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3568A - 豆浆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豆浆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3568A
CN102113568A CN201110059251.3A CN201110059251A CN102113568A CN 102113568 A CN102113568 A CN 102113568A CN 201110059251 A CN201110059251 A CN 201110059251A CN 102113568 A CN102113568 A CN 102113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package
fairlead
sidewall
bean milk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92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3568B (zh
Inventor
王旭宁
朱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592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3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3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的制作方法,将引进料包液流的注射头注射方向设置在料包的中轴线上,如此液流注入料包后,形成以料包中轴线为中心的等冲刷区,冲刷区外的豆粉法线厚度接近相等,避免料包内部分豆粉厚度过大,造成液流的最佳路径,影响冲调效果。此外,将引出孔偏离料包的中轴线,进一步避免了最佳路径。

Description

豆浆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制作方法一般包括预热过程、粉碎过程及熬煮过程,此种制浆方法制作的豆浆往往粉碎细度不够而影响口感,另外该种制浆方法制浆周期长,无法满足快捷的生活需求。
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豆粉制作豆浆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水引进豆粉料包,与豆粉冲调混合后,再将形成的豆浆引出豆粉料包供饮用。为了让此种方法更为消费者所接受,本申请人进一步改进了该方法,以提高冲泡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冲调效果好的豆粉制作豆浆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浆制作方法,包括使用供液机构供给液体至注射头,所述豆浆制作方法还提供豆粉料包,该注射头将液体以液流形式引入豆粉料包与豆粉混合,液流在料包内形成冲刷区,料包内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冲刷距离小于3厘米;提供引出孔,混合后形成的豆浆经由引出孔被引出料包。
所述料包包括容器及罩盖,该容器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该侧壁围成开口,该罩盖封闭开口,该注射头包括注射点,液流由注射点引入料包,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重合,引出孔偏离中轴线。
所述料包呈对称设计,该引出孔位于底壁上,引出孔到侧壁的距离与引出孔到底壁中轴线的距离比值小于1∶3。
所述引出孔设置在料包的侧壁上,该引出孔到料包底壁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小于1∶4。
所述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垂直,该引出孔位于侧壁上,该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料包侧壁的高度比值大于3∶4。
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为光滑流线型设计。
所述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提高侧壁硬度的筋条。
所述料包内预留混合空间。
所述豆粉的体积与料包的容积比值小于85%。
所述注射头供给液体的流速大于10毫升/秒。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冲刷区是指液体以液流形式引进料包与豆粉混合时,豆粉受到液流的冲击强度大于0.05Mpa的区域。本发明所述豆粉冲刷距离是指位于冲刷区外的任意一粒豆粉与冲刷区边界的最短距离,请参阅图1所示,一颗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粒x与冲刷区边界的最短距离为d,则豆粉粒x的豆粉冲刷距离即为d。位于冲刷区内的豆粉可以直接被液流加以冲刷混合成豆浆,而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则必须依靠反射液流或液流在料包内的流动来间接混合。实验证明,影响冲刷区外豆粉层混合效果的主要参数则为该豆粉冲刷距离。冲刷距离过大的豆粉之间的粘结力通常较大以至于很难将其彻底混合溶解,如此则会造成料包内残留豆粉较多,造成浪费。
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将冲刷区外的豆粉冲刷距离限定在3cm以内,使得液流引进料包后,液流可以快速地与冲刷区外的豆粉混合,避免在冲刷区外形成难以冲刷溶解干净的残留豆粉。
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所述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重合,如此 液流注入料包后,形成以料包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冲刷区,如此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冲刷区分布失衡造成料包内局部豆粉冲刷距离过大。所述豆浆制作方法将引出孔偏离料包的中轴线设置,可以避免液流直接由注射点引入后以最佳路径从引出孔流出,提高了冲泡的效果。
进一步地,将引出孔设置在底壁上,引出孔到侧壁的距离与引出孔到底壁中轴线上的距离比值小于1∶3,保证引出孔在底壁偏离料包的中轴线。
当然,也可以将引出孔设置在料包的侧壁上,经实验验证,该引出孔到料包底部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小于1∶4,一方面可以使得料包内残留浆液尽可能少,另一方面提高了混合效果,避免优先路径。
当然,也可以将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垂直,且该引出孔位于侧壁上,经实验验证,该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料包侧壁的高度比值大于3∶4,通过注射点与引出孔的距离限定,可以避免形成最佳路径。
本发明为保证液流在料包内的流动效果,将料包侧壁的内表面设计为光滑流线型,可以以减小液流流动的摩擦力。
本发明在料包的外表面设置有提高侧壁硬度的筋条,如此,在保证内壁光滑流线型设计的同时,克服了使用料包时易变形的弊端。
本发明限定料包内豆粉的体积与料包的容积比值小于85%,如此,保证液流在与豆粉混合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流动,避免豆粉过多造成整体粘结。
除此以外,本发明为保证液流引进料包的压力,限定供液机构供给液体的流速大于10ml/s,如此既保证液流快速的进入料包,又通过该流速获得相对较大的液压,以扩大冲刷区,而保证料包内豆粉的混合充分。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0、料包;11、罩盖;12、容器;121、底壁;122、侧壁;123、开口;13、注射头;131、注射点;14、引出孔;15、豆粉;16、冲刷区;20、料包;30、料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豆浆制作方法通过以液流形式将液体引入一个料包来制作豆浆,该料包10包括罩盖11及容器12,该容器12包括底壁121及由底壁121向上延伸的侧壁122。侧壁122围成开口123。该罩盖11罩设在该开口123上。为保证液体在料包内的流动效果,本发明料包侧壁122的内表面为光滑流线型设计。
所述料包10内装有豆粉15,该豆粉15的体积与料包10的容积比值小于85%。当该容积比值大于85%时,料包10内剩余的空间较少,液体注入后无法形成较好的流动,导致混合效果差。本实施方式为避免豆粉过多的问题,将料包10内的豆粉体积与料包10的容积比值设定为60%。
使用该料包10制浆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阶段;
(2)引出阶段。
在步骤(1)中,由注射头13将液体以液流形式引入豆粉料包10,该注射 头13包括注射点131,液体由注射点131引入料包,注射点131的中轴线与料包10的中轴线重合。该液体在料包内形成冲刷区16,该冲刷区16外的豆粉15冲刷距离小于3cm。当该距离大于3cm时,由于豆粉15遇液体后易形成粘黏层,导致该粘黏层包裹的豆粉无法与液体接触,使得豆粉混合不均匀。本实施方式考虑以上缺点,设置最佳冲刷距离为1.5cm。混合后进入下一步;
在步骤(2)中,由引出孔14将混合后形成的豆浆引出料包10,为避免引出孔14与注射点131之间形成液流的最佳路径,将引出孔14设置在偏离料包10中轴线的位置。本发明所述料包10为呈对称设计,该引出孔14位于底壁121上,引出孔14到侧壁122的距离与引出孔14到底壁121中轴线的距离比值小于1∶3。当该比值大于1∶3时,即引出孔14到底壁121中轴线的距离较短,而注射点131的中轴线与料包10的中轴线重合,如此导致在引出孔14与注射点131之间易形成最佳路径,料包10内豆粉15无法与液体充分混合。本实施方式设定该比值为1∶5。
下面将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表1引出孔位置对冲泡影响实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061
所述注射头将液体引入豆粉料包10的流速大于10ml/s。当该流速小于10ml/s时,在料包10内无法形成较大的冲刷区16,导致冲刷区16外的豆粉15冲刷距离过大,并且由于流速较低也不利于料包内的液体流动及排除,混合效果差。
下面将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表2液体流速对冲泡影响实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071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081
从表2可以看出,当液流流速大于10ml/s时,冲泡效果已大幅度改善。但考虑产品设计时,流速越大,对实现流速的水泵及水管等要求较高,不利于产品低成本的要求。因此,本实施方式考虑以上弊端,设定该流速为20ml/s。
表3料包内豆粉量对冲泡影响实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082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091
从表3可以看出,料包内的豆粉体积与料包的容积比值越小,冲泡效果越好。但由于豆粉过少,冲泡后豆浆的口感浓度也相应的变差。因此,本实施方式考虑以上弊端,设定该料包内的豆粉体积与料包的容积比值为60%。
与现有豆浆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豆浆制作方法将引进料包10液流的注射头13的注射方向为料包10中轴线方向,即注射点131的中轴线与料包10的中轴线重合。如此,液流注入料包10后,形成以料包10中轴线为中心的冲刷区16,冲刷区外16的豆粉15冲刷距离接近相等,避免料包内部分豆粉15的冲刷距离过大,造成液流的最佳路径,影响冲调效果。此外,将引出孔14偏离料包10的中轴线,进一步避免了最佳路径。
可以理解,在步骤(1)中所述液体可以是开水也可以是冷水。
可以理解,在步骤(2)中所述引出孔也可以与注射头一起动作,即注射头开始注入液体时,引出孔同时打开料包。这种本发明非本质的变化,那么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比较不同点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引出孔14设置在料包20的侧壁122上。
所述引出孔14到料包底壁121的距离与侧壁122的高度比值小于1∶4。即该引出孔14靠近底壁121设置在侧壁上。当该比值大于1∶4时,引出孔14与底壁121之间的空间会残留豆浆,导致浪费,因此本实施方式将该距离比值设定为1∶10。
下面将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表4引出孔位置对冲泡影响实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101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111
从表4可以看出,引出孔到料包底壁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越小,冲泡效果越好。但由于该比值过小即引出孔与底壁较近,在开孔过程中容易引起底壁的变形,不利于冲泡且增加了底壁的硬度要求。因此,本实施方式考虑以上弊端,设定该引出孔到料包底壁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为1∶10。
可以理解,所述侧壁外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提高侧壁硬度的筋条。
本实施方式中,其余步骤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 再一一赘述。
实施方式三: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豆浆制作方法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二比较不同点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注射点131的中轴线与料包30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引出孔14位于侧壁122上,该注射点131与引出孔14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料包侧壁122的高度比值大于3∶4。当该比值小于3∶4时,即注射点131与引出孔14之间的距离太近,液体流动时,容易在二者之间形成最佳路径,导致液体不能较好的与豆粉混合,因此本实施方式将该比值设置为9∶10。
下面将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表5引出孔与注射点相对位置对冲泡影响实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121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131
Figure BDA0000049848130000141
从表5可以看出,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越大,冲泡效果越好。但由于该比值等于1时,即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就是侧壁的高度,如此在开孔过程中容易引起罩盖及底壁的变形,不利于冲泡且增加了罩盖及底壁的硬度要求。因此,本实施方式考虑以上弊端,设定该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为9∶10。
可以理解,所述引出孔与注射点在中轴线方向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引出孔在注射点下方,也可以是引出孔在注射点上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均是料包内存在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情况考虑的,然而,当我们采取性能更好的注射头时,就会使得注射头的冲刷区远远超过整个料包区域,即料包内的豆粉均位于冲刷区内,此时可以理解为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的冲刷距离为0,这种情况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本实施方式中,其余步骤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豆浆制作方法,包括使用供液机构供给液体至注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制作方法还提供豆粉料包,该注射头将液体以液流形式引入豆粉料包与豆粉混合,液流在料包内形成冲刷区,料包内位于冲刷区外的豆粉冲刷距离的最大值小于3厘米;提供引出孔,混合后形成的豆浆经由引出孔被引出料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包括容器及罩盖,该容器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该侧壁围成开口,该罩盖封闭开口,该注射头包括注射点,液流由注射点引入料包,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重合,引出孔偏离中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呈对称设计,该引出孔位于底壁上,引出孔到侧壁的距离与引出孔到底壁中轴线的距离比值小于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设置在料包的侧壁上,该引出孔到料包底壁的距离与侧壁的高度比值小于1: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点的中轴线与料包的中轴线垂直,该引出孔位于侧壁上,该注射点与引出孔在中轴线上的距离与料包侧壁的高度比值大于3:4。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为光滑流线型设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提高侧壁硬度的筋条。
8.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内预留混合空间。
9.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粉的体积与料包的容积比值小于85%。
10.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头供给液体的流速大于10毫升/秒。
CN201110059251.3A 2011-03-11 2011-03-11 豆浆制作方法 Active CN102113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9251.3A CN102113568B (zh) 2011-03-11 2011-03-11 豆浆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9251.3A CN102113568B (zh) 2011-03-11 2011-03-11 豆浆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3568A true CN102113568A (zh) 2011-07-06
CN102113568B CN102113568B (zh) 2013-04-24

Family

ID=4421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9251.3A Active CN102113568B (zh) 2011-03-11 2011-03-11 豆浆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35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5652A1 (zh) * 2011-11-25 2013-05-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制备设备的豆浆制作方法
CN109393973A (zh) * 2018-12-11 2019-03-01 山东河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现制机制作饮料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2217A (zh) * 1986-03-20 1987-09-30 格布鲁特-布勒公司 大豆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1032310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吕达 一种豆浆制品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CN201492290U (zh) * 2009-07-23 2010-06-02 张顺 一种自动冲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2217A (zh) * 1986-03-20 1987-09-30 格布鲁特-布勒公司 大豆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1032310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吕达 一种豆浆制品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CN201492290U (zh) * 2009-07-23 2010-06-02 张顺 一种自动冲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5652A1 (zh) * 2011-11-25 2013-05-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制备设备的豆浆制作方法
JP2014533510A (ja) * 2011-11-25 2014-12-15 ジョイオン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豆乳製造設備による豆乳製造方法
CN109393973A (zh) * 2018-12-11 2019-03-01 山东河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现制机制作饮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3568B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5068B (zh) 一种磨豆咖啡壶的磨豆冲泡腔盖的密封方法
WO2017181584A1 (zh) 一种防漏磨豆咖啡壶及其工作方法
TWI304334B (zh)
JP2018023803A (ja) 溶着によって接続されたフィルタ要素を含むシングルサーブカプセル
CA2569315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of foam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drinks from a cartridge and devi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JP2015510786A (ja) 粉末製品の抽出準備用の交換可能カプセルおよび抽出方法
CN104543002A (zh) 一种小空间粉碎豆浆机的勾兑方法
CN106889893B (zh) 一种双针饮品冲泡系统及其冲泡方法
CN102113568B (zh) 豆浆制作方法
CN106108659A (zh) 一种复合式咖啡胶囊及其专用分流式咖啡胶囊冲泡机构
CN204292920U (zh) 一种卧式冲调饮品机
CN208192857U (zh) 饮料胶囊
CN204722849U (zh) 饮料胶囊
KR20120121290A (ko) 음료 추출용 캡슐
CN106955023B (zh) 一种胶囊饮品机制备高蛋白饮品的方法
CN205697243U (zh) 一种饮料胶囊及其制备装置
CN106136901A (zh) 饮料胶囊
CN204654639U (zh) 一种用于胶囊咖啡机的萃取式胶囊
CN207312274U (zh) 饮料胶囊
CN102700853B (zh) 一种豆粉料包、豆浆制作方法及制备豆浆的设备
CN203699034U (zh) 固体饮料胶囊
KR101872174B1 (ko) 수평 회전식 재구성 머신과 음료를 준비하는 방법
CN204617919U (zh) 饮料酿造系统
CN214804176U (zh) 一种通过冲泡水流提高搅拌力的单杯结构
CN210810561U (zh) 一种多功能饮料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3

Address after: 310018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sha Street No. 760 Yinhai Street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