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9154A -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 Google Patents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9154A
CN102159154A CN2009801372564A CN200980137256A CN102159154A CN 102159154 A CN102159154 A CN 102159154A CN 2009801372564 A CN2009801372564 A CN 2009801372564A CN 200980137256 A CN200980137256 A CN 200980137256A CN 102159154 A CN102159154 A CN 102159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slit
orthodontia
shape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72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库斯·约翰尼斯·希尔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BD Paten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G
Original Assignee
PBD Paten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BD Paten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G filed Critical PBD Paten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G
Publication of CN102159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9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14Brackets; Fixing brackets to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285Locking by rot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畸齿矫正构件(1),它具有基体(2),所述基体具有可见表面(3)、与可见表面隔开距离的基底面(4)和在可见表面和基底面之间延伸的侧面(5至8),其中在基体(2)中设置用于容纳拉线(12)的槽形的容纳缝隙(11)。此外在所述容纳缝隙(11)中设置保持机构(17)。在基体(2)中分别从容纳缝隙(11)的侧壁(19、20)设置缝隙状的第一和第二凹口(22、23),这两个凹口在分别彼此相对的侧面(5至8)之间穿过所述基体(2)。保持机构(17)通过自己的板条式的基部(37)构成,所述基部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在容纳缝隙(11)的两个侧壁(19、20)之间延伸,并利用设置在基部(37)的两个端部区域(38、39)上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40、41)分别嵌入缝隙状的第一以及第二凹口(22、23)中。

Description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背景技术
由US 4,551,094A已知一种畸齿矫正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支架和能与支架联接的保持件。所述支架具有一个带有基部的基体,所述基部固定在牙齿上。基体与基部隔开距离地在容纳缝隙两侧具有所谓的翼部,所述容纳缝隙用于容纳拉线或弓丝。所述翼部分别在其外部的边缘段上具有小的凹痕。保持件连贯地设置在支架的可见侧面的区域内,并且在联接状态下包围或后接合翼部。
由EP 1469657A2已知另一种畸齿矫正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能与支架联接的保持件。所述支架具有基体,所述基体的基底构造成用于固定在牙齿上。此外,在基体中设置槽状的容纳缝隙,所述容纳缝隙从可见表面延伸入基体内。在容纳缝隙的两侧分别构成相互隔开距离地设置的具有各个翼部的两个翼部对。为了容纳支架的保持件,容纳区域在基体中设置成,在翼部之间相对于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沿横向方向凹入。保持件装入到翼部之间的所述容纳区域中,所述保持件设置成,与支架的可见表面大致成平面。
由EP 1813222A1已知另一种畸齿矫正的固定装置,它包括一个支架和一个锁定件。支架具有支架基底,所述支架基底能固定在牙齿上。支架体从支架基底上突起并具有从近中向远中延伸的缝隙。此外设有两个彼此隔开距离地设置的翼部对。锁定件包括盖,所述盖能在释放两个翼部对之间的区域内的缝隙的打开位置和覆盖该缝隙的关闭位置之间,绕平行于缝隙的纵向方向定向的摆动轴线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架上。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盖与支架体相卡锁。此外在支架中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孔,所述支承孔的纵轴线平行于缝隙的纵轴线定向。横截面为圆形的支承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孔中,所述盖可旋转地固定保持在所述支承轴上。
由DE 102006003107A1或EP 1810640A1还已知另一种畸齿矫正的固定装置,在这种固定装置中,支架在其基部的区域内由构造成弓架形的保持件穿过。保持件的端部作为止挡从可见侧面伸入容纳缝隙中。
由WO 2005/044131A1已知一种具有基体的畸齿矫正构件,在该构件中,从其可见表面设置一个用于容纳拉线的槽状的容纳缝隙。容纳缝隙从可见表面朝基底面的方向延伸入基体内。在可见表面的区域内,容纳缝隙具有一个变窄部,所述变窄部通过突起构成。为了将拉线装入容纳缝隙中,使在过渡区域中的两个钩状部件朝向底脚部扩展,由此使得能够装入拉线。在此,畸齿矫正构件的基体发生变形。
由US 5,174,754A已知另一种畸齿矫正构件,该构件包括基部或底脚部以及钩状部件。在各钩状部件的区域内设置用于拉线的容纳缝隙。防止拉线从容纳缝隙中滑出的保持臂在可见表面的区域内凸起。为了装入拉线,钩状部件分别通过设置在钩状部件和基底或底脚部之间的凹口(20)弹性地与该拉线相连。在装入运动期间,两个钩状部在其整体上彼此弹性地分开并使得能够将拉线装入容纳缝隙中。
由DE 102004016317B4已知另一种畸齿矫正的构件。这种构件包括底脚部,设置在底脚部上的基部以及安装在底脚部和基部之间的嵌装件。两个基部通过在底脚部的区域内设置缝隙而能摆动地与该底脚部相连。由此使支架弯曲张开,并且使得由此导致的容纳缝隙的扩张变得容易。基部由形状记忆塑料制成。形状记忆塑料具有这样的特性,即能够通过外部刺激,例如热或紫外光的作用从临时的形状恢复到预先规定的形状。这里基部被预先制造成处于其扩张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使得能够简单地装入拉线。在置入拉线之后,通过外部刺激的作用,各基部相对于彼此变形,并且因此容纳缝隙的开口宽度重新缩小,从而将拉线保持在容纳缝隙中。
最后由DE 19618364A1已知一种畸齿矫正支架,所述支架由底脚部和位于底脚部上的容纳和导向件构成。在导向件中设有用于容纳弓丝的缝隙。在容纳和导向件的缝隙的上部区域中设有自己的突起,这些突起由与支架的塑料不同的第二塑料制成。与由和支架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相同成形地注塑的突起相比,这种突起由于弓丝略微容易剪断。两个突起从两侧限定缝隙并伸入所述缝隙,以便保持弓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畸齿矫正的构件,在该构件中,能够简单地实现将拉线装入为之设有的容纳缝隙中,并且尽管如此仍确保良好地将拉线保持在容纳缝隙中。
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到的优点在于,由此能够实现一种紧凑的畸齿矫正的构件,在这种构件中,对于在支架在牙齿上的安装位置中的拉线,能够实现可靠地并且主要是可容易松开地保持在容纳缝隙中。在此,根据构成为滑动件的保持机构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拉线在容纳缝隙中的被动和主动的结合(Legierung)。这里被动结合是指,拉线能自由地在容纳缝隙中运动,而主动结合是指,基于保持机构能够在拉线上施加夹紧力并因此将其牢固地保持在容纳缝隙中。由于保持机构通过自己的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在可见表面的区域内能装入设置在缝隙状的凹口的两侧的槽状或缝隙状的凹口中,因此实现了双剪的并因此足够稳定的保持。因此不仅在可见表面的区域内,针对在整个使用持续时间上的使用目的实现了对容纳缝隙稳定的封闭,而且还在可见表面的区域内,通过保持机构将在容纳缝隙两侧形成的两个钩状部或翼部机械地保持在一起。因此还可以附加地提高整个畸齿矫正构件的强度。此外,通过保持机构以集成的方式设置在容纳缝隙中,支架在牙齿表面突起的结构高度不会增加,因此,尽管保持机构具有简单的可操作性,对于使用者而言仍可以明显改善佩戴舒适性。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在保持机构从其卡锁位置中松开之后,所述保持机构不仅能够相对于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沿横向方向移动,而且在脱开联接的位置中还使得保持机构能摆动运动到另一个凹口中。保持机构的松开通过使第二保持元件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中脱离联接来实现,其中相对于限定容纳缝隙的侧壁大致在垂直的方向上将保持机构拉出,由此第一保持元件以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被引导的方式偏移相同的移动路程。一旦第二保持元件完全脱离联接,则整个保持机构可以围绕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被引导的第一保持元件进行摆动运动,因为至少保持机构的板条状的基部能摆动到所述另一个凹口中。因此,保持机构能够多次使用并可以在复查以及在需要执行的调节工作期间始终保持在支架上。因此明显降低了丢失的危险。
另一个根据权利要求3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对于处于摆动位置中的保持机构可以实现沿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作用的导向。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的构造,可能的是,可以在不夹紧第一保持元件的情况下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实现充分的导向。但此外因此还可以改进或简化基体的制造过程,并因此例如能够以挤压工艺实现所述制造过程。
根据如权利要求5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变型方案,实现了相对于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的精确的横向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6的改进方案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实现保持机构在安装位置中的纵向锁定,该安装位置用于通过保持机构将拉线固定在容纳缝隙中的保持位置中。
在根据权利要求7的实施方案中有利的是,尽管实现了保持机构沿缝隙状的凹口的纵向方向的锁定,但保持机构,特别是其基部可以构造成具有较大的厚度或强度。因此还可以附加地改进整个保持机构的稳定性。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的改进方案可以达到,实现保持机构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更为稳定和牢固的纵向锁定。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的构造,可以提高基体在所述区域中的稳定性,并附加地使得出现不希望的积存物、如食物残渣的危险最小化。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可以提供一种与装入其中的第二保持元件的作用简单的卡锁或者卡扣连接。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11中说明的构造,为了使保持机构从卡锁位置由缝隙状的第二凹口中松开,允许保持机构相对于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的横向运动或横向移动。在保持元件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中移出时,则可以有选择地执行摆动过程,以释放容纳缝隙,或者也可以将整个保持机构沿缝隙状的第一凹口的纵向方向从所述第一凹口中移出。
这里已经证明根据权利要求12的实施方案是有利的,因为因此可以在没有附加地超过基体的突出部分的情况下实现保持机构的可操纵性。
根据如权利要求13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对于第二保持元件,当处于位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中的位置中时,实现了足够的保持以及防止了食物残渣的进入。
但根据权利要求14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能够以较小的空间需求实现用于操作保持机构的操纵自由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15,与所述另一个凹口相结合确保了保持机构简单的翻转或者摆动运动。
在根据权利要求16的构造中,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的区域内实现了保持机构在用于拉线的保持位置中的卡锁位置。因此可以省去附加的保持或锁定机构。
这里已经证明根据权利要求17的实施方案是有利的,因为因此不仅可以实现保持机构的第一保持元件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的受引导的移动运动,而且还可以实现整个保持机构绕第一保持元件的相对的摆动或旋转运动。因此可以实现保持机构相对于基体的组合式的平移及翻转运动。
这里根据权利要求18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因为因此防止在凹口的容纳平面中的摆动运动以及因此引起的保持机构从锁定位置中不希望的脱离联接。
根据权利要求19的实施方案允许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在第二保持元件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之间的耦联连接。因此即使在没有附加的锁止元件的情况下也足以满足要求,由此明显简化了整个畸齿矫正构件的制造并降低其成本。
如权利要求20或21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手段实现第二保持元件的以及因此还有整个保持机构的可靠的、可松开的卡锁或联接。
但根据权利要求22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还可以附加地将设置在容纳缝隙中的拉线挤压到容纳缝隙的基底面上,由此可以将用于牙移位的治疗的较高的力由拉线传递到牙齿上。
通过如权利要求23的构造,可以改进由医疗人员进行的对保持机构的操纵。
如权利要求24的构造是有利的,因为因此能够提高保持机构的基部的强度。
但如权利要求25的构造也是有利的,因为因此使得保持机构从第二凹口中的脱离联接运动变得容易。
最后,如权利要求26中说明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因为因此一方面便于操纵,并且另一方面附加地改进了整个保持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视图和简化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简化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和2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透视图和简化的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至3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俯视图和简化的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1至4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保持机构的简化的透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5的保持机构的视图;
图7示出根据图5和6的保持机构的俯视图;
图8示出另一个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视图和简化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图8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简化的透视图;
图10示出根据图8和9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俯视图和简化的视图;
图11示出根据图8至10的畸齿矫正的构件的保持机构的简化的透视图;
图12示出根据图11的保持机构的视图;
图13示出根据图10和11的保持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确定,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包含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能够合理地套用于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相同的部件。在本说明书中所选用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等也是指当前说明或示出的附图,并且当位置变化时能够合理地套用于新的位置。此外,来自所示或所述的不同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也可以构成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或符合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的说明中,所有关于数值范围的数据应理解为,所述数值范围同时包括其中任意的和全部的部分范围,例如数据1至10应理解为,同时包括所有基于下限1和上限10的部分范围,也就是包括所有开始于等于或大于1的下限并终止于等于或小于10的下限的部分范围,例如1至1.7,或3.2至8.1,或5.5至10。
在图1至7中简化示出了畸齿矫正的构件1,其中应指出,构件1的所示出的轮廓形状或几何形状只是示例性地示出,所述轮廓形状或几何形状取决于使用目的或使用位置,并且可以据此对其进行适配调整。
畸齿矫正的构件1应用于牙科,并在这里通常也称为所谓的“支架”。所述构件主要用于治疗牙移位。如果所述支架能够自主地将拉线保持在容纳缝隙中,而所述拉线不会相对于容纳缝隙的纵向延伸沿垂直方向从该容纳缝隙中移出,则所述支架称为自结合的构件1。主动结合是指这样的支架,在这种支架中,通过在拉线上施加压力,在拉线和支架之间产生摩擦接合。长期以来通过橡胶带的构造得以熟知。最后,被动结合是指拉线和支架之间这样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拉线以一定的间隙在容纳缝隙中被引导。主要在治疗开始时选用这种方法。主动自结合是指,作用在拉线上的压力直接由支架的一部分或由与支架共同作用的辅助部件,例如橡胶圈施加。这里附加地还可以利用与构件1上的钩状部配合作用的橡胶式的张紧元件将设置在容纳缝隙中的拉线更为牢固地保持在构件上,所述钩状部也可以称为“翼部”。在单侧张紧时,需要治疗的牙齿例如可以进行旋转。
畸齿矫正的构件1包括基体2,所述基体以简化的方式在其空间形状上通过朝向观察者的可见表面3、背向观察者的基底面4和在这两个面之间延伸的侧面5至8限定。基底面4用于将基体2安装在具有在这里简化示出的牙齿表面10的牙齿9上。此外,在可见表面3的区域内还简化地示出用于容纳拉线12的容纳缝隙11。在这里,所述容纳缝隙11从可见表面3并朝基底面4的方向且在两个相对的侧面5、6之间延伸入基体2内。
基体2的基底面4用于通过例如胶粘剂等的连接剂13将构件1安装在牙齿9的牙齿表面10上,并使构件与牙齿表面相连。连接剂13在这里简化地通过点示出。为了扩大在基底面4的区域中的连接面,在基体2中以在基底面4中凹入的方式设置至少一个,但优选多个槽状的凹口14。所述凹口14从基底面4朝可见表面3的方向延伸。在该实施例中,槽状的凹口14的纵向延伸连贯地在两个侧面5和6之间延展。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槽状的凹口14在轴向剖面中观察具有构造成大致为蘑菇状的横截面。槽状的凹口14的边界线15在轴向剖面中观察只由沿周向一个接着一个设置的弧线段16构成。
为了容纳拉线12,在基体2中构成容纳缝隙11,其中附加地还设有至少一个保持机构17,所述保持机构在拉线12的在容纳缝隙11内的装入位置中应防止拉线不希望的离开或滑出。在此,保持机构17设置在容纳缝隙11中。容纳缝隙11在其横截面内、即沿其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具有槽宽度18,该槽宽度通过侧向设置的侧壁19、20限定。在两个侧壁19、20之间,基地面21在容纳缝隙11的槽底部,即在朝向基底面4的一侧上延伸。两个侧壁19、20优选相互平行地定向,其中,基底面21在多数情况下相对于两个侧壁19、20成直角地定向。因此,侧壁19、20以及基底面21在容纳缝隙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上确定所述容纳缝隙11。这里示出的拉线12的横截面选择为矩形横截面,其中但是也可以采用任意其他的横截面,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多边形等形状。这样可以根据希望的应用情况或治疗过程选择具有相应横截面的相应的拉线12。
构成为缝隙状的第一以及第二凹口22、23分别从容纳缝隙11的两个侧壁19、20向相应的侧面7、8的方向延伸入基体2内。在此,两个凹口22、23设置在直接与可见表面3相邻的附近区域内,并用于容纳保持机构17。
在这里示出的情况下,选择并示出矩形横截面作为拉线12。拉线12的宽度在这里大致相当于槽宽度18,其中可能出现贴靠在容纳缝隙1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9、20上。拉线12的高度在这里选择为,使得拉线12一方面贴靠在基底面21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保持机构17上。这种状态称为主动自结合,并且在这里实现了从拉线12向牙齿9的充分优化的力传递。因此可以将足够的保持力或方向力传递到牙齿9上。可以通过拉线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的所谓的抽出或拉出,或者也可以通过使保持机构17翻转离开,从容纳缝隙11中拆除拉线12,这在下面还将说明。因此不需要基体2的变形运动。在拆除拉线12之后,可以对各个牙齿9进行检查,并且为了进一步的治疗可以将相同的拉线12再次装入,但或者也可以用具有与拆除的拉线不同的横截面的另一个拉线12代替。
对于构造成圆形的拉线12,优选采用例如0.014″[英寸]、0.016″[英寸]或0.018″[英寸]的直径。这些带有单位标注或测量单位“英寸”的数据按数据的“inch[英寸]”值选用,因为这种拉线12在美国使用并且所述测量单位在美国视为标准值。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拉线可以具有0.020″[英寸]至0.025″[英寸]的尺寸。
在该实施例中,基体2具有基部或底脚部24以及保持件25。在此,所述基部或底脚部24朝向牙齿9并因此构成畸齿矫正的构件1的直接与牙齿9相邻地设置的部段。保持件25包括至少一个钩状部26,所述钩状部在这里设置或构成在容纳缝隙11的两侧。在此,钩状部26构成在可见表面3的区域内。在钩状部26和基部或底脚部24之间还设有自己的中间部27。在横截面内观察,容纳缝隙11也设置在中间部27的区域中
保持件25与底脚部24一体地构成并附加地还与底脚部24一起构成优选抗弯的横截面。在这里不设有中间部27的用于将拉线12装入容纳缝隙11的变形。
如前面所述,为了将保持机构容纳和保持在基体12上,在容纳缝隙11的两侧给保持机构17配设所述两个缝隙状的凹口22和23,并且所述凹口与其配合作用。这里相对于容纳缝隙11在左边示出的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从容纳缝隙11的在这里左边的侧壁19延伸入基体2、钩状部26中一定深度28。优选与容纳缝隙11相类似,第一凹口22同样沿相同的方向在两个在这里相对的侧面5、6之间穿过基体2。此外,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2沿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纵向方向观察同样优选贯穿地在分别彼此相对的侧面5至8之间,这里在两个侧面5和6之间延伸。
附加地在该实施例中,在侧面3的区域内基于该侧面以及容纳缝隙11给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配设另一个凹口29,该凹口以缺口(freistellung)的形式贯穿地从侧面3朝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延伸,并通入第一凹口内。在朝着可见表面3的视图中,所述缺口或凹口29具有构成为U形或C形的横截面或空间形状,并用于容纳处于应使得能够接近容纳缝隙11的位置中的保持机构17。在这里,凹口29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的长度36比整个构件2沿相同的方向在所述两个相对的侧面5、6之间的长度短。但是,在朝着可见表面3的视图中,凹口29的横截面或空间形状也可以选择成带有在相应的边界棱边之间、相应地构成的过渡部半径的多边形、特别是矩形。因此,在所述另一个凹口29的两侧留出属于基体2的、构成为板条式的部分段。凹口29从容纳缝隙11的侧壁19开始的深度最大可以相当于缝隙状的凹口22的深度28。
此外,第一凹口22在其朝向容纳缝隙11的端部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但优选多个板条状的突起部30在其净横截面上变小或缩小地构成。在此,突起部30在这里从凹口22在限定凹口横截面的边界面31、32中朝分别相对的边界面32、31的方向凸出或朝向彼此伸出。两个边界面31、32优选相互平行地定向,以及必要时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侧壁19、20沿垂直的方向定向。
在两个彼此朝向的突起部30之间构成一个具有间隙宽度34的间隙33,所述间隙宽度相对于所述两个边界面31、32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地构成。在此,间隙宽度34是相对于两个边界面31、32沿垂直的方向测量的。沿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或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突起部30优选分别从基体2的两个在这里彼此相对的侧面5、6延伸至凹口29,并在该凹口处终止。对于两个在靠近基底面4的边界面31上以及在这两个边界面上设置的突起部30,同样是这种情况。
在容纳缝隙11的相对一侧上构成缝隙状的第二凹口或另一个凹口23,该凹口相对于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延伸入基体2内相对较小的深度35。从而第一凹口22的深度28与第二凹口23的深度35相比可以至少是深度35的二倍,但或者也可以是深度35的多倍。为了避免在两个凹口22、23的区域内出现边缘锋利的过渡部,过渡部在轴向剖面或在横截面中观察,始终构成为倒圆的或完全通过圆整部(Rundung)形成。
如现在可由图5至7的组合视图更好地看到,保持机构17通过自己的、构造成板条式的基部37形成,所述基部在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上观察,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且在容纳缝隙11的两个侧壁19、20之间延伸,如可由图1最清楚地看到。构成为板条式的基部37在其两个端部区域上具有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40、41。这里,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是指保持机构17的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基部37在背向基底面21的一侧上绷紧设置在容纳缝隙11中的拉线12,并因此在基体2的两个侧壁19、20之间延伸。设置或形成在基部37上的两个保持元件40、41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分别嵌接到缝隙状的第一以及第二凹口22、23中,并优选以卡锁的方式可松开地保持在两个凹口中的至少一个凹口中。对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的第二保持元件41特别是这种情况。
保持机构17的板条式的基部37特别是在朝向侧壁19以及因此朝向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区域内,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具有长度42,该长度与所述另一个凹口29的长度36相匹配。基部37的长度42优选构造成比所述另一个凹口29的长度36短,以便在保持机构17的释放位置中能够实现将保持机构翻起或摆动到所述另一个凹口29中。这种翻转运动围绕以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中受引导的方式支承的第一保持元件40来进行,其中摆动轴由同样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纵向延伸上延伸的保持元件40形成。该摆动位置并且因此也是用于拉线12的释放位置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
为了防止保持机构17无意中松开或滑出,特别是为了防止所述两个保持元件40、41无意中从两个缝隙状的凹口22、23中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松开或滑出,有利的是,板条式的基部37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支承在至少一个伸入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突起部30上。为此板条式的基部37构造成具有相应的厚度,所述厚度在该区域内选择为,比在彼此朝向地伸出的突起部30之间的间隙宽度34大。
如前面所述,在至少一个限定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边界面31、32上设置或设有所述突起部30。此外,保持机构17的第一保持元件40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可以支承在在伸入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的突起部30上且支承在背向容纳缝隙11的一侧上。因此实现了针对保持机构17的横向于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移动运动的附加的止挡限定。
为了可松开地将第二保持元件41保持或联接在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有利的是,第二保持元件41在相对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内观察,具有构造成C形的横截面。构造成C形的横截面例如可以这样形成,基于一种实心的圆形材料从一侧加工出槽形的凹部。这里C形横截面的两个侧边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朝背向容纳缝隙11的方向伸入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为了以卡锁的方式将第二保持元件41保持在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同样有利的是,凹口23沿其纵向延伸观察并且在其朝向容纳缝隙11的端部区域中具有相对于该凹口23相对较小的净宽度43。因此可能的是,第二保持元件41可以在构造成C形的横截面的两个侧边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变形,并因此可以将第二保持元件41推入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这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沿横向方向进行。为此有利的是,用于构成保持元件41的或者也可以是构成整个保持机构17的材料设计成可弹性变形的。
为了实现朝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方向将相应的压力从保持机构17传递到拉线12上,有利的是,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朝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4设置在保持机构17的基部37上。因此可能的是,突出部44可以贯通地在基部37的长度上设置。但与此无关地,也可以在基部37的朝向基底面21的一侧设有多个这种突出部34。
此外为了便于操纵和操作保持机构17,有利的是,在保持机构17的基部37上且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设置朝背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一侧突出的另外的突出部45。在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内观察,所述另一个突出部45在朝背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一侧上可以具有构造成楔形渐缩的横截面。因此可以通过牙科仪器在两个楔面处施加压力,以便因此将保持机构17连同其第二保持元件41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拉出,从而将第一保持元件40推入具有较大深度28的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只要第二保持元件41与第二凹口23脱离接合,则整个保持机构17能够围绕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内的第一保持元件40摆动到或向上翻转到所述另一个凹口29中。因此保持机构17使容纳缝隙11的横截面朝可见表面3露出,并因此使得可以简单地操纵拉线12。
如上所述,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板条状或板条式的基部37具有长度42,以便在朝向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那个区域内,能容纳在在这里在可见表面3内形成的另一个凹口29中。为此,设置在第一端部区域38中的第一保持元件40相对于基部37的长度42具有相对较大的纵向延伸,以便确保接合或贴靠在前面所述的、设置在边界面31、32上的突起部30上。第一保持元件40在背向基部37的一侧具有圆柱形的空间形状,由此使得整个保持机构17能够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内进行摆动或旋转运动。这样第一保持元件40还构成具有销状的突起部形式的摆动轴。此外,第一保持元件40在朝向基部37的一侧还具有一个、但优选两个在基部37的两侧设置的止挡面36,所述止挡面通过构造成圆柱形的保持元件40的削平部构成。在保持机构17的已安装的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所述止挡面用于贴靠在所述突起部30上,如已经在前面所述。
基部37在垂直于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厚度47。所述厚度选择成相对较薄,并满足保持机构17的必要的强度特性。从基部37开始,设有朝第一保持元件40的过渡区域48,该过渡区域跨接基部37的厚度47和保持元件40的沿相同方向的厚度49之间的差。这里厚度49选择成,使得该厚度与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两个边界面31、3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沿基部37或过渡区域48的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端面50用于如前面所述地使整个保持机构17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支承在所述突起部30上。
为了在为此设有的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更好地纵向引导和保持第二保持元件41,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优选具有相同的纵向延伸,如这已经在前面针对第一保持元件40所述。为此在朝着可见表面3的视图中,由板条式的基部37开始,构成朝第二保持元件41的楔形扩展部。
在图8至13中示出畸齿矫正构件1的另一个并且必要时本身独立的实施形式,其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也使用与在图1至1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可以参见或参考前面对图1至12进行的详细说明。
因为用于构成畸齿矫正构件1的基体2连同其设置在其中并受引导地保持的用于拉线12的保持机构17与图1至7中的实施形式非常类似地构成,所以这里只更多地详细说明与其不同的结构,并且对于其他相同的细节可以参见或参考前面对图1至7的说明。
为了容纳保持机构17,这里总是也设有缝隙状的第一和第二凹口22、23,其中第一凹口沿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垂直的方向由两个边界面31、32限定。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在靠近可见表面3的那个边界面32的区域内设有两个突起部30。
为了容纳板条式的基部37,这里在可见表面3的区域内也设置了延伸至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3的、具有长度36的另一个凹口29。
但附加地也可能的是,在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靠近基底面21的边界面31上同样设置突起部30。如果只在边界面31、32中的一个上设有突起部30,则实现了较大的间隙宽度34,由此也可以构成保持机构17的带有与所述间隙宽度相匹配的较大厚度47的基体件37。因此,在该部分内实现了整个保持机构17的更高的强度。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基体2中给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配设凹部51,其中所述凹部从可见表面3以及从限定容纳缝隙11的侧壁20延伸入基体2内。凹部51的朝向或靠近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底面52沿相对于可见表面3垂直的方向设置成,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隔开距离。可见表面3内的所述凹部51在其空间形状或横截面形状上可以构成为与前面所述的所述另一个凹口29相类似,但在达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之前终止。因此,凹部51在朝可见表面3的视图中具有构造成U形或C形的横截面。凹部51不仅用作用于在保持机构17上的后面还将说明的突出部45的容纳空间,而且还用作操作自由空间,以便通过突出部45将整个保持机构17连同其第二保持元件41从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朝向相对的第一凹口22的方向拉出,并因此松开在这个区域内的可松开的卡锁或联接。在保持机构17沿相对于边界面31、32平行的方向移入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并因此朝向侧面7移动之后,可以通过保持机构17的翻转或摆动运动,释放进入容纳缝隙11的入口。因此,又可以操作设置在容纳缝隙11中的拉线12或将拉线装入容纳缝隙11中。
在图11至13中单独示出根据图8至10属于基体2的保持机构17。该保持机构也包括板条式构成的基部37,该基部具有设置或构成在端部区域38、39上的保持元件40、41。所述基部37沿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具有长度42,其中与其相比,第一保持元件40具有较大的纵向延伸,以便确保与设置在边界面31、32上的突起部30的接合。
两个保持元件40、41的结构和空间形状在其横截面内与前面根据图5至7所述的实施形式相类似。
在这里在图11至13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中,第一保持元件40具有相对于第二保持元件41相对较大的横截面尺寸。两个保持元件40、41设置在基部37上,使得所述保持元件在背向另一个突出部45的一侧上或在朝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一侧上大致在一个平面内彼此朝向地定向。通过两个保持元件40、41的不同的横截面尺寸,在其外周上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圆柱形的保持元件40、41的中点根据高度相对于基部37彼此错开。在基部37和第一保持元件40之间,也在保持机构17的朝向突出部45的一侧上设置扩展的过渡区域48。
与前面所述的构造成楔形的突出部45相反,这里设置在背向容纳缝隙11的基底面21的一侧上的另一个突出部45在相对于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内观察,具有构造成L形的横截面。在保持机构17的已安装的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构造成L形的突出部45的与保持机构17的基部37隔开距离的侧边53朝向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方向凸出,或凸入在可见表面3中构成的凹部51中。在保持机构17的已安装的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可能的是,侧边53仍然还伸入凹部51中。因此实现在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和凹部51之间搭接基体2。
各实施例示出了畸齿矫正构件1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变型方案,其中这里应指出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本发明的这些特别示出的实施方式变型方案,而各个实施方式变型方案的各种不同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并且变型方案可能性基于用于通过具体的发明进行技术处理的原理,也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就是说,所有可设想的、可能通过所示和所述实施方式变型方案的各个细节的组合实现的实施方式变型方案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条理清晰起见,最后应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畸齿矫正构件1的结构,所述畸齿矫正构件或其组成部件部分不符合比例地和/或放大地和/或缩小地示出。
由本说明书可以得到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目的。
首先各个在图1至4、5至7、8至10和11至13中示出的实施例能够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独立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与此相关的、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方案可以由对附图的详细说明得到。
附图标记列表
1构件
2基体
3可见表面
4基底面
5侧面
6侧面
7侧面
8侧面
9牙齿
10牙齿表面
11容纳缝隙
12拉线
13连接剂
14凹口
15边界面
16弧形段
17保持机构
18槽宽度
19侧壁
20侧壁
21基底面
22凹口
23凹口
24底脚部
25保持件
26钩状部
27中间部
28深度
29凹口
30突起部
31边界面
32边界面
33间隙
34间隙宽度
35深度
36长度
37基部
38端部区域
39端部区域
40保持元件
41保持元件
42长度
43净宽度
44突出部
45突出部
46止挡面
47厚度
48过渡区域
49厚度
50端面
51凹部
52底面
53侧边
54
55

Claims (26)

1.一种畸齿矫正构件(1)、特别是支架,所述畸齿矫正构件(1)具有基体(2),所述基体(2)具有可见表面(3)、与所述可见表面(3)隔开距离的基底面(4)和在所述可见表面(3)和所述基底面(4)之间延伸的侧面(5至8),其中在所述基体(2)中设置用于容纳拉线(12)的槽形的容纳缝隙(11),所述容纳缝隙(11)从所述可见表面(3)朝所述基底面(4)的方向延伸入所述基体(2)并且在所述两个侧面(5至8)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容纳缝隙(11)在其横截面内通过侧壁(19、20)以及基底面(21)限定,所述畸齿矫正构件(1)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容纳缝隙(11)中的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机构(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2)中分别从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两个侧壁(19、20)设置缝隙状的第一和第二凹口(22、23),所述两个凹口(22、23)相对于所述容纳缝隙(11)沿与其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分别彼此相对的侧面(5至8)之间穿过所述基体(2),并且所述保持机构(17)通过自己的构成为板条式的基部(37)构成,所述基部(37)在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上观察,在用于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在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两个侧壁(19、20)之间延伸,并利用设置在所述基部(37)的两个端部区域(38、39)上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40、41)分别嵌入所述缝隙状的第一以及第二凹口(22、2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可见表面(3)以及所述容纳缝隙(11)出发给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配设另一个凹口(29),所述另一个凹口(29)贯通地从所述可见表面(3)一直延伸到所述缝隙状的凹口(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凹口(29)在朝着所述可见表面(3)观察的视图中具有构成为U形或C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另一个凹口(29)的沿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的长度(36)比所述基体(2)沿相同方向的长度短。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上观察,由彼此相对设置的并优选相互平行定向的边界面(31、32)限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面(31、32)沿相对于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侧壁(19、20)的垂直的方向定向。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在所述边界面(31、32)中的一个上以及在其朝向所述容纳缝隙(11)的端部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构成为板条状的突起部(30),其中所述突起部(30)朝着所述相对的边界面(32、31)的方向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为板条状的突起部(30)设置在靠近所述可见表面(3)的所述边界面(32)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为板条状的突起部(30)分别设置在相对的并限定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所述边界面(31、32)上。
9.如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为板条状的突起部(30)从一个侧面(5至8)一直延伸到所述另一个凹口(29)。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在其纵向延伸上观察并且在其朝向所述容纳缝隙(11)的端部区域内具有相对于所述凹口(23)相对小的净宽度(43)。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和第二凹口(22、23)分别从限定所述容纳缝隙(11)的侧壁(19、20)延伸入基体(2)中一定深度(28、35),其中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所述深度(28)选择成,相对于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所述深度(35)较大,特别是选择成,为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所述深度(35)的至少两倍。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区域内且在所述基体(2)中形成凹部(51),该凹部(51)从所述可见侧面(3)以及从限定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侧壁(20)延伸入基体(2)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51)的底面(52)沿相对于所述可见表面(3)垂直的方向设置成,与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隔开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51)在朝着可见表面(3)观察的视图中具有构造成U形或C形的横截面。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板条式的基部(37)沿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具有长度(42),该长度(42)与所述另一个凹口(29)的长度(36)相匹配。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的板条式的基部(37)在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沿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支承在伸入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的所述突起部(30)上。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借助其容纳在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的第一保持元件(40)能摆动地被引导。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第一保持元件(40)在用于所述拉线(1¨的保持位置中支承在伸入所述缝隙状的第一凹口(22)中的所述突起部(30)上且支承在背向所述容纳缝隙(11)的一侧上。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第二保持元件(41)在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以能松开地卡锁方式保持在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中。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第二保持元件(41)在相对于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中具有构造成C形的横截面。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元件(41)的所述构造成C形的横截面设计成能弹性变形的。
2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在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基部(37)上设置朝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基底面(21)的方向凸出的突出部(44)。
2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在所述保持机构(17)的所述基部(37)上设置在背向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基底面(21)的一侧凸出的另一个突出部(45)。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突出部(45)在相对于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中,在所述背向容纳缝隙(11)的所述基底面(21)的一侧上具有构造成楔形渐缩的横截面。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背向所述容纳缝隙(11)的所述基底面(21)的一侧上的所述另一个突出部(45)相对于所述容纳缝隙(11)的纵向延伸的轴向剖面中具有构造成L形的横截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畸齿矫正构件(1),其特征在于,构造成L形的所述另一个突出部(45)的与所述容纳机构(17)的所述基部(37)隔开距离的侧边(53)在用于所述拉线(12)的保持位置中朝向所述缝隙状的第二凹口(23)的方向凸出。
CN2009801372564A 2008-08-06 2009-08-04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Pending CN1021591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1218/2008 2008-08-06
AT0121808A AT508036A1 (de) 2008-08-06 2008-08-06 Orthodontischer bauteil, insbesondere bracket
PCT/AT2009/000299 WO2010015010A1 (de) 2008-08-06 2009-08-04 Orthodontischer bauteil, insbesondere bracke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9154A true CN102159154A (zh) 2011-08-17

Family

ID=4132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72564A Pending CN102159154A (zh) 2008-08-06 2009-08-04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5371A1 (zh)
CN (1) CN102159154A (zh)
AT (1) AT508036A1 (zh)
DE (1) DE112009001912B4 (zh)
WO (1) WO20100150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489A (zh) * 2016-12-09 2019-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弹性体正畸托槽
CN111727020A (zh) * 2018-02-13 2020-09-29 第一齿科正畸设计公司 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正畸托架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20674C (en) 2010-12-08 2016-06-28 Strite Industries Ltd. Orthodontic gripping device
ES2560026T3 (es) * 2011-11-08 2016-02-17 Orthodon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L. Base para un aparato de ortodoncia
US11259899B2 (en) 2020-07-03 2022-03-01 Aadvance Technologies, Llc Orthodont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094A (en) * 1985-01-31 1985-11-05 Kesling Peter C Edgewise bracket wire retaining clip
US4712999A (en) * 1986-09-10 1987-12-15 Farel Rosenberg Convertible, self-ligating, archwire positioning orthodontic bracket
US4698017A (en) * 1986-12-10 1987-10-06 Hanson Gustaf H Orthodontic brackets
JPH0688702B2 (ja) * 1990-04-19 1994-11-09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装置
FR2663671B1 (fr) * 1990-06-26 1992-09-11 Ftfm Toulousaine Systeme d'articulation de panneaux et application aux portes sectionnelles.
US5174754A (en) * 1991-11-13 1992-12-29 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Products, Inc. Self-ligating, self-locking dental bracket with T-shaped archwire slot
US5356288A (en) * 1992-12-07 1994-10-18 Howard Cohen Dual orthodontic bracket
US5474445A (en) * 1994-03-07 1995-12-12 John Voudouris Self-engaging twin edge-wise orthodontic bracket with pivotal latch
DE29608349U1 (de) * 1996-05-08 1996-09-26 Bernhard Förster GmbH, 75172 Pforzheim Orthodontisches Bracket aus Kunststoff
DE19618364B4 (de) * 1996-05-08 2006-07-13 Bernhard Förster Gmbh Orthodontisches Bracket aus Kunststoff
DE19844027A1 (de) * 1998-09-25 2000-03-30 Preform Raumgliederungssysteme Verbindungselement zur Verbindung zweier Komponenten einer Trennwand sowie Verwendung eines derartigen Verbindungselements
JP3059430B1 (ja) * 1999-01-28 2000-07-04 均 篠倉 歯科矯正装置
JP4659991B2 (ja) * 2001-02-28 2011-03-30 トミー株式会社 歯列矯正ブラケット
US7621743B2 (en) * 2002-11-26 2009-11-24 Orthodon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L. Orthodontic bracket
EP1468657A3 (en) * 2003-04-18 2005-12-21 Dentsply-Sankin K.K.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110030B2 (ja) * 2003-04-18 2008-07-02 三栄源エフ・エフ・アイ株式会社 液状食品の膜生成抑制方法
DE102004016317B4 (de) * 2004-03-30 2007-09-06 Bernhard Förster Gmbh Kieferorthopädische Vorrichtung
EP1942823A4 (en) * 2005-09-28 2012-02-29 American Orthodontics Corp AUTOLIGATORY BRACKET SYSTEM
US7674110B2 (en) * 2006-03-23 2010-03-09 Ormco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orthodontic brackets
US20070243497A1 (en) * 2006-04-18 2007-10-18 Ceramic Sciences Incorporated Orthodontic bracket assembly
EP2008611A1 (en) * 2007-06-28 2008-12-31 Ormco Corporation Orthodontic hand tools for use with a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methods for using such orthodontic hand tools,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s, and orthodontic bracket system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489A (zh) * 2016-12-09 2019-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弹性体正畸托槽
CN110072489B (zh) * 2016-12-09 2021-11-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弹性体正畸托槽
CN111727020A (zh) * 2018-02-13 2020-09-29 第一齿科正畸设计公司 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正畸托架设备和方法
CN111727020B (zh) * 2018-02-13 2022-06-28 第一齿科正畸设计公司 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正畸托架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9001912B4 (de) 2014-07-31
DE112009001912A5 (de) 2011-09-29
AT508036A1 (de) 2010-10-15
WO2010015010A1 (de) 2010-02-11
US20110195371A1 (en)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9154A (zh) 畸齿矫正的构件,特别是支架
CN101677853B (zh) 人工晶状体插入器具
JP5189356B2 (ja) 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ES2602754T3 (es) Componente de unión
ES2964591T3 (es) Dispositivo de resorte y dispositivo de conexión
USD583224S1 (en) Coupler body for connecting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s
ES2552925T3 (es) Dispositivo para sujetar una pieza montada sobre una pieza de soporte, así como una disposición con un dispositivo de este tipo y con una pieza montada
ES2660607T3 (es) Cable de control con funda con compensación de la longitud, sistema de caja de cambios con un cable de control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cable de control
WO2005122346A3 (en)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s
EA20159108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с землей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ри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и земляных работ
CO4991001A1 (es) Acoplamiento para dientes de excavadoras y similares
US20150135494A1 (en) Buckle
WO2009023065A3 (en) Nanowire photodio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nanowire photodiodes
WO2006137844A3 (en) Vertically coupling of resonant cavities to bus waveguides
USD576477S1 (en) High pressure energizable tube connector
CL2012000291A1 (es) Montaje de diente, que comprende un diente teniendo paredes inclinadas superior e inferior y un orificio con apertura hacia atras formado en el mismo, un adaptdor para recibir dicho diente, un miembro de fijacion que se inserta entre las superficies que se enfrentan.
WO2006112971A3 (en) Mode-matching system for tunable external cavity laser
USD519820S1 (en) Extension pole
JP2016513224A (ja) 結合手段
KR20170136623A (ko) 프로파일부 벨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ES2376607T3 (es)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para la generación de un movimiento de tensado del cinturón en un dispositivo de cinturón de seguridad.
ATE551749T1 (de) Wellenleiterübergang
ES2649408T3 (es) Grapadora médica
EP1701346A3 (en)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element holder
JP5632174B2 (ja) 固定素子マガジンスト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