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246A -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246A
CN102089246A CN2009801262935A CN200980126293A CN102089246A CN 102089246 A CN102089246 A CN 102089246A CN 2009801262935 A CN2009801262935 A CN 2009801262935A CN 200980126293 A CN200980126293 A CN 200980126293A CN 102089246 A CN102089246 A CN 102089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silicon
product
compound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62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246B (zh
Inventor
拉尔夫-约翰.拉明梅基
约翰娜.尼尼梅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nator P&A Findland Oy
Original Assignee
Sachtleben Pigment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chtleben Pigments Oy filed Critical Sachtleben Pigment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08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2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BNANOSTRUCTURES FORMED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 B82B3/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or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01G23/053Producing by wet processes, e.g. hydrolysing tita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36Compounds of tita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C01P2006/64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b* (yellow-blue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osmetic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含水过程制备晶体尺寸小于15nm的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的方法,以及涉及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掺杂硅的二氧化钛产物。在制备所述二氧化钛产物的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中,使用含硅化合物以提供所述具有小晶体尺寸的二氧化钛产物。

Description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备晶体尺寸小于15nm的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microcrystallin titanium dioxide)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微晶二氧化钛指的是具有的晶体尺寸比颜料二氧化钛的尺寸小5~10倍的二氧化钛,TiO2。微晶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0nm,其使得该微晶二氧化钛具有高可见光透光性的光学性能。另一方面,紫外线照射被很好地过滤,也就是说,紫外线被吸收以及被透明的二氧化钛反射。因此,微晶二氧化钛可以应用于如防晒等多种领域中,在这些领域中需要具有紫外线保护性能和优异的透明性。在这些应用中,利用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可以取得最好的结果。相比较锐钛矿型,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晶体的优势在于,与锐钛矿型相比,其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紫外线保护。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涉及以下特定要求:获得受控的小晶体尺寸、晶体尺寸分布窄和合适的晶形、以及进一步防止颗粒凝聚的倾向、并改善颗粒的分散性。另外,对制备方法通常有经济效益和使用生态可接受的材料和方法步骤这些方面的要求。
有很多用来制备微晶二氧化钛的方法,例如气相法和起始于含水沉淀物的方法。通常在气相法中,在二氧化钛的结晶过程中首先形成锐钛矿型,这是因为在晶体生长的初始阶段锐钛矿型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形式。由于形成较小的晶体,因此经常使得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尤其是在具有较高反应速率的气相反应中更是如此,即,更短的反应时间对于金红石型的实际晶体生长是不够充足的。采用这种方法时,可以通过充分地提高反应温度来制备金红石型晶体,更高的温度使得金红石型在热力学上更为有利。然而,由于如此高的反应温度极大地增加了晶体尺寸,无法得到10nm的尺寸。
US 5698177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TiO2的气相合成方法,其中与待挥发的TiCl4相容的掺杂剂用于改良TiO2的物理性能。提及SiCl4是可能的掺杂剂,其能够使锐钛矿型的量最大化并使其颗粒尺寸最小化,因此增加了终产物的比表面积。然而,操作TiCl4是极其困难的。TiCl4是反应活性非常强的且倾向于在气相中形成氯化合物。另外,气相反应在纯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燃烧步骤中所有的杂质将进入到二氧化钛晶体中。在文献中记载了对锐钛矿相和其比表面积进行控制,其中金红石型比率仍小于17%。
EP 1514846公开了通过等离子体进行的气相合成,其中使用SiO2前体主要用于防止凝聚,因此减少了具有过大尺寸的颗粒的数量以及增加了比表面积。
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EP 0444798,记载了用来制备具有的晶体尺寸小于100nm的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的含水过程(aqueous process)。在该过程中,首先用碱处理固体二氧化钛水合物,优选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从而达到碱性pH。之后,用盐酸酸化经碱处理过的沉淀物,将该盐酸的终浓度调节至8~25g/l。中和由碱和酸进行处理得到的沉淀物,优选中和至pH为4~6。通过此方法,得到金红石型比率为99.5%且晶体尺寸的数量级通常为25nm的二氧化钛,适当选择过程参数甚至可以使晶体尺寸低至15nm。
US 5536448公开了通过液相过程来制备树枝状或星状TiO2。向二氧化钛水合物的含水分散体中加入碱以调节pH至中性值,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90~100℃。将所得的产物进一步分散在水中,并和盐酸以HCl比TiO2的摩尔比为1~4∶1来混合。于85~100℃熟化该分散体数小时,从而生成树枝状或星状TiO2微粒。通过在水中使二氧化钛产物形成浆料和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的硅盐,可使得这些产物颗粒被例如硅氧化物或氧水合物(oxyhydrate)涂覆。沉积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上的涂层改善了产物的分散性和分散体的稳定性。
也可以通过氯氧化钛的热水解作用来制备微晶氧化钛,如在Bekkerman,L.I.;Dobrovol′skii,I.P.;Ivakin,A.A.的“钛(IV)溶液组合物和沉淀条件对固相结构的影响(Effect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itanium(IV)solutions and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id phase)”Russ.J.Inorg.Chem.1976,21,223-226中所记载的,或如在EP 1443023中所公开的,通过中和,例如加热氯氧化钛和溶剂的混合物至60℃,加入NaOH并焙烧所得的产物。上述这些方法的缺陷通常是较难对氯氧化物溶液的原料(四氯化钛)进行操作,这是因为其容易挥发且另外在稀释过程中必须进行冷却。另外,使用此类方法通常和腐蚀问题、安全风险和相对高的生产成本有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其具有优异的可见光透光性和抑制紫外线照射的能力。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安全的且工业可行的方法制备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
发明的简要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权利要求1的制备微晶二氧化钛的方法和权利要求12的产物,该产物通过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
发明人发现,晶体尺寸非常小的二氧化钛产物可以通过在含水工业过程中向用来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产物的方法中加入水玻璃而得到。另外,具有所期望性能且满足应用需求的终产物可以通过在方法合适的阶段中优化调节盐酸的浓度来得到。
所得的产物是非常透明的且提供了优异的紫外线保护性质,因此使得该产物适合用作化妆品工业中的紫外线防晒(UV screen)成分,以及适合用于涂层用的各种清漆(varnish)中,例如木材防腐剂等。本发明产物特别适合用于需要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极好的透明性且同时可以过滤紫外线的应用领域中。其他的合适的应用领域例如光电设备如LED灯,这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高折射率和极好的透明性是重要的特征。
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以已知的方式将含钛的物质转化成合适的形式以得到用来制备二氧化钛的原料。所述的含钛物质可以是钛铁矿、其富集的形式或另一可以制备含钛的原料的不纯的二氧化钛原材料。优选由钛铁矿制备所述的二氧化钛的原料。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钛的原料主要包含二氧化钛水合物(titanium dioxide hydrate)。
所述二氧化钛的原料优选是利用硫酸盐法由钛铁矿得到的经清洗的固体二氧化钛水合物沉淀物。更优选地,由如EP 0444798中所记载的钛铁矿、其富集的形式或另一不纯的二氧化钛原材料来制备。
所述二氧化钛的原料也可以是通过任何商业方法可能被沉淀或经重结晶的钛化合物,优选氯氧化钛(titanium oxychloride)。最优选地,由钛酸钠制备所述氯氧化钛。
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得的二氧化钛产物是微晶的,根据针对制备过程所选的参数和对晶体尺寸的影响,该微晶体优选具有的晶体尺寸小于15nm,更优选小于12nm,最优选小于11nm。
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控制微晶二氧化钛、优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和晶形。在二氧化钛产物中,金红石晶形的比率优选大于70%,更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9%,例如99.5%。根据所期望的应用领域,利用硅和盐酸的组合添加对金红石型的百分比进行控制。大体上,添加大量硅和低浓度的盐酸使得金红石百分比为约70%,而加入较少的硅和较高浓度的盐酸使得金红石百分比大于99.5%。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含水过程制备微晶二氧化钛产物。在该情况中,工艺溶液(process solution)优选主要为含水混合物(aqueous mixture)或溶液。更优选使用含水浆料,也包含在不同阶段沉淀出的固体物质。在通常为多步过程的至少一个步骤中,使用含硅化合物以提供具有所述小晶体尺寸的二氧化钛产物。所述含硅化合物的加入抑制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晶体的生长,从而导致生成最终的微晶二氧化钛产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首先将二氧化钛原料用碱进行处理以得到碱性pH值。在该情况中,将二氧化钛原料在水中浆化从而得到稠度为250~450g/l的浆料。向该浆料中加入所述碱。所述碱优选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在升高的温度下进行该处理。优选将碱的浓度调节至每升水约300~350g NaOH当量。升高的温度优选为约60℃或更高。在该温度下优选搅拌浆料超过1小时。
如果二氧化钛原料是硫酸盐法的中间体,例如二氧化钛水合物,所述用碱以得到溶于盐酸的钛酸钠的处理优选在约95℃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优选进行两个小时。该处理可以在由蒸汽间接加热的搅拌式反应器中进行。碱处理后的中间体的pH值优选大于11。
优选在仍然较热的时候,或用热水(优选用温度小于60℃的水)清洗碱处理后得到的钛沉淀物,并且过滤。清洗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不含硫酸根离子的沉淀物,因此可以使用已知的氯化钡测试对清洗结果进行检查。然后,将不含硫酸盐和含钠的沉淀物在水中浆化,以得到二氧化钛浓度范围为100~250g/l,优选170~210g/l的浆料。
向经碱处理的沉淀物或该中间体中加入含硅化合物。优选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硅化合物,优选在升高的温度下,优选在大于50℃的温度下进行,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搅拌。在TiO2结晶过程中,所述硅化合物需要以水溶的形式从而作为接受处理的溶液中的辅剂使其分布尽可能地均匀。由此可以控制反应发生的均匀性,以及相应地得到质量非常均匀的二氧化钛产物。在碱性条件下,硅化合物通常是可溶的形式,并且因此溶液的pH应当大于9.8。
优选地,本发明的硅化合物主要是水溶性的硅酸盐,更优选是水玻璃。术语“水玻璃”表示易溶于水的硅酸钠的浓缩溶液,主要包括原硅酸钠(Na4SiO4)和偏硅酸钠(Na2SiO3)(CAS号6834-92-0)。待加入的硅化合物优选为水溶液的形式。本方法中加入的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大于60g/l(以SiO2计算)。
在碱处理和加入含硅的化合物之后,将其沉淀物或浆料用盐酸进行处理,其中根据所期望的金红石型的量和该方法的经济性要求,该盐酸的终浓度被调节至期望的数值其范围为15~65g/l,优选为30~50g/l,更优选为30~40g/l。浓盐酸(37重量%)优选用作酸。利用滴定来控制HCl的浓度,如有必要,重新调节HCl的浓度。加酸后,优选提高浆料的温度至80~100℃范围,在该温度下,优选使浆料沸腾并搅拌20~180分钟。盐酸的添加时间取决于每批的规模(batch size)。发现硅的添加可以减小晶体尺寸,但是另一方面却促进形成锐钛矿型。通过调节酸浓度对此进行补偿从而得到含更高比率的金红石型的终产物。
优选地,也可以在酸处理后加入含硅化合物。在该情况中,发现硅将阻止金红石的形成以及减少二氧化钛的光活化性(photoactivity),即,改善其耐光性(photostability),这是例如在化妆品应用中所期望的性能。另一方面,认为锐钛矿型更优选用来制备例如具有高光活化性和低耐光性的优异和有效的光催化剂。结果,二氧化钛产物因此具有改善的性质和更高抵抗力。另外,可以在加热炉中仍加热经清洗的产物至高温而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不生长。该热处理可能主要减少了比表面积,以及改善终产物的热稳定性。已知的是,主要通过降低比表面积来提高产物的分散性能。更好的耐热性,即意为当温度升高时在产物中不会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其在例如各种高温催化应用中是优选的性能。在上述这些情况中二氧化钛的小晶体尺寸是有利的。
也可以向清洗后的产物中加入含硅化合物,即在“涂覆步骤”中,如已知的一样在该步骤中可以对二氧化钛的性能进行调节从而使其更适于各种应用。例如,可以以此方式对二氧化钛的耐光性和分散性进行调节。
在碱处理、添加含硅化合物或任何其他的添加之后,以及在酸处理后对浆料进行中和。优选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通常至少是200g/l,优选为200~400g/l。在本文中,术语“中和的”指的是pH值是4~6,优选5~6。根据浆料量优选混合经中和的浆料10~60分钟。通过中和加入的硅被附着在正在形成的二氧化钛上。
在中和后,过滤沉淀物,即生成的二氧化钛产物,用水清洗且利用本身已知的方式进行干燥,优选在95~110℃。可以已知的方式对该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例如焙烧。
在酸处理前,用SiO2表示且基于TiO2,根据本发明待加入的硅化合物的量,优选为0.5~10重量%,优选为2~3%,更优选为2~2.5%。可以发现硅几乎完全地掺入终产物中,即,终产物中的硅的量相当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的硅的量。如果硅处理步骤在酸处理之后进行,则用SiO2表示且基于TiO2,在该步骤中待加入的硅的量优选小于40重量%,优选为2~39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案,制备碱溶液,优选氢氧化钠溶液,且在该碱溶液中加入硅化合物。向该混合物中进一步加入二氧化钛原料,所述材料优选主要是氯氧化钛,更优选是氯氧化钛的水溶液。用碱将该混合物的pH调节至4~7,然后过滤和干燥形成的沉淀物,即二氧化钛产物。
碱溶液(优选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的范围可以是例如200~400g/l。可以加热该碱性溶液,优选加热至约60℃。在调节pH之前,加热该混合物,优选至低于90℃。
氯氧化钛优选市购的氯氧化钛溶液,其中Ti浓度范围为150~300g/l(用TiO2表示)。在氯氧化钛溶液中存在有盐酸,可以提高混合物中的盐酸浓度至20~25g/l,在中和前可以优选使混合物沸腾小于1小时。
优选地,含硅化合物主要是水溶性的硅酸盐,优选水玻璃。待加入的硅化合物优选是水溶液的形式。更优选地,在过程中待加入的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大于60g/l(用SiO2计算)。
在此实施方案中,加入含硅化合物以提供具有基于TiO2为0.5~5重量%,优选具有1~2.5重量%,更优选具有1.5~2重量%的所述化合物(用SiO2表示)的终产物。
此实施方案的优势在于加入和首先描述的实施方案相比更少的硅可以得到甚至更小的晶体尺寸,即,更容易得到所期望的小晶体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制备碱溶液,优选氢氧化钠溶液。向所述溶液、优选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二氧化钛原料、优选主要是氯氧化钛。用碱调节混合物的pH值至4~7后,过滤和干燥沉淀物从而形成二氧化钛产物。
使用的碱溶液的浓度范围例如为300~800g/l。加热该碱性溶液,优选加热至约60℃。在调节pH之前,可以加热该混合物,优选加热至低于90℃。
氯氧化钛优选市购的氯氧化钛溶液,其中Ti浓度范围为150~300g/l(用TiO2表示)。在氯氧化钛溶液中存在有盐酸,可以提高混合物中的盐酸浓度至20~25g/l,在中和前可以优选使混合物沸腾小于1小时。
利用该方法,得到晶体尺寸为10nm的微晶二氧化钛产物,产物中的金红石比率大于7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微晶二氧化钛产物,产物的晶体尺寸降低至小于15nm。所形成的产物优选金红石型,其具有的金红石的百分比大于7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9%。该产物的特征在于,根据制备方法该产物在其结构中优选含有大量的硅作为二氧化钛产物的一部分,这一点不是常规的,已知的常规的形式是SiO2涂层沉积于生成的二氧化钛产物的外表面上。在用硅化合物进行任何涂层处理之前,以SiO2来表示且基于TiO2,结构中的硅含量为0.5~10重量%,优选为2~3重量%,更优选为2~2.5重量%。
现在通过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1
通过亚硫酸盐方法制备二氧化钛开始于富钛铁矿(enriched ilmenite)和硫酸的反应。形成的固体反应饼溶解于水和酸废液中。除去杂质并利用结晶来分离硫酸铁(iron sulfate)。浓缩含钛溶液并通过水解沉淀出二氧化钛水合物。对该沉淀物进行多步清洗使其不含盐。
根据文献EP 0444798,提供约10吨(用TiO2表示)的清洗过的二氧化钛水合物沉淀物,并将其在水中浆化使其稠度为300~400g/l,350g/l是所期望的稠度值。在60℃时通过加入15吨的NaOH水溶液将所得的浆料调节至强碱性,pH值大于11,其中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700g/l。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5℃,然后于该温度搅拌该混合物两小时。在该处理过程中,二氧化钛水合物和碱反应得到固体钛酸钠,然后用热水清洗该浆料以除去硫酸根离子直到氯化钡沉淀过程中未在滤液中发现硫酸根。
在水中浆化含钠不含硫酸根的滤饼得到浓度为约180g/l(用二氧化钛表示)的浆料,之后在持续搅拌下将该浆料加热至70℃。然后,通过加入浓盐酸(37重量%)将浆料的酸含量调节至所期望的值,在这个情况中为25g/l。利用滴定控制HCl的浓度,如有必要,重新调节HCl的浓度。进一步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0℃,在该温度下,使浆料搅拌沸腾120分钟。
在盐酸处理之后,冷却浆料至约60℃,然后用300g/l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至pH值为5.5。将浆料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沉淀物、用水清洗且在105℃时干燥该沉淀物。测定金红石的百分比(R%)、金红石和锐钛矿相的平均晶体尺寸和产物中的SiO2含量。所得结果列在下表1中。
实施例2~12
如实施例1所述制备氧化钛和水合钛氧化物(titanium oxyhydrate),然后如实施例1所述,用碱处理钛氢氧化物,基本上根据文献EP 0444798来进行。
然后,在水中浆化含钠不含硫酸根的滤饼得到浓度为约180g/l(用二氧化钛表示)的浆料。加入SiO2含量为63g/l的水玻璃调节浆料的SiO2含量至所期望的数值,持续搅拌下将该浆料加热至70℃。所期望的水玻璃量列在表1中。在实施例2~6中,加入的存在于水玻璃中的SiO2的量保持不变且基于TiO2保持为2重量%,其中盐酸浓度在25~55g/l范围内变化。实施例7~9中加入的SiO2量为2.5%,并改变盐酸的浓度。实施例10~12中分别加入的SiO2量为3%。
然后,通过加入浓盐酸(37重量%)将浆料的酸含量调节至表1列出的所期望的值。利用滴定控制HCl的浓度,如有必要,重新调节HCl的浓度。进一步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0℃,在该温度下,使浆料搅拌沸腾120分钟。
在盐酸处理之后,冷却浆料至约60℃,之后用300g/l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至pH值为5.5。搅拌浆料30分钟后,过滤沉淀物,用水清洗且在105℃时干燥该沉淀物。通过X射线衍射(nm)测定金红石的百分比(R%)、产物中的金红石和锐钛矿相的平均晶体尺寸,测定产物的SiO2含量(相对于TiO2的重量百分比)。
所得结果列在下表1中。
表1列出的结果清楚示出了SiO2对减少晶体尺寸的影响以及盐酸浓度对金红石形成的影响,通过提高盐酸浓度可以提高金红石的百分比。
用X射线衍射方法以已知的方式测定金红石的百分比和相的晶体尺寸。
表1
Figure BDA0000043016460000091
实施例13~16
在水中浆化实施例1制备的含钠滤饼的形式的约114g的TiO2,从而得到浓度约186g/l(以二氧化钛计算)的浆料。向浆料中加入SiO2含量为63g/l的水玻璃得到2.5重量%的SiO2浓度(基于TiO2)。持续搅拌下将浆料加热至70℃。
然后,在一分钟内向浆料加入浓盐酸得到盐酸浓度约为65g/l。进一步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0℃,在该温度下,使浆料搅拌沸腾120分钟。在盐酸处理之后,冷却溶液至约60℃。
以水玻璃的形式加入所期望的SiO2量,然后,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至pH值为5.3。将浆料搅拌30分钟后,过滤浆料和用水进行清洗。在240℃的旋转炉中干燥饼120分钟,并在550℃时焙烧90分钟。然而未对实施例13的样品进行焙烧。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043016460000101
表2的结果示出在和盐酸进行沸腾后加入的SiO2阻止了在后续的处理步骤(例如干燥和焙烧)中金红石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
实施例17
在水中浆化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含钠滤饼的形式的5100g的TiO2,从而得到二氧化钛浓度为约183g/l的浆料。
向浆料中加入含63g/l SiO2的水玻璃,得到以TiO2的重量计,浓度为2.2%的SiO2。在持续搅拌下将浆料加热至70℃。之后,在约15分钟内向浆料加入浓盐酸使得盐酸浓度为44.1g/l。进一步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0℃,在该温度下,使浆料搅拌沸腾120分钟。在盐酸处理之后,冷却溶液至约60℃。加入15.9升的水玻璃,其相当于20重量%的SiO2(基于TiO2),然后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得到pH为5.5。将浆料搅拌30分钟后,过滤沉淀物并用水进行清洗(清洗用的水的量为钛量的约10倍)。在水中浆化饼并进行喷雾干燥(Gea Niro A/S(id 092-1203-00))。测定的产物中的金红石百分比大于99.5重量%,金红石的平均晶体尺寸是10nm,以及SiO2含量是11.08%。
实施例18和19
在650℃的转鼓炉(rotary drum oven)中焙烧如实施例17所述制备的喷雾干燥的产物,然后通过浆化产物得到稠度为400g/l。将浆料分成两部分。向其中一部分(实施例18)加入20重量%的甘油(以TiO2的重量计)。将混合物搅拌45分钟并进行喷雾干燥。向另一部分(实施例19)加入13重量%的甘油(以TiO2的重量计)。将混合物搅拌45分钟并进行喷雾干燥。
测量下述产物参数:
Figure BDA0000043016460000102
Figure BDA0000043016460000111
已知使用BET方法通过氮吸附对比表面积进行测量。
实施例20
在水中浆化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含钠滤饼的形式的5100g的TiO2,从而得到二氧化钛浓度为203g/l的浆料。向浆料中加入含63g/l SiO2的水玻璃从而使得以TiO2的重量计,SiO2的浓度为2.2%。在持续搅拌下将浆料加热至70℃。之后,在约15分钟内向浆料加入浓盐酸使得盐酸浓度为36g/l。进一步提高浆料的温度至90℃,在该温度下,使浆料搅拌沸腾45分钟。盐酸处理后,冷却溶液至约60℃。在30分钟内加入19.5升的水玻璃,其相当于25重量%的SiO2(基于TiO2)。温度下降至不低于75℃。在75℃时搅拌45分钟,然后用氢氧化钠将pH值提高至9.5。在75℃时继续搅拌45分钟,然后用硫酸(30重量%)进行中和得到pH值为4.5。将浆料搅拌30分钟,然后进行pH控制和如有必要,进行调节。加入冷蒸馏水使温度降低至约60℃。如有必要,在60℃时调节pH至4.5~4.7。取出5ml浆料,使用实验室规模的Moore过滤设备(吸滤器)进行过滤和清洗。在105℃时干燥少量。
对下述产物参数进行了分析:
Figure BDA0000043016460000112
实施例21
市购的氯氧化钛(由Kronos制备)用作钛源,以TiO2计算,Ti含量为205g/l,HCl含量为321g/l。进行HCl处理,HCl含量调节为20~25g/l。
将0.800升的浓度为342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60℃。加入4.5mlSiO2含量为63g/l的水玻璃。在5分钟内向溶液中加入1.068升的氯氧化钛。搅拌5分钟后,以1℃/分钟的速率加热至80℃后,在该温度下使混合物沸腾30分钟,在该过程中持续进行混合。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然后混合30分钟。过滤沉淀物且在105℃时干燥。分析结果是产物的R%大于99.5重量%,金红石的晶体尺寸是5nm。
实施例22
如实施例21,市购的氯氧化钛(由Kronos制备)用作钛源,以TiO2计算,Ti含量为205g/l,HCl含量为321g/l。进行HCl处理,HCl含量调节为12g/l。
将0.494升的浓度为76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60℃。在5分钟内向溶液中加入1.068升的氯氧化钛。搅拌5分钟后,以1℃/分钟的速率加热至80℃,在该温度下使混合物沸腾30分钟,在该过程中持续进行混合。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然后混合30分钟。过滤沉淀物且在105℃时干燥。分析结果是产物的R%大于99.5重量%,金红石的晶体尺寸是10nm。虽然以此方式制备的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小,但通过加入硅化合物(例如实施例21中的水玻璃)还可以进一步减小晶体尺寸,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晶体尺寸到此实施例得到的结果的一半。

Claims (14)

1.利用含水过程制备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的方法,所述金红石型微晶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小于15nm,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中,使用含硅化合物以提供所述具有小晶体尺寸的二氧化钛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用碱处理二氧化钛原料从而得到碱性pH值,以及
b)向在步骤a)中得到的沉淀物中加入含硅化合物,以及
c)使用终浓度范围调节至15~65g/l的盐酸处理在步骤b)中得到的沉淀物,以及
d)中和在步骤c)中得到的沉淀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原料主要包含二氧化钛水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一定量的所述含硅化合物,使得按TiO2的重量计,终产物中的所述化合物的含量为0.5~10%,优选为2~3%,更优选为2~2.5%,所述化合物以SiO2来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调节所述盐酸的终浓度至15~65g/l,优选至30~50g/l,更优选至30~40g/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在盐酸处理步骤c)之后,在中和步骤d)之前加入所述含硅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盐酸处理步骤c)之后,以及在中和步骤d)之前,按TiO2的重量计,在终产物中加入的硅化合物的量小于40%,优选为2~39%,更优选为10~30%,所述化合物以SiO2来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向碱溶液中加入硅化合物,以及
b)向步骤a)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原料,以及
c)将在步骤b)中得到的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4~7,以及
d)过滤并干燥所形成的沉淀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原料主要包含氯氧化钛。
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一定量的所述硅化合物,使得按TiO2的重量计,终产物中的所述化合物的含量为0.5~5%,优选为1~2.5%,更优选为1.5~2%,所述硅化合物以SiO2采计算。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化合物包含水溶性的硅酸盐,优选水玻璃。
12.微晶二氧化钛产物,其通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且具有的晶体尺寸小于15n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产物,其特征在于,在晶形中金红石的比率大于70%,优选大于90%,更优选大于99%。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产物,其特征在于,在利用硅化合物进行的任何涂覆处理之前,以SiO2来计算,按TiO2的重量计,所述产物的结构中含有0.5~10重量%、优选2~3重量%、更优选2~2.5重量%的硅。
CN2009801262935A 2008-07-07 2009-06-30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85707 2008-07-07
FI20085707A FI122244B (fi) 2008-07-07 2008-07-07 Menetelmä pienikiteisen rutiilimuotoisen titaanioksidin valmistamiseksi ja menetelmällä valmistettu tuote
PCT/FI2009/050587 WO2010004086A2 (en) 2008-07-07 2009-06-30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crystalline titanium oxi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246A true CN102089246A (zh) 2011-06-08
CN102089246B CN102089246B (zh) 2013-07-10

Family

ID=39677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62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246B (zh) 2008-07-07 2009-06-30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268203B2 (zh)
EP (1) EP2297041B1 (zh)
JP (1) JP5713895B2 (zh)
CN (1) CN102089246B (zh)
AR (1) AR072475A1 (zh)
ES (1) ES2398138T3 (zh)
FI (1) FI122244B (zh)
PL (1) PL2297041T3 (zh)
SI (1) SI2297041T1 (zh)
WO (1) WO201000408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519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半导体光催化材料Na0.23TiO2的制备方法
CN116332227A (zh) * 2023-03-23 2023-06-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TiO2星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2244B (fi) 2008-07-07 2011-10-31 Sachtleben Pigments Oy Menetelmä pienikiteisen rutiilimuotoisen titaanioksidin valmistamiseksi ja menetelmällä valmistettu tuote
AU2012329204B2 (en) 2011-10-28 2016-06-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eated inorganic core particles having improved dispersability
EP2748277B1 (en) * 2011-12-16 2018-08-22 Lumileds Holding B.V. PHOSPHOR IN WATER GLASS FOR LEDs
EP3257816A1 (de) * 2016-06-14 2017-12-20 Kronos International, Inc. Herstellung von nano-partikulärem titandiox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428A (en) * 1978-07-06 1980-01-24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Finely divided titanium dioxide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thereof
FI89900C (fi) 1990-03-01 1993-12-10 Kemira Oy Nytt framstaellningsfoerfarande av titandioxid
AU675000B2 (en) 1993-10-22 1997-01-16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Dendrite or asteroidal titanium dioxide micro-p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5698177A (en) * 1994-08-31 1997-12-16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Process for producing ceramic powders, especially titanium dioxide useful as a photocatalyst
JP4316064B2 (ja) * 1998-09-18 2009-08-19 古河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酸化チタン系光触媒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TW200420499A (en) 2003-01-31 2004-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itanium oxide
US7217407B2 (en) 2003-09-11 2007-05-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lasma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US20050119398A1 (en) 2003-09-11 2005-06-02 Lu Zhang Plasma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FI117754B (fi) * 2004-02-06 2007-02-15 Kemira Pigments Oy Titaanidioksidituote, sen valmistusmenetelmä ja käyttö fotokatalyyttinä
CA2623627C (en) 2005-09-30 2012-08-07 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rutile titanium dioxide fine particle
JP4550753B2 (ja) * 2006-03-17 2010-09-22 テイカ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された酸化チタンゾルの製造法
FI124294B (fi) * 2007-08-16 2014-06-13 Sachtleben Pigments Oy Menetelmä hyvin dispergoituvan mikrokiteisen titaanidioksidituotteen valmistamiseksi, tuote ja sen käyttö
FI122244B (fi) 2008-07-07 2011-10-31 Sachtleben Pigments Oy Menetelmä pienikiteisen rutiilimuotoisen titaanioksidin valmistamiseksi ja menetelmällä valmistettu tuot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519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半导体光催化材料Na0.23TiO2的制备方法
CN109225193B (zh) * 2018-09-21 2021-03-30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半导体光催化材料Na0.23TiO2的制备方法
CN116332227A (zh) * 2023-03-23 2023-06-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TiO2星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332227B (zh) * 2023-03-23 2024-05-1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TiO2星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122244B (fi) 2011-10-31
AR072475A1 (es) 2010-09-01
JP5713895B2 (ja) 2015-05-07
CN102089246B (zh) 2013-07-10
PL2297041T3 (pl) 2013-04-30
JP2011527282A (ja) 2011-10-27
FI20085707A0 (fi) 2008-07-07
EP2297041A2 (en) 2011-03-23
US8268203B2 (en) 2012-09-18
WO2010004086A3 (en) 2010-03-04
SI2297041T1 (sl) 2013-04-30
EP2297041B1 (en) 2012-11-14
US20110180769A1 (en) 2011-07-28
WO2010004086A2 (en) 2010-01-14
ES2398138T3 (es) 2013-03-13
FI20085707A (fi) 2010-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m et 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of TiO2 ultrafine powders from aqueous TiOCl2 solution
KR100277164B1 (ko) 저온균질침전법을이용한사염화티타늄수용액으로부터의결정성tio₂초미립분말의제조방법
EP2178798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well-dispersable microcrystalline titanium dioxide product
US5840111A (en) Nanodisperse titanium dioxide,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02089246B (zh) 微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US7763232B2 (en)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titanium oxide particles, and particles and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JPH04214030A (ja) 二酸化チタンの製法
AU2002250084A1 (en) Improv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Opacity, Durable Pigment
EP1373413A1 (en) Improv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opacity, durable pigment
CN103635542A (zh) 经过处理的无机颗粒
US20050123471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titania solution
FI100519B (fi) Menetelmä titaanioksidien alumiini-ioneja sisältävän ydintäjäsuspensio n tuottamiseksi ja anataasisen titaanidioksidipigmentin valmistamiseks i mainitun suspension avulla samoin kuin menetelmällä aikaansaatu anat aasi-titaanidioksidi
JP6970174B2 (ja) 二酸化チタン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る二酸化チタン
JPS6149250B2 (zh)
AU776394B2 (en) Processing aqueous titanium solutions to titanium dioxide pigment
JP2009179521A (ja) ルチル型酸化チタン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29645A (ja) 薄片状含水酸化チタ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薄片状酸化チタン
US9416246B2 (en)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particle size and silica coverag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US3510333A (en) Pigment product
CN111470531A (zh) 一种金红石型化纤级钛白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RU257502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диоксида титана в структурной модификации анатаз
CZ20002814A3 (cs) Způsob výroby fotokatalyticky aktivní titanové běloby
Rajashekar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from New Zealand ilmenite: a thesis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 at Massey University, New Zealand, May 201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