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6018B -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6018B
CN102106018B CN200980129404.8A CN200980129404A CN102106018B CN 102106018 B CN102106018 B CN 102106018B CN 200980129404 A CN200980129404 A CN 200980129404A CN 102106018 B CN102106018 B CN 102106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metal forming
layer
plast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94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6018A (zh
Inventor
马库斯·克莱因
蒂尔曼·施伦克尔
安德鲁·英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s Osram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filed Critical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10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6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01L33/486Containers adapted for surface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5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具有:衬底(10),在衬底(10)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100),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100)上的第二电极(80)。衬底(10)包括塑料膜(1)和金属箔(3),并且金属箔(3)设置在塑料膜(1)和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100)之间,并且设计为第一电极。此外,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08 034 717.5和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08 053 326.2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发射辐射的装置、例如电致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衬底,在该衬底上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层序列。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包括具有改进的特性的衬底。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提供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可以制造这种发射辐射的装置。这些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来解决。该装置和方法的其他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一个实施形式,提供了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具有衬底、在衬底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电极。在此,该衬底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并且金属箔设置在塑料膜和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之间,并且设计为第一电极。
由此,发射辐射的装置可以提供例如柔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包括衬底,该衬底可以有利地制造并且保护设置在衬底上的层免受氧气和湿气影响。
此外,衬底可以没有阻挡层。此外,衬底可以柔性地成形并且包括柔性的、非刚性的塑料膜。提供塑料膜与低成本相联系,此外塑料膜可以具有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包括塑料膜的衬底(在塑料膜上设置有金属箔)来省去例如借助阻挡层使塑料膜隔离氧气或者湿气的扩散,因为在其上设置有金属箔。该金属箔可以是气密的并且固有地是防扩散的,并且因此防止氧气或者水(以湿气的形式)通过衬底扩散。因此,为例如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提供了有利的并且同时防扩散的衬底,该衬底此外在柔性的构型情况下是适合卷到卷的。“适合卷到卷(Rolle-zu-Rolle)”被理解为,衬底成形为使得其可以从滚筒展开,印刷以另外的层并且又可以被卷起。
在此,金属箔可以气相淀积、溅射或者以其他方法施加到塑料膜上。由于将致密的金属箔施加到塑料膜上,所以不必施加附加的阻挡层,其防止通过塑料膜的扩散。
此外,可以省去在衬底上设置附加的电极,因为金属箔设计为第一电极。
关于这一点,“设计”意味着第一金属箔可以与外部的电端子接触,并且导电地与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机功能层相连。金属箔在此可以附加地具有结构化的表面,该表面会对载流子注入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有影响。
此外,金属箔可以具有与塑料膜相同的横向伸展。如果衬底要与设置在衬底上的层在一些区域中隔离,金属箔可以在该区域中具有留空。
此外,衬底可以具有比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更大的横向伸展。由此,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可以延伸出有源区,即延伸出由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形成边界的面。衬底可以具有如下的面:该面在由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形成边界的面的所有侧上都伸出来。由此,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可以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并未被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所覆盖,并且可以施加到另外的功能层上,例如隔离层或者封装层上。
此外,金属箔可以是防扩散的。关于这一点,防扩散意味着对氧气和水(即使以湿气的形式)是气密的并且固有地是密封的。这意味着,氧气和/或水通过金属箔的扩散不再能够借助对此目的可用的测量方法来检测。于是,在长的时段上(例如数年)没有可测量到的量的氧气和/或水通过金属箔扩散。由此,设置在衬底上的、对氧气和水敏感的有机功能层受金属箔保护免受氧气和水影响,这使其寿命延长。
金属箔的致密性(Dichtigkeit)在此不仅包括由小面积上的固有的密度,而且也不存在或者仅仅非常少地存在结晶界限、孔和通道,氧气或者水会通过它们进行扩散。这尤其是意味着,致密的金属箔并不具有或者具有非常少的点效应(Punkteffekte)。由此,避免了形成所谓的黑点,并且提高了该装置的效率。为了确定金属箔是否是防扩散的,可以将完成的发射辐射的装置进行耐久性试验。为此,该装置被放置于火炉中,并且暴露于空气湿气形式的氧气和水的极高的值持续3至6周。对通过衬底的扩散的这种加速测量可以推测该装置在正常条件下的寿命。
由此,带有衬底的可以柔性地构建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可以具有8至12年的寿命,其中衬底具有塑料膜和致密的金属箔。
此外,塑料膜可以比金属箔更少地防扩散。塑料膜通常具有比致密的金属膜更差的阻挡特性,也就是说,其具有氧气和水的扩散。然而为了仍然能够在可柔性地构建的发射辐射的装置中将塑料膜使用在衬底中,可以省去的是,使得其例如通过阻挡层而对氧气和水变得防扩散,因为在其上设置有金属箔,该金属箔固有地并且气密地防扩散。由此,可以节省了提供衬底的成本和开销。
塑料膜可以具有如下材料,该材料选自:聚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偏二氯乙烯(莎纶,Saran)、乙烯-聚乙烯醇(EVA)、赛璐玢、纤维素、聚交酯(PLA)、聚酰胺、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丙烯酸酯及其混合物。
例如,针对聚酯的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麦拉(BOPET: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者PES(聚醚砜)。聚丙烯酸酯例如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可以用作具有低密度的强烈分叉的聚乙烯(LDPE)或者用作具有高密度的较少分岔的聚乙烯(HDPE)。
这些材料可以具有的性质是,它们可以拉伸、吹、挤出或者借助其他方法来加工成膜。
通过这些材料与金属箔的组合,避免了塑料膜没有金属箔则不能用作衬底的问题,例如热变形、由于吸收湿气而膨胀和收缩或者机械变形。通过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的改进的特性,可以提高发射辐射的装置的长期稳定性,并且避免质量突然变坏(Qualitaetseinbrueche)。
此外,在塑料膜和金属箔之间可以设置平坦化层。平坦化层具有的厚度大到使得可以补偿塑料膜和金属箔的可能的表面粗糙度。因为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有机层典型地为10nm厚,所以表面粗糙度通过多个层而产生影响。通过使用平面化层,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表面粗糙度通过多个层的影响。此外,平面化层可以有助于改进在塑料膜和金属箔之间的附着。
平面化层可以具有如下材料,该材料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硅氧烷、环氧树脂、聚氨酯、BCB、丙烯酸和具有低介电常数的其他聚合物、无机氧化物及其组合。无机氧化物可以从溶胶-凝胶工艺中得到,其中由胶状的分散物制造凝胶,并且例如包括旋涂玻璃或者真空中沉积的无机氧化物。旋涂玻璃理解为聚硅氧烷或者其他硅氧烷,其溶解在溶剂中,并且作为溶液来施加,并且在高温情况下硬化。在此,形成玻璃状的具有高的SiO2百分比的材料。
除了这种用于平坦化的材料之外,也可以使用自组织单层(英语:self-assembling monolayers,SAM),其此外可以是电隔离物。自组织单层是高级的层,并且在将表面活性的物质和/或有机物质浸入到溶液中时自发地形成。通常,平面化层不必防扩散地成形,因为其设置在塑料膜和致密的金属箔之间。
通过将柔性的塑料膜、平面化层和金属箔组合,可以提供柔性的衬底,其是防扩散的并且适合卷到卷。相对于金属箔,该衬底此外可以有利地制造,其中当使用金属箔作为衬底时,其具有昂贵的制造技术以及其表面的高的粗糙度。
此外,发射辐射的装置在第二电极上以及在衬底上可以具有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封装。薄膜封装可以是薄的层,其完全包围有机层。由此,提供了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柔性的封装,其从所有侧防止氧气和/或水的扩散进入,即使是湿气形式的水的扩散进入。该封装为此可以相对于氧气和水是气密的并且固有地密封的,并且不具有点效应。
在具有上述特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中,在衬底上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该衬底具有金属箔,使得通过该装置所产生的光并不通过衬底,而是通过第二电极耦合输出。这意味着,金属箔使衬底镜面化并且可以改进光通过第二电极的耦合输出。这种发射辐射的装置称为顶部发射器。
此外,薄膜封装和/或玻璃封装可以是透明的。薄膜封装可以包括在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中制造的、厚度为25nm至500nm、例如厚度为100nm的SiO2层。此外,对材料而言,薄膜封装可以包括无机层,例如Al2O3、TiO2、ZrO2、SiO2、Si3N4、SiC或者DLC(类金刚石碳:类金刚石的碳层)或者这些层的组合。
如果封装为玻璃封装,则其可以具有无定形玻璃,该玻璃例如通过电子束蒸发施加数微米、例如3μm的层厚度。
此外,可以将薄膜封装与玻璃封装组合。为此,将薄的玻璃层层压到薄膜封装上。在薄膜封装中的可能的最后的小孔可以通过附加的玻璃封装来抑制。通过附加的玻璃封装,将水和氧气的扩散路径提高了数个数量级并且由此使得扩散变慢。此外,在薄膜封装上的附加的玻璃封装替代了附加的功能层,例如刮擦层和腐蚀层。玻璃封装可以在没有保护气体环境的情况下施加到薄膜封装上并且由此以低的开销来施加。
在第二电极和封装之间或者在封装的背离第二电极的侧上此外可以存在附加的层,这些层例如具有转换发光材料或者光提取结构。由此,由该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可以变化和/或强化。
此外,封装也可以是电隔离的。于是,例如由多个层构成的薄膜封装可以包括SiNx、SiO2、SiNx层构成的层序列。
此外,第二电极可以透明地或者半透明地实施。例如,第二电极可以具有超过50%的透明度。
具有高导电性和透明度的电极材料可以选自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缩写“TCO”)。也可以使用薄的金属箔,其可以具有特别低的表面电阻。这种金属箔可以具有10nm至10μm的范围中的厚度以及远小于5Ω/面积的表面电阻。与此相比,在玻璃上的ITO电极具有15Ω/面积的表面电阻并且ITO-金属-ITO层序列具有5Ω/面积的表面电阻。例如,混合系统如铟锡氧化物/金属/铟锡氧化物也可以作为用于第二电极的材料来提供。
透明导电氧化物是透明的导电材料,通常为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铟或者氧化铟锡(ITO)。除了二元的金属氧化合物例如ZnO、SnO2或者In2O3之外,三元的金属氧化合物例如Zn2SnO4、CdSnO3、ZnSnO3、MgIn2O4、GaInO3、Zn2In2O5或者In4Sn3O12或者不同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混合物也属于TCO族。此外可能的是,TCO并不一定对应于化学计量学上的组分,并且也可以被p掺杂或者n掺杂。
设计为第一电极的金属箔可以具有如下材料:该材料包括铝、铜、铬、金、铂、铬、钼、银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金属箔此外可以至少具有部分层,其分别包括金属铝、铜、铬、金、铂、铬、钼、银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之一,并且彼此堆叠地设置。当发射辐射的装置为顶部发射器时,金属箔不必透明地实施。
在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与衬底之间此外可以设置有结构化的隔离层。该隔离层并不位于该装置的有源区中,也即不位于衬底的被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覆盖的区域上。隔离层可以将金属箔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直接接触电隔离。
隔离层可以具有如下材料:该材料选自Al2O3、TiO2、ZrO2、SiO2、Si3N4、SiC、DLC或者其组合。隔离层此外可以防扩散地成形,并且例如以等离子体施加。
发射辐射的装置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也可以柔性地构建的OLED可以发射彩色光或者白光。在OLED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层。电极将电子或者空穴注入发光层中,在发光层中它们复合并由此导致发光。
此外,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该装置具有上述特征。该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提供塑料膜和金属箔用于制造衬底,
B)将金属箔设计为第一电极;以及
C)在衬底上设置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并且在有机功能层上设置第二电极。在此,衬底可以具有比在方法步骤C)中提供的装置更大的面。
由此,提供了一种方法,其能够实现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其中金属箔构建为第一电极,并且衬底可以有利地制造。该方法同样能够实现制造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括柔性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其中金属箔构建为第一电极。
该方法此外可以包括具有如下步骤的方法步骤A):
A1)制造塑料膜,以及
A2)将金属箔设置在塑料膜上。由此,可以制造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的衬底。
方法步骤A1)包括将用于塑料膜的材料拉伸、挤出或者吹。为了制造塑料膜,其他制造方法也是可能的。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提供衬底的塑料膜。塑料膜也可以柔性地成形。
此外,在方法步骤A2)中可以将用于金属箔的材料气相淀积到塑料膜上。由此,可以薄、致密并且平滑地构建的金属箔被施加到塑料膜上,并且由此提供了衬底,该衬底也适于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并且防止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机层通过氧气或者水的扩散导致的损伤。
通过将金属箔设计为第一电极,金属箔包括两个功能:构建为电极和构建为塑料膜的密封物。为了将金属箔设计为电极,将金属箔导电连接到外部的电端子上,并且成形为使得建立至随后施加的有机功能层的导电连接。
在方法步骤A2)中,此外可以溅射用于金属箔的材料。在溅射之前,可以将塑料膜刻蚀。通过该刻蚀,改进了塑料膜和金属箔之间的附着,并且由此提高了衬底的稳定性。
此外,可以在方法步骤A1)和A2)之间的方法步骤A3)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平面化层。平面化层在此可以成形为使得其通过合适地选择其厚度来补偿塑料膜的表面粗糙度,并且由此能够实现将平滑的金属箔设置在平面化层上。平面化层例如可以以选自1μm至100μm范围中的厚度来成形。
该方法此外可以具有在方法步骤C)之后的方法步骤D),其中在方法步骤C)中提供的装置用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来封装。由此,可以在衬底上施加封装,该封装将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与金属箔一同气密地并且固有密封地封装。
方法步骤D)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D1)将结构化的隔离层设置在衬底的未被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覆盖的区域上,
D2)将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设置在结构化的隔离层和第二电极上。
由此,所述至少一个有机功能层完全被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所包围,并且由此从所有侧被保护免受氧气和/或湿气扩散的影响。
借助附图和实施例要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了传统的顶部发射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氧气和水对不同材料的扩散速率的示意图。
下面的图1和3至7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实施形式。同样地,这些实施形式也可以成形为非柔性的装置。
图1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该装置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具有衬底10、第一电极20、电荷注入层30、电荷传输层40、第一发光层50、第二发光层60、第三发光层70和第二电极80。电荷注入层30、电荷传输层40以及第一发光层50、第二发光层60和第三发光层70一同形成有机功能层100。第一电极20例如可以为阳极,第二电极80例如可以为阴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有有机层。如果第一电极20为阳极,则电荷注入层30为空穴注入层,并且电荷传输层40为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50例如可以发射蓝光,第二发光层60例如可以发射绿光,而第三发光层70例如可以发射红光。其他发光层或者不同层所发射的光的其他颜色序列同样是可能的。此外,可以存在其他有机功能层,例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
但,发射辐射的装置也可以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并且例如具有衬底10、第一电极20、发光层50以及第二电极80,其中发光层50可以发射任意颜色的光。其他在图1中示出的层可以被任选地添加。
用于这些层的示例性材料为:在阳极情况下用于第一电极的氧化铟锡(ITO),在空穴注入层情况下用于电荷注入层的1-TNATA,在空穴传输层情况下用于电荷传输层的s-TAD,用于发射蓝光的层的SEB010:SEB020,用于发射绿光的层的TMM004:Ir(ppy)3(15%),以及用于发射红光的层的TMM-04:TER012。对于阴极、例如第二电极,可以选出金属例如铝、铜、铬或者银。
由电极注入到有机功能层中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使得出现发光。在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哪一侧将光耦合输出取决于衬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否透明地成形。如果衬底和第一电极透明地成形,则为底部发射器,如果第二电极和封装透明地成形,则为顶部发射器。此外可能的是,衬底、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都透明地成形,并且通过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两侧进行发光。
图2示出了顶部发射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该装置具有衬底10(在衬底1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20)、发光层50和第二电极80。衬底在此包括刚性玻璃并且由此并非柔性地成形。通过使用该衬底,需要在衬底上设置附加的第一电极20。所发射的光(其在此通过箭头来表明)通过第二电极从发射辐射的装置耦合输出,并且通过功能层90以及薄膜封装600引导。功能层例如可以包含辐射转换发光材料,以改变所发射的光的波长。此外,功能层可以具有散射结构,以便增强光的强度。薄膜封装600在该情况中透明地成形,使得并不阻碍光的发射。薄膜封装此外用于将所述装置封装,由此有机层不会受氧气或者湿气而损伤。其示意性地在功能层上示出,然而也可以包围整个发射辐射的装置。
图3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该装置具有衬底10,其包括塑料膜1、平面化层2和金属箔3。平面化层2可任选地存在,根据塑料膜1的粗糙度可以将平面化层省去。金属箔3是固有地并且气密地密封的金属箔,其同时成形为发射辐射的装置的电极。其可以设计为阳极或者设计为阴极,并且被结构化地或者未被结构化地施加在塑料膜或者平面化层上。在衬底上布置附加的第一电极由此是不必要的。平面化层此外也可以用于改进在金属箔3和塑料膜1之间的附着。衬底可以将有机层密封以免受湿气和氧气的影响,并且同时用作第一电极,电压可以被施加到该第一电极上以产生辐射发射。
衬底10具有比跟随在后的层更大的面,使得在所有侧上都存在衬底10的面超出其他层的面的交迭。在衬底10上存在结构化的隔离层200,其防止金属箔3和第二电极80的直接接触。隔离层可以具有选自Al2O3、TiO2、ZrO2、SiO2、Si3N4、SiC、DLC或者其组合的材料。隔离层200例如可以为100nm厚的SiO2层,其以PE-CVD方法来制造。
在结构化的隔离层之间施加有机功能层100。在有机功能层100上有第二电极80。借助粘附剂300将玻璃封装400施加到有机层和第二电极80上,使得在玻璃封装400和第二电极80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的侧边缘上,在有机功能层的发射区域之外,可以存在干燥剂500,其吸收可能通过粘附剂300扩散进入的湿气。干燥剂的例子是沸石或者CaO,其被嵌入特氟龙中。在该实施形式中,粘附剂300被施加到隔离层200上。此外,其也可以施加在金属箔3上。
粘附剂可以具有选自环氧化物、丙烯酸酯、硅树脂和漆状材料的材料。
图4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衬底10、隔离层200、有机功能层100和第二电极80类似于图3中的实施形式地成形。封装在此包括薄膜封装600以及玻璃封装400。它们又借助粘附剂300彼此连接。
薄膜封装600例如借助等离子体工艺直接沉积到第二电极80上。在此,涉及透明的薄层,其为气密地防水和防氧气的。在此,例如可以是由100nm厚的SiNx、50nm厚的SiO2和100nm厚的SiNx层构成的堆叠。在该薄膜封装600上无气泡地层压有玻璃封装400,其设置有透明的耐受光的粘附剂。
粘附剂例如可以包括环氧化物、丙烯酸酯、硅树脂、漆状材料和其他粘附的材料。粘附剂的硬化例如可以通过曝光、热或者在双组分胶中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可替选地,也可以使用具有永久粘性的粘附剂。粘附剂可以具有10μm的厚度。
图5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衬底10、隔离层200、有机功能层100和第二电极80类似于图3和4中的实施形式来成形。与图3和4的装置相比,在此存在封装,该封装仅仅包括薄膜封装600。该薄膜封装例如通过等离子体工艺作为透明的薄层直接沉积到第二电极80上,并且气密地防水。薄膜封装例如可以包括较大数目的SiNx、SiO2、SiNx层构成的层堆叠。
在图3至5的实施形式中,可以存在其他的功能层(在此未示出),其具有转换发光材料、耦合输出结构、滤色器、防刮擦材料和/或防紫外材料。这些层可以位于封装之内或者之外。
图6示出了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侧视图。在图3至5中分别示出了封装,该封装完全包围功能层100和第二电极80。在图6中现在示出了,第二电极80从封装(在此为薄膜封装600)中伸出,以便能够从外部电连接。为此,第二电极必须施加到隔离层200上,以便防止与金属箔3的短路。
伸出的第二电极80也存在于根据图3至5的实施形式中,然而在那里出于清楚的原因未被示出。
图7示出了根据图3至6之一的柔性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俯视图,所述装置具有衬底10、结构化的隔离层200和第二电极80。衬底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具有金属箔3的留空,并且在该区域中暴露塑料膜1(通过虚线表明)。该区域可以用于在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层之间的隔离,并且是对于可以在该区域中施加到金属层上的隔离层的替选实施形式。其他的层如平面化层2和有机功能层100出于清楚的原因未被示出。
俯视图要表明的是,第二电极80从封装600(其在此未示出)伸出,以便可以从外部电连接。为了使其并不与金属箔3接触,存在隔离层200。附加地或者可替选地,衬底10在该区域中可以实施为使得并不存在金属箔3,其可以与第二电极触碰并且由此存在与衬底的隔离。
图8示出了对不同材料的氧气的扩散速率RO2和水的扩散速率RH2O。氧气的扩散速率RO2在y轴上以cm3/m2×d×bar来给出,扩散速率RH2O在x轴上以g/m2×d来给出。
PS为标准聚合物,PE为特别开发的聚合物,并且PC为被涂覆的聚合物。在该顺序中,这些聚合物具有降低的扩散速率RO2和RH2O。聚合物PE和PC例如可以在自动化领域或者电子消费设备中用于开关面。扩散速率的该区域用区域I来表示。
此外存在优化的单层LS和多层的层LM,其具有比上面提及的聚合物PS、PE和PC更低的扩散速率,在示意图中通过区域II来表示。其例如可以用于传感器、户外电子设备和白色家电。
区域III示出了更低的扩散速率RO2和RH2O的区域,其例如适于使用有机液晶二极管或者适于应用在有机光电池中。区域IV具有适于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扩散速率。A表征扩散速率RH2O的期望值,该希望值在材料中对能够实现应用在OLED中是必要的。该期望值低到使得该扩散借助通常的测量方法不再能够测量。这种低的扩散值可以通过使用柔性的衬底来实现,该衬底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箔。
在附图和实施例中示出的实施形式可以任意变化。此外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而是允许这里并未说明的构型。

Claims (11)

1.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具有:
-衬底(10),
-在所述衬底(10)上的一个有机功能层堆叠(100),以及
-在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上的第二电极(80),
其中所述衬底(10)包括塑料膜(1)和防扩散的金属箔(3),并且金属箔(3)设置在塑料膜(1)和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之间,并且设计为第一电极,其中所述衬底(10)没有阻挡层,
其中,包括作为第一电极的金属箔(3)的衬底(10)具有比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以及第二电极(80)更大的横向伸展,使得衬底(10)在由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和第二电极形成边界的面的所有侧上都伸出来,
其中,在第二电极(80)和衬底(10)上设置有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用于将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封装,
其中,所述薄膜封装(600)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
其中,所述薄膜封装(600)是气密地防水的,
其中,在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与衬底(10)之间设置有结构化的隔离层(200),
其中,第二电极(80)至少也施加在隔离层(200)上,
其中,第二电极(80)伸出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以便能够从外部电连接,
其中,隔离层伸出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
其中,第二电极具有第一倾斜边缘和第二倾斜边缘,其中第一倾斜边缘和第二倾斜边缘平齐并且倾斜地施加在隔离层上,其中第一倾斜边缘伸出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并且其中第二倾斜边缘并不伸出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衬底(10)是柔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塑料膜(1)比金属箔(3)是更少防扩散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金属箔(3)至少具有部分层,所述部分层分别包括金属铝、铜、铬、金、铂、铬、钼、银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之一并且彼此堆叠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在塑料膜(1)和金属箔(3)之间设置有平面化层(2)。
6.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提供塑料膜(1)和金属箔(3)用于制造衬底(10),
B)将金属箔(3)设计为第一电极;以及
C)在衬底(10)上设置一个有机功能层堆叠(100)和第二电极(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制造塑料膜(1),以及
A2)将金属箔(3)设置在塑料膜(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方法步骤A2)中将用于金属箔(3)的材料气相淀积或者溅射到塑料膜(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方法步骤A1)和A2)之间的方法步骤A3)中在塑料膜(1)上设置平面化层(2)。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具有在方法步骤C)之后的方法步骤D),其中在方法步骤C)中提供的装置用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来封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步骤D)包括如下步骤:
D1)在衬底(10)的未被所述有机功能层堆叠(100)覆盖的区域上设置结构化的隔离层(200),
D2)在结构化的隔离层(200)和第二电极(80)上设置玻璃封装和/或薄膜封装(400,600)。
CN200980129404.8A 2008-07-25 2009-07-21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2106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34717 2008-07-25
DE102008034717.5 2008-07-25
DE102008053326A DE102008053326A1 (de) 2008-07-25 2008-10-27 Strahlungs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rahlungsemittierenden Vorrichtung
DE102008053326.2 2008-10-27
PCT/DE2009/001022 WO2010009716A2 (de) 2008-07-25 2009-07-21 Strahlungs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rahlungsemittierenden 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018A CN102106018A (zh) 2011-06-22
CN102106018B true CN10210601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142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9404.8A Active CN102106018B (zh) 2008-07-25 2009-07-21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72818B2 (zh)
EP (1) EP2308117B1 (zh)
JP (1) JP5794915B2 (zh)
KR (1) KR101596070B1 (zh)
CN (1) CN102106018B (zh)
DE (1) DE102008053326A1 (zh)
WO (1) WO201000971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2091A1 (ja) * 2010-06-04 2011-12-08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電極箔および有機デバイス
JP2012054225A (ja) * 2010-08-04 2012-03-15 Canon Inc 表示装置
KR101430173B1 (ko) * 2010-10-19 2014-08-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7039484B (zh) * 2011-06-27 2020-09-15 薄膜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横向尺寸改变吸收缓冲层的电子部件及其生产方法
US9236583B2 (en) * 2011-11-14 2016-01-12 Konica Minolta,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planar light-emitting unit
ES2648364T3 (es) 2011-12-19 2018-01-02 Inoviscoat Gmbh Elementos luminosos con una disposición electroluminiscente así como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un elemento luminoso
DE102012109228A1 (de) * 2012-09-28 2014-04-0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der Permeabilität einer dielektrischen Schicht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s;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der Permeabilität einer dielektrischen Schicht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s;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s
KR102083448B1 (ko) 2012-12-20 2020-03-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상 증착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증착 방법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8921839B2 (en) * 2013-03-12 2014-12-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spherical back mirror
US9356256B2 (en) * 2013-07-31 2016-05-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53531B1 (ko) * 2014-07-25 2021-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994643B (zh) * 2018-01-02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WO2020208774A1 (ja) * 2019-04-11 2020-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943184B (zh) * 2019-12-13 2022-08-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蒸镀掩模版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1360A (zh) * 2004-04-07 2005-10-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器和制造此显示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9969A (ja) * 1998-05-22 1999-12-10 Tdk Corp 有機el素子
CA2353506A1 (en) * 1998-11-02 2000-05-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for plastic flat panel displays
US6633121B2 (en) * 2000-01-31 2003-10-14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020110673A1 (en) 2001-02-14 2002-08-15 Ramin Heydarpour Multilayered electrode/substrate structures and display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4537448A (ja) * 2001-08-20 2004-12-16 ノバ−プラズマ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気体および蒸気に対する浸透度の低いコーティング
JP4383077B2 (ja) * 2003-03-31 2009-12-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ガスバリア性基板
US7229703B2 (en) 2003-03-31 2007-06-1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Gas barrier substrate
US6888172B2 (en) * 2003-04-11 2005-05-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an OLED formed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EP1712109A4 (en) 2003-12-30 2008-03-19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DE102004022004B4 (de) * 2004-05-03 2007-07-05 Novaled Ag Schichtanordnung für eine organische lichtemittierende Diode
JP2006024535A (ja) 2004-07-09 2006-01-26 Seiko Epson Corp 有機薄膜素子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US7504770B2 (en) * 2005-02-09 2009-03-1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nhancement of light extraction with cavity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JP4830411B2 (ja) 2005-09-07 2011-12-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0585771C (zh) * 2005-12-06 2010-01-2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包封显示元件的方法
US7597603B2 (en) * 2005-12-06 2009-10-06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a display element
DE102006060781B4 (de) * 2006-09-29 2021-09-16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rganisches Leuchtmittel
JP2008311059A (ja) 2007-06-14 2008-12-25 Rohm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1360A (zh) * 2004-04-07 2005-10-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器和制造此显示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9716A2 (de) 2010-01-28
JP2011529244A (ja) 2011-12-01
EP2308117A2 (de) 2011-04-13
CN102106018A (zh) 2011-06-22
DE102008053326A1 (de) 2010-01-28
US20110260201A1 (en) 2011-10-27
JP5794915B2 (ja) 2015-10-14
KR101596070B1 (ko) 2016-02-19
EP2308117B1 (de) 2019-12-11
WO2010009716A3 (de) 2010-05-14
US8772818B2 (en) 2014-07-08
KR20110055568A (ko)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018B (zh) 发射辐射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方法
CN107482042B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装置
KR100941129B1 (ko) 발광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8638032B2 (e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ated with a multilayer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said device
JP5744022B2 (ja) 封止光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021568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378911B (zh) 光电子器件和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US874893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a fil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247701A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7955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制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US969838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WO2018040294A1 (zh) 一种薄膜封装结构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KR20150055627A (ko) 광전자 컴포넌트 및 광전자 컴포넌트를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1671304B1 (ko) 광전자 어셈블리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광전자 어셈블리
KR101676764B1 (ko) 유기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543541B1 (e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96472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n OLED device
US9923173B2 (e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3214427A (ja) 表示装置
CN111668285A (zh) Oled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KR101114348B1 (ko) 유기발광소자의 봉지 구조
KR100417921B1 (ko) 캔리스 유기 전계 발광 디스플레이
JP2003264062A (ja) 無機材料封止された有機発光装置
TWI276231B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drying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KR100746983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7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