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2291B -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2291B
CN102072291B CN201010277856.5A CN201010277856A CN102072291B CN 102072291 B CN102072291 B CN 102072291B CN 201010277856 A CN201010277856 A CN 201010277856A CN 102072291 B CN102072291 B CN 102072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ment
torsion
gear
rotatable mem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78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2291A (zh
Inventor
成德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2072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2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2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22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the mechanical gearing being of the type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power take-of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our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23Plural power paths to and/or from gearing
    • Y10T74/19037One path includes fluid dr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23Plural power paths to and/or from gearing
    • Y10T74/19074Single drive plural driv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经过两个路径传递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使穿过每个路径并在每个路径中增大的扭矩相加,并且输出最终扭矩,其中发动机的扭矩分为两部分,并且每部分扭矩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起动设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变速器设备,并且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和所述变速器设备的输出在扭矩组合设备处会合,从而使经过每个动力输送路径而增大的每个扭矩相加,并且经过所述扭矩组合设备而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Description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11月2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9-0113503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通过将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经过两个路径进行传递,并通过使穿过每个路径的扭矩相加,从而增大了扭矩。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与具有同样排放量和尺寸的常规发动机相比,发动机输出增大了20-30%。
由于常规变速器只包括一个动力输送路径,所以所有的发动机扭矩都直接传递到诸如扭矩变换器或离合器的起动设备。因此,要想让发动机输出增大,就必须改变该变速器的设计,以便提高扭矩输送容量。
为了增大扭矩输送容量,由于动力输送设备的特性,就必须加强车轴的强度,并且必须增加摩擦构件的数量。然而,如果车轴的强度加强,就会增加车轴的重量。此外,如果摩擦构件的数量增加,就会增大该变速器的尺寸。因此,由于车轴重量增加,车辆的燃料消耗和动力性能就会恶化,并且由于变速器的尺寸增大,该变速器的可安装性就会变差。
由于必须改变诸如扭矩变换器的起动设备的设计,以便提高其扭矩容量,所以就需要更多的开发成本和时间。
近来,正在发展一种扭矩拼合式变速器,其经过至少两个动力输送路径传递扭矩。所述扭矩拼合式变速器的优点在于,扭矩容量能够随着设计中的稍许改变而提高。
在美国专利扭矩第4014223号、第4117745号和第4226123号(在图5A中显示了其具有的动力输送路径)中以及在美国专利第5201692号(在图5B中显示了其具有的动力输送路径)中描述了所述扭矩拼合式变速器的一些实例。
图5A中所示的扭矩拼合式变速器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所述第一路径中,发动机扭矩经过行星齿轮组和扭矩变换器直接输送到变速器设备112,所述行星齿轮组是扭矩拼合设备110,所述扭矩变换器是起动设备111;在第二路径中,发动机扭矩从行星齿轮组110直接输送到变速器设备112。在扭矩变换器中增大的扭矩被加入到从扭矩拼合设备110传递到变速器设备112的扭矩中,所述扭矩变换器是起动设备111,并且最终扭矩经过变速器设备112输出到驱动轮。
根据图5B所示的扭矩拼合式变速器,发动机扭矩在扭矩变换器中增大,所述扭矩变换器是起动设备120。之后,扭矩经过扭矩拼合设备121的行星齿轮组而分开输送到驱动轮,并且分开输送到变速器设备122的连续可变变速器。从变速器设备122输出的扭矩被加入到从扭矩拼合设备121输送到驱动轮的扭矩中。
根据图5A所示的扭矩拼合式变速器,所有增加的扭矩都被输送到变速器设备,并且这会在变速器设备的扭矩输送容量中引起问题。
根据图5B所示的扭矩拼合式变速器,使用连续可变变速器作为变速器设备。如果将较大的扭矩输送到该连续可变变速器,就会损害扭矩拼合效率。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优点是,通过将扭矩从发动机经过两个路径进行输送,从而减小了输送到起动设备和变速器设备的扭矩。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会增大所述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的扭矩输送容量和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经过两个路径传递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使穿过每个路径并在每个路径中增大的扭矩相加,并且输出最终扭矩,其中发动机的扭矩可以分为两部分,并且每部分扭矩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起动设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变速器设备,并且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和所述变速器设备的输出在扭矩组合设备处会合,从而使经过每个动力输送路径而增大的每个扭矩相加,并且经过所述扭矩组合设备而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上的所述起动设备可以是扭矩变换器。
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上的所述变速器设备可以是多重换档变速器设备,所述多重换档变速器设备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多个离合器和多个制动器。
所述扭矩组合设备可以是行星齿轮组。
经过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的扭矩可以大于经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的扭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可以包括起动设备,所述起动设备为扭矩变换器,接收发动机的一部分扭矩,通过扭矩变换比变换该部分扭矩,并且经过第一动力输送轴输出该部分扭矩;变速器设备,所述变速器设备是多重换档变速器,经过第二动力输送轴接收发动机的另一部分扭矩,并且在换档时变换该另一部分扭矩;以及扭矩组合设备,所述扭矩组合设备是设置有三个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组,从所述起动设备接收该部分扭矩,并从所述变速器设备接收该另一部分扭矩,并且使该部分扭矩和该另一部分扭矩相加并输出,以便输出最终扭矩,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设置在所述起动设备和所述变速器设备之间。
所述扭矩变换器的涡轮可以作为输出元件而被操作,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并且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的端部连接到所述扭矩组合设备的旋转元件,其中所述扭矩变换器的推进器连接到前盖,所述前盖接合到发动机,并且其中所述涡轮通过插置阻尼器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并且所述推进器和所述涡轮通过锁定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联接。
所述变速器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内齿圈。
所述第一行星架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一内齿圈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架,使得所述第一太阳轮为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内齿圈为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为第三旋转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太阳轮为第四旋转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通过插置第一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直接连接到发动机,所述第三旋转元件通过插置第二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并通过插置第一制动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变速器外壳,所述第一制动器与单向离合器平行地设置,所述第四旋转元件通过插置第三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并通过插置第二制动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变速器外壳,并且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作为输出元件而被操作,并连接到所述扭矩组合设备的另一旋转元件。
所述第一离合器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前部处,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器以及所述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部的后部处,并且所述第二和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后部处,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所述第三内齿圈连接到所述第二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到输出齿轮,并且其中直接联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与所述输出齿轮。
所述扭矩组合设备可以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其中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到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所述第三内齿圈连接到所述变速器设备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到输出齿轮,并且其中直接联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与所述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是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概念的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变速器设备的操作表。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变速器设备的杠杆图。
图5A和5B为显示常规技术的动力输送路径的方框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做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概念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发动机的扭矩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扭矩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动力输送路径PT1和PT2输送。增大扭矩的起动设备2设置在第一动力输送路径PT1上,变速器设备4设置在第二动力输送路径PT2上,并且扭矩组合设备6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动力输送路径PT1和PT2的输出处。
起动设备2可以是扭矩变换器,并且可以增大从发动机接收的扭矩。
在本说明书中示例性地描述的是,使用多重换档变速器作为变速器设备4,该多重换档变速器实现四个前进速度和一个倒退速度,但是可以使用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结构不同的其它多重换档变速器,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众所周知的。变速器设备4通过换档增大了扭矩并输出该扭矩。
分别通过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所增大的扭矩传递到扭矩组合设备6并在扭矩组合设备6处相加。之后,经过驱动轮输出最终扭矩。
由于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经过两个路径而不是经过一个路径传递,所以可以减小分别传递到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的每部分扭矩。由于分别施加到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的每部分扭矩都较小,所以在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中使用的部件的设计容量(轴的直径、箱体的厚度、离合器的尺寸和数量)会小于常规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中使用的部件的设计容量。相应地,能够减小变速器的尺寸。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并且下面将详细描述图2所示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的各个部件。
起动设备2的扭矩变换器T/C包括前盖10、推进器12、涡轮14和定子16,前盖10连接到发动机的曲柄轴并旋转,推进器12连接到前盖10并与前盖10旋转,涡轮14面对推进器12,定子16设置在推进器12和涡轮14之间,并且在改变自动变速器燃油的流动方向之后,将从涡轮14流出的自动变速器燃油输送到推进器12。
用于将自动变速器燃油输送到推进器12的定子16具有与前盖10同样的旋转中心,并且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推进器12与涡轮14的锁定离合器L/C设置在前盖10和涡轮14之间。
此外,涡轮14通过插置阻尼器18而连接到第一动力输送轴20,并且第一动力输送轴20的端部连接到输出齿轮22并通过插置直接联接离合器E/C而连接到扭矩组合设备6。
相应地,输出齿轮22只在直接联接离合器E/C操作时才接收起动设备2的扭矩。相反,如果直接联接离合器E/C不操作,直接联接离合器E/C就不会旋转地干涉起动设备2。所述直接联接离合器E/C只在联接发动机与驱动轮时才操作。
此外,变速器设备4设置在转子组合设备6的后部处,并且连接到第二动力输送轴24,第二动力输送轴24直接连接到发动机的曲柄轴。
变速器设备4包括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1和PG2,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1和PG2是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架PC1直接连接到第二内齿圈R2,并且第一内齿圈R1直接连接到第二行星架PC2,使得变速器设备6具有四个旋转元件N1、N2、N3和N4。
相应地,设置第一太阳轮S1作为第一旋转元件N1,设置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二内齿圈R2作为第二旋转元件N2,设置第一内齿圈R1和第二行星架PC2作为第三旋转元件N3,并且设置第二太阳轮S2作为第四旋转元件N4。
此外,第一旋转元件N1的第一太阳轮S1通过插置第一离合器C1而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动力输送轴24。形成第三旋转元件N3的第二行星架PC2经过第二离合器C2而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动力输送轴24,并且经过第一制动器B1而选择性地连接到变速器外壳H,第一制动器B1与单向制动器F平行地设置。
此外,形成第四旋转元件N4的第二太阳轮S2经过第三离合器C3而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动力输送轴24,并经过第二制动器B2而选择性地连接到变速器外壳H,并且形成第二旋转元件N2的第一行星架PC1是输出元件,并连接到扭矩组合设备6。
如图3所示,离合器C1、C2和C3以及制动器B1和B2选择性地在每个换档速度处操作。
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在第一前进速度D1处操作,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在第二前进速度D2处操作,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1和C2在第三前进速度D3处操作,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制动器B2在第四前进速度D4处操作,并且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制动器B 1在倒退速度REV处操作。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是,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在第一前进速度D1处操作。然而,在第一制动器B1与单向离合器F平行地设置的情况下,第一制动器B1不操作,而单向离合器F在D范围内的第一速度处操作,以便提高换档到第二速度时的换档感觉。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变速器设备的杠杆图。
在图4中,较低水平线表示旋转速度为“0”,且较高水平线表示旋转速度为“1.0”,也就是说,其旋转速度与第二动力输送轴24旋转速度是相同的。
图4中的四条竖直线从左边起依次表示第一旋转元件N1的第一太阳轮S1、第二旋转元件N2的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二内齿圈R2、第三旋转元件N3的第一内齿圈R1和第二行星架PC2以及第四旋转元件N4的第二太阳轮S2,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据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1和PG2的齿数比(gear ratios)(太阳轮的齿数/内齿圈的齿数)而设定。
在杠杆图中的每个旋转元件的位置对于设计齿轮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前进速度]
如图3所示,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在第一前进速度D1处操作。
在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通过操作第一离合器C1而输入到第一旋转元件N1的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一制动器B1而将第三旋转元件N3作为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从而形成第一换档线SP1。因此,第一前进速度D1经过第二旋转元件N2而输出,第二旋转元件N2是输出元件。
[第二前进速度]
在第二前进速度D2处,松开在第一前进速度D1处操作的第一制动器B1,并操作第二制动器B2。
在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通过操作第一离合器C1而输入到第一旋转元件N1的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二制动器B2而将所述固定元件由第三旋转元件N3改变为第四旋转元件N4,从而形成第二换档线SP2。因此,第二前进速度D2经过第二旋转元件N2而输出,第二旋转元件N2是输出元件。
[第三前进速度]
如图3所示,在第三前进速度D3处,松开在第二前进速度D2处操作的第二制动器B2,并操作第二离合器C2。
在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通过操作第一离合器C1而输入到第一旋转元件N1的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二离合器C2而将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也输入到第三旋转元件N3,使得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1和PG2成为直接联接状态,并形成第三换档线SP3。因此,第三前进速度D3经过第二旋转元件N2而输出,第二旋转元件N2是输出元件,第三前进速度D3的旋转速度与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旋转速度相同。
[第四前进速度]
如图3所示,在第四前进速度D4处,松开在第三前进速度D3处操作的第一离合器C1,并操作第二制动器B2。
在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通过操作第二离合器C2而输入到第三旋转元件N3的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二制动器B2而将第四旋转元件N4作为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从而形成第四换档线SP4。因此,第四前进速度D4经过第二旋转元件N2而输出,第二旋转元件N2是输出元件。
[倒退速度]
如图3所示,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离合器C3在倒退速度REV处操作。
在第二动力输送轴24的扭矩通过操作第三离合器C3而输入到第四旋转元件N4的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一制动器B1而将第三旋转元件N3作为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从而形成倒退换档线SR。因此,倒退速度REV经过第二旋转元件N2而输出,第二旋转元件N2是输出元件。
此外,设置在起动设备2和变速器设备4之间的扭矩组合设备6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第三太阳轮S3连接到第一动力输送轴20,以便接收起动设备2的扭矩,并且第三内齿圈R3连接到变速器设备4的第二旋转元件N2,以便接收变速器设备4的扭矩。
相应地,第三行星架PC3接收第三太阳轮S3和第三内齿圈R3的扭矩,并由此旋转,以便将扭矩经过输出齿轮22而传递到传送轴(transfer shaft)28,输出齿轮22整体连接到传送轴28。传递到传送轴28的扭矩经过差动装置30而传递到驱动轮。
节点处的扭矩拼合比由起动设备2的扭矩变换比、变速器设备4的换档比以及扭矩组合设备6的行星齿数比所限定。通常,扭矩变换比设定为2,并且行星齿数比设定为3。因此,节点处的扭矩拼合比主要由变速器设备4的换档比所限定。
行星齿数比由内齿圈和太阳轮的齿数比所限定。如果行星齿数比为3,并且经过行星架输出的扭矩为100,那么该扭矩的四分之一(=25)从所述太阳轮输入,而该扭矩的四分之三(=75)从所述内齿圈输入。
因此,如果节点处的扭矩拼合比可以由所述扭矩变换比以及所述变速器设备的换档比进行计算。
而所述扭矩拼合比的计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切实可以完成的,因此此处不再对其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发动机的扭矩分为两部分,并且每部分扭矩分别传递到起动设备和变速器设备,所述起动设备设置在第一动力输送路径上,所述变速器设备设置在第二动力输送路径上。所述起动设备的扭矩和所述变速器设备的扭矩增大并在扭矩组合设备处相加。之后,经过驱动轮输出最终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发动机的扭矩经过两个路径而不是经过一个路径而被传递,所以在所述起动设备和所述变速器设备中使用的各个部件的设计容量(轴的直径、箱体的厚度、离合器的尺寸和数量)可以小于在常规变速器设备中使用的各个部件的设计容量。相应地,能够减小变速器的尺寸。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前”和“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经过两个路径传递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使穿过每个路径并在每个路径中增大的扭矩相加,并且输出最终扭矩,
其中,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扭矩分为两部分,并且每部分所述扭矩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起动设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连接到变速器设备,并且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和所述变速器设备的输出在扭矩组合设备处会合,从而使经过每个动力输送路径而增大的每个扭矩相加,并且经过所述扭矩组合设备而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其中,直接联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和输出齿轮之间,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与所述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是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上的所述起动设备是扭矩变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上的所述变速器设备是多重换档变速器设备,所述多重换档变速器设备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多个离合器和多个制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是行星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经过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的扭矩大于经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路径而传递的扭矩。
6.一种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包括:
起动设备,所述起动设备为扭矩变换器,接收发动机的一部分扭矩,通过扭矩变换比变换该部分扭矩,并且经过第一动力输送轴输出该部分扭矩;
变速器设备,所述变速器设备是多重换档变速器,经过第二动力输送轴接收发动机的另一部分扭矩,并且在换档时变换该另一部分扭矩;以及
扭矩组合设备,所述扭矩组合设备是设置有三个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组,从所述起动设备接收该部分扭矩,并从所述变速器设备接收该另一部分扭矩,并且使该部分扭矩和该另一部分扭矩相加并输出,以便输出最终扭矩,
其中,所述变速器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内齿圈,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一内齿圈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架,使得所述第一太阳轮为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内齿圈为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为第三旋转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太阳轮为第四旋转元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通过插置第一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直接连接到发动机,
所述第三旋转元件通过出插置第二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并通过插置第一制动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变速器外壳,所述第一制动器与单向离合器平行地设置,
所述第四旋转元件通过插置第三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动力输送轴,并通过插置第二制动器而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变速器外壳,并且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作为输出元件而被操作,并连接到所述扭矩组合设备的另一旋转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设置在所述起动设备和所述变速器设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变换器的涡轮作为输出元件而被操作,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并且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的端部连接到所述扭矩组合设备的旋转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变换器的推进器连接到前盖,所述前盖接合到发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涡轮通过插置阻尼器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并且所述推进器和所述涡轮通过锁定离合器而选择性地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前部处,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器以及所述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部的后部处,并且所述第二和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后部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所述第三内齿圈连接到所述第二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到输出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直接联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一动力输送轴与所述输出齿轮。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组合设备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到所述起动设备的输出,所述第三内齿圈连接到所述变速器设备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到输出齿轮。
CN201010277856.5A 2009-11-23 2010-09-08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2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113503A KR101509677B1 (ko) 2009-11-23 2009-11-23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KR10-2009-0113503 2009-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2291A CN102072291A (zh) 2011-05-25
CN102072291B true CN102072291B (zh) 2015-06-03

Family

ID=4390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78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2291B (zh) 2009-11-23 2010-09-08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641B2 (zh)
KR (1) KR101509677B1 (zh)
CN (1) CN102072291B (zh)
DE (1) DE102010037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09678B1 (ko) * 2009-11-23 2015-04-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KR101145625B1 (ko) * 2009-11-23 2012-06-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KR101145624B1 (ko) * 2009-11-23 2012-05-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EP2577105B1 (de) * 2010-05-25 2017-10-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odynamische ko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rehmomentwandler
KR101339268B1 (ko) * 2012-12-18 2013-12-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DE102014223916B4 (de) 2014-11-25 2019-09-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hrstufen Stirnrad-Planetengetriebe
EP3530986B1 (en) * 2018-02-27 2023-04-19 FCA Italy S.p.A. A motor vehicle differential with a low range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5721A (en) * 1959-08-07 1962-03-20 Gen Motors Corp Transmission
US3577804A (en) * 1966-06-30 1971-05-04 Nissan Motor Torque split type automatic speed change device
US5711735A (en) * 1994-08-18 1998-01-27 Hyundai Motor Co. Power trai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CN1363780A (zh) * 2000-12-30 2002-08-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自动变速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80801C (zh) * 2001-02-28 2004-12-22 那顺布赫 一种磁疗药垫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2786A (en) 1948-10-02 1954-07-06 Borg Warner Transmission
US2924992A (en) 1955-06-17 1960-02-16 Gen Motors Corp Parallel torque path transmission
DE1032109B (de) 1956-07-12 1958-06-12 Ilo Werke G M B H Getriebe,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US3065652A (en) 1958-04-29 1962-11-27 Voith Gmbh J M Electro-hydraulic drive, especially for rail vehicles
AT304982B (de) 1970-05-02 1973-02-12 Voith Getriebe Kg Hydrodynamisches Getriebe
US4014223A (en) 1975-05-22 1977-03-29 Ford Motor Company Multiple ratio hydrokinetic split torque transmission
JPS5247168A (en) 1975-10-13 1977-04-14 Komatsu Ltd Speed change gear
US4226123A (en) 1978-12-06 1980-10-07 Ford Motor Company Non-synchronous four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overdrive
US4398436A (en) * 1980-04-07 1983-08-16 Ford Motor Company Multiple ratio transmission having a torque splitter input gear with a pocketed carrier
US5201692A (en) 1991-07-09 1993-04-13 Hydro-Gear Limited Partnership Rider transaxle having hydrostatic transmission
KR100337350B1 (ko) 1999-11-09 2002-05-21 이계안 자동 변속기용 파워 트레인
EP1479943B1 (en) * 2002-02-25 2011-08-31 Ebara Corporation Speed change device
JP2007292223A (ja) 2006-04-26 2007-11-08 F C C:Kk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
EP2072311A1 (en) 2007-12-18 2009-06-24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Drive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CN201288805Y (zh) 2008-08-30 2009-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并联复合式传动机构
KR101145624B1 (ko) * 2009-11-23 2012-05-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KR101145625B1 (ko) * 2009-11-23 2012-06-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KR101509678B1 (ko) * 2009-11-23 2015-04-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토크 분기형 자동변속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5721A (en) * 1959-08-07 1962-03-20 Gen Motors Corp Transmission
US3577804A (en) * 1966-06-30 1971-05-04 Nissan Motor Torque split type automatic speed change device
US5711735A (en) * 1994-08-18 1998-01-27 Hyundai Motor Co. Power trai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CN1363780A (zh) * 2000-12-30 2002-08-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自动变速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80801C (zh) * 2001-02-28 2004-12-22 那顺布赫 一种磁疗药垫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24464A1 (en) 2011-05-26
DE102010037313A1 (de) 2011-05-26
CN102072291A (zh) 2011-05-25
US8888641B2 (en) 2014-11-18
KR20110056983A (ko) 2011-05-31
KR101509677B1 (ko)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6365B (zh) 扭矩分配式自动变速器
CN102072291B (zh)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US8647227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CN101550993B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
US7294088B2 (en) Six-speed powertrai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072303B (zh)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US10502285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02072292B (zh) 扭矩拼合式自动变速器
CN102192285B (zh) 具有复合和简单行星齿轮组且具有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1457820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传动系
KR20180123920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3807371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KR20180123933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2192286B (zh) 具有三个制动器和四个离合器的多速行星变速器
CN103807374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US9958039B1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US9995368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US10247282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01532554B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
US8083629B2 (en) Powertrai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7339377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KR101916053B1 (ko)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8240434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