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709A -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709A
CN101742709A CN200910209795A CN200910209795A CN101742709A CN 101742709 A CN101742709 A CN 101742709A CN 200910209795 A CN200910209795 A CN 200910209795A CN 200910209795 A CN200910209795 A CN 200910209795A CN 101742709 A CN101742709 A CN 101742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area
communication
relay
terminal
digit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9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709B (zh
Inventor
桥本顺
武下寿
板垣健太郎
笹尾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42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7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示与移动终端连接(归属于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进行切换。便携电话机(1)具有:中继部(15),其对数码相机(5)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中继控制部(17),其根据基于来自与移动通信网(2)不同的无线LAN(3)的基站(3a)的信标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无线LAN(3)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中继部(15)。当位于无线LAN(3)的服务区内时,中继控制部(17)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数据中继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无线LAN通信中,通过宽带线路将设置在公共设施或家庭中的接入点与网络连接起来,并在安装了无线LAN功能的通信终端与接入点之间建立会话,由此,通信终端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作为具有无线LAN功能的通信终端,有个人计算机或游戏机、便携电话机等。
通常,在无线LAN系统中,通信终端根据从接入点发出的电波的状态来与最合适的接入点连接(归属于最合适的接入点)。当由于通信终端的移动而最合适的接入点发生变化时,执行切换处理。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即使在通信终端急速移动的情况下,也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切换时的重新连接处理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当通信终端向切换源基站发送连接解除信息时,通过临时设定比预先设定的连接解除信息重传次数少的重传次数,缩短了从检测出切换目的地基站到与该基站连接为止的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3034号公报
通过在便携电话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接入点的功能,即使在不存在家庭无线LAN或公共无线LAN的地方,通信终端也能够经由该移动终端与网络进行通信。但是,当用户将移动终端用作接入点时,通常是将移动终端放置在通信终端附近,因此一旦与移动终端连接后,通信终端就持续地归属于该移动终端。其结果是,即使当通信终端进入家庭无线LAN或公共无线LAN的服务区内时,也不执行向无线LAN的基站的切换,移动终端持续地发送通信所需的信息(信标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示与移动终端连接(归属于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进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中继单元,其对在其它通信终端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该无线通信网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中继单元,其中该服务区状态是基于来自与移动通信网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的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当位于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控制单元解除与其它通信终端的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是移动终端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具有对在其它通信终端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的中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步骤,该控制步骤根据该无线通信网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中继单元,其中该服务区状态是基于来自与移动通信网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的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在控制步骤中,当位于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解除与其它通信终端的连接。
根据这样的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在移动终端进入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解除与连接到该移动终端的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因此,该通信终端不再归属于移动终端。通过这样地向通信终端提供切换的时机,能够提示与移动终端连接(归属于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进行切换。
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优选的是,还具有观测单元,该观测单元对从解除了连接的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进行观测,如果由观测单元观测到的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目的地是无线通信网的基站,则控制单元停止中继单元,如果该发目的地是移动终端,则与该其它通信终端进行连接,以对与其它通信终端相关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再归属于移动终端的其它通信终端向哪个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信号进行观测。并且,如果该通信终端向无线通信网的基站请求了连接,则停止移动终端的中继单元,如果该通信终端向移动终端请求了连接,则将移动终端与该通信终端再次连接。这样,通过仅在从解除了连接的通信终端请求了再次连接的情况下使中继功能(接入点功能)工作,能够抑制因为该中继功能而消耗的移动终端的电力。
根据这样的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在移动终端进入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解除与连接到该移动终端的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提示与移动终端连接(归属于该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机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便携电话机、数码相机以及无线LAN的协作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便携电话机、数码相机以及无线LAN的协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电话机用作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同等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1、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图1是示出便携电话机的功能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便携电话机的硬件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便携电话机1通过在与构成移动通信网2的基站2a之间发送/接收信号,能够与移动通信网2进行通信。此外,便携电话机1通过在与构成无线LAN 3的基站3a之间发送/接收信号,还能够与无线LAN 3进行通信。这里,无线LAN 3是不同于移动通信网2的通信网。移动通信网2及无线LAN 3分别与骨干网4连接。
便携电话机1具有对在数码相机(其它通信终端)5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的接入点功能。数码相机5安装了无线LAN功能。
便携电话机1的功能结构要素包括:第1接收部11、第1判定部12、第2接收部13、第2判定部14、中继部(中继单元)15、观测部(观测单元)16以及中继控制部(控制单元)17。
如图2所示,便携电话机1由如下部件构成:CPU 101,其执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主存储部102,其由ROM以及RAM构成;辅助存储部103,其由存储器等构成;通信控制部104,其经由移动通信网2或无线LAN 3进行数据通信;显示部105,其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以及操作部106,其由输入按键等构成。通过在CPU 101以及主存储部102上读入预定的软件,并使通信控制部104在CPU 101的控制下进行工作,并对主存储部102或辅助存储部103进行数据的读写,来实现图1所示的各功能。
返回至图1,第1接收部11是对来自移动通信网2的基站2a的通知信息(信号)进行接收的部分。第1接收部11向第1判定部12输出接收到的通知信息。
第1判定部12是根据来自移动通信网2的基站2a的信号的接收状况,对移动通信网2中的便携电话机1的服务区状态进行判定的部分。例如,当第1接收部11接收到通知信息时,第1判定部12判定为便携电话机1存在于移动通信网2的服务区内,当第1接收部11没有接收到通知信息时,第1判定部12判定为便携电话机1存在于移动通信网2的服务区外。第1判定部12将判定结果作为第1服务区信息输出至中继控制部17。第1服务区信息是表示便携电话机1是否处于移动通信网2的服务区的信息,如上所述,是根据来自移动通信网2的基站2a的通知信息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
第2接收部13是对来自无线LAN 3的基站3a的信标(信号)进行接收的部分。第2接收部13将接收到的信标输出至第2判定部14。
第2判定部14是根据来自无线LAN 3的基站3a的信号的接收状况,对无线LAN 3中的便携电话机1的服务区状态进行判定的部分。例如,当第2接收部13接收到信标时,第2判定部14判定为便携电话机1存在于无线LAN 3的服务区内,当第2接收部13没有接收到信标时,第2判定部14判定为便携电话机1存在于无线LAN 3的服务区外。并且,第2判定部14将判定结果作为第2服务区信息输出至中继控制部17。第2服务区信息是表示便携电话机1是否处于无线LAN 3的服务区的信息,如上所述,是根据来自无线LAN 3的基站3a的信标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
中继部15是对在数码相机(其它通信终端)5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的部分。中继部15根据从后述的中继控制部17输入的控制信号来开始或结束信标的发送。当便携电话机1与数码相机5通过信标的发送而连接时,中继部15能够对在数码相机5与移动通信网2之间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数码相机5与骨干网4之间传输的数据等进行中继。此时,便携电话机1作为接入点发挥作用。
此外,中继部15根据从中继控制部17输入的控制信号来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或停止中继功能。中继部15通过向数码相机5发送取消认证(De-authentication)或取消联系(Disassociation)等的归属解除消息来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当然,连接解除(归属解除)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中继部15也可以通过减小发送输出,或强制地对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等的无线设定进行变更(复位)来执行连接解除。
观测部16是对从解除了连接的数码相机5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进行观测的部分。具体而言,该连接请求信号是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观测部16接收探测请求,并检查该探测请求中包含的SSID,来判定数码相机5向哪里请求了连接。另外,探测请求是广播信号,因此观测部16也能对数码相机5发送至无线LAN 3的探测请求进行观测。观测部16生成表示探测请求的发送目的地(数码相机5的连接请求目的地)的连接请求信息,并将其输出到中继控制部17。
中继控制部17是根据基于来自无线LAN 3的基站3a的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无线LAN 3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中继部15的部分。中继控制部17根据第1服务区信息、第2服务区信息来控制中继部15。
中继控制部17在输入了表示移动通信网2的服务区内的第1服务区信息、且输入了表示无线LAN 3的服务区外的第2服务区信息时,决定启动中继部15。并且,中继控制部17生成用于使中继部15发送信标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到中继部15。由此,中继部15开始信标的发送或继续进行发送处理。其结果是,启动便携电话机1的接入点功能,从而数码相机5可以与网络连接。
当便携电话机1与数码相机5连接时,换言之,当数码相机5归属于便携电话机1时,如果输入了表示无线LAN 3的服务区内的第2服务区信息,则中继控制部17决定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然后,中继控制部17生成用于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到中继部15。由此,中继部15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
然后,在从观测部16输入了连接请求信息时,中继控制部17根据该信号来控制中继部15。具体而言,在输入了表示数码相机5向无线LAN3的基站3a请求连接的连接请求信息时,中继控制部17决定停止接入点功能。然后,中继控制部17生成用于使中继部15停止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到中继部15。另一方面,在输入了表示数码相机5向便携电话机1请求连接的连接请求信息时,中继控制部17决定与数码相机5进行连接。然后,中继控制部17生成用于使中继部15发送信标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到中继部15。在该情况下,便携电话机1的接入点功能重新启动,中继部15与数码相机5进行连接,以对与数码相机5相关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接着,使用图3~图5来说明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动作,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图3是表示便携电话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图5是示出便携电话机、数码相机以及无线LAN的协作的时序图。
作为前提,假设便携电话机1与数码相机5连接,便携电话机1作为数码相机5的接入点而发挥作用(步骤S1)。然后,当第2判定部14判定为便携电话机1进入了无线LAN 3的服务区内(步骤S2;是)时,中继控制部17决定解除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中继部15根据该决定执行连接解除处理(步骤S3,控制步骤)。
然后,观测部16对从数码相机5发送的探测请求进行观测(步骤S4),对该请求的发送目的地进行判定。这里,如果发送目的地为无线LAN 3的基站3a(步骤S5;无线LAN),则中继控制部17决定停止接入点功能,中继部15根据该决定而停止(步骤S6)。此时,数码相机5与无线LAN 3连接,并能够经由无线LAN 3来与网络之间执行数据通信(步骤S7)。
另一方面,如果探测请求的发送目的地是便携电话机1(步骤S5;便携电话机),则中继控制部17决定再次与数码相机5进行连接,通过中继部15重新启动接入点功能(步骤S8)。由此,数码相机5归属于便携电话机1,并能够经由便携电话机1来与网络之间执行数据通信。
当数码相机5将接入点从便携电话机1切换为无线LAN 3时,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即,当在便携电话机1与数码相机5连接的状态(步骤S11)下这些设备移动到无线LAN 3的服务区内时(步骤S 12),中继部15根据中继控制部17的决定来向数码相机5发送归属解除消息(步骤S13、控制步骤)。由此,解除便携电话机1与数码相机5的连接。
然后,观测部16对来自数码相机5的探测请求进行观测(步骤S14)。在时间T期间执行该观测,直到明确了探测请求的发送目的地为止。然后,数码相机5向无线LAN 3的基站3a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15)。由此,数码相机5与无线LAN 3连接,切换结束(步骤S16)。另一方面,在便携电话机1中,通过中继控制部17停止中继部15(步骤S17)。
当数码相机5再次使用便携电话机1作为接入点时,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首先,步骤S21~S24的处理与图4中的步骤S11~S14的处理相同。观测部16在时间T′期间执行观测处理,直到明确了探测请求的发送目的地为止。然后,数码相机5由于不能与无线LAN 3连接等的原因,向便携电话机1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25)。然后,数码相机5与便携电话机1再次进行连接(步骤S2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便携电话机1进入无线LAN 3的服务区内时,解除与连接该便携电话机1的数码相机5之间的连接,因此数码相机5不再归属于便携电话机1。通过这样地向数码相机5提供切换的时机,能够提示与便携电话机1连接(归属于便携电话机1)的数码相机5进行切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从不再归属于便携电话机1的数码相机5发送的探测请求进行观测。并且,如果数码相机5向无线LAN 3的基站3a请求连接,则停止便携电话机1的中继部15,如果数码相机5向便携电话机1请求连接,则将便携电话机1和数码相机5再次连接。这样地仅在由解除了连接的数码相机5请求了再次连接的情况下,使中继功能(接入点功能)工作,由此,能够抑制由于该中继功能而消耗的便携电话机1的电力。此外,由于自动执行数码相机5的切换处理,因此提高了便利性。
上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下述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便携电话机1判定无线LAN 3的服务区状况,但也可以是,数码相机5对无线LAN 3中的服务区状况进行判定,并向便携电话机1通知该判定结果(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2服务区信息)。由此,在移动终端中,不需要对无线通信网中的服务区状况进行判定,因此能够减轻移动终端所承受的负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无线LAN 3作为无线通信网,但无线通信网的种类没有限定。例如,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在采用了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的系统中。此外,移动通信网的种类也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在采用了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系统等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便携电话1、数码相机5作为移动终端和其它通信终端,但移动终端的种类以及经由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的种类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将便携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个人数字助理)作为移动终端,将便携游戏机或便携音乐播放器作为其它通信终端。

Claims (3)

1.一种移动终端,其具有:
中继单元,其对在其它通信终端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该无线通信网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所述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服务区状态是基于来自与移动通信网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的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
当位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所述控制单元解除与所述其它通信终端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具有:
观测单元,其对从解除了连接的所述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进行观测,
如果由所述观测单元观测到的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目的地是所述无线通信网的基站,则所述控制单元停止所述中继单元,如果该发目的地是所述移动终端,则与该其它通信终端进行连接,以对与所述其它通信终端相关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3.一种移动终端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具有对在其它通信终端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的中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步骤,根据该无线通信网中的服务区状态来控制所述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服务区状态是基于来自与移动通信网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的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导出的,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当位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的服务区内时,解除与所述其它通信终端的连接。
CN200910209795.6A 2008-11-07 2009-11-05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6651A JP4647001B2 (ja) 2008-11-07 2008-11-07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08-286651 2008-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709A true CN101742709A (zh) 2010-06-16
CN101742709B CN101742709B (zh) 2013-06-19

Family

ID=4168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97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709B (zh) 2008-11-07 2009-11-05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40048B2 (zh)
EP (1) EP2184952B1 (zh)
JP (1) JP4647001B2 (zh)
CN (1) CN1017427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743A (zh) * 2010-10-22 2012-07-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动作控制方法
CN105766030A (zh) * 2013-11-27 2016-07-1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7735B2 (en) * 2010-06-22 2014-12-23 At&T Mobility Ii Llc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ata network
JP5688766B2 (ja) * 2011-03-31 2015-03-25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ネットワークマルチモード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機構
US9445334B2 (en) * 2011-04-20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between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t a multi-mode access point
JP5557349B2 (ja) * 2012-03-13 2014-07-23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およ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JP2013255187A (ja) * 2012-06-08 2013-12-19 Ntt Docomo Inc 通信連携システム、方法
JP5980027B2 (ja) * 2012-07-18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644907B2 (ja) * 2013-07-19 2014-12-24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装置
EP3070967B1 (en) * 2013-11-11 2021-04-28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for tethering
CN108811035B (zh) * 2014-03-31 2020-04-14 华为终端(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无线保真Wi-Fi的方法及Wi-Fi接入节点
JP6363937B2 (ja) * 2014-04-03 2018-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28618A (ja) * 2014-06-02 2015-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9245845B (zh) * 2017-05-05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JP6593824B1 (ja) * 2018-02-19 2019-10-23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9705B1 (en) * 1999-11-02 2005-06-21 Cello Partnership Integrating wireless local loop networks with cellular networks
US7333474B2 (en) * 2002-11-19 2008-02-19 Cisco Technology, Inc. Extended handset functionality and mobility
JP4133596B2 (ja) * 2003-06-02 2008-08-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262126C (zh) * 2003-07-01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局域网的越区切换方法
US7343160B2 (en) * 2003-09-29 2008-03-11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both fixed and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JP4396296B2 (ja) * 2004-01-30 2010-01-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該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る通信経路中継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421936B2 (ja) 2004-05-07 2010-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局
CN101151822B (zh) * 2005-03-29 2012-0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中继装置以及通信中继方法
US7492739B2 (en) * 2006-04-05 2009-02-1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64911B (zh) * 2006-04-28 2012-08-2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的切换控制方法、中继站和基站
JP4818960B2 (ja) * 2007-03-14 2011-11-16 Kddi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装置、メッセージ送信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JP4647002B2 (ja) * 2008-11-07 2011-03-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743A (zh) * 2010-10-22 2012-07-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动作控制方法
CN105766030A (zh) * 2013-11-27 2016-07-1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5766030B (zh) * 2013-11-27 2019-10-15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47001B2 (ja) 2011-03-09
US20100120439A1 (en) 2010-05-13
EP2184952B1 (en) 2015-04-08
EP2184952A3 (en) 2010-12-01
CN101742709B (zh) 2013-06-19
JP2010114743A (ja) 2010-05-20
US8340048B2 (en) 2012-12-25
EP2184952A2 (en)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709B (zh)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7708163B (zh) 一种漫游链路切换方法、移动终端、网络模组及存储介质
CN101742623B (zh) 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806229B (zh) 冲突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4918300B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设备及方法
KR101096076B1 (ko) 셀룰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룰러 망을 이용한 애드혹모드 연결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98663B1 (ko) 하이브리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의 데이타 서비스를 위한 시스템 획득 방법
EP2190247A2 (en) Neighbor cell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standby mobile terminal
CN101147382A (zh) 便携电话机和便携电话机的状态切换方法以及发信机
JP2001016645A (ja) 多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07039941A1 (ja) 携帯通信装置
US9107237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002531A (zh) 多模单待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4620639A (zh) 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
US2008001492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all handover method
WO2017201720A1 (zh) 一种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KR101382043B1 (ko) 음성 호 지연을 줄이기 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712474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JP2009260951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6519459B1 (en) Use of immediate handover to achieve multi-head zones
CN101330697A (zh) 多模移动终端的一致用户界面
CN105813224A (zh) 通讯装置及有效率的无线通信方法
CN112256335B (zh) 驱动文件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075997B1 (ko) 다중 모드 단말기에서 서비스 등록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354640B2 (ja) 構内phs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負荷分散方法、phs端末、その動作方法及び動作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