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2369B - 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32369B CN102132369B CN2009801331244A CN200980133124A CN102132369B CN 102132369 B CN102132369 B CN 102132369B CN 2009801331244 A CN2009801331244 A CN 2009801331244A CN 200980133124 A CN200980133124 A CN 200980133124A CN 102132369 B CN102132369 B CN 102132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misphere
- light
- input unit
- shading wall
- unit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5000016496 Panda oleo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40000000220 Panda ole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4189 Scle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44—Edge lighting of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4—Optical isolation of switch sit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为了排除相互的漏光的影响而光学性地分离照明区域,也能够产生适当的喀哒感的输入装置。第一照明区域(7A)与第二照明区域(7B)之间由遮光壁(7c)光学性地分离。因此,能够排除一方的照明区域的漏光对另一方的照明区域的影响。而且形成为在遮光壁(7c)的中心设有压下半球(5A)顶点的突起(7d)的结构,因此即使第一照明区域(7A)与第二照明区域(7B)之间由遮光壁(7c)光学性地分离,也能够产生适当的喀哒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半球型开关和照明功能的输入装置,尤其是涉及半球型开关的表面分离成多个照明区域的输入装置。而且涉及构成该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按钮,具有:从便携式电话机的筐体表面突出并被用户压下的透光材质的键头1;形成在印制基板2上的接点3;设置在接点3的上方并根据压下而将接点之间电连接的弹性的金属半球4;以覆盖金属半球4的方式固定的弹性的透光材质的半球固定片5;设置在半球固定片5内的键背光灯6;设置在键头1的背面侧并形成有突起(按压件)的透光材质的橡胶片7,该突起压下半球固定片5的中央部分。
键背光灯6分割配置成对遮光部8的数字显示区域进行照明的键背光灯6-1、对假名显示区域进行照明的键背光灯6-2、对字母显示区域进行照明的键背光灯6-3,例如,在设定数字输入模式时,仅将对数字显示区域进行照明的键背光灯6-1点亮,从而仅明亮地显示数字输入模式所需的数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033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当键背光灯6为对键头6的背面进行照明的结构时,例如对数字显示区域进行照明的键背光灯6-1的光经由相邻的遮光部8向假名显示区域或字母显示区域泄漏,此时的泄漏光虽然不如数字显示区域那么强,但仍然存在假名显示区域或字母显示区域同时点亮的间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要区分的照明区域进行光学性且可靠的分离,排除相互的泄漏光产生的影响的输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具备:半球型开关,其具有半球,该半球具有对应于按压力发生变形且能够与形成在基板上的电极进行接触的导电部;固定片,其将所述半球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外框,其沿所述固定片的外缘形成;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半球附近,所述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仿形于所述半球的形状并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表面上的遮光壁,所述遮光壁的设置在一方的区域和设置在另一方的区域在所述半球的面上被光学性地分离,
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与所述半球相对向的突起。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由于能够将与遮光壁相邻的两侧的照明区域可靠地分离,因此能够防止一方的照明区域受到另一方的照明区域的漏光的影响。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设置在各照明区域内的文字的点亮及熄灭。
由于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与所述半球相对向的突起,因此能够将按压力适当地传递给半球,因此在该方面能够产生适度的喀哒感,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上述中,优选,所述遮光壁与所述外框一体形成。
在上述方法中,能够通过压印制法一体形成,能够确保一定的成形精度并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例如,所述遮光壁将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和另一方的外框之间连结。
或者,所述遮光壁形成在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与所述半球的中心部之间。
在前者中能够光学性地分离照明区域,在后者中,能够具备被光学性地分离的照明区域和未分离的共通区域。
即,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将遮光壁形成在半球上的整个区域而形成在局部,这种情况下,在遮光壁的两侧发现了可靠的分离的效果,并且在没有遮光壁的区域中,能够积极地使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漏出,从而得到混色的效果。
所述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隔着所述遮光壁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
在上述中,优选,在所述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填充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而形成导光部。
在上述方法中,能够使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高效率地遍布到各照明区域。
另外,能够设置按区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所述发光元件。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从视觉方面提高操作性。
此外,优选,设有剖切圆形的所述半球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割部。
在上述方法中,由于能够产生适度的喀哒音及喀哒感,因此能够使操作者认识到进行了开关操作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带半球的片中,带半球的片固定在设有发光元件并形成有电极的基板上而用于构成输入装置,所述带半球的片的特征在于,具有:半球,其具有对应于按压力发生变形且能够与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电极进行接触的导电部;固定片,其将所述半球固定在一面上;导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另一面上;遮光壁,其在所述固定片的另一面上且设置在所述半球上的位置,将所述导光部光学性地分离成至少两个,
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用于向所述半球传递按压力的突起。
在本发明的带半球的片中,能够通过遮光壁将设置成半球状的导光部可靠地分离。
在本发明的带半球的片中,由于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用于向所述半球传递按压力的突起,因此能够通过突起将按压力适当地传递给半球,因此能产生适度的喀哒感,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上述中,优选,所述半球为圆形,在所述半球设有剖切所述圆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割部,所述遮光壁设置在与沿所述半球的切割部的剖切方向的线正交且通过所述半球的顶点的线上。
在上述方法中,能够将半球的宽度尺寸缩短具有切割部的量。而且,通过将遮光壁和切割部配置成相互垂直,而能够减少压下半球时所需的按压力。而且,在遮光壁上具有突起时,能够将按压力可靠地施加给半球的顶点。
在上述中,优选,所述半球设置多个,以通过多个所述半球的各顶点的方式设置所述遮光壁。
在上述方法中,形成跨多个半球的导光部,能够对多个半球进行统一照明。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对与遮光壁的两侧相邻配置的照明区域进行光学性且可靠的分离。因此,能够防止一方的照明区域受到另一方的照明区域的漏光的影响,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设置在各照明区域内的文字的点亮及熄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键头上显示的文字等的一例的键头的俯视图。
以下说明的输入装置1使用于例如便携式电话机、遥控装置、便携式的声频播放器或影像播放器的操作面、以及移动式PC等电子设备的操作面上的键输入部。即,图1至图3表示键输入部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输入装置1在Z2方向的最下层设置印制基板2,并且在Z1侧的最上层设置键头9。
在印制基板2的表面上设置环状电极3b,且在其中心以与环状电极3b绝缘的状态形成对置电极3a。另外,如图2所示,在印制基板2上且在对置电极3a及环状电极3b的X1侧及X2侧分别设置电极垫3c、3d,在电极垫3c、3d上分别连接有设置在发光元件4A、4B的下表面的电极。在印制基板2上分别形成有与对置电极3a、环状电极3b及电极垫3c、3d连结的通孔2a、2b、2c、2d。通孔2a、2b、2c、2d内由导电材料充满,对置电极3a、环状电极3b及电极垫3c、3d经由配线在印制基板2背面侧的多个导电路(未图示)与外部的电路连接。
在环状电极3b的上方设置具备半球5A的半球型开关5。在半球5A的至少内表面具备导电部,导电部可以为半球5A其本身由金属形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在树脂性的半球5A的内表面(凹面侧的面)上形成金属层的结构。半球5A在未施加按压力的通常的状态下弯曲,半球5A的外周侧的下端5b与环状电极3b相接。在该状态下,半球5A的内表面(导电部)和环状电极3b处于导通连接的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半球5A在X1及X2侧的两侧部形成有相对于X方向平行剖切的切割部5c、5c。需要说明的是,切割部5c、5c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印制基板2的上方粘贴有固定片(片)6,该固定片6由在下表面侧具备粘结层(未图示)的挠性的树脂薄膜构成,通过该固定片6将半球5A固定在印制基板2的环状电极3b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片6的X1及X2侧形成有开口孔6a、6b。发光元件4A、4B插入到该开口孔6a、6b内,设置在它们上端侧的发光部位于开口孔6a、6b的上部。固定片6的中央固定在半球5A的表面,因此与印制基板2的表面相比,向图示Z1方向的上方凸起成凸状。
在固定片6的上方固定有外框7。外框7由具有遮光性(或非透过性)的树脂形成。或者也可以是涂敷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的表面或蒸镀金属膜而具有遮光性。如图1所示,外框7具有与X方向平行的一对长边部7a、7a和与Y方向平行的一对短边部7b1、7b2,它们以包围固定片6的外缘的表面的方式固定。
另外,在外框7的X方向的中央一体形成有将一方的长边部7a和另一方的长边部7a之间连结的梁状的遮光壁7c。而且在遮光壁7c的Y方向的中央一体形成有沿图示Z1方向突出成凸状的突起(按压件)7d。遮光壁7c仿形于固定片6的形状并固定于其表面。外框7的具有突起7d的中心部比具有一对短边部7b1、7b2的两侧部向图示上方凸起。并且,中心的突起7d最向图示Z1方向突出。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外框7能够通过对树脂按压模具而形成的压印制法一体形成,能够确保一定的成形精度并减少制造成本。
如图1的X2侧及图2所示,在通过一对长边部7a、7a、短边部7b2及遮光壁7c包围四周的第二照明区域7B内设置导光部8B。
导光部8B通过填充具有透光性的光硬化性或热硬化性的树脂并使其硬化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虽然未图示,但在通过一对长边部7a、7a、短边部7b1及遮光壁7c包围四周的X1侧的第一照明区域7A内设有同样的导光部8A。通过遮光壁7c,将X1侧的第一照明区域7A内和X2侧的第二照明区域7B内光学性地分离。
如图2所示,在外框7的内部填充树脂时,发光元件4A、4B埋设在树脂硬化后的导光部8A、8B内。形成导光部8A、8B的树脂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因此,导光部8A、8B作为芯部,而与其相接的空气作为包覆层起作用。由此,能够将发光元件4A、4B发出的光在导光部8A、8B内进行导光。而且,通过在固定片6的导光部侧形成能成为金属薄膜或包覆层的树脂的保护膜,而能够相对于从光源发光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得到必要的导光性能。另一方面,在导光部8A与导光部8B之间设置具有遮光性的遮光壁7c。由此,光不会从导光部8A和导光部8B一方向另一方漏出。而且导光部8A、8B的周围也由具有遮光性的外框7包围,因此由发光元件4A、4B发出的光不会超过外框7向外部的侧方漏出。
因此,在导光部8A、8B的表面上部分性地形成例如设有细凹凸的光出射部或在固定片6上形成白色的散射点,从而能够使光朝向上方的键输入部侧射出,能够从背面对设置在键输入部侧的键头9进行照明。由此,能够明亮地显示键头9的表面。
然而,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所示的键头9中,例如通过印刷等在比中心线O-O靠图示X2侧显示“2”的数字,在比中心线O-O靠图示X1侧显示“ABC”这三个文字的字母,并通过操作键头,能够选择并输入所述数字或文字。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及字母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X1侧的发光元件4A点亮时,经由导光部8A对键头9的X1侧显示的“ABC”这三个文字进行照明,X2侧的发光元件4B点亮时,经由导光部8B对键头9的X2侧显示的“2”的数字进行照明。
此时,在导光部8A与导光部8B之间设置具有遮光性的遮光壁7c而进行光学性的分离,从而一方的区域内发出的光不会泄漏到另一方的区域。
其结果是,在X1侧的发光元件4A点亮时,仅照明X1侧的“ABC”这三个文字,能够避免X2侧的“2”的数字点亮的情况。同样地,在X2侧的发光元件4B点亮时,能够仅照明X2侧的“2”的数字,避免X1侧的“ABC”这三个文字点亮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元件4A、4B的点亮熄灭的控制通过搭载有输入装置1的电子设备的控制部进行。
接下来,说明输入装置的开关动作。
通过手指F施加压下键头9表面的按压力时,键头9的下表面与突起7d抵接,因此能够经由遮光壁7c将半球5A的顶点5a向Z2方向压下。
此时,半球5A的外周侧的下端5b在环状电极3b上沿外周方向滑动。同时,半球5A发生变形,半球5A的内表面(导电部)与印制基板2上的对置电极3a接触。因此,对置电极3a和环状电极3b经由半球5A导通连接,由此能够将通孔2a与通孔2b之间的开关状态切换成接通。
另外,手指F从键头9的表面离开而解除按压力时,半球5A复位成原来的状态。此时,半球5A的内表面(导电部)从印制基板2上的对置电极3a离开,因此将通孔2a与通孔2b之间的开关状态切换成断开。
然后,半球5A从变形前的初始状态切换成变形后的状态时、以及从变形后的状态复位成变形前的初始状态时,产生适度的喀哒音及喀哒感。由此,能够使操作者认识到进行了开关操作的情况。
在此,在本发明中,在半球5A的两侧具有切割部5c、5c,它们与形成外框7的一对长边部7a、7a平行形成。
切割部5c、5c部分成为从印制基板2浮起的状态。而且能够将半球5A的宽度尺寸(Y方向的宽度尺寸)缩短具有切割部5c、5c的量。因此,与没有切割部5c、5c的情况相比,能够较长地确保切割部5c、5c和与它们相对向的外框7的长边部7a、7a之间的距离。
由此,能够减少压下半球5A时所需的按压力,另一方面,即使低的按压力也能够确保一定的喀哒音及喀哒感,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喀哒操作。
另外,外框7的遮光壁7c相对于半球5A的切割部5c、5c垂直形成,以通过半球5A的顶点5a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并且,突起7d形成在半球5A的顶点5a的正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压下键头9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给半球5A的顶点5a,在该方面能够进行稳定的喀哒操作。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A)是表示具有多个键头的键输入部的俯视图,(B)是表示取下键头的状态的输入装置主体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B)表示在一张印制基板的上方设有多个输入装置1的情况,表示取下最上层的具有键头的键输入部的状态。
如图5(A)所示,12个键头9在键输入部配置成大致矩阵状。在各键头9上,通过印刷等在比各自的中心靠X1侧显示有字母的文字等,而且在X2侧显示数字或记号。
如图5(B)所示,输入装置1的主体侧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多个输入装置1形成在一张印制基板2上。
但是,各输入装置1在部分连结方面存在不同的部分,因此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即,如图5(B)所示,在印制基板2上,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照明区域7A和第二照明区域7B一起沿X方向交替配置。
相邻的X1侧的第一照明区域7A和X2侧的第二照明区域7B形成一组输入部。在图5中设有3组输入部。
在构成一组输入部的第一照明区域7A与第二照明区域7B之间,多个半球型开关5沿Y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
具有遮光性的外框7在大致正方形状的印制基板2上(实际上在粘贴在印制基板2表面的固定片上)沿其外缘形成,通过该外框7对输入装置1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遮光。在外框7上的从Y1侧的一方的边部到Y2侧的另一方的边部之间形成有多个(在图5(B)中为三个)遮光壁7c1。各遮光壁7c1仿形于印制基板2及各半球型开关5的半球5A的形状并形成为通过各顶点5a上的形状。通过该遮光壁7c1将构成一组输入部的第一照明区域7A和第二照明区域7B进行光学性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构成一方的输入部的X1侧的第二照明区域7B与构成另一方的输入部的X2侧的第一照明区域7A相邻的边界部分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遮光壁7c2,防止它们之间的光的泄漏。
在第一照明区域7A的Y1侧的端部上分别设置发光元件4A,同样地在第二照明区域7B的Y1侧的端部上分别设置发光元件4B。在第一照明区域7A及第二照明区域7B内分别埋设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由此分别形成导光部8A、8B。
第一照明区域7A的导光部8A与各键头9的字母相对向,第二照明区域7B的导光部8B与各键头9的数字相对向。因此,点亮X1侧的发光元件4A、4A、4A时,能够仅使第一照明区域7A、7A、7A侧的导光部8A、8A、8A发光。由此,能够将沿纵向(Y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各键头9的表面分别显示的全部的字母照明,并且能够不照明数字。
同样地,点亮X2侧的发光元件4B、4B、4B时,能够仅使第二照明区域7B、7B、7B侧的导光部8B、8B、8B发光。由此,能够将沿纵向(Y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各键头9的表面分别显示的全部的数字和一部分的记号(*,#)照明,并且能够不照明字母。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第一照明区域7A与第二照明区域7B之间的光的相互干涉。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点亮一个发光元件4A或4B,能够将在各第一照明区域7A或各第二照明区域7B沿纵(Y)方向排列的多个文字等同时照明。因此,无需按数字或文字来设置发光元件4A或发光元件4B,而按第一照明区域7A和第二照明区域7B来设置即可,因此在该方面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多。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A)是表示键头的表面的俯视图,(B)是表示取下键头的状态的输入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所示的输入装置主体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所示的键头9上设有分割成三部分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显示区域9a、9b、9c。例如,在第一显示区域9a显示假名文字“か”,在第二显示区域9b显示字母“ABC”,在第三显示区域9c显示数字“2”。各个文字等的键头9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时,能够通过印刷等形成在键头9的表面或背面。而且当键头9由没有透光性的树脂或金属形成时,通过将文字挖通成其形状并在未挖通的部分上通过利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覆盖而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输入装置1的主体在大致正方形状的印制基板2的中央设有半球型开关5。而且在印制基板2上(实际上在印制基板2的表面粘贴的固定片上),在其缘部形成沿外缘形成的外框7。通过该外框7,对输入装置1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遮光。
另外,在外框7上一体形成有从外框7的一方的缘部(在图6中为Y1侧的缘部)朝向中心部直线延伸的遮光壁7c。在该输入装置1中,隔着遮光壁7c分开成X1侧的第一照明区域7A和X2侧的第二照明区域7B。并且,在第一照明区域7A设有发光元件4A,在第二照明区域7B设有发光元件4B。
第一照明区域7A对应于显示假名文字“か”的第一显示区域9a,第二照明区域7B对应于显示字母“ABC”的第二显示区域9b。而且未设置遮光壁7c的图示Y2侧的第三照明区域7C为共通区域,对应于显示数字“2”的第三显示区域9c。
在第一照明区域7A、第二照明区域7B及第三照明区域7C中设有导光部,该导光部填充具有透光性的光硬化性或热硬化性的树脂然后通过使其硬化而形成。
发光元件4A点亮时,光透过导光部而向第一照明区域7A及第三照明区域7C扩散,因此能够同时照明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9a上的假名文字“か”及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但是,第一照明区域7A与第二照明区域7B之间被遮光壁7c光学性地分离,发光元件4A的光不会到达相邻的第二照明区域7B,因此不会将第二显示区域9b显示的字母“ABC”照明。
同样地,发光元件4B点亮时,光透过导光部而向第二照明区域7B及第三照明区域7C扩散,因此能够同时照明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9b上的字母“ABC”及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但是,由于发光元件4B的光被遮光壁7c光学性地分离而不会到达相邻的第一照明区域7A,因此第一显示区域9a显示的假名文字“か”不会被照明。
此外,同时点亮发光元件4A和发光元件4B时,发光元件4A的光向第一照明区域7A和第三照明区域7C、且发光元件4B的光向第二照明区域7B和第三照明区域7C分别同时扩散。因此,不仅能够照明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9a上的假名文字“か”及第二显示区域9b显示的字母“ABC”,而且能够同时照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即,将键头9显示的全部的文字等照明。
如此,点亮发光元件4A和发光元件4B的任一者时,总是能够照明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因此,将使用频度高的文字或数字等以出现在第三显示区域9c的方式预先形成在键头9上,从而能够将使用频度高的文字等设定为被一直照明的状态。由此,能够形成具备操作性高的输入装置1的电子设备。
另外,发光元件4A和发光元件4B也可以是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即,发光元件4A为发出第一光(例如,红色)的LED,发光元件4B为发出第二光(例如,绿色)的LED。
如此,在点亮发光元件4A时,能够通过第一光(红色的光)照明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9a上的假名文字“か”及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而且点亮发光元件4B时,能够通过第二光(绿色的光)照明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9b上的字母“ABC”及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
此外,使发光元件4A和发光元件4B同时点亮时,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9a上的假名文字“か”由第一光(红色的光)照明,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9b上的字母“ABC”由第二光(绿色的光)照明,而且设置在共通的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9c上的数字“2”由第一光(红色的光)和第二光(绿色的光)的相加混色而生成的第三光(黄色的光)照明。
如此,使发光元件4A和发光元件4B同时发光时,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照明设置在第一、第二及第三显示区域9a、9b、9c上的文字等,能够提高输入装置1的构思性及操作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半球5A在X1及X2侧的两侧部形成相对于X方向平行剖切的切割部5c、5c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7是表示半球的另一结构例的俯视图,(A)表示在四个部位形成有切割部的情况,(B)表示在三个部位形成有切割部的情况,(C)表示切割部与遮光壁的数目不一致的情况。
可以如图7(A)所示,是在四个部位形成切割部5c、5c、5c、5c的结构,也可以如图7(B)所示,是在三个部位形成有切割部5c、5c、5c的结构。任何情况下,都优选将遮光壁7c和切割部5c配置成相互垂直的结构。
由此,能够减少压下半球5A时所需的按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可靠地将按压力施加给半球5A的顶点。由此,即使在低的按压力下也能够确保一定的喀哒音及喀哒感,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喀哒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C)所示,也可以是切割部5c的数目(四个)与遮光壁7c的数目(一个)不一致的结构,但优选具备至少1以上的遮光壁7c。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键头所显示的文字等的一例的键头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A)是表示具有多个键头的键输入部的俯视图,(B)是表示取下键头的状态的输入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A)是表示键头的表面的俯视图,(B)是表示取下键头的状态的输入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半球的另一结构例的俯视图,(A)是在四个部位形成切割部的情况,(B)是在三个部位形成切割部的情况,(C)是切割部与遮光壁的数目不一致的情况。
符号说明:
1 输入装置
2 印制基板(基板)
3a 对置电极
3b 环状电极
4A、4B 发光元件
5 半球型开关
5A 半球
5c 切割部
6 固定片(片)
7 外框
7c、7c1、7c2 遮光壁
7d 突起(按压件)
7A 第一照明区域
7B 第二照明区域
8A、8B 导光部
9 键头
9a 第一显示区域
9b 第二显示区域
9c 第三显示区域
Claims (17)
1.一种输入装置,具备:半球型开关,其具有半球,该半球具有对应于按压力发生变形且能够与形成在基板上的电极进行接触的导电部;固定片,其将所述半球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外框,其沿所述固定片的外缘形成;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半球附近,所述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仿形于所述半球的形状并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表面上的遮光壁,所述遮光壁的设置在一方的区域和设置在另一方的区域在所述半球的面上被光学性地分离,
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与所述半球相对向的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壁与所述外框一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填充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而形成导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设有剖切圆形的所述半球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割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壁形成为将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和另一方的外框之间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壁形成在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与所述半球的中心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隔着所述遮光壁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设置按所述区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所述发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壁形成为将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和另一方的外框之间连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壁形成在隔着所述半球型开关在其两侧的位置相对向的一方的外框与所述半球的中心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隔着所述遮光壁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被光学性地分离的区域内填充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而形成导光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设置按所述区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所述发光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设有剖切圆形的所述半球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割部。
15.一种带半球的片,其固定在设有发光元件并形成有电极的基板上而用于构成输入装置,所述带半球的片的特征在于,具有:
半球,其具有对应于按压力发生变形且能够与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电极进行接触的导电部;固定片,其将所述半球固定在一面上;导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另一面上;遮光壁,其在所述固定片的另一面上且设置在所述半球上的位置,将所述导光部光学性地分离成至少两个,
在所述遮光壁上一体形成用于向所述半球传递按压力的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半球的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球为圆形,在所述半球设有剖切所述圆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割部,所述遮光壁设置在与沿所述半球的切割部的剖切方向的线正交且通过所述半球的顶点的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带半球的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球设置多个,以通过多个所述半球的各顶点的方式设置所述遮光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18917 | 2008-08-28 | ||
JP2008218917 | 2008-08-28 | ||
PCT/JP2009/064333 WO2010024137A1 (ja) | 2008-08-28 | 2009-08-14 | 入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2369A CN102132369A (zh) | 2011-07-20 |
CN102132369B true CN102132369B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172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3312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369B (zh) | 2008-08-28 | 2009-08-14 | 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211168B2 (zh) |
KR (1) | KR101142389B1 (zh) |
CN (1) | CN102132369B (zh) |
WO (1) | WO20100241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94941B2 (ja) * | 2009-06-29 | 2012-03-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動接点体 |
US9633247B2 (en) | 2012-03-01 | 2017-04-25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ar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and sensor structures |
CN102760598B (zh) * | 2012-06-29 | 2015-12-1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面板及采用该按键面板的电子设备 |
KR101494437B1 (ko) * | 2013-08-28 | 2015-02-23 | 한국세라믹기술원 | 자가 발전식 발광 기능을 갖는 스위치 |
KR101978375B1 (ko) * | 2017-08-28 | 2019-05-15 | 주식회사 시노펙스 | 가변 제어용 포스 센서 스위치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1205A (zh) * | 2007-02-07 | 2008-08-13 | 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的导光方法以及使用该导光板的按键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01736A (ja) * | 1991-10-09 | 1993-04-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照明付押ボタン装置 |
JPH065056U (ja) * | 1992-06-25 | 1994-01-21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照光式タクトスイッチ |
JPH10275535A (ja) * | 1997-03-28 | 1998-10-13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 |
JP4298115B2 (ja) * | 2000-02-23 | 2009-07-15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 |
JP2006060334A (ja) * | 2004-08-17 | 2006-03-02 | Nec Saitama Ltd | キーボタン構造及びそのキーボタン構造を有する携帯端末機器 |
JP2007287347A (ja) * | 2006-04-12 | 2007-11-0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スイッチ装置 |
JP4845701B2 (ja) * | 2006-12-14 | 2011-12-28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
-
2009
- 2009-08-14 KR KR1020117004446A patent/KR1011423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8-14 WO PCT/JP2009/064333 patent/WO20100241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8-14 JP JP2010526654A patent/JP5211168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8-14 CN CN2009801331244A patent/CN1021323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1205A (zh) * | 2007-02-07 | 2008-08-13 | 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的导光方法以及使用该导光板的按键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7-287347A 2007.11.01 |
JP特开2008-152951A 2008.07.03 |
JP特开平10-275535A 1998.1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2369A (zh) | 2011-07-20 |
KR101142389B1 (ko) | 2012-05-18 |
KR20110038707A (ko) | 2011-04-14 |
JPWO2010024137A1 (ja) | 2012-01-26 |
JP5211168B2 (ja) | 2013-06-12 |
WO2010024137A1 (ja) | 2010-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55416B2 (en) | Light guide structure and keypad having the same | |
US6909063B2 (en) | Metal dome she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keypad thereof | |
EP1962314B1 (en) | Light guide sheet and movable contact unit and switch using the same | |
CN102132369B (zh) | 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 |
US8810438B2 (en) | Membrane circuit board and keyboard having the same | |
CN102334328A (zh) | 光散射致动薄膜(ldaf)键盘模块 | |
WO2013021987A1 (ja) | 導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 |
JP5324972B2 (ja) |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 |
CN101520160B (zh) | 导光板及使用其的可动接点体 | |
CN101170019A (zh) | 多层色导光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按键模块 | |
JP5239355B2 (ja) | 可動接点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1557679A (zh) | 柔性印刷配线板、输入模块以及便携设备 | |
US20110315534A1 (en) | Light guide sheet, movable contact body using same, and switch | |
CN102208297B (zh) | 按键面板 | |
CN101884081B (zh) | 可动触点体和采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 |
JP2008097976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1634430B (zh) | 导光片以及使用该导光片的可动触点体 | |
JP2011003371A (ja) |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動接点体 | |
KR20030031119A (ko) | El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 유닛 | |
KR101002237B1 (ko) | 키패드 어셈블리 | |
JP2010165575A (ja) | 可動接点体 | |
JP2010238376A (ja) | シートスイッチ | |
JP2019186018A (ja) | 操作パネル | |
KR20090008938U (ko) | 휴대폰용 키패드 겸용 도파로 시트 및 이 시트를 가진키패드-인쇄회로기판 조립체 | |
JP2010086912A (ja) | キー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