh) 2011-09-07
CN102172901B CN102172901B (zh) 2013-06-12

Family

ID=4451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77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2901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290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8677A (zh) * 2013-01-24 2013-06-0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超细纤维复合抛光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290996A (zh) * 2015-11-23 2016-02-03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超硬树脂砂轮的制备方法
CN106317374A (zh) * 2016-08-18 2017-01-11 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型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6695578A (zh) * 2016-12-29 2017-05-24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3d曲面玻璃高效抛光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7239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无心外圆磨用不锈钢超精密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685A (zh) * 2017-04-19 2017-07-25 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硬质精抛轮抛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627A (zh) * 2017-07-26 2017-12-12 无锡旺绿鸿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抛光布的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091263A (zh) * 2018-09-26 2019-08-06 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织布磨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2493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常州市达蒙砂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偶连剂磨料的砂轮片
CN110465836A (zh) * 2019-08-22 2019-11-19 海南亿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水研磨抛光工艺
CN110877302A (zh) * 2019-12-04 2020-03-13 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百洁布增强有机陶瓷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A (zh) * 2020-07-17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3884A1 (en) * 1999-12-20 2001-06-21 Paul Wei Production of layered engineered abrasive surfaces
CN1927918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郭晓明 利用玻璃纤维边角料制成的抛光磨具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00053A (zh) * 2006-12-13 2008-06-18 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结合复合磨料的磨具
CN101913121A (zh) * 2010-07-14 2010-1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耐磨的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3884A1 (en) * 1999-12-20 2001-06-21 Paul Wei Production of layered engineered abrasive surfaces
CN1927918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郭晓明 利用玻璃纤维边角料制成的抛光磨具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00053A (zh) * 2006-12-13 2008-06-18 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结合复合磨料的磨具
CN101913121A (zh) * 2010-07-14 2010-1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耐磨的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8677B (zh) * 2013-01-24 2015-09-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超细纤维复合抛光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128677A (zh) * 2013-01-24 2013-06-0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超细纤维复合抛光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290996A (zh) * 2015-11-23 2016-02-03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超硬树脂砂轮的制备方法
CN106317374A (zh) * 2016-08-18 2017-01-11 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型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6695578A (zh) * 2016-12-29 2017-05-24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3d曲面玻璃高效抛光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7239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无心外圆磨用不锈钢超精密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685A (zh) * 2017-04-19 2017-07-25 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硬质精抛轮抛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627A (zh) * 2017-07-26 2017-12-12 无锡旺绿鸿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抛光布的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02493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常州市达蒙砂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偶连剂磨料的砂轮片
CN110091263A (zh) * 2018-09-26 2019-08-06 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织布磨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1263B (zh) * 2018-09-26 2024-03-22 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织布磨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5836A (zh) * 2019-08-22 2019-11-19 海南亿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水研磨抛光工艺
CN110465836B (zh) * 2019-08-22 2021-07-09 海南亿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水研磨抛光工艺
CN110877302A (zh) * 2019-12-04 2020-03-13 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百洁布增强有机陶瓷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A (zh) * 2020-07-17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B (zh) * 2020-07-17 2022-03-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2901B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2901B (zh) 一种不织布抛光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3121B (zh) 一种高耐磨的不织布抛光磨具的制备方法
CN102559126B (zh) 一种用于结构粘接的耐水解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TWI287481B (en) Polyurethane urea polishing pad
CN102250505A (zh) 风力发电叶片修补用腻子及制备方法
TW200302842A (en) Polishing pad
CN105860008A (zh) 一种透气型聚氨酯塑胶跑道面层胶合材料
CN102325629A (zh) 用于研磨的涂布的载体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6753172A (zh) 双面涂布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涂布工艺和用途
CN105566854A (zh) 一种具有特殊固化特性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CN106046313A (zh) 一种化学机械抛光垫、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
JP3135944U (ja) 被研磨物保持材用リペア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被研磨物保持材
CN102505555B (zh) 一种高速聚氨酯造纸胶辊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
CN102746610A (zh) 一种用于浸渍钢轨打磨砂轮外层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浸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5662B (zh) 用于纤维增强的塑料部件的表面调质处理的基于环氧树脂的凝胶涂料
CN106346381A (zh) Pva弹性防堵砂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5401924A (zh) 一种黏弹聚脲防水卷材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JP6580774B1 (ja) 熱可塑性マトリックス樹脂形成用二液硬化型組成物、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マトリックス樹脂、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CN103949987B (zh) 一种弹性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7573A (zh) 聚氨酯跑道胶
CN104927755A (zh) 一种常温固化耐瞬时高温高柔性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356B (zh) 一种复合气瓶内胆表面涂层
CN102286137A (zh)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2980301B (zh) 一种超强防爆抗冲击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5578A (zh) 一种3d曲面玻璃高效抛光盘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