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032A -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032A
CN102131032A CN2010106230507A CN201010623050A CN102131032A CN 102131032 A CN102131032 A CN 102131032A CN 2010106230507 A CN2010106230507 A CN 2010106230507A CN 201010623050 A CN201010623050 A CN 201010623050A CN 102131032 A CN102131032 A CN 102131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reading
read
active area
optical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30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032B (zh
Inventor
本山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31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89Pre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21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5Detecting an interruption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 H04N1/2034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at identical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i.e. without time delay between the two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0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4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by detecting the sheet support or the photoconductive surface direct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58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 H04N2201/04767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by controlling the timing of the signa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 phase of the pixel clock
    • H04N2201/04781Controlling the phase of the signals
    • H04N2201/04786Controlling a start time, e.g. for output of a line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在以光学方式读取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情况下,即使不清楚介质的尺寸,也能够迅速地进行读取。CPU(40)在由光学读取装置读取记录介质的整个面的情况下,在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和从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位置至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设定相当于一定能够读取的范围的读取块,并执行所设定的读取块的读取动作。

Description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读取对象的介质来以光学方式读取介质的表面的光学读取装置、该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由于光学读取部被固定且通过光学方式读取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的介质的扫描仪等光学读取装置根据介质的尺寸而进行动作,所以例如在实际的读取动作之前,传送介质,进行用于测量介质尺寸的预扫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44403号公报
这样,在以往的光学读取装置中,需要进行用于检测介质的尺寸的预扫描等动作,此时,由于与实际的读取分开进行至少一次扫描,然后实际扫描介质,所以需要使介质返回至原来的位置。此时,由于需要进行使介质从进行完预扫描后的位置返回到实际的读取开始位置的动作,所以存在花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在通过光学方式读取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情况下,即使不清楚介质的尺寸,也能够迅速地进行读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传送部传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检测所述介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传送部和所述光学读取部;以及存储部,其存储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在该可读取范围内执行读取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不清楚介质的尺寸的状态下对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整个面进行读取时,在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传送部传送介质前)或开始时(传送开始时),基于预先存储的从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插入到传送路径并被传送的介质的端部的位置等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首先,设定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的可读取范围,并在设定的可读取范围内开始读取动作。因此,不需要进行用于预先测量介质的尺寸的传送动作,可迅速地进行读取动作。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所述控制部设定的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例如,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检测出介质的距离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所述光学读取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相连,且包括暂时存储部,该暂时存储部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至少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将存储在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至少在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时,在不等待介质的整个面的读取结束的情况下,开始将读取图像发送到其他装置(外部装置)。即,由于能够在其他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开始读取已结束的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图像的转发,所以能够缩短包括转发在内的处理时间。如现有技术那样,能够缩短暂时中断读取而仅用于转发读取图像的时间。由此,能够缩短介质的整个面的读取所需的时间,从而能够改善吞吐量,并实现便利性的提高。进而,由于依次发送存储在易失性暂时存储部中的读取图像,所以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可以小于将介质整个面的读取图像存储时的容量。此外,也可以在多个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时,将读取图像统一发送到其他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或读取结束后,基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下一个所述可读取范围。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设定的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之后,重新设定下一个可读取范围并进行读取,所以即使不清楚读取对象的介质的尺寸,也能够适当地设定下一个可读取范围,并继续进行读取动作,读取介质的整个面。例如,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设定相当于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可读取范围,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设定相当于检测出介质的距离的可读取范围。由此,不需要进行测量介质的尺寸的动作,可迅速地进行介质的整个面的读取动作。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包括暂时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所述控制部在设定所述可读取范围之后,根据所述可读取范围的大小,确保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存储容量。
根据本发明,由于确保了与可读取范围的尺寸(大小)对应的最小限度的存储容量,所以能够防止因存储容量不足引起的读取动作的中断等,可顺利地进行读取动作。此时,不需要等待向其他装置发送读取图像来解除存储容量不足。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所述光学读取部包括读取所述介质的一个面的第一读取部以及读取所述介质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读取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一读取部或第二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中的任一个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设定所述第一读取部和第二读取部的大小相同的所述可读取范围。
根据本发明,在读取介质的两面时,由于设定第一读取部和所述第二读取部所共用的大小的可读取范围,所以即使在第一读取部的读取位置和第二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一致的情况下还是在错开的情况下,都能够在大致相同的时刻执行两面的读取动作,能够更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光学读取装置中,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介质的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读取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端部设为检测出的所述介质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进行测量介质的尺寸的动作,且能够连续地读取至介质的下端(末端)为止。此外,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较短的距离,即到介质的末端为止的范围可与读取中的可读取范围一同被统一发送到其他设备,所以实现了吞吐量的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对光学读取装置进行控制,该光学读取装置包括:控制部;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传送部传送的所述介质;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远离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的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在不清楚所述介质的尺寸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整个面时,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状态,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执行该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不清楚介质的尺寸的状态下对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整个面进行读取时,在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传送部传送介质前)或开始时(传送开始时),基于从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介质的端部的位置等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状态,首先,设定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的可读取范围,并执行设定的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动作,所以不需要进行用于预先测量介质的尺寸的传送动作,可迅速地进行读取动作。例如,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检测出介质的距离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控制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部可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读取装置包括: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传送部传送的所述介质;以及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远离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的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在不清楚所述介质的尺寸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整个面时,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由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状态,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执行该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动作。
通过执行本发明的程序,在不清楚介质的尺寸的状态下对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整个面进行读取时,在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传送部传送介质前)或开始时(传送开始时),控制部基于从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介质的端部的位置等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状态,首先,设定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的可读取范围,并执行设定的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动作,所以不需要进行用于预先测量介质的尺寸的传送动作,可迅速地进行读取动作。例如,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以从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介质的情况下,将相当于检测出介质的距离的可读取范围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不清楚读取对象的介质的整个面的大小,也不需要进行测量介质的尺寸的动作,可迅速地进行读取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dot impact printer)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打印机主体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包括光学读取装置的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使用了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中:10-点击式打印机(光学读取装置);15-手动插入口(manual insertion opening);18-记录头部;20-排出口;29-磁性数据读写部;40-CPU(控制部);41-RAM(存储部);43-接口;100-介质传送机构(传送部);110-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部);111-第一扫描仪(第一读取部);112-第二扫描仪(第二读取部);200-主计算机(其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的外观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主体1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点击式打印机10的侧剖视图。
图1所示的点击式打印机10经由从带状盒(Ribbon Cartridge)(省略图示)提供的墨带(Ink Ribbon)(省略图示),将记录头部18(参照图3)所具备的多个记录线按压在记录介质S上,在该记录介质S的记录面上形成点,从而记录包括字符的图像。点击式打印机10包括光学读取装置110(参照图3),也起到光学读取装置的作用,且通过光学方式读取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的字符或记号、图像等。
作为可在点击式打印机10中使用的记录介质S(介质),可列举按规定长度切断的剪切介质(Cut-sheet media)和多张被连续的连续纸。作为剪切介质,例如除了单页纸或单页复印用纸等之外,还有存折或明信片、信封等,连续纸包括连续复印用纸或由穿孔等连接的折叠纸(fanfold paper)。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S,使用金融机关等发行的支票或票据(以下,总称为支票)或金融机关等发行的存折。支票是用磁性墨液在其表面的一部分区域MA上印刷了使用者的帐号或该支票的序列号等的MICR(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磁性墨液字符识别)信息的单页纸。存折是装订了多张记录用纸的册子形式,打开该册子后的内侧的面成为记录面。在相当于存折的封底的面的后部设置有磁条。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矩形的记录介质S的四个边中,将朝向点击式打印机10插入的一侧的边设为前端,将与该前端对置的一侧的边设为后端。
如图1所示,点击式打印机10包括作为外壳体的上部罩12、上部壳13以及下部壳14,在上部壳13和下部壳14的前面开口了插入和排出记录介质S的手动插入口15。另一方面,在上部壳13和下部壳14的背面开口了排出记录介质S的排出口20。可根据从后述的主计算机200向点击式打印机10发送的指令,设定从手动插入口15排出还是从排出口20排出由点击式打印机10处理过的记录介质S。将手动插入口15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左侧设为正面(前)侧,将排出口20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右侧设为背面(后)侧。
如图2所示,点击式打印机10具有被上述的外壳体覆盖的打印机主体11。打印机主体11包括下主体部11A和在该下主体部11A的后端部被轴11C支承的上主体部(省略图示)。上主体部可通过设置在上主体部的左侧面上的开关杆(省略图示)的操作而旋转,若使上主体部旋转,则打印机主体11的内部会露出。
如图2和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包括底座16、在该底座16的两端固定的一对右侧框体17A和左侧框体17B。在两侧框体17A、17B的外侧具有上主体部的两侧框体(省略图示),在其间架设滑架引导(Carriage Guide)轴31,且在两侧框体17A、17B之间固定地设置有平坦面形状的前方介质向导24和后方介质向导25。在这些前方介质向导24和后方介质向导25之间配置平面形状的压印平板21,在该压印平板21的上方,与压印平板21对置地配置有记录头部18。
记录头部18搭载在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到滑架引导轴31的滑架19中。滑架19通过驱动该滑架19的滑架驱动电动机56(图4)的正转或反转,经由同步传送带(省略图示)而被驱动,并被滑架引导轴31引导而进行往返移动。滑架19在图1中用符号X表示的方向上,即沿着与滑架引导轴31的轴方向和压印平板21的长度方向一致的主扫描方向,在上主体部两侧框体之间进行往返扫描。另外,将与滑架19的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在图1中用符号Y表示的方向设为副扫描方向。
搭载在滑架19的记录头部18在与滑架19一起被运行的期间,使记录线从在其前端面中与压印平板21对置的线突出部(省略图示)突出,从而碰撞墨带,使墨带的墨液附着到在压印平板21与记录头部18之间传送的记录介质S上,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记录包括字符在内的图像。将墨带折叠存放在装载于上述的主体框体或滑架19中的带状盒(省略图示)内,随着滑架19的扫描而被供给。此外,如图3所示,在记录头部18的后方侧,按照位于压印平板21的上方的方式配置有介质宽度传感器55。介质宽度传感器55搭载在滑架19上,与滑架19一同扫描压印平板21之上,用于求出记录介质S的侧端的位置或记录介质S的宽度。
如图2、3所示,压印平板21向滑架19的扫描方向延伸且形成为平面形状,通过施压弹簧180向记录头部18施压且进行弹性支承。施压弹簧180是压缩螺旋弹簧,通过该施压弹簧180施加的力,支承记录头部18进行记录动作时的记录线的突出力。此外,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中,该记录介质S的厚度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打印机主体11中传入了厚度不同的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压印平板21逆着施压弹簧180施加的力,被记录头部18的前端按压,从而向远离记录头部18的方向移动。由此,与记录介质的厚度无关地,确保一定的记录头部18的前端和记录介质S的记录面之间的间隙。
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包括:介质传送机构(传送部)100,其传送记录介质S;校准机构28,由该介质传送机构100传送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碰撞该校准机构28,从而使该记录介质S对准;磁性数据读写部29,其具有磁性头部34,该磁性头部34进行设置在支票上的MICR信息的读取、对设置在存折上的磁条进行磁性信息的读取或写入;以及介质按压部30,其在该磁性数据读写部29的磁性头部34执行包括MICR信息在内的读取在内的磁性信息处理时,为抑制记录介质S的浮起,从上方按压记录介质S。
如图2、图3所示,介质传送机构100包括:压印平板21、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前方介质向导24、后方介质向导25、介质传送电动机26以及驱动轮系列部27。介质传送机构100在前方介质向导24和后方介质向导25上构成经由各个辊传送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P,前方介质向导24和后方介质向导25的上面成为传送路径P的传送面PA。
在该结构中,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相对于压印平板21和记录头部18配置在打印机主体11的正面侧,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和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相对于压印平板21和记录头部18依次配置在打印机主体11的背面侧。
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构成一对,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二从动辊23B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构成一对,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三从动辊124B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构成一对。
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是通过介质传送电动机26和驱动轮系列部27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辊,第一从动辊22B、第二从动辊23B以及第三从动辊124B是分别由弹簧42A、42B、42C以规定的按压力向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以及第三驱动辊124A侧被弹性施压的从动辊。由此,在相互相反方向上旋转驱动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在相互相反方向上旋转驱动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二从动辊23B,在相互相反方向上旋转驱动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三从动辊124B。
如图2所示,驱动轮系列部27配置在右侧框体17A的外侧。该驱动轮系列部27包括电动机小齿轮(motor pinion)51,该电动机小齿轮51可一体旋转地被固定在能够正转或反转的介质传送电动机26的驱动轴上。来自该电动机小齿轮51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52而传递到安装在第二驱动辊23A的第二辊轴33上的第二驱动齿轮53B,并进一步从该第二驱动齿轮53B经由中间齿轮54而传递到安装在第一驱动辊22A的第一辊轴32上的第一驱动齿轮53A。此外,第二驱动辊23A的第二辊轴33的旋转力例如通过驱动传送带(省略图示)而传递到第三驱动辊124A的第三辊轴134。由此,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以及第三驱动辊124A向同一方向旋转,可将记录介质S传送到打印机主体11内。即,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以及第三驱动辊124A在介质传送电动机26正转的情况下,如图中用符号A所示,沿着副扫描方向,向打印机主体11内传送记录介质S,而在介质传送电动机26反转的情况下,如图中用符号B所示,朝向从打印机主体11内排出的方向传送记录介质S。
校准机构28在进行由记录头部18对记录介质S执行的记录、由光学读取装置110执行的记录介质S的表面的读取之前,对准该记录介质S。校准机构28在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与记录头部18和压印平板21之间,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向传送路径P内突出的多个校准板38和驱动校准板38的校准电动机58(图4),通过使记录介质S的前端部碰撞这些校准板38,从而能够校准记录介质S的方向。
如图2所示,打印机主体11在传送路径P中的校准板38的上游侧附近,包括检测有无碰撞这些校准板38的记录介质S的多个校准传感器39。校准传感器39是包括分别夹着传送路径P而对置的发光部(LED等)和受光部(光电晶体管等)的透光型传感器,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而配置。根据多个校准传感器39中的、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前端的传感器的数目和配置,能够判断由校准机构28对准之后的记录介质S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倾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此外,点击式打印机10作为介质传送电动机26的驱动控制、滑架19的运行控制、记录头部18的记录线的记录动作的控制、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控制等对点击式打印机10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例如在打印机主体11的后侧下方包括控制基板部(省略图示)。
在打印机主体11中,在第一驱动辊22A的正面侧,并列设置有检测记录介质S插入到传送路径P中的情形的多个介质端传感器47。这些介质端传感器47是包括向传送路径P发光的发光部和检测其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检测从手动插入口15插入的记录介质S。另外,介质端传感器47也可以是按照夹着传送路径P而对置的方式配置了发光部和受光部的透光型传感器。在该结构中,在所有介质端传感器47的受光部从受光的状态开始,在任一个介质端传感器47中受光被遮住的情况下,判断为记录介质S已插入到传送路径P内。
此外,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包括对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的字符、记号或图像等进行读取的光学读取装置110(光学读取部)。该光学读取装置110包括:第一扫描仪(第一读取部)111,其读取可通过印刷等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上面侧的信息;以及第二扫描仪(第二读取部)112,其与该第一扫描仪111对置地配置,且读取可通过印刷等显示在该记录介质S的下面侧的信息。通常,从手动插入口15插入记录介质S,以使印刷有MICR信息的面成为下表面。
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配置在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之间,是连续地读取正在传送路径P上传送的记录介质S的信息的光学图像传感器。
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例如是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分别包括紧贴记录介质S的平坦的玻璃罩140、150以及保持这些玻璃罩140、150的主体壳141、151。在这些主体壳141、151的内侧,分别容纳有将从LED等光源输出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S的读取区域的照射部(省略图示)、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排成一列的多个受光传感器(省略图示)、以及将来自该受光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到上述控制基板部的输出部(省略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并不仅限于包括CIS,也可以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扫描仪112包括大致与压印平板21平行地在点击式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构成为长条形状的主体壳151和玻璃罩150,该主体壳151配置成玻璃罩150的上面(玻璃面)经过在后方介质向导25中形成的开口而露出于传送路径P。如图3所示,第一扫描仪111以玻璃罩140的下面(玻璃面)与上述玻璃罩150的上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扫描仪112的上方,且在宽度方向上也形成为与第二扫描仪112大致相同长度的长条形状。
在第一扫描仪111的上部设置有施压部件113,对第一扫描仪111进行施压,使得通过施压部件113靠近后方介质向导25的记录介质S。此外,施压部件113在宽度方向上以大致均匀的力向第二扫描仪112侧按压第一扫描仪111。这里,作为施压部件113,可使用螺旋弹簧或板簧、或弹性制的缓冲部件等。在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之间,设置有规定厚度的记录介质可进入的间隔,在读取记录介质S时,由被传送的记录介质S将第一扫描仪11按压推向上方,施压部件113收缩,从而记录介质S可通过玻璃罩140、150之间。即,在光学读取装置110中,通过被施压部件113施加压力的第一扫描仪111,将记录介质S按压到第二扫描仪112侧,从而使记录介质S和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可靠地紧贴,从而提高读取品质。
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受光传感器(省略图示)沿着点击式打印机10的主扫描方向被排成一列,并以向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行状进行读取。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受光传感器配置在比主扫描方向的记录头部18的可印字范围更宽的范围内,点击式打印机10在比可印刷的全部记录介质更宽的宽度内进行读取。即,光学读取装置110可读取在点击式打印机10中所使用的所有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
如图3所示,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夹着传送路径P而对置地配置,第一扫描仪111所具备的行状受光传感器和第二扫描仪112所具备的行状受光传感器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上被错开5mm左右。根据该结构,能够消除来自彼此的光源的光对另一个受光传感器产生的影响,可得到更高的读取品质。
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分别具有R、G、B的光源,可读取单色(2值、16灰度、256灰度)以及全色(full color)。此外,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分辨率,例如可设定为200dpi(点/英寸)、300dpi、600dpi这三个等级。将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的读取行数设定成与主扫描方向的读取分辨率相对应,将读取时的记录介质S的传送速度调整为与读取分辨率和受光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处理速度等标准相对应。
图4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该图4所示的各部位是通过实际安装在控制基板(省略图示)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协作而实现的。
点击式打印机10包括:CPU40,其作为基于控制程序而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整体的控制部RAM41,其暂时存储由CPU4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即EEPROM42读出的控制程序或数据等;EEPROM42,其存储了由CPU40执行的控制程序或所处理的数据等;接口(I/F)43,其转换在与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主计算机200之间发送或接收信息时的数据格式;门阵列(G/A)45,其与各种传感器类相连;电动机驱动器46,其驱动各种电动机;以及头部驱动器48,其驱动头部,这些各个部件经由总线49而连接。
RAM41起到存储部的作用,形成将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的读取图像数据暂时存储的图像缓冲器(省略图示)。
在门阵列45中,连接有校准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介质宽度传感器55、第一扫描仪111以及第二扫描仪112。门阵列45对从校准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以及介质宽度传感器55输入的模拟电压进行量化而作为数字数据,并输出给CPU40。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通过CIR以光学方式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并将CIS的检测电压按CIS的每个像素提供给门阵列45,门阵列45对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提供的模拟电压进行量化而作为数字数据,并输出给CPU40。
电动机驱动器46与介质传送电动机26、滑架驱动电动机56、磁性头部驱动电动机57以及校准电动机58相连,并向这些各电动机提供驱动电流或驱动脉冲,从而使这些电动机动作。另外,在电动机驱动器46中,也可以连接使校准板38(图3)动作的校准电动机58(图4)等。
介质端传感器47与记录头部18和磁性头部34相连,通过向记录头部18提供驱动电流,从而使记录线突出的一方面,在向磁性头部34输出读取/写入用驱动电流并读取磁性数据的情况下,检测磁性头部34的检测电压(模拟电压),并作为数字数据而输出给CPU40。
CPU40基于保存在EEPROM42中的控制程序,经由门阵列45、电动机驱动器46以及头部驱动器48,取得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并且驱动各电动机来传送记录介质S,且驱动各头部,从而执行对记录介质S的记录。此外,CPU40通过介质传送机构100传送记录介质S,经由门阵列45并通过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在该读取的执行中,CPU40将从门阵列45输入的数据按顺序暂时存储在设置于RAM41内的缓冲存储器(省略图示)中。然后,CPU40读出存储在该缓冲存储器(省略图示)中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接口43发送到主计算机200。
从主计算机200向点击式打印机10发送的指令具有设定指令、扫描(读取)开始指令、排纸指令。设定指令是指定如下内容的指令,即:光学读取装置110中的读取分辨率、是否读取每个读取面(上表面、下表面)、扫描方向、颜色种类(彩色扫描还是单色扫描)、进行单色扫描时的灰度、进行单色扫描时的LED发光色、仅读取读取范围R的一部分时的读取对象的区域(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等。其中,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坐标例如用将读取范围R的前端的左端作为原点的坐标表示。接收到设定指令的CPU40作为设定值而取得由该设定指令所指定的值。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包括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点击式打印机10的各部位的位置关系的图。图中,与图3相同地用符号A和B表示介质传送机构100的传送方向。此外,图中的下是打印机主体11的正面侧,图中的上是打印机主体11的背面侧。
如图3等所述,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P上,沿着传送方向,从正面侧开始排列配置有介质端传感器47、记录头部18、第二驱动辊23A、第一扫描仪111、第二扫描仪112、第三驱动辊124A、以及排出口20。此外,搭载于滑架19上的介质宽度传感器55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上位于与记录头部18相同的位置处。
这里,将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设为位置P1、将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检测位置设为位置P2、将第二驱动辊23A的捏夹(nip)位置设为位置P3、将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位置设为位置P4、将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位置设为位置P5、将第三驱动辊124A的捏夹位置设为位置P6、将排出口20的位置设为位置P7。并且,将从位置P1至位置P4的距离设为距离L1、将从位置P1至位置P5的距离设为距离L2。
另外,传送读取对象的记录介质S并以光学方式进行读取的装置通常在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情况下,由于特定读取结束的位置等,所以需要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全长)信息。因此,在不清楚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上的尺寸时,首先,扫描记录介质S的全体并以光学方式检测上端和下端来测量全长,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通常的扫描外,还需要进行测量用的扫描。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10在读取传送方向的尺寸即全长并不清楚的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时,能够在不进行全长的测量的情况下执行读取。
即,若由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出从手动插入口15插入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则点击式打印机10通过CPU40的控制,驱动介质传送机构100来传送记录介质S。若记录介质S的前端达到位置P2,则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55测量记录介质S的横宽即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之后,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S,记录介质S的前端达到位置P4,进行扫描。
如上所述,介质端传感器47是在手动插入口15附近的规定位置上检测有无记录介质S的传感器。在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了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位置的时刻,介质端传感器47继续检测记录介质S的存在的情况下,记录介质S至少存在于位置P4至位置P1之间。即,记录介质S的下端(后端)位于从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位置即位置P4远离长度L1以上的位置上,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至少执行与长度L1对应的量。此外,在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了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位置的时刻,介质端传感器47继续检测记录介质S的存在的情况下,记录介质S至少存在于位置P5至位置P1之间。因此,记录介质S的下端(后端)位于从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位置即位置P5远离长度L2以上的位置上,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至少执行与长度L2对应的量。
即,在第一扫描仪111或第二扫描仪112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前端的时刻,若记录介质S的下端未到达介质端传感器47的位置,则记录介质S的长度至少在距离L1或L2以上。CPU40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各部位,使得进行与该记录介质S的长度对应的量的扫描。
另外,图5中的L1至L7的各个值存储在EEPROM42中。
图6是表示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一例的图,按(A)~(D)的顺序表示执行读取动作途中的记录介质S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图6是在针对记录介质S的双面读取整个面的情况下,以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位置P4作为基准的例子。另外,在该图6的读取动作的开始时刻,并不清楚记录介质S的全长。
如图6(A)所示,CPU40在由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前端之后,将传送进行至位置P4,在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了位置P4的时刻或者在此之前,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设定作为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块B1。
CPU40在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为继续表示记录介质S存在的状态时,判别为通过第一扫描仪111可读取的记录介质S的范围至少存在与读取块B1对应的量,作为最初光学读取装置110进行读取的范围而设定读取块B1。读取块B1的大小(传送方向的长度)在位置P1至位置P4的距离L1以下。在设定为读取块B1的大小与距离L1相等的情况下,CPU40在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继续表示记录介质S存在的状态下,在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了位置P4的时刻能够设定读取块B1。此外,在设定为读取块B1的大小小于距离L1的情况下,CPU40能够在记录介质S到达位置P4之前设定读取块B1。其中,暂时将读取块B1的大小设定成小于位置P1至位置P4的距离L1。
并且,若传送记录介质S而到达位置P4,则CPU40开始读取块B1的读取动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双面扫描时,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两者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图像分别存储在RAM41即可。
在读取动作的执行中,CPU40取得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检测状态。并且,如图6(B)和图6(C)所示,在读取块B1的读取完成后或在此之前,CPU40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是否为继续表示记录介质S存在的状态,重新设定读取块B1。此时,由于之前设定的读取块B1已经被读取并成为读取完成区域B2,所以CPU40开始新的读取块B1的读取。另外,CPU40设定新的读取块B1的时刻并不限于之前设定的读取块B1的读取结束时或者读取结束后,也可以在读取途中进行。
此外,在读取动作的执行中,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切换到表示记录介质S不存在的状态时,如图6(D)所示,CPU40检测该变化,判别为记录介质S的下端到达了位置P1。之后,CPU40将读取中的读取块B1延长至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下端,并设定为等于距离L1。图6(D)表示读取中的读取块B1到达了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情形。由此,读取继续进行至记录介质S的下端。
另外,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开始前或开始时,当介质端传感器47已经检测出记录介质S不存在的情况下,判别为记录介质S的全长在距离L1以下,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通过读取块B1被一次读取。
由此,CPU40在不清楚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上的全长的情况下,将设定读取块B1而读取的动作重复执行至记录介质S的后端,从而在不进行全长的测量的情况下能够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
此外,CPU40管理从作为记录头部18的位置的位置P1至第二驱动辊23A的距离L5、从第二驱动辊23A至排出口20的距离L6以及从第二驱动辊23A至第三驱动辊124A的距离L7。基于这些长度,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中,能够判别记录介质S是否能够保持至少被任一个辊把持的状态,并且能够判别是否能够进行稳定的传送。进而,CPU40基于由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出记录介质S之后的光学读取装置110的传送量,始终能够检测记录介质S位于传送路径P上的哪个位置处。例如,将作为记录头部18的位置的位置P2作为基准而检测该位置。
接着,说明点击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若向手动插入口15插入记录介质S,并由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前端(步骤S1:是),则点击式打印机10的CPU40使校准板38向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P内突出,并且使介质传送电动机26动作,从而对准记录介质S(步骤S2)。
接着,CPU40判别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是支票还是存折(步骤S3)。这里,CPU40既可以取得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信息,并基于该信息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或者,也可以使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传感器55检测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的位置,并基于该位置或尺寸来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此外,也可以基于使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传感器55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的位置,尝试通过磁性头部34读取MICR信息,通过该读取的尝试而判定在区域MA中是否存在MICR信息,从而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CPU40从主计算机200取得用于特定记录介质S的种类(支票或存折)的信息、以及在记录介质S为支票时例如有关支票的尺寸的信息、有关区域MA的位置的信息、有关传送距离的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判别是支票还是存折。
在记录介质S不是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否),CPU40例如判别为记录介质S是存折,并为了进行设置在存折的磁条的读取,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由磁性头部34可读取的位置,通过磁性头部34执行磁条的读取和/或写入(步骤S4)。然后,CPU40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记录头部18的位置并通过记录头部18向记录面执行记录(步骤S5),并从手动插入口15排出该记录介质S(步骤S6),结束动作。
在记录介质S为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是),CPU40判定是否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步骤S7)。然后,CPU40在判定为接收到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7:是),使校准板38从传送路径P退避,并且由介质传送机构100使记录介质S传送至记录介质S的前端至少到达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正下方之后,驱动滑架驱动电动机56(图5),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滑架19,并基于来自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输出信号和滑架19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检测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步骤S8)。
接着,CPU40通过介质传送机构100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由磁性头部34可读取区域MA的位置(步骤S9),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使磁性头部驱动电动机57动作,并由磁性头部34执行显示在区域MA中的MICR字符的读取(步骤S10)。由磁性头部34读取到的信息(MICR信息)被门阵列45进行数字化,CPU40取得该数字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分析字符信息(步骤S11),转换为文本信息(步骤S12)。在这里,判别不能分析的字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数目,或者在预先设定的数目的范围内且分析已成功(步骤S13),在存在超出设定的数目的不能分析的字符的情况下(步骤S13:否),输出错误并排出记录介质S(步骤S14),结束动作。在步骤S15中,既可以通过点击式打印机10自身所具备的显示部等通知错误的产生,也可以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表示错误的产生的信息,也可以进行这两者。
另一方面,在不能分析的字符的数目未超出设定的数目且分析成功时(步骤S13:是),CPU40执行光学读取装置110的扫描并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步骤S15),并待机至从主计算机200接收背书印刷的执行指令为止(步骤S16),在接收到背书印刷的执行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6:是),使介质传送电动机26逆转,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记录头部18的下面,并且驱动滑架驱动电动机56和记录头部18,在记录介质S的背面进行表示处理完成的背书印刷(步骤S17)。然后,若完成背书印刷,则CPU40使进一步介质传送电动机26旋转,从手动插入口15或排出口20排出记录介质S。
图8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10执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表示图7的步骤S16所示的动作。
CPU40接收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设定指令(步骤S21),取得由该设定指令所指定的各种设定内容(步骤S22),开始读取(步骤S23)。
读取开始时,CPU40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其前端到达第一扫描仪111的检测位置(位置P4),并在该传送中,监视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的变化(步骤S24)。之后,CPU40在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的变化而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情况下(步骤S24:是),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3。
另一方面,在将记录介质S传送至位置P4为止没有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情况下(步骤S24:否),如图6中用符号B1所示那样,CPU40设定位置P4至位置P1的距离L1以下的长度的读取块(步骤S25)。接着,CPU40在设置于RAM41的图像缓冲器中确保可存储读取块的读取图像的容量(步骤S26)。根据读取块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记录介质S的宽度、在步骤S22中取得的读取分辨率以及彩色还是单色等,求出该容量。CPU40通过在读取读取块之前确保图像缓冲器的容量,从而能够在无中断的情况下完成读取块的读取动作。
在确保了图像缓冲器的容量之后,CPU40进行读取块的读取(步骤S27),并在该读取中随时监视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判别通过介质端传感器47是否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步骤S28)。CPU40在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情况下(步骤S28:是),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3。
另一方面,若判别未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步骤S28:否),则CPU40判别一直到读取块的下端为止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29),若读取没有结束,则返回至步骤S27,继续读取。之后,若一直到读取块的下端为止读取结束(步骤S29:是),则CPU40开始将存储在RAM41的图像缓冲器中的读取块的读取图像转发到主计算机200的处理(步骤S30)。
CPU40返回到步骤S25,设定要继续读取的新的读取块(步骤S25),确保图像缓冲器的容量(步骤S26),继续读取(步骤S27)。
此外,在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的变化,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情况下(步骤S24:是,步骤S28:是),CPU40将读取中的块的结束位置对齐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下端而移动,将该移动后的读取块的结束位置决定为结束读取的位置(步骤S33)。即,在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下端的时刻处于读取中的读取块成为最终的读取块。CPU40继续读取块的读取(步骤S34),判别一直到读取块的下端为止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35),若读取没有结束,则返回至步骤S34,继续读取。并且,若一直到读取块的下端为止读取结束(步骤S35:是),则CPU40开始将存储在RAM41的图像缓冲器中的读取块的读取图像转发到主计算机200的处理(步骤S36)。若读取图像的转发结束(步骤S37:是),则结束读取动作。
另外,如上所述,将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受光传感器错开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仪111偏向正面侧5mm左右。因此,在进行正向扫描的情况下,上面的读取范围R比下面的读取范围R先结束读取,在进行反向扫描的情况下,下面的读取范围R比上面的读取范围R先结束读取。
CPU40分开控制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动作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动作,但在设定读取块时,在由第一扫描仪111读取的记录介质S的上表面和由第二扫描仪112读取的记录介质S的下表面,设定相同大小的读取块。由此,若同时开始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动作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动作,则上下表面的读取同时结束,所以能够在相同的时刻无偏差地读取两面。
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扫描仪111、第二扫描仪112中,将从远离介质端传感器47的一侧到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作为基准,设定读取块的大小。此时,优点在于不存在任一面的读取会在中途结束的隐患。
如上所述,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10中,包括:以光学方式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的光学读取装置110;存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图像的RAM41的图像缓冲器;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上远离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的位置处,检测记录介质S的介质端传感器47;控制介质传送机构100和光学读取装置110,并且读出存储在图像缓冲器中的读取图像并发送到主计算机200的CPU40,CPU40在由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情况下,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至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L1、L2,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的范围而设定读取块,并执行设定的读取块的读取动作。由此,在不清楚读取对象的记录介质S的尺寸的状态下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时,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开始前(介质传送机构100传送记录介质S之前)或开始时(传送开始时),基于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至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记录介质S的端部的位置等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首先,设定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块,并执行设定的读取块的读取动作,所以不需要进行用于预先测量记录介质S的尺寸的传送动作,可迅速进行读取动作。例如,以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将相当于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读取块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以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将相当于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距离的读取块设定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即可。
此外,若至少读取块的读取结束,则在等待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读取的结束的情况下,开始将图像缓冲器内的读取图像发送到主计算机200。即,由于CPU40会在其他读取块的读取中开始读取已结束的读取块的读取图像的转发,所以能够缩短暂时中断读取而用于等待仅转发读取图像的等待时间。由此,能够缩短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读取所需的时间,可改善吞吐量,实现便利性的提高。进而,由于依次发送存储在图像缓冲器中的读取图像,所以图像缓冲器的存储容量可以比存储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读取图像时小。此外,也可以在多个读取块的读取结束时,将读取图像统一发送到主计算机200。
此外,根据点击式打印机10,由于在设定的读取块的读取结束之后,设定新的读取块并进行读取,所以即使不清楚读取对象的记录介质S的尺寸,也能够适当地设定下一个读取块,可继续对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进行读取动作。由此,可在不进行测量记录介质S的尺寸的动作的情况下迅速进行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读取动作。例如,以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设定相当于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读取块,以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距离,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设定相当于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距离的读取块。
进而,根据点击式打印机10,由于在设定了读取块之后确保与读取块的尺寸对应的最小限度的图像缓冲器中的存储容量,所以例如能够防止因图像缓冲器的容量不足引起的读取动作的中断等,可顺利地进行读取动作。此时,不需要等待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来解除存储容量不足。
此外,光学读取装置100包括读取记录介质S的一个面的第一扫描仪111和读取记录介质S的另一个面的第二扫描仪112,可通过这些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两面,CPU40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状态以及从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位置P4或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位置P5中的任一个至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L1、L2,设定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所共用的大小的读取块,所以能够通过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在相同的时刻进行读取,即使不清楚记录介质S的大小,也能够大致同时执行两面的读取动作,能够更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
此外,由于CPU40在读取块的读取过程中检测出记录介质S的末端的情况下,将读取中的读取块的末端扩大至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末端,所以不需要进行测量记录介质S的尺寸的动作,能够将读取动作无中断地执行至记录介质S的下端。此外,由于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位置至未到达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位置为止的较短的距离,即到记录介质S的末端为止的范围能够与读取中的读取块一同被统一发送到主计算机200,所以实现了吞吐量的提高。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按校准机构28、记录头部18以及光学读取装置110的顺序排列配置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P上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这些各装置的配置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将光学读取装置110配置在最靠近手动插入口15的位置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搭载于点击式打印机10的控制基板(省略图示)上实际安装的控制部具有图4的功能块所示的功能,且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各部位的结构,但例如也可以是与点击式打印机10外部连接的装置起到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的作用,并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结构。进而,图4所示的各功能块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而实现的,具体的硬件的安装方式和软件的标准等是任意的,关于其他细节部分的结构也能够任意变更。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可利用RGB的光源进行单色和彩色扫描的结构,但例如也可以是使用发出红外光的光源进行基于红外线的读取的结构。与普通的墨相比,由于磁性墨液其红外线的吸收率较高,所以通过使用红外线,能够仅获取由磁性墨液印刷出的字符,并且能够以光学方式高效读取区域MA的MICR信息。
进而,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图5和图6中沿正向方向(图5中的符号A)传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沿反向方向传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读取整个面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水平传送记录介质S的平台(flatbed)型装置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然也能够应用于包括以直立的状态传送支票等票据形状的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的装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包括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点击式打印机10,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墨式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中设置相当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光学读取部的结构。进而,并不限于用作独立的打印机的设备,也可以在组装于其他设备(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动取款机)或CD(Cash Dispenser,自动柜员机)等)中的装置中设置相当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光学读取部。
进而,并不限于与在纸等记录介质上记录字符或图像的装置一体地设置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结构,本发明例如可以应用于包括独立的扫描装置或复印机的各种设备中。

Claims (15)

1.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
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介质;
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检测所述介质;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传送部和所述光学读取部;以及
存储部,其存储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在该可读取范围内执行读取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设定的所述可读取范围内的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等于或者小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相连,且包括暂时存储部,该暂时存储部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
至少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向外部装置发送存储在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或读取结束后,基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下一个所述可读取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读取装置包括暂时存储部,该暂时存储部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所述可读取范围之后,根据所述可读取范围的大小,确保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存储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部包括读取所述介质的一个面的第一读取部、以及读取所述介质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读取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述介质的检测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一读取部或第二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中的任一个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设定所述第一读取部和第二读取部的大小相同的所述可读取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介质的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读取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端部设为检测出的所述介质的端部。
8.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对光学读取装置进行控制,该光学读取装置包括:控制部;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介质;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检测所述介质;以及存储部,其存储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在该可读取范围内执行读取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被设定的所述可读取范围内的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等于或者小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相连,且包括暂时存储部,该暂时存储部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
至少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向外部装置发送存储在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或读取结束后,基于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下一个所述可读取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装置包括暂时存储部,该暂时存储部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读取图像,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所述可读取范围之后,根据所述可读取范围的大小,确保所述暂时存储部中的存储容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部包括读取所述介质的一个面的第一读取部、以及读取所述介质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读取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述介质的检测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一读取部或第二读取部的读取位置中的任一个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设定所述第一读取部和第二读取部的大小相同的所述可读取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读取范围的读取途中,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介质的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读取中的所述可读取范围的端部设为检测出的所述介质的端部。
15.一种存储了程序的记录介质,其存储了在具有控制部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的程序,该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读取装置包括:传送部,其传送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并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介质;介质检测部,其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远离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的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以及存储部,其存储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
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动作开始前或开始时,由所述控制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位置至所述介质检测部的检测位置为止的距离、以及所述介质检测部对所传送的所述介质的检测结果,设定可读取范围,作为最小限度的可读取范围,并在该可读取范围内执行读取动作。
CN201010623050.7A 2010-01-13 2010-12-31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4571 2010-01-13
JP2010004571A JP2011146835A (ja) 2010-01-13 2010-01-13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032A true CN102131032A (zh) 2011-07-20
CN102131032B CN102131032B (zh) 2013-10-09

Family

ID=4425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30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032B (zh) 2010-01-13 2010-12-31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64850B2 (zh)
JP (1) JP2011146835A (zh)
CN (1) CN10213103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722A (zh) * 2012-03-23 2012-08-15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存折打印机中的磁条定位校准方法
WO2013179306A2 (en) * 2012-05-30 2013-12-05 Vortex Engineering Private Limited Cash dispensing machine with mechanism for separation of overlapped media items
CN103581472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73927A (zh) * 2013-01-24 2014-08-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10312051A (zh) * 2018-03-20 2019-10-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5309B2 (ja) * 2010-01-13 2015-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65687B1 (ko) * 2012-11-01 2020-02-11 아이캠, 엘엘씨 무선 손목 컴퓨팅과 3d 영상화, 매핑, 네트워킹 및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079790A1 (en) 2017-10-21 2019-04-25 Eyecam, Inc ADAPTIVE GRAPHIC USER INTERFACE SYSTEM
JP6974151B2 (ja) * 2017-12-08 2021-12-0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磁気インク文字認識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0703A (ja) * 1997-01-08 1998-07-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
JPH1141454A (ja) * 1997-07-24 1999-02-12 Pfu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1197266A (ja) * 2000-01-12 2001-07-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読み取り装置
JP2003244403A (ja) * 2002-02-14 2003-08-29 Sharp Corp 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1612507A (zh) * 2003-10-28 2005-05-04 宾得株式会社 两维定位控制方法和两维定位控制设备
US20060001923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20090034023A1 (en) * 2002-06-24 2009-02-05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8867B2 (ja) * 2008-12-24 2014-07-02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原稿処理装置
US20100230242A1 (en) * 2009-03-11 2010-09-16 Samit Kumar Basu Systems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objects
JP2011146833A (ja) * 2010-01-13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4683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29120A (ja) * 2010-07-26 2012-02-09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91323B2 (ja) * 2010-09-13 2015-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0703A (ja) * 1997-01-08 1998-07-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
JPH1141454A (ja) * 1997-07-24 1999-02-12 Pfu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1197266A (ja) * 2000-01-12 2001-07-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読み取り装置
JP2003244403A (ja) * 2002-02-14 2003-08-29 Sharp Corp 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20090034023A1 (en) * 2002-06-24 2009-02-05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ing system
CN1612507A (zh) * 2003-10-28 2005-05-04 宾得株式会社 两维定位控制方法和两维定位控制设备
US20060001923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722B (zh) * 2012-03-23 2013-12-25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存折打印机中的磁条定位校准方法
CN102632722A (zh) * 2012-03-23 2012-08-15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存折打印机中的磁条定位校准方法
CN104428228A (zh) * 2012-05-30 2015-03-18 沃泰克斯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离重叠介质装置的现金自动支配器
WO2013179306A3 (en) * 2012-05-30 2014-02-06 Vortex Engineering Private Limited Cash dispensing machine with mechanism for separation of overlapped media items
WO2013179306A2 (en) * 2012-05-30 2013-12-05 Vortex Engineering Private Limited Cash dispensing machine with mechanism for separation of overlapped media items
CN104428228B (zh) * 2012-05-30 2016-08-31 沃泰克斯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离重叠介质装置的现金自动支配器
CN103581472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81472B (zh) * 2012-07-26 2017-04-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104268B2 (en) 2012-07-26 2018-10-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973927A (zh) * 2013-01-24 2014-08-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03973927B (zh) * 2013-01-24 2017-01-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10312051A (zh) * 2018-03-20 2019-10-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312051B (zh) * 2018-03-20 2022-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032B (zh) 2013-10-09
JP2011146835A (ja) 2011-07-28
US8564850B2 (en) 2013-10-22
US20110170151A1 (en)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032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2196118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2131031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EP2413583B1 (e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540818A (zh) 文档读取装置
US8493635B2 (e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control program for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CN102137213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447801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264499U (zh) 信息读取印刷装置
CN202206456U (zh) 光学读取装置及图像获取装置
JP5664047B2 (ja) 複合機、複合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2261520U (zh) 电子设备
CN202615787U (zh) 光学读取装置
US8885203B2 (e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JP2011146834A (ja)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