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2597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2597A
CN102122597A CN2011100081147A CN201110008114A CN102122597A CN 102122597 A CN102122597 A CN 102122597A CN 2011100081147 A CN2011100081147 A CN 2011100081147A CN 201110008114 A CN201110008114 A CN 201110008114A CN 102122597 A CN102122597 A CN 102122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display
electrode
addressing
discharge cel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81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2597B (zh
Inventor
金径兑
申承纹
安泳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023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82361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039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7241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22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2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2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25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01J2211/26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邻放置的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前基板、与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多个障壁分隔多个放电单元。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两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大于其它部分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本申请要求2010年1月11日提交的第10-2010-0002312号韩国专利申请以及2010年1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0-000390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合并于此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了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由障壁分隔的放电单元内的磷光体层、和多个电极。
当驱动信号被施加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时,在放电单元内发生放电。更具体地,当通过将驱动信号施加到电极而在放电单元内发生放电时,放电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这从而使得障壁之间的磷光体发出可见光。使用可见光将图像显示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屏幕上。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前基板、与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该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其中,第一和第二放电单元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有源区中,并且第一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二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第二放电单元比第一放电单元更靠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
在另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前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后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定址电极与多个前电极相交(cross);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该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其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小于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
在又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前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后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定址电极与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该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其中,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其中,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
在又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与第二和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前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后基板,其上布置有多个定址电极与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该多个障壁被布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其中,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一定址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具有比第一部分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比第一部分更靠近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二定址电极被布置成比第一定址电极更靠近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二定址电极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一定址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宽度。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其中,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至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和驱动方法;
图4至15示出了放电单元的示例性结构;
图16至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示例性配置;
图26至36示出了定址电极的示例性结构;以及
图37至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例性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来自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例/变型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可以应用于(例如,相加、替代、修改等)根据本发明的以下讨论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示例/变型。此外,以下讨论的任何操作/方法可以在任何这些装置/单元或者其它适当的装置/单元中实施。
图1至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和驱动方法。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以以包括多个子场(subfield)的帧显示图像。
更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前基板201,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电极202和203;以及后基板211,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电极213与第一电极202和203相交。
在图1至3中,第一电极202和203可以包括基本上彼此平行的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并且第二电极213可被称为定址电极。
上电介质层204可以在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上形成,以限制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的放电电流,并且提供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之间的绝缘。
保护层205可在上电介质层204上形成,以便利放电条件。保护层205可由具有高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材料、例如氧化镁(MgO)形成。
下电介质层215可在定址电极213上形成,以提供定址电极213之间的绝缘。
条纹型、井型、三角型、蜂窝型等的障壁212可在下电介质层215上形成,以提供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因此,发出红光的第一放电单元、发出蓝光的第二放电单元、以及发出绿光的第三放电单元等可以在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形成。每个障壁212可包括分别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
定址电极213可与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在一个放电单元中相交。即,每个放电单元在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以及定址电极213的相交处形成。
障壁212提供的每个放电单元可用预定放电气体来填充。
磷光体层214可在放电单元内形成,以在定址放电期间发出用于图像显示的可见光。例如,分别产生红光、蓝光以及绿光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磷光体层可在放电单元内形成。
当预定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以及定址电极213中的至少一个时,放电可在放电单元内发生。放电可允许放电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产生紫外线。紫外线可入射在磷光体层214的磷光体颗粒上,然后磷光体颗粒可发出可见光。因此,图像可显示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的屏幕上。
参照图2描述用于实现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等级的帧。
如图2中所示,用于实现图像的灰度等级的帧可包括多个子场。多个子场中的每个可被划分成定址期和维持期。在定址期期间,可选择不产生放电的放电单元或者可选择产生放电的放电单元。在维持期期间,可取决于放电数量而实现灰度等级。
例如,如果要显示具有256灰度电平的图像,则如图2中所示,可将帧划分成8个子场SF1至SF8。8个子场SF1至SF8中的每个均可包括定址期和维持期。
此外,帧的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还可包括用于初始化的复位期。帧的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可不包括维持期。
在维持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量可确定每个子场的灰度电平。例如,在将第一子场的灰度电平设置在20并将第二子场的灰度电平设置在21的这种方法中,在每个子场中维持期以2n(其中,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因此,可通过取决于每个子场的灰度电平而控制在每个子场的维持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量,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灰度电平。
尽管图2示出了一个帧包括8个子场,但是构成帧的子场的数量可变化。例如,帧可包括10或12个子场。此外,尽管图2示出了按灰度电平权重的递增顺序来排列帧的子场,但是也可按灰度电平权重的递减顺序来排列子场,或者可以与灰度电平权重无关地排列子场。
帧的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选择性擦除子场,或者帧的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选择性写子场。
如果帧包括至少一个选择性擦除子场和至少一个选择性写子场,则优选地,帧的多个子场中的第一子场或者第一和第二子场是选择性写子场,而其它子场是选择性擦除子场。
在选择性擦除子场中,在定址期之后的维持期期间,关闭在定址期期间向其提供数据信号的放电单元。换言之,选择性擦除子场可包括:定址期,在其期间选择要关闭的放电单元;以及维持期,在其期间,在定址期期间未被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发生维持放电。
在选择性写子场中,在定址期之后的维持期期间,开启在定址期期间向其提供数据信号的放电单元。换言之,选择性写子场可包括:复位期,在其期间初始化放电单元;定址期,在其期间选择要开启的放电单元;以及维持期,在其期间,在定址期期间所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发生维持放电。
图3中示出了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
如图3中所示,在用于帧的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的初始化的复位期RP期间,可将复位信号RS提供到扫描电极Y。复位信号RS可包括具有逐渐上升电压的斜坡上升(ramp-up)信号RU和具有逐渐下降电压的斜坡下降(ramp-down)信号RD。
更具体地,可以在复位期RP的建立期期间将斜坡上升信号RU提供到扫描电极Y,并且可以在建立期SU之后的选定(set-down)期期间,将斜坡下降信号RD提供到扫描电极Y。斜坡上升信号RU可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暗放电(即,建立放电)。因此,壁电荷可均匀地分布在放电单元内。斜坡上升信号RU随后的斜坡下降信号RD可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擦除放电(即,选定放电)。因此,其余的壁电荷可均匀地分布在放电单元内到定址放电稳定发生的程度。
在复位期RP之后的定址期AP期间,可将电压大于斜坡下降信号RD的最小电压的扫描参考信号Ybias提供到扫描电极Y。另外,可将从扫描参考信号Ybias的电压下降的扫描信号Sc提供到扫描电极Y。
在帧的至少一个子场的定址期期间提供到扫描电极的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可与在帧的其它子场的定址期期间提供的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同。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可大于下一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例如,在接连排列的子场中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可按2.6μs、2.3μs、2.1μs、1.9μs等的顺序而逐渐减小,或者可按2.6μs、2.3μs、2.3μs、2.1μs、...、1.9μs、1.9μs等的顺序而减小。
如上,当将扫描信号Sc提供到扫描电极Y时,可将对应于扫描信号Sc的数据信号Dt提供到定址电极X。由于将扫描信号Sc和数据信号Dt之间的电压差与通过在复位期RP期间产生的壁电荷获得的壁电压相加,因此可在向其提供数据信号Dt的放电单元内发生定址放电。另外,在定址期AP期间,可将维持参考信号Zbias提供到维持电极Z,以使得在扫描电极Y和定址电极X之间高效地发生定址放电。
在定址期AP之后的维持期SP期间,可向扫描电极Y或维持电极Z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维持信号SUS。例如,可将维持信号SUS交替地提供到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此外,在维持期SP期间,定址电极X可以是电浮置的。由于将通过执行定址放电而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压与维持信号SUS的维持电压Vs相加,因此每次提供维持信号SUS时,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可能会发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图4至15示出了放电单元的示例性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以小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
换言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放电单元的尺寸可表示由障壁212分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
例如,如图4和5中所示,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可以小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换言之,在水平方向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可以小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优选地,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最外放电单元的宽度可以大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
如图5和6中所示,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例如,横向宽度W2)可以大于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例如,横向宽度W1)。
或者,如图6中所示,尺寸大于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的多个第二放电单元230可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
以下描述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大于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的原因。
用于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可包括用于排出杂质气体的处理和用于注入放电气体的处理。更具体地,在将前基板201附接到后基板211之后,可以使用诸如真空泵的排气装置,将残留在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的空间中的杂质气体排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外。然后,可将放电气体注入到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的空间中。
在排气处理中,杂质气体的排气量可取决于排气装置的连接位置、即排气孔的位置而变化。例如,由于面板的结构特性,因此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大于杂质气体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特别地,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角落中的残留可能性大于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
此外,在注入处理中注入的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取决于面板的位置而变化。更具体地,因为放电气体容易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流动,所以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相对良好。另一方面,由于面板的边缘区域的结构特性,因此面板的边缘区域中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能比面板的中间区域中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差。结果,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可能会执行不稳定的放电操作并且也可能会被关闭。
因此,可以配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使得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40的尺寸,从而稳定位于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30的放电操作。可以调整障壁212的宽度,以使得位于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大于位于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40的尺寸。
如图7中所示,可以通过减小位于面板的第二区域A2中的障壁212的宽度来增加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即,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因此,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优选地,当障壁212包括与第一电极202和203(参照图1)平行放置的第一障壁212a、和与第二电极213(参照图1)平行放置的第二障壁212b时,位于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可减小。因此,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T2可小于面板的中间区域(即,第一区域A1)中的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T1。结果,在第二区域A2中在与第一障壁212a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宽度W2可大于在第一区域A1中在与第一障壁212a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宽度W1。
因为如图7中所示通过减小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来增加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所以两个相邻的放电单元的中点之间的距离P可以是均匀的。例如,两个相邻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中点之间的距离P可基本上等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中点之间的距离P。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放电单元的中点之间的距离P可被称为放电单元的节距。
或者,如图8中所示,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可逐渐增加。更具体地,第二区域A2可以包括第一区域A1之外的2-1区域A2-1和2-1区域A2-1之外的2-2区域A2-2。在2-1区域A2-1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可大于在第一区域A1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此外,在2-2区域A2-2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3可大于2-1区域A2-1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即,放电单元的尺寸可随着放电单元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到边缘而逐渐增加。
如图9和10中所示,在边缘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213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可大于在中间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如上,可以通过调整放电单元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来稳定边缘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放电操作。
如图11中所示,可以调整第一障壁212a的宽度,以使得在边缘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大于在中间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
例如,通过将第二区域A2中第一障壁212a的宽度T4设置为小于第一区域A1中第一障壁212a的宽度T3,在第二区域A2中在与第二障壁212b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L2可大于在第一区域A1中在与第二障壁212b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L1。
如上,因为通过减小第二区域A2中第一障壁212a的宽度来增加第二区域A2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所以在与第二障壁212b平行的方向上两个相邻放电单元的中点之间的距离P1可以是均匀的。
或者,如图12和13中所示,可以调整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以使得在边缘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大于在中间区域中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
例如,可通过逐渐减小第二区域A2中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逐渐增加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
换言之,在位于平行于第二电极的方向上(即,在与第二障壁212b平行的方向上)的2-1区域A2-1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可大于在第一区域A1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此外,在平行于第二障壁212b的方向上的2-1区域A2-1之外的2-2区域A2-2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3可大于在与2-1区域A2-1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即,在与第二障壁212b平行的方向上,放电单元的尺寸可随着放电单元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到边缘而逐渐增加。
此外,如图14中所示,在面板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大于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板的垂直方向可以是与后基板211的短边SS平行的方向,而面板的水平方向可以是与后基板211的长边LS平行的方向。
在后基板211的长边LS的方向上,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大于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此外,在后基板211的短边SS的方向上,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大于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换言之,如图15中所示,第一区域A1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可小于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因此,可稳定位于面板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放电操作。
图16至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示例性配置。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明与图1至15中示出的那些结构和部件相同或等效的结构和部件,并且可简要地进行或完全省略进一步描述。例如,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使用图1至15中示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如图16(a)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可包括相互相邻放置的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110、120以及130。
1-1驱动器101和1-2驱动器102可向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中的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提供驱动信号。1-1驱动器101和1-2驱动器102可集成在一个驱动器中。此外,2-1驱动器111和2-2驱动器112可向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提供驱动信号。换言之,可配置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以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110、120以及130分别接收来自不同驱动器的驱动信号。
例如,如图19中所示,第一主框架2700可布置在第一面板100的后表面、即第一面板100的后基板的后表面上,第二主框架2710可布置在第二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第三主框架2720可布置在第三面板120的后表面上,并且第四主框架2730可布置在第四面板130的后表面上。
第一至第四主框架2700、2710、2720以及2730可分别包括用于向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板。
如图16(b)中所示,接缝部分140和150可形成在两个相邻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间。接缝部分140和150可表示两个相邻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间的区域。因为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在相互相邻放置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上显示图像,所以接缝部分140和150可形成在两个相邻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间。
以下描述一种用于制造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方法。
如图17(a)中所示,密封层400可沿后基板211的边缘形成。尽管图17(a)示出了后基板211上的密封层400,但是密封层400可在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
接下来,如图17(b)中所示,可将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彼此附接。
接下来,如图17(c)中所示,可将排气端220连接到排气孔200,并且可将排气泵230连接到排气端220。排气泵230可将残留在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的放电空间中的杂质气体排到外部并且可将诸如氩(Ar)、氖(Ne)以及氙(Xe)等放电气体注入到放电空间中。
接下来,如图18(a)中所示,可沿预定切割线CL切割位于密封层400之外的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在该实例中,可沿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中每一个的一部分切割密封层400的一部分。因此,如图18(b)中所示,可以减小其上不显示图像的面板的部分的尺寸,并且可以减小边框区(bezel area)的尺寸。结果,可减小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接缝部分140和150中每一个的尺寸。
如图20中所示,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两个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可大于位于两个相邻面板①和②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两个面板①和②在水平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换言之,第一面板①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A的尺寸可小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A的尺寸,其中,第二区域比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二面板②。此外,第二面板②的第三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B的尺寸可小于第二面板②的第四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B的尺寸,其中,第四区域比第三区域更靠近第一面板①。
第一面板①的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并且第二面板②的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第二面板②的第四区域中。此外,与第一面板①的最外放电单元相邻的至少一个放电单元还可位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并且与第二面板②的最外放电单元相邻的至少一个放电单元还可位于第二面板②的第四区域中。
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两个相邻面板①和②之间的接缝部分可能会降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因此,可减小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最外放电单元的边缘区域的尺寸,以便减小接缝部分的宽度。然而,当边界区域BA中的最外放电单元的边缘区域的尺寸减小时,杂质气体可残留在边界区域BA中。因此,位于边界区域BA中的放电单元可能会执行不稳定的放电操作并且可能会被关闭。结果,图像可能会不连续地显示在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上,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可能会恶化。
另一方面,如图20中所示,当位于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A和230B的尺寸大于位于面板①和②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A和240B的尺寸时,可稳定边界区域BA中的放电操作。因此,图像可流畅地显示在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上。结果,可改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
因此,图1至15中示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应用于上述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
如图21中所示,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两个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A和230B的尺寸可大于位于面板①和②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A和240B的尺寸,其中,两个面板①和②在垂直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213平行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因此,可改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图像质量。
或者,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两个面板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A和230B的尺寸可大于位于两个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A和240B的尺寸,其中,两个面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彼此相邻地放置。
例如,如图22(a)中所示,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可包括第一面板①、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二面板②、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三面板③、以及与第二面板②和第三面板③相邻放置的第四面板④。
如图22(b)中所示,第一面板①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尺寸可小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以及第一面板①的第三区域中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其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第二区域比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二面板②,在与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第三区域比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三面板③。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和第三区域中。
在第二区域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宽度可大于在第一区域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宽度。这可以是应用了图7中示出的结构的结构。换言之,可通过减小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增加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放电单元230的尺寸。
此外,在第三区域中在与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宽度可大于在第一区域中在与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宽度。这可以是应用了图11中示出的结构的结构。换言之,可通过减小第一面板①的第三区域中第一障壁212a的宽度,增加第一面板①的第三区域中放电单元230的尺寸。
在第三区域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放电单元230的宽度可大于在第一区域中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放电单元240的宽度。这可以是应用了图12中示出的结构的结构。换言之,可通过减小第一面板①的第三区域中第二障壁212b的宽度,增加第一面板①的第三区域中放电单元230的尺寸。
应用于第一面板①的上述配置可应用于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面板②、③以及④。
可相互相邻地布置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制造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例如,如图23中所示,可按2×2的矩阵结构来排列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
可布置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以使得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的切割表面彼此相邻。
例如,可对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中每个的第二短边SS2和第二长边LS2执行切割处理和打磨处理。
更具体地,可布置第一和第二面板100和110以使得第一面板100的第二短边SS2与第二面板110的第二短边SS2相邻。可布置第三和第四面板120和130以使得第三面板120的第二短边SS2与第四面板130的第二短边SS2相邻。此外,可布置第一和第三面板100和120以使得第一面板100的第二长边LS2与第三面板120的第二长边LS2相邻。可布置第二和第四面板110和130以使得第二面板110的第二长边LS2与第四面板130的第二长边LS2相邻。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同,由于一般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接缝部分,观看者可观看到显示在一般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的不连续图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3中所示,当布置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以使得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的切割表面相互相邻时,可以减小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接缝部分140和150的尺寸。因此,观看者可观看到显示在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上的自然图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具有2×2矩阵结构的第一至第四面板100、110、120以及130,但是也可使用其它排列结构。例如,可按1×2或2×1的矩阵结构来排列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或者,如图24中所示,可按4×4矩阵结构来排列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当使用大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来制造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时,可按相同样式布置所述大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在具有图24中示出的4×4矩阵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0-1330中,例如,参照图25描述第一面板1000、第二面板1010、第五面板1100以及第六面板1110。
如图25中所示,第一面板1000和第二面板1010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地放置,第一面板1000和第五面板1100可在与第一方向DR1相交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地放置,第六面板1110和第二面板1010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地放置,并且第六面板1110和第五面板1100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地放置。
可对第一面板1000、第二面板1010、第五面板1100以及第六面板1110中每个的第一和第二短边SS1和SS2以及第一和第二长边LS1和LS2执行切割处理和打磨处理。
可布置第一和第二面板1000和1010以使得第一面板1000的第二短边SS2和第二面板1010的第一短边SS1彼此相邻。可布置第五和第六面板1100和1110以使得第五面板1100的第二短边SS2和第六面板1110的第一短边SS1彼此相邻。可布置第一和第五面板1000和1100以使得第一面板1000的第二长边LS2和第五面板1100的第一长边LS1彼此相邻。可布置第二和第六面板1010和1110以使得第二面板1010的第二长边LS2和第六面板1110的第一长边LS1彼此相邻。
图26至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址电极的示例性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或厚度可小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或厚度。换言之,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可小于面板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
如图26和27中所示,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1-1可小于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2-1。即,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水平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1-1可小于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在水平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2-1。
优选地,如图27中所示,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面板的最外定址电极213b的宽度可大于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1-1。
如图27中所示,最外定址电极213b可位于与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
或者,如图28中所示,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定址电极213b中的每个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即,具有相对大的宽度的定址电极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下面描述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的原因。
用于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可包括用于排出杂质气体的处理和用于注入放电气体的处理。更具体地,在将前基板201与后基板211附接之后,可使用诸如真空泵等排气装置,将残留在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的空间中的杂质气体排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外。然后,可将放电气体注入到前基板201和后基板211之间的空间中。
在排气处理中,杂质气体的排气量可取决于排气装置的连接位置、即排气孔的位置而变化。例如,由于面板的结构特性,因此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大于杂质气体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特别地,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角落中的残留可能性大于杂质气体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残留可能性。
此外,注入处理中注入的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取决于面板的位置而变化。更具体地,因为放电气体容易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流动,所以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相对良好。另一方面,由于面板的边缘区域的结构特性,因此面板的边缘区域中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可能会比面板的中间区域中放电气体的注入均匀性差。结果,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可能会执行不稳定的放电操作并且也可能会被关闭。
因此,可配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使得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从而稳定位于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放电操作。
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可具有预定样式,以使得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例如,如图29中所示,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第二定址电极213b可包括宽度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的部分213b-2。换言之,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第二定址电极213b可包括第一部分213b-1和第二部分213b-2。第二部分213b-2的宽度W10可大于第一部分213b-1的宽度W20,且第二部分213b-2的宽度W10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
或者,如图30中所示,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第二定址电极213b的厚度T2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厚度T1。
如上,即使当根据面板的位置调整定址电极213的厚度或宽度时,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如图30中所示,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厚度的增加可对应于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的增加。在下文中,为了简洁,主要描述了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的增加。
如图31中所示,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213平行的方向上,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例如,如图32中所示,多个定址电极213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其中,第二部分P2具有比第一部分P1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位于第一部分P1之外。第二部分P2可位于与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或者,第二部分P2可与位于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边缘区域中的多个放电单元重叠。
如上,可通过调整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定址电极213的宽度来稳定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放电操作。
此外,第二部分P2可具有预定样式,以使得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第二部分P2的宽度大于定址电极213的第一部分P1的宽度。例如,如图33中所示,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第二部分P2可包括具有比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第一部分P1的宽度W11大的宽度W21的部分。
换言之,定址电极213在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可具有预定样式,并且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在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可具有条纹样式。
或者,如图34中所示,定址电极213可包括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一厚度T11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其中,第二部分P2具有比第一厚度T11大的第二厚度T21并且位于第一部分P1之外。由于这可对应于用于调整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定址电极213的宽度的结构,因此可简要地进行或者可完全省略进一步描述。
或者,如图35和36中所示,可在面板的垂直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和面板的水平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调整定址电极的宽度。优选地,在与定址电极213平行的方向上,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此外,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
更具体地,如图35中所示,第二定址电极213b可位于面板水平方向上的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并且第一定址电极213a可位于面板水平方向上的面板的中间区域中。
在该实例中,第一定址电极213a可包括第一部分P1和位于第一部分P1之外的第二部分P2。第二部分P2的宽度W21可大于第一部分P1的宽度W11。
此外,第二定址电极213b的宽度W2-1可大于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第一部分P1的宽度W11,并且可基本上等于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第二部分P2的宽度W21。因此,可稳定位于面板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放电操作。
或者,如图36中所示,面板的中间区域A1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可小于面板的边缘区域A2中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A2中。
图37至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另一示例性配置。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明与图1至36中示出的那些结构和部件相同或等效的结构和部件,并且可简要地进行或者可完全省略进一步描述。
如图37中所示,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两个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可大于位于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其中,两个面板①和②在水平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换言之,第一面板①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A的宽度可小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bA的宽度,其中,第二区域比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二面板②。此外,第二面板②的第三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B的宽度可小于第二面板②的第四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bB的宽度,其中,第四区域比第三区域更靠近第一面板①。
第一面板①的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第一面板①的第二区域中,并且第二面板②的最外放电单元可位于第二面板②的第四区域中。
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之间的接缝部分可降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因此,可减小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最外放电单元的边缘区域的尺寸,以便减小接缝部分的宽度。然而,当边界区域BA中的最外放电单元的边缘区域的尺寸减小时,杂质气体可能会残留在边界区域BA中。因此,位于边界区域BA中的放电单元可能会执行不稳定的放电操作并且可能会被关闭。结果,图像可能会不连续地显示在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上,并且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可能会恶化。
另一方面,如图37中所示,当位于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定址电极213bA和213bB的宽度大于位于面板①和②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A和213aB的宽度时,可稳定边界区域BA中的放电操作。因此,图像可流畅地显示在两个相邻的面板①和②上。结果,可改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
因此,图26至36中示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应用于上述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如图38中所示,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两个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中的定址电极213A和213B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①和②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和213B的宽度,其中,两个面板①和②在垂直方向上、即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因此,可改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
或者,位于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两个面板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可大于位于两个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其中,两个面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彼此相邻地放置。
例如,如图39(a)中所示,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面板①、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二面板②、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三面板③、以及与第二面板②和第三面板③相邻放置的第四面板④。
如图39(b)中所示,第一面板①的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一定址电极213a可包括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其中,第二部分P2具有比第一部分P1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比第一部分P1更靠近第三面板③。
此外,第一面板①的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二定址电极213b被放置成比第一定址电极213a更靠近第二面板②。第二定址电极213b的最小宽度可大于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第一部分P1的宽度。第二定址电极213b可布置在与第一面板①的多个放电单元之中面向第二面板②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此外,第一定址电极213a的第二部分P2可布置在与第一面板①的多个放电单元之中面向第三面板③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
应用于第一面板①的上述配置可应用于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面板②、③以及④。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可调整定址电极的厚度来替代图37至39中示出的定址电极的宽度调整。
例如,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彼此相邻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厚度可小于第一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厚度,其中,第二区域比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二面板。第二面板的第三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厚度可小于第二面板的第四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厚度,其中,第四区域比第三区域更靠近第一面板。
尽管分开描述了用于调整定址电极的宽度的技术配置和用于调整放电单元的尺寸的技术配置,但是这两种技术配置可彼此组合。例如,在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的同时,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或厚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或厚度。
更具体地,如图40中所示,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可小于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换言之,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可小于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2。优选地,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宽度W1。
此外,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对应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1-1可小于与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对应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2-1。换言之,在与定址电极213相交的方向上,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对应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1-1可小于与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放电单元对应的定址电极213的宽度W2-1。
或者,位于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定址电极的宽度可大于位于面板的中间区域中的多个第一定址电极的宽度。以上参照图27对此进行了描述。
如图41(a)中所示,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面板①、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二面板②、与第一面板①相邻放置的第三面板③、以及与第二面板②和第三面板③相邻放置的第四面板④。
如图41(b)中所示,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1中的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可大于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①和②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40的尺寸。此外,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区域BA1中的定址电极213b的宽度可大于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①和②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以上配置可应用于第三和第四面板③和④之间的边界区域BA1。
此外,位于第一和第三面板①和③之间的边界区域BA2中的放电单元230的尺寸可大于位于第一和第三面板①和③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放电单元240的尺寸。此外,位于第一和第三面板①和③之间的边界区域BA2中的定址电极213b的宽度可大于位于第一和第三面板①和③中每个的中间区域中的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即,位于第一和第三面板①和③之间的边界区域BA2中的定址电极213a的宽度可增加。以上配置可应用于第二和第四面板②和④之间的边界区域BA2。
尽管已参照其多个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范围内的大量其它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各种变型和修改是可能的。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的变型和修改之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替代使用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
与所述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为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第一和第二放电单元位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有源区中,并且所述第一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比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更靠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是最外放电单元。
3.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邻放置的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前基板;
与所述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两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大于其它部分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
4.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前基板;
与所述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四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所述第四区域比所述第三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四区域中。
6.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第二和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前基板,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第一电极;
与所述前基板相对放置的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和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中的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放电单元的宽度。
1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1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为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定址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之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布置在与所述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
1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
其中,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中间区域中在与定址电极相交的方向上测量的定址电极的宽度。
16.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均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第四区域中的定址电极的宽度,其中,所述第四区域比所述第三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布置在所述第四区域中。
18.一种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第二和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邻放置的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一定址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多个定址电极中的第二定址电极被布置成比所述第一定址电极更靠近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定址电极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定址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定址电极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多个放电单元之中、面向所述第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一定址电极的所述第二部分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多个放电单元之中、面向所述第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外放电单元重叠的区域中。
2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在所述前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前电极;
后基板,在所述后基板上布置多个定址电极与所述多个前电极相交;以及
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的多个障壁,所述多个障壁被配置成分隔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第一和第二放电单元位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有源区中,并且所述第一放电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放电单元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比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更靠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定址电极中与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对应的第一定址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多个定址电极中与所述第二放电单元对应的第二定址电极的宽度。
CN201110008114.7A 2010-01-11 2011-01-1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02312 2010-01-11
KR1020100002312A KR20110082361A (ko) 2010-01-11 2010-01-11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10-0003902 2010-01-15
KR1020100003902A KR101672415B1 (ko) 2010-01-15 2010-01-15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2597A true CN102122597A (zh) 2011-07-13
CN102122597B CN102122597B (zh) 2014-11-05

Family

ID=4364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81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597B (zh) 2010-01-11 2011-01-1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71468B2 (zh)
EP (1) EP2343724B1 (zh)
CN (1) CN1021225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7563A (zh) * 2013-10-01 2015-04-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29565A (ko) * 2003-09-23 2005-03-28 오리온피디피주식회사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606121A (zh) * 2003-09-04 2005-04-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01005A (zh) * 2005-06-08 2007-01-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显示图像的方法
US20080122359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Jung-Suk Song Plasma displa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8876B2 (en) * 2003-07-22 2007-04-24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80069863A (ko) * 2007-01-24 2008-07-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222816B2 (en) * 2009-11-17 2012-07-17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110055089A (ko) * 2009-11-19 2011-05-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059282A (ko) * 2009-11-27 2011-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119008A (ko) * 2010-04-26 2011-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121A (zh) * 2003-09-04 2005-04-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20050029565A (ko) * 2003-09-23 2005-03-28 오리온피디피주식회사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901005A (zh) * 2005-06-08 2007-01-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显示图像的方法
US20080122359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Jung-Suk Song Plasma display pane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7563A (zh) * 2013-10-01 2015-04-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9626901B2 (en) 2013-10-01 2017-04-1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43724B1 (en) 2014-11-26
US20110169716A1 (en) 2011-07-14
EP2343724A3 (en) 2011-11-30
EP2343724A2 (en) 2011-07-13
CN102122597B (zh) 2014-11-05
US8471468B2 (en) 2013-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2597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2237234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多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2011012856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어레이
KR2011008236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1008392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10041845A (ko)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436500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
KR20110035020A (ko)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054394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80055334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10035021A (ko)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11916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0005603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035022A (ko)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113892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049234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002769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2008031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0011389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000872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20100113895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5170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KR20110041844A (ko)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115588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4496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