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963A -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963A
CN102119963A CN201010031314XA CN201010031314A CN102119963A CN 102119963 A CN102119963 A CN 102119963A CN 201010031314X A CN201010031314X A CN 201010031314XA CN 201010031314 A CN201010031314 A CN 201010031314A CN 102119963 A CN102119963 A CN 102119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extract
extraction
preparation
borneolum synthetic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313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岩
戚可人
刘顺航
徐波
陈红
丛德刚
赵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SLY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SLY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SLY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SLY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313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9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提取,得提取液;步骤2,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醇沉,得到提取物;步骤3,以上述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成药物制剂。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药物复方丹参制剂的提取方法,特别是提取物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丹参制剂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复方丹参制剂已长期应用于临床存在微循环障碍的疾病中,在内科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因此用途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除内科系统疾病外,在皮肤科亦广泛采用。
复方丹参制剂的治疗作用的主要方面为:冠心病、心绞痛与微循环
冠心病患者甲皱微循环显示明显的循环障碍。全身微循环可通过甲皱微循环表现,可以认为甲皱微循环是整体循环的窗口。
沈状等对62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制剂进行治疗。这些患者甲皱管袢数目减少,管袢交叉畸形增加,管袢直径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线粒流减少,红细胞集聚明显。甲皱微循环的这种异常改变,证明了冠心病患者存在着心脏微循环障碍,以上患者经过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后,甲皱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和好转,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1%,ECG改善率为72%。
李峰等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西药常规治疗组(口服消心痛、静滴极化液加能量合剂)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除常规西药治疗外,加服复方丹参丹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共20日,结果滴丸组治疗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2%,显著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68.0%(P<0.05)。滴丸组ECG有效率74.4%,亦显著高于西药常规组48.0%(P<0.05),且滴丸组对患者的伴随症状如胸闷、心悸、肢麻、失眠等症状的缓解率均较西药组显著提高(P<0.01)。
丹参制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主要有:
(1)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冠脉血流
(2)改善微循环障碍
(3)改善血液流变性
(4)抑制血小板聚集
(5)耐缺氧作用
(6)抗脂质过氧化和消除自由基
现有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很多,如水提,醇提,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
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提取物进行有效成分监测和精制的步骤,以至于现有的复方丹参制剂在质量控制上缺少手段,有效成份的含量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丹参制剂的提取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复方丹参制剂。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丹参20%-97%,三七2.0%-79%,冰片0.2%-3.0%。
优选的丹参63.0%-94%三七4.0%-35.0%冰片0.5%-2.0%。
更优选的丹参75.2%-90%三七9%-23.5%冰片0.5%-1.3%。
最优选的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以上药物配方是根据中医的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确定的,根据病人的情况,其中冰片可以用其他药物或药物制备物替代,如降香挥发油、苏合香、川芎提取物,或其中任何组合物,或其他活血化(破)淤、理气止痛药物。不影响疗效,因此,这些组方的增加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丹参制剂,制剂剂型选自:片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及其这些剂型的速释制剂或长效制剂,或粉雾剂、气雾剂、凝胶剂、注射剂、冻干分针剂、口腔崩解剂等。优选剂型为滴丸剂。
根据制剂学需要,制剂时可以加入药用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单独或混合制成的各种辅料。
本发明还包括用本发明的复方丹参滴丸剂在制备一种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是先将原料药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药物活性成分,再进一步制备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提取,得提取液;
步骤2,提取液精制,得到提取物;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法如下:
步骤1中,所述丹参、三七药材是丹参、三七的药材、饮片或粉末等形式的作为药物制备的原料的产品,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以根据药典进行加工,所述提取为水提,所述提取可以采用丹参、三七混合提取,或丹参、三七分别单独提取,提取后混合。
步骤2中,所述精制为醇沉法:所述醇沉法:是将提取液加入醇溶液,使沉淀去除杂质;
步骤3中,步骤2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滴丸制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更优选的方法如下:
步骤1中,所述提取方式选自煎煮法、温浸法、酶法辅助提取、连续动态逆流提取、回流提取、渗漉提取、微波提取或超高压提取等。
步骤2中,所述精制为醇沉法,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醇沉除杂,浓缩方式为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膜浓缩,醇沉使用的醇为乙醇,上清液浓缩或/和干燥,浓缩方法选自常压浓缩、减压浓缩;干燥方法选自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干燥;
步骤3中,所述滴丸制剂,制备时可采用的辅料有: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S-40)、泊洛沙姆(poloxamer)、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木糖醇与淀粉复合物,赤藓糖醇等。滴丸剂药辅比为1∶1-6;制备时可采用的滴丸冷凝剂有: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玉米油、煤油等植物油或其混合物用于水溶性基质。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特别优选的方法如下:
步骤1中,
提取方式若采用煎煮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的2-12倍的水提取,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提取1-3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温浸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10-3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温度为75℃-95℃温浸2-4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方法如下:药材粗碎,加水润透,分别装入3-7个提取罐,连续逆流提取,用药材重量3-8倍的溶剂水,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循环逆流提取0.5-3小时,提取2-4次。
提取方式若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6-18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提取时间0.5-2小时,微波功率100-500W。
提取方式若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如下:
用药材重量2-12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提取1-3次,每次提取1-3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渗漉提取,方法如下:
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0-2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PH值为7-10;浸渍24小时,渗漉2-5ml/分钟。
提取方式若采用超高压提取,方法如下:药材过10-40目,压力200-500MPa,保压时间3-10min,用药材重量6-18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浸泡时间12-24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方法如下:
选自以下的酶制剂,viscozyme L酶制剂、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
步骤2中,
精制方式采用醇沉法,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50%-80%,静置。
步骤3中,
所述制剂优选滴丸,其中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基质=1∶3-7,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85℃-95℃,化料时间1-2小时,冷凝液温度-2-4℃,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30-45滴。
其中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基质=1∶1-6,再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75-85℃,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20-30滴。
其中基质为PEG1000、PEG4000、PEG6000、PEG10000或几种基质混合的滴丸,方法如下:
药物∶基质=1∶1-6,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85℃,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15-25滴。
本发明最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中,
提取方式若采用煎煮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的8倍的水提取,若用碱水,其PH值为8;提取次数为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温浸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2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其PH值为8;温度为90℃温浸3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方法如下:药材粉碎1-8mm,加2倍水润透,分别装入5各提取罐,5组连续逆流提取,加药材重量4倍的溶剂水,若用碱水,其PH值为8;循环逆流提取1.5小时,提取3次。
提取方式若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12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9;提取时间1小时,微波功率320W。
提取方式若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如下:
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渗漉提取,方法如下:
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提取方式若采用超高压提取,方法如下: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提取方式若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方法如下:
优选为viscozyme L酶制剂,50℃,PH值4.6,药材粒度20-35目,酶用量1∶200,第一步酶解提取时间80min,固液比1∶15,第二部水提时间40min,固液比1∶9。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70%,静置12-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或干燥。
所述浓缩干燥优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m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中,
所述制剂优选滴丸,其中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的滴丸,方法如下:最优参数:药物∶基质=1∶5.5,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
其中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方法如下:最优参数:药物∶基质=1∶3,再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其中基质为PEG1000、PEG4000、PEG6000、PEG10000或几种基质混合的滴丸,方法如下:最优参数:药物∶基质=1∶3,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其它本发明最优选的制备方法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本发明因工艺的改变导致本发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比现有技术更加的优越。
以下实验数据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实验用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
表1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滴丸在心绞痛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2   20   28   4   0   92.3①
  对照组   52   8   29   14   1   71.1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经Radit分析,U=3.039,P<0.01。
表2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滴丸在心电图疗效方面的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2   11   20   21   0   59.6①
  对照组   52   2   17   31   2   36.5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经Radit分析,U=2.685,P<0.01。
表3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滴丸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x±s)
Figure G201010031314XD00071
表4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滴丸用药前后左室收缩功能比较(x±s)
Figure G201010031314XD00072
注:①用药前后比较,P>0.05;②用药前后比较,P<0.05。
本发明采用现代药学技术研制而成的高效、速效、多效的纯中药滴丸制剂,防治冠心病疗效确切,且能改善微血管循环,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工艺路线可实现产业化,质量稳定可控。有关试验表明,本发明比现有技术疗效高,产品纯度高,吸收好,质量稳定,用途新颖,同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实施例1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制备方法:
步骤1,丹参、三七用8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4hr,上清液回收乙醇,常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2
配方:丹参20%,三七79%,冰片1%。
步骤1,丹参、三七用2倍重量的水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85℃,化料时间1小时,冷凝液温度-2℃,滴距5cm,滴速每分钟30滴。
实施例3
配方:丹参97%,三七2%,冰片1.0%。
步骤1,丹参、三七用12倍重量的水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或干燥。
步骤3,用步骤2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7,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5℃,化料时间2小时,冷凝液温度4℃,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45滴。
实施例4
配方:丹参80%,三七19.8%,冰片0.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2倍重量的水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3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1,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75℃,滴距5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5
配方:丹参27%,三七70%,冰片3.0%。
步骤1,丹参、三七用2倍重量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7,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18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30滴。
实施例6
配方:丹参94%,三七4%,冰片2%。
步骤1,丹参、三七用2倍重量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小时,混合提取液。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24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1,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滴距5cm,滴速每分钟15滴。
实施例7
配方:丹参63%,三七35%,冰片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0倍重量的溶剂水浸泡,温度为75℃温浸2小时。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8
配方:丹参69.5%,三七30%,冰片0.5%。
步骤1,丹参、三七用30倍重量的溶剂水浸泡,温度为95℃温浸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8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1,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滴距5cm,滴速每分钟15滴。
实施例9
配方:丹参90%,三七9%,冰片1%。
步骤1,丹参、三七粗碎,加水润透,分别装入3个提取罐,连续逆流提取,用药材重量3倍的溶剂水,循环逆流提取0.5小时,提取2次。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4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0
配方:丹参75.2%,三七23.5%,冰片1.3%。
步骤1,丹参、三七粗碎,加水润透,分别装入7个提取罐,连续逆流提取,用药材重量8倍的溶剂水,循环逆流提取3小时,提取4次。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1,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滴距5cm,滴速每分钟15滴。
实施例11
配方:丹参78.5%,三七21%,川芎提取物0.5%。
步骤1,丹参、三七用6倍重量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提取时间0.5小时,微波功率100W。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川芎提取物,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2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苏合香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8倍重量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提取时间2小时,微波功率500W。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苏合香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1,加入苏合香,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滴距5cm,滴速每分钟15滴。
实施例13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8倍重量的碱水进行微波提取,碱水PH值为7-10;提取时间2小时,微波功率500W。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4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降香挥发油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2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降香挥发油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降香挥发油,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5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2倍的碱水回流提取,碱水PH值为7;提取3次,每次提取3小时。
步骤2中,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6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10倍的碱水回流提取,碱水PH值为10;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7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粗碎,用所述药材重量10倍的碱水浸泡,碱水PH值为7;浸渍24小时,渗漉2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8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粗碎,用所述药材重量20倍的碱水浸泡,碱水PH值为10;浸渍24小时,渗漉5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4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19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10目,压力200MPa,保压时间3min,用丹参和三七的重量6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7,浸泡时间12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3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0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0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30滴。
实施例21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提取方式若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方法如下:
选自以下的酶制剂,viscozyme L酶制剂、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6,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5℃,滴距10cm,滴速每分钟30滴。
实施例22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20倍重量的溶剂水浸泡,温度为90℃温浸3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8%,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3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粉碎1-8mm,加2倍水润透,分别装入5各提取罐,5组连续逆流提取,加药材重量4倍的溶剂水,循环逆流提取1.5小时,提取3次。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2%,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4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降香挥发油0.92%。
踩步骤1,用丹参、三七药材重量12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9;提取时间1小时,微波功率320W。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3%,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降香挥发油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降香挥发油,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5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6%,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6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苏合香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药材重量10倍的碱水回流提取,碱水ph=8,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9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苏合香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苏合香,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7
配方:丹参77%,三七22%,川芎提取物1%。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溶剂水浸泡,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4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川芎提取物,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实施例28
配方:丹参77%,三七22%,冰片1%。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碱水浸泡,碱水PH值为8;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3%,静置27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29
配方:丹参77%,三七22%,冰片1%。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3%,静置27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0
配方:丹参77%,三七22%,冰片1%。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4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1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采用酶法辅助提取:viscozyme L酶制剂,50℃,PH值4.6,丹参、三七药材粒度20-35目,药材:酶用量1∶200,第一步酶解提取时间80min,固液重量比1∶15,第二部水提时间40min,固液重量比1∶9。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19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2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采用酶法辅助提取:viscozyme L酶制剂,50℃,PH值4.6,丹参、三七药材粒度20-35目,药材:酶用量1∶200,第一步酶解提取时间80min,固液重量比1∶15,第二部水提时间40min,固液重量比1∶9。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2hr。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浸膏。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3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2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4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5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6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以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5.5,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37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4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38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超高压提取:丹参、三七过40目,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min,用丹参和三七重量18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10,浸泡时间24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28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39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采用酶法辅助提取:viscozyme L酶制剂,50℃,PH值4.6,丹参、三七药材粒度20-35目,药材:酶用量1∶200,第一步酶解提取时间80min,固液重量比1∶15,第二部水提时间40min,固液重量比1∶9。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30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0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碱水提取,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2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1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2hr。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1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2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22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3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12hr。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4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碱水浸泡,碱水PH值为8;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4hr。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5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溶剂水浸泡,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36hr。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6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药液温度10-95℃,压力0-4.5MPa),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22hr。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4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7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用丹参、三七药材重量12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9;提取时间1小时,微波功率320W。
步骤2中,提取液常压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静置22hr。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8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三七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70%,静置2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49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和三七药材分别粉碎1-8mm,加2倍水润透,分别装入5个提取罐,5组连续逆流提取,加药材重量4倍的溶剂水,循环逆流提取1.5小时,提取3次。
步骤2中,丹参和三七提取液分别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12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丹参和三七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50
配方: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
步骤1,丹参和三七分别用20倍重量的溶剂水浸泡,温度为90℃温浸3小时。
步骤2中,丹参和三七提取液分别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5%,静置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用步骤2得到的丹参和三七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基质为PEG6000,投料比为:提取物药物∶基质=1∶3,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实施例51
根据实施例1-5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加入常规辅料,应用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52
根据实施例1-5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加入常规辅料,应用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制成胶囊。
实施例53
根据实施例1-5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加入常规辅料,应用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54
根据实施例1-5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加入常规辅料,应用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制成散剂。
实施例55
根据实施例1-5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加入常规辅料,应用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Claims (10)

1.一种复方丹参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丹参20%-97%,三七2.0%-79%,冰片0.2%-3.0%,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丹参、三七药材提取,得提取液;
步骤2,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醇沉,得到提取物;
步骤3,以上述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成药物制剂。
2.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丹参63.0%-94%,三七4.0%-35.0%,冰片0.5%-2.0%,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中,所述丹参、三七药材是丹参、三七的药材、饮片或粉末,所述提取为水提,所述提取采用丹参、三七混合提取,或丹参、三七分别单独提取,提取后混合;
步骤2中,所述醇沉:是将提取液加入醇溶液,使沉淀去除杂质;
步骤3中,步骤2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成滴丸制剂。
3.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丹参75.2%-90%,三七9%-23.5%,冰片0.5%-1.3%,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中,所述提取方式选自煎煮法、温浸法、酶法辅助提取、连续动态逆流提取、回流提取、渗漉提取、微波提取或超高压提取;
步骤2中,所述醇沉为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醇沉除杂,浓缩方式为常压浓缩、减压浓缩或膜浓缩,醇沉使用的醇为乙醇;
精制后的醇沉上清液经过浓缩或/和干燥得到提取物,提取物为浸膏或粉末;
浓缩方法选自常压浓缩、减压浓缩,
干燥方法选自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干燥,
步骤3中,所述滴丸制剂,制备时采用的辅料选自: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泊洛沙姆、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木糖醇与淀粉复合物,
赤藓糖醇,滴丸剂药辅比为1∶1-6;制备时采用的滴丸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
二甲基硅油、玉米油、煤油、植物油或其混合物。
4.权利要求3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中,
提取方式采用煎煮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2-12倍的水提取,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提取1-3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温浸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10-3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温度为75℃-95℃温浸2-4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方法如下:药材粗碎,加水润透,分别装入3-7个提取罐,连续逆流提取,用药材重量3-8倍的溶剂水,若用碱水,其PH值为7-10;循环逆流提取0.5-3小时,提取2-4次;
提取方式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6-18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提取时间0.5-2小时,微波功率100-500W;
提取方式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2-12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提取1-3次,每次提取1-3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渗漉提取,方法如下: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0-2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PH值为7-10;浸渍24小时,渗漉2-5ml/分钟;
提取方式采用超高压提取,方法如下:药材过10-40目,压力200-500MPa,保压时间3-10min,用药材重量6-18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7-10,浸泡时间12-24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方法如下:酶制剂选自viscozyme L酶制剂、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步骤2中,
精制方式采用醇沉法,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50%-80%,静置,
步骤3中,
所述制剂滴丸,其中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的滴丸,制备方法为: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3-7,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85℃-95℃,化料时间1-2小时,冷凝液温度-2-4℃,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30-45滴;
其中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1-6,再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75-85℃,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20-30滴;
其中基质为PEG1000、PEG4000、PEG6000、PEG10000或几种基质混合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1-6,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10℃以下,药物温度75-85℃,滴距5-10cm,滴速每分钟15-25滴。
5.权利要求4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
步骤1中,
提取方式采用煎煮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8倍的水提取,若用碱水,其PH值为8;提取次数为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温浸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20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其PH值为8;温度为90℃温浸3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方法如下:药材粉碎1-8mm,加2倍水润透,分别装入5各提取罐,5组连续逆流提取,加药材重量4倍的溶剂水,若用碱水,其PH值为8;循环逆流提取1.5小时,提取3次;
提取方式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12倍的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9;提取时间1小时,微波功率320W;
提取方式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如下:
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回流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渗漉提取,方法如下:
药材粗碎,用药材重量15倍的溶剂水浸泡,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渍24小时,渗漉3ml/分钟;
提取方式采用超高压提取,方法如下:药材过20目,压力300MPa,保压时间5min,用药材重量10倍的溶剂水提取,若用碱水PH值为8,浸泡时间16小时;
提取方式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方法如下:
用viscozyme L酶制剂,温度50℃,PH值4.6,药材粒度20-35目,酶用量1∶200,第一步酶解提取时间80min,固液比1∶15,第二部水提时间40min,固液比1∶9;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70%,静置12-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或干燥,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料液比重1.10,或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0℃,真空度0.08Mpa,物料厚度1cm,加热板温度35℃,冷阱温度-40℃,微波干燥:功率15.3kw,温度40-70℃,真空度0.02-0.08MPa,药液比重1.20-1.40,
步骤3中,
所述制剂滴丸,其中基质为木糖醇与淀粉低共熔混合物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5.5,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为冷凝剂,药物温度90℃,化料时间1.5小时,冷凝液温度1℃,滴距7cm,滴速每分钟35滴;
其中基质为泊洛萨姆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3,再加入冰片,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冰水浴冷却,药物温度80℃,滴距7cm,滴速每分钟25滴;
其中基质为PEG1000、PEG4000、PEG6000、PEG10000或几种基质混合的滴丸,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3,再加入冰片,液体石蜡冷凝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6.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权利要求1的药物配方是根据中医的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确定的,根据病人的情况,其中冰片可以用选自降香挥发油、苏合香、川芎提取物、冰片,或其中任何组合,或其他活血化(破)淤、理气止痛药物或药物制备物替代。
7.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制剂剂型选自:片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粉雾剂、气雾剂、凝胶剂、注射剂、冻干分针剂、口腔崩解剂以及这些剂型的速释制剂或长效制剂。
8.权利要求1的制剂在制备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复方丹参制剂配方为: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1中,所述丹参、三七药材是丹参、三七的药材、饮片或粉末,所述提取为水提,所述提取采用丹参、三七混合提取,或丹参、三七分别单独提取,提取后混合;
步骤2中,提取液浓缩或不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50%-80%,静置,上清液浓缩或干燥,浓缩方式为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膜浓缩,醇沉使用的醇为乙醇,
步骤3中,步骤2的提取物和冰片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成滴丸制剂。
10.权利要求9的制备方法,其中
步骤1中,
提取方式采用煎煮法,方法如下:用药材重量8倍的水提取,若用碱水,其PH值为8;提取次数为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步骤2中,
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药液含醇量60%-70%,静置12-36hr,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或干燥,
步骤3中,
基质为PEG1000、PEG4000、PEG6000、PEG10000或它们的混合,方法如下:药物和基质混合,药物∶基质=1∶3,再加入冰片,用液体石蜡冷却剂,冷凝液温度5℃,药物温度80℃,滴距6cm,滴速每分钟20滴。
CN201010031314XA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Pending CN102119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1314XA CN102119963A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1314XA CN102119963A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963A true CN102119963A (zh) 2011-07-13

Family

ID=4424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31314XA Pending CN102119963A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996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3400A (zh) * 2013-03-01 2013-05-08 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N104225470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柏伟伟 一种缓解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51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法制备复方丹参滴丸
CN105055515A (zh) * 2015-08-31 2015-11-18 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丹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0626077B2 (en) 2013-08-29 2020-04-21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Salvianolic acid compound 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US11013694B2 (en) 2013-07-11 2021-05-25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ormulation of a micro drop pill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RE49035E1 (en) 2013-07-11 2022-04-19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RE49050E1 (en) 2013-07-11 2022-04-26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3400A (zh) * 2013-03-01 2013-05-08 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N10427451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法制备复方丹参滴丸
CN104274519B (zh) * 2013-07-11 2018-04-03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法制备复方丹参滴丸
US11013694B2 (en) 2013-07-11 2021-05-25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ormulation of a micro drop pill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RE49035E1 (en) 2013-07-11 2022-04-19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RE49050E1 (en) 2013-07-11 2022-04-26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0626077B2 (en) 2013-08-29 2020-04-21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Salvianolic acid compound 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4225470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柏伟伟 一种缓解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515A (zh) * 2015-08-31 2015-11-18 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丹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963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119964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188535A (zh) 一种养血活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7618A (zh) 一种含热敏性有效成分中药免煎剂的制备方法
CN101084986B (zh) 含有三七、葛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119962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119965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085006A (zh) 一种含葛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385931B (zh) 一种降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1862442A (zh) 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415B (zh)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成品和用途
CN101310739B (zh) 一种桂枝茯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5008A (zh) 一种含刺五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85064A (zh) 一种含赤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120000B (zh) 抗柯萨奇b病毒中药制剂有效部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345B (zh)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4996A (zh) 含有丹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85081A (zh) 一种含枳壳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85010A (zh) 一种含盐肤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84957A (zh) 一种含三七、盐肤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85070A (zh) 含有三七、山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4547026A (zh) 一种丹参叶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30029B (zh) 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028920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CN102397508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