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使折叠式自行车摇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不使折叠式自行车摇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国内外汽车越来越多,因此环境污染严重,为此人们提倡外出使用自行车,尤其是各种折叠式自行车更为人们青睐,如电瓶折叠自行车等,但当这些折叠式自行车处在折叠状态时,因其折叠处没有固位结构,故极易晃动,这给折叠自行车出厂运输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欲将折叠后的自行车提拿上楼层、车船,带来很多难麻烦。为要使折叠后的自行车不晃动,人们只好给自行车折开的二部分用绳索扎牢,或装上钢丝搭扣,这样一来自行车不仅外观难看,有些搭扣装置如设计不合理,还会使骑车人的裤衩钩住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如果能有一种简单的结构能使折叠自行车处在折叠状态时自行车折开的二段车架位置能锁定,搬运中不晃动,而骑用时自行车外观又不受任何影响,这将给用车人和折叠自行车出厂运输都带来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能使电动折叠式自行车或普通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后其折叠的二段车架不会晃动且完全不影响自行车行驶中的外观及使用安全的一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辆折叠式自行车,鉴于折叠式自行车上有能使车架分折成二截的铰链折合盒,其中一截车架固接带铰链套的铰链折合盒半部,另一截车架固接带铰链轴的铰链折合盒另半部,铰链套可在铰链轴外转动,因此可在铰链套上增设螺孔,螺孔中旋有螺柱,铰链轴上增设当自行车折叠时可容纳螺柱伸进的铰链轴孔,从而使自行车折叠后不能晃动,它充分利用铰链折合盒开启时具有将螺柱旋入铰链轴孔的操作空间的同时又利用自行车骑用状态时,必定要合拢铰链折合盒的这一特点使固定件隐藏在骑用状态自行车的铰链折合盒内部。
这样,当自行车不在使用状态时,人们为了放便提拿,将车架上的铰链折合盒打开,铰链折合盒打开后,连接在铰链折合盒半边的铰链套及铰链套螺孔中的螺柱暴露在外,人们只要用手操作螺尾柱,就能使螺柱从铰链套螺孔中旋入到铰链轴孔中,于是铰链柱和铰链套即固连为一体,由于铰链套和铰链轴各自固接着车架的半截,二截车架上又固接着自行车所有部件,并且折叠自行车装有车把而易晃动的前轮在折叠时总是紧靠在后轮边上,因此前轮紧靠后轮后,二个轮都变得动弹不得,这样不管折叠自行车运输出厂或平时折叠后提拿,都十分方便。虽然铰链折叠盒内部体积较小,但只要螺柱位置设制合理和作为旋动柄的螺尾柱设计合理,就完全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如当自行车要使用时便可以用手操作螺尾柱,使螺柱从铰链轴孔中脱出,但不要旋出铰链套螺孔,然后合上铰链折合盒,象平时使用折叠车那样将盒关闭,在盒壁的阻挡作用下旋动柄不能旋动,即使旋动也不会掉出盒外。由于铰链折叠盒只是在自行车不使用时的折叠状态下盒才会打开,而平时骑行中折叠盒都处在关闭状态,外人不能看到里面的螺柱、螺尾柱等操作装置,从而具有隐蔽性,并且铰链折合盒和普通的折叠车上的铰链折合盒没有任何二样,也就不会造成裤衩因车上增设该装置而被钩住,而产生安全隐患。上述结构还可以作为由我们设计并获批准的“休闲用折叠自行车”(专利号:201020500784.1)产品中的车架折角多点定位机构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是处在电动折叠自行车或普通折叠自行车车架中段的铰链折叠盒开启时情况。
图2是铰链折叠盒合拢时的情况。
图3是接活络柄的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1是带簧搭扣,2柱套,3是搭扣柱,4是铰链盒左半部,5是螺尾柱,6是尾柱穿孔,7是旋杆,8是挡头(上述的5、6、7、8、组成旋动柄),9是螺柱,10是附加螺孔,11是铰链套螺孔,12是铰链轴孔,13是铰链盒右半部,14是搭扣柱孔,15是楔合凹槽,16是搭扣凹槽,17是余留孔,18是固接在铰链盒右半部的车架(由于在盒外,图中用虚线表示。)19是铰链轴,20是铰链套,21是楔合凸片,22是加强筋凹进部位,23是加强筋,24是固接在铰链盒左半部的车架。
铰链盒左半部4和铰链盒右半部13是通过由铰链轴19和铰链套20组成的铰链来相连。铰链轴19和铰链盒右半部13固连,铰链套20和铰链盒左半部4固连,铰链盒左半部4的上下二边有楔合凸片21,在铰链盒右半部13的上下二边有楔合凹槽15,当铰链关闭时楔合凸片21可嵌入楔合凹槽15中,这样可使铰链二半不位移。铰链左半部4的左边有柱套2,柱套2中间有可以在柱套2中旋动的搭扣柱3,搭扣柱3的中段固插着带簧力搭扣1,当铰链关闭时拉动带簧力搭扣1,使其嵌入到铰链盒右半部13的搭扣凹槽16中,由于柱套2上半部内藏有压簧(由于是现有产品内部不作剖视),因此将使搭扣柱3下端插入搭扣柱孔14中,使铰链盒二半固接。这样铰链盒右半部的车架18和铰链架左半部的车架24就形成一体,使 折盒式车架处于骑用状态。上述这些部件和使用方法是现有各折叠自行车所已经具有的,因此这里不作详细表述。而本专利主要阐述点是,如图所示在铰链套20中开有铰链套螺孔11,在铰链轴19中开有铰链轴孔12,当自行车处在如图中折叠状态时,铰链轴孔12正对着铰链套螺孔11,在铰链套螺孔11中旋入螺柱9,螺柱9的左端头固有螺尾柱5,旋动螺尾柱5就可以使螺柱9旋入或旋出铰链轴孔12。由于当铰链折叠盒需处在合拢状态时,螺柱9必须先从铰链轴孔12中旋出,才能将铰链盒右半部13和铰链盒左半部4合拢,为了不使旋出的螺柱失落,螺柱9虽旋出铰链轴孔12但必需仍停留在铰链盒螺孔11中和铰链套20一起旋动,为了不使螺柱9和铰链盒右半部13相抵,因此螺柱9旋入铰链套的位置必须象图1中那样尽量紧靠近铰链盒左半部4的内面,这样用来旋转螺柱9的螺尾柱5直径就不能太大。但为了加大旋转螺柱9的扭力,故在螺尾柱5中开设尾柱穿孔6,在尾柱穿孔6插入与其滑配的旋杆7,旋杆二端有挡头8,虽然旋杆7和铰链盒左半部贴得较近,如在图中位置上直接旋转,将使挡头8被铰链盒左半部内面阻挡,故挡杆7和尾柱穿孔6间设计成滑配,只要将旋杆7拉向一端(如下端),使其超过加强筋23的中间凹进部位22,这时旋杆7的上端变得很短,因此上端已不再受铰链盒左半部内面的影响,而下端很长,形成杠杆作用,这时用手轻松拉起旋杆7,就可以使旋杆朝纸外方向旋转,待旋杆下端旋转到达上部后,再将其伸长部分下穿,就可使螺柱继续朝同一方向旋转,如果需相反方向旋转,则可将旋杆7上述的工作反向进行即可。这样就可完成螺栓9的旋进或旋出。为在合拢铰链盒时不使旋杆落出盒外,需将旋杆7的中间部位拉到螺尾柱穿孔6中,并将旋杆的下端抵住在加强筋凹进部22的上沿,使旋杆不向下滑,这样铰链盒合拢时铰链盒右半部就将能自然压迫旋杆7使其平贴盒内,并不能再旋动。螺尾柱5也可以不穿入旋杆7,而采用普通旋动螺尾柱,直接用手握住它旋动螺柱,详细情况在图2中介绍铰链盒合拢时一起介绍。图1中的17是原车为通气防潮而设的一个孔,这里称为余留孔。
图1中的附加螺孔10一般可以不设,它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将自行车折开后当推车或当凳用的用户而专门增设,使用时用户可以将螺柱9从铰链套螺孔11中旋出后旋到附加螺孔10中,当左、右二半铰链盒开折至用户所需角度时,便可以将螺柱9用力旋紧而抵住铰链轴19,使铰链轴19和铰链套20不能位移,如果嫌顶力不够,可以在所需停留位置的铰链轴上钻出定位孔,就如铰链轴孔12那样,用它可以代替“休闲用折叠自行车”的车架折角多点定位机构。当用户不需要多点定位时则仍可以将螺柱重新旋入到铰链套螺孔11中。
图2是铰链折叠盒合拢时的情况,该铰链盒的铰链套上采用的是上面提到的普通旋动螺尾柱。图2中的24是固接在铰链架左半部的车架,4是铰链盒左半部,23是加强筋,11是 铰链套螺孔,19是铰链轴,20是铰链套,12是铰链柱孔,9是螺柱。25是增接螺纹柱,13是铰链盒右半部,17是余留孔,26旋动螺尾柱,18是固接在铰链盒右半部的车架。由于现用的铰链折叠盒合拢后内部空间较小,因此图1中的旋动螺柱位置受到限制,图2中提出一种可以使螺柱9斜插入铰链套20中,并将铰链盒右半部的余留孔17改造扩大,使孔的大小形状能使旋动螺柱26在铰链折合盒合拢后能伸入,以扩大工作空间。并利用余留孔17的孔边阻挡住螺栓9,不使其脱出铰链套螺孔。由于螺柱斜插入,使铰链套上的有效螺纹距离缩小,因此可以在原铰链套螺纹前面另外焊接一段增接螺纹柱25,使二段螺纹为一体,人们只要握紧旋动螺尾柱25就能将螺柱9旋入铰链套螺孔11,(也可只在增接螺纹柱25上攻丝,而原铰链套螺孔成为螺柱9的通孔。)当铰链折叠盒开启如图1状态时,螺柱9便可通过铰链套螺孔11后进入到铰链柱孔12中,使自行车在折叠状态下得到定位,不再摇晃。
图3是接活络柄的螺柱。螺柱形式可以有许多种,这里再介绍一种接活络柄的螺柱,图3中的11是铰链套螺孔,20是铰链套,19是铰链轴,9是螺柱,25是增接螺纹,27是螺柱尾槽,28是销轴,29是销孔,30是活络柄,31是旋片。上述的11、20、19、9、25、各件相互结构和图2中一样,这里不再赘述。而不同的是螺柱9的尾端开出一个螺柱尾槽27,槽中放入活络柄30的一端,活洛柄上有销孔29,固插在螺柱尾槽上的销轴28穿入活络柄30的销孔29中,旋片31固定在活洛柄30上,人手握住旋片就能施力旋动螺柱。而当铰链折合盒合拢时,活络柄可以绕销轴28转动而缩小占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