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2707B -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2707B
CN102132707B CN 201110031074 CN201110031074A CN102132707B CN 102132707 B CN102132707 B CN 102132707B CN 201110031074 CN201110031074 CN 201110031074 CN 201110031074 A CN201110031074 A CN 201110031074A CN 102132707 B CN102132707 B CN 102132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fagaceae
lea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310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2707A (zh
Inventor
袁吕江
李学刚
金清
邓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310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2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2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2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7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5~10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24小时,再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碱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提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明显提高,提取物中除了酸碱中和产生的盐以外没有引入其它外源性物质,可以直接或者经脱盐处理后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对壳斗科植物叶中含量丰富的单宁等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壳斗科(Fagaceae)植物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壳斗目(Fagales),全世界约900种,中国分布约300种,资源极为丰富。目前,除少数几种树种在民间作为药材利用外,壳斗科植物主要用作优质木材或生产种子供人们食用。壳斗科植物富含单宁、原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等。单宁又称鞣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叶、壳、果肉和树皮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捕捉自由基、抗菌、抗癌、抗过敏、抗衰老等多种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等领域。目前,对壳斗科植物叶中含量丰富的单宁等物质的利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仅有少量的研究报道。单宁是壳斗科植物抑菌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但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单宁,在提取率和提取物的化学组成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可能导致提取物的生理活性或其活性强度发生较大变化。而且,目前文献报道的植物单宁提取方法多以水或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存在提取率较低、成本较高、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因此,建立一种提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能够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对壳斗科植物叶中含量丰富的单宁等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提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能够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5~10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24小时,再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b、将步骤a所得提取液用碱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具有抑菌活性的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
进一步,步骤a是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7~10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小时,再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的水溶液。
进一步,所述壳斗科植物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青(Cyclobalanopsis glauca)或槲栎(Quercus alien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对壳斗科植物叶中单宁等物质的提取溶剂和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质量分数为2%~10%的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与现有技术以水或醇为的单宁提取溶剂相比,不仅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且所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提取物中除了酸碱中和产生的盐以外没有引入其它外源性物质,可以直接或者经脱盐处理后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对壳斗科植物叶中含量丰富的单宁等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板栗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板栗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溶液800mL,浸泡16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 2小时,收集提取液;板栗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溶液600mL提取2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采用氢氧化钾溶液或碳酸钠溶液,都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调节pH值至7(pH值为6.5~7.5即中性,都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获得板栗叶提取物40.6g。
实施例2、板栗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板栗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700mL,浸泡20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板栗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700mL提取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获得板栗叶提取物42.5g。
实施例3、板栗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板栗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1000mL,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收集提取液;板栗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700mL提取30分钟,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65℃干燥,获得板栗叶提取物46.3g。
实施例4、青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青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500mL,浸泡24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收集提取液;青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500mL提取30分钟,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获得青叶提取物44.0g。
实施例5、青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青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1000mL,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收集提取液;青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700mL提取30分钟,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65℃干燥,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青叶提取物45.6g。
实施例6、槲栎叶提取物制备
称取干燥槲栎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盐酸溶液1000mL,浸泡20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槲栎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700mL提取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获得槲栎叶提取物47.6g。
实施例7、槲栎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干燥槲栎叶100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1000mL,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收集提取液;槲栎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700mL提取30分钟,合并三次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65℃干燥,获得槲栎叶提取物48.7g。
实施例8、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得率、没食子酸含量和抗菌活性比较
分别以水、工业乙醇和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制备板栗、青、槲栎叶提取物。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3、5、7所述方法。以水或工业乙醇为提取溶剂时,采用下述提取方法:称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100g,加入水或工业乙醇1000mL,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收集提取液;植物叶渣采用相同方法重复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水或工业乙醇700mL提取30分钟,合并三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65℃干燥,即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得率如表1所示,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以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与现有技术采用水或醇为提取溶剂相比,提取物得率大大增加。
表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得率(g/100g)
Figure 560803DEST_PATH_IMAGE00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含量如表2所示,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以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所得提取物的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在提取过程中有单宁水解生成没食子酸,这可能是本发明方法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原因之一。
表 2.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含量(mg/g)
Figure 375175DEST_PATH_IMAGE002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如表3所示,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以盐酸溶液为提取溶剂,与现有技术采用水或醇为提取溶剂相比,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明显提高。 
表3.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μg/mL)
Figure 197637DEST_PATH_IMAGE00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5~10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24小时,再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所述壳斗科植物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或槲栎(Quercus aliena);
b、将步骤a所得提取液用碱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是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7~10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小时,再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的水溶液。
CN 201110031074 2011-01-28 2011-01-28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1074 CN102132707B (zh) 2011-01-28 2011-01-28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1074 CN102132707B (zh) 2011-01-28 2011-01-28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2707A CN102132707A (zh) 2011-07-27
CN102132707B true CN102132707B (zh) 2013-03-13

Family

ID=4429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10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707B (zh) 2011-01-28 2011-01-28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27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769A (zh) * 2014-11-28 2017-08-01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风味改善剂
CN110292053A (zh) * 2019-07-09 2019-10-01 江西鑫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CN115005236B (zh) * 2022-07-22 2024-01-2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板栗苞提取物的应用、真菌抑制剂和农药
CN116009609B (zh) * 2023-03-28 2023-05-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单宁提取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2863A (zh) * 2006-06-23 2006-12-06 厦门大学 植物单宁的提取方法
CN101161664A (zh) * 2006-10-13 2008-04-16 许连科 从荔枝表皮中提取单宁的方法及所提单宁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2863A (zh) * 2006-06-23 2006-12-06 厦门大学 植物单宁的提取方法
CN101161664A (zh) * 2006-10-13 2008-04-16 许连科 从荔枝表皮中提取单宁的方法及所提单宁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疆紫花苜蓿单宁提取工艺优化探讨》;张纵圆;《生物技术》;20090131;全文 *
张纵圆.《新疆紫花苜蓿单宁提取工艺优化探讨》.《生物技术》.20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2707A (zh)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9160B2 (ja) 生理活性液状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63514B (zh) 一种柑橘皮黄酮、低分子果胶和纤维素的联合提取方法
CN101402627B (zh) 同步分离提取与纯化荷叶中黄酮、生物碱和多糖的方法
CN102132707B (zh)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CN106176847A (zh) 一种具有增强抑菌作用的藜麦皂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495B (zh) 一种山茶花提取物及包含该山茶花提取物的中草药化妆品
CN102911286A (zh) 一种甘蔗叶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02038014A (zh) 复方植物源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064A (zh) 莼菜乳液
CN106631807B (zh) 一种从蓝莓叶中制备绿原酸的方法
CN102687733A (zh) 刺槐植物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19717B (zh) 一种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方法
CN101889594A (zh) 一种用水从竹叶中提取抑菌剂的方法
CN102424678A (zh) 从白木香叶和嫩枝中制备的高纯度芒果苷及其方法
CN102786507B (zh) 从紫色马铃薯中快速提取食品级花青素的简便方法
CN104126733A (zh) 利用辣蓼和木薯渣为原料发酵生产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5367424A (zh) 用紫茎泽兰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方法
CN102659760B (zh) 一种烟碱酸法提取工艺
CN105239376A (zh) 一种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8911A (zh) 松针提取物对佛手果的保鲜方法
CN105153095A (zh) 一种从葡萄枝蔓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6389180A (zh) 一种银杏原花青素-多糖混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3320A (zh) 一种海带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7789375A (zh) 一种土槿皮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02224829A (zh) 一种合欢皮提取物及其控制甜瓜病害水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