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1631A -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1631A
CN102171631A CN2009801386711A CN200980138671A CN102171631A CN 102171631 A CN102171631 A CN 102171631A CN 2009801386711 A CN2009801386711 A CN 2009801386711A CN 200980138671 A CN200980138671 A CN 200980138671A CN 102171631 A CN102171631 A CN 102171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hole
particle
lower electrode
prote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86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1631B (zh
Inventor
中村一登
西川和宏
甲斐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1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1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6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234Metallic ba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295Metallic connector elements partly mounted in a hole of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36Permanent spacer or stand-off in a printed circuit or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该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具有经由设置于下部电极面板(3)的通孔(9a、9b、9c、9d)导出电信号的FPC(10),其中,将下部电极面板与上部电极片(2a)粘结的粘结层(16)具有与通孔连通的连接孔(16a),在连接孔内且在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通孔的周缘部与上部电极片(2)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点隔垫(30),在通过该点隔垫来维持间隙间隔的连接孔内,自通孔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PC连接部的可靠性优良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用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手提式终端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复印机、传真机等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词典、汽车导航系统、小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或各种家电产品等。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话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壳体一般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正面壳体与背面壳体组合而构成。具体而言,在正面壳体的表面,为了保护液晶显示窗,通过熔接等固定有保护面板。而且,该保护面板以往一直使用无色透明的树脂面板,但随着电子设备的时尚化,逐渐开始通过印刷实施修边等装饰。
另外,近年来,在便携式电话中,作为下一代界面,期待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等中的如图12所示的保护面板101具有输入设备功能这种界面。
对于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01,使用图13的分解图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13中,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01具有下部电极面板103、上部电极片102a和装饰片102b。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在不具有挠性的保护面板本体的上表面具有下部透明电极105和设置于该下部透明电极105周围的下部电路107a、107b;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下表面具有在与所述下部透明电极105对置的位置设置的上部透明电极104和设置于该上部透明电极104周围的上部电路106a~106d、107c、107d;所述装饰片102b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上具有装饰层117,该装饰层117利用图样将所述下部电路107a、107b及所述上部电路106a~106d、107c、107d遮蔽并形成有透明窗部118。
在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及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的内表面,作为各透明电极104、105,ITO(氧化铟锡)等通过溅射或真空蒸镀而形成为矩形。在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上,平行地形成有与透明电极104连接的使用了银膏的带状汇流条106a、106b,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上,形成有与透明电极105连接的使用了银膏的带状汇流条107a、107b,该带状汇流条107a、107b沿与所述汇流条106a、106b正交的方向延伸。各汇流条106a、106b、107a、107b的电路延伸设置到在上部电极片102a的缘部设置的连接部108并汇集于一个部位。
所述装饰片102b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的整个正面(外表面)(以下将上部电极片102a和装饰片102b的层叠膜称为活动片102),若用手指或笔等按压所述装饰片102b的表面,则活动片102一体地向下方弯曲,其结果是,形成于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及下部电极面板103的内表面的各透明电极104、105接触,从而检测到输入位置。
另外,在图13中,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01不同,与所述连接部108中的各电极端106c、107c、106d、107d对应地,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的所述连接部108处与Z方向平行地形成有通孔109a~109d。而且,与这些通孔109a~109d对应地在FPC(柔性印刷配线板)110的连接侧端部110a竖立设置有四个金属引脚111~114,该金属引脚111~114经由图13中未示出的导电性粘结剂(参照图14中的附图标记115)与所述电极端106c、107c、106d、107d导通。对于自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背面进行连接的FPC连接方法,公开在专利文献2中。
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所述带有引脚的FPC110在FPC110的连接侧端部110a,在膜基材110f及作为导电部的电路110c上分别开设有金属引脚固定孔110g,自所述电路110c侧向该金属引脚固定孔110g中插入金属引脚111~114,上述金属引脚111~114具有引脚轴部和相比该引脚轴部的外径而形成为大径的头部。并且以覆盖该金属引脚111~114的所述头部(例如在图14中为114a)的方式在所述电路110c及所述膜基材110f上贴附有覆盖层膜110b(参照图14)。
另外,图14中的附图标记116表示用于在周缘部贴合所述活动片102的所述上部电极片102a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的粘结层。在粘结层116上,用于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参照图14中的附图标记115)的各连接孔121对应于所述连接部108的所述各电极端106c、107c、106d、107d而形成。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6445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077784号小册子
但是,当自所述各电极端106c、107c、106d、107d的各连接孔121分别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时,产生如下问题。即,在作为所述粘结层116的穿透部分的各连接孔121,理所当然在所述活动片102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之间存在空隙(参照图15),而且,所述活动片102容易一体地向下方弯曲,因此,导致所述活动片102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103之间的间隔尺寸容易变化。因此,在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时,如图16所示,存在各连接孔121上的所述活动片102凹陷而不能充分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的不良情况。与所述连接部108中的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的连接可靠性,特别是如所述电极端107c、107d那样,该电极端107c、107d和带状汇流条107a、107b由其它部件分别形成时的连接可靠性,依赖于导电性粘结剂115的填充情况,若如上所述不能充分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则所述带有引脚的FPC110的连接可靠性降低。
并且,由于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通过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二液固化)而固化,因此,如上所述在各连接孔121上的所述活动片102凹陷而不能充分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的状态下,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固化,则导致所述活动片102的凹陷被维持。作为所述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01,所述活动片102的整个表面构成电子设备的外部装饰,因所述活动片102存在凹陷,故导致外观品质差。
而且,即便是在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时不产生凹陷的情况,因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15在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时的收缩,也会在所述活动片102产生凹陷,从而导致所述保护面板101的外观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的连接可靠性和外观品质优异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以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具有:
下部电极面板,其在不具有挠性的保护面板本体的上表面具有下部透明电极和设置于该下部透明电极周围的下部电路;
上部电极片,其配置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的上侧,并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下表面具有上部透明电极和设置于该上部透明电极周围的上部电路,所述上部透明电极设置于与所述下部透明电极对置的位置处,所述上部电极片在周缘部利用粘结层粘结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使得在所述上部透明电极和所述下部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间隙;
装饰片,其配置于所述上部电极片的上侧,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至少一侧的表面具有将所述下部电路及所述上部电路遮蔽并形成有透明窗部的装饰层,所述装饰片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的上表面;以及
FPC,其经由引脚导出电信号,该引脚插入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设置的通孔内,
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层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连接孔,在所述连接孔内且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的所述通孔的周缘部和所述上部电极片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隔垫,在利用该隔垫来维持所述连接孔内的间隙间隔的所述连接孔内,自所述通孔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隔垫为点隔垫,所述点隔垫的各点紧固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隔垫为点隔垫,所述点隔垫的各点是紧固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的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三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通过将固定所述粒子的支承层固定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来紧固所述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四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支承层具有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隔垫具有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三~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粒子为球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隔垫的高度尺寸比在所述粘结层的所述连接孔内且由所述隔垫维持的所述连接孔的间隙间隔尺寸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隔垫配置于除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之外的、与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的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四或第五方案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中,所述支承层是在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通孔的框形,在所述支承层的除所述通孔之外的所述支承层上固定有所述粒子,所述粒子配置于与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的周围。
根据本发明,在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通孔的周缘部和上部电极片之间且在所述粘结层的所述连接孔内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隔垫,在利用该隔垫来维持间隙间隔的所述连接孔内,自所述通孔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因此,可以使所述导电性粘结剂顺畅地注入并填充至在将前述下部电极面板和上部电极片粘结的粘结层设置的连接孔的各部位。换言之,例如在所述连接孔内可靠地填充有所述导电性粘结剂,从而可以使面对所述连接孔的所述上部电极片的电极或所述下部电极面板的电极、所述连接孔内的所述导电性粘结剂以及插入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所述通孔内的FPC的引脚可靠地导通,从而可以提高所述电极和所述引脚之间的导通可靠性。因此,可以提高依赖于所述导电性粘结剂的填充情况的带有引脚的FPC的连接可靠性。
并且,由于构成为在由所述隔垫维持的间隙中自所述通孔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因此,可以在上部电极片和装饰片的层叠膜即活动片未产生凹陷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导电性粘结剂的注入,从而可以提高保护面板的外观品质。
而且,即便针对所述导电性粘结剂在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时的收缩,也能够利用所述隔垫来对抗收缩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活动片的凹陷,提高保护面板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特征及其它目的和特征,可以通过与针对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接下来的记述明了。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使用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表示自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通孔刚填充导电性粘结剂后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3B是在图3A的所述保护面板中,在与活动片下表面侧的通孔的周缘部对置的部分固定点隔垫时上部电极片下表面的连接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3C是图3A的所述保护面板的上部电路7d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3D是图3A的所述保护面板的变形例的上部电路7d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3E是图3A的所述保护面板的另一变形例的上部电路7d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FPC线连接结构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自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通孔即将填充导电性粘结剂之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支承层的必要性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6B是用于说明图6A状态下的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支承层的必要性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附近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6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支承层的必要性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
图6D是用于说明图6C状态下的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面板的支承层的必要性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附近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在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侧固定点隔垫时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7B是在图7A的所述保护面板中,在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侧固定点隔垫时的下部电极面板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
图7C是在图7A的所述保护面板中,在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侧固定点隔垫时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7D是图7A的所述保护面板的变形例,是在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侧固定点隔垫时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在活动片2的下表面侧和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侧均固定点隔垫时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说明紧固于活动片的粒子稍微陷入下部电极面板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在活动片的下表面侧跨邻接的多个上部电路而配置支承层时的俯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跨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侧的四个通孔的周缘部位置而配置支承层时的俯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不使用粒子而将棱柱形状的多个隔垫固定时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1B在图11A的所述保护面板中,不使用粒子而将棱柱形状的多个隔垫固定时的自汇流条7b延长的部分7f的连接部分附近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11C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保护面板,是表示在上部电路的与通孔周缘部对置的部分(连接部分),不使用粒子而将棱柱形状的多个隔垫固定的例子的放大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使用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FPC线连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即将自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通孔填充导电性粘结剂之前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自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通孔刚填充导电性粘结剂之后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活动片与下部电极面板之间的间隙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继续进行本发明的记述之前,在附图中,对于相同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便携式电话等的作为下一代界面的例子而表示的结构,其表示以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内侧配置有液晶显示装置20的方式,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9内配置有保护面板1和液晶显示装置20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的基本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的刚填充导电性粘结剂15后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图3B是表示在图3A中所述保护面板1的填充导电性粘结剂15之前且在与通孔9d的周缘部对置的部分,由支承层21支承的粒子22的固定配置状态的上部电极片2a下表面的连接部8的放大俯视图。为了便于了解粒子22及支承粒子22的支承层21的形态,该图3B构成使上部电极片2a上下颠倒后处于上部电极片2a的下表面朝上这种状态下的俯视图。
在图2中,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构成为具有:透明的矩形板状的下部电极面板3、配置于下部电极面板3外侧的透明的矩形上部电极片2a、配置于上部电极片2a外侧的矩形装饰片2b、以及配置于下部电极面板3内侧的FPC(柔性印刷配线板)10。
下部电极面板3构成为在不具有挠性的透明的矩形保护面板本体3A的上表面具有:矩形下部透明电极5、设置于该下部透明电极5周围的带状下部电路7a、7b。
上部电极片2a构成为在具有挠性的矩形透明绝缘膜的下表面具有:在与所述下部透明电极5对置的位置设置的矩形上部透明电极4、设置于该上部透明电极4周围的带状上部电路6a~6d、7c、7d。上部电路6a~6d、7c、7d中的6c、6d是用于自上部电路6a、6b分别输出到外部的导出线,7c、7d是用于与下部电路7a、7b分别连接的导出线。
装饰片2b构成为在具有挠性的矩形透明绝缘膜上具有矩形框状的装饰层17,该装饰层17利用图样部将配置于其周缘部的下部电极面板3的所述下部电路7a、7b及上部电极片2a的所述上部电路6a~6d、7c、7d分别遮蔽,并且所述装饰层17形成有矩形的透明窗部18。
另外,装饰片2b通过透明粘结层5d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整个正面(外表面)(参照图3A),从而构成活动片2。
另外,虽然上述结构的主要构成部件均为矩形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矩形形状。
作为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所述不具有挠性的保护面板本体3A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玻璃板、或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或聚醚酮系等工程塑料板、或丙烯酸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等塑料板等。而且,也可以在这些板的形成下部透明电极5的面上贴合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或聚醚酮系等工程塑料、丙烯酸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等膜而构成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
另外,作为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所述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或聚醚酮系等工程塑料、丙烯酸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等膜。
所述上部电极片2a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以在所述透明电极4、5之间形成间隙35(参照图17)的方式对置配置,并在所述上部电极片2a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各自的周缘部利用粘结剂粘结在一起。作为所述透明电极4、5分别如下形成,即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镉或氧化铟锡(ITO)等金属氧化物膜、或以这些金属氧化物膜中的任一种金属氧化物为主体的复合膜、或金、银、铜、锡、镍、铝或钯等金属膜等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离子镀或CVD法形成为矩形而形成。
在所述上部电极片2a上形成有所述上部透明电极4,并且,作为上部电路6a~6d、7c、7d而被连接的使用了金、银、铜或镍等金属、或者碳等具有导电性的膏的带状汇流条6a、6b平行地形成于上部透明电极4周围的局部。
另外,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形成有所述下部透明电极5和作为下部电路7a、7b而形成于下部透明电极5周围的带状汇流条7a、7b,所述带状汇流条7a、7b沿与所述汇流条6a、6b正交的方向延伸。带状汇流条6a、6b、7a、7b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苯胺印刷等印刷法、光刻法或毛刷涂覆法等分别形成。
另外,各汇流条6a、6b、7a、7b的电路分别延伸设置到在上部电极片2a的一个缘部(在图2中为下端缘)设置的连接部8,并且汇集于一个部位。在图2中,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各汇流条6a、6b延长至连接部8的电极端6d、6c,自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各汇流条7a、7b分别延长的部分(导出线)7e、7f,和与所述电极端6d、6c并排地形成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连接部8的电极端7c、7d,利用粘结层16的连接孔16a内的后述导电性粘结剂15(参照图3A及图4等)分别连接。利用导电性粘结剂15将上述这些被延长的部分(导出线)7e、7f和电极端7c、7d及FPC10的引脚12、14分别连接的粘结层16的连接孔16a的内径尺寸若与通孔9b、9d的内径尺寸相同,则不能充分地进行电导通,为了可靠地进行电导通,优选连接孔16a的内径尺寸形成为比通孔9b、9d的内径尺寸大例如一圈。同样地,利用导电性粘结剂15也将电极端6c、6d与FPC10的引脚11、13分别连接的粘结层16的连接孔16a的内径尺寸若与通孔9a、9c的内径尺寸相同,则不能充分地进行电导通,为了可靠地进行电导通,优选连接孔16a的内径尺寸形成为比通孔9a、9c的内径尺寸大例如一圈。例如,连接孔16a的内径尺寸最低限度需要比通孔9a~9d各自的内径尺寸大约1.5倍。
在下部电极面板3上,与该连接部8的各电极端6c、7c、6d、7d分别对应地形成有通孔9a~9d。
并且,自这些通孔9a~9d,经由FPC(柔性印刷配线板)10的四个金属引脚11~14及导电性粘结剂15(参照图3A及图4等),与所述电极端6c、7c、6d、7d分别独立地导通。总之,作为所述FPC10,只要能够自通孔9a~9d分别导出电信号即可。更优选的是,在FPC10的连接侧端部10a与通孔9a~9d对应地竖立设置有四个金属引脚11~14的带有引脚的FPC10。在该情况下,该金属引脚11~14经由图2中未示出的导电性粘结剂15(参照图3A及图4的导电性粘结剂15)与所述电极端6c、7c、6d、7d分别导通。关于自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背面连接FPC10的连接方法,在专利文献2等中已公开。在本发明中,作为FPC10的结构,虽可以使用以下所述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在FPC10的连接侧端部10a,在膜基材10f及作为导电部的电路10c上分别开设有金属引脚固定孔10g,自所述电路10c侧将金属引脚11~14插入该金属引脚固定孔10g中,所述金属引脚11~14具有引脚轴部(例如金属引脚14的14b)和相比该引脚轴部的外径而形成为大径的头部(例如金属引脚14的14a)。以覆盖该金属引脚11~14的所述头部(例如金属引脚14的14a)的方式在所述电路10c及所述膜基材10f上贴附有覆盖层膜10b。
另外,在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表面贴合有具有矩形透明窗18的装饰片2b。该装饰片2b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例如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或聚醚酮系工程塑料、丙烯酸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等膜的单面,以用图样部遮蔽透明窗18的周围即所述上部电路6a~6d、7c、7d或所述下部电路7a、7b等的方式形成有装饰层17。
所述装饰层17可以使用将聚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聚酯聚氨酯系树脂或醇酸树脂等树脂作为基料并将适当颜色的颜料或染料作为着色剂而含有的着色墨。作为所述装饰层17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苯胺印刷等常规印刷法等。特别是,为了进行彩色印刷或灰度表现,适宜使用胶版印刷法或凹版印刷法。
另外,所述装饰层17也可以是由金属薄膜层构成的装饰层,或者是将图样印刷层与金属薄膜层组合而成的装饰层。金属薄膜层作为所述装饰层17而显现金属光泽,其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或镀金法等形成。在该情况下,根据想要显现的金属光泽颜色,可以使用铝、镍、金、铂、铬铁、铜、锡、铟、银、钛、铅或锌等金属、这些金属中的任意多种金属的合金或化合物。金属薄膜层的膜厚通常设为0.05μm左右。
另外,如前所述,装饰片2b利用粘结层5d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整个正面(外表面)(参照图3A)而构成活动片2。若用手指或笔等将所述装饰片2b的表面朝下按压,则活动片2与手指或笔等一体地向下方弯曲,其结果是,分别形成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及下部电极面板3的内表面的透明电极4、5彼此互相接触,从而检测到输入位置。作为用于贴合的粘结层5d,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氯乙烯、醋酸乙烯或丙烯酸系共聚体等。作为粘结层5d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苯胺印刷等常规印刷法等。
以上说明了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的基本结构,接着论述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
如前所述,图3A是表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在刚填充导电性粘结剂15后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其以所述通孔9a~9d中的所述通孔9d为代表进行表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如下所述构成。
即,在如上所述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与所述上部电极片2a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优选为均等间隔地固定配置有隔垫,该隔垫例如是作为点隔垫30的一例的多个粒子22。具体而言,在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与通孔9d周缘部对置的部分,利用后述的支承层21固定多个粒子22之后,用粘结层16将下部电极面板3和上部电极片2a粘结,由此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和所述上部电极片2a及后述的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粒子22。在如上所述用粘结层16将所述上部电极片2a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贴合后,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与所述上部电极片2a之间,在后述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内并且利用该多个粒子22维持连接孔间隔尺寸的空间内,自所述通孔9a~9d注入导电性粘结剂15,从而在各连接孔16a内填充导电性粘结剂15。
另外,图3A中的附图标记16是用于在各自的周缘部将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上部电极片2a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贴合且具有框形的粘结层。在粘结层16上,需要对应于所述连接部8的所述各电极端6c、7c、6d、7d来形成用于注入所述导电性粘结剂(图3A中的附图标记15)的各连接孔16a。即,分别开设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所述通孔9a~9d形成为朝向各连接孔16a而连通,利用分配器90等自该通孔9a~9d将导电性粘结剂15注入各连接孔16a内(参照图5)。其结果是,连接部8的各通孔9a~9d的周围附近,除各连接孔16a之外,用粘结层16将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上部电极片2a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粘结,各连接孔16a与连接部8的各通孔9a~9d连通并由粘结层16、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上部电极片2a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划分而形成。
图3C是图3B的上部电路7d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3C中的白箭头表示自下部电极面板3的通孔9d注入的导电性粘结剂15的流向。该图示出导电性粘结剂15如白箭头所示流过构成点隔垫30一例的粒子22彼此的间隙,从而在连接孔16a内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
作为所述粘结层16的一例,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的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具有将透视液晶显示装置20等的画面以进行输入的部分(图2中的透明窗18)打通的矩形框状,且在矩形框状部分的局部至少打通所述各连接孔16a而形成。而且,也可以替代双面胶带,涂覆绝缘性粘结剂例如水性或丙烯酸系等印刷糊来形成粘结层。
通过所述粒子22,维持各连接孔16a内的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与所述活动片2之间的间隙尺寸(参照图3A),由此可以使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顺畅地自所述各通孔9a~9d填充至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的各部位。即,可以提高依赖于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填充情况的FPC10的连接可靠性。并且,可以在所述活动片2未产生凹陷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注入(参照图5),从而可以提高保护面板1的外观品质。而且,即便针对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在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时的收缩,也可以利用所述粒子22来对抗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收缩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所述活动片2的凹陷,提高保护面板1的外观品质。
所填充的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是在将硅系、环氧系、丙烯酸系或聚氨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作为基料的粘结剂中含有导电性填料而构成的导电性粘结剂。作为该导电性填料,除银、金、铜、镍、铂或钯等导电性金属粉末之外,例举如下导电性填料,即,作为导电性填料的心材(核材)而使用氧化铝或玻璃等无机绝缘体、或聚乙烯、聚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等有机高分子等并利用金或镍等导电层将心材表面覆盖而构成的导电性填料,或利用碳或石墨等导电层将心材表面覆盖而构成的导电性填料。另外,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既可以使用热固化型或紫外线固化型中的任一类型,也可以使用一液型或二液型中的任一类型。另外,所述导电性填料可以使用薄片状、球状或短纤维状等形状的填料。作为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涂覆方法,可以使用分配法等。
另外,将所述粒子22作为一例而起作用的点隔垫30的各点,例如如图3A所示,可以使粒子22紧固于所述活动片2来形成。作为该粒子22,如图3A所示,使用粒径与所述活动片2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之间的尺寸大致相同的粒子。
另外,所述粒子22优选形成为球状。这是因为,若将所述粒子22形成为球状,则因粒子22的纵向横向的长度尺寸与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因此,无论所述粒子22以何种状态紧固于所述活动片2,都能够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和所述活动片2之间将各连接孔16a内的间隙尺寸可靠地维持在规定值(例如粒子22的大致粒径尺寸)(起到隔垫功能)。例如,在将所述粒子22形成为薄片状时,由于与薄片状粒子的纵向横向的长度尺寸相比,厚度尺寸极小(因所述厚度尺寸比所述间隙尺寸小),故根据粒子的紧固状态有时在局部不能将间隙尺寸维持在规定值。
例如,若粘结层16的厚度为50μm,则所述粒子22的平均粒径优选例如75μm±10μm范围(65μm~85μm)。另外,所述粒子22的分布例如设为10个/mm2
在此,粒子22的平均粒径并非总是形成为65μm~85μm。若粘结层16的厚度发生变化,则粒子22的平均粒径也变化。即,相对于粘结层16的厚度,若粒子22的平均粒径过小,则不能支承活动片2,反之,相对于粘结层16的厚度,若粒子22的平均粒径过大,则导致在活动片2的表面产生凹凸。即,上述粒子22的平均粒径设为75μm±10μm(65μm~85μm)仅是一例,其为粘结层16的厚度为50μm时的数值的一例。因此,例如若用比率(粒子的平均粒径/粘结层的厚度)来表示相对于粘结层16厚度的粒子22的平均粒径,则为1.3~1.7。若该比率小于1.3,则不能支承活动片2,反之,若该比率大于1.7,则导致在活动片2的表面产生凹凸。
另一方面,对于粒子的个数而言,若粒子过多,则难以填充导电性粘结剂15,反之,若粒子过少,则不能支承活动片2。因此,作为一例,优选10个/mm2
并且,具有所述隔垫功能的粒子22向活动片2的紧固例如可以通过矩形等的支承层21来进行(参照图3A及图3B)。作为支承层21,具体而言,将在硅系、环氧系、丙烯酸系或聚氨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基料中含有很多所述粒子22而构成的粘合物涂覆于所述活动片2的规定部位(例如带状的上部电路6a~6d、7c、7d的连接部分)而形成。作为涂覆方法,可以使用分配法或丝网印刷法等。另外,具有所述隔垫功能的粒子22向活动片2的紧固,除利用所述支承层21进行紧固的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粒子紧固技术。
另外,若支承层21和电极7d使用相同的银膏,则两者的相适性好,从连接的可靠性方面来看是优选的。
而且,作为一例,支承层21的厚度为20μm、粒子22的直径为75μm、通孔的内径为1.5mm。
在此,说明支承层21的必要性(即固定粒子22的必要性)。若未用支承层21将粒子22固定于活动片2(即粒子22相对于活动片2未被固定时),则即便如图6A及图6B所示将粒子22均等间隔地配置于通孔9d的周缘部,当导电性粘结剂15自通孔9d注入各连接孔16a内的间隙内时,也会导致粒子22因导电性粘结剂15而自通孔9d的周缘部位置被推至更里侧位置,换言之为靠近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内壁面的位置(参照图6C及图6D)。其结果是,支承通孔9d的周缘部的粒子22消失,导致在通孔9d的周缘部附近不能将各连接孔16a的间隙尺寸保持在规定值。另外,粒子22移动至粘结层16附近的结果是,导电性粘结剂15不能进入到粒子22和粘结层16之间的间隙,从而也有可能在导电性粘结剂15和粘结层16之间残留空间37,导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
与此相对,当粒子22利用支承层21固定于通孔9d的周缘部位置时(即粒子22相对于活动片2被固定时),即便将导电性粘结剂15自通孔9d注入各连接孔16a的间隙中,粒子22也不会因导电性粘结剂15而自通孔9d的周缘部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在通孔9d的周缘部附近将各连接孔16a的间隙尺寸可靠地保持在规定值。并且,由于导电性粘结剂15也能够绕到粒子22的周围,因此在导电性粘结剂15和粘结层16之间不会残留空间37,从而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支承层21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可以是任意形状。
例如,图3D是支承层21为矩形框状的支承层21A时的与图3C同样的上部电路7d的连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在图3D中,若在下部电极面板3的与通孔9d对置的部分(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固定有粒子22,则在将导电性粘结剂15自通孔9d填充至连接孔16a内时,所述粒子22成为障碍,有可能导致导电性粘结剂15偏向一方地被注入。为了防止上述不良情况,在下部电极面板3的与通孔9d对置的部分(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未固定有粒子22,为实现上述结构,可以在该部分不设置支承层21而形成矩形的孔21a,将支承层21A形成为矩形框状,以便于将导电性粘结剂15自通孔9d填充至连接孔16a内。这样,利用矩形框状的支承层21A,在下部电极面板3的与通孔9d周缘部对置的部分(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的周缘部)固定有粒子22。在形成支承层21A时,当印刷使粒子22均匀分散到基料中的墨时,在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也容易配置粒子22,因此,如图3D所示,若将支承层21A的中心部分除去,则能够可靠地防止粒子22被固定于支承层21A的中心部分。因此,作为支承层21A的形状,优选形成为矩形或圆形的框形。这样的支承层21A可以通过印刷如上所述形状的图案来容易地形成。
另外,在对使粒子22均匀分散到基料中的墨进行构图以形成支承层21A时,并不限于矩形框状,只要能够构成为在中心部分不配置粒子22,则可以是任意的构图形状。例如,如图3E所示,也可以由在与支承层21A的中心部分相当的部分开设间隙21b而配置的两个呈带状的矩形支承层21B、21B来构成支承层。
另外,并不限于利用除去支承层21中心部分那样的图案进行印刷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等,例如,在利用使粒子22均匀分散到基料中的墨印刷成矩形以形成支承层21后,在墨干燥前,对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较弱地施加压缩空气以使干燥前的墨自支承层21的中心部分移动至其周围部分,从而形成矩形孔21a。
另外,在设置所述支承层21时,优选使该支承层21为具有导电性的支承层。即,在构成所述支承层21的前述基料中,除具有所述隔垫功能的粒子22之外,在所述支承层21的内部含有很多微细的导电性填料以使支承层21自身具有导电性,此后将其涂覆于所述活动片2的规定部位。当所述支承层21不具有导电性时,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各电极端6c、7c、6d、7d的被所述支承层21覆盖的部分不能进行电连接,因此,与所述支承层21的形成面积的大小相关的设计自由度小。与此相对,若使所述支承层21具有导电性,则与所述支承层21的形成面积的大小相关的设计自由度增大,容易形成粒子22。作为所述导电性填料,除银、金、铜、镍、铂或钯等导电性金属粉末之外,例举如下的导电性填料,即,作为心材而使用氧化铝或玻璃等无机绝缘体或聚乙烯、聚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等有机高分子等并利用金或镍等导电层将心材表面覆盖而构成的导电性填料,或利用碳或石墨等覆盖而构成的导电性填料。另外,所述导电性填料可以使用薄片状、球状或短纤维状等形状的导电性填料。
另外,作为具有所述隔垫功能的粒子22,更优选形成为具有导电性的粒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通过将具有所述隔垫功能的粒子22形成为导电性粒子,所述各连接孔16a内的导电性变好。作为该导电性粒子,除银、金、铜、镍、铂或钯等导电性金属粉末之外,例举如下导电性粒子,即,作为导电性粒子的心材而使用氧化铝或玻璃等无机绝缘体、或聚乙烯、聚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等有机高分子等并利用金或镍等导电层将心材表面覆盖而构成的导电性粒子,或利用碳或石墨等导电层将心材表面覆盖的导电性粒子等。
而且,当所述支承层21及所述粒子22都具有导电性时,在自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各汇流条7b延长的延长部分7f和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电极端7d之间,连接性能稳定。这是因为,即便在因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收缩而导致在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和被延长的部分7f或电极端7d之间产生了间隙,也可以经由所述支承层21及所述粒子22来谋求上下电路间的电连接。
所述粒子22如图3A所示形成为在所述活动片2的下表面侧固定粒子22的形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7A及图7B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利用支承层21C固定粒子22的形态。该支承层21C在中心部具有与各个通孔9a~9d连通的通孔21c。通孔21c的内径尺寸为通孔9a~9d的内径尺寸以上。通孔21内径的上限值优选为3mm。这是因为若通孔21的内径增大到3mm以上,则透明窗和面板外缘之间的距离增大而难以实现窄框化。
图7C是在将具有通孔21c的支承层21C固定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时下部电路7b的被延长的部分7f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在图7C中,白箭头表示自下部电极面板3的通孔9d注入的导电性粘结剂15的流向。该图示出导电性粘结剂15如白箭头所示流过构成点隔垫30的粒子22彼此的间隙,从而在连接孔16a内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
其中,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固定带有粒子22的支承层21后,当打通下部电极面板3和支承层21以形成通孔9d时,在除去支承层21及粒子22以形成通孔时有可能产生残渣。
为了防止上述不良情况,例如如图7D所示,若支承层21C形成为预先具有内径比通孔9d的内径大的通孔21c,则不需要此后再形成通孔21c,从而不会产生除去支承层21及粒子22以形成通孔时的残渣,故是优选的。
另外,与此相对,如前述图3A所示,若在活动片2侧将粒子22与支承层21一同固定,则在形成通孔9d时,可以防止产生支承层21和粒子22的残渣,故是优选的。
并且,如图8所示,也可以构成如下形态,即在所述活动片2的下表面侧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分别配置支承层21,并利用上下两层支承层21将粒子22固定。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将全部粒子22都固定在所述活动片2下表面侧的支承层21和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侧的支承层21,至少固定于任一侧的支承层21即可。在图8中,作为一例,图示出在所述活动片2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支承层21并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支承层21C的例子。
另外,若所述各粒子22以压迫与紧固有该粒子22的部件对置的部件的尺寸形成,则能够得到锚定效果。例如,通过使所述粒子22稍微陷入下部电极面板3,紧固有所述粒子22的活动片2和与其对置的下部电极面板3这两者的物理连接稳定。并且,通过使紧固于所述活动片2的所述粒子22稍微陷入下部电极面板3,在该下部电极面板3,电路(图9中为下部电路7f)的物理连接稳定,从而可以减少电路的剥离。另外,对于紧固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所述粒子22而言,通过使所述粒子22稍微陷入所述活动片2,也能够得到同样的锚定效果。另外,当所述粒子22采用容易变形的材料时,代替减小所述粒子22向对置的部件陷入的量,通过增大向对置的部件接触的面积,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对应于每个上部电路7d、6d、7c、6d而配置支承层21的结构,也可以相对于多个上部电路7d、6d、7c、6d而配置一层支承层21、21A、21B或21C。
例如,如图10A所示,可以在活动片2的下表面侧跨邻接的多个上部电路7d、6d、7c、6d而配置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D,将粒子22相对于各上部电路7d、6d、7c、6d进行固定。该图10A是表示如下状态的俯视图,即为了很好地理解粒子22及支承粒子22的支承层21D的形态,将上部电极片2a上下颠倒后使上部电极片2a的下表面朝上的状态。虽然图10A中示出配置成用一层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D将四个上部电路7d、6d、7c、6d的连接部分覆盖的结构,但不言而喻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成用一层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D将2个或3个上部电路的连接部分覆盖。
另外,如图10B所示,也可以在下部电极面板3的上表面侧,在自汇流条7a、7b分别延长的部分,跨邻接的多个延长部分7e、7f,换言之,跨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侧的通孔9a、9b、9c、9d的周缘部位置而配置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E,使粒子22固定在各通孔9a、9b、9c、9d的周缘部位置。虽然图10B中示出配置成用一层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E将四个通孔9a、9b、9c、9d的周缘部位置覆盖的结构,但不言而喻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成用一层矩形带状的支承层21E将2个或3个通孔的周缘部位置覆盖。
另外,隔垫30并不限于所述粒子22,也可以是以下所述的棱柱状的隔垫或圆柱状的隔垫等,总之,只要能够分别发挥如下两种功能,则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一种功能为可以将通孔9a~9d周缘部的间隙维持在减少活动片凹陷的程度,另一种功能为不妨碍自通孔9a~9d注入的导电性粘结剂15填充到连接孔16a内。另外,材质优选与所述粒子22同样地具有导电性的材质。
作为一例,以下举例说明棱柱状的隔垫。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是表示在图2的自下部电路7b延长的部分7f的局部不使用粒子22而固定多个棱柱形状的隔垫30A的例子的放大俯视图及侧面剖视图。
另外,如图11C所示,是表示在图2的上部电路7d的与通孔9d周缘部对置的部分,与图11A同样地不使用粒子22而固定多个棱柱形状的隔垫30A的例子的俯视图。
在图11A~图11C中,各隔垫30A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的图案(例如通过丝网印刷)来形成。作为使用的合成树脂,优选使用UV固化树脂或二液固化树脂。若为这样的树脂,则因其不含溶剂,故可以高精度地维持厚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的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通孔9a~9d的周缘部和上部电极片2a之间,且在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内,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隔垫30,在由该隔垫30维持间隙间隔的所述连接孔16a内,自所述通孔9a~9d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因此,可以使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顺畅地注入并填充至将前述下部电极面板3和上部电极片2a粘结的粘结层16的各连接孔16a内的各部位。换言之,例如在所述连接孔16a内可靠地填充有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从而可以使面对所述连接孔16a的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电极6c、7c、6d、7d或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电极7e、7f、所述连接孔16a内的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以及插入与所述连接孔16a连通的所述通孔9a~9d内的FPC10的引脚11、12、13、14可靠地导通。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电极6c、7c、6d、7d、7e、7f和所述引脚11、12、13、14的导通可靠性。因此,可以提高依赖于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填充情况的带有引脚的FPC10的连接可靠性。
并且,由于构成为在由所述隔垫30维持间隙间隔的连接孔16a内自所述通孔9a~9d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因此,可以在上部电极片2a和装饰片2b的层叠膜即活动片2未产生凹陷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的注入,从而可以提高保护面板1的外观品质。
另外,即便针对所述导电性粘结剂15在加热干燥或常温固化时的收缩,也能够利用所述隔垫30来对抗收缩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活动片2的凹陷,提高保护面板1的外观品质。
以下,对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实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而使用了在上述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各结构要素的参照附图标记,但并不意味着各结构要素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在作为下部透明电极形成用基材的厚度为0.1mm的PET膜的一表面的整个面上,通过溅射来形成厚度为20nm的ITO膜,将ITO膜的周缘部分除去而构成为宽幅矩形的下部透明电极5。而且,通过使用银膏的丝网印刷来分别形成汇流条7a、7b和用于自该汇流条分别输出到外部的导出线7e、7f,汇流条7a、7b配置于沿该下部透明电极5的横向对置的两边。另外,将纵向横向的尺寸与所述PET膜的尺寸相同且厚度为0.7mm的丙烯酸树脂板作为保护面板本体3A,使用厚度为0.025mm的无基材透明粘接剂贴合于所述PET膜的形成有下部透明电极5的面的相反面后,利用钻孔法在缘部开设四个用于插入后述带有引脚的FPC10的金属引脚11~14的内径为1.5mm的通孔9a、9b、9c、9d,从而得到下部电极面板3。
另外,使用纵向横向的尺寸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尺寸相同且厚度为125μm的PET膜,在其一表面的整个面上通过溅射来形成厚度为20nm的ITO膜,将ITO膜的周缘部分除去而形成宽幅矩形的上部透明电极4。另外,通过对在由聚酯树脂构成的基料中含有由微细的薄片状银粉末(粒径10μm)构成的很多导电性填料而形成的银膏进行丝网印刷,而形成配置于沿该上部透明电极4纵向对置的两边的汇流条6a、6b和用于自该汇流条6a、6b分别输出到外部的导出线(厚度35μm)6c、6d,从而得到上部电极片2a。
并且,使用纵向横向的尺寸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尺寸相同且厚度为0.075mm的PET基材的硬涂层膜,在硬涂层面的相反面上,利用凹版印刷形成具有透明窗部18的装饰层17,从而得到装饰片2b。此后,利用厚度为0.025mm的无基材透明粘接剂5d,将所述装饰片2b的装饰层侧的面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的透明电极侧的相反面,从而得到活动片2。
接着,对于所述活动片2中的所述上部电极片2a,在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对置的位置,彼此隔着间隔地配置多个点隔垫30而形成。具体而言,在由聚酯树脂构成的基料中含有由微细的薄片状银粉末(粒径10μm)构成的很多导电性填料而形成银膏后,进而向该银膏中添加由镍粉末(粒径75μm)构成的具有隔垫功能的粒子22,利用分配法进行涂覆。由此,镍粒子22被由银膏构成的支承层21紧固,从而形成所述点隔垫30的各点。由所述银膏构成的支承层21本身的厚度为35μm,紧固有所述镍粒子22的部分突出40μm。
接着,以将分别形成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和所述活动片2的电极5、4之间隔开的方式,使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和所述活动片2对置配置,并利用将透明窗18的部分及所述各连接孔16a打通的框状双面粘结带(厚度为50μm)(粘结层16)将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和所述活动片2贴合,沿装饰层17的内侧周缘进行切断。通过所述贴合,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与所述上部电极片2a之间形成有厚度为50μm的间隙,该间隙由所述多个点隔垫30维持。另外,由于该点隔垫30比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和所述活动片2之间的尺寸大25μm左右,因此,构成点隔垫30的所述粒子22压迫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从而发挥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锚定效果。
另一方面,在利用银膏在厚度为0.075mm的聚酰亚胺膜的一表面形成作为导电部的电路而构成的FPC10的连接侧端部10a,利用钻孔法开设内径为2.0mm的四个金属引脚固定孔,自所述FPC10的电路侧的面,插入了具有直径1.8mm、长度1mm的引脚轴和直径2.8mm的引脚头部的金属引脚11~14。并且,以覆盖所述FPC10的所述电路及所述金属引脚11~14的所述头部(例如,金属引脚14的14a)的方式,贴附厚度为0.05mm的聚酰亚胺膜(覆盖层膜10b),从而得到带有引脚的FPC10。
此后,在开设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通孔9a~9d中利用分配器注入导电性粘结剂15的墨后,自通孔9a~9d的入口插入所述带有引脚的FPC10的金属引脚11~14。该导电性粘结剂15是在由硅树脂构成的基料中混合了粒径为10μm的薄片状银粉末而形成的混合物。
最后,利用超声波嵌入装置对所述金属引脚11~14的头部施加超声波振动和压力的同时将所述金属引脚11~14的轴部压入所述通孔9a~9d内,从而,在将形成开设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的通孔9a~9d壁面的树脂熔化的同时插入所述金属引脚11~14的各轴部,从而得到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
<实施例2>
将所述点隔垫30形成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而并非形成于所述上部电极片2a侧,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也形成有所述点隔垫3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即,在实施例3中是如下例子:所述点隔垫30如图8所示被固定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和所述上部电极片2a。
上述实施例1~3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都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3上表面的所述通孔9a~9d的周缘部和所述上部电极片2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点隔垫30,在由该点隔垫30维持的间隙内自所述通孔9a~9d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因此,FPC10的连接可靠性及保护面板1的外观品质优良。
另外,通过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变形例或形态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变形例或形态适当组合,可以得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FPC连接部的可靠性优异,可以用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手提式终端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复印机、传真机等OA(Office Automation)设备、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词典、汽车导航系统、小型PC(Personal Computer)或各种家电产品等。
本发明虽然参照附图并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技术熟练者而言,很明显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这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脱离基于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则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具有:
下部电极面板(3),其在不具有挠性的保护面板本体(3A)的上表面具有下部透明电极(5)和设置于该下部透明电极周围的下部电路(7a、7b);
上部电极片(2a),其配置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的上侧,并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下表面具有上部透明电极(4)和设置于该上部透明电极周围的上部电路(6a~6d、7c、7d),所述上部透明电极(4)设置于与所述下部透明电极对置的位置处,所述上部电极片(2a)在周缘部利用粘结层(16)粘结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使得在所述上部透明电极和所述下部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间隙(35);
装饰片(2b),其配置于所述上部电极片的上侧,在具有挠性的透明绝缘膜的至少一侧的表面具有将所述下部电路及所述上部电路遮蔽并形成有透明窗部(18)的装饰层(17),所述装饰片贴合于所述上部电极片的上表面;以及
FPC(10),其经由引脚(11、12、13、14)导出电信号,该引脚(11、12、13、14)插入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设置的通孔(9a、9b、9c、9d)内,
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层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连接孔(16a),在所述连接孔内且在所述下部电极面板的上表面的所述通孔的周缘部和所述上部电极片之间,彼此隔着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多个隔垫(30),在利用该隔垫来维持所述连接孔内的间隙间隔的所述连接孔内,自所述通孔填充有导电性粘结剂(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为点隔垫,所述点隔垫的各点紧固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为点隔垫,所述点隔垫的各点是紧固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的粒子(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固定所述粒子的支承层(21)固定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及所述上部电极片中的至少一方来紧固所述粒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层具有导电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具有导电性。
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为球状。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的高度尺寸比在所述粘结层的所述连接孔内且由所述隔垫维持的所述连接孔的间隙间隔尺寸大。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配置于除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之外的、与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的周围。
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层是在与所述下部电极面板上表面的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通孔(21c)的框形,在所述支承层的除所述通孔之外的所述支承层上固定有所述粒子,所述粒子配置于与所述通孔内对应的位置的周围。
CN200980138671.1A 2009-07-23 2009-07-23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1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3178 WO2011010378A1 (ja) 2009-07-23 2009-07-23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1631A true CN102171631A (zh) 2011-08-31
CN102171631B CN102171631B (zh) 2014-09-03

Family

ID=4349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86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1631B (zh) 2009-07-23 2009-07-23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75841A1 (zh)
EP (1) EP2458480A4 (zh)
KR (1) KR101529755B1 (zh)
CN (1) CN102171631B (zh)
BR (1) BRPI0919286A2 (zh)
WO (1) WO201101037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56A (zh) * 2011-09-02 2013-03-20 迎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触控面板装置
CN103076909A (zh) * 2011-10-25 2013-05-0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变触控分辨率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99298A (zh) * 2015-03-05 2015-06-1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334249A (zh) * 2018-01-18 2018-07-27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传感器及其电极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6443B (zh) * 2010-06-07 2014-10-11 Wintek Corp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JP5533364B2 (ja) * 2010-07-06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I402027B (zh) * 2010-08-20 2013-07-11 Qisda Corp 觸控式電子裝置
CN103085437B (zh) * 2011-11-02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贴合结构、具有该贴合结构之电子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KR20130071863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US20140118288A1 (en) * 2012-10-29 2014-05-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chanical structure for system using flush surface display design
EP2752623B1 (en) * 2013-01-08 2020-09-0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Cooking hob with illumination
CN103294308B (zh) * 2013-05-09 2017-07-11 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gf结构触摸屏及其fpc连接方法
KR102098385B1 (ko) * 2013-10-18 2020-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KR102175563B1 (ko) * 2013-11-13 2020-11-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TWI526905B (zh) * 2014-01-08 2016-03-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模組與具有觸控面板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
CN103744566A (zh) * 2014-01-09 2014-04-23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5892734A (zh) * 2014-12-11 2016-08-24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698711B (zh) * 2015-04-01 2018-06-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6727827B2 (ja) * 2016-02-05 2020-07-2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7786695A (zh) * 2017-11-17 2018-03-09 长沙市宇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手机屏幕表面起水雾的手机屏及方法
CN112000237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4309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Ne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mounted on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08117770A1 (ja) * 2007-03-26 2008-10-0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
WO2009001946A1 (ja) * 2007-06-28 2008-12-31 Kyocera Corporation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7646B1 (en) * 1993-04-28 2002-07-24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CN1148696C (zh) * 1999-06-17 2004-05-0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高可靠性触摸屏
JP2003099185A (ja) * 2001-09-20 2003-04-04 Alps Electric Co Ltd 入力装置
TWI292836B (zh) * 2001-10-31 2008-01-2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WO2005064451A1 (ja) 2003-12-26 2005-07-14 Nissha Printing Co., Ltd. 保護パネル付き電子機器、保護パネル及び保護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1238244B (zh) * 2005-01-24 2011-03-30 株式会社昭和 采用阳极电解氧化处理的结晶性氧化钛被膜的制造方法
JP2009099498A (ja) * 2007-10-19 2009-05-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4309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Ne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mounted on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08117770A1 (ja) * 2007-03-26 2008-10-0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
WO2009001946A1 (ja) * 2007-06-28 2008-12-31 Kyocera Corporation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56A (zh) * 2011-09-02 2013-03-20 迎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触控面板装置
CN103076909A (zh) * 2011-10-25 2013-05-0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变触控分辨率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99298A (zh) * 2015-03-05 2015-06-1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99298B (zh) * 2015-03-05 2017-11-0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334249A (zh) * 2018-01-18 2018-07-27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传感器及其电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9163A (ko) 2012-05-16
EP2458480A4 (en) 2013-06-05
WO2011010378A1 (ja) 2011-01-27
CN102171631B (zh) 2014-09-03
EP2458480A1 (en) 2012-05-30
BRPI0919286A2 (pt) 2015-12-15
US20110175841A1 (en) 2011-07-21
KR101529755B1 (ko) 2015-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1631B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JP5364384B2 (ja)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461625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表示窓の保護パネル
CN101641668A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JP472956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ユニット
US9681540B2 (en)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window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265249B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24428B (zh) 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及具有该保护面板的电子器件
CN101632058A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CN101535932B (zh) 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CN205375506U (zh) 指纹传感器模块
CN102906680B (zh) 保护面板及电子设备
JP4543092B2 (ja)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
JP435641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1609672B1 (en)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ouch contro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946034U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39434A (zh) 一种全抗静电数据线头的电路板及制造方法
US20160077626A1 (en) Layer structure for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using same
CN204946032U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24007675A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入力装置及びタッチセンサへの入力システム
CN206863773U (zh)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TW201104524A (en) A touch-input function-equipped protection panel for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ndow
CN102983392A (zh) Fpc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