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0647A -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0647A
CN102070647A CN 201010608847 CN201010608847A CN102070647A CN 102070647 A CN102070647 A CN 102070647A CN 201010608847 CN201010608847 CN 201010608847 CN 201010608847 A CN201010608847 A CN 201010608847A CN 102070647 A CN102070647 A CN 102070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lide
extraction
washing
sec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088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0647B (zh
Inventor
邢华斌
曹义风
杨启炜
苏宝根
杨亦文
苏云
张芮菡
倪晓蕾
任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010608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0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0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0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0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06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该方法以离子液体或者由离子液体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分馏萃取法高效地从含有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等银杏内酯同系物的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该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安全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杏内酯B的分离方法,属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的一类主要活性成分,是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肿瘤、抗器官移植中的排斥作用等疗效。银杏内酯具有十二碳骨架结构,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分为银杏内酯A(ginkgolide A,GA)、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银杏内酯C(ginkgolide C,GC)、银杏内酯M(ginkgolide M,GM)和银杏内酯J(ginkgolide J,GJ),此外还有白果内酯(bilobalide,BB)。银杏内酯的活性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其中银杏内酯B对PAF的拮抗作用最强,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内酯B注射液已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因此,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银杏内酯B从总银杏内酯中分离出来,制备得到高纯度的银杏内酯B。
银杏内酯B的来源有提取分离、化学合成和植物细胞培养,其中从人工栽培的银杏中提取分离是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银杏内酯B可以直接从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但这个过程很不经济,收率极低,也可先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含有多种银杏内酯同系物的总银杏内酯,再从总银杏内酯中精制获得银杏内酯B,如中国专利ZL03152921.6中公开的方法。银杏内酯B在银杏叶中含量较低,约为0.2%,在银杏提取物中也只有1%~2%。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以及白果内酯等与银杏内酯B结构相似、性质差异小,这些物质同时存在于总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对银杏内酯B的分离纯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现有的银杏内酯B分离纯化方法有:
(1)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63407.X报道了一种以银杏叶或银杏叶水提物为原料,正丁醇为萃取剂,将萃取得到的固体用结晶的方法精制,最后得到纯度90%以上的银杏内酯B单体,但该方法收率极低,仅在1%以上,不具备工业应用价值,同时常温下总银杏内酯在水/正丁醇萃取体系中分配系数仅为0.05左右,这导致该方法处理量极低,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2)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097492.6报道了以银杏叶为原料,先用叶干重8~25倍、浓度为5%~30%的乙醇回流提取,将滤液浓缩,加入吸附剂吸附,过滤,滤饼用3~10倍乙醇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浓缩,静置析出银杏内酯,再用10~50倍的甲醇重结晶若干次,过滤结晶,干燥得到纯度为97%以上的银杏内酯B的方法。由于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溶解度差异很小,结晶纯化难度大,因此重结晶方法的收率很低,同时溶剂消耗量大。
(3)目前,制备银杏内酯B较常用的方法是柱层析法,其核心步骤是采用柱层析分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得到高纯度银杏内酯B。该方法首先以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经过吸附柱分离、溶剂萃取、高速逆流色谱等步骤得到总银杏内酯,再经柱层析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分开,通过结晶精制,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银杏内酯B。柱层析的固定相包括如中国专利ZL200710050245.5中公开的硅胶、如中国专利ZL200710106040.4中公开的大孔树脂和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046162.3中公开的C18。柱层析法可以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同时存在处理量小、回收率低、溶剂消耗量大、吸附剂重复使用困难等不足。
(4)中国专利ZL 200310104958.7报道了一种用模拟移动床分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等同系物的方法,得到的银杏内酯B纯度大于90%。这种方法与柱层析法相比,收率较高,且模拟移动床过程为连续过程,但是该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设备投资大,且模拟移动床作为色谱操作过程,处理量小,溶剂消耗大。
发明内容
萃取是一种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分离技术,其关键在于萃取剂的选择。银杏内酯具有多个疏水环状结构,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在甲醇、四氢呋喃、乙腈、乙酸乙酯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良好,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氯仿、正己烷)。银杏内酯易溶的溶剂可以形成的两相体系较少,常规的有机溶剂难以构建处理量大、能高效分离总银杏内酯混合物中银杏内酯B的萃取体系。如30℃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水/乙酸乙酯两相体系单级萃取银杏内酯混合物中的银杏内酯B,总银杏内酯的初始浓度很低时,平衡时水相的银杏内酯就会达到饱和,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分配系数都小于0.03,GA/GB选择性系数约为0.9。相同条件下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在水/正丁醇体系中的分配系数都小于0.07,GA/GB选择性系数约为1.2。虽然水/乙酸乙酯体系和水/正丁醇体系对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选择性系数和处理量都很小,因此水/乙酸乙酯体系和水/正丁醇体系都不适合用于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分离。
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室温或接近室温下为液态的物质,在分离领域作为一类绿色新型分离介质而引人关注。与传统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相比,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几乎没有蒸汽压,不挥发、不可燃等,因而有助于工艺的安全环保;内聚能高,因此容易形成两相体系;离子液体还可与溶质进行多种分子间作用,如π-π、偶极-偶极、氢键等,因此对溶质具有良好溶解性;同时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可调,即可以针对同系物结构和性质上的微小差异,通过设计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以调节离子液体与溶质的作用方式和强度,达到特定的分离效果。
银杏内酯的各个组分结构相近,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结构差异仅在于C-1和C-7位置羟基取代数目不同。银杏内酯A在这两个位置都没有羟基取代,银杏内酯B在C-1有羟基取代而C-7位置没有,银杏内酯C在这两个位置都有羟基取代。银杏内酯C因C-1和C-10都有羟基取代而极性最大,银杏内酯B虽然C-1位置比银杏内酯A多一个羟基,但是由于C-1和C-10的两个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导致极性降低,比银杏内酯A略小。三者的极性顺序为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因此国外学者提出可以以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为简单的模型体系进行银杏内酯同系物的分离研究。根据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结构性质的差异,采用具有一定极性和氢键碱性的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可加强银杏内酯与萃取剂的相互作用,提高分配系数和处理量,以及对银杏内酯B的选择性。如果用纯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存在离子液体粘度大、用量大、甚至有的离子液体在常温下是固体等不足,因此需要加入第三种溶剂。加入的第三种溶剂既要与离子液体有很好的互溶度,又可以与银杏内酯的溶剂形成两相体系。最后,本发明采用疏水性有机溶剂为总银杏内酯溶剂,以离子液体或离子液体和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进行银杏内酯B的选择性萃取分离。
对于银杏内酯混合物,以乙酸乙酯为溶剂,以摩尔百分比为13%的N-乙基吡啶溴盐水溶液为萃取剂,30℃下进行单级萃取,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61和0.36,GA/GB选择性系数约为1.7。与以纯水为萃取剂相比,离子液体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银杏内酯的处理量,并提高GA/GB的选择性。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亲水性离子液体或亲水性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为萃取剂,经过多级分馏萃取,从总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银杏内酯B的方法。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银杏内酯混合物为原料,与疏水性有机溶剂配成原料液,以亲水性离子液体或亲水性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以与原料液溶剂相同的溶剂为洗涤剂,进行分馏萃取;
所述的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
(2)将步骤(1)中的萃余液经真空浓缩、水洗及干燥,得到银杏内酯B。
所述的疏水性有机溶剂选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链长度为4~8的伯醇或碳链长度为4~8的仲醇,这些有机溶剂既对银杏内酯由较高的溶解度,又可以与离子液体-水二元混合溶剂形成互溶度较小的两相体系。
所述亲水性离子液体由阳离子M+和阴离子N-两部分组成。离子液体的种类及其繁多,理论上可达1018种。本发明经研究发现,离子液体对银杏内酯的选择性主要由它的阴离子决定。阴离子的极性和氢键碱性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时,对银杏内酯B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极性和氢键碱性过大或过小分离效果均较差。经优选,确定阳离子M+为具有取代基的一系列阳离子中的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取代基的咪唑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吡啶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季鏻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哌啶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季铵型阳离子或具有取代基的吡咯烷型阳离子等中的一种;阴离子N-为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四氟硼酸根、三氟乙酸根、三氟甲磺酸根、乙基磺酸根、二甲基磷酸根、二乙基磷酸根、磷酸二氢根或氨基酸根中的一种。
为了达到更好的发明效果,优选:
所述的阳离子的取代基选用C1~C6的烷基、羟乙基中的一种或两种。取代基的数目可以为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等多取代,多取代时不同位点上的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采用的银杏内酯混合物原料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40%以上。所述的银杏内酯混合物可以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将银杏内酯含量较低的银杏叶提取物经众所周知的萃取、沉淀等步骤,得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总的质量百分数为40%以上的原料。所述的银杏内酯混合物主要由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组成,此外还含有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和白果内酯等。
根据不同萃取体系处理量的不同,原料液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浓度优选为0.5克/升~100克/升。若原料液中银杏内酯的浓度过高,不利于银杏内酯B的有效分离;若原料液中银杏内酯的浓度过低,原料处理量小,溶剂损耗大,不利用工艺的经济性。
所述的萃取剂中离子液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100%。离子液体的加入可以使银杏内酯各单体具有适当的分配系数,提高对GB的选择性。
所述的洗涤剂和原料液中溶剂选用同种溶剂,在对银杏内酯具有较好溶解能力的同时,能与萃取剂形成互溶度较小的液-液两相体系。
进行分馏萃取时,综合考虑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因素,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之间的流比优选为2~15∶1~5∶1。
所述的分馏萃取的操作温度以20℃~70℃为宜。如果温度过低,萃取剂的粘度较大,传质速率降低,处理量小,不利于生产操作;如果温度过高,溶剂挥发严重,则会降低分馏萃取的分配比和选择性。
所述的分馏萃取采用现有的分馏萃取设备,包括萃取段和洗涤段,其结构如图1所示。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萃取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接触,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水洗-干燥得到银杏内酯B产品。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
经本发明分离方法获得的银杏内酯B的纯度为:绝对纯度>90%;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95∶5(质量比,w∶w);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99.5∶0.5(质量比,w∶w)。
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杏内酯单体的浓度,HPLC具体分析条件为:C18柱(3.9×150mm,粒径5μm,Waters SymmetryT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4∶15∶2(v/v/v),流速1ml/min,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25nm。
本发明中收率和纯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收率=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重量/原料中银杏内酯B的重量×100%
绝对纯度=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质量/产物的总质量×100%
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质量∶产物中银杏内酯A的质量
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质量∶产物中银杏内酯C的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离子液体或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对结构相近的银杏内酯同系物具有较高的选择分离能力,同时所采用的萃取剂不仅便于回收再利用,而且较绿色环保,对环境的污染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采用分馏萃取技术,化工原料的消耗少、产能高、成本低;
3.本发明方法采用优化的条件,银杏内酯B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可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多级分馏萃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重量百分数分别为60%、26%和10%)与乙酸乙酯配成20克/升的原料液,以N-乙基吡啶溴盐([EPy]Br)-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EPy]Br重量分数为70%),以乙酸乙酯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3∶2.7∶1,4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再经过反复水洗除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5%,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9∶1,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9∶0.1,收率为96%。
实施例2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乙酸丁酯配成0.5克/升的原料液,以1-丁基-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根离子液体([BMIm][BF4])为萃取剂,以乙酸丁酯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2∶4.2∶1,2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乙酸丁酯,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2%,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7∶3,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6∶0.4,收率为99%。
实施例3
将银杏叶提取物经通用的萃取、沉淀、蒸发溶剂等步骤,分离得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42%的固体,将得到的固体与正丁醇配成100克/升的原料液,以三丁基铵氯盐([HNBu3]Cl)-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HNBu3]Cl重量分数为95%)为萃取剂,以正丁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13∶1.7∶1,7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丁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0%,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5∶5,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7∶0.3,收率为98%。
实施例4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正辛醇配成50克/升的原料液,以1-丁基-2,3-二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BMMIm][CF3SO3])-水溶液为萃取剂([BMMIm][CF3SO3]重量分数为8%),以正辛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15∶2∶1,4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辛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6%,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8.3∶1.7,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8∶0.2,收率为99%。
实施例5
将银杏内酯提取物经通用的萃取、沉淀、蒸发溶剂等步骤,分离得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64%的固体,将得到的固体与异丁醇配成80克/升的原料液,以1-羟乙基吡啶二乙基磷酸盐([HOEtPy][C2H5PO4])-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HOEtPy][C2H5PO4]重量分数为20%)为萃取剂,以异丁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6.3∶2∶1,6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异丁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1%,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6.3∶3.7,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5∶0.5,收率为97%。
实施例6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异戊醇配成20克/升的原料液,以1-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EMIm][Gly])-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EMIm][Gly]重量分数为30%)为萃取剂,以异戊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3.1∶2∶1,45℃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异戊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银杏内酯B。HPLC分析,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7%,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8∶2,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9∶0.1,收率为99%。
实施例7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正庚醇配成10克/升的原料液,以1-乙基-1-甲基吡咯烷乙基磺酸根盐([BMPr][C2H5SO3])-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BMPr][C2H5SO3])重量分数为40%)为萃取剂,以正庚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2.9∶2.7∶1,4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庚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3%,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7.2∶2.8,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7∶0.3,收率为99%。
实施例8
将银杏内酯水提物经通用的萃取、沉淀、蒸发溶剂等步骤,分离得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42%的固体,与正戊醇配成50克/升的原料液,以1-丁基-1-甲基哌啶磷酸二氢盐([BMPi][H2PO4])-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BMPi][H2PO4]重量分数为20%)为萃取剂,以正戊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5∶4∶1,35℃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戊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3%,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5.4∶4.6,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6∶0.4,收率为99%。
实施例9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正庚醇配成3克/升的原料液,以N,N,N-三甲基-N-丙基鏻赖氨酸盐([P3111][Lys])-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P3111][Lys]重量分数为15%)为萃取剂,以正庚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2∶1.5∶1,45℃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庚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8%,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9.2∶0.8,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9∶0.1,收率为99%。
实施例10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正己醇配成5克/升的原料液,以三丁基铵三氟乙酸盐([HNBu3][CF3CO2])-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HNBu3][CF3CO2]重量分数为5%)为萃取剂,以正己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14∶5∶1,45℃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正己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1%,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5∶5,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6∶0.4,收率为99%。
实施例11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2-己醇配成50克/升的原料液,以1-丁基-1-甲基哌啶碘([BMPi]I)-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BMPi]I重量分数为80%)为萃取剂,以2-己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2.5∶1∶1,5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2-己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4%,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7∶3,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8∶0.2,收率为97%。
实施例12
将市购银杏内酯混合物(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数为96%)与异辛醇配成5克/升的原料液,以1-羟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HOEtMIm]Br)-水混合溶剂为萃取剂([HOEtMIm]Br重量分数为71%)为萃取剂,以异辛醇为洗涤剂,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的流比为4∶2.3∶1,30℃下在分馏萃取装置中进行分馏萃取,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将萃余液经过真空浓缩除去异辛醇,再经过反复水洗出去离子液体,最后经干燥除水得到最终产物。经HPLC分析,产物中银杏内酯B的绝对纯度为97%,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相对含量为98.5∶1.5,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相对含量为99.9∶0.1,收率为99%。

Claims (7)

1.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银杏内酯混合物为原料,与疏水性有机溶剂配成原料液,以亲水性离子液体或亲水性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以与原料液溶剂相同的溶剂为洗涤剂,进行分馏萃取;
所述的分馏萃取分为萃取段和洗涤段,萃取剂从萃取段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原料液从萃取段的最后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洗涤剂从洗涤段的第一级进入分馏萃取体系,在洗涤段最后一级合并原料液一起进入萃取段,萃取相和洗涤相进行多级逆流萃取,从洗涤段的第一级流出富含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C的萃取液,从萃取段的第一级流出富集银杏内酯B的萃余液,收集萃余液;
(2)将步骤(1)中的萃余液经真空浓缩、水洗及干燥,得到银杏内酯B;
所述的疏水性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链长度为4~8的伯醇或碳链长度为4~8的仲醇;
所述的亲水性离子液体由阳离子M+和阴离子N-两部分组成;
所述的阳离子M+为具有取代基的咪唑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吡啶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季鏻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哌啶型阳离子、具有取代基的季铵型阳离子或具有取代基的吡咯烷型阳离子中的一种;
所述的阴离子N-为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四氟硼酸根、三氟乙酸根、三氟甲磺酸根、乙基磺酸根、二甲基磷酸根、二乙基磷酸根、磷酸二氢根或氨基酸根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基为C1~C6的烷基、羟乙基中的一种或两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内酯混合物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重量百分含量≥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液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总浓度为0.5克/升~100克/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剂中离子液体的质量分数为1%~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馏萃取的操作温度为20℃~7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剂、洗涤剂、原料液三者之间的流比为2~15∶1~5∶1。
CN201010608847XA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0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8847XA CN102070647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8847XA CN102070647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0647A true CN102070647A (zh) 2011-05-25
CN102070647B CN102070647B (zh) 2012-11-07

Family

ID=4402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88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0647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064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8006A (zh) * 2012-02-27 2012-07-11 浙江大学 一种分离维生素d3和速甾醇t3的方法
CN102718826A (zh) * 2012-06-18 2012-10-10 浙江大学 利用离子液体萃取分离24-去氢胆固醇和胆固醇的方法
CN108451970A (zh) * 2018-04-03 2018-08-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方法
CN113801133A (zh) * 2021-10-28 2021-12-17 江苏得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内酯及其所含单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2410A2 (en) * 2005-06-22 2007-01-0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ore-modified terpene trilactones from ginkgo biloba extract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thereof
CN101134758A (zh) * 2007-10-15 2008-03-05 桂林市振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内酯a、b、c、j及白果内酯单体的方法
CN101392000A (zh) * 2008-09-25 2009-03-25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a、b、c、j和白果内酯单体的高效分离纯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2410A2 (en) * 2005-06-22 2007-01-0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ore-modified terpene trilactones from ginkgo biloba extract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thereof
CN101134758A (zh) * 2007-10-15 2008-03-05 桂林市振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内酯a、b、c、j及白果内酯单体的方法
CN101392000A (zh) * 2008-09-25 2009-03-25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a、b、c、j和白果内酯单体的高效分离纯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0630 邱俊明等 银杏内酯B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1042-1044页 1-7 第30卷, 第12期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8006A (zh) * 2012-02-27 2012-07-11 浙江大学 一种分离维生素d3和速甾醇t3的方法
CN102718826A (zh) * 2012-06-18 2012-10-10 浙江大学 利用离子液体萃取分离24-去氢胆固醇和胆固醇的方法
CN102718826B (zh) * 2012-06-18 2014-08-06 浙江大学 利用离子液体萃取分离24-去氢胆固醇和胆固醇的方法
CN108451970A (zh) * 2018-04-03 2018-08-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方法
CN108451970B (zh) * 2018-04-03 2021-03-02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方法
CN113801133A (zh) * 2021-10-28 2021-12-17 江苏得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内酯及其所含单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0647B (zh)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7540B (zh) 一种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的方法
CN102001947A (zh) 一种金银花绿原酸的制备方法
CN106967137B (zh) 一种大孔树脂联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高纯度橄榄苦苷的方法
CN102766266B (zh) 一种萃取分离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单双酯的方法
CN102070647B (zh) 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CN101020649A (zh) 一种天然茶氨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4418743B (zh) 一种从金银花粗取物中精制绿原酸的方法
CN101747338A (zh) 一种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CN101289386A (zh) 一种丹参素钠的制备方法
CN102311419A (zh) 一种高含量egcg的精制提纯方法
CN103408610B (zh) 从梨树叶中提取熊果苷的方法
CN102558006B (zh) 一种分离维生素d3和速甾醇t3的方法
CN108017530A (zh) 一种从菌渣中连续分离辅酶q10的方法
CN104418740B (zh) 从菊芋叶片中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方法
CN104418741A (zh) 一种从菊芋叶片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方法
CN102920727B (zh) 制备富含牡荆素鼠李糖苷和牡荆素葡萄糖苷提取物的方法
CN105017367A (zh) 一种分离羊毛甾醇和二氢羊毛甾醇的方法
CN102276570A (zh) 一种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方法
CN103508876A (zh) 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epa的方法
CN101723927A (zh) 一种儿茶素单体egcg工厂化生产分离纯化方法
CN104628725A (zh) 一种高纯度钩藤碱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4030935A (zh) 一种用反相树脂纯化辣椒碱单体的方法
CN110256533B (zh) 一种高纯度的多臂抗癌偶联物的提取方法
CN1162433C (zh) 一种纯化鲀毒素的方法
CN102617387B (zh) 一种从辣椒碱类化合物中分离辣椒碱单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