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6349A -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6349A
CN102106349A CN200910242981XA CN200910242981A CN102106349A CN 102106349 A CN102106349 A CN 102106349A CN 200910242981X A CN200910242981X A CN 200910242981XA CN 200910242981 A CN200910242981 A CN 200910242981A CN 102106349 A CN102106349 A CN 102106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tebuconazole
components
weight ratio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29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6349B (zh
Inventor
刘长令
杨瑞秀
崔勇
李淼
单中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Sinoch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Sinochem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429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6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6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6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嘧霉胺B1、嘧菌环胺B2、嘧菌胺B3、乙嘧酚B4、二甲嘧酚B5、乙嘧酚磺酸酯B6、氟嘧菌胺B7、氟苯嘧啶醇B8或氯苯嘧啶醇B9;或其盐。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1~95%。本发明杀真菌组合物特别适合防治多种植物病原性真菌如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

Description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活性组分为戊唑醇和嘧啶类化合物或其盐的两种活性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戊唑醇(tebuconazole)是一种高效广谱的三唑类杀菌剂,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G200910242981XD00011
戊唑醇对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均具有内吸、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对灰霉病(番茄、黄瓜、辣椒等作物)、白粉病(麦类、瓜类、果树等)、黑星病(苹果、梨等)、菌核病(油菜、向日葵等)等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戊唑醇属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该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使药剂的防效降低。因此,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合物与其组合、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延长活性组分的使用寿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含有戊唑醇的双活性组分杀真菌组合物,以达到显著提高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延缓病原物抗药性发生的目的。本发明将戊唑醇(作为A组分)与嘧啶类化合物(作为B组分)在1∶100-100∶1重量比例范围内混配使用,确定了具有增效作用的适宜配比。作为第二活性组分的嘧啶类化合物选自:嘧霉胺(pyrimethanil)B1、嘧菌环胺(cyprodinil)B2、嘧菌胺(mepanipyrim)B3、乙嘧酚(ethirimol)B4、二甲嘧酚(dimethirimol)B5、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B6、氟嘧菌胺(diflumetorim)B7、氟苯嘧啶醇(nuarimol)B8或氯苯嘧啶醇(fenarimol)B9,或者上述嘧啶类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组分:
组分A选自戊唑醇;
组分B选自:嘧霉胺B1、嘧菌环胺B2、嘧菌胺B3、乙嘧酚B4、二甲嘧酚B5、乙嘧酚磺酸酯B6、氟嘧菌胺B7、氟苯嘧啶醇B8或氯苯嘧啶醇B9,或其盐;
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1~95%。
本发明较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0∶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嘧霉胺B1;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10∶1。
或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嘧菌环胺B2或嘧菌胺B3;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1∶10。
或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乙嘧酚B4、二甲嘧酚B5、乙嘧酚磺酸酯B6或氟嘧菌胺B7;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5∶1。
或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氟苯嘧啶醇B8或氯苯嘧啶醇B9;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4-4∶1。
现已发现,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尤其是对蔬菜(如番茄、黄瓜、豆类、花生等)、水果类(梨、苹果、草莓等)、禾谷类(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玉米、禾草等)、观赏植物和葡萄藤中的灰霉病菌、白粉病菌、黑星病菌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该组合物用作杀真菌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特别适合防治下列植物病原性真菌病害: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草莓灰霉病、韭菜灰霉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等。
当制备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时,优选使用纯的活性组分A和组分B,可以向其中加入其它对有害病原物或其它害虫有效的活性物质,或具有除草作用以及生长调节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或肥料。
本发明还涉及到该杀真菌组的使用方法。组分A和至少一种组分B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合适配比预先配制好或在使用现场配制(即同时使用)、或者单独依次使用方式均呈现显著的防治病害范围增大和对某些病害的防效提高,包括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另外,组分A戊唑醇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吸活性,因此部分本发明组合物也可用作叶面和土壤用杀菌剂。
根据农作物病害的发生程度,本发明混合物的使用浓度在农作物种植区域为5-1500g/hm2,优选20-500g/hm2
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过程中,组合物的施用时期可以选择在植物播种之前或之后,或植物出苗之前或之后,对种子、植株或土壤进行喷雾或散粉等方式。
使用适合剂量的本发明组合物(或其合适的配制剂)防治有害真菌,施于有害真菌栖息地或要防治它们所侵染的植物体、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空间。组合物的施用可在有害真菌侵染之前或之后进行,重点应在侵染之前或侵染初期进行施用。
可将本发明的杀真菌协同组合物配制为可直接喷雾溶液、粉末、悬浮液、高度浓缩的水性、油性或其它悬浮液、分散体、乳液、油分散体、糊、粉剂、撒播用组合物或颗粒,且可通过喷雾、雾化、撒粉、撒播、或倾倒等方式施用。施用形式取决于特定目的;在各种情况下,应确保本发明组合物精细且均匀分布。
上述各种制剂均可用已知方式配制。例如通过将活性组分与溶剂和/或载体混合而制备,若需要可加入乳化剂和分散剂等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合适的溶剂/助剂主要为:水;苯、二甲苯、甲苯、烷基苯、烷基萘和氯代芳烃;氯代脂族烃,例如氯代苯、氯乙烯、三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多氯乙烷;脂族烃,例如石油馏分、环己烷、轻质矿物油、石蜡和煤。然而,特别适用的是极性溶剂,即醇类,例如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糠醇和环己醇,以及它们的醚和酯;酮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丁内酯,以及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还有植物油和甲基溶纤维。同时,不同液体的混合物也是适用的。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二丁基萘磺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还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醇/醇和脂肪醇/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适于制备可直接喷雾溶液、乳液、糊或油分散体的物质为中至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如煤油或柴油,还有煤焦油和植物或动物来源的油,脂族、环状和芳族烃如甲苯、二甲苯、石蜡、四氢化萘、烷基化萘或其衍生物,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环己醇、环己酮、异佛尔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水。
粉末、撒播用组合物和粉剂可以通过将活性物质与固体载体混合或一起研磨来制备。
颗粒(如涂敷颗粒、浸渍颗粒和均质颗粒)可以通过使活性组分与固体载体粘附而制备。固体载体为矿土、硅酸盐、滑石、高岭土、活性粘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粘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氧化镁、磨碎的合成材料;肥料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植物来源的产品如谷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纤维素粉和其它固体载体。
本发明组合物中通常含有0.1~95%(重量)的活性组分,优选含有0.1~80%(重量)的活性组分。
部分配制剂的制备实例如下,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即为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的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
1.用水稀释的产品
(A)可溶性液剂(SL)
将10份(重量比,下同)活性组分溶于水或水溶性制剂中。或者,加入湿润剂或其它助剂。活性组分经水稀释溶解。
(B)可分散液剂(DC)
将20份活性组分溶于环己酮中并加入分散剂如聚乙稀基吡咯烷酮。用水稀释得到分散体。
(C)乳油(EC)
将15份活性组分溶于二甲苯中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用水稀释得到乳液。
(D)水乳剂(EW)
将10份活性组分溶于二甲苯中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借助乳化器将该组合物引入水中并制成均相乳液。用水稀释得到乳液。
(E)悬浮剂(SC)
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将20份活性组分粉碎并加入分散剂、湿润剂和水或有机溶剂,得到细碎活性组分悬浮液。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组分悬浮液。
(F)水分散粒剂(WG)
将50份活性组分细碎研磨并加入分散剂和湿润剂,借助工业装置(如挤出机、喷雾塔、流化床)将其制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组分分散体或溶液。
(G)可湿性粉剂(WP)
将75份活性组分在转子-定子研磨机中研磨并加入分散剂、湿润剂和硅胶。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组分分散体或溶液。
2.不经稀释即可使用的产品(即用制剂)
(H)粉剂(DP)
将5份活性组分细碎研磨并与95%的细碎高岭土充分混合得到粉剂。
(I)颗粒剂(GR)
将0.5份活性组分细碎研磨并结合99.5%的载体,现行方法是挤出、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得到不经稀释即可使用的颗粒。
(J)超低容量剂(ULV)
将10份活性组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甲苯中,得到不经稀释即可使用的产品。
活性组分可以直接、以其配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如可直接喷雾溶液、粉末、悬浮液或分散体、乳液、油分散体、糊、粉剂、撒播用组合物或颗粒),借助喷雾、雾化、撒粉、撒播或浇注来使用。使用形式完全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各种情况下确保本发明活性组合物的最佳可能分布。
含水使用形式可以通过加入水由乳液浓缩物、糊或可湿性粉末(可喷雾粉末、油分散体)制备。为制备乳液、糊或油分散体,可借助湿润剂、增粘剂、分散剂或乳化剂将该物质直接或溶于油或溶剂中后在水中均化。或者,可以制备适于用水稀释且由活性物质、湿润剂、增粘剂、分散剂或乳化剂、溶剂或油组成的浓缩物。
即用制剂中的活性组分浓度可在较宽范围内变化,通常为0.001-20%,优选0.01%-10%。
活性组合物也可成功用于超低容量法(ULV)中,其中可以施用包含超过95%(重量比)活性组合物的配制剂,或甚至施用不含添加剂的活性组合物。
各种类型的油、湿润剂、辅助剂、除草剂、杀真菌剂、其它农药或杀菌剂都可加入本发明组合物中;若合适,恰在紧邻使用前加入(桶混合)。这些试剂通常与本发明组合物以1∶30~30∶1的重量比混合。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协同增效、提高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延缓病原物抗药性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合物对有害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下列实例说明。
测试方法:
称取适量活性化合物用丙酮溶解,用水将各化合物配制成所述浓度的溶液(溶液中丙酮含量不大于10%)。将0.1%(体积)的乳化剂Tween 80加入该溶液中,按所述配比将各活性化合物等比例混合,得到所述配比与浓度。
通过测定叶面积侵染百分数进行评价。将这些百分数转化成效力。使用Abbot公式计算效力(W),即得到观察到的效力:
W=(1-α/β)×100
式中:
α:处理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
β:未处理(空白对照)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
效力为“0”表示处理植物的侵染水平与未处理对照植物的侵染水平相同;效力为“100”表示处理植物未受侵染。
组合物的预期效力使用Colby公式(见R.S.Colby,杂草(Weeds),1967,15,20-22)计算:
E=x+y-xy/100
式中:
E:使用浓度为a和b的活性组分A和B的组合物时的预期效力(以下各表中的计算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x:使用浓度为a的活性组分A时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y:使用浓度为b的活性组分B时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将组合物的预期效力(计算的效力)与观察到的效力进行比较,当观察到的效力大于预期效力时,表明该组合物增效。
应用实施例1  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试验,保护处理。
将栽培品种为“L-402”的盆栽番茄幼苗叶子用活性化合物浓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灰霉病菌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于测试植物。将测试植物置于22~24℃和相对大气湿度为75%气候室中调节7天。然后肉眼测定叶子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Figure G200910242981XD00061
表2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试验号   活性组合物/浓度(mg/L)/配比 观察到的效力(%) 计算的效力(%)
6   A+B15+0.510∶1 52.94 41.18
7   A+B12.5+0.55∶1 47.06 32.35
8   A+B10.5+0.51∶1 32.35 20.59
9   A+B10.1+0.51∶5 21.57 11.76
10   A+B10.05+0.51∶10 17.65 0.00
11   A+B20.1+0.51∶5 26.47 11.76
12   A+B20.05+0.51∶10 12.42 0.00
13   A+B30.5+0.51∶1 33.33 22.92
14   A+B30.1+0.51∶5 26.47 14.35
15   A+B30.05+0.51∶10 15.03 2.94
应用实施例2  防治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试验,保护处理。
将栽培品种为“山东密刺”的盆栽黄瓜幼苗叶子用活性化合物浓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灰霉病菌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于测试植物。将测试植物置于22~24℃和相对大气湿度为75%气候室中调节7天。然后肉眼测定叶子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Figure G200910242981XD00071
表4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试验号   活性组合物/浓度(mg/L)/配比 观察到的效力(%) 计算的效力(%)
21   A+B15+0.510∶1 42.31 36.42
22   A+B12.5+0.55∶1 30.77 21.27
23   A+B10.5+0.51∶1 26.92 13.97
24   A+B10.1+0.51∶5 21.79 11.76
25   A+B10.05+0.51∶10 13.46 6.49
26   A+B20.5+0.51∶1 25.82 11.54
27   A+B20.1+0.51∶5 15.38 3.85
28   A+B20.05+0.51∶10 7.69 0.00
29   A+B30.5+0.51∶1 21.79 14.95
30   A+B30.1+0.51∶5 15.93 7.55
31   A+B30.05+0.51∶10 9.34 3.85
应用实施例3  防治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试验,保护处理。
将栽培品种为“幸香”的盆栽草莓幼苗叶子用活性化合物浓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灰霉病菌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于测试植物。将测试植物置于22~24℃和相对大气湿度为75%气候室中调节7天。然后肉眼测定叶子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表6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试验号   活性组合物/浓度(mg/L)/配比 观察到的效力(%) 计算的效力(%)
37   A+B15+15∶1 61.60 54.98
38   A+B11+11∶1 43.43 34.15
39   A+B10.2+11∶5 32.80 22.28
40   A+B20.2+11∶5 30.40 23.44
41   A+B31+11∶1 40.00 38.08
42   A+B30.2+11∶5 33.14 26.92
应用实施例4  防治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试验,保护处理
剪取品种为“苹果梨”的梨树叶片,用培养皿保湿,用活性化合物浓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梨黑星病菌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于梨叶片。将测试叶片置于22~24℃培养7天。然后肉眼测定叶子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梨黑星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  单独的活性组分的活性
Figure G200910242981XD00101
表8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试验号   活性化合物组合物/浓度(mg/L)/组合比 观察到的效力(%) 计算的效力(%)
49   A+B14+14∶1 40.00 17.64
50   A+B11+11∶1 26.29 13.98
51   A+B10.25+11∶4 16.00 9.12
52   A+B21+11∶1 24.00 12.77
53   A+B20.25+11∶4 18.40 7.84
54   A+B84+14∶1 29.71 13.00
55   A+B81+11∶1 18.67 9.14
56   A+B80.25+11∶4 7.00 4.00
57   A+B94+14∶1 23.20 14.99
58   A+B91+11∶1 18.40 11.22
59   A+B90.25+11∶4 12.57 6.20
应用实施例5  防治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ucurbitacearum)试验,保护处理
将栽培品种为“山东密刺”的盆栽黄瓜幼苗叶子用活性化合物浓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白粉病菌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于测试植物。将测试植物置于22~24℃和相对大气湿度为75%气候室中7天。然后肉眼测定叶子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9和表10。
表9  单独的活性组分的活性
Figure G200910242981XD00111
表10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试验号   活性组合物/浓度(mg/L)/组合比 观察到的效力(%) 计算的效力(%)
66   A+B410+25∶1 57.50 50.17
67   A+B42+21∶1 41.67 34.95
68   A+B40.4+21∶5 26.79 22.36
69   A+B510+25∶1 54.17 48.05
70   A+B52+21∶1 37.50 32.19
71   A+B50.4+21∶5 27.50 19.06
72   A+B610+25∶1 48.21 46.70
73   A+B62+21∶1 37.50 30.43
74   A+B60.4+21∶5 21.88 16.96
75   A+B710+25∶1 51.79 49.19
76   A+B72+21∶1 44.64 33.68
77   A+B70.4+21∶5 31.25 20.84

Claims (7)

1.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
组分A选自戊唑醇;
组分B选自嘧霉胺(B1)、嘧菌环胺(B2)、嘧菌胺(B3)、乙嘧酚(B4)、二甲嘧酚(B5)、乙嘧酚磺酸酯(B6)、氟嘧菌胺(B7)、氟苯嘧啶醇(B8)或氯苯嘧啶醇(B9);或其盐;
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1~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嘧霉胺(B1);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嘧菌环胺(B2)或嘧菌胺(B3);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1∶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乙嘧酚(B4)、二甲嘧酚(B5)、乙嘧酚磺酸酯(B6)或氟嘧菌胺(B7);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A选自戊唑醇;组分B选自氟苯嘧啶醇(B8)或氯苯嘧啶醇(B9);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4-4∶1。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病害方面的应用。
CN 200910242981 2009-12-23 2009-12-23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Active CN102106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2981 CN102106349B (zh) 2009-12-23 2009-12-23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2981 CN102106349B (zh) 2009-12-23 2009-12-23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349A true CN102106349A (zh) 2011-06-29
CN102106349B CN102106349B (zh) 2013-06-12

Family

ID=44170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42981 Active CN102106349B (zh) 2009-12-23 2009-12-23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634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64A (zh) * 2012-04-06 2012-10-03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583563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3999869A (zh) * 2013-02-26 2014-08-2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9986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12541A (zh) * 2013-02-28 2014-09-0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05308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戊菌唑和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55423A (zh) * 2015-05-12 2015-08-26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多肉植物垂盆草的专用抗腐烂药剂
CN104904724A (zh) * 2012-08-13 2015-09-16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5230627A (zh) * 2015-11-18 2016-01-13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二甲嘧酚与嘧霉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79722A (zh) * 2015-11-06 2016-03-09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嘧菌胺和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26059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013A (en) * 1992-02-13 1994-12-13 Ciba-Geigy Corporation Microbicides
CN1653903A (zh) * 2005-01-31 2005-08-1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抗药性麦类赤霉病的治理方法
CN101543217A (zh) * 2009-01-09 2009-09-30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1548677A (zh) * 2009-05-12 2009-10-07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乙嘧酚与三唑类杀菌组合物
CN101632364A (zh) * 2009-05-27 2010-01-2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013A (en) * 1992-02-13 1994-12-13 Ciba-Geigy Corporation Microbicides
CN1653903A (zh) * 2005-01-31 2005-08-1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抗药性麦类赤霉病的治理方法
CN101543217A (zh) * 2009-01-09 2009-09-30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1548677A (zh) * 2009-05-12 2009-10-07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乙嘧酚与三唑类杀菌组合物
CN101632364A (zh) * 2009-05-27 2010-01-2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64A (zh) * 2012-04-06 2012-10-03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904724A (zh) * 2012-08-13 2015-09-16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583563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3583563B (zh) * 2012-08-15 2015-06-10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3999869A (zh) * 2013-02-26 2014-08-2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9986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12541A (zh) * 2013-02-28 2014-09-0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05308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戊菌唑和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55423A (zh) * 2015-05-12 2015-08-26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多肉植物垂盆草的专用抗腐烂药剂
CN105379722A (zh) * 2015-11-06 2016-03-09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嘧菌胺和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0627A (zh) * 2015-11-18 2016-01-13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二甲嘧酚与嘧霉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0627B (zh) * 2015-11-18 2017-06-20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二甲嘧酚与嘧霉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26059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8260593B (zh) * 2016-12-30 2020-02-21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349B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349B (zh)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2106355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1953352B (zh) 含唑胺菌酯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1019545B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1953351B (zh) 含唑胺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6942240A (zh)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苯并异噻唑啉酮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1715775A (zh) 含有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CN102687725B (zh) 一种含有活性组分百可得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263821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1379988A (zh) 一种含氟环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3053606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8338165A (zh)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多糖类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5532696B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MXPA05004370A (es) Mezclas fungicidas para combatir patogenos de arroz.
CN102715182A (zh) 一种含有活性组分百可得和抑霉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85249B (zh) 氟吗啉与咪鲜胺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9526958A (zh) 含有大黄素和叶菌唑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3053563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5724398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53582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2715181B (zh)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CN102511491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15183A (zh)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CN107087609A (zh) 含有蒽醌类化合物与乙蒜素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4170837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2

Address after: 110021 Liaodong Road, Tiexi District, Liaoning, No. 8-1, No.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SINOCHEM PESTICIDE CHEM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the door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main street, No. 28

Patentee before: Sinochem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