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4857A -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4857A
CN102134857A CN2011100377697A CN201110037769A CN102134857A CN 102134857 A CN102134857 A CN 102134857A CN 2011100377697 A CN2011100377697 A CN 2011100377697A CN 201110037769 A CN201110037769 A CN 201110037769A CN 102134857 A CN102134857 A CN 102134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passage
underground
garag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7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4857B (zh
Inventor
刘伟杰
李佳
彭庆艳
王宝辉
虞质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377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4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4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4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4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4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行通道。该地下车行通道利用地下车库作为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暗埋段,所述暗埋段包括顶板、底板、外侧墙以及内侧墙,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外侧墙与内侧墙共同形成车辆可通行的通道,所述底板、顶板、外侧墙及内侧墙为所述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地下车行通道可实施性强,工程单价可降低50%~60%,可节约地下车行通道上方与下方的纵向地下空间,并可降低40%~50%的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车行通道,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下车库作为暗埋段的地下车行通道。
背景技术
地下车行通道技术旨在提高某区域交通服务水平,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联系不同地块的地下停车库,提高地块出入灵活性,方便地区车辆停放。目前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我国已有一定运用,包括近期已建成的北京金融街地下车行通道等。
目前这些地下车行通道都采用了明挖法隧道的建设模式,均为独立的地下车行道路,并采用道路设计标准,并与地库之间设置一定间距。这种建设模式必须形成完整、独立的建筑、通风、排水、电气、监控等系统,虽然设备的主要功能可以得到保证,但是这种建设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1)、由于需要对结构进行围护,地下空间的横向地下空间几乎无法利用,不利于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2)、与地下空间的设计净空不一致,导致地下空间的上下层空间无法利用;3)、须形成独立的设备系统,后期的运营成本大并且管理界限不明确;4)、投资费用大;5)、与地下空间连接困难,需设置9%以上的坡道进行衔接。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地下车行通道,利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单价低的优势,与地下车库结构同步实施,并共用设备。降低工程与运营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将上层车库的底板和下层车库的顶板兼作为地下道路暗埋段的顶板和底板,上下层空间可作为停车、商业等用途,平面上减少了间距,土地资源更为节约。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车行通道,利用地下车库作为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暗埋段,所述暗埋段包括顶板、底板、外侧墙以及内侧墙,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外侧墙、内侧墙共同形成车辆可通行的通道,所述底板和顶板为所述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墙为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所述暗埋段的内侧墙为所述地下车库与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之间的隔墙。所述暗埋段位于所述地下车库的一侧,且所述暗埋段的外侧墙为所述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所述暗埋段的底板和顶板分别为所述地下车库的上层底板和下层顶板。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与所述地下车库共用通风设施、监控设施、电气设施和/或排水设施。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高度为2.2m~3.5m,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宽度为5m~8.5m。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位于地下车库的地下二层。
本发明中的地下车行通道,在纵向关系上可设置于地下车库的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即可设置于地下车库的任意一层;在横向关系上,既可设置在贴近建筑的地下空间中,也可设置于离开建筑一定距离的地下空间中。,
本发明中的地下车行通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就项目实施方面而言,本发明中体现了“总体项目统一规划分片管理”的新理念,可实施性强。为区域各地块分期建设提供了道路交通、建筑、通风、排水、电气、监控等各方面的标准与依据。
二、就项目的工程造价而言,本发明中由于利用了地下车库连续墙结构,与现有单箱水泥混凝土矩形地道施工工艺相比,避免了单独的施工围护,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和平面占地空间。
三、就项目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而言,本发明将上层车库的底板和下层车库的顶板兼作为地下道路暗埋段的顶板和底板,不但有利于车库内车辆平滑进出,更可以从最大程度节约地下车行通道上方与下方的纵向地下空间。
四、就项目的后期运营管理,本发明通风等设备可与地下车库共用,在后期的运营管理中不但可节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使管理界限清晰化、明确化,为后期的运营管理奠定基础。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地下车行通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传统情况下,地下车行通道1需要设置围护装置2,这决定了地下车行通道1与建筑之间至少需要留出10m的空间,地下车行通道1的下方空间无法利用;同时由于地道的顶部设备与结构都具有一定要求,决定了地下车行通道1上方的空间也无法进行利用。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利用地下车库作为暗埋段的地下车行通道1,包括顶板6、底板7、外侧墙8以及内侧墙9,其中顶板6、底板7以及外侧墙8、内侧墙9共同形成车辆可通行的通道。暗埋段位于地下车库10的一侧,暗埋段的外侧墙8为地下车库10的外侧连续墙结构。内侧墙9为地下车库10与地下车行通道1之间的隔墙。暗埋段的底板7和顶板6分别为地下车库10的下层的顶板和上层的底板。地下车行通道1与所述地下车库10共用通风设施、监控设施、电气设施和/或排水设施。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高度为2.2m~3.5m,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宽度为5m~8.5m。地下车行通道1位于地下车库10的地下二层4。
图3-图5是本发明的另外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中,地下车行通道1位于地下车库10的地下一层3;图4中,地下车行通道1位于地下车库10的地下三层5;图5中,地下车行通道1设置于离开建筑一定距离的地下空间中。其余部分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下面以某城市副中心地下通道工程为例,对具体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本工程中地下通道顶板、底板、外侧墙为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内侧墙为地下道路与地下车库之间的隔墙,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周边建筑的地下空间一并实施,通道分期实施,并预留与其他地块地下通道连接的条件。
同时,在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明挖隧道法需距地下车库至少10m处进行敷设,在本工程中基本无实施条件。反观利用本发明的工程方案,可直接贴合地下车库进行实施,且地下一层、地下三层都具备实施条件。
此外,在工程的后期运营管理方面,明挖隧道法无法结合地下车库的建筑、通风、排水、电气、监控等设施,需要从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运营费用高,管理界限模糊。反观利用本发明的工程方案这些配套工程可直接利用地下车库的响应设施,运营成本低且具备较为明确的管理职责。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利用地下车库作为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暗埋段,所述暗埋段包括顶板、底板、外侧墙以及内侧墙,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外侧墙、内侧墙共同形成车辆可通行的通道,所述底板和顶板为所述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墙为地下车库的连续墙结构,所述暗埋段的内侧墙为所述地下车库与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之间的隔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位于所述地下车库的一侧,且所述暗埋段的外侧墙为所述地下车库的外侧连续墙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的底板和顶板分别为所述地下车库的下层的顶板和上层的底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高度为2.2m~3.5m,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限界宽度为5m~8.5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车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与所述地下车库共用通风设施、监控设施、电气设施和/或排水设施。
CN 201110037769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Active CN102134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7769 CN102134857B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7769 CN102134857B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4857A true CN102134857A (zh) 2011-07-27
CN102134857B CN102134857B (zh) 2013-06-12

Family

ID=4429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7769 Active CN102134857B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48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342A (zh) * 2015-02-11 2015-06-2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加肋空心板型地下通道结构
CN110093822A (zh) * 2019-06-05 2019-08-0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地下输煤浅埋廊道的重载车通行跨越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10512644A (zh) * 2019-07-22 2019-11-29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新旧建筑之间增设地下连通道的明挖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9886A (ja) * 1996-04-16 1997-10-28 Masunori Shiroma 駐車場つきの建物
CN101230759A (zh) * 2008-01-24 2008-07-30 姚军 一种平战结合地下汽车库口部的设计施工方法
JP2008231898A (ja) * 2007-03-21 2008-10-02 Ryozo Ota 地下駐車設備
CN202000372U (zh) * 2011-02-14 2011-10-05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9886A (ja) * 1996-04-16 1997-10-28 Masunori Shiroma 駐車場つきの建物
JP2008231898A (ja) * 2007-03-21 2008-10-02 Ryozo Ota 地下駐車設備
CN101230759A (zh) * 2008-01-24 2008-07-30 姚军 一种平战结合地下汽车库口部的设计施工方法
CN202000372U (zh) * 2011-02-14 2011-10-05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342A (zh) * 2015-02-11 2015-06-2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加肋空心板型地下通道结构
CN110093822A (zh) * 2019-06-05 2019-08-0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地下输煤浅埋廊道的重载车通行跨越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10093822B (zh) * 2019-06-05 2024-01-2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地下输煤浅埋廊道的重载车通行跨越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10512644A (zh) * 2019-07-22 2019-11-29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新旧建筑之间增设地下连通道的明挖施工方法
CN110512644B (zh) * 2019-07-22 2021-03-02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新旧建筑之间增设地下连通道的明挖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4857B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54A (zh) 多层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02134857B (zh)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CN206157762U (zh) 全预制分块装配式综合管廊
CN103147461A (zh) 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
CN107171189A (zh) 一种与变电站设备基础一体化的电缆隧道
CN204552755U (zh) 双层道路隧道
CN206110182U (zh) 大型三连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04294845A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
CN105780807A (zh) 一种综合管廊双舱叠合断面
CN103397662A (zh) 综合管廊结构
CN202000372U (zh) 一种地下车行通道
CN206319337U (zh) 大型方管式城市地下综合通道
CN211285694U (zh) 综合管廊结构
CN108374432A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102116100A (zh) 一种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井设计地下机械式汽车库的方法
CN204419256U (zh) 一种含隧道电缆槽和路侧排水沟的合并沟槽
CN106058779A (zh) 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
CN103790596B (zh) 一种双层立交隧道
CN211948551U (zh) 一种地下停车库与城市隧道合建结构
CN204876706U (zh) 一种机械式与自走式结合的立体停车库
CN204567664U (zh) 站台开敞式半地下车站
CN202220345U (zh) 小区车道下方排水管系统
CN210597377U (zh) 一种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
CN211113738U (zh) 一种跨越地下浅埋构筑物的综合管廊结构
CN210066387U (zh) 一种基于立体交通与综合管廊的空间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MUNICIPAL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00125 Dongfa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344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