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5116A -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5116A
CN102085116A CN2010105790906A CN201010579090A CN102085116A CN 102085116 A CN102085116 A CN 102085116A CN 2010105790906 A CN2010105790906 A CN 2010105790906A CN 201010579090 A CN201010579090 A CN 201010579090A CN 102085116 A CN102085116 A CN 102085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user
terminal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90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5116B (zh
Inventor
胡汉平
王祖喜
袁静
程孟凡
王晓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5790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5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5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51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各实体到认证中心注册过程、电子病历建立过程、数据采集过程、远程诊断过程和信息反馈过程;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医疗传感器。智能手机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定位信息获取模块、信息查询处理模块、终端安全模块、终端通信模块、终端存储模块、终端UI模块,医疗传感器采用具有无线网络接口可放置在用户身上的第三方医疗传感器,系统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端通信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服务器端安全模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和认证中心。本发明具有快速响应、及时发现病变、方便快捷的特点;本发明系统易于功能扩展,有较大的升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保障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技术也相应有了极大提高,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为有线通信,与实际应用距离尚远。同时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愈来愈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应用成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面向个人的集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反向追踪和急救于一体的多功能远程医疗和护理系统为迫切需要。目前,使用的远程医疗护理方法,大多使用固定的医疗监护仪,连接设备将传感器探头连接在病人与监护设备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复杂的设备、众多的连线,会造成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病人身体状况,使得诊断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不便,可能会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现有的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功能简单,移动性差,对于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不能及时发现病变,对紧急情况处理不及时。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申请号:200920271370.3,公开日为:2010.08.18。公开了一种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包括通过网络信号相互建立连接的用户端、数据中心和医疗机构,方便用户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自我检测和分析。这个系统不足之处可靠性不高,系统功能不丰富,对使用者有较高的要求,使用者不能够及时获得诊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该系统为不同用户(普通用户,特定的疾病患者用户(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提供远程视频诊断和手术、保健、远程护理、反向追踪和急救功能,并具有快速响应、及时发现病变信息、方便快捷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两部分;
用户终端用于定期或自动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或根据需要获取位置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并附上时间戳,组装后发送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用户终端还接收认证中心定期发布的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信誉信息;
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为用户建立一种统一管理电子病历,同时对电子病历记载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出用户的健康状况;接收用户终端发送来的信息,交由疾病诊断专家系统诊断,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并通过多种信息发送方式发送给用户;若出现突发状况,则提供急救服务或报警;为用户与专家医生之间以及用户和用户之间提供医疗保健和护理知识的论坛交流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的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相比,克服了现有远程医疗以下几个缺陷:对于疾病突发和意外事故等情况,不能够快速响应;对于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不能及时发现病变,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者需到医院咨询,不能便捷的获取医疗建议;部分患者被限制活动区域,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本系统为不同用户(普通用户,特定的疾病患者用户(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提供远程视频诊断和手术、保健、远程护理、反向追踪和急救功能。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系统资源被非法访问和使用、合法用户信息的机密性、被伪造、篡改或抵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通过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签名,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针对现有系统无法保证信息的可达性问题,提出了集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于一体的统一通信平台,使得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信息发送渠道,并确保用户可以及时收到信息。
(3)该系统还提供一键紧急呼叫和急救功能以及定位和反向追踪功能,便于用户及时得到救治。
(4)本发明参照卫生部发布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标准,为用户的各种医疗信息(包括各种图像、影像资料等)提供一种便于统一管理电子病历。这可使得医生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可在需要时及时获取患者的全部信息资料;该病历将消除不同医院的传统病历之间的差别,使得不同地域的不同医院可共享患者病历。同时系统提供的数据挖掘功能,可对用户电子病历记载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主动、及时、准确的健康提示、治疗计划等。
(5)针对交互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PTV的交互平台,提供医疗保健和护理知识的论坛交流功能。该IPTV交互平台还可用于远程视频诊断、实时指导急救措施。
(6)本发明系统易于功能扩展,有较大的升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信息管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信息反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常规病症应对流程图;
图5为图3中急救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6为图1中认证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系统涉及到用户、医生、医疗机构(包括诊断中心)和认证中心四个类型的实体,包括各实体到认证中心注册过程、电子病历建立过程、数据采集过程、远程诊断过程和信息反馈过程。其中用户注册过程是系统的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过程是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控制传感器采集数据。远程诊断过程在诊断中心接收到采集数据后,诊断中心结合该数据及用户电子病历等信息模拟专家诊断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诊断规则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信息反馈过程,是诊断中心将诊断结果(应对措施及建议等信息)签名后通过IM信息、电邮、手机短信方式发送给用户,确保该用户及时收到反馈信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两部分。
用户终端用于定期或自动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或根据需要获取位置信息;对信息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并附上时间戳,按通信协议组装好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用户根据用户终端设置好的网址,查询认证中心发布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信誉信息,登陆可视化交互论坛与专家医生或其他用户面对面交流保健知识;
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参照卫生部发布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标准,为用户建立一种便于统一管理电子病历,对电子病历记载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出用户的健康状况;接收用户终端发送来的信息,交由疾病诊断专家系统诊断,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并通过多种信息发送方式(如IM信息、电邮、手机短信)发送给用户;若出现突发状况,则提供急救服务或报警;基于IPTV的可视化交互平台为用户和专家医生提供面对面交流医疗保健和护理知识的论坛功能。
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医疗传感器。智能手机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终端安全模块4、终端通信模块5、终端存储模块6、终端UI模块7。医疗传感器采用具有无线网络接口,可放置在用户身上的第三方医疗传感器8,其作用是利用传感器感知个人的健康机理状况,采集实时的生命体征数据,通过射频或蓝牙等无线方式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上。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控制传感器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如心电,脉搏,脑电,血糖,体温,体重,血压等)。用户可根据需要(如糖尿病患者)手动调整采集数据项。
系统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信息管理模块10、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1、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信息反馈模块13和认证中心14。其中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信息管理模块11、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信息反馈模块13属于医疗机构;认证中心14是整个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公证和仲裁机构。
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接收由医疗传感器8通过无线连接传输采集来的原始生命体征数据,同时将采集来的的原始生命体征数据转换成便于智能手机存储的格式。将转换后的数据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和终端存储模块6,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应用户请求或诊断中心信息反馈模块10发送来的定位请求信息,通过GPS和手机基站定位以及A-GPS等定位技术,快速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产生用户终端与诊断中心服务器端交互时要用到的时间戳,将时间戳提交到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提交到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终端安全模块4从终端存储模块6提取用户私钥,用用户私钥对其他模块提交来的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将数字签名块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验证终端通信模块5提交的数字签名块、时间戳、身份数字证书及信息,将验证结果及信息提交至终端UI模块7。
终端通信模块5接收从终端安全模块4提交的数字签名块,从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或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提交的数据,从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提交的时间戳,以及终端存储模块6提交的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并将上述信息按协议规范处理并组装好数据,最后通过3G移动网络定时/手动/自动将该信息发送给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接收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来的反馈信息,或认证中心14发送来的查询结果,将上述信息及其数字签名、时间戳、身份数字证书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验证。
终端存储模块6用于存储用户的签名私钥和身份数字证书,它将用户的签名私钥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将用户的身份数字证书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接收存储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提交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存储在智能手机上的非易失性存储空间中(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制,存储的信息有数量限制,若存满则自动删除最早的信息)。
终端UI模块7用于智能手机与医疗传感器8交互,设置医疗传感器8采集数据项及采集方式,设置智能手机发送信息的条件及方式,设置或更新默认诊断中心服务器端号码、认证中心14网络地址及诊断中心可视化交互论坛网址;显示接收到的终端安全模块4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智能手机设置信息发送方式有根据请求发送;超过门限值自动发送和超过门限值根据请求发送。当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超过门限值时,不询问用户,直接将数据发送至诊断中心服务器端;若设置为超过门限值根据请求发送时,则先询问用户是否发送。
医疗传感器8按照智能手机设置的采集方式及数据项采集数据,并通过射频或蓝牙等无线方式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医疗传感器8默认采集数据项有脉搏,体温,心电,脑电,血糖,血压,用户可根据具体需要添加要采集相关数据项(如患有糖尿病的用户手动添加XX数据项)。其采集方式主要有实时自动采集,定时采集,周期采集,手动干预采集,自动触发采集,远程干预触发采集。用户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不同的采集方式(如患有高血压的用户,可选择周期性采集生命体征数据,患有心脏病的用户可选择自动采集方式)。其中远程干预触发采集,智能手机应由诊断中心服务器端发出进一步采集数据的请求,控制医疗传感器8采集生命体征数据;自动触发采集是当用户生命体征数据超过医疗传感器8设有的门限值,自动采集生命体征数据并传输至智能手机。
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用于诊断中心和用户交互,接收用户智能手机终端通信模块5发送来的信息,并提交给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将信息反馈模块13提交的反馈信息,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数字签名、时间戳以及诊断中心的身份数字证书,通过IM信息、电邮、手机短信方式发送至用户智能手机,确保用户能够收到信息。
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用于验证签名和产生时间戳,它接收并解析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提交的信息,验证数字签名、时间戳、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及信息,根据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得出用户身份信息;将验证结果、用户身份信息及信息提交给信息管理模块11,同时记录本次信息及验证结果。同时对信息反馈模块13提交的本次诊断或查询结果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产生时间戳,提取诊断中心的身份数字证书,将上述信息提交到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
信息管理模块11接收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若验证结果正确,则按照用户身份身份信息查询用户电子病历数据库,将此信息存储在相应的用户电子病历对应数据项中,同时将该用户的电子病历及此信息提交给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为用户建立电子病历并存储至用户电子病历数据库,存储医生、医疗机构信息。
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接收信息管理模块11提交的电子病历及信息,模拟专家诊断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诊断规则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到初步的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提交至信息管理模块11以更新用户电子病历;同时提交给信息反馈模块13。
信息反馈模块13根据诊断结果做出不同的反馈:直接将诊断结果生成诊断报告;生成进一步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的请求信息;生成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邀请用户加入基于IPTV的可视化交互论坛通知信息,同时定期发送相关医疗保健知识给用户。将上述反馈信息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并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进行数字签名。最后将经过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将反馈信息附上数字签名、时间戳及身份数字证书,并按通信协议组装好信息发送给用户。
认证中心14用于存储各实体(用户、医生、医疗机构(包括诊断中心))信息、身份数字证书、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络信息(包括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等;医生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执业医师证书、从属医疗机构等;医疗机构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联络信息(诊断中心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所在地及其交通等信息),医疗手段许可证等。认证中心14审查上述信息,为用户、医生和医疗机构颁发身份数字证书。黑名单列表记录被多次投诉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红名单列表记录有长期未被投诉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认证中心14以网页等形式定期发布(如每周一次)包括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信誉信息。同时认证中心14接收用户和医疗机构的信息查询。
如图2所示,信息管理模块11包括数据处理模块11A、电子病历数据库11B、医生信息数据库11C、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和数据挖掘模块11E。
数据处理模块11A对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进行处理。如果验证结果为假,则将生成文本信息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生成数字签名,将文本信息提交给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提醒用户其智能手机出现安全问题。若验证结果为真,则根据有用户身份信息查询电子病历数据库11B,将该信息更新至对应电子病历中,同时将该用户电子病历和信息输出至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
电子病历数据库11B用于存储个人信息,家族遗传病、既往病史、过敏药物列表等,其直系亲属、私人医生、紧急联系人联络信息,医疗传感器采集生命体征数据,诊断记录和用户身份数字证书等。由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根据具体情况(如做手术、新的过敏药物、新病情等)调用或更新数据库中相应信息项。
医生信息数据库11C用于存储具医生信息:个人信息、执业医师证书编号、从属医疗机构等。
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用于存储医疗机构信息: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联络信息(诊断中心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和所在地等信息)、业务项目、医疗设施,医疗手段许可证等。
数据挖掘模块11E是信息管理模块11的功能扩展模块,用于对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存储的医疗多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用户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病变),病情流行趋势图等等在内的处理结果。
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接收信息管理模块11中数据处理模块11A输出的用户电子病历及信息,并综合这些信息模拟专家诊断的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诊断规则进行分析,通过正向不精确推理得到可能成立的相关结论,再用反向推理逐个判断这些结论的正确性,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将初步诊断结果输出至信息反馈模块13。
如图4所示,信息反馈模块13信息包括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可视化交互论坛模块13B、急救模块13C和报警模块13D。
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用于初步诊断结果分类反馈。
(B1)若只需直接发送,将初步诊断结果生成初步诊断报告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
(B2)若是遇到突发情况(如孕妇分娩、意外车祸、突发高危疾病、自然灾害),则将信息交由急救模块13C处理。
(B3)若是初步诊断结果是设定报警的特定情况,则将诊断结果提交至报警模块13D。
(B4)若是日常保健,则将可视化交互论坛网址及加入邀请码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
可视化交互论坛模块13B用于邀请用户、专家医生加入基于IPTV的可视化交互论坛,用户可与专业医生通过IPTV面对面交流相关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和同一病情分组的用户交流就医心得。该模块按照用户所属分组的不同,论坛定期发送相关医疗护理和保健的多媒体信息。
急救模块13C提交该用户电子病历给最近医疗机构,必要时获取该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最近120急救车,为用户提供急救服务。同时医生通过IPTV指导现场相关人员给予专业的急救措施。
(C1)急救模块13C获取该用户位置信息,查询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确定最近医疗机构;同时派发急救车,或根据外出急救车的位置信息直接通知距离最近的急救车赶往现场。如果该用户所在位置偏远或时间紧急,或者这方面专家医生在异地,则可通过IPTV由初步诊断结果建议中推荐的专家医生参与救护或手术。
(C2)同时急救模块13C通知其私人医生或其亲属,将该用户电子病历、实时生命体征数据、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生成诊断报告,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并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最终由服务器终端通信模块9发送至用户就诊医疗机构,同时记录电子病历去向信息。
(C3)急救模块13C根据事故类型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如果需要则将诊断结果提交至报警模块13D。同时找到该用户保险信息,通知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准备。
报警模块13D将诊断结果生成医疗报告,上报至主管部门。
认证中心14是整个防伪系统的公证和仲裁机构。如图5所示,认证中心14包括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信息查询模块14B、用户信息数据库14C、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数据库14D和信息发布模块14E。
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用于核查各实体信息是否真实和合法,并产生身份数字证书。
信息查询模块14B用于接收各实体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反馈回该实体。
用户信息数据库14C用于存储各实体的相关信息和其身份数字证书。
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数据库14D用于存储医生和医疗机构黑名单列表、红名单列表,其中黑名单列表记录有被多次投诉医生及医疗机构信息;红名单列表记录有长期未被投诉的医生及医疗机构信息。
信息发布模块14E用于以网页等形式定期发布(如每周一次)包括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信誉信息。
实例:
本系统包括各实体到认证中心注册过程、电子病历建立过程、数据采集过程、远程诊断过程和信息反馈过程五个工作过程。其中用户注册过程是系统的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过程是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医疗传感器采集生命体征数据。远程诊断过程在诊断中心接收到采集的用户生命体征数据后,诊断中心结合该数据及用户电子病历等信息模拟专家诊断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诊断规则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信息反馈过程,是诊断中心将初步诊断结果(应对措施及建议等信息)签名后通过IM信息、电邮、手机短信方式发送给用户,确保该用户及时收到反馈信息。
具体的实施如下:
(一)各实体到认证中心注册过程
(1)用户到认证中心14进行注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用户向认证中心14提交身份信息。该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络信息(如手机号码或电子信箱地址)。认证中心14验证其身份后(如审查用户的身份证等证明材料),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为其生成身份数字证书,并存储其信息身份数字证书至用户信息数据库14C。上述身份数字证书的格式符合X.509标准,用户身份数字证书的扩展项中包括其联络信息。
(1.2)认证中心14将身份数字证书及对应的私钥直接发放给用户,存储至其智能手机中。
(2)医生到认证中心14进行注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医生向认证中心14提交身份信息。该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络信息(如手机号码或电子信箱地址)、执业医师证书编号、信誉信息、从属医疗机构。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验证其身份后(如审查医生的身份证、执业医师证书、聘任书等证明材料),为其生成身份数字证书,并存储其信息身份数字证书至用户信息数据库14C中。上述身份数字证书的格式符合X.509标准,医生身份数字证书的扩展项中包括其联络信息,所在医疗机构联络信息。
(2.2)认证中心14将身份数字证书对应的私钥存储在软盘或光盘或USB移动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发放给医生。
(3)医疗机构到认证中心14进行注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1)医疗机构向认证中心14提交身份信息。该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联络信息(诊断中心服务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所在地及其交通等信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手段许可证。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验证其身份后(如审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证书、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等证明材料),为其生成身份数字证书,并存储其信息身份数字证书至用户信息数据库14C。上述身份数字证书的格式符合X.509标准,医疗机构数字证书的扩展项中包括其联络信息及主要科室。
(3.2)认证中心14将身份数字证书对应的私钥存储在软盘或光盘或USB移动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发放给医疗机构。
(4)记录医生及医疗机构被投诉信息以及医疗事故信息,将该信息定期更新至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数据库14D,同时由信息发布模块14E以网页等形式定期发布(如每周发布包括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信誉信息)。
(二)电子病历建立过程
(5)用户到诊断中心注册登记,相互验证身份数字证书。
(6)验证无误后,信息管理模块11存储用户相关信息,为用户建立电子病历,并存储到用户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参照卫生部发布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标准,针对病历中大量的文字、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以及电子病历具有典型的树状结构的特点,采用内容细化的方法将电子病历信息进行半结构化处理。电子病历包含用户基本信息(如个人信息、家族遗传病、既往病史、过敏药物列表等)、直系亲属、私人医生、紧急联系人联络信息、医疗传感器数据、初步诊断结果、诊断记录和身份数字证书等。
电子病历数据库11B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授予不同的权限,以保证用户的隐私。同时数据挖掘模块11E对整个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病情流行趋势图等处理结果,对单个用户的电子病历历次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用户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三)数据采集过程
(7)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终端UI模块7设置医疗传感器8的采集方式和采集数据项(如脉搏,体温,心电,脑电,血糖,血压等)。医疗传感器8设有门限值,当用户的生命体征数据超过门限值时,就自动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
(8)智能手机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接收由医疗传感器8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传输采集来的原始生命体征数据,同时将医疗传感器8采集的原始生命体征数据转换成便于智能手机存储的格式。将处理过的数据Data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提交给终端存储模块6,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9)终端安全模块4从终端存储模块6提取用户签名私钥KBS_U,利用用户签名私钥KBS_U对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或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提交来的数据Data进行数字签名,将产生的身份签名SgnData_U提交到终端通信模块5。
(10)终端通信模块5接收从终端安全模块4提交的身份数字签名SgnData_U,从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或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提交的数据Data,从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提交的时间戳TS,以及终端存储模块6提交的用户身份数字证书CA<<User_U>>,并将上述全部的信息按通信协议规范处理并组装好信息Data‖SgnData_U‖CA<<User_U>>‖TS。
(11)按照用户设置的信息发送方式(定时/手动/自动发送),通过3G移动网络等网络将该信息Data‖SgnData_U‖CA<<User_U>>‖TS发送给诊断中心服务器端。若智能手机设置超过门限值自动发送,则当生命体征数据超过门限值时,不询问用户,直接将信息发送至诊断中心;若设置为超过门限值根据请求发送时,则先询问用户是否发送。
(四)远程诊断过程
(12)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接收用户智能手机终端通信模块5发送来的信息并解析得Data‖SgnData_U‖CA<<User_U>>‖TS,并提取用户身份信息Data_U(如手机号或用户名)。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将信息Data‖SgnData_U‖CA<<User_U>>‖TS及用户身份信息Data_U提交给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
(13)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根据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得出用户身份信息,与Data_U作比较,验证用户身份。从身份数字证书CA<<User_U>>中提取用户公钥KU_U来验证其数字签名SgnData_U真假,时间戳TS是否过期。同时记录本次信息及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真,则将信息Data及用户身份信息Data_U提交给信息管理模块11。若验证结果为假,则生成文本提示信息通过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后由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给用户。
(14)信息管理模块11接收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信息Data及用户身份信息Data_U。由数据处理模块11A对信息解析。若信息是确认预约治疗信息,则向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相应电子病历添加该用户预约治疗信息。若信息是医疗传感器8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则将该数据添加至相应的用户电子病历中。同时将信息Data及用户电子病历提交给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若信息Data是用户位置信息,则将信息提交给信息反馈模块13中的急救模块13D。
(15)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接收数据处理模块11A提交的信息Data及用户电子病历,综合这些信息模拟专家诊断的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诊断规则进行分析,通过正向不精确推理得到可能成立的相关结论,再用反向推理逐个判断这些结论的正确性,得到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将初步诊断结果输出至信息反馈模块13。
(五)信息反馈过程
(16)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由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进行分类处理。
(16.1)如果初步诊断结果是常规病症,诊断中心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将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生成初步诊断报告Report,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进行签名,得到SgnData_H,并附上时间戳TS、诊断中心身份数字证书CA<<Hospital_H>>,将处理好的信息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最终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按协议组装好信息Report‖SgnData_H‖CA<<Hospital_H>>‖TS,发送至用户智能手机。
(16.1.1)智能手机终端通信模块5接收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来的反馈信息,按通信协议解析反馈信息得Report‖SgnData_H‖CA<<Hospital_H>>‖TS,将反馈信息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验证。终端安全模块4从身份数字证书CA<<Hospital_H>>中提取诊断中心公钥KH_H来验证其数字签名SgnData_H真假,时间戳TS是否过期。将验证结果及反馈信息Report提交至终端UI模块7。终端UI模块7显示验证结果及反馈信息Report。用户从反馈信息Report中选择推荐的医生或医疗机构,并可通过终端UI模块7设置的认证中心14网络地址,登录认证中心14网站,查询认证中心14信息发布模块14E以网页形式定期发布的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信息。用户将确认就诊信息提交至终端安全模块5签名后,交由终端通信模块5发送给诊断中心。
(16.1.2)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接收并解析用户确认就诊信息后,提交给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验证签名。验证结果及信息提交给信息管理模块11,由数据处理模块11A解析验证结果。验证通过后,将用户电子病历及确认就诊信息提交给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疾病诊断专家系统12根据确认就诊信息内容查询医生信息数据库11C或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获取该医生和医疗机构信息,确定治疗时间和地点。生成治疗信息Report提交给信息反馈模块13直接发送给用户。同时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将治疗信息Report更新用户的电子病历至电子病历数据库11B,并设定在预定的治疗日期的前一天,由诊断中心自动发送信息提醒用户就医。
(16.2)如果突发情况需要急救措施(如孕妇分娩、意外车祸、突发高危疾病、自然灾害)时,则由急救模块13D来处理。
(16.2.1)急救模块13D生成获取用户位置信息请求DataPosition,提交给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后附上诊断中心身份数字证书CA<<Hospital_H>>及时间戳TS,交由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按通信协议组装信息DataPosition‖SgnData_H‖CA<<Hospital_H>>‖TS,组装好信息后,发送给用户。
(16.2.2)智能手机终端通信模块5接收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来的反馈信息,按通信协议解析反馈信息得DataPosition‖SgnData_H‖CA<<Hospital_H>>‖TS,将反馈信息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及反馈信息DataPosition提交至终端UI模块7。终端UI模块7显示验证结果及反馈信息DataPosition。用户手动启动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或者终端UI模块7自动检测到获取位置信息请求,智能手机自动启动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医疗传感器8获取位置信息后,将位置信息ReDataPosition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最终由终端通信模块5发送给诊断中心。
(16.2.3)诊断中心获取到位置信息后,查询最近医疗机构;同时派发急救车,或根据外出急救车的位置信息直接通知距离最近的急救车赶往现场。必要时开通IPTV由医生指导现场相关人员给予适当的专业急救措施。如果该用户所在位置偏远或时间紧急,或者这方面专家医生在异地,则可通过IPTV由诊断中心推荐的专家医生参与救护或手术。
(16.2.4)同时该用户电子病历及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由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至就诊医疗机构,并通知其私人医生或其亲属。同时更新电子病历去向信息至该用户电子病历中。
(16.2.5)急救模块13D根据事故类型判断是否需要通知警察,如果需要则交由报警模块13E处理。报警模块13E生成医疗报告ReportAlarm,签名后,按通信协议组装好信息ReportAlarm‖SgnData_H‖CA<<Hospital_H>>‖TS,由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至相关主管部门;同时找到该用户保险信息,通知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准备。
(16.2.6)就诊医疗机构在用户出院后,将修改后的电子病历发送给诊断中心。
(16.2.5)诊断中心由信息管理模块11更新用户电子病历相应数据项,同时将诊断结果及治疗措施签名后附时间戳添加至该用户电子病历中,并更新至用户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
(16.3)如果遇到医疗机构设定报警的特定情况,如SARS,H1N1等特定病情,则将获取到的用户位置信息DataPosition、用户其他基本信息及疫情等相关信息,提交至报警模块13E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报警模块13E生成医疗报告ReportAlarm,签名后,按通信协议组装好信息ReportAlarm‖SgnData_H‖CA<<Hospital_H>>‖TS,由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至相关主管部门。同时诊断中心将防范、隔离与初步处理措施生成治疗信息Report提交给信息反馈模块13直接发送给用户。
(16.4)如果是需要护理或日常保健人群(如孕妇、新生儿、老年人、残疾人,心脏病、高血压等高危病症患者),医疗传感器8数据采集方式设置成实时自动采集方式,无论用户在室内或户外,实时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并与其私人医生实时对接。诊断中心疾病诊断专家系统12实时监测用户生命体征数据是否异常并给出科学提示。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及时定位用户位置并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并就近急诊。同时发送信息提醒其紧急联系人或其护理人员。同时用户被邀请加入基于IPTV可视化交互论坛模块13C,与专家医生通过IPTV面对面交流相关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与同一病情分组的用户交流就医心得,论坛定期发送相关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的多媒体信息。
(17)结束。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因此,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两部分;
用户终端用于定期或自动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或根据需要获取位置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并附上时间戳,组装后发送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用户终端还接收认证中心定期发布的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信誉信息;
诊断中心系统服务器端为用户建立一种统一管理电子病历,同时对电子病历记载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出用户的健康状况;接收用户终端发送来的信息,交由疾病诊断专家系统诊断,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及应对建议,并通过多种信息发送方式发送给用户;若出现突发状况,则提供急救服务或报警;为用户与专家医生之间以及用户和用户之间提供医疗保健和护理知识的论坛交流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医疗传感器;智能手机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终端安全模块(4)、终端通信模块(5)、终端存储模块(6)和终端UI模块(7);
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用于接收由传感器采集的原始生命体征数据,并转换成便于智能手机存储的格式;将转换后的数据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和终端存储模块(6),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应用户请求或诊断中心信息反馈模块(10)发送来的定位请求信息通过定位获取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同时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也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进行签名处理;
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用于产生与诊断中心交互的时间戳,将时间戳提交到终端通信模块(5);
终端安全模块(4)从终端存储模块(6)提取用户私钥,利用用户的私钥对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或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提交来的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将经过签名的数据提交到终端通信模块(5);并验证终端通信模块(5)提交的数字签名、时间戳、身份数字证书及信息,将验证结果及信息提交至终端UI模块(7);
终端通信模块(5)接收从终端安全模块(4)提交的身份数字签名,从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或定位信息获取模块(2)提交的数据,从信息查询处理模块(3)提交的时间戳,以及终端存储模块(6)提交的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并将上述全部的信息按通信协议规范处理并组装好数据,最后提交给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若智能手机设置超过门限值自动发送,则数据超过门限值时,不询问用户,直接将数据发送至诊断中心;若设置为超过门限值根据请求发送时,则先询问用户是否发送;接收诊断中心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发送来的反馈信息,或认证中心(14)发送来的查询结果,将上述信息及其数字签名、时间戳、身份数字证书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验证;
终端存储模块(6)用于存储用户签名私钥和身份数字证书,它将用户的签名私钥提交给终端安全模块(4),将用户的身份数字证书提交给终端通信模块(5);同时接收数据接收处理模块(1)提交的数据,并存储在智能手机上;
终端UI模块(7)用于智能手机控制传感器,显示接收到的终端安全模块(4)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设置或更新智能手机默认诊断中心服务号码、认证中心(14)发布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信息的网页地址及诊断中心可视化交互论坛网址;
医疗传感器(8)按照智能手机设置的采集方式及数据项采集生命体征数据,并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上;医疗传感器(8)设有门限值,当采集的数据超过门限值时自动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系统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信息管理模块(10)、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1)、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信息反馈模块(13)和认证中心(14);
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用于和用户智能手机交互,接收用户智能手机终端通信模块(5)发送来的数字签名、时间戳、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及信息,将上述所有的信息提交给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将信息反馈模块(13)和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供的信息发送至用户智能手机,确保用户能够收到信息;
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用于验证签名和时间戳,它接收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提交的数字签名、时间戳、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及信息,并验证上述信息,根据用户身份数字证书,得出用户身份信息,将验证结果、用户身份信息及信息提交给信息管理模块(11),同时记录本次信息及验证结果;同时它对信息反馈模块(13)提交的本次诊断或查询结果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产生时间戳,提取诊断中心的身份数字证书,将上述信息提交到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
信息管理模块(11)接收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若验证结果正确,按照用户身份身份信息查询用户电子病历数据库,将此信息存储在相应的用户电子病历数据项中,将该用户的电子病历及此信息提交给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还存储用户电子病历、医生、医疗机构信息;
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接收信息管理模块(11)提交的电子病历及信息,模拟专家诊断思维方式,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到初步的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提交至信息管理模块(11)以更新用户电子病历;同时提交给信息反馈模块(13);
信息反馈模块(13)根据初步的诊断结果做出不同的反馈,将反馈的信息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并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进行数字签名;最后将经过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将反馈信息附上数字签名、时间戳及身份数字证书,并按通信协议组装好信息发送给用户;
认证中心(14)用于存储各用户、医生、医疗机构的信息、身份数字证书、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认证中心(14)审查上述信息是否真实合法,为用户、医生和医疗机构颁发身份数字证书;定期发布包括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信誉信息,同时认证中心(14)接收用户和医疗机构的信息查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信息管理模块(11)包括数据处理模块(11A)、电子病历数据库(11B)、医生信息数据库(11C)、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和数据挖掘模块(11E);
数据处理模块(11A)用于对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提交的验证结果及信息进行处理;如果验证结果为假,则将生成文本信息提交至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生成数字签名;将签名连同文本信息、时间戳及诊断中心身份数字证书提交给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提醒用户其智能手机出现安全问题;若验证结果为真,则根据其身份数字证书查询电子病历数据库(11B),将该信息存储至对应用户电子病历中,同时将该用户电子病历和信息输出至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
电子病历数据库(11B)用于存储个人信息、家族遗传病、既往病史和过敏药物列表,由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根据需要调用或更新数据库中相应信息项;
医生信息数据库(11C)用于存储具有执业医师证书的医生信息;
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11D)用于存储医疗机构信息;
数据挖掘模块(11E)是信息管理模块(11)的功能扩展模块,用于对电子病历数据库(11B)中存储的医疗多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包括用户的健康状况在内的处理结果;
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模块(12)接收数据处理模块(11A)输出的用户电子病历及信息,进行模拟专家诊断,将诊断结果输出至信息反馈模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信息反馈模块(13)信息包括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可视化交互论坛模块(13B)、急救模块(13C)和报警模块(13D);
诊断结果处理模块(13A)用于诊断结果分类反馈;
((B1))若只需直接发送,将诊断结果生成诊断报告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
((B2))若是遇到突发情况,则将突发情况信息交由急救模块(13C)处理;
((B3))若是诊断结果是设定报警的特定情况,则将诊断结果提交至报警模块(13D);
((B4))若是日常保健,则将可视化交互论坛链接及加入邀请码提交至服务器端通信模块(9),服务器端安全模块(10)签名;
可视化交互论坛模块(13B)用于邀请用户、专家医生加入基于IPTV的可视化交互论坛,定期发送相关医疗护理和保健的多媒体信息用户;
急救模块(13C)提交该用户电子病历给最近医疗机构,必要时将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最近(120)急救车,为用户提供急救服务;同时开通IPTV由医生指导现场相关人员急救;
报警模块(13D)将诊断结果生成医疗报告,上报至主管部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认证中心(14)包括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信息查询模块(14B)、用户信息数据库(14C)、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数据库(14D)和信息发布模块(14E);
认证信息处理模块(14A)用于核查各实体信息,并产生身份数字证书;
信息查询模块(14B)用于接收各实体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反馈回该实体;
用户信息数据库(14C)用于存储各实体的相关信息和其身份数字证书;
医生及医疗机构信誉数据库(14D)用于存储医生和医疗机构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
信息发布模块(14E)定期发布包括黑名单列表和红名单列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信誉信息。
CN2010105790906A 2010-12-08 2010-12-08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5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90906A CN102085116B (zh) 2010-12-08 2010-12-08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90906A CN102085116B (zh) 2010-12-08 2010-12-08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5116A true CN102085116A (zh) 2011-06-08
CN102085116B CN102085116B (zh) 2012-08-15

Family

ID=4409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909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5116B (zh) 2010-12-08 2010-12-08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5116B (zh)

Cited B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674A (zh) * 2011-08-19 2012-04-11 深圳市永盟智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身份的智能多参数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02567930A (zh) * 2012-01-13 2012-07-1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02831560A (zh) * 2012-08-14 2012-12-19 苏州仁耀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挂号管理系统
CN102932766A (zh) * 2012-10-23 2013-02-13 庞光伟 紧急呼救系统
CN10313922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江苏省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野外作业的智能物联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3258139A (zh) * 2013-05-29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方法
CN103294916A (zh) * 2013-05-29 2013-09-1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系统
CN103327448A (zh) * 2013-05-30 2013-09-25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求救的方法
CN103391304A (zh) * 2012-05-09 2013-11-13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室信息发布系统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03488859A (zh) * 2012-06-15 2014-01-01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专家咨询系统
CN103514357A (zh) * 2012-12-31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健康监护方法及其监护系统
CN103605911A (zh) * 2013-12-11 2014-02-26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
CN10367960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大连运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住院电子病历系统
CN103690240A (zh) * 2013-09-16 2014-04-02 上海华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系统
CN103700049A (zh) * 2013-12-11 2014-04-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通信式网络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14063518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家庭保健系统
CN103841165A (zh) * 2012-11-26 2014-06-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全球定位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92404A (zh) * 2014-12-11 2015-03-04 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高血压管理平台及实现方法
CN104603829A (zh) * 2012-08-31 2015-05-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移动终端的个人医疗治疗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86592A (zh) * 2015-02-03 2015-05-06 王晓英 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
CN104599211A (zh) * 2015-01-04 2015-05-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体检数据上传方法、无线终端和业务管理平台
CN104616234A (zh) * 2015-02-14 2015-05-13 张英华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方法
CN10469993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高雄医学大学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54434A (zh) * 2015-04-25 2015-09-30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医院平台、用户终端及基于用户信息的远程救助方法
CN105005957A (zh) * 2015-08-03 2015-10-28 阜新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医疗紧急救援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5160190A (zh) * 2015-09-16 2015-12-16 深圳东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健康档案的家庭医生诊疗系统及诊疗应用app
CN105167767A (zh) * 2014-05-31 2015-12-23 重庆文理学院 基于dsp的智能心电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CN105303491A (zh) * 2015-07-20 2016-02-03 欧阳锡伟 一种健康干预系统
CN105450650A (zh) * 2015-12-03 2016-03-30 中国人民大学 一种安全移动电子健康记录访问控制系统
CN105534484A (zh) * 2016-02-15 2016-05-04 苏州慈乐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居家智能护理设备
CN105577786A (zh) * 2015-12-23 2016-05-11 张慧霞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系统
WO2016179903A1 (zh) * 2015-05-09 2016-11-17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络医院平台、专家平台以及专家会诊请求方法
CN106169029A (zh) * 2016-07-08 2016-11-30 重庆宇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20297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成都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日常活动数据收集与健康推荐的数据平台
WO2016206178A1 (zh) * 2015-06-26 2016-12-29 深圳市共创百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健康报告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03903413B (zh) * 2014-04-09 2017-01-18 时云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17012179A1 (zh) * 2015-07-18 2017-01-26 深圳市前海颐老科技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电子诊疗单生成方法和网络医院平台
CN103955608B (zh) * 2014-04-24 2017-02-01 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疗信息远程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534115A (zh) * 2016-11-10 2017-03-22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电子病历系统设计和方法
CN107197021A (zh) * 2017-06-02 2017-09-22 李涛 一种护理系统
CN107242854A (zh) * 2017-05-27 2017-10-13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通信的智能医疗系统
CN107343043A (zh) * 2017-07-04 2017-11-10 冯贵良 一种医疗服务信息精准发布的方法和发布服务器
CN107436992A (zh) * 2016-05-28 2017-12-05 杭州鸿富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终端及健康管理方法
CN107622787A (zh) * 2017-09-13 2018-01-23 王沛 健康服务管理系统
CN108231148A (zh) * 2018-02-05 2018-06-29 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孕期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34776A (zh) * 2018-07-15 2018-12-18 谭诗涵 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9447875A (zh) * 2018-09-27 2019-03-08 广东医睦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人员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020940A (zh) * 2019-04-02 2019-07-16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用名单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1463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安徽省儿童医院 一种儿科危重症院前安全转运车载远程会诊系统
CN110517792A (zh) * 2019-08-27 2019-11-29 李大乐 健康数据管理服务系统
CN111010452A (zh) * 2019-12-28 2020-04-14 上海上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和LoRa技术的区块链医疗监护系统
CN111201574A (zh) * 2017-10-11 2020-05-26 派尔疗法股份有限公司 确保使用数字疗法的疾病和障碍的治疗中的数据安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31693A (zh) * 2020-05-19 2020-09-08 常瑞阳 一种实时体温监测及带多维体温信息的身份认证系统
CN112035562A (zh) * 2020-08-19 2020-12-04 杭州古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医疗数据融合工具系统及其融合方法
CN112071408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业务数据监测构件及其方法
WO2021146953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数据库构建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223654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杭州云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报告单的智能解读管理平台
CN116389647A (zh) * 2023-06-02 2023-07-04 深圳市尚哲医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
CN117592691A (zh) * 2023-11-08 2024-02-23 江苏小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农村医疗的在线管理平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9581Y (zh) * 2003-01-30 2004-06-09 顾菊康 移动电话/手机式心电监护装置
CN1547142A (zh) * 2003-12-12 2004-11-17 ���пƼ���ѧ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US20060058697A1 (en) * 2004-09-13 2006-03-16 Kazuhiro Mochizuki Portable health check apparatus and expiration analysis service method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9581Y (zh) * 2003-01-30 2004-06-09 顾菊康 移动电话/手机式心电监护装置
CN1547142A (zh) * 2003-12-12 2004-11-17 ���пƼ���ѧ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US20060058697A1 (en) * 2004-09-13 2006-03-16 Kazuhiro Mochizuki Portable health check apparatus and expiration analysis service method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674A (zh) * 2011-08-19 2012-04-11 深圳市永盟智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身份的智能多参数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0313922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江苏省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野外作业的智能物联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67930A (zh) * 2012-01-13 2012-07-1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03391304B (zh) * 2012-05-09 2017-02-01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室信息发布系统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03391304A (zh) * 2012-05-09 2013-11-13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室信息发布系统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03488859A (zh) * 2012-06-15 2014-01-01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专家咨询系统
CN102831560A (zh) * 2012-08-14 2012-12-19 苏州仁耀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挂号管理系统
CN104603829A (zh) * 2012-08-31 2015-05-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移动终端的个人医疗治疗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7960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大连运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住院电子病历系统
CN102932766A (zh) * 2012-10-23 2013-02-13 庞光伟 紧急呼救系统
WO2014063518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家庭保健系统
CN103841165A (zh) * 2012-11-26 2014-06-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全球定位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14357B (zh) * 2012-12-31 2017-07-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健康监护方法及其监护系统
CN103514357A (zh) * 2012-12-31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健康监护方法及其监护系统
CN103258139A (zh) * 2013-05-29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方法
CN103294916A (zh) * 2013-05-29 2013-09-1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系统
CN103327448A (zh) * 2013-05-30 2013-09-25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求救的方法
CN103690240A (zh) * 2013-09-16 2014-04-02 上海华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系统
CN103690240B (zh) * 2013-09-16 2016-03-02 上海华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系统
CN10469993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高雄医学大学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4699932B (zh) * 2013-12-06 2018-11-20 高雄医学大学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05911A (zh) * 2013-12-11 2014-02-26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
CN103700049A (zh) * 2013-12-11 2014-04-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通信式网络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903413B (zh) * 2014-04-09 2017-01-18 时云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955608B (zh) * 2014-04-24 2017-02-01 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疗信息远程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167767A (zh) * 2014-05-31 2015-12-23 重庆文理学院 基于dsp的智能心电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CN104392404A (zh) * 2014-12-11 2015-03-04 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高血压管理平台及实现方法
CN104599211A (zh) * 2015-01-04 2015-05-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体检数据上传方法、无线终端和业务管理平台
CN104599211B (zh) * 2015-01-04 2019-04-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体检数据上传方法、无线终端和业务管理平台
CN104586592A (zh) * 2015-02-03 2015-05-06 王晓英 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
CN104616234A (zh) * 2015-02-14 2015-05-13 张英华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方法
CN104954434A (zh) * 2015-04-25 2015-09-30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医院平台、用户终端及基于用户信息的远程救助方法
WO2016173087A1 (zh) * 2015-04-25 2016-11-03 深圳市共创百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医院平台、用户终端及基于用户信息的远程救助方法
WO2016179903A1 (zh) * 2015-05-09 2016-11-17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络医院平台、专家平台以及专家会诊请求方法
WO2016206178A1 (zh) * 2015-06-26 2016-12-29 深圳市共创百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健康报告查询方法和系统
WO2017012179A1 (zh) * 2015-07-18 2017-01-26 深圳市前海颐老科技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电子诊疗单生成方法和网络医院平台
CN105303491A (zh) * 2015-07-20 2016-02-03 欧阳锡伟 一种健康干预系统
CN105005957A (zh) * 2015-08-03 2015-10-28 阜新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医疗紧急救援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5005957B (zh) * 2015-08-03 2019-03-05 阜新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医疗紧急救援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5160190A (zh) * 2015-09-16 2015-12-16 深圳东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健康档案的家庭医生诊疗系统及诊疗应用app
CN105450650A (zh) * 2015-12-03 2016-03-30 中国人民大学 一种安全移动电子健康记录访问控制系统
CN105450650B (zh) * 2015-12-03 2019-03-08 中国人民大学 一种安全移动电子健康记录访问控制系统
CN105577786A (zh) * 2015-12-23 2016-05-11 张慧霞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系统
CN105534484B (zh) * 2016-02-15 2018-09-18 苏州慈乐圆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居家智能护理设备
CN105534484A (zh) * 2016-02-15 2016-05-04 苏州慈乐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居家智能护理设备
CN107436992A (zh) * 2016-05-28 2017-12-05 杭州鸿富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终端及健康管理方法
CN106169029A (zh) * 2016-07-08 2016-11-30 重庆宇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20297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成都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日常活动数据收集与健康推荐的数据平台
CN106534115A (zh) * 2016-11-10 2017-03-22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电子病历系统设计和方法
CN107242854A (zh) * 2017-05-27 2017-10-13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通信的智能医疗系统
CN107242854B (zh) * 2017-05-27 2020-03-0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通信的智能医疗系统
CN107197021A (zh) * 2017-06-02 2017-09-22 李涛 一种护理系统
CN107343043A (zh) * 2017-07-04 2017-11-10 冯贵良 一种医疗服务信息精准发布的方法和发布服务器
CN107622787A (zh) * 2017-09-13 2018-01-23 王沛 健康服务管理系统
CN111201574B (zh) * 2017-10-11 2024-04-19 克里克疗法有限公司 确保使用数字疗法的疾病和障碍的治疗中的数据安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11201574A (zh) * 2017-10-11 2020-05-26 派尔疗法股份有限公司 确保使用数字疗法的疾病和障碍的治疗中的数据安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31148A (zh) * 2018-02-05 2018-06-29 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孕期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34776A (zh) * 2018-07-15 2018-12-18 谭诗涵 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9447875A (zh) * 2018-09-27 2019-03-08 广东医睦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人员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020940A (zh) * 2019-04-02 2019-07-16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用名单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1408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业务数据监测构件及其方法
CN110491463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安徽省儿童医院 一种儿科危重症院前安全转运车载远程会诊系统
CN110517792A (zh) * 2019-08-27 2019-11-29 李大乐 健康数据管理服务系统
CN111010452A (zh) * 2019-12-28 2020-04-14 上海上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和LoRa技术的区块链医疗监护系统
WO2021146953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数据库构建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631693A (zh) * 2020-05-19 2020-09-08 常瑞阳 一种实时体温监测及带多维体温信息的身份认证系统
CN112035562A (zh) * 2020-08-19 2020-12-04 杭州古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医疗数据融合工具系统及其融合方法
CN113223654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杭州云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报告单的智能解读管理平台
CN113223654B (zh) * 2021-06-04 2022-09-02 杭州云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报告单的智能解读管理平台
CN116389647A (zh) * 2023-06-02 2023-07-04 深圳市尚哲医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
CN116389647B (zh) * 2023-06-02 2023-08-08 深圳市尚哲医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
CN117592691A (zh) * 2023-11-08 2024-02-23 江苏小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农村医疗的在线管理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5116B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5116B (zh)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US202103264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authenticating and transmitting digital health information and records
US107142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medical records processing with patient tracking
US1020470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ally retrieving medical information
Shapiro et al. Patient-generated health data
CN107085817A (zh) 医疗系统
CN104615852B (zh) 针对保障网上预约挂号秩序及提高号源使用效率的方法
CN104885089B (zh) 分析物测量的远程监测
US20140249850A1 (en) Critical condition module
US20140129255A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US200802940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yslological data readings, transmission and presentation
CN104778344A (zh) 用于一通讯网络中提供健康相关服务的云端系统及其方法
US201301791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ersonal health records with telemedicine and 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features
CN103886529A (zh) 一种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2669922A (zh) 一种社区健康服务系统
Nhavoto et al. SMSaúd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emote/mobile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retention in care for HIV/AIDS and tuberculosis patients
Lopalco et al.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vaccine safety: a European perspective
Cao et al. Cloud computing-based medical health monitoring IoT system design
US201903714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lth information reporting
WO2012148817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trusted health-user communities
CN104622448A (zh) 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989218B (zh) 一种信息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09028A (zh) 一种新型的自助诊疗机及其自助诊疗方法
AU2019100109A4 (en) Software platform for In-Home care monitoring
Thaijiam A smart ambulance with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enhancing rescue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