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055B - 磁共振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055B
CN102129055B CN201110008112.8A CN201110008112A CN102129055B CN 102129055 B CN102129055 B CN 102129055B CN 201110008112 A CN201110008112 A CN 201110008112A CN 102129055 B CN102129055 B CN 102129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mentioned
agreement
definition information
ed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8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9055A (zh
Inventor
古馆直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29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43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MR system, e.g. setting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prior to or during MR data acquisition, dynamic shimming, use of one or more scout images for scan plane prescri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46Interface between the MR system and the use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MR system or for the design of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02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by filtering or weighting based on different relaxation times within the sample, e.g. T1 weighting using an inversion pul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能够执行图像对比度不同的多种协议,具备存储部与输出部。存储部存储与上述多种协议有关的摄像条件。输出部将受理作为上述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编辑的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上述编辑画面被划分为在图像对比度不同的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参数的编辑的共通部分和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参数的编辑的独立部分并被加以输出。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下,称为“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摄像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摄像条件进行的。摄像条件包括以下要素,例如,RF(Radio Frequency:射频)脉冲(pulse)的FA(Flip Angle)角、PE(Phase Encode:相位编码)方向的FOV(FieldOf View:视场)、TR(Repetition Time:重复时间)等参数(parameter)。
但是,摄像条件一般在每一协议(protocol)中都不相同。在此,所谓协议是指摄像的种类的情况,例如,用于取得纵缓和强调(T1W(T1·weighted))图像的摄像、用于取得横缓和强调(T2W(T2·weighted))图像的摄像、用于取得扩散强调(DW(Diffusion-weighted))图像的摄像、用于取得利用流入效应的MR血管像(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的摄像、用于取得利用BOLD(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血氧水平依赖性)效应的功能性MR图像(fMRI(functional MRI)的摄像、用于取得利用其他造影剂的图像的摄像等。因此,将各种参数作为要素的摄像条件的设定对操作者而言则成为一件繁琐的事情,以往,提出了提供集中配置必须的最小限度的参数群的画面等技术(日本特开2003-225222号公报等)。
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依然存在操作者的负担重的课题。即,在针对多个协议设定将各种参数作为要素的摄像条件时,操作者例如必须打开每一协议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针对每一协议设定摄像条件,其负担沉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MRI装置能够执行图像对比度(contrast)不同的多种协议,具备存储部与输出部。存储部存储与上述多种协议有关的摄像条件。输出部将受理作为上述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编辑的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上述编辑画面划分为在图像对比度不同的多种协议间共同受理参数的编辑的共同部分和针对每一协议独立地受理参数的编辑的独立部分并被加以输出。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提出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部分内容可以从说明书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明确上述内容。通过下文中详细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可以实现和得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MRI装置,实现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的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在这里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述的概要说明以及下面的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一同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表示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为表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概要的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1中的计算机系统(system)20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为用于说明协议信息存储部23a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的图。
图6A至6C为用于说明各参数的定义信息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的图。
图8为表示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实施例2中的计算机系统20的结构的框图。
图11A以及11B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编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MRI装置的实施方式。
使用图1,说明实施例1的MRI装置100的结构。图1为表示实施例1的MRI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MRI装置100尤其具备静磁场磁铁1、倾斜磁场线圈2、倾斜磁场电源3、床4、床控制部5、发送线圈6、发送部7、接收线圈8、接收部9、序列(sequence)控制部10、以及计算机系统20。
静磁场磁铁1被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的空间内产生均匀的静磁场。静磁场磁铁1例如为永久磁铁、超导磁铁等。倾斜磁场线圈2被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的空间内产生倾斜磁场。具体而言,倾斜磁场线圈2被配置在静磁场磁铁1的内侧,并从倾斜磁场电源3接受电流的供给从而产生倾斜磁场。倾斜磁场电源3按照从序列控制部10发送来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data),向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电流。
床4具备载置被检体P的床板4a,以载置被检体P的状态将床板4a向倾斜磁场线圈2的空洞(摄像口)内插入。通常,床4被设置为长度方向与静磁场磁铁1的中心轴平行。床控制部5驱动床4,从而将床板4a向长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
发送线圈6产生高频磁场。具体而言,发送线圈6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并从发送部7接受高频脉冲的供给,从而产生高频磁场。发送部7按照从序列控制部10发送来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将与拉莫尔频率对应的高频脉冲发送至发送线圈6。
接收线圈8接收MRI回波(echo)信号。具体而言,接收线圈8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并接收由于高频磁场的影响从被检体P放射的MRI回波信号。另外,接收线圈8将接收到的MRI回波信号输出至接收部9。例如,接收线圈8为头部用的接收线圈、脊椎用的接收线圈、腹部用的接收线圈等。
接收部9按照从序列控制部10发送来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根据从接收线圈8输出的MRI回波信号生成MRI回波信号数据。具体而言,接收部9通过将从接收线圈8输出的MRI回波信号进行数字(digital)变换而生成MRI回波信号数据,并经由序列控制部10将所生成的MRI回波信号数据发送至计算机系统20。
序列控制部10控制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具体而言,序列控制部10将从计算机系统20发送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发送至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
计算机系统20尤其具备接口(interface)部21、图像重建部22、存储部23、输入部24、显示部25、以及控制部26。接口部21被连接至序列控制部10,控制在序列控制部10与计算机系统20之间发送接收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图像重建部22根据从序列控制部10发送的MRI回波信号数据重建图像数据,并将所重建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存储部23。
存储部23存储由图像重建部22所存储的图像数据或MRI装置100中使用的其他数据。例如,存储部23为RAM(Random Access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flash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或者,硬盘(hard disk)、光盘等。
输入部24从操作者受理摄像指示、摄像条件的编辑等。例如,输入部24为鼠标(mouse)或跟踪球(track ball)等定位装置(pointing device)、模式(mode)切换开关(switch)等选择装置或键盘(keyboard)等输入装置。显示部25显示图像数据、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等。例如,显示部25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
控制部26通过控制上述各部从而综合地控制MRI装置100。例如,控制部26为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集成电路、或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or Unit)等电子电路。
但是,在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中,不仅在摄像条件相同的多个协议中,在摄像条件互不相同的多个协议中也能同时编辑参数。另外,在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中,能够在将同一关心区域作为摄像对象的同一位置(station)的摄像中,在任意指定了多个协议时,动态地生成所指定的多个协议专用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输出至显示部25。针对这种MRI装置100的功能,说明其概要。
图2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概要的图。如图2所例示的,MRI装置100具备协议信息存储部。协议信息存储部对每一协议存储分别被设定为作为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设定值群。
另外,如图2所例示的,MRI装置100存储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E)。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E)为对每一参数定义用于将受理参数的编辑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命令文的定义信息。在图2中,各参数的定义信息为部件(A)与识别参数的识别符(B)的组合。另外,当将部件(A)与(B)的组合作为(C)时,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E)为(C)的集合。
在这种构成下,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当指定了多个协议时,分别针对指定的多个协议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对每一协议取得相符合的设定值群。例如,如图2的(F)所例示的,当指定“协议#1”、“协议#2”时,MRI装置100取得“协议#1”的设定值群与“协议#2”的设定值群。另外,在图2中,设定值为(D)。
接着,如图2所例示,MRI装置100根据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同化的参数将对每一协议所取得的设定值群((D)的集合)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E)关联在一起。在此,在实施例1中,识别参数的识别符(B)中包含识别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同化的参数的信息。因此,MRI装置100使用识别符(B),来判定是否应该对多个协议的设定值(D)(例如“协议#1”的设定值(D)以及“协议#2”的设定值(D))分配一个部件(A)、或者、是否应对一个协议的设定值(D)(例如“协议#1”的设定值(D)或“协议#2”的设定值(D))分配一个部件(A)。
并且,MRI装置100使用被关联在一起的设定值群与各参数的定义信息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将所生成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
然后,这种MRI装置100的功能在实施例1中,主要在计算机系统20中来实现。因此,以下,详细说明实施例1中的计算机系统20。
图3为表示实施例1中的计算机系统2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例示,实施例1中的存储部23具有协议信息存储部23a、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另外,实施例1中的控制部26具有协议指定受理部26a、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参数关联部26c、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及参数编辑受理部26e。
协议信息存储部23a针对每一协议存储分别被设定为参数的设定群。协议信息存储部23a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协议信息存储部”对应。另外,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设定值群被利用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的处理等。
图4为用于说明协议信息存储部23a的图。如图4所例示,例如,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将参数、设定值以及可设定范围(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另外,图4所例示的“协议#1”为用于取得T1W图像的协议,“协议#2”为用于取得T2W图像的协议。作为“协议#1”的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例如为“Imaging Flip Angle”、“Acquisition Order”、“PE FOV”、“sequence identifier”、“TR”、“NAQ”、“PE Matrix”。
例如,参数“PE FOV”、设定值“24.0”、可设定范围“8.2、50.0、0.1”的一行中,现在被设定为参数“PE FOV”的设定值为“24.0”,另外,作为参数“PE FOV”的设定值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为“8.2”~“50.0”,并示出了为“0.1”刻度的单位。另外,例如,参数“TR”、设定值“540.0”、可设定值范围“24.0、10000.0、0.1”的一行中,被设定为参数“TR”的设定值为“540.0”,另外,作为参数“TR”的设定值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为“24.0”~“10000.0”,并示出了为“0.1”刻度的单位。另外,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设定值例如是为了辅助操作者而预先设定的设定值(预置(preset)值)。
另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协议信息只示出了“协议#1”以及“协议#2”,但并不限定于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协议信息的数量。一般而言,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包含其他协议的多个协议信息。另外,在图4中给予了省略,但协议信息存储部23a还可以存储可设定范围的形式。例如,如果可设定范围的形式是“R”(Range形式),则在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上被显示时的工具(tool)通过滑动器(slider)等来显示,如果形式是“E”(Enumerate形式),则工具通过下拉(pull down)菜单(menu)等来显示,像这样适当地使用。
返回至图3,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存储对每一参数定义用于将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命令句的定义信息。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与使用图2说明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E)”对应。另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存储的定义信息被利用于参数关联部26c的处理等。
图5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的图。如图5所例示,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存储使用XML(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所记述的定义信息。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独自的格式(format)所记述的定义信息。另外,在图5中,箭头与符号的组合(箭头a、箭头b)是为了便于说明图5而附加的,并不是定义信息。
例如,到箭头a所示的标记符(tag)<ScanEditDic>~</ScanEditDic>为止所记述的命令句为定义信息。另外,例如,到箭头b所示的标记符<template name=“Core”class=“Board”rows=“8”cols=“2”>~</template>为止所记述的命令句是用于显示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中的、被命名为“Core”的标签(tab)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的定义信息。
另外,各参数的定义信息为使用标记符<portion>所记述的命令句。针对各参数的定义信息,使用图6A-6C进行说明。图6A-6C为用于说明各参数的定义信息的图。图6A-6C的定义信息均为各参数的定义信息。
图6A为用于将参数“PE FOV”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定义信息,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C)”对应。“label=“PEFOV””是指将“PE FOV”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class=“Scale””示出了为了受理摄像条件的编辑,将使用“Scale”定义的工具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plif=“PEFOV””为识别参数的识别符,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B)”对应。
图6B为用于将参数“TR”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定义信息,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C)”对应。“label=“TR#1””是指将“TR#1”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class=“Scale””示出了为了受理摄像条件的编辑,将使用“Scale”定义的工具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plif=“#1.TR””为识别参数的识别符,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B)”对应。
图6C为用于将参数“TR”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定义信息,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C)”对应。“label=“TR#2””是指将“TR#2”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class=“Scale””示出了为了受理摄像条件的编辑,将使用“Scale”定义的工具输出至显示部25。另外,“plif=“#2.TR””为识别参数的识别符,与使用图2所说明的“(B)”对应。
在此,当重新着眼于识别图6A-6C中所记述的参数的识别符时,图6A的识别符“plif=“PEFOV””为仅由变量名构成的识别符,与此相对,图6B以及图6C的识别符“plif=“#1.TR”或“plif=“#2.TR”为由协议名与变量名的组合而构成的识别符。
即,仅由变量名构成的识别符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由协议名与变量名的组合而构成的识别符为在多个协议间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这样,在实施例1中,识别参数的识别符中包含识别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信息。
返回至图3,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存储编辑后的协议信息。具体而言,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当由参数编辑受理部26e受理参数的编辑并变更设定值时,对每一协议存储分别被设定为参数的变更后的设定值群。另外,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存储的编辑后的协议信息经由接口部21被发送至序列控制部10,被应用于MRI装置100的主摄像等。另外,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存储的编辑后的协议信息,与协议信息存储部23a一样,例如作为如图4例示的那样的信息被存储。
返回至图3,协议指定受理部26a受理成为受理参数的编辑的对象的协议的指定。具体而言,协议指定受理部26a经由输入部24受理协议的指定,并将所受理的协议的指定信息通知给协议信息取得部26b。
例如,协议指定受理部26a将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协议信息输出至显示部25,并凭借由操作者向将复选框输入选中(check)来受理协议的指定。另外,例如,协议指定受理部26a将用于受理协议的指定的输入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并凭借由操作者输入协议名来受理协议的指定。另外,受理协议的指定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技术来受理指定。
当指定了多个协议时,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分别针对所指定的多个协议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对每一协议取得相符合的设定值群。具体而言,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当从协议指定受理部26a被通知协议的指定信息时,使用所通知的指定信息而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取得与指定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地被存储的协议信息。另外,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将所取得的协议信息发送至参数关联部26c。
例如,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当从协议指定受理部26a被通知“协议#1”以及“协议#2”的指定信息时,使用“协议#1”以及“协议#2”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取得例如图4例示的协议信息。并且,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将图4例示的协议信息发送至参数关联部26c。
参数关联部26c根据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将由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在每一协议中所取得的设定值群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中所存储的各参数的定义信息建立关联。具体而言,参数关联部26c当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被发送协议信息时,将被发送的协议信息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中存储的各参数的定义信息建立关联,并将建立关联的结果发送至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
例如,参数关联部26c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读出图5所例示的定义信息。并且,参数关联部26c对使用各参数的定义信息、即标记符<portion>所记述的每一命令句进行关联。
例如,当使用图6A进行说明时,参数关联部26c,由于“plif=“PEFOV””为仅由变量名构成的识别符、且是用于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因此与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发送的所有协议信息建立关联。即,当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发送的协议信息为图4例示的协议信息时,参数关联部26c对“协议#1”的参数“PE FOV”以及“协议#2”的参数“PE FOV”两者关联图6A所示的定义信息。
另外,例如,当使用图6B进行说明时,参数关联部26c,由于“plif=“#1.TR””为由协议名与变量名的组合而构成的识别符、且是在多个协议间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因此与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发送的协议信息中的、一方的协议建立关联。例如,在“#1”是指与最初指定的协议建立关联时,参数关联部26c对“协议#1”的参数“TR”关联图6B所示的定义信息。
另外,例如,当时使用图6C进行说明时,参数关联部26c,由于“plif=“#1.TR””为由协议名与变量名的组合而构成的识别符、且是在多个协议间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因此与从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发送的协议信息中的、一方的协议建立关联。例如,在“#2”是指与第二个被指定的协议建立关联时,参数关联部26c对“协议#2”的参数“TR”关联附加图6C所示的定义信息。
这样,参数关联部26c使用各参数的定义信息中包含的识别符,判断是否应对多个协议的设定值(例如“协议#1”的设定值以及“协议#2”的设定值)分配一个定义信息、或者是否应对一个协议的设定值(例如“协议#1”的设定值或“协议#2”的设定值)分配一个定义信息。另外,例如在指定了3个协议信息时,与最初的2个协议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等,预先另制定规则即可。
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使用由参数关联部26c建立关联的设定值群与各参数的定义信息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将所生成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具体而言,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使用从参数关联部26c发送的建立关联的结果来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将所生成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
图7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的图。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将图7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在图7中,被命名为“Core”的标签由操作者来选择,被命名为“Core”的标签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被输出至显示部25。
在图7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中,输出例如用于受理参数“PEFOV”的编辑的工具或用于受理“协议#1”的参数“TR”的编辑的工具、用于受理“协议#2”的参数“TR”的编辑的工具。另外,在图7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中,在画面的上部配置在多个协议中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在画面的下部配置在多个协议中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
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从参数关联部26c获取对图6A的定义信息关联“协议#1”的参数“PE FOV”以及“协议#2”的参数“PE FOV”两者的关联结果。由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例如从图4所例示的协议信息取得“协议#1”的参数“PE FOV”以及“协议#2”的参数“PE FOV”各自的设定值以及可设定范围。
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针对“协议#1”的参数“PEFOV”取得设定值“24.0”与可设定范围“8.2、50.0、0.1”。另外,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对“协议#2”的参数“PE FOV”取得设定值“24.0”与可设定范围“8.2、50.0、0.1”。
并且,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判定在“协议#1”以及“协议#2”中设定值是否相同,以便在相同时,将相同的设定值输出至显示部25而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另一方面,在不相同时,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不将设定值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在图4的例子中,由于设定值“24.0”相同,因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设定值“24.0”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
另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将“协议#1”的可设定范围与“协议#2”的可设定范围进行比较,以将共通的可设定范围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在图4的例子中,可设定范围“8.2、50.0、0.1”也相同,因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8.2、50.0、0.1”输出至显示部25作为共通的可设定范围而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可设定范围是共通的,但例如也可以是相同的参数,也存在在每一协议中可设定范围不相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实施例1中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求出在所有协议间共通的可设定范围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作为共通的可设定范围,以将所求出的最小值至最大值作为可设定范围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例如,在一方的协议的可设定范围为“1~10”,另一方的协议的可设定范围为“3~12”时,在所有协议间共通的可设定范围为“3~10”。由此,可以防止设定无法设定的范围的设定值。另外,在可设定范围内不存在共通部分时,例如,设为不可编辑的状态。
这样,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如图7所例示,输出将“8.2”至“50.0”作为可设定范围,将现在设定的设定值作为“24.0”的标度(scale)。操作者可以通过使用鼠标操作移动棒(bar)上显示的符号a箱并左右移动来编辑参数“PE FOV”的设定值。或者,操作者也可以通过点击(click)设定值侧显示的符号b箭头来编辑参数“PEFOV”的设定值。
其次,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从参数关联部26c获取对图6B的定义信息关联“协议#1”的参数“TR#1”的结果。由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例如从图4例示的协议信息获取“协议#1”的参数“TR”的设定值以及可设定范围。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针对“协议#1”的参数“TR”取得设定值“540.0”与可设定范围“24.0、10000.0、0.1”。
并且,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设定值“540.0”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另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24.0、10000.0、0.1”作为可设定范围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由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如图7所例示,输出针对“TR#1”将“24.0”至“10000.0”作为可设定范围并将现在设定的设定值作为“540.0”的标度。
接着,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从参数关联部26c获取对图6C的定义信息关联“协议#2”的参数“TR#2”的结果。由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例如从图4例示的协议信息取得“协议#2”的参数“TR”的设定值以及可设定范围。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针对“协议#2”的参数“TR”取得设定值“20000.0”与可设定范围“214.0、20000.0、0.1”。
并且,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设定值“20000.0”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另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214.0、20000.0、0.1”输出至显示部25作为可设定范围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这样,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如图7所例示,输出针对“TR#2”将“214.0”至“20000.0”作为可设定范围并将现在设定的设定值作为“20000.0”的标度。
参数编辑受理部26e受理对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所输入的参数的编辑。具体而言,参数编辑受理部26e经由输入部24受理对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所输入的参数的编辑,并将受理的内容作为编辑后的协议信息存储至编辑后协议信息存储部23c。
接着,对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8以及图9为表示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判定在协议指定受理部26a中是否受理了协议的指定(步骤(step)S1)。并且,当判定受理了协议的指定时(步骤S1为“是”),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分别针对所指定的多个协议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对每一协议取得相符合的设定值群(步骤S2)。
接着,参数关联部26c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读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步骤S3),参数关联部26c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输出至显示部25(步骤S4)。
针对步骤S4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9所示,首先,参数关联部26c使用参数识别符,判定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步骤S4-1)。
并且,在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步骤S4-2为“是”),参数关联部26c将其内容通知给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从多个协议提取可设定范围的共通部分(步骤S4-3)。
另外,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判定现在设定的设定值在所有协议中是否相同(步骤S4-4),以使得在相同时(步骤S4-4为“是”),将在步骤S4-3中所提取的共通的可设定范围(共通范围(range))内相同的设定值输出至显示部25那样地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步骤S4-5)。
另一方面,以使得在现在设定的设定值不相同时(步骤S4-4为“否”),只将在步骤S4-3中所提取的共通范围输出至显示部25(不输出设定值)那样地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步骤S4-6)。
另外,在步骤S4-2中,在不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步骤S4-2为“否”),参数关联部26c将其内容通知给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以将在各个协议中预先指定的可设定范围内(独立范围)将设定值输出至显示部25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步骤S4-8)。
另外,参数关联部26c以及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重复进行步骤S4-1至步骤S4-8的处理直到针对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中所记述的所有参数结束为止,然后,将所生成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25上从而结束处理(步骤S4-7)。
如上所述,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具备对每一协议存储分别被设定为作为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设定值群的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另外,MRI装置100具备存储对每一参数定义用于将受理参数的编辑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命令句的定义信息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并且,MRI装置100的协议信息取得部26b,当指定了多个协议时,分别针对所指定的多个协议参照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对每一协议取得相符合的设定值群。另外,参数关联部26c根据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将由协议信息取得部26b针对每一协议所取得的设定值群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中存储的各参数的定义信息建立关联。并且,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使用由参数关联部26c建立关联的设定值群与各参数的定义信息来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并将所生成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
由此,根据实施例1,针对摄像条件互不相同的多个协议也能够同时编辑参数,在针对多个协议设定摄像条件时,也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
在此,摄像条件中,作为要素包含各种参数,并且在多个协议间能够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与非那种参数处于混合存在的状态。例如,在用于取得T1W图像的协议与用于取得T2W图像的协议间,参数“PE FOV”为能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但参数“TR”并不是能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
在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在通过对每一参数定义用于输出摄像条件编辑画面的命令句进行部件化的同时,识别出“共通化的参数”、“未共通化的参数”。另外,MRI装置100将部件化的命令句与实体的设定值分离。由此,能够动态地生成任意指定的多个协议专用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
另外,在实施例1中,参数中包含作为设定值设定了数值的值。并且,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在参数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对照现在分别被设定为参数的设定值是否相同,以在相同时输出该设定值,在不同时不输出该设定值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参数的设定值不是数值时,也根据设定值是否相同,控制是否输出该设定值从而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参数“Acquisition Order”等)。
由此,根据实施例1,能够针对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适当地输出用于其编辑的设定值。
另外,在实施例1中,参数针对每一协议被预先指定了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因此,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部26d在参数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比较分别针对参数预先指定的数值的范围,以将在所有协议间共通的范围作为在多个协议间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输出的方式生成摄像条件编辑画面。
由此,根据实施例1,能够针对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适当地输出用于其编辑的可设定范围。
接着,目前针对与实施例1相关的MRI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MRI装置100也可以受理作为外部文件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本身的编辑。与实施例2相关的MRI装置100也受理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本身的编辑。
图10为表示实施例2中的计算机系统2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0所示,实施例2中的计算机系统20还具备控制部26中的定义编辑受理部26f。定义编辑受理部26f经由输入部24受理对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输入的编辑,并将受理的内容存储至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作为编辑后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图11A以及11B为用于说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编辑的图。例如,定义编辑受理部26f为了受理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编辑,从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读出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并且例如如图5所示,将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输出至显示部25。并且,定义编辑受理部26f例如如图11A以及11B所示,受理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编辑。
图11B为表示相对于图11A,受理追加定义信息(下划线部分)的编辑的例子的图。例如,操作者复制图11A所示的定义信息4行中的、自第3行开始的一句定义信息,并粘贴(paste)至第5行以后。并且,操作者只变更两处例如将粘贴的一句定义信息中的“#2”变更为“#3”。通过仅此操作,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针对参数“TR”能够适用于3个协议。
由此,根据实施例2,MRI装置100针对摄像条件编辑画面本身也能灵活地变更,例如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要求作出不同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
另外,本发明除上述实施例以外,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1或2中,估计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为1种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也可以存储多种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此时,例如,参数关联部26c根据所指定的多个协议,选择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以下,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
首先,对实施例3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作为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协议信息,举例用于取得T1W图像的协议(以下“T1W协议”)以及用于取得T2W图像的协议(以下“T2W协议”)的协议信息。
但是,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的协议信息的数量并不限定。协议信息存储部23a存储图像对比度(contrast)(亮度差)不同的多种协议的协议信息。
在实施例3中,设协议信息存储部23a还存储用于取得扩散强调(DW)图像的协议(以下“DW协议”)以及用于取得FLAIR(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图像的协议(以下,“FLAIR协议”)的协议信息。
在这种构成下,与实施例3相关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存储部23b存储多个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另外,参数关联部26c根据所指定的多个协议,选择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作为多个协议的指定,例如,指定了“DW协议”与“T2W协议”时、指定了“DW协议”与“FLAIR协议”时、指定了“DW协议”与“T1W协议”时、指定了“T2W协议”与“FLAIR协议”时等,估计各种参数(pattern)。另外,不仅在指定2个协议时在指定3个以上的协议时也估计。
在此,存在根据所指定的协议的组合,在“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条件互不相同的情况。因此,与实施例3相关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信息存储部23b例如对这种多个协议的每一组合存储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举例说明。另外,以下,针对协议的组合与被设定为参数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对其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未必设定以下说明的设定值。
例如,作为多个协议,指定“DW协议”与“T2W协议”时,作为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Interleaving”被定义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参数“Interleaving”是根据交替(分散)摄像切片还是连续摄像切片来设定设定值“ON”与“OFF”,因为在“DW协议”与“T2W协议”的任一个协议时,都设定“ON”作为设定值。
由此,如使用图6A所说明的,用于将参数“Interleaving”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定义信息将成为仅由变量名构成的识别符。
另一方面,例如,作为多个协议,指定“DW协议”与“FLAIR协议”时,虽然是相同的参数“Interleaving”,但这次被定义为“在多个协议间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因为“DW协议”时,如上所述设定“ON”作为设定值,但在“FLAIR协议”时,设定“OFF”作为设定值。
由此,如使用图6B以及图6C所说明的,用于将参数“Interleaving”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的定义信息将成为由协议名与变量名的组合而构成的识别符。
这样,根据参数的不同而存在根据所指定的多个协议的组合,“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条件互不相同的情况。因此,与实施例3相关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对多个协议的每一组合独立定义如图5所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并存储。
并且,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使用在协议指定受理部26a中受理的多个协议的组合,参照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选择与该组合相应的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另外,例如像参数“Contrast TE(Time of Echo)”或参数“ContrastTR(Repetition of Echo)”、参数“Matrix”等那样,即使组合了哪个协议也存在被定义为“在多个协议间未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另外,例如像参数“Slice Thickness(切片厚度)”或参数“Filedof View(摄像区域)”等那样,即使组合了哪个协议也存在被定义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
接着,对变形例2进行说明。在变形例1中,说明了存在根据所指定的协议的组合,“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条件互不相同的情况,但所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
也存在不仅根据所指定的协议的组合还根据与摄像对象部位的组合,“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条件互不相同的情况。
意思是指例如存在作为多个协议,指定“DW协议”与“T2W协议”时,还根据摄像对象部位是“头部”还是“腹部”,“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的条件互不相同的情况。
为了对应这种状况,与变形例2相关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对“多个协议的组合”与“摄像对象部位”的每一组合,独立定义如图5所示的那样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并加以存储。
并且,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使用在协议指定受理部26a所受理的“多个协议的组合”与“摄像对象部位”的组合,参照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选择与该组合相应的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另外,以下,在变形例3中针对参数关联部26c取得“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
对变形例3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存储多个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时,参数关联部26c根据任意信息,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作为该选择,估计例如“根据作为MRI装置100单个所取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的方法”或“根据从MRI装置100连接的临床检查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或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的方法”等。
首先,对前者的方法“根据作为MRI装置100单个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变形例1时,参数关联部26c也可以使用在协议指定受理部26a中所受理的多个协议的组合参照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选择与该组合对应的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换而言之,变形例1时,参数关联部26c作为用于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信息,只要有“受理指定的协议的信息”就可以。
另一方面,在变形例2时,参数关联部26c必须使用在协议指定受理部26a中受理的“多个协议的组合”与“摄像对象部位”的组合参照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存储部23b,选择与该组合相应的适当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换而言之,在变形例2时,参数关联部26c作为用于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信息,除了需要“受理指定的协议的信息”之外,还需要“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
如何取得该“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例如,参数关联部26c也可以使用在输出摄像条件编辑画面之前已经被输入至MRI装置100的“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即,存在MRI装置100在摄像计划的阶段,将例如图7所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但在此之前,将例如受理摄像对象部位的指定的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并受理操作者的输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也可以使用已受理输入的该“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
或者,例如,参数关联部26c也可以根据在摄像中使用哪种线圈这一信息来推断出摄像对象部位,将该推断出的结果作为用于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来使用。即,存在MRI装置100在将图7所例示的摄像条件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25之前,受理摄像中所使用的线圈的连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也可以例如根据摄像中所使用的线圈为“头部线圈”的这一信息,确定摄像对象部位为“头部”,并将该信息作为用于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的“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来使用。
其次,对后者的方法“根据从MRI装置100连接的临床检查信息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的方法”进行说明。
MRI装置100也可以从临床检查信息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等取得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所需要的“受理指定的协议的信息”或“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
例如,设MRI装置100从临床检查信息系统取得与针对某患者需要““头部”的MRI摄像”的指令(order)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将该指令信息作为“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来使用。
另外,例如,设MRI装置100从临床检查信息系统取得与针对某患者需要““头部”的MRI摄像,有“头晕”症状”的指令信息。
另外,设参数关联部26c预先存储根据指令信息选择协议与摄像对象部位的规定的算法(algorithm)。
这种情况下,参数关联部26c当受理与“头部”以及“头晕”的指令信息时,将该指令信息输入规定的算法,取得应使用例如“DW协议”以及“TW2协议”进行摄像,且与摄像对象部位为“头部”的结果。
并且,参数关联部26c可以使用该结果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
另外,上述例子只不过是一例。参数关联部26c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也可以根据从临床检查信息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等医疗信息系统所取得的信息确定“受理指定的协议的信息”或“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并使用确定的信息选择摄像条件编辑画面定义。另外,参数关联部26c通过组合上述各种方法,也可以确定“受理指定的协议的信息”或“摄像对象部位的信息”。
针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示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使用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一样,被包含在专利要求的范围内所述的发明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还有,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适宜多个的构成要素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的发明。例如:既可以削除从实施方式中显示的全部构成要素的几个构成要素,又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内的构成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它优点和变更方式。因此,本发明就其更宽的方面而言不限于这里示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背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限定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1月13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05325以及2010年11月17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57030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Claims (20)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可执行图像对比度不同的多种协议,
该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其存储与上述多种协议有关的摄像条件;
输出部,其将受理作为上述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编辑的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
上述编辑画面被划分为在图像对比度不同的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参数的编辑的共通部分和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参数的编辑的独立部分并被加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指定受理部,其受理上述多种协议的指定,
上述编辑画面根据受理上述指定的多种协议,变更上述共通部分以及上述独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分类为在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编辑的参数与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编辑的参数,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包括定义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将上述在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编辑的参数与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编辑的参数进行定义的定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分类为在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编辑的参数与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编辑的参数,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包括定义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将上述在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编辑的参数与对每一协议独立受理编辑的参数进行定义的定义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为可受理对于上述定义信息的编辑的外部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为可受理对于上述定义信息的编辑的外部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编辑画面根据上述外部文件中所存储的定义信息而生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编辑画面根据上述外部文件中存储的定义信息而生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种协议包括用于取得纵缓和强调图像的协议、用于取得横缓和强调图像的协议、用于取得扩散强调图像的协议、以及用于取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即FLAIR图像的协议中的至少2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数中的、在多种协议间共通受理编辑的参数包含切片厚度以及摄像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对多种协议的每一组合或多种协议的组合与摄像对象部位的每一组合存储上述定义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在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对多种协议的组合与摄像对象部位的每一组合存储上述定义信息时,根据从医疗信息系统所受理的信息确定上述摄像对象部位,并使用确定的摄像对象部位输出上述编辑画面。
13.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值存储部,其对每一协议存储分别被设定为作为摄像条件的要素的参数的设定值群;
定义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对每一参数定义用于将受理参数的编辑的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的命令句的定义信息;
取得部,其当指定了多个协议时,分别针对指定的多个协议参照上述设定值存储部,对每一协议取得相符合的设定值群;
关联部,其根据是否是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将由上述取得部针对每一协议所取得的设定值群与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每个参数的定义信息关联在一起;
输出部,其使用由上述关联部建立关联的设定值群与各上述参数的定义信息来生成上述编辑画面,并将所生成的编辑画面输出至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数作为设定值而设定数值,
上述输出部在由上述关联部建立关联的参数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对照现在分别被设定为参数的设定值是否相同,以在相同时输出该设定值,在不同时不输出该设定值的方式生成上述编辑画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数作为设定值设定数值,并对每一协议预先指定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
上述输出部在由上述关联部建立关联的参数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比较分别针对参数所预先指定的上述数值的范围,以将在所有协议间共通的范围作为在多个协议间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来输出的方式生成上述编辑画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数作为设定值设定数值,并对每一协议预先指定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
上述输出部在由上述关联部建立关联的参数为在多个协议间使编辑的受理共通化的参数时,比较分别针对参数所预先指定的上述数值的范围,以将在所有协议间共通的范围作为在多个协议间可设定的数值的范围来输出的方式生成上述编辑画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义信息编辑受理部,其受理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定义信息的编辑,并将受理了编辑的定义信息存储至该定义信息存储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义信息编辑受理部,其受理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定义信息的编辑,并将受理了编辑的定义信息存储至该定义信息存储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义信息编辑受理部,其受理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定义信息的编辑,并将受理了编辑的定义信息存储至该定义信息存储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义信息编辑受理部,其受理上述定义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定义信息的编辑,并将受理了编辑的定义信息存储至该定义信息存储部。
CN201110008112.8A 2010-01-13 2011-01-11 磁共振成像装置 Active CN102129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5325 2010-01-13
JP2010-005325 2010-01-13
JP2010-257030 2010-11-17
JP2010257030A JP5566860B2 (ja) 2010-01-13 2010-11-17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055A CN102129055A (zh) 2011-07-20
CN102129055B true CN102129055B (zh) 2014-02-19

Family

ID=4425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8112.8A Active CN102129055B (zh) 2010-01-13 2011-01-11 磁共振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76903B2 (zh)
JP (1) JP5566860B2 (zh)
CN (1) CN102129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027B (zh) * 2010-11-01 2014-08-27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摄像方法
JP6139075B2 (ja) * 2012-08-24 2017-05-3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3239230B (zh) * 2013-05-08 2015-04-01 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扫描方案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274174B (zh) * 2013-06-28 2018-04-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404029B2 (ja) 2013-10-01 2018-10-10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撮像計画プログラム
CN103536289A (zh) * 2013-11-04 2014-01-29 南通大学 进行周围神经成像的磁共振扫描方法
CN104068860B (zh) * 2014-07-04 2017-04-05 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磁共振扫描方案的方法及系统
JP6640526B2 (ja) * 2015-10-26 2020-02-05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KR20170064297A (ko) * 2015-12-01 2017-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료 영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DE102016207156B4 (de) * 2016-04-27 2023-03-02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 medizinisches Bildgebungsgerät
CN112649772B (zh) * 2019-10-11 2023-03-2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共振关联协议的参数调整方法、系统和磁共振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216B1 (en) * 1999-11-23 2003-06-24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ethod for standardizing the MR image intensity scale
CN1751658A (zh) * 2004-09-22 2006-03-29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JP2006167345A (ja) * 2004-12-20 2006-06-29 Hitachi Medical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07020851A (ja) * 2005-07-15 2007-02-01 Hitachi Medical Corp 医用画像出力装置
JP2007190125A (ja) * 2006-01-18 2007-08-02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01053521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77301A (zh) * 2006-05-26 2007-11-28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JP2009219577A (ja) * 2008-03-14 2009-10-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医用画像における撮像条件決定装置
JP2009279218A (ja) * 2008-05-23 2009-12-03 Hitachi Medical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6196B2 (ja) * 1997-07-29 2000-09-11 ジーイー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スキャン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mri装置
US20030095144A1 (en) * 2001-11-21 2003-05-22 Trevino Scott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cribing an imaging scan and determining user input validity
JP3980897B2 (ja) 2002-01-31 2007-09-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磁気共鳴映像装置の種々のパラメータ設定に関する情報提供方法、及び当該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7904824B2 (en) * 2002-12-10 2011-03-08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Medical imaging programmable custom user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US8456590B2 (en) * 2007-01-09 2013-06-0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sheet,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JP5236213B2 (ja) * 2007-06-11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5403729B2 (ja) 2007-12-21 2014-01-2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5398145B2 (ja) * 2008-01-08 2014-01-29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撮像条件設定装置および撮像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
JP5361236B2 (ja) * 2008-03-31 2013-12-04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撮像条件設定方法
JP5635254B2 (ja) * 2009-11-09 2014-12-03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スキャン条件設定装置、および医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216B1 (en) * 1999-11-23 2003-06-24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ethod for standardizing the MR image intensity scale
CN1751658A (zh) * 2004-09-22 2006-03-29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JP2006167345A (ja) * 2004-12-20 2006-06-29 Hitachi Medical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07020851A (ja) * 2005-07-15 2007-02-01 Hitachi Medical Corp 医用画像出力装置
JP2007190125A (ja) * 2006-01-18 2007-08-02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01053521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77301A (zh) * 2006-05-26 2007-11-28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JP2009219577A (ja) * 2008-03-14 2009-10-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医用画像における撮像条件決定装置
JP2009279218A (ja) * 2008-05-23 2009-12-03 Hitachi Medical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61212A (ja) 2011-08-25
CN102129055A (zh) 2011-07-20
US8476903B2 (en) 2013-07-02
US20110169490A1 (en) 2011-07-14
JP5566860B2 (ja)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055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2697502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摄像条件设定方法
CN102048540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JP2006255189A (ja)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CN108318843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2144924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JP2011092678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10413214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sole device thereof
WO2015140277A1 (en) Contro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cquisition using modeling
CN102138828B (zh)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JP2012223557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2309326B (zh)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2010075634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529553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装置
CN107064844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US20080075321A1 (en) Imaging diagnosis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al apparatus
JP4519827B2 (ja) 磁気共鳴映像化装置
CN107928672A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操作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方法
JP2010051835A (ja) 磁気共鳴映像化装置
JP6592353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パルスシーケンス生成プログラム、パルスシーケンス生成方法、および、パルスシーケンス生成装置
JP2009207755A (ja)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JP2020130499A (ja) Mriを利用して血管画像を合成するための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94536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536653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診断システム
CN104274174B (zh) 磁共振成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2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