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426B -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426B
CN102164426B CN201110047450.2A CN201110047450A CN102164426B CN 102164426 B CN102164426 B CN 102164426B CN 201110047450 A CN201110047450 A CN 201110047450A CN 102164426 B CN102164426 B CN 102164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74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426A (zh
Inventor
木谷光博
宫田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4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控制单元使得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两种或更多种移动通信方法兼容的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快速移动通信方法的LTE(长期演进)的开发正在进行中。LTE使用最大20MHz的宽频带,并且在下行链路通信中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接入)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并且在上行链路通信中采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复用接入)。结果,LTE能够在下行链路通信中获得最大300Mbps或更高的传送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通信中获得最大75Mbps的传送速率。
LTE是用于分组通信的专用通信方法。假设可以使用LTE的移动通信终端采用传统通信方法,例如,用于电路交换语音通信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和cdma20001x。
在此情况中,如果移动通信终端总是准备用于LTE系统和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两者,则移动通信终端在常规待机时的电流消耗会增加,从而缩短了终端的驱动时间。如果该移动通信终端仅准备用于LTE系统,则其不能接收到进入语音,从而无法实现所谓的“电话”功能。如果该移动通信终端仅准备用于用于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则不能很好的利用LTE的优点,不能进行全天IP连接。
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在“3GPP TS23.272V8.6.0:CircuitSwitched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Stage 2”(下面称为非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LTE系统的CS(电路交换)退却(fallback)功能。在CS退却功能中,来自诸如W-CDMA或cdma20001x之类的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进入通知被隧道传输(tunnel)到LTE系统上,以被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然后,接收到该语音进入通知的移动通信终端执行LTE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暂停)处理,并执行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上的电路连接处理以执行语音通信。
当稍后语音通信结束时,该移动通信终端执行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上的电路释放处理,并执行LTE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取消(恢复)处理以便准备好用于LTE系统。与语音进入处理相同的CS退却操作也针对语音传输处理被执行。
如上所述,由于非专利文献1中的移动通信终端通常仅准备用于LTE系统,因此,该移动通信终端与准备用于LTE系统和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两者的类型相比,可以具有较小的电流消耗。
然而,在语音进入的情况中,非专利文献1中的移动通信终端需要在从LTE系统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后,执行针对LTE系统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并且在电路连接完成时执行获取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因此,与预先完成获取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并在待机状态中待命的移动通信终端相比,该移动通信终端在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后要花费较长时间才实际地开始通话。
对于传输处理情况也是同样的;非专利文献1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在用户执行了传输处理之后,需要执行针对LTE系统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并且在电路连接完成时执行获取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因此,与预先完成获取用于语音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并在待机状态中待命的移动通信终端相比,非专利文献1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在用户指示语音传输后要花费较长时间才实际地开始通话。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与多种通信方法兼容的并且提高了用户可操作性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及记录介质。
为了实现该示例性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单元,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通信切换单元使得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为了实现该示例性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程序允许计算机用作: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单元,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通信切换单元使得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为了实现该示例性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装置,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装置,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装置,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装置,当终端状态检测装置在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第一移动通信装置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通信切换装置使得第二移动通信装置开始获取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附图说明
当结合以下附图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时,可以获得对本申请的更全面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3是图示出CSFB处理的处理流程的示图;
图4是图示出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第一实施例);
图5是图示出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第一实施例的修改);
图6是图示出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第二实施例);
图7是图示出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第二实施例的修改);
图8是举例说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9是举例说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配置的示图;以及
图10是举例说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大体系统配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配置示图。该移动通信系统10包括移动通信终端100、移动通信基站200、移动管理器300、网关设备400、移动通信基站500以及基站控制器600。
移动通信基站200、移动管理器300和网关设备400是构成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称为“移动通信系统A”)的网络设备。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通信方法例如是LTE、HSPA(高速分组接入)、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等,并且主要提供快速数据通信服务。移动通信系统A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认证服务器、订户信息管理服务器以及策略/计费控制服务器。
移动通信基站500和基站控制器600是构成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称为“移动通信系统B”)的网络设备。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方法例如是W-CDMA、cdma2000、PHS(个人手机系统)等,并且主要提供语音通信设备。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方法在一些情况中提供数据通信服务以及语音通信服务。移动通信系统B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认证服务器、订户信息管理服务器以及策略/计费控制服务器。
移动通信基站200经由移动通信接口执行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移动通信。在LTE系统的情况中,例如,eNB(演进的节点B)相当于移动通信基站200。
移动管理器300具有如下功能:管理移动通信终端100的位置信息、管理其会话,以及管理连接到移动管理器300的网关设备,等等。在LTE系统的情况中,例如,MME(移动性管理实体)相当于移动管理器300。
网关设备400具有传送数据通信流量以及在移交模式中切换传送路径等功能。在LTE系统的情况中,例如,S-GW(服务网关)相当于网关设备400。
移动通信基站500经由移动通信接口执行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移动通信。例如,节点B、BTS(基站收发器)或BS(基站)相当于移动通信基站500。
基站控制器600执行移动通信终端100的位置登记、认证、呼叫/进入处理、移交控制等。例如,RNC(无线电网络控制)或MSC(移动交换中心)相当于基站控制器600。
当基站控制器600与移动管理器300被连接起来时,移动通信系统A和移动通信系统B在连通性上被连接起来。尽管在图1中基站控制器600与移动管理器300被直接彼此相连,然而,可以将诸如CS IWS(电路交换退却交互工作解决方案功能)之类的单元插入其间。
即,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100至少兼容移动通信系统A和移动通信系统B,并且能够与移动通信基站200和移动通信基站500进行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终端的基本配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功能配置的示图。移动通信终端100包括第一移动通信单元101、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操作单元103、显示单元104、语音输出单元105、语音输入单元106、存储单元107、定时器管理单元108、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控制单元110以及总线111。该移动通信终端100还可以包括所提到的这些单元以外的其它单元。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101经由移动通信基站200来发送和接收各种数据。第一移动通信单元101基于诸如LTE、HSPA、EV-DO或WiMAX之类的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移动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经由移动通信基站500来执行语音通话以及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主要基于诸如W-CDMA、cdma20001x或PHS之类的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来执行语音通信。
操作单元103是诸如键盘、光标键和数字键之类的用户接口,并且接受用户进行的操作并向控制单元110输入操作信号。
显示单元104包括如点阵类型的LCD(液晶显示)面板之类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器电路,并且在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显示任意数据(例如,字符、图像、视频等)。
语音输出单元105包括扬声器和DAC(数模转换器),并且对例如从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接收的语音信号执行DA转换,并生成扬声器输出的语音信号。
语音输入单元106包括麦克风和ADC(模数转换器),并且在通话时收集语音,并对其执行AD转换,并且将语音信号提供给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
存储单元107包括构建于移动通信终端100内的存储器以及可拆卸的外部存储器,并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存储单元107存储供控制单元110执行的操作控制程序。
定时器管理单元108例如包括软件时间,并且测量从某个时间点起经过的时间并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辨别移动通信终端100所包括的各种应用的激活状态,并且判断是否从移动通信基站500或数字广播电台接收到紧急情况呼叫信息。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是指示如下报告的信息:来自移动通信系统A的ETWS(地震海啸警报系统)的紧急情况快报、来自移动通信系统B的紧急地震快报或紧急情况快报、移动地面数字广播(one-segmentbroadcasting)的EWS(紧急情况警报系统)上的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快报,等等。
控制单元110包括微处理器单元等,并且控制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整体操作。
总线111在各个单元间传送数据。
(CSFB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参考图3,将描述CS退却(下面称为“CSFB”)功能的操作。作为初始状态,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300)。
待命状态是所谓的“预占线(camp on)”状态,其中,移动通信终端100已完成了针对属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同步处理,并且已接收到关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系统信息。
此外,在待命状态中,移动通信终端100在一些情况中向用于建立等的移动通信系统A的网络设备(移动管理器300或网关设备400)请求位置登记、会话或载体。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移动通信终端100具有使得用于数据通信的激活时间变得更快并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服务可通过网络侧来激活的优点。
当在步骤S300的状态中由通信对方(未示出)执行到移动通信终端100的语音传输处理时,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语音进入通知被发送给移动通信系统B的基站控制器600(步骤S301)。
基站控制器600将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语音进入通知发送给移动通信系统A的移动管理器300(步骤S302)。
移动管理器300经由移动通信基站200将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语音进入通知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100(步骤S303)。在步骤S302和S303中,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语音进入通知通过隧道传输被发送,以便被写在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控制消息上。
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经由移动通信基站200向移动管理器300发送CSFB开始通知(步骤S304)。移动管理器300将该CSFB开始通知发送给移动通信基站200(步骤S305)。
移动通信终端100定期测量指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并将结果报告给移动通信基站200(步骤S306)。指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包括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尽管无论语音进入通知存在与否都基本上不断地执行对测量结果的报告,然而,其也可以在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被启动。
接收到由移动通信终端100发送的关于测量结果的报告的移动通信基站200向移动通信终端100给出与重定向目的地和重定向定时有关的指示,并且激活连接释放处理(步骤S307)。重定向目的地和重定向定时应当由移动通信基站200根据报告的内容来决定。在连接释放处理中,移动通信终端100和移动通信基站200的每个释放被确保用于执行它们之间的移动通信的无线资源,并检测有关的管理信息等。在连接释放处理中,如果需要,移动通信终端100和移动通信基站200向/从彼此发送/接收控制消息。
当连接释放处理完成时,移动通信基站200向移动管理器300发送连接释放通知(步骤S308)。
接收到连接释放通知的移动管理器300针对网关设备400执行暂时断开连接(暂停)处理(步骤S309)。在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中,移动管理器300和网关设备400部分地释放被确保用于传输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数据的通信资源,或者暂停通信资源,或者部分地删除相关管理信息。在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中,如果必要,移动管理器300和网关设备400向/从彼此发送/接收控制消息。另外,在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中,用于缓冲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数据的功能可被使能。在任何方式中,由于通信资源和管理信息未被全部释放或全部删除,因此在以后的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中可以快速地恢复通信。
在步骤S307中执行了连接释放处理的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步骤S310)。此时,移动通信终端100搜索移动通信系统B中的可通信基站或者遵循步骤S307中的重定向指示来决定要获取的移动通信基站500。
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向所获取的移动通信系统B中的移动通信基站500发送进入确认(步骤S311),并且执行连接建立处理(步骤S312)。移动通信基站500相对于基站控制器600执行进入确认处理和连接建立处理(步骤S311和S312)。
当步骤S311和S312中的处理完成时,移动通信终端100使能移动通信系统B上的语音通话(步骤S313)。
当语音通话完成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针对移动通信基站500执行连接释放处理,以取消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步骤S314)。另外,移动通信基站500针对基站控制器600执行连接释放处理(步骤S314)。移动通信系统B基本上具有与确保用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与移动通信基站500之间的无线资源的状态有关的、移动通信基站500和基站控制器600所需要的通信资源。因此,移动通信系统B基本上不具有执行将通信资源仅留在移动通信基站500或基站控制器600中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或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的能力。
已完成连接释放处理的移动通信终端100利用移动通信系统A来搜索移动通信基站200(小区),以选择要与之通信的移动通信基站(步骤S315)。移动通信终端100经由所选择的移动通信基站200将CSFB结束通知发送给移动管理器300(步骤S316)。
接收到CSFB结束通知的移动管理器300针对网关设备400执行暂时断开连接取消(恢复)处理(步骤S317)。在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中,移动管理器300和网关设备400重新确保或恢复曾在步骤S317中被部分地释放或暂停的通信资源,或者重新建立已被部分删除的管理信息。在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中,如果需要,移动管理器300和网关设备400向/从彼此发送/接收控制消息。另外,在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中,可以开始向移动通信终端100发送被缓冲的去往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数据。在任何方式中,在恢复处理中,确保通信资源的处理或建立管理信息的处理不是从开始执行的,因此可以快速地恢复通信。当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完成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318)。
上面是语音进入模式中的CSFB处理流程。语音传输模式中的CSFB处理流程在执行如下方面与语音进入模式中的CSFB处理相同:在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之前针对网关设备400执行暂时断开连接处理(步骤S309),以及在移动通信系统B中的语音传输结束后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并针对网关设备400执行暂时断开连接取消处理(步骤S317)。
(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操作。图4是图示出如下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从对移动通信终端100加电开始,随后响应于语音进入执行语音通话,并且在语音通话结束之后为语音进入做好准备。
在加电之后,当移动通信终端100检测到诸如来自蜂窝电话基站或数字广播电台的紧急情况呼叫被接收之类的预定终端状态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先执行语音通信(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以及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处理)的处理中的一部分,以使得其被预测为在给定时间内具有进入语音。因此,当在稍后发生语音进入事件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缩短开始语音通信的时间。该操作的细节将在下面给出。
当移动通信终端100被加电时,移动通信终端100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并且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401)。具体地,控制单元110使能第一移动通信单元101的通信。此时,控制单元110不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或测量移动通信系统B的接收状态的处理。假设在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以下操作被执行。
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经由移动通信系统A将移动通信终端100的位置登记在移动通信系统B中(步骤S402),并且随后转移到准备好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状态(步骤S403)。
当在步骤S402之后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步骤S403: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向移动通信系统A发送CSFB开始通知(步骤S404)。后面将描述预定终端状态的细节。
当在步骤S404中发送了CSFB开始通知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等待接收转换至移动通信系统B的指示(步骤S405)。该处理相当于图3中步骤S307中的指示。当接收到转换至移动通信系统B的指示时(步骤S405;是),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步骤S406)。该处理相当于图3中的步骤S310。
当移动通信系统B的获取成功时(步骤S407;是),移动通信终端100进入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状态(步骤S408)。该状态相对于图3中的步骤S310。另一方面,当移动通信系统B的获取失败时(步骤S407;否),处理前进到后面将描述的步骤S415以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
在步骤S408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进入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的状态(步骤S409)。
当在为语音进入通知做好准备的状态中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步骤S409;是),移动通信终端100返回对该语音进入通知的确认(步骤S410),并且执行建立与移动通信系统B的连接的处理(步骤S411)。
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在移动通信系统B上进入可语音通话状态(通话状态)(步骤S412)。该状态相当于图3中的步骤S313。
当移动通信系统B上的语音通话结束时(步骤S413;是),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连接释放处理,并且取消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步骤S414)。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的处理(步骤S415)。
当移动通信系统A的获取成功时(步骤S416;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向移动通信基站200发送CSFB结束通知(步骤S418)。该处理相对于图3中的步骤S316。当上面的处理完成时,移动通信终端100返回到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步骤S401)。这相当于图3中的步骤S318。
当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移动通信基站200的获取失败时(步骤S416;否),移动通信终端100搜索移动通信系统A的移动通信基站200(步骤S417)。如果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获得移动通信系统A,则移动通信终端100向移动通信基站200发送CSFB结束通知(步骤S418),然后返回步骤S401的状态。当移动通信终端100不能获得移动通信系统A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应当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或者在不能获得服务的情况中执行预定操作。
当移动通信终端100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步骤S403;是),如从上面可清楚的,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到将在给定时间内接收进入语音,并且执行应当在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之后、在进入为语音进入通知做好准备的状态之前被执行的步骤S404至S408的处理(步骤S409)。因此,当稍后语音进入通知真正到达时,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
在步骤S403中检测到的预定终端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其中,诸如由移动通信系统A的ETWS生成的紧急情况快报、来自移动通信系统B的紧急地震快报或紧急情况呼叫、或者移动地面数字广播的EWS上的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快报之类的服务被接收到。
图8示出了检测由移动通信系统A的ETWS生成的紧急情况快报或来自移动通信系统B的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功能配置示图。
在此情况中,移动通信终端100被配置为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控制单元110中还具有:用于控制由移动通信系统A的ETWS生成的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的通信系统A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0,和用于控制来自移动通信系统B的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的通信系统B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1。
该配置允许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检测出通信系统A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0已经由第一移动通信单元101接收到ETWS发起的紧急情况快报,或者通信系统B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1已经由第二移动通信单元102接收到由移动通信系统B生成的紧急地震快报或紧急情况快报。
由于移动通信终端100被配置为图8所示那样,因此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检测到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出将在给定时间内接收进入语音,并且可以进入为语音进入通知做好准备的状态。因此,当此后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
移动通信终端100还可被配置为将通信系统A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0和通信系统B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接收控制单元801中的一个加入控制单元110中。
图9示出了检测由移动地面数字广播的EWS等数字化地广播的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功能配置示图。
在此情况中,移动通信终端100被配置为将数字广播接收单元900新添加到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配置中,以接收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快报。
该配置允许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检测出数字广播接收单元900已接收到由移动地面数字广播的EWS等生成的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快报信息。
由于移动通信终端100被配置为图9所示那样,因此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检测到对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快报的接收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出将在给定时间内接收进入语音,并且可以进入为语音进入通知做好准备的状态。因此,当此后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
本发明在执行语音传输处理时以及在执行语音进入处理时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当在移动通信终端100被加电之后执行语音传输处理的同时预定终端状态被检测到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出将在给定时间内接收进入语音。由于移动通信终端100预先执行了执行语音通信的处理中的一部分(步骤S404至S408),因此当移动通信终端100稍后从用户接收到语音传输事件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
在步骤S403中检测到的预定终端状态可以是已被添加到语音进入处理情况中的前述状态中的“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中的预定应用被激活的状态”。
预定应用与语音通话(语音通信)相关联,例如是地址簿、电话号码输入画面显示功能,或者发送/接收历史画面显示功能。在电话号码输入画面显示功能中,不仅该功能(电话号码输入画面)的激活,而且直到用于紧急情况呼叫的电话号码的输入的操作序列都可以被检测到。当检测到与语音通信相关联的应用的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出用户将在给定时间内执行语音传输处理,并且迅速进入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状态。结果,当用户稍后执行传输操作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可用性。图10示出了检测与语音通信相关联的应用的激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配置示图。
在此情况中,移动通信终端100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控制单元110中具有应用控制单元1000。
通过该配置,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获取指示各个应用是否被应用控制单元1000激活的信息,以检测前述的应用(例如,与语音通信相关联的应用)是否被激活。
当检测到与语音通信相关联的应用的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预测出将在给定时间内发生语音传输事件,并且可以进入准备好接收语音传输事件的状态。因此,当稍后接收到语音传输事件时,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可被修改为如下这样。图5是图示出修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切换处理后的操作的流程图。在该修改中,移动通信中断100预测语音进入事件或语音传输事件的发生,并开始移动通信系统A上的CSFB,并且当在给定时间内未生成语音进入事件或语音传输事件时取消移动通信系统A上的CSFB。相同的标号被给予图5中与图4中的相应处理相同的处理,以省略其冗余描述。
当状态变为步骤S408中的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激活定时器(步骤S500)。
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步骤S409),并且当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步骤S409;是),停止定时器(步骤S501)并发送语音进入确认(步骤S410)。另一方面,当移动通信终端100未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时(步骤S409;否),移动通信终端100辨别定时器是否已计数满(步骤S502)。当定时器尚未计数满时(步骤S502;否),移动通信终端100再次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步骤S409)。当定时器已计数满时(步骤S502;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取消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的接收的待命(步骤S503),以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415)。
通过以上处理,当在预定时间中未执行语音传输/进入处理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取消CSFB并返回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由此使得能够执行快速的利用移动通信系统A的数据发送/接收,并且防止用户的便利性降低。
当在图5中定时器尚未计数满时(步骤S502;否),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可以辨别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中的预定应用是否被激活。当预定应用未被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前进到步骤S409以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另一方面,当预定应用被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前进到步骤S503,以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并且获取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415)。
该预定应用是与语音通信不相关联的应用,例如是相机应用、TV应用、浏览器应用或邮件应用。
如从上面可清楚的,即使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前与语音通信不相关联的应用被激活,终端状态也被设置回用于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以使得当用户执行传输操作的可能性变得较低时可以快速地激活使用移动通信系统A的数据通信。因此,可以提高可用性。
定时器可被设置为LTE的进入时段(包括寻呼定时的无线帧)的N倍,其中,N为任意整数。通过该设置,能够避免在进入定时不存在的无线帧域中在移动通信系统B中待命。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操作。图6是图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的通信切换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相同的标号被给予图6中与图4中的相应处理相同的处理,以省略其冗余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基本配置与图2、8、9和10中所示的相同。
移动通信终端100从加电到转换至用于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待命状态(步骤S403)的操作与图4所示的相同。
当在步骤S403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步骤S403;是),移动通信终端100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步骤S600)。预定终端状态与在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所描述的相同。
当移动通信终端100成功获取了移动通信系统B时(步骤S601;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B(步骤S602)。另一方面,当移动通信终端100未能获取到移动通信系统B时(步骤S601;否),移动通信终端100再次进入准备好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状态(步骤S403)。
当在步骤S602之后检测到语音进入通知时(步骤S603;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将CSFB开始通知发送给移动通信系统A(步骤S604)。当在S604中发送了CSFB开始通知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接收转移至移动通信系统B的指示(步骤S605)。
当接收到转移至移动通信系统B的指示时(步骤S605;是),移动通信终端100返回对语音进入通知的确认(步骤S410),并且执行建立移动通信系统B的连接的处理(步骤S411)。由于后续处理与图4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从上面可清楚的,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切换处理中,移动通信终端100检测预定终端状态(步骤S403;是),并且然后预先执行获取移动通信系统B的处理(步骤S600至S602的处理),该处理是应当在接收到语音进入通知后在向移动通信系统A发送CSFB开始通知之前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00进入针对语音进入通知的待命状态(步骤S603)。因此,当稍后存在进入语音时,可以立即开始语音通话。当移动通信系统B不能被获取时(步骤S601;否),移动通信终端100不向移动通信系统A发送CSFB开始通知,可以维持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从而消除了无用通信。
针对语音进入处理执行的相同处理也可以针对语音传输处理被执行。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可被修改为如下这样。图7是图示出修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切换处理后的操作的流程图。在该修改中,语音进入事件或语音传输事件的发生被预测,并且当在终端状态变为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之后在给定时间内未发生语音进入事件或语音传输事件时,或者当使用移动通信系统A的数据通信时间变得大于预定时间时,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被取消。相同的标号被给予图7中与图4至图6中的相应处理相同的处理,以省略其描述。
当在步骤S502中定时器尚未计数满时(步骤S502;否),移动通信终端100辨别使用移动通信系统A的数据通信时间是否大于预定时间T(步骤S700)。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02中定时器已计数满时(步骤S502;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步骤S503),并且再次进入准备好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状态(步骤S403)。当在步骤S700中辨别出数据通信时间大于预定时间T时(步骤S700;是),移动通信终端100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步骤S503),并且再次进入准备好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状态(步骤S403)。当在步骤S700中辨别出数据通信时间等于或小于预定时间T时(步骤S700;否),移动通信终端100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步骤S603)。
通过以上处理,当在预定时间中未执行语音传输/进入处理时,或者当在预定时间中未执行使用移动通信系统A的数据通信时,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被取消以使得待命模式中的功耗变小。
定时器时间可被设置为LTE的进入时段(包括寻呼定时的无线帧)的N倍,其中,N为任意整数。通过该设置,能够避免在进入定时不存在的无线帧域中在移动通信系统B中待命。时间T被设置为满足不等式:定时器时间>T>0。
此外,在步骤S700中,取代辨别数据通信时间是否大于预定时间T,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可以辨别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中的预定应用是否被激活。当预定应用未被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前进到步骤S603以准备好接收语音进入通知。另一方面,当预定应用被激活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前进到步骤S503以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状态,并且进入检测预定终端状态的状态(步骤S403)。
该预定应用是与语音通信不相关联的应用,例如是相机应用、TV应用、浏览器应用或邮件应用等。
如从上面可清楚的,在与语音通信不相关联的应用被激活的情况中,当用户执行传输操作的可能性减小时,可以通过取消针对移动通信系统B的待命来使待命模式中的功耗变小。
如上所述,当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100在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中判断出很有可能执行使用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时,移动通信终端100进入使用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成为可能的状态。因此,即使处于针对移动通信系统A的待命状态中,也可以立即开始使用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各个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修改。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图示出的移动通信终端100的配置和流程图将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并且并不局限于所图示出的实施例的细节。配置和流程图是可选的,只要本发明的功能被展示出即可。
例如,尽管在前面的描述中,终端状态检测单元109辨别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中的预定应用是否被激活,或者紧急情况呼叫信息是否被接收到,并且当预定应用被激活或者当紧急情况呼叫信息被接收到时,移动通信终端100转移到使用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成为可能的状态,这些状态以外的状态也可以被检测,以使得在检测到这样的状态时,移动通信终端100转移到使用移动通信系统B的通信成为可能的状态。
尽管在前面的描述中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控制单元110的操作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7中,然而程序也可以从外部存储介质被获取,或者通过网络发送的程序可被存储。
已参考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描述并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原理,应当清楚,还可以在不脱离这里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在布置和细节方面修改优选实施例,并且希望将本申请理解为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体,只要它们落在这里公开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即可。
以上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的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单元,当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通信切换单元使得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补充说明2)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并且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补充说明3)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并且当此后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启动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
(补充说明4)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设置在使能状态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的通信未被执行预定的时间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待命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取消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补充说明5)根据补充说明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时间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方法的进入时段的N倍,其中,N是整数。
(补充说明6)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设置在所述使能状态中之后被执行了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待命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取消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补充说明7)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发出的紧急情况呼叫的接收,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紧急情况呼叫被接收。
(补充说明8)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数字广播接收单元,并且其中
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经由所述数字广播接收单元对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呼叫的接收,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紧急情况呼叫被接收。
(补充说明9)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预定应用程序是否被激活,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预定应用程序被激活。
(补充说明10)根据补充说明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应用是与将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执行的通信有关的应用。
(补充说明11)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是适于快速数据通信的通信方法,并且
所述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是适于语音通信的通信方法。
(补充说明12)一种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允许计算机用作: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单元,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补充说明13)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装置,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装置,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装置,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装置,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装置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装置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装置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装置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引用结合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24日提交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39366。以上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整体结合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其通过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执行经由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
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
通信切换单元,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设置在使能状态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的通信未被执行预定的时间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待命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取消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并且
其中,当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的通信不相关联的应用在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的通信被执行预定的时间之前激活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待命机状态,并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并且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使能的情况中检测到预定终端状态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开始获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并且当此后经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启动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时间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方法的进入时段的N倍,其中,N是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被设置在所述使能状态中之后被执行了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时,所述通信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取消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待命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一移动通信单元执行取消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上的暂时断开连接处理,以将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设置在使能状态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发出的紧急情况呼叫的接收,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紧急情况呼叫被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数字广播接收单元,并且其中
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经由所述数字广播接收单元对数字广播紧急情况呼叫的接收,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紧急情况呼叫被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检测单元检测预定应用程序是否被激活,并且
所述预定终端状态是所述预定应用程序被激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应用是与将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单元执行的通信有关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方法是适于快速数据通信的通信方法,并且
所述第二移动通信方法是适于语音通信的通信方法。
CN201110047450.2A 2010-02-24 2011-02-24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4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9366 2010-02-24
JP2010039366A JP5441166B2 (ja) 2010-02-24 2010-02-24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426A CN102164426A (zh) 2011-08-24
CN102164426B true CN102164426B (zh) 2014-10-29

Family

ID=4412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745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4426B (zh) 2010-02-24 2011-02-24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55364B2 (zh)
EP (1) EP2360981B1 (zh)
JP (1) JP5441166B2 (zh)
CN (1) CN1021644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65643B1 (ko) 2006-08-22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수행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070368B1 (en) 2006-10-02 2016-07-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42017B2 (en) 2006-10-30 2013-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and response messag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2084928B1 (en) 2006-10-30 2017-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61236B1 (ko) 2007-04-30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호를 연결 과정에서 엔티티의 인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KR101455999B1 (ko) 2007-04-30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생성 방법
KR100917205B1 (ko) 2007-05-02 2009-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구성 방법
WO2008156308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Lg Electronics Inc. Pag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call setup
KR101470638B1 (ko) * 2007-06-18 2014-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 향상 방법, 상태정보 보고방법 및 수신장치
KR101526971B1 (ko) 2007-06-18 2015-06-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또는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송수신 방법 및 단말
ES2428569T3 (es) 2007-06-18 2013-11-08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para llevar a cabo una sincroniz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KR101387537B1 (ko) 2007-09-20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공적으로 수신했으나 헤더 압축 복원에 실패한 패킷의 처리 방법
JP5861768B2 (ja) * 2012-03-27 2016-0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25122B2 (en) * 2012-06-09 2015-09-01 Apple Inc. Paging for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nnected mode
KR102030516B1 (ko) 2012-08-10 2019-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넥티드 모드에서 etws 메시지가 사용자 단말기에 의해 수신된 후 보조 통지의 수신 방법
US9049634B2 (en) 2012-09-18 2015-06-02 Acer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amping back to LTE-based network after finishing CSFB call with non-LTE network
JP2014200047A (ja) * 2013-03-29 2014-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38553B2 (ja) * 2013-04-02 2017-05-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機及び移動機の音声発信処理のための方法
JP2014232950A (ja) * 2013-05-28 2014-12-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3533194A (zh) * 2013-09-27 2014-01-22 邵丹殊 一种应急广播方法及移动固话装置
US9584994B2 (en) * 2015-03-19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ay of performing emergency call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olutions
CN104994489A (zh) * 2015-06-29 2015-10-2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09379A (zh) * 2017-11-20 2018-03-16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关自动配置接入设备服务的方法
US11018460B1 (en) * 2019-11-05 2021-05-25 Donna Stearns Telephone jack bracket and masking devices for mounting on same
CN113346942B (zh) * 2021-06-10 2023-06-2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动切换飞行器的通信系统的方法及飞行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901A (zh) * 2004-07-22 2006-01-25 Sk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空闲状态的多模移动终端中进行系统间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897750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漫游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双模式移动终端
CN101297578A (zh) * 2005-09-01 2008-10-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从无线局域网到蜂窝电话网络的硬越区切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1602A (ja) * 2003-07-30 2005-02-24 Sony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145182B2 (en) * 2004-05-07 2012-03-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pporting emergency calls o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200532826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ext Wave:Kk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8165606B2 (en) * 2005-12-22 2012-04-24 Kyoc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8011239A (ja) * 2006-06-29 2008-01-17 Toyota Motor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09728B2 (en) * 2006-10-31 2013-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ergency call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83982B2 (ja) * 2007-04-26 2014-0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US8249017B2 (en) * 2008-03-25 2012-08-21 Motorola Mobility Llc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JP2010039366A (ja) 2008-08-07 2010-02-18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アレイ基板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US8243725B2 (en) * 2008-08-13 2012-08-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aintaining circuit switched continuity in an enhanc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901A (zh) * 2004-07-22 2006-01-25 Sk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空闲状态的多模移动终端中进行系统间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897750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漫游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双模式移动终端
CN101297578A (zh) * 2005-09-01 2008-10-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从无线局域网到蜂窝电话网络的硬越区切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76641A (ja) 2011-09-08
US20110207427A1 (en) 2011-08-25
JP5441166B2 (ja) 2014-03-12
EP2360981B1 (en) 2016-09-21
US8655364B2 (en) 2014-02-18
EP2360981A3 (en) 2014-09-03
EP2360981A2 (en) 2011-08-24
CN102164426A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4426B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记录介质
JP3915022B2 (ja) 移動体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101330409B1 (ko) 등가 plmn 리스트를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268109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852240B1 (en) Signalling about on-going and starting broadcast-service sessions on other frequency carriers
CN110495204B (zh) 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3636256B (zh) 用于具有共存无线电的设备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02432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3002531A (zh) 多模单待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EP219274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exchange,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EP3592034A1 (en) Switching method, terminal equipment and network equipment
CN101742709A (zh)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KR20170109614A (ko) 호 부가 서비스 구성 동기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2034225B1 (ko) 트래킹 지역 갱신 승낙 후 계류 중인 상향링크 시그널링 및 데이터를 위해 존재하는 시그널링 연결을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EP11535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nswering incoming emergency calls to a wireless phone
CN101873653A (zh) 一种小区重定向的方法和系统
JP5354640B2 (ja) 構内phs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負荷分散方法、phs端末、その動作方法及び動作プログラム
JP2002199424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のメニュー表示設定方法
CN112514461A (zh) 用于紧急呼叫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594654B (zh) 业务链接建立的实现方法以及移动性管理子层
EP435495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y user equipment, and remote user equipment
JP489259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機及びセル遷移方法
US20030218975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perating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8160329A (zh) 支持多播及广播服务(mbs)的方法及设备
JP5070798B2 (ja) 携帯電話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plmn自動切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