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9932B -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9932B
CN104699932B CN201310662865.XA CN201310662865A CN104699932B CN 104699932 B CN104699932 B CN 104699932B CN 201310662865 A CN201310662865 A CN 201310662865A CN 104699932 B CN104699932 B CN 104699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personal
health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2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9932A (zh
Inventor
许胜雄
余幸司
刘景宽
简怡光
王伟如
杨凤月
陈俊鸿
邱丹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628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9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9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9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9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其包含: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传输个人身体状况信息;中央管理装置,用以接收、存储及监控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并发出警示通知;以及医护端处理装置,其包含接收构件,用以接收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及评估构件,连接所述接收构件,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使得所述用户在送医前已完成该检伤分类的程序。

Description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患者送医前,先行依据其病症严重情形进行检伤分类处理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患者送医前,先行依据其病症严重情形进行检伤分类处理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演进,医疗体制的建立、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医疗院所的普及化,使的民众就医更加方便,并获得良好的诊治和照护。此外,网际网络及电脑的应用,使医护人员可迅速的搜寻、撷取云端数据库中丰富的医护信息,作为诊疗判断的依据,能精确掌握病情、症状,提升了临床诊疗的正确性。
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居家或是行动的生理监测仪器开始研发及使用,如随身携带式医疗检测仪器,让民众于平时就可进行自我测量,并利用远端传输装置将测量的生理检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际网络等传输技术传送至医护单位,以便进行个人健康监控及管理的程序。由以上观之,医疗照护的水准及方便性不断往上提升,但目前医疗制度却缺完整的医疗照护网的制度与之相互配合,即民众与医疗单位、医疗单位与医疗单位、甚至是医疗单位与急救单位,缺乏彼此紧密沟通联系,医疗信息互通不流畅,使的目前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上对患者的诊治缺乏效率,此外民众病症分类治疗处理的制度也待改善,由于民众一有病症发生,不论病症严重程度,皆送往医护中心的急诊处,将致使医疗资源的浪费及延误严重患者的黄金急救时间。
此外,目前的医疗制度主要是等患者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再去进行病症诊断分类及医疗处理,但若能在送医前完成病症诊断分类,将有助于对患者的急救医疗效率;且严重病症目前皆明确的分类分科去进行医疗处 理,但未替患者进行整体考量,即同一病症在外科评断也许不是紧急病症,但内科评断是紧急病症,因此对于患者的病症须进行整体考量,方能作出较明确检伤分类的判定。
因此,现今的医疗制度仍有许多的缺失,无法有效提升对于民众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照护及医疗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机构,为该医疗机构提供一个有效且迅速的检伤分类的医疗服务。本发明先行在用户住家中安装生理监控系统,该生理监控系统可与该医疗机构所设置的伺服器进行连线,将其监控的生理数值进行传输,由该医疗机构监测该生理数值,当生理数值出现异常时,该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可通过通信装置与用户进行联络,以评估及分析用户身体及生理情况,为该用户填写个人症状评量表,用以进行检伤分类的程序,并将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进一步交予医师进行确认,以判断及决定该用户的医疗处理方式,若该用户被判断须送医急诊,则该医疗机构会与相关医护单位及家属进行联络,让该用户送予指定医院进行治疗,且因该用户在送医前已完成检伤分类程序,可让该指定医院的医师预先了解该用户的病情状况及处理方式,使该用户抵达医院后,在有效的黄金治疗期中,让该用户的病情获得控制。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一”、“一个”及“该”意指“一个或多个”,此术语仅为了叙述方便及给予本创作的基本观念。此叙述应被理解为包括一种或至少一种,且除非明显地另有所指,表示单数时亦包括复数。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包含: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传输用户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中央管理装置,连接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监控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并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数据超过预设的警戒值时产生警示通知;医护端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存取及处理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其包含(1)接收构件,用以接收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及(2)评估构件,连接所述接收构件,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 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使得所述用户在送医前已完成该检伤分类的程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及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相互连接。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进一步包含紧急按钮,用以传输紧急信号至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的所述接收构件,以进行所述检伤分类的程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还设有:会员登入功能,提供所述用户登入会员,并上传及管理自身的基本个人数据或健康信息,且接受医疗院所的医疗服务信息或卫生教育信息;及医疗单位登入功能,提供医护人员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存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内医疗信息。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用户,包含但不限于加入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的医疗院所的会员。所述用户可通过会员登入功能,输入其帐号密码,进入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可存取包含但不限于自身基本个人数据、健康信息或病历,且接收包含但不限于所述医疗院所提供给用户的医疗服务信息、卫生教育信息、回诊/领药时间等。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医疗单位登入功能,包含但不限于让医护人员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能存取、记录、监控或管理所述系统内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含用户个人基本数据、用户病历、用户的身体状况信息、相关合作医疗院所信息或相关医护人员联络方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其包含但不限于电话、手机、生理信号测量仪器、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即具有能与医护单位或相关医疗照护网络伺服器进行联络沟通、上传个人身体状况信息或发送紧急信号的装置或设备。在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是电话、手机、生理信号测量仪器、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在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先在用户家中安置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或紧急按钮,以便于监控及即时传送个人身体状况信息。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信号测量仪器包含但不限于具有检测心跳、脉搏、体温、血糖、心电图、传输影音装置或监视功能的仪器。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信号测量仪器包含血压计、血糖计、血氧计、心电图机、温度计、传输影音装置或监视装置。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心跳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心电图或身体受伤情况及病症的生理数据、或所述多个生理数据的任意组合。在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可进一步包含各种生理信息、病理状态特征或各类临床病症。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呈现方式包含生理监控的数据及各种文字、影像、声音、图像信息。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中央管理装置,包含但不限于网络伺服器。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警戒值,包含但不限于医院或医生对于各项生理数据个别所设定的临界值。所述警戒值可进一步包含国际卫生组织(WHO)、各国卫生或医疗机构针对各种不同生理信息、生理状态或病症所设立相对应的正常临界范围的数值。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医疗端处理装置,包含但不限于电脑、笔记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包含但不限于具有登录或上传信息或数据至所述中央管理装置功能的装置或设备。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中央管理装置及医护端处理装置设置于医护端。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护端包含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机构包含但不限于医院、健康照护中心或医事服务单位。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医护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评估构件进一步包含制作医师建议表,所述医师建议表包含医师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建议处理方式。在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内容包含医师依据医护人员填写的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内容所给予的主观诊断条件、客观诊断条件、评估、处置、其他处置及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建议处理方式包含急诊、提早回诊及按原订计划回诊。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评估构件,其可提供个人症状评量表,让医护人员评估所述用户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后,将其评估信息填写于所述个人症状 评量表。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信息包含类科、症状、判定依据及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信息包含但不限于:(1)类科,即临床医疗类别,如内科、妇科、精神科、外科、儿科等;(2)症状,即患者病症状况,如体温异常、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喘、意识改变对人时失去定向、恶心呕吐腹泻、疼痛、血糖异常、刀伤、割伤、跌倒、骨折、扭伤、烧烫伤、异物梗塞等;(3)判定依据,即对病症的判断根据,其中包含许多检测项目,如生命征象(Temperature、Pulse、Respiration、Blood Pressure)、体温过高部分,发烧定义为中心温度>38℃、体温过低的定义为中心温度耳温<35℃、中风检测项目、异常症状检测项目、呼吸异常症状检测项目、血糖异常症状检测项目、疼痛异常症状检测项目、伤口症状检测项目等;(4)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包含但不限于评估(a)检伤1-2级,建议立即急诊;(b)评估检伤3-4级,建议持续追踪30-60分钟;(c)评估检伤4-5级,建议就近院(诊)所治疗;(d)建议提早回诊、(e)建议依原订计划回诊及(f)提供卫教信息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医护人员会依据用户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逐步对用户的病症状况,及临床医学上对各种不同的病症判定依据,进行整体的医疗考量判断后,制作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并建议用户所应送医的医疗科别及医疗处理方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检伤分类的程序,其包含但不限于依据各国卫生或医疗机构依据患者病情危急程度建立出的急诊分类基准及依照所述基准所进行的检伤分类医疗处理程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建议处理方式,其包含但不限于依据所述用户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检伤分类的基准所做出的医疗处理方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而包括中央存储数据库,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的个人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或各项用户医疗检验数据。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基本数据包含但不限于个人的联络方式、紧急联络人或紧急联络人联络方式等信息。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健康记录包含患者主诉、医师评估观察、疾病诊断、医师处方、生化检验、看诊记录或出院病历摘要的信息。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在不同医疗机构所记录或存储的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或各项个人医疗检验数据可存于所述中央存储数据库,医护人员可在被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授权的情形下,可通过该医护端处理装置浏览所述中央存储数据库中的上述数据或通过该中央管理装置浏览及/或交换跨医疗机构的上述数据。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将所述中央管理装置所存储的用户相关医疗信息与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进行结合分析及评估,利于医护人员评估该用户的病情及适当医疗处理方式。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中央存储数据库,与所述中央管理装置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而相互连接。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通知构件,用以传输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至相关单位。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与所述通知构件进行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相互连接。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与所述通知构件彼此之间的数据或信息的传输方式包含但不限于通过电脑、网际网络、电话或手机等具备传输功能的设备,其传输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简讯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会传送给指定的相关单位,该指定的相关单位会依据本身所负责的事务进行后续医疗处理动作。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一步接收所述相关单位回传的个人医疗处理信息。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个人医疗处理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送达医院的通知、医疗或急诊处理结果。在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将其所应负责的医疗处理流程或行为结果信息回传至所述中央管理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会存储该项信息,而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也会接收该项信息。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相关单位,包含但不限于家属、紧急联络人、医院、诊所、急诊中心、救护车、医护人员或救援单位。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是家属、紧急联络人、医院、诊所、急诊中心、救护车、医护人员或救援单位。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可进一步包含个人医疗保险业者、家庭医师、社工、交通运输业者或药局。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进一步包括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提供不同人员,包含用户、医护人员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对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不同的存取管控权限。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可进一步包含设立不同人员的帐户及密码,并管控及记录不同的帐户对于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的数据浏览、存取、更改等操作指令,确保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医护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师、护士、护理师、看护人员或健康管理员等相关医护人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1)提供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于用户端,用以传输个人身体状况信息;(2)提供中央管理装置于医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监控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并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数据超过预设的警戒值时产生警示通知;以及(3)提供医护端处理装置于所述医护端,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存取及处理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其中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包含:(a)接收构件,用以接收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及(b)评估构件,连接所述接收构件,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使得所述用户在送医前已完成该检伤分类的程序。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及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相互连接。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包含但不限于用户住宅或住所。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进一步包含紧急按钮,用以传输紧急信号至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的所述接收构件,以进行所述检伤分类的程序。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会先于用户家中安置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或紧急按钮,以便于监控及即时传送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护端包含但不限于医疗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还设有: 会员登入功能,提供所述用户登入会员,并上传及管理自身的基本个人数据或健康信息,且接受医疗院所的医疗服务信息或卫生教育信息;及医疗单位登入功能,提供医护人员及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存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内医疗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是电话、手机、生理信号测量仪器、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为心跳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心电图或身体受伤情况及病症的生理数据、或所述多个生理数据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信息包含类科、症状、判定依据及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护端的医护人员会通过所述接收构件所显示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与所述用户进行联络并了解所述用户的情况后,以填写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评估构件进一步包含制作医师建议表,所述医师建议表包含医师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建议处理方式。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内容包含医师依据医护人员填写的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内容所给予的主观诊断条件、客观诊断条件、评估、处置、其他处置及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建议处理方式包含急诊、提早回诊及按原订计划回诊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而包括中央存储数据库,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的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或各项用户医疗检验数据。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健康记录包含患者主诉、医师评估观察、疾病诊断、医师处方、生化检验、看诊记录或出院病历摘要的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通知构件,用以传输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至相关单位。在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会传送给指定的相关单位,所述指定的相关单位会依据本身所负责的事务进行 后续医疗处理动作。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一步接收该相关单位回传的个人医疗处理信息。在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个人医疗处理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送达医院的通知、医疗或急诊处理结果。在一更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单位将其所应负责的医疗处理流程或行为结果信息回传至所述中央管理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会存储该项信息,而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也会接收该项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相关单位为家属、紧急联络人、医院、诊所、急诊中心、救护车、医护人员或救援单位。
本发明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进而包括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提供不同人员,包含所述用户、所述医护人员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对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不同的存取管控权限。
本发明所提供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与其他公知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发明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和方法能提供患者在送医前且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所述个人的病症综合评估及医疗处置信息,并联络相关单位,如救护车转送患者至指定的医院急诊,并同步发送通知给紧急联络人或值班医师,让患者到医院时能立即接受适当的医疗处置,提高医疗效率;且避免无立即医疗需求的患者误送急诊,以节省医疗资源。
2、本发明的个人症状评量表的评量内容,包含跨不同的医疗类科,及各项不同病症判断依据,进行整合性的医疗评估,较可正确评量患者的检伤分级以及医疗处置的方式,并不同于一般的检伤分类表。
3、通过本发明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和方法将个人(患者)与医疗单位形成医疗照护网络,不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被授权的情形下,可通过该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上看到被服务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健康记录,以利医护人员进行整体的医疗评估,且能与许多相关医疗单位进行医疗信息沟通及联系或医疗处理指令的传达,提升个人就医过程时,其诊治及医疗处理的效率。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到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的系统运作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个人症状评量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将详细说明如下,其中所列举的范例的图号与图中所示号码相同,请同时参考图示及详细说明;且下列实施例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而仅作为本发明的数种态样及特征的代表。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10的系统架构示意图,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10主要包含: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20,负责传输个人(患者)身体状况信息至中央管理装置30,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会对于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进行监控,并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数据异常(如超过警戒值)发出警示通知;中央存储数据库50,其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用以存储个人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及各项个人医疗检验数据;医护端处理装置40,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用以存取及处理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及所述中央存储数据库50中各项信息,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40包含接收构件401,用以接收所述警示通知或用户通过紧急按钮所发出的紧急信号;评估构件402,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及通知构件403,用以传输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所制作的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至相关单位;及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60提供不同人员(如个人、医护人员、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对于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不同的存取管控权限,包含设立不同人员的帐户密码,并管控及记录所述人员对于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所进行的数据存取、修正、阅览等指令动作,以确保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 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10的系统运作图,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40的所述通知构件403,会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所制作的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的信息至相关单位70,所述相关单位70包含家属701、紧急联络人702、医院703、诊所704、急诊中心705、救护车706、医护人员707或救援单位708等单位,且所述相关单位70会依据所述建议处理方式进行所述单位应负责的医疗处理程序及流程,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回报或上传至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存储,且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40的所述接收构件401也可接收该处理后的结果的信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个人症状评量表的示意图,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80的评量内容包含四大项目:(1)类科,即临床医疗类别,如内科、妇科、精神科、外科、儿科等;(2)症状,即患者病症状况,如体温异常、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喘、意识改变对人时失去定向、恶心呕吐腹泻、疼痛、血糖异常、刀伤、割伤、跌倒、骨折、扭伤、烧烫伤、异物梗塞等;(3)判定依据,即对病症的判断根据,其中包含许多检测项目,如生命征象、体温过高部分,发烧定义为中心温度>38℃、体温过低的定义为中心温度耳温<35℃、中风检测项目、异常症状检测项目、呼吸异常症状检测项目、血糖异常症状检测项目、疼痛异常症状检测项目、伤口症状检测项目等;(4)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包含但不限于评估检伤1-2级,建议立即急诊、评估检伤3-4级,建议持续追踪30-60分钟、评估检伤4-5级,建议就近院(诊)所治疗、建议提早回诊、建议依原订计划回诊、提供卫教信息等。当医院收到用户的紧急信号或生理信息异常信号时,医护人员会与所述用户进行联络,同时针对所述用户的病症状况,进行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80的内容填写,选定所述用户应送医的医疗科别及病症判定依据,最后建议所述用户的医疗处置方式,再将填写好的个人症状评量表80进一步再交由医师进行判断。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10的系统流程图,所述流程步骤如下:
1、用户90可通过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20传输个人的身体状况信息或紧急信号,传输至中央管理装置30,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会对所述个人身 体状况信息的数据进行监控是否超过警戒值,若评估结果为是,则显示警示通知传达至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40;
2、当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40的接收构件401接收所述警示通知或紧急信号后,值班护理人员会与用户联络,评估用户身体状况,制作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80,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80的内容包含患者应送医的医疗科别、病症的判定依据及建议医疗处理方式,再交由值班医师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80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及确认医疗处理方式,并由医师制作医师建议表,所述医师建议表包含建议处理方式,再回传至值班护理人员;
3、再由值班护理人员通过通知构件403将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传输至相关单位70;及
4、所述相关单位70在收到所述医师建议表的建议处理方式后,执行所述相关单位应负责的医疗处理程序或流程,并将个人医疗处理信息(如用户送达医院的通知或用户医疗处理结果等)回传至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由所述中央管理装置30存储此次所述警示通知或紧急信号医疗处理的结果,该项结果同时也被该医护端处理装置40的接收构件401所接收。
上列详细说明是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出各种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至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
20 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
30 中央管理装置
40 医护端处理装置
401 接收构件
402 评估构件
403 通知构件
50 中央存储数据库
60 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
70 相关单位
701 家属
702 紧急联络人
703 医院
704 诊所
705 急诊中心
706 救护车
707 医护人员
708 救援单位
80 个人症状评量表
90 用户 。

Claims (22)

1.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包含:
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传输用户的个人身体状况信息;
中央管理装置,连接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监控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并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数据超过预设的警戒值时产生警示通知;及
医护端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存取及处理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其包含:
(1)接收构件,用以接收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
(2)评估构件,连接所述接收构件,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其中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信息包含类科、症状、判定依据及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四个项目;所述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包含建议立即急诊、建议持续追踪30-60分钟、以及建议就近院所或诊所治疗,以让医疗人员照上述四个项目依序填写,完成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其中所述评估构件进一步包含制作医师建议表,所述医师建议表包含医师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建议处理方式;以及
(3)通知构件,当所述用户被判定需立即急诊时,用以传输所述医师建议表的信息至相关单位,其中所述相关单位依据所述医师建议表的信息将所述用户送往指定的医院并进行相关医疗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及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还设有:会员登入功能,提供所述用户登入会员,并上传及管理自身的基本个人数据或健康信息,且接受医疗院所的医疗服务信息或卫生教育信息;及医疗单位登入功能,提供医护人员及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存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内医疗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为电话、手机、生理信号测量仪器、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为心跳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心电图或身体受伤情况及病症的生理数据、或所述多个生理数据的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进一步包含紧急按钮,用以传输紧急信号至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的所述接收构件,以进行所述检伤分类的程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而包括中央存储数据库,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的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或各项用户医疗检验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健康记录包含患者主诉、医师评估观察、疾病诊断、医师处方、生化检验、看诊记录或出院病历摘要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一步接收所述相关单位回传的个人医疗处理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其中所述相关单位为家属、紧急联络人、医院、诊所、急诊中心、救护车、医护人员或救援单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还包括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提供不同人员,包含所述用户、医护人员或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对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不同的存取管控权限。
12.一种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1)提供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于用户端,用以传输个人身体状况信息;
(2)提供中央管理装置于医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监控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并在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的数据超过预设的警戒值时产生警示通知;以及
(3)提供医护端处理装置于所述医护端,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存取及处理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其中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包含:
(a)接收构件,用以接收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警示通知;
(b)评估构件,连接所述接收构件,用以依据所述警示通知及所接收的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而评估所述个人身体状况,并制作个人症状评量表,其中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信息包含类科、症状、判定依据及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四个项目;所述护理师建议处理方式包含建议立即急诊、建议持续追踪30-60分钟、以及建议就近院所或诊所治疗,以让医疗人员照上述四个项目依序填写,完成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以作为检伤分类的程序用,其中所述评估构件进一步包含制作医师建议表,所述医师建议表包含医师依据所述个人症状评量表的建议处理方式;以及
(c)通知构件,当所述用户被判定需立即急诊时,用以传输所述医师建议表的信息至相关单位,其中所述相关单位依据所述医师建议表的信息将所述用户送往指定的医院并进行相关医疗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中央管理装置及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相互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还设有:会员登入功能,提供所述用户登入会员,并上传及管理自身的基本个人数据或健康信息,且接受医疗院所的医疗服务信息或卫生教育信息;及医疗单位登入功能,提供医护人员及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存取所述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内医疗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为电话、手机、生理信号测量仪器、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个人身体状况信息为心跳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心电图或身体受伤情况及病症的生理数据、或所述多个生理数据的任意组合。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端信息传输装置进一步包含紧急按钮,用以传输紧急信号至所述医护端处理装置的所述接收构件,以进行所述检伤分类的程序。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还包括中央存储数据库,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的基本数据、病历、健康记录、用药记录或各项用户医疗检验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健康记录包含患者主诉、医师评估观察、疾病诊断、医师处方、生化检验、看诊记录或出院病历摘要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中央管理装置进一步接收所述相关单位回传的个人医疗处理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其中所述相关单位为家属、紧急联络人、医院、诊所、急诊中心、救护车、医护人员或救援单位。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距离健康照护方法,进而包括帐号暨权限的管理机制,连接所述中央管理装置,用以提供不同人员,包含所述用户、医护人员或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管理者,对所述中央管理装置不同的存取管控权限。
CN201310662865.XA 2013-12-06 2013-12-06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4699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2865.XA CN104699932B (zh) 2013-12-06 2013-12-06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2865.XA CN104699932B (zh) 2013-12-06 2013-12-06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9932A CN104699932A (zh) 2015-06-10
CN104699932B true CN104699932B (zh) 2018-11-20

Family

ID=5334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2865.XA Active CN104699932B (zh) 2013-12-06 2013-12-06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99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9287B1 (ja) * 2016-06-29 2017-03-22 リーズンホワイ株式会社 検索システム、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側装置、情報提供方法、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側プログラム
CN106127647A (zh) * 2016-07-18 2016-11-16 达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一种数据服务平台
CN212724736U (zh) * 2020-07-03 2021-03-16 吴明翰 医疗介入后的照护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11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俞青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102085116A (zh) * 2010-12-08 2011-06-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CN102426626A (zh) * 2011-09-21 2012-04-25 海南三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3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及便携式移动监护终端
CN202334601U (zh) * 2011-11-25 2012-07-1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多功能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N202362783U (zh) * 2011-11-11 2012-08-01 上海跃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终端通讯模式的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11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俞青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102085116A (zh) * 2010-12-08 2011-06-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多功能远程医疗护理系统
CN102426626A (zh) * 2011-09-21 2012-04-25 海南三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3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及便携式移动监护终端
CN202362783U (zh) * 2011-11-11 2012-08-01 上海跃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终端通讯模式的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装置
CN202334601U (zh) * 2011-11-25 2012-07-1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多功能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9932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379B2 (en) Remote pati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Pramanik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sensors, and pervasive systems: Enabling connected and pervasive healthcare
US8721543B2 (en) Data analytics system
Kotronis et al. Evaluating 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IoMT)-based systems from a human-centric perspective
CN102299952A (zh)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及智能家居医疗系统
EP1959820A2 (en) Providing authentication of remotely collected external sensor measures
Abdulameer et al. Design of health ca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 (IOT)
CN101504693B (zh) 整合互动式健康管理系统
CN202206423U (zh)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及智能家居医疗系统
Sprogis et al. Patient acceptability of wearable vital sign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CN104699932B (zh) 远距离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方法
TWI582719B (zh) Silver and wisdom family medical module and care service integration system platform
TWI633513B (zh)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及其方法
Edirisinghe et al. A taxonomy for mHealth
Pradhan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Smart 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in an IoT Environment
Caprar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big data, and healthcare
Ayesha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the Medical Healthcare Systems
Cabanillas-Carbonell et al. Non-invasive vital signs monitoring system with real-time caution and emergency alerts
TWI588674B (zh) 人體生理資訊存取與評估之方法
Ravi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wards healthcare surveillance
Clancy Sensor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uplaga et al. Model of chronic care enabl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N201177816Y (zh) 整合互动式健康管理模组
Begum et al. An IoT based Tele-Health WBAN Model for Elderly People–A Review
Haque et al.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 for Real Time Remote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 in Pat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