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603B - 蒸发器及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及制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89603B CN102089603B CN200980126834.4A CN200980126834A CN102089603B CN 102089603 B CN102089603 B CN 102089603B CN 200980126834 A CN200980126834 A CN 200980126834A CN 102089603 B CN102089603 B CN 1020896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mister
- cold
- opening portion
- producing medium
- evapori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蒸发器(12)具备成为热物的流路的传热管(15)和对通过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除雾器(18),利用除雾器(18)对利用传热管(15)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然后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向外部排出。在此,将除雾器(18)的配置区域中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区域称为除雾器(18)的开口部。此时,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配置堵塞除雾器(18)的开口部的密闭部(26),除雾器(18)的开口部以密闭部(26)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而且,配置有在除雾器的上游侧对相邻的开口部的区域进行分隔的分隔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及制冷机,更详细来说,涉及能够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蒸发器及制冷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蒸发器具备:成为加热物的流路的传热管;对通过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除雾器。并且,通过传热管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的制冷剂通过除雾器进行气液分离而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从而不会将含有液滴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作为采用所述结构的以往的蒸发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17917号公报
在此,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蒸发器中,由于除雾器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的位置关系,而来自传热管的制冷剂(蒸气)无法均匀地通过除雾器。如此,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有可能发生局部性的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蒸发器及制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具备成为加热物的流路的传热管和对通过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除雾器,并且利用所述除雾器对利用所述传热管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然后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蒸发器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除雾器的配置区域中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区域称为除雾器的开口部时,在所述制冷剂气体排出口附近配置堵塞所述除雾器的开口部的密闭部,并且所述开口部以所述密闭部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且配置有在所述除雾器的上游侧对相邻的所述开口部的区域进行分隔的分隔部。
在该蒸发器中,由于相邻的开口部的区域在除雾器的上游侧由分隔部分隔,因此能抑制各区域间的制冷剂的流通(制冷剂的蔓延)。由此,能够抑制小开口部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因此存在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的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区域中靠近具有小开口面积侧的区域配置。
在该蒸发器中,能更有效地减少从大开口部侧的区域向小开口部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抑制小开口部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而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的所述分隔部在所述除雾器的大致整个宽度上配置。
在该蒸发器中,与分隔部仅向除雾器的宽度方向的局部延伸的结构相比,能更有效地减少向小开口部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的所述分隔部具有与从所述除雾器的下表面到所述传热管组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该蒸发器中,由于从蒸气的产生位置(传热管组)到除雾器的空间由分隔部分隔,因此能更有效地减少向小开口部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制冷机具备上述任一种的蒸发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中,由于相邻的开口部的区域在除雾器的上游侧由分隔部分隔,因此能抑制各区域间的制冷剂的流通(制冷剂的蔓延)。由此,能抑制小开口部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因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图1所记载的蒸发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通常的制冷机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通常的制冷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并不是通过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而且,在本实施例的结构要素中包含维持发明的同一性且能够置换且当然能够置换的部件。而且,该实施例所记载的多个变形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言自明的范围内能够任意组合。
[实施例]
图1及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图1所记载的蒸发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4及图5是示出通常的制冷机的结构图。
[制冷机]
通常的制冷机具备冷凝器10、膨胀阀11、蒸发器12、压缩机13(参照图4)。冷凝器10在冷却水与气相状态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冷凝、液化。膨胀阀11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12在冷凝后的制冷剂与冷水(加热物)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冷水进行冷却。压缩机13在对由蒸发器12蒸发、气化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将其向冷凝器10供给。
在该制冷机中,气相状态的制冷剂利用冷凝器10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冷凝,成为液相状态。接下来,该制冷剂利用膨胀阀11减压到蒸发压力,向蒸发器12供给。接下来,该制冷剂利用蒸发器12进行蒸发气化,与冷水进行热交换。由此,冷水被冷却而实现制冷功能。接下来,该制冷剂从蒸发器12向压缩机13供给,利用压缩机13加压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相状态。然后,该制冷剂利用冷凝器10再次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循环。
[蒸发器]
蒸发器12具有容器14、传热管组15A~15C、冷水入口16、冷水出口17、除雾器18、底板19、除雾器框20、制冷剂气体排出口(流出管)21(参照图5)。容器14是用于导入制冷剂的容器,具有圆筒形状。传热管组15A~15C将成为冷水的流路的多个传热管15捆在一起而构成,使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朝向一方并配设在容器14内的铅垂下方位置。而且,所述传热管组15A~15C在容器14内浸渍在制冷剂中。而且,在容器14内相邻的传热管组15A、15B;15B、15C分别经由折回部22连通。冷水入口16是冷水向传热管组15A的入口部。冷水出口17是冷水从传热管组15C的出口部。除雾器18是将在容器14内产生的蒸气除去的气液分离器,配置在传热管组15A~15C的铅垂上方。底板19是从容器14的下方支承除雾器18的部件。除雾器框20是从上方由除雾器18覆盖而配置的框状部件,将除雾器18夹入并固定在其与底板19之间。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是用于将制冷剂气体向容器14的外部排出的出口,与压缩机13连通(参照图4)。
在该蒸发器12中,首先,将来自膨胀阀11的制冷剂从下方导入到容器14的内部(参照图4及图5)。接下来,该制冷剂与通过传热管15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从而冷水被冷却。接下来,该制冷剂喷到容器14的上方,通过除雾器18。此时,制冷剂中包含的蒸气由除雾器18分离而除去。然后,该制冷剂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向容器14的外部排出,回收到压缩机13侧。
[蒸发器的密闭部]
另外,在该蒸发器12中,如上所述除雾器18被夹入并保持在底板19与除雾器框20之间(参照图5及图2)。此时,底板19及除雾器框20相对于除雾器18的平面部而具有开口部25。因此,制冷剂能够从所述开口部25通过除雾器18。以下,将除雾器18的平面区域中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区域(底板19及除雾器框20的开口部25所处的区域)简称为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在所述结构中,利用传热管15进行了蒸发气化的制冷剂通过开口部25而通过除雾器18(参照图1)。此时,制冷剂利用除雾器18进行气液分离,制冷剂的蒸气成分减少。然后,该制冷剂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向容器14的外部排出,而向压缩机13供给。
在此,在蒸发器12工作时,在容器14内从制冷剂的液面大致均匀地产生蒸气。然而,由于制冷剂(蒸气)仅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排出到容器14外,因此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制冷剂的流速急剧增加(参照图1的波线图形)。此时,制冷剂的流速过大时,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下降,而包含液滴的制冷剂有可能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向外部排出。
因此,该蒸发器12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具有堵塞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的密闭部26(参照图1及图2)。因此,在该密闭部26中,制冷剂不通过除雾器18。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制冷剂在密闭部26中迂回并通过除雾器18,因此制冷剂的流速减少而能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
[蒸发器的分隔部]
另外,在该蒸发器12中,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以密闭部26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参照图1及图2)。即,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由密闭部26堵塞,以该密闭部26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例如,在该实施例中,除雾器18具有长条且矩形的板状形状,使其平面相对于传热管组15A~15C以规定的倾斜角(例如,15[deg])倾斜并沿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延伸(参照图4)。并且,在该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除雾器18的平面中的相对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最接近的区域)配置密闭部26,通过该密闭部26堵塞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而且,以该密闭部26为边界,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25被划分成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和折回部22侧的区域。而且,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相对于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靠近折回部22配置。因此,与形成在冷水入口16侧的开口部25相比,形成在该折回部22侧的开口部25在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窄长,具有更小的开口面积。
在此,在蒸发器12工作时,在容器14内从制冷剂的液面大致均匀地产生蒸气。然而,由于制冷剂(蒸气)仅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排出到容器14外,因此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制冷剂的流速急剧增加(参照图1的波线图形)。因此,在开口部25的区域中,与具有大开口面积的区域(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相比,具有小开口面积的区域(折回部22侧的区域)的制冷剂的流速增大。如此,在小开口部25侧,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下降,而包含液滴的制冷剂有可能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向外部排出。
因此,该蒸发器12具有将相邻的开口部25的区域在除雾器18的上游侧进行分隔的分隔部30(参照图1及图2)。即,以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密闭部26的位置)为边界被划分的开口部25的区域在除雾器18的上游侧由分隔部30分隔。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分隔部30由矩形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并安装在底板19的下表面(传热管15侧的侧面)。而且,分隔部30配置在具有小开口面积的折回部22侧的开口部25,沿该开口部25的密闭部26侧的缘部在除雾器18的宽度方向(传热管组15A~15C的径向)上延伸。而且,分隔部30具有从除雾器18的下表面到传热管组15A~15C附近的程度的高度。因此,除雾器18的下表面与传热管组15A~15C之间的空间由分隔部30分隔成比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靠折回部22侧的区域和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
在所述结构中,由于相邻的开口部25的区域在除雾器18的上游侧由分隔部30分隔,因此能抑制各区域间的制冷剂的流通(制冷剂的蔓延)。即,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且除雾器18的上游侧,能抑制从大开口部25侧的区域(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向小开口部25侧的区域(折回部22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能抑制小开口部25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因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参照图1的实线图形)。而且,在所述结构中,由于能够使蒸发器12小型化,因此具有能够减少产品成本的优点。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分隔部30由平坦的盲板(没有孔的板)构成(参照图2)。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多孔板构成分隔部30(未图示)。即使为所述结构,也能抑制小开口部25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仅在制冷剂气体排出口21附近(大开口部25侧的区域与小开口部25侧的区域的边界位置)配置分隔部30(参照图1及图2)。在所述结构中,与在除雾器的上游侧配置有多个分隔部的结构(未图示)相比,具有能够简化结构而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
另外,在除雾器的开口部以密闭部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大致相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的结构(未图示)中,通过各区域的制冷剂的流速差减小。因此,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省略分隔部30。
另外,在该蒸发器12中,优选将分隔部30在开口部25的区域中靠近具有小开口面积侧的区域配置(参照图1及图2)。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将分隔部30配置在折回部22侧的开口部与密闭部26的边界。在所述结构中,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大开口部25侧的区域(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向小开口部25侧的区域(折回部22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抑制小开口部25侧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加而适当地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此外,在除雾器18的开口部25在冷水入口16侧的区域具有小开口面积的结构中,分隔部30配置在冷水入口16侧的开口部25与密闭部26的边界(参照图3)。
另外,在该蒸发器12中,优选将分隔部30在除雾器18的大致整个宽度(相对于传热管组15A~15C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宽度)上配置(参照图1及图2)。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分隔部30具有与底板19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且在底板19的整个宽度上延伸配置。在所述结构中,与分隔部仅向除雾器的宽度方向的局部延伸的结构(未图示)相比,能更有效地减少向小开口部25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另外,在该蒸发器12中,优选分隔部30具有与从除雾器18的下表面到传热管组15A~15C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参照图1)。即,优选使分隔部30从除雾器18的下表面延伸到传热管组15A~15C附近。在所述结构中,由于从蒸气的产生位置(传热管组15A~15C)到除雾器18的空间由分隔部30分隔,因此能更有效地减少向小开口部25侧的区域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具有能适当地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的优点。
此外,在除雾器18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配置的结构(参照图5)中,从除雾器18的下表面到传热管组15A~15C的高度不一致。因此,在所述结构中,例如,也可以通过使分隔部30具有大致三角形状等,而根据从除雾器18的下表面到传热管组15A~15C的高度来增减分隔部30的高度(未图示)。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蒸发器及制冷机在能够适当地确保除雾器18的气液分离性能方面有用。
符号说明:
10 冷凝器
11 膨胀阀
12 蒸发器
13 压缩机
14 容器
15 传热管
15A~15C 传热管组
16 冷水入口
17 冷水出口
18 除雾器
19 底板
20 除雾器框
21 制冷剂气体排出口
22 折回部
25 开口部
26 密闭部
30 分隔部
Claims (4)
1.一种蒸发器,具备成为加热物的流路的传热管和对通过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除雾器,并且利用所述除雾器对利用所述传热管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然后从制冷剂气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蒸发器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除雾器的配置区域中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区域称为除雾器的开口部时,在所述制冷剂气体排出口附近配置堵塞所述除雾器的开口部的密闭部,并且所述开口部以所述密闭部为边界被划分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多个区域,且配置有在所述除雾器的上游侧对相邻的所述开口部的区域进行分隔的由平坦的盲板即没有孔的板构成的分隔部,抑制各区域间的制冷剂的流通,
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区域中靠近具有小开口面积侧的区域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分隔部在所述除雾器的大致整个宽度上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分隔部具有与从所述除雾器的下表面到所述传热管组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
4.一种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22810A JP2010145011A (ja) | 2008-12-18 | 2008-12-18 | 蒸発器および冷凍機 |
JP2008-322810 | 2008-12-18 | ||
PCT/JP2009/064466 WO2010070951A1 (ja) | 2008-12-18 | 2009-08-18 | 蒸発器および冷凍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9603A CN102089603A (zh) | 2011-06-08 |
CN102089603B true CN102089603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4226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268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603B (zh) | 2008-12-18 | 2009-08-18 | 蒸发器及制冷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0145011A (zh) |
KR (1) | KR101270835B1 (zh) |
CN (1) | CN102089603B (zh) |
WO (1) | WO20100709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13313B2 (ja) | 2010-06-25 | 2014-02-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熱交換器 |
CN102003851A (zh) * | 2010-12-15 | 2011-04-06 | 广州联合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结构 |
JP2012225634A (ja) | 2011-04-04 | 2012-11-15 | Denso Corp | 熱交換器 |
WO2016102045A1 (de) * | 2014-12-23 | 2016-06-30 |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 Core-in-shell-wärmeübertrager mit leiteinrichtung zur besseren verteilung des mediums im abscheideraum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4133A (zh) * | 2005-04-06 | 2008-06-04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满液式蒸发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80359A (ja) * | 1985-06-04 | 1986-12-10 |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 蒸発器 |
JPS62162868A (ja) * | 1986-01-14 | 1987-07-18 | 株式会社東芝 | 蒸発器 |
JPH0197158U (zh) * | 1987-12-21 | 1989-06-28 | ||
JP2783876B2 (ja) * | 1989-11-07 | 1998-08-06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吸収冷凍機 |
JPH06288662A (ja) * | 1993-04-05 | 1994-10-18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冷凍システム |
JPH09155129A (ja) * | 1995-12-12 | 1997-06-17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冷却器の湿分分離装置 |
JP3917917B2 (ja) | 2002-09-05 | 2007-05-2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蒸発器及び冷凍機 |
-
2008
- 2008-12-18 JP JP2008322810A patent/JP201014501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
- 2009-08-18 CN CN200980126834.4A patent/CN1020896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8-18 KR KR1020117002247A patent/KR10127083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8-18 WO PCT/JP2009/064466 patent/WO201007095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4133A (zh) * | 2005-04-06 | 2008-06-04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满液式蒸发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10020316A (ko) | 2011-03-02 |
CN102089603A (zh) | 2011-06-08 |
WO2010070951A1 (ja) | 2010-06-24 |
JP2010145011A (ja) | 2010-07-01 |
KR101270835B1 (ko)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3720B (zh) | 冷冻装置的升华除霜系统以及升华除霜方法 | |
JP6010356B2 (ja) | 車両用コンデンサ | |
CN102089603B (zh) | 蒸发器及制冷机 | |
WO2018147978A1 (en) | Condenser with tube support structure | |
CN202452766U (zh) | 在制冷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改进型降膜式蒸发器 | |
KR101173157B1 (ko) | 수냉식 응축기 및 과냉각용 수냉식 열교환기를 구비하는 차량용 공조 시스템 | |
JP2000249479A (ja) | 熱交換器 | |
WO2008024066A1 (en) |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plant | |
JP4887871B2 (ja) | 吸収式冷凍装置 | |
JP2009292318A (ja) | 熱交換装置 | |
JP3445941B2 (ja) | 多段蒸発吸収型の吸収冷温水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大温度差空調システム | |
JP2006275435A (ja) |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
EP2165135B1 (en) | Refrigerating system | |
US20070296093A1 (en) | Cooling Tower | |
JP6630613B2 (ja) | 凝縮器 | |
JP2010230267A (ja) | 水蒸気圧縮冷凍機システム | |
JP3995525B2 (ja) | 満液二重管式の蒸発器及びアンモニア吸収式冷凍機 | |
JP2008117035A (ja) | 自動販売機 | |
WO2011007606A1 (ja) | 蒸発器および冷凍機 | |
JP3917917B2 (ja) | 蒸発器及び冷凍機 | |
CN101178211A (zh) | 空调 | |
KR20070102190A (ko) | 냉장고용 방열장치 | |
RU2109112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пресной воды | |
CN208170779U (zh) | 一种热泵机组 | |
JP2008107882A (ja) | 自動販売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