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7686A -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7686A
CN102087686A CN2010102675338A CN201010267533A CN102087686A CN 102087686 A CN102087686 A CN 102087686A CN 2010102675338 A CN2010102675338 A CN 2010102675338A CN 201010267533 A CN201010267533 A CN 201010267533A CN 102087686 A CN102087686 A CN 10208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registration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er
biometrics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7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贺阳介
高田治
矶部义明
高桥健太
村上隆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7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7User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向生物体认证系统追加登记模板时,根据多次的认证结果来自动登记模板,由此确保利用者的便利性·安全性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中,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接收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模板与预先登记的利用者的第一模板之间的核对结果进行认证,并临时登记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根据通过反复进行该模板接收、认证及临时登记而得到的多个临时登记第一模板的核对结果,计算本人概率,根据本人概率决定是否登记第二登记模板,并在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中自动登记第二模板。

Description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认证技术,尤其涉及在使用多种类模板进行生物体认证的系统中登记模板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生物体认证系统一般根据指纹、静脉、虹膜、脸等生物体信息进行个人认证。在生物体认证系统中,首先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并预先保存,判断在认证时获取的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和预先保存的生物体信息是否是同一人物的生物体信息,由此实现个人认证。生物体认证系统大致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以及在同一设备内进行生物体信息的获取·保存和认证处理的单机型,由进行生物体信息的获取的终端和进行生物体信息的保存及认证处理的服务器构成的网络认证型。
在其中的网络认证型的生物体认证系统中,事前进行生物体信息的登记处理的终端(以后称为登记终端)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从得到的生物体信息生成在核对时使用的特征量(以后称为模板),进行认证的服务器(以后称为认证服务器)登记所生成的模板。在进行生物体认证时,具有生物体信息输入部和认证结果显示部的终端(以后称为认证终端)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将从该生物体信息生成的模板发送给该认证服务器。该认证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模板和预先登记的模板进行核对,判断利用者是否是本人,将结果发送给认证终端。
这种生物体认证系统需要事前全部登记在认证时使用的模板,当在认证中使用多种类模板时,需要从生物体信息生成多种类模板并事前登记。
日本特开2003-050783号公报(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多种类生物体信息的复合认证系统。该复合认证系统事前将在认证中使用的全部类型的模板登记在认证服务器中。然后,利用者向认证终端输入多种类生物体信息,由此接受认证。
日本特开2008-310743号公报(文献2)公开了一种使用脸和指纹的复合认证系统。该复合认证系统从利用者获取脸数据和指纹数据,使用事前登记的脸数据和指纹数据进行认证。在该认证成功时,该复合认证系统自动更新脸数据,以便在下一次及以后的认证中使用。
生物体认证系统有使用单一种类的生物体信息进行生物体认证的单模式认证系统、和使用多种类生物体信息进行生物体认证的多模式认证系统。在服务器认证型的单模式认证系统中,将预先从单一种类的生物体信息生成的模板登记在认证服务器中。在进行生物体认证时,认证终端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在认证服务器中进行从该生物体信息生成的模板和预先登记的模板之间的核对,由此进行认证。在从该单模式认证系统向多模式认证系统过渡时,除了已经登记的单一种类或多种类模板(以后称为第一模板)之外,还需要登记新追加的单一种类或多种类模板(以后称为第二模板)。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单模式认证系统,从同一生物体信息生成多种类模板,并用该多种类模板来进行认证。在从使用第一模板进行认证的单模式认证系统向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认证的多模式认证系统过渡时,需要追加登记该第二模板。
在文献1公开的复合认证系统中,在从只登记了第一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向在认证中使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时,需要利用者重新进行该第二模板的登记作业。因此,存在导致该复合认证系统的便利性下降的问题。
文献2公开的复合认证系统具有在利用者进行认证时自动登记第二模板(脸数据)的功能。因此,在向登记了第一模板(指纹数据)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登记第二模板时,不需要利用者进行特别的登记作业。但是,在该复合认证系统中,根据在一次认证中获取的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的核对结果来自动登记第二模板,所以错误地将他人的第二模板登记为本人的第二模板的风险依赖于一次的生物体认证精度。因此,在一次的生物体认证精度不够的情况下,存在错误地追加登记他人的第二模板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关于模板登记确保了便利性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并且公开了一种抑制了错误地自动登记他人的模板的危险性的生物体认证系统。
公开的代表性的一个示例是生物体认证系统,具有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将从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保持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一模板,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多个第一生物体信息及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组,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计算各个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及各个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分别作为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计算表示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是从所述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的本人概率,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二模板,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至少第二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发明效果:
根据公开的内容,能够实现模板登记的便利性比较高的生物体认证系统。
另外,根据公开的内容,能够抑制错误地登记他人模板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渡前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2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渡后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3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存储部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本人概率存储部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板的登记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多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设定过渡期间时的第二模板的登记及多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模板分类的第二模板登记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是这样一种系统,在从使用单一种类模板进行认证的单模式认证系统、向使用多种类模板进行认证的多模式认证系统过渡时,除了已经登记在单模式认证系统中的模板(以后称为第一模板)之外,还自动登记新追加的模板(以后称为第二模板)。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图1所示的过渡前的单模式认证系统中进行图6所示的第一模板登记、和图7所示的单模式认证。在从单模式认证系统向多模式认证系统过渡时,设有利用者能够进行第二模板登记的过渡期间。在过渡期间,在图2所示的过渡后的多模式认证系统中,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进行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以及使用第一模板的认证。在过渡期间结束并登记了利用者的第二模板后,进行图9所示的多模式认证。
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渡前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是根据单一种类的生物体信息进行认证的单模式认证系统,包括过渡前认证终端100、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和登记终端300。
过渡前认证终端100包括: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获取与第一模板对应的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以后称为第一生物体信息);模板生成部120,根据从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得到的生物体信息来生成模板;和认证结果显示部130,将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获取单一种类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种类例如有指纹、静脉、虹膜或脸等。在模板生成部120中包括第一模板生成部121。第一模板生成部121根据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核对用的第一模板。认证结果显示部130将从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接收到的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
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包括:模板核对部210,对模板彼此进行核对,并求出这些模板的相似度;模板登记部230,将由模板生成部120生成的模板登记在模板存储部260中;和模板存储部260,保存所登记的模板。模板核对部210具有对第一模板彼此进行核对的第一模板核对部211。
登记终端300包括:生物体信息输入部310,获取登记者(即之后登记生物体信息的利用者)的第一生物体信息;模板生成部320,根据生物体信息输入部310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生成模板;和登记结果显示部330,将模板登记的结果提示给登记者。模板生成部320具有第一模板生成部321,该第一模板生成部321根据由生物体信息输入部310获取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渡后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在从图1所示的使用第一模板进行认证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向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认证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时,能够自动进行第二模板的登记。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包括过渡后认证终端400和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
过渡后认证终端400包括: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从利用者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和与第二模板对应的生物体信息(以后称为第二生物体信息);模板生成部420,根据从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得到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分别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和登记·认证结果显示部430,将登记结果及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
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获取不同种类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的种类例如有指纹、静脉、虹膜、脸等。例如,第一生物体信息可以是指纹,第二生物体信息可以是该手指的静脉。在模板生成部420中包括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在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中获取到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分别被输入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并被转换为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登记·认证结果显示部430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发送给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结果,显示从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得到的登记·认证结果。
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包括:模板核对部510,对模板彼此进行核对,并求出这些模板的相似度;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根据从模板核对部510得到的相似度,计算本人概率;模板登记许可部560,判断是否登记模板;模板登记部530,登记由模板生成部420生成的模板;模板临时登记部540,将由模板生成部420生成的模板登记为临时登记模板;本人概率登记部550,登记由本人概率计算部520计算的本人概率;模板存储部570,保存由模板登记部530登记的模板;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580,保存由模板临时登记部540登记的临时登记模板;和本人概率存储部590,保存由本人概率登记部550登记的本人概率。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存储部57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模板存储部570包括利用者登记数据571、575和576等。在各个利用者登记数据571、575和576等中存储有各个利用者的模板。在图3中示出了三个利用者用的三个利用者登记数据571、575和576,但实际上存储有任意人数利用者用的任意数量的利用者登记数据。下面,说明利用者登记数据571。利用者登记数据575和576与利用者登记数据57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利用者登记数据571能够保存利用者ID 572、登记第一模板573和登记第二模板574。利用者ID 572能够保存唯一确定利用者的识别符,识别符例如利用数字与阿拉伯字母的组合来表述。登记第一模板573和登记第二模板574能够分别保存在第一模板生成部421中生成的第一模板和在第二模板生成部422中生成的第二模板。模板登记部530登记包括与利用者ID 572对应的登记第一模板573和登记第二模板574的利用者登记数据571。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58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580包括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586和587等。在各个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586和587等中存储有各个利用者的临时登记模板。在图4中示出了三个利用者用的三个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586和587,但实际上存储有任意人数利用者用的任意数量的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下面,说明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6和587与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581能够保存利用者ID 582、认证次数583、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和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利用者ID 582能够保存唯一确定利用者的识别符,识别符例如利用数字与阿拉伯字母的组合来表述。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和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能够分别保存在第一模板生成部421中生成的第一模板和在第二模板生成部422中生成的第二模板。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本人概率存储部59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本人概率存储部590包括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595和596等。在各个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595和596等中存储有各个利用者的本人概率。利用者的本人概率是指所获取的模板是该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在图5中示出了三个利用者用的三个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595和596,但实际上存储有任意人数利用者用的任意数量的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下面,说明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5和596与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利用者本人概率数据591能够保存利用者ID 592、本人概率593和认证次数594。利用者ID 592能够保存唯一确定利用者的识别符,利用数字与阿拉伯字母的组合来表述。本人概率593能够保存由本人概率计算部520计算的概率值,概率值例如是0~1的某个值。
图6~图9是表示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登记及认证的步骤的图。图6及图7表示图1所示的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的处理步骤,图8及图9表示图2所示的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的处理步骤。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板的登记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6表示在图1所示的过渡前的生物体认证系统中登记第一模板的步骤。
登记终端3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310从利用者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S100)。然后,登记终端300的模板生成部320根据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第一模板核对部211使用的第一模板(S 101)。登记终端300将识别利用者的信息及第一模板发送给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由此向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进行模板登记请求(S102)。登记终端300接收到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模板登记结果后,登记终端300的登记结果显示部330将模板登记结果提示给用户(S106)。
另一方面,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接收通过第一模板发送S 102而发送的识别利用者的信息及第一模板(S103)。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模板登记部230将根据接收到的识别利用者的信息而生成的利用者ID及第一模板,登记在模板存储部260中(S104)。以后,将登记在模板存储部260中的第一模板称为登记第一模板。另外,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将在登记结果显示部330中提示给利用者的登记结果(例如表示登记是否成功的信息)发送给登记终端300(S105)。通过反复进行S103~S105的登记处理,多个利用者的第一模板被登记在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模板存储部260中。在利用者的第一模板的登记完成后,利用者能够根据图7所示的认证步骤接受生物体认证。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7表示在进行上述的第一模板的登记后,利用者利用图1所示的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进行认证的步骤。
首先,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从利用者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S200)。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模板生成部120根据所得到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S201)。过渡前认证终端100将所得到的第一模板发送给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S202)。过渡前认证终端100从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接收到认证结果后,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认证结果显示部130将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S207)。
另一方面,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首先从过渡前认证终端100接收第一模板(S203)。以后,将从过渡前认证终端100接收的第一模板称为输入第一模板。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模板核对部210将输入第一模板和保存在模板存储部260中的登记第一模板进行核对,由此求出两者的相似度(S204)。模板核对部210根据该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认证处理,判别利用者与事前登记了模板的登记者是否是同一人物(S205)。例如,在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利用者与登记者是同一人物。然后,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将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前认证终端100(S206)。该认证结果至少包括表示认证是否成功(即,判断为利用者与事前登记了模板的登记者是同一人物)的信息。通过以上处理,实现使用第一模板的生物体认证。
为了从图7所示的使用第一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向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需要登记新的第二模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生物体认证系统的过渡,将图1所示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变更为图2所示的结构,将图7所示的生物体认证步骤变更为图8所示的生物体认证步骤。此时,将存储在图1所示的模板存储部260中的数据移动到图2所示的模板存储部570中。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8表示在已经登记了登记第一模板的图2所示的生物体认证系统中,利用者反复进行基于第一模板的认证,由此进行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的步骤。
为了从使用第一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为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双方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图1所示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被替换为图2所示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即,过渡前认证终端100被替换为过渡后认证终端400,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被替换为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登记终端300不再需要。在进行这种设备的替换后,认证终端侧的认证步骤T50及认证服务器侧的认证步骤T60开始。
首先,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从利用者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S300)。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模板生成部420根据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分别生成输入第一模板和输入第二模板(S301),并将这些模块发送给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S302)。过渡后认证终端400从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接收到登记·认证结果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登记·认证结果显示部430将该登记·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S314)。
另一方面,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首先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接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S303)。以后,将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接收到的第一模板称为输入第一模板,将接收到的第二模板称为输入第二模板。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第一模板核对部511将所得到的输入第一模板和事前登记在模板存储部570中的登记第一模板进行核对,获取两者的相似度(S304)。根据所得到的相似度进行认证处理(S305),判断利用者与事前登记了登记第一模板573的登记者是否是同一人物(S306)。例如,在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利用者与登记者是同一人物。
在认证失败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利用者与登记者不是同一人物的情况下),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将表示认证失败的数据作为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S313),并结束认证处理。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利用者与登记者是同一人物的情况下),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判断与该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二模板574是否已登记在模板存储部570中(S307)。
在判断为已登记了登记第二模板574的情况下,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不进行模板登记处理,将表示认证成功的数据作为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S313),并结束认证处理。在判断为没有登记登记第二模板574的情况下(S307),执行从S308开始的第二模板登记处理。
在第二模板登记处理中,首先模板临时登记部540将利用者的认证次数、输入第一模板及输入第二模板,代入由认证次数583、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及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构成的数据中,将它们追加在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580中(S308)。
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根据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与登记第一模板573的核对结果、以及/或者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彼此的核对结果、以及存储在本人概率存储部590中的本人概率593,更新本人概率,将更新后的本人概率保存在本人概率593中(S309)。这里,本人概率是指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是在S306中被认证的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关于该S309的本人概率更新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然后,模板登记许可部560判断是否许可第二模板的登记(S310)。具体地讲,模板登记许可部560判断本人概率593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登记阈值。
在本人概率593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登记阈值的情况下,不许可第二模板的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本人概率登记部550将在S309被更新后的本人概率保存在本人概率存储部590的本人概率593中(S311)。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将登记成功与否以及表示认证成功的数据作为登记·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S313),并结束认证处理。
另一方面,在本人概率593超过预先设定的登记阈值的情况下,在S310许可第二模板的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模板登记部530从多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中选择代表模板,并登记在登记第二模板574中(S312),再将登记·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S313),并结束认证处理。
代表模板例如是根据多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相互的相似度而选择的。例如,也可以针对各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计算该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与其他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之间的相似度的统计量,将该统计量为最小(或者最大)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选择为代表模板。这里所说的统计量例如是平均值等。
在过渡期间,反复执行图8的处理。例如,在作为出入门管理而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情况下,在过渡期间,每当利用者进门时就执行图8的处理。结果,针对各个利用者保存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和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的多个组。通过反复多次进行S303~S313的处理,本人概率被更新,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本人确认。通过根据该本人概率来进行第二模板的登记,能够抑制错误地登记他人的第二模板的风险,实现第二模板的安全的自动登记。
其中,在S305的一次认证处理中,有可能得到错误的认证结果。即,在与一个利用者有关的多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中,有可能混入根据该利用者之外的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生成的模板。通过按照上面所述选择代表模板,并将其保存在登记第二模板574中,能够抑制错误地登记他人的模板的风险。
另外,当在S310被许可了第二模板的登记的情况下,也可以在S312进行第二模板的登记的同时,从多个临时登记第一模板584中选择代表模板,并将该代表模板登记在登记第一模板573中。
在S309,事前求出模板之间的相似度遵从的本人分布和他人分布,然后对此次得到的输入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适用贝叶斯定律,由此更新本人概率。
另外,将从本人的各个模板得到的相似度的分布(即从一个利用者得到的模板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称为本人分布,将从彼此不同的利用者的模板得到的相似度的分布(即从彼此不同的利用者得到的模板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称为他人分布。
下面,具体说明本人概率的更新处理。首先,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根据预先从多个利用者分别多次获取的学习用模板,求出学习用模板彼此的相似度。然后,本人概率计算部520假定所得到的本人的模板彼此的相似度以及他人的模板彼此的相似度都遵从于正态分布等,根据MAP推定等来推定分布参数,由此求出本人分布和他人分布。
然后,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求出针对在S304计算的相似度的本人分布和他人分布的值,根据这些分布的值,计算表示或然度的似然度,该或然度是针对输入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一模板是从同一人物得到的事件的或然度。本人概率计算部520对该似然度以及在进行认证前的时刻存储在本人概率存储部590中的本人概率593(先验概率)适用贝叶斯定律,由此计算本人概率。另外,在本人概率593没有存储值的情况下,将预先设定的值用作先验概率。
最后,本人概率登记部550将所得到的本人概率存储在本人概率593中,本人概率更新完成。
S309的本人概率计算以及从S310开始的第二模板登记,分别能够替换为图11中的S600及S610。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模板分类的第二模板登记步骤的流程图。
在图8所示的第二模板登记步骤中,在S309针对全部临时登记模板进行本人概率计算,但也可以将临时登记模板分类为组,对每个组计算本人概率。此时,如果只利用临时登记第二模板十分相似的模板来构成组,则各个组中包含从多个人物获取的模板的概率降低。由此,从组得到的本人概率的可靠性提高,能够高精度地登记本人的第二模板。
在本人概率更新(S600)中,本人概率计算部520首先将在对象的利用者临时登记数据中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中登记的多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彼此进行核对。例如,本人概率计算部520将与认证次数583的值“第1次”对应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的值、和与认证次数583的值“第2次”对应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585的值进行核对,计算这些临时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本人概率计算部520使用基于该相似度的任意的公知的分类方法(例如完全连接法等),将临时登记第二模板分类成为使相似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成为同一组(S601)。在完全连接法等分类方法中,存在用于确定将何种相似程度的模板分类为相同组的参数。根据事前求出的他人分布,将该参数设定成为使不同利用者的模板被分类为相同组的概率充分小。另外,本人概率计算部520针对所得到的各个组,使用属于对象组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而不使用属于其他组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计算本人概率(S602),获取所得到的本人概率中具有最大概率的组(以后称为对象组)(S603)。
对多个临时登记第二模板彼此进行核对,生成由充分相似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构成的组,由此从不同利用者获取的模板以较高的概率被分类为不同的组。如果按照该每个组将临时登记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一模板进行核对,并计算本人概率,则组中包含从多个人物获取的临时登记第一模板的概率降低,因而所得到的本人概率的可靠性提高。
在登记许可(S610)中,首先模板登记许可部560将在S603得到的对象组的本人概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S611)。在本人概率超过预先设定的登记阈值的情况下,模板登记部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从属于对象组的临时登记第二模板中选择代表模板,将代表模板作为登记第二模板登记在登记第二模板574中(S612),并进入图8的S313。另一方面,在本人概率比登记阈值低的情况下,模板登记部不登记第二模板,即进入图8的S311。通过按照图11的步骤将从不同利用者获取的模板分类为不同的组,能够抑制本人概率的可靠性降低,并以较高的精度登记本人的第二模板。
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对全部利用者登记了登记第二模板574,在从单模式认证系统向多模式认证系统的过渡期间结束后,能够过渡为图9所示的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多模式认证。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多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9表示在使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认证的图2所示的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中,利用者进行认证的步骤。
首先,在过渡后认证终端400中,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获取利用者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S400)。模板生成部420根据所得到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S401)。过渡后认证终端400将所生成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发送给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S402)。然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从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接收到认证结果后,登记·认证结果显示部430将该认证结果提示给利用者(S407)。
另一方面,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首先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接收输入第一模板和输入第二模板(S403)。模板核对部510将输入第一模板和输入第二模板分别与预先登记的登记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二模板进行核对(S404)。模板核对部510进行并用了第一模板的核对结果和第二模板的核对结果的复合认证处理,并判断利用者与事前登记了模板的登记者是否是同一人物(S405)。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将这样得到的复合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S406),认证处理完成。
复合认证处理(S405)与以往的多模式认证相同。即,复合认证处理是利用下述方法等进行的,根据作为第一模板的核对结果而得到的相似度和作为第二模板的核对结果而得到的相似度,分别获取认证结果,根据所得到的认证结果,判断利用者与登记者是否是同一人物,或者,对第一模板的核对结果和第二模板的核对结果进行整合,并获取一个认证结果,判断利用者与登记者是否是同一人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过渡期间,在过渡期间内使用图8所示的单模式认证系统,在过渡期间结束后开始图9所示的多模式认证,但也可以不设定过渡期间。在不设定过渡期间的情况下,使用图10所示的步骤取代图8及图9所示的步骤。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设定过渡期间时的第二模板的登记及多模式认证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图10的第二模板登记步骤中,不设定过渡期间等,只要一登记登记第二模板574,就开始使用登记第一模板573和登记第二模板574的认证。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0所示的步骤中,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执行的S500、S501、S502和S516,分别与图8的S300、S301、S302和S314相同。
在从过渡后认证终端400接收到输入第一模板和输入第二模板后(S503),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判断是否已登记了登记第二模板574(S504)。在已登记了登记第二模板574的情况下,第一模板核对部511将输入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一模板573进行核对,第二模板核对部512将输入第二模板和登记第二模板574进行核对,并计算相似度(S513)。模板核对部510根据所得到的第一模板的相似度及第二模板的相似度,进行与图9的S405相同的认证处理(S514),将所得到的认证结果发送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
另一方面,当在S504没有登记登记第二模板574的情况下,第一模板核对部511将输入第一模板和登记第一模板573进行核对,并计算相似度(S505),根据相似度进行与图8的S305相同的认证处理(S506)。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与图8相同进入第二模板登记处理,并进行模板临时登记(S508)、本人概率更新(S509)、登记许可(S510),在被许可登记的情况下,进行模板正式登记(S512)。在未被许可登记的情况下,进行本人概率保存(S511),模板登记将在下一次或以后的认证时进行。S508~S512分别与图8的S308~S312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根据以上步骤,在利用者自动登记了第二模板的情况下,能够在下一次或以后的认证中接受使用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多模式认证。因此,不需要设定过渡期间,能够同时进行第二模板的登记和使用了多种类模板的认证。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具体地讲,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渡前认证终端100、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登记终端300、过渡后认证终端400及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硬件结构。这些装置如图12所示能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600、存储器601、硬盘驱动(HDD:Hard Disk Driver)602、输入装置603、输出装置604及通信装置605。
在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存储器601中存储有与模板生成部120对应的程序。通过由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CPU 600执行该程序,实现模板生成部120。在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存储器601中存储有与模板核对部210及模板登记部230对应的程序。通过由过渡前认证服务器200的CPU600执行这些程序,实现模板核对部210及模板登记部230。
在登记终端300的存储器601中存储有与模板生成部320对应的程序。通过由登记终端300的CPU 600执行该程序,实现模板生成部320。在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存储器601中存储有与模板生成部420对应的程序。通过由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CPU 600执行该程序,实现模板生成部420。
在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存储器601中存储有与模板核对部510、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模板登记部530、模板临时登记部540、本人概率登记部550及模板登记许可部560对应的程序。通过由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CPU 600执行这些程序,实现模板核对部510、本人概率计算部520、模板登记部530、模板临时登记部540、本人概率登记部550及模板登记许可部560。
在过渡前认证服务器的HDD 602中存储有模板存储部260,在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HDD 602中存储有模板存储部570、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580及本人概率存储部590。
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输入装置603相当于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登记终端300的输入装置603相当于生物体信息输入部310。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输入装置603相当于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例如,在第一生物体信息是指纹的情况下,过渡前认证终端100及登记终端300的输入装置603是指纹读取装置。例如,在第一生物体信息是指纹、第二生物体信息是手指静脉图案的情况下,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输入装置603是指纹及手指静脉图案的读取装置。
优选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输入装置603是能够同时读取两种生物体信息(例如指纹及手指静脉图案)的装置。但是,只要进行管理使得必然相对应地输入一个利用者的两种生物体信息,则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输入装置603也可以利用分别读取一种生物体信息的两个装置构成。
在利用者除生物体信息外,还输入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例如ID号)的情况下,输入装置603还可以包括键盘等。
过渡前认证终端100的输出装置604相当于认证结果显示部130。登记终端300的输出装置604相当于登记结果显示部330。过渡后认证终端400的输出装置604相当于登记·认证结果显示部430。这些装置也可以是例如显示文本或任意图像的显示装置。
通信装置605在进行各个硬件之间的通信时使用。例如,图6的S102、S 103及S 105的信息的发送接收是通过认证终端及认证服务器的通信装置605执行的。对于在其他流程图中记述的发送接收也相同。
根据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为了从单模式认证系统向多模式认证系统过渡而需要追加记录模板的情况下,利用者只需反复进行通常的生物体认证,即可自动追加登记新的类型的模板。因此,能够实现便利性良好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另外,通过根据多次的认证结果来计算本人概率,并根据本人概率判断是否登记模板,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进行本人确认,所以能够抑制错误地登记他人的模板的危险性。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是在从使用第一模板进行认证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向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认证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时,自动进行第二模板登记的系统。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利用者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并根据这些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根据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这两种模板。这两种模板例如利用彼此不同的算法生成。例如,在使用第一算法来生成第一模板,开发能够实现精度更高的认证的新的第二算法,并将第二算法导入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情况下,适用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使用图1所示的第一模板进行认证的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中,进行图6所示的第一模板登记及图7所示的生物体认证。在从该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向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认证的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的情况下,设有利用者能够登记第二模板的过渡期间。在过渡期间,在图2所示的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中,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进行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以及使用了第一模板的认证。在过渡期间结束后,进行图9所示的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认证。
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这里,参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但执行的步骤的一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渡前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的图。该系统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渡后的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结构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获取两种生物体信息,而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与图1中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110相同,获取单一种类的生物体信息(即第一生物体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单一种类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并在认证中使用这些模板,所以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的输入是相同的第一生物体信息。例如,第一模板生成部421使用第一模板生成算法,从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生成部422使用第二模板生成算法,从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二模板。
除生物体信息输入部410、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之外,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3~图7分别是表示模板存储部的内部结构、临时登记模板存储部的内部结构、本人概率存储部的内部结构、针对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的模板登记步骤、以及过渡前生物体认证系统的认证步骤的图。图3~图7所示的内部结构及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8是表示针对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的第二模板登记步骤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300获取单一种类的第一生物体信息。并且,在S301,第一生物体信息被输入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并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除S300和S301之外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按照图8的步骤,对全部利用者进行登记第二模板574的登记,在生物体认证系统的过渡期间结束后,能够向图9所示的并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
图9是表示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的认证步骤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认证步骤中,生物体信息的获取(S400)以及第一、第二模板的生成(S401)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之外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S400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这两种不同的生物体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渡后也使用单一种类的生物体信息,所以在S400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不获取第二生物体信息。在S401,第一模板生成部421和第二模板生成部422分别从第一生物体信息生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完成了登记第二模板574的登记后,还能够向使用了第二模板的单模式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而不是过渡为多模式生物体认证系统。为了进行该过渡,系统结构需要从图2所示的结构变更为图1所示的结构,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而登记的登记第二模板574被保存在图1的模板存储部260中。然后,按照图7所示的认证步骤进行认证,但使用第二模板取代第一模板。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伴随模板生成算法的追加而需要追加登记模板的情况下,利用者只需反复进行通常的生物体认证,即可自动地追加登记模板。另外,通过根据多次的认证结果计算本人概率,并根据本人概率判断是否进行模板登记,能够抑制错误地登记他人的模板的危险性。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了图8所示的登记第二模板的自动登记后,在受理了基于操作者的本人确认的输入后,开始使用了自动登记的登记第二模板574的认证。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按照图8所示的步骤自动登记登记第二模板,然后操作者进行利用者的本人确认。如果在该本人确认结束后,操作者进行生物体认证系统过渡手续,则利用者能够利用图9所示的过渡后生物体认证系统。
例如,也可以在通过图8所示的处理登记了登记第二模板574后,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执行用于判断是否输入了操作者对利用者的本人确认的结果的步骤(省略图示)。操作者例如实际上与利用者面对面,根据对利用者进行认证的文件等,确认利用者是应该登记的人物。然后,操作者使用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的输入装置603,输入表示本人确认成功的信息。过渡后认证服务器500在被输入了该信息的情况下,开始图9所示的多模式认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通过将系统结构从图2所示的结构变更为图1所示的结构,并将登记第二模板574保存在图1的模板存储部260中,也能够过渡为使用了自动登记的登记第二模板的单模式生物体认证。

Claims (17)

1.一种生物体认证系统,具有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将从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保持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一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多个第一生物体信息及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组,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计算各个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及各个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分别作为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计算表示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是从所述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的本人概率,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二模板,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至少第二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预先保持本人分布及他人分布,所述本人分布表示从一个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所述他人分布表示从彼此不同的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与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所对应的所述本人分布的值及所述他人分布的值,计算所述本人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使用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彼此之间的相似度的预定分类方法,将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分类为多个组,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按照每个所述组,计算各个所述组中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的所述本人概率,
在对多个所述组中的第一组计算的所述本人概率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所述第一组中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所述登记第二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中的一个,作为新的所述登记第一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前,在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在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前,在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第一生物体信息及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组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计算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一模板,并计算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以及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受理表示使使用了所述登记第二模板的认证开始的信息的输入,
在输入表示使使用了所述登记第二模板的认证开始的信息之后,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至少第二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计算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彼此之间的相似度,从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选择代表模板,将选择的所述代表模板保持为所述登记第二模板。
9.一种生物体认证系统,具有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第一算法,保持从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一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多个第一生物体信息,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算法及第二算法,分别计算各个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计算表示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是从所述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的本人概率,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二模板,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预先保持本人分布及他人分布,所述本人分布表示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与从所述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所述他人分布表示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与从除所述第一利用者之外的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与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所对应的所述本人分布的值及所述他人分布的值,计算所述本人概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使用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彼此之间的相似度的预定分类方法,将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分类为多个组,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按照每个所述组,计算各个所述组中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的所述本人概率,
在对多个所述组中的第一组计算的所述本人概率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所述第一组中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所述登记第二模板。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保持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中的一个,作为新的所述登记第一模板。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前,在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在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前,在各个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比预定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判断为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使用所述第一算法及所述第二算法,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以及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受理表示使使用了所述登记第二模板的认证开始的信息的输入,
在输入表示使使用了所述登记第二模板的认证开始的信息之后,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
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根据多个所述第二模板彼此之间的相似度,从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被判断为比所述预定阈值高的多个所述第一模板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中,选择代表模板,将选择的所述代表模板保持为所述登记第二模板。
17.一种由生物体认证系统执行的生物体认证方法,所述生物体认证系统具有获取利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认证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从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保持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一模板,
第二步骤,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第一生物体信息及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组,
第三步骤,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及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
第四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一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第五步骤,在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分别保持所述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板,作为临时登记第一模板及临时登记第二模板,
第六步骤,根据所保持的多个所述临时登记第一模板,计算表示多个所述临时登记第一模板是从所述第一利用者获取的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的概率的本人概率,
第七步骤,在所述本人概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保持所保持的多个所述临时登记第二模板中的一个,作为与所述第一利用者对应的登记第二模板,
第八步骤,在所述登记第二模板被保持之后,在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获取到至少第二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特征量,作为所述第二模板,以及
第九步骤,根据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登记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利用者的认证是否成功,
当在所述第六步骤计算出的所述本人概率没有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所述第二步骤~所述第六步骤。
CN2010102675338A 2009-12-08 2010-08-27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Pending CN102087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8301A JP5218991B2 (ja) 2009-12-08 2009-12-08 複数種類のテンプレートを用いた生体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生体認証方法
JP278301/2009 2009-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7686A true CN102087686A (zh) 2011-06-08

Family

ID=43478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75338A Pending CN102087686A (zh) 2009-12-08 2010-08-27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33922B2 (zh)
EP (1) EP2339496A1 (zh)
JP (1) JP5218991B2 (zh)
CN (1) CN10208768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364A (zh) * 2012-04-1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指纹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408343A (zh) * 2014-11-09 2015-03-11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4584070A (zh) * 2012-08-28 2015-04-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认证装置以及认证方法
CN105827571A (zh) * 2015-01-06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uaf协议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5917353A (zh) * 2013-09-16 2016-08-31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认证的特征提取及匹配以及模板更新
CN107767509A (zh) * 2017-10-16 2018-03-06 深圳市叮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方法、服务器、授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43363A (zh) * 2017-09-22 2019-03-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软件更新及注册样板产生方法
CN11055591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管理的方法和考勤管理设备
CN110784622A (zh) * 2018-07-27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选择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用户选择辅助方法
CN110838196A (zh) * 2019-11-11 2020-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0008B2 (en) 2005-11-11 2012-09-04 Eyelock, Inc. Methods for performing biometric recognition of a human eye and corroboration of same
EP2624206A4 (en) * 2010-09-30 2017-05-03 Fujitsu Limit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evice,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program and method
KR101252454B1 (ko) * 2011-04-07 2013-04-16 주식회사 슈프리마 대표 지문 템플릿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219481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Robert Matthew Voltz Cyberspace Trusted Identity (CTI) Module
US20130226813A1 (en) * 2012-02-23 2013-08-29 Robert Matthew Voltz Cyberspace Identification Trust Authority (CITA) System and Method
TW201342253A (zh) * 2012-04-13 2013-10-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用於電子裝置中的指紋驗證方法及系統
US10546106B2 (en) * 2012-06-04 2020-01-28 Iomniscient Pty Ltd Biometric verification
JP6197345B2 (ja) 2013-04-22 2017-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認証方法
US8965066B1 (en) 2013-09-16 2015-02-24 Eye Verify LLC Biometric template security and key generation
EP3080743B1 (en) * 2013-12-12 2020-12-02 McAfee, LLC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using behavioral analysis
JP2015121874A (ja) 2013-12-20 2015-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装置、照合用データ検証方法及び照合用データ検証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292728B2 (en) * 2014-05-30 2016-03-2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allocating finger biometric template nodes in a set memory spa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9619633B1 (en) * 2014-06-18 2017-04-11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grad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s
JP5986653B2 (ja) * 2015-02-13 2016-09-06 エヌ・ティ・ティ・インターネット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情報管理装置、生体認証情報管理方法、及び生体認証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1736710B1 (ko) * 2015-08-07 2017-05-17 주식회사 슈프리마 생체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MX2018003051A (es) 2015-09-11 2018-06-08 Eyeverify Inc Calidad de imagen y características, mejora de imagen y extracción de características para reconocimiento ocular-vascular y facial, y fusión de información ocular-vascular con facial y/o sub-facial para sistemas biométricos.
KR102238688B1 (ko) 2015-10-21 2021-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인증 방법 및 생체 인증 장치
CN107609379B (zh) * 2016-05-30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717068B2 (ja) * 2016-06-13 2020-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193884B1 (en) 2016-06-21 2019-01-29 Wells Fargo Bank, N.A. Compliance and audit using biometric tokenization
US10572641B1 (en) 2016-06-21 2020-02-25 Wells Fargo Bank, N.A. Dynamic enrollment using biometric tokenization
US10142333B1 (en) 2016-06-21 2018-11-27 Wells Fargo Bank, N.A. Biometric reference template record
US10122706B2 (en) * 2016-10-27 2018-11-06 Ca, Inc. Authenticating identity for password changes
US10832082B2 (en) * 2017-11-14 2020-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late se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9216499A1 (ko) * 2018-05-08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7306431B2 (ja) * 2019-06-18 2023-07-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サーバ
US20220270105A1 (en) * 2019-08-16 2022-08-25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7344071B2 (ja) * 2019-10-02 2023-09-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US10607077B1 (en) * 2019-10-28 2020-03-31 EyeVerify Inc.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ing an inlier neural network
CN110929238B (zh) * 2019-10-29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5104094A (zh) * 2020-06-05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验证因素注册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多因素验证装置
WO2022044274A1 (ja) * 2020-08-28 2022-03-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認証制御装置、認証システム、認証制御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459A (zh) * 2005-03-17 2008-07-30 成像器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生物测定分析
US7606396B2 (en) * 2004-11-16 2009-10-20 Imageware Systems, Inc. Multimodal biometric platfo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812A (ja) * 1998-10-30 2000-05-1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個体識別装置
JP2003050783A (ja) 2001-05-30 2003-02-21 Fujitsu Ltd 複合認証システム
DE10132013B4 (de) * 2001-07-03 2004-04-08 Siemens Ag Multimodale Biometrie
JP2004192633A (ja) * 2002-11-25 2004-07-08 Yamatake Corp パターン照合装置
US8296573B2 (en) 2004-04-06 2012-10-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self-enrollment in biometric databases
JP4656388B2 (ja) * 2005-01-19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更新時期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62805B2 (ja) * 2006-06-29 2011-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方法及び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JP5013984B2 (ja) 2007-06-18 2012-08-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顔指複合認証システム
JP2009211488A (ja) * 2008-03-05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認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6396B2 (en) * 2004-11-16 2009-10-20 Imageware Systems, Inc. Multimodal biometric platform
CN101233459A (zh) * 2005-03-17 2008-07-30 成像器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生物测定分析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364A (zh) * 2012-04-1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指纹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584070A (zh) * 2012-08-28 2015-04-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认证装置以及认证方法
CN109190531A (zh) * 2013-09-16 2019-01-11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认证的特征提取及匹配以及模板更新
CN109190531B (zh) * 2013-09-16 2020-05-05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认证的特征提取及匹配以及模板更新
CN105917353A (zh) * 2013-09-16 2016-08-31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认证的特征提取及匹配以及模板更新
CN105917353B (zh) * 2013-09-16 2018-09-21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认证的特征提取及匹配以及模板更新
CN104408343B (zh) * 2014-11-09 2017-03-29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4408343A (zh) * 2014-11-09 2015-03-11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5827571A (zh) * 2015-01-06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uaf协议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5827571B (zh) * 2015-01-06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uaf协议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9543363A (zh) * 2017-09-22 2019-03-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软件更新及注册样板产生方法
CN109543363B (zh) * 2017-09-22 2020-07-2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软件更新及注册样板产生方法
CN107767509A (zh) * 2017-10-16 2018-03-06 深圳市叮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方法、服务器、授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5591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管理的方法和考勤管理设备
CN110784622A (zh) * 2018-07-27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选择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用户选择辅助方法
CN110838196A (zh) * 2019-11-11 2020-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33922B2 (en) 2013-04-30
EP2339496A1 (en) 2011-06-29
US20110138187A1 (en) 2011-06-09
JP5218991B2 (ja) 2013-06-26
JP2011123532A (ja)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7686A (zh) 使用多种类模板的生物体认证系统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JP4992974B2 (ja) 利用者認証装置、利用者認証方法および利用者認証プログラム
US9589399B2 (en) Credential quality assessment engine systems and methods
US820098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rolling in a biometric system
US7986817B2 (en) Verification apparatus,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verification program
JP5710748B2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KR20160086830A (ko) 인간의 생물학적 특징을 이용한 신원 인증
CN104303483A (zh) 用于社交网络的基于用户的识别系统
CN103782268A (zh) 用户访问分发单元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37084A (zh) 生物体认证系统
JP2010049357A (ja) 認証装置、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CN105827571A (zh) 基于uaf协议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和设备
JP4684013B2 (ja) 本人認証システム
CN107615299A (zh) 用于评估指纹模板的方法和系统
JP5422326B2 (ja) 生体認証装置
JP5271621B2 (ja) 利用者識別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7221425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31986A (ja) チャレンジ&レスポンス型指静脈認証システム
CN106470106B (zh) 终端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801140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dentity information stored in a cloud server
JP6795480B2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認証方法
US8826389B2 (en) Multi-media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US8577090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system, corresponding program and terminal
JP2009288936A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サーバ
CN111353139A (zh) 一种持续认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