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005B -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7005B
CN102067005B CN2009801222891A CN200980122289A CN102067005B CN 102067005 B CN102067005 B CN 102067005B CN 2009801222891 A CN2009801222891 A CN 2009801222891A CN 200980122289 A CN200980122289 A CN 200980122289A CN 102067005 B CN102067005 B CN 102067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lens
pickup optical
group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22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7005A (zh
Inventor
安藤贵真
是永继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67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7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with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05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 G02B27/4211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correcting chromatic aberr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76Diffractive Fresnel lenses; Zone plates; Kinoforms
    • G02B5/189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ptical elements not having diffractive power
    • G02B5/1895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ptical elements not having diffractive power such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dioptric pow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小型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即使在150°以上的超广角下也能够修正色像差。本发明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具有凹透镜和凸透镜,且该凸透镜设有衍射光栅,该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1)4.5<P1=(1-f/fa)·νd<9.0(1)。在此,f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a是在除去所述衍射光栅时的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νd是所述凸透镜的材料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由此,对于从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也能够良好地修正色像差。

Description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特别是涉及小型且宽视场角下也使色像差得以良好修正的超广角透镜。
背景技术
作为车载用途和监视用途,要求小型广角的摄像光学系统。然而,在只有非球面透镜的光学系统中,透镜片数多达5片以上,因此光学长度变长这样的问题和材料成本耗费这样的问题存在。作为削减透镜片数的方法,提出有使用衍射光栅的透镜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2和3)。衍射光栅具有逆色散性和异常色散性,具有很大的色像差修正能力。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利用了衍射光栅具有的色像差修正能力的3片结构的透镜。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片数被进一步削减的2片结构的广角摄像透镜。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对光学系统的焦距和衍射光栅的焦距之比进行调整以修正色像差的透镜。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11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28273号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8913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虽然削减了片数,但是依然为3片以上的透镜,因此材料和组装成本高。另外,光学长度长的问题存在。
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是2片结构,但是仅公开了视场角至140°为止的透镜,对更广角的透镜没有给出教导。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的研究,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透镜时,按140°以上的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会发生很大的色像差。因此,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2片的透镜结构中,不能实现例如150°以上的超广角的摄像。
在专利文献3中,对光学系统的焦距与衍射光栅的焦距之比进行调整来尝试进行色像差修正,但其是以视场角70°以下的低视场角的透镜结构为对象,不能适用于超广角的摄像。另外,因为是3片以上的透镜结构,所以材料和组装成本高,并且光学长度长的问题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是透镜的片数为2片的光学系统并且色像差得以良好修正的超广角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是具有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双片组摄像装置,且在该凸透镜设有衍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满足下式(1),
4.5<P1=(1-f/fa)·νd<9.0           (1)
在此,f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a是在除去所述衍射光栅时的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νd是所述凸透镜的材料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2),
5.0<P1=(1-f/fa)·νd<7.3            (2)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3),
5.2<P1=(1-f/fa)·νd<6.8            (3)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透镜是弯月形凹透镜。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弯月形凹透镜满足下式(4),
2.8<P2=(Cl1/Cl2)·nd1<4.5           (4)
在此,Cl1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摄像对象侧的面的有效半径,Cl2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有效半径,nd1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弯月形凹透镜满足下式(5)。
nd1>1.5                              (5)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6),
P3=h/[(1-|Ds|/100)·f]>3.4         (6)
在此,h为像高,Ds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畸变值。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透镜由玻璃材料形成。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透镜两面都具有球面形状。
根据有的实施方式,所述衍射光栅被设置在所述凸透镜的两面中的一面,而在另一面为被设置。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对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和入射光量进行规定的光阑;对由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像的进行光接收的摄像元件。
根据本发明,150°以上的超广角能够由透镜片数为2片的光学系统实现。因为透镜片数为2片,所以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也能够降低成本。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小型化和宽视场的摄像装置。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周边监视等所使用的车载用和防止犯罪用的监视照相机等广泛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a)是形成有衍射光栅的凸透镜的平面图,(b)是形成有衍射光栅的凸透镜的剖面图,(c)是衍射光栅的表面被保护膜覆盖的凸透镜的剖面图。
图3(a)是表示不具有衍射光栅的凸透镜使光发生折射的情况的图,(b)是表示衍射光栅使光发生衍射的情况的图,(c)是表示透过了形成有衍射光栅的凸透镜的光成像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的光斑径(spot diameter)的RMS值和P1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16(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18(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的衍射效率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摄像装置的光斑径的RMS值和P1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4是比较例1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5(a)是比较例1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比较例1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图26是比较例2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7(a)是比较例2的摄像装置的球面像差图,(b)是比较例2的摄像装置的像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0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保护玻璃(cover glass)13、摄像元件14、和光阑1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具有凹透镜11和凸透镜12这2片透镜。在作为拍摄对象的物体侧(图1中为左侧)配置有凹透镜11,在摄像元件14侧配置有凸透镜12。保护玻璃13对摄像元件14表面进行保护。光阑15规定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和入射光量。
从拍摄对象向摄像装置100入射的光16,透过凹透镜11、凸透镜12和保护玻璃13,在摄像元件14上作为像被观测到。
为了降低透镜所发生的像差,期望使透镜面所入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减小。如果将光阑15设置在凸透镜12的像面侧,则对于按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也能够使在透镜面(特别是弯月形凹透镜上)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减小。光阑15优选设置在凸透镜12的物体侧或像面侧的邻域。
在凸透镜12的至少一面,附加有具有正的光焦度(power)的衍射光栅,由此,能够对因折射系统发生的透镜的色像差进行修正。
图2(a)是形成有衍射光栅17的凸透镜12的平面图,图2(b)是形成有衍射光栅17的凸透镜12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在凸透镜12上以同心圆状形成有衍射光栅17。在图2(b)所示例子中,衍射光栅17只在凸透镜12的单面形成,但在两面形成也可。还有,如图2(c)所示,衍射光栅17的表面由保护膜18覆盖也可。
图3是说明衍射光栅17修正色像差的构造的图。图3(a)表示不具有衍射光栅17的凸透镜12(只有折射系统)使光发生折射的情况。在凸透镜12的折射作用下,透过凸透镜12的光之中的短波长的光在透镜跟前侧成像、长波长的光在距透镜较远处成像。即,红色光R、绿色光G和蓝色光B之中的蓝色光B在靠近凸透镜12侧成像,红色光R在远离凸透镜12侧成像。如此,根据光的波长域而成像的位置有所不同,由此而发生色像差。
图3(b)表示衍射光栅17使光发生衍射的情况的图。在衍射光栅17的衍射作用下,透过衍射光栅17的光之中的长波长的光在透镜跟前侧成像、短波长的光在距透镜较远处成像。即,红色光R、绿色光G和蓝色光B之中的红色光R在靠近衍射光栅17侧成像,蓝色光B在远离衍射光栅17侧成像。
因此,通过对于蓝色光B在靠近一侧成像的凸透镜12附加:蓝色光B在远离一侧成像的衍射光栅17,能够对蓝色光B成像的位置进行修正。另外,通过对于红色光R在远离一侧成像的凸透镜12附加:红色光R在靠近一侧成像的衍射光栅17,能够对红色光R成像的位置进行修正。图3(c)表示透过了形成有衍射光栅17的凸透镜12的光成像的情况。通过由衍射光栅17进行色像差修正,能够使红色光R、绿色光G和蓝色光B在相同的位置成像。0031
通过对包含衍射光栅17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整体的透镜光焦度(lens power)、和在除去了衍射光栅17的仅为折射系统中的透镜光焦度的比率进行调节,能够对色像差修正进行控制。通常,透镜的光焦度由焦距的倒数求得。另外,在双片组透镜中容易发生的是视场角越宽、色像差越大。为了针对按150°以上的超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也使透镜的像差得到良好地修正,还需要考虑透镜材料的折射率的波长色散。折射率的波长色散由阿贝数定义,阿贝数越小,折射率的波长色散越大。因此,需要阿贝数越小,在整体的透镜光焦度中所占的折射系统的光焦度的比率越减小、衍射光栅的光焦度的比率越增高。
本申请发明者们对于阿贝数和焦距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当其关系满足下式(1)时,可恰当地进行像差修正。
4.5<P1=(1-f/fa)·νd<9.0               (1)
在此,f为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的有效焦距,fa是在除去了衍射光栅17时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中的仅为折射系统的有效焦距,νd是凸透镜的材料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有效焦距f和fa为在波长550nm时的值。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满足式(1)。
还有,更优选满足下式(2)。
5.0<P1=(1-f/fa)·νd<7.3               (2)
此外,进一步优选满足下式(3)。
5.2<P1=(1-f/fa)·νd<6.8               (3)
在此,作为阿贝数,仅考虑凸透镜12的阿贝数。将光阑15设置在凸透镜12邻域(例如物体侧的面上或像侧的面上)时,从物体侧向凹透镜11入射的光之中被引导至摄像元件14的光的光束宽度变小。因此,关于向凹透镜11入射的光之中应该考虑的光,其各视场角中的上限光线和下限光线的折射角差小。另一方面,向光学系统后方(像面侧)所设置的凸透镜12入射的光线的光束宽度扩展到透镜有效直径的极限范围,上限光线和下限光线在折射角上产生差异。因为该折射角差引起色像差,所以需要重视凸透镜12的折射率的波长色散(=阿贝数)而进行色像差修正。优选满足上述条件式(1)~(3)的数值范围的理由后述。
另外,优选凹透镜11是其物体(拍摄对象)侧的面为凸状的、即所谓的弯月形凹透镜。由此,能够将从物体侧向凹透镜11以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减小,能够将表面的反射损失降低。这时,优选弯月形凹透镜11满足下述条件式(4)。
2.8<P2=(Cl1/Cl2)·nd1<4.5    (4)
在此,Cl1是弯月形凹透镜11的物体侧的面的有效半径,Cl2是弯月形凹透镜11的像侧的面的有效半径,nd1是弯月形凹透镜11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若超过式(4)的下限值,则为了使145°以上的光线穿过透镜,就有待于增长光学长度,就又不得不变回了多片透镜的光学长度。另外,若超过式(4)的上限值,则入射到透镜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变大,难以进行各像差的降低。
另外,更优选弯月形凹透镜11满足下述条件式(5)。
nd1>1.5            (5)
设置在物体侧的凹透镜11的作用是,使按宽视场角以急陡的角度入射的光线的倾斜角度通过高折射力(也称光焦度)相对于光轴变得平缓,由此透镜系统整体上能够降低像差。因此,优选凹透镜11的折射率高。若nd1处于式(5)的下限值1.5以下,则为了弥补宽视场角下的折射力,就产生了使凹透镜11的物体侧的面成为凹面的需要。
另外,优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下述条件式(6)。
P3=h/[(1-|Ds|/100)·f]>3.4            (6)
在此,h为像高,Ds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的畸变值。通过以满足该条件的方式进行设计,能够实现150°以上的超广角化透镜。
另外,由于凹透镜11设置在物体侧,所以优选由玻璃材料形成。这是因为玻璃的硬度比树脂材料等要高由此耐抗来自外界的接触等的撞击的缘故。
另外,由玻璃材料形成凹透镜11时,优选两面都是球面形状。这是因为如果为球面形状则能够通过研磨加工制作、与挤压成形和切削加工相比其造价低廉的缘故。
另外,凹透镜11为弯月形凹透镜时,优选弯月形凹透镜11的凹面的有效半径比凹面的深度大。通过使弯月形凹透镜11薄型化,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并且使透镜加工变得容易。另外,能够不仅降低弯月形凹透镜11的弯度并且提高强度。另外,通过使弯月形凹透镜11的厚度减薄,能够使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0更加薄型化。
另外,在凸透镜12的两面附加衍射光栅17也可,但优选仅在某一侧的面进行设置。衍射光栅17能够针对于某一特定波长的光使衍射效率达到100%,但对于其以外的波长域的光则效率降低。因此,为了在摄像用途中使用时抑制衍射效率的降低,优选仅在单面附加衍射光栅17。就仅在单面附加衍射光栅而言,与两面附加相比,制造的容易度也得以提高,因此成本上的优势也高。
另外,在使白色区域中的衍射效率提高的目的上,将具有某一特定条件的折射率的膜材料附加在衍射光栅17上也可。
另外,透镜的非球面形状由下述的非球面式(7)表示。
[算式1]
z = ch 2 1 + 1 - ( K + 1 ) c 2 h 2 + Ah 4 + Bh 6 + Ch 8 + Dh 10 + Eh 12
(h2=x2+y2)
                                        (7)
式(7)是表示由围绕垂直于x-y平面的z轴的旋转所形成的非球面的算式。C是中心曲率。A、B、C、D、E是表示从二次曲面偏离的系数。系数取至E便已充分,但也可以由其以上的次数构成,反之也可以在其以下,是任意的。另外,根据K的值而成为如下的非球面。
K>0时,以短径为光轴的椭圆面
K=0时,球面
-1<K<0时,以长径为光轴的椭圆面
K=-1时,抛物面
K<-1时,双曲面
另外,将透镜的衍射面通过使用相位函数法进行设计。相位函数法中,假定在透镜面有衍射光栅,在该面进行以下式(8)所表示的波阵面的相位转换。
[算式2]
φ ( h ) = 2 π λ ψ ( h )
ψ(h)=a2h2+a4h4+a6h6+a8h8+a10h10
(h2=x2+y2)                                    (8)
在此,φ为相位函数,Ψ为光程差函数,h是径向的距离。a2、a4、a6、a8、a10是系数。系数取至a10便已充分,但也可以由其以上的次数构成,反之也可以在其以下,是任意的。衍射次数为1次。
另外,在实际的制造中,在相位函数基础上根据材料的折射率差和设计波长来计算衍射光栅的下垂(sag)量,由此在基材表面上形成衍射光栅。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还有,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实施例1)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101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1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保护玻璃23、摄像元件24、光阑2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具有凹透镜21和凸透镜2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22的像面侧配置光阑25,在凸透镜2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栅17(图2)。凹透镜2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101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0°
Fno=2.8
L=8.6mm
f=1.8456mm
fa=2.3555mm
Cl1=3.090mm
Cl2=1.389mm
h=2.25mm
Ds=-67.3%
面编号      R           t           nd         νd
1           16.09058    1.052185    1.689175    49.9
2           1.439873    1.841324
3           2.559651    2.230632    1.585000    27.9
4           -2.36292    0.000000
5(光阑)     无限        1.262623
6           无限        0.550930    BK7
7           无限        1.638462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189257
B=0.00394453
C=-0.00835334
D=0.00196203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382578
B=-0.167936
C=0.251343
D=-0.0818271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321500
a4=-0.00920476
a6=0.0948648
a8=-0.127040
a10=0.00954808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04
P2=3.76
P3=3.73
并且,满足条件式(1)。
图5(a)是表示实施例1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5(b)是表示实施例1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5(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阿贝数和光斑径的关系的图。图6表示,在将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整体的光焦度和除去了衍射光栅17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0的光焦度保持一定的状态下、使凸透镜2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光斑径(直径)的RMS值(均方根)的变化。就光斑径的评价视场角而言,可以以70%像高为代表值。这是因为,如果至70%像高为止的性能良好,则图像整体上性能也大致得到满足。通过入射光瞳的光线条数为80条、且按波长在640∶550∶440=1∶2∶1下进行评价。另外,纵轴是光斑径的RMS值由最小值所规格化后的值。横轴为条件式(1)的P1值。RMS值为通过入射光瞳的光线的1σ的值,表示其越小而透镜性能越好,理想的设计是使光斑径的RMS值与摄像元件的像素尺寸(1个像素)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也是使1个像素的尺寸与光斑径的RMS值的最小值一致来选择摄像元件。虽然根据摄像装置的使用目的而选择的像素尺寸有所不同,但本发明也能与像素尺寸无关系地被加以适用。
由图6可知,通过使P1的值为4.5<P1<9.0,能够使RMS值的规格值达到2以下。RMS值的规格值为2,就是说光斑径比基准值大2倍。通常按照使光斑处于1个像素以内的方式进行设计,但若其为2个像素以上,则其大小会超越了相邻的像素彼此的中央位置,因此对相邻的像素的影响大而不为优选。因此,RMS值的规格值需要在2以下。即,若P1为9.0以上,则RMS值的规格值变得过大,摄像透镜的性能恶化。其原因是凸透镜22的材料的折射率的波长色散小,色像差修正过剩。另外,P1为4.5以下,RMS值的规格值也变得过大,摄像透镜的性能恶化。其原因是色像差修正不足。
还有,通过使P1的值为5.0<P1<7.3,能够使RMS值的规格值大约低于1.5,能够更良好地降低色像差。这时,对相邻像素产生影响的色像差变得不再突出。通过进一步使P1的值为5.2<P1<6.8,能够使RMS值的规格值大约低于1.2,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色像差修正。这时,与最佳的状态(RMS值1)相比,能够将分辨率的降低抑制在5~15%以内,因此能够得到毫不逊色于最佳状态的良好透镜性能。
(实施例2)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102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2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50、保护玻璃53、摄像元件54、光阑5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50具有凹透镜51和凸透镜5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52的物体侧配置光阑55,在凸透镜5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在凹透镜51和凸透镜52之间配置光阑55,能够使入射到摄像元件54的光的入射角减小。凹透镜5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装置102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0°
Fno=2.8
L=10.4mm
f=1.9004mm
fa=2.4288mm
Cl1=2.692mm
Cl2=1.550mm
h=2.25mm
Ds=-68.3%
面编号   R           t           nd         νd
1        12.35704    0.519999    1.77250    49.62
2        1.686732    3.29229
3(光阑)  无限        0.241345
4        2.655821    2.047438    1.585000   27.9
5        -4.63202    1.010682
6        无限        0.440999    BK7
7        无限        2.845853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796834
A=-0.00670146
B=0.0380988
C=-0.0364111
D=0.0132840
E=5.82320e-016
(第五面的非球面系数)
K=3.749992
A=0.0670042
B=-0.0758092
C=0.0621387
D=-0.0152972
E=5.824155e-016
(第五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256517
a4=-0.0252208
a6=0.0497239
a8=-0.0376587
a10=0.00965820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07
P2=3.08
P3=3.73
并且,满足条件式(1)。
图8(a)是表示实施例2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8(b)是表示实施例2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8(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2中,关于在使凸透镜5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
(实施例3)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109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9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70、保护玻璃73、摄像元件74、光阑7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70具有凹透镜71和凸透镜7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72的物体侧配置光阑75,在凹透镜71和凸透镜72之间配置光阑75,能够使入射到摄像元件74的光的入射角减小。在凸透镜72的物体侧和像侧双方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在凸透镜72的两面形成衍射光栅17,能够更高效率地修正色像差。凹透镜7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装置103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0°
Fno=2.8
L=10.4mm
f=1.8136mm
fa=2.2451mm
Cl1=3.559mm
Cl2=1.840mm
h=2.25mm
Ds=-66.8%
面编号   R           t           nd         νd
1        4.888790    0.519999    1.77250    49.62
2        1.841767    4.104826
3(光阑)  无限        0.447600
4        4.624231    1.395179    1.585000   27.9
5        -2.826984   1.010682
6        无限        0.440999    BK7
7        无限        2.546085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5.314412
A=-0.00182345
B=-0.0292375
C=0.0218586
D=-0.00746996
E=1.503109e-015
(第五面的非球面系数)
K=1.820401
A=0.0328674
B=-0.0292150
C=0.0188427
D=-0.00369989
E=1.513207e-015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122460
a4=0.0130927
a6=-0.0325525
a8=0.0188769
a10=-0.00433589
(第五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346966
a4=-0.0110588
a6=0.0170859
a8=-0.00954619
a10=0.00205933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5.36
P2=3.43
P3=3.73
并且,满足条件式(1)。
图10(a)是表示实施例3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10(b)是表示实施例3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10(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3中,关于使凸透镜7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
(实施例4)
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104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4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90、保护玻璃93、摄像元件94、光阑9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90具有凹透镜91和凸透镜9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92的物体侧配置光阑95,在凸透镜9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在凹透镜91和凸透镜92之间配置光阑95,能够使入射到摄像元件94的光的入射角减小。另外,凹透镜91为非球面透镜,由此能够降低像差的发生。凹透镜9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装置104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0°
Fno=2.8
L=10.4mm
f=1.8681mm
fa=2.3696mm
Cl1=3.012mm
Cl2=1.702mm
h=2.25mm
Ds=-67.7%
面编号   R            t           nd         νd
1        8.832398     0.519999    1.77250    49.62
2        1.901274     3.656274
3(光阑)  无限         0.370350
4        3.442368     1.689756    1.585000   27.9
5        -3.600489    1.010682
6        无限         0.440999    BK7
7        无限         2.720011
(第一面的非球面系数)
K=1.376692
A=0.0104366
B=-0.00142524
C=7.050269e-005
D=-1.492443e-006
(第二面的非球面系数)
K=0.0945047
A=0.0136754
B=0.00741570
C=-0.00234636
D=0.000634700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796834
A=-0.0130940
B=0.0297942
C=-0.0195985
D=0.00501894
(第五面的非球面系数)
K=3.749992
A=0.0648057
B=-0.0739190
C=0.0527920
D=-0.0108746
(第五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258178
a4=-0.0248857
a6=0.0466234
a8=-0.0308815
a10=0.00682324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5.90
P2=3.14
P3=3.73
并且,满足条件式(1)。
图12(a)是表示实施例4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12(b)是表示实施例4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12(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4中,关于在使凸透镜9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
(实施例5)
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105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5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10、保护玻璃113、摄像元件114、光阑11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10具有凹透镜111和凸透镜11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112的像面侧配置光阑115,在凸透镜11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另外,凹透镜11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装置105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1°
Fno=2.8
L=8.1mm
f=1.8507mm
fa=2.2096mm
Cl1=3.055mm
Cl2=1.435mm
h=2.24mm
Ds=-68.2%
面编号   R           t           nd          νd
1        24.24031    1.052185    1.689175    49.9
2        1.511129    1.841324
3        1.778637    2.230632    1.585000    40.0
4        -3.081994   0.000000
5(光阑)  无限        1.262623
6        无限        0.550930    BK7
7        无限        1.181923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182365
B=0.00908549
C=-0.0139380
D=0.00389725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693357
B=-0.213917
C=0.0126108
D=0.604399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279932
a4=-0.0130694
a6=0.0691815
a8=0.261774
a10=-0.768409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50
P2=3.60
P3=3.81并且,满足条件式(1)。另外,作为凸透镜112的材料使用了阿贝数40的材料,因此与使用了阿贝数27.9的材料的实施例1~4相比,基于衍射光栅17的色修正少就完毕,fa的值变小。衍射光栅17带来的色修正少就完毕,能够减少衍射光栅17的圆缝数量,能够使透镜加工容易。
图14(a)是表示实施例5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14(b)是表示实施例5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14(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5中,关于在使凸透镜11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即使改变凸透镜112的材料的阿贝数,仍在条件式(1)为最佳的范围。
(实施例6)
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106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6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30、保护玻璃133、摄像元件134、光阑13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30具有凹透镜131和凸透镜13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132的像面侧配置光阑135,在凸透镜13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另外,凹透镜131由玻璃材料形成,以提高耐撞击性。
以下,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装置106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2°
Fno=2.8
L=7.9mm
f=1.8507mm
fa=2.1077mm
Cl1=3.076mm
Cl2=1.476mm
h=2.25mm
Ds=-69.1%
面编号   R           t           nd          νd
1        28.92876    1.052185    1.689175    49.9
2        1.569439    1.841324
3        1.602864    2.230632    1.585000    50.0
4        -3.382609   0.000000
5(光阑)  无限        1.262623
6        无限        0.550930    BK7
7        无限        0.959707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207991
B=0.00797051
C=-0.0143581
D=0.00277102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101217
B=-0.379935
C=0.497135
D=0.0302491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226794
a4=-0.0341538
a6=0.246544
a8=-0.335056
a10=-0.0309166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10
P2=3.52
P3=3.93
并且,满足条件式(1)。另外,作为凸透镜132的材料使用了阿贝数50的材料,因此与使用了阿贝数27.9的材料的实施例1~4相比,基于衍射光栅17的色修正少就完毕,fa的值变小。基于衍射光栅17的色修正少就完毕,能够减少衍射光栅17的圆缝数量,能够使透镜加工容易。
图16(a)是表示实施例6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16(b)是表示实施例1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16(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6中,关于在使凸透镜13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即使改变凸透镜132的材料的阿贝数,仍在条件式(1)为最佳的范围。
(实施例7)
图17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装置107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7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50、保护玻璃153、摄像元件154、光阑15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50具有凹透镜151和凸透镜15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152的像面侧配置光阑155,在凸透镜15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
以下,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装置107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60°
Fno=2.8
L=8.2mm
f=1.7551mm
fa=2.2676mm
Cl1=3.095mm
Cl2=1.330mm
h=2.25mm
Ds=-77.4%
面编号   R           t           nd          νd
1        14.43949    1.000572    1.692884    49.5
2        1.360261    1.751001
3        2.416304    2.121213    1.585000    27.9
4        -2.280809   0.000000
5(光阑)  无限        1.200687
6        无限        0.523905    BK7
7        无限        1.562170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246606
B=0.0110786
C=-0.0152781
D=0.00395633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209182
B=-0.0972182
C=0.131207
D=0.00969362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352955
a4=0.00404823
a6=0.0426849
a8=-0.0273222
a10=-0.0774619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31
P2=3.93
P3=5.67
并且,满足条件式(1)。另外,能够实现视场角ω宽至160°的摄像装置。
图18(a)是表示实施例7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18(b)是表示实施例7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18(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7中,关于在使凸透镜15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
(实施例8)
图19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装置108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8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70、保护玻璃173、摄像元件174、光阑17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70具有凹透镜171和凸透镜172这两片透镜。
在凸透镜172的物体侧配置光阑175,在凸透镜172的像侧的非球面的包络面上形成衍射光栅17(图2)。另外,凹透镜171为非球面透镜,由此能够降低像差的发生。
以下,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装置108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在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70°
Fno=2.8
L=7.4mm
f=1.6378mm
fa=2.0342mm
Cl1=3.602mm
Cl2=1.268mm
h=2.25mm
Ds=-88.0%
面编号   R           t           nd          νd
1        55.04482    0.927249    1.524700    56.2
2        1.343455    1.622685
3        3.021424    1.965768    1.585000    27.9
4        -1.789619   -0.231812
5(光阑)  无限        1.112699
6    无限    0.485513    BK7
7    无限    1.339597
(第一面的非球面系数)
K=-81
A=0.00317541422078672
B=-0.000185006549754633
C=3.5799478951393e-006
(第二面的非球面系数)
K=0.121
A=0.0193631187128404
B=0.0137489674549004
C=-0.0262033221814269
D=0.014241538433391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3.31
A=-0.0145830909159257
B=-0.0262302077166413
C=0.0164083018337394
D=-0.0183030159253571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1.5
A=0.0101082085491435
B=-0.284209744973213
C=0.68688385250565
D=-0.174221245283431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343806431149507
a4=-0.0224131119745009
a6=0.262818041720287
a8=-0.572421611379851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5.44
P2=4.33
P3=11.43
并且,满足条件式(1)。另外,能够实现视场角ω宽至170°的摄像装置。另外,光学长度L短至7.4mm,从而能够按该量使摄像装置薄型化。
图20(a)是表示实施例8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20(b)是表示实施例8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在球面像差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光线进入入射光瞳的高度,成为标绘有光线与光轴交叉的位置的图。在此,C为C线(656.27nm),d为d线(587.56nm),g为g线(435.83nm),这些成像位置的差为轴上色像差量。在像散图中,横轴为光轴方向的距离,纵轴为像的高度。因此,距纵轴的距离为在各像高的像面弯曲像差量。在此,T表示子午,S表示弧矢,分别由虚线、实线表示。
由图20(b)的像散图能够确认,即使在宽视场角下,色像差也得到修正。
另外,在实施例8中,关于在使凸透镜172的阿贝数变化时的、即在使常数P1的值变化时的光斑径的RMS值的变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近似的结果。
(实施例9)
图21是表示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109的剖面图。摄像装置109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90、保护玻璃193、摄像元件194、光阑19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190具有凹透镜191和凸透镜192这两片透镜。
凸透镜192是在实施例1的凸透镜22(图4)上追加了覆盖衍射光栅17的保护膜196的透镜。该保护膜196与图2(c)所示的保护膜18对应。
以下,表示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109的数值数据。还有,在以下的数据中,ω表示全视场角,Fno表示相对孔径,L表示光学长度(从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顶至像面的距离),R表示面的曲率半径[mm],t表示面间隔(光轴上的面中心间距离)[mm],nd表示基材的d线上的折射率,νd表示基材的d线上的阿贝数。面编号1、2、3、4、5、6、7分别是凹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凸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凸透镜的像侧的面、光阑、保护玻璃的物体侧的面、保护玻璃的像侧的面。另外,m表示衍射次数。
ω=151°
Fno=2.8
L=8.6mm
f=1.8468mm
fa=2.3542mm
Cl1=3.2247mm
Cl2=1.3931mm
h=2.25mm
Ds=-69.2%
面编号   R           t           nd          νd
1        16.09058    1.052185    1.689175    49.9
2        1.439873    1.841324
3        2.559651    2.230632    1.585000    27.9
4        -2.36292    0.030000    1.623000    40.0
5        -2.36292    0.000000
6(光阑)  无限        1.262632
7        无限        0.550930    BK7
8        无限        1.638462
(第三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189257
B=0.00394453
C=-0.00835334
D=0.00196203
(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382578
B=-0.167936
C=0.251343
D=-0.0818271
(第五面的非球面系数)
K=0
A=0.0382578
B=-0.167936
C=0.251343
D=-0.0818271
(第四面的相位系数)
m=1
设计波长λ=538nm
a2=-0.0321500
a4=-0.00920476
a6=0.0948648
a8=-0.127040
a10=0.00954808
由这样的数值数据可知,
P1=6.01
P2=3.91
P3=3.96
并且,满足条件式(1)。
关于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109的色像差和像面弯曲量,能够得到与图5(a)和图5(b)所示的结果相同的结果。
作为凸透镜192的材料,使用了聚碳酸酯(d线折射率1.585,d线阿贝数27.9)。作为保护膜196的材料,使用了在丙烯酸类的紫外线硬化树脂中分散有粒径为10nm以下的氧化锆的树脂(d线折射率1.632,d线阿贝数40.0)。在此,衍射光栅17的深度为15μm。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摄像装置109的一次衍射效率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由图22可知,在波长400nm以上、700nm以下的可视光的全部区域中,衍射效率为95%以上(几乎可以说是100%),利用保护膜196能够降低衍射效率的波长依存性。
还有,衍射光栅17上的保护膜196虽然为了能够在宽的波长区域下维持相当高的衍射效率而附加是期望的,但也并非一定需要。即使在没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衍射效率保持在大约80%以上,并且具有刻槽(ブレ一ズ,blaze)深度浅且构成也容易的优点。
图23是表示实施例1~9的RMS值的规格值的曲线图。以实施例各自的最小值进行规格化。
RMS值是通过入射光瞳的光线的1σ值,表示其越小而透镜性能越良好,理想的设计是使光斑径(直径)的RMS值与摄像元件的像素尺寸(1个像素)一致。RMS值的规格值为2,意味着光斑占据至左右相邻的像素的中央位置。若规格值超过2,则光斑超过相邻的像素的中央位置,对性能产生影响。因此,RMS值需要为在实施例1~9的各规范的透镜数据中的最小值的2倍以内。这时P1的范围由图23可知为4.5<P1<9.0。更优选使RMS值低于最小值的1.5倍,这样对相邻的像素的影响更少,色像差的影响不再显著。这时的P1的范围是5.0<P1<7.3。更优选使RMS值低于最小值的1.2倍,这时P1的范围是5.2<P1<6.8。在该状态下,与最佳的状态(RMS值1)相比,也能够将分辨率的降低抑制在5~15%以内,因此能够得到毫不逊色于最佳的状态的良好的透镜。
接下来,说明与上述的实施例1~9相对照的比较例。
(比较例1)
图24是表示比较例1的摄像装置201的剖面图。摄像装置201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20、保护玻璃223、摄像元件224、光阑22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20具有凹透镜221和凸透镜222这两片透镜。摄像装置201是将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101的凸透镜22(图4)的阿贝数从27.9变成20的摄像装置。
在比较例1的条件下,P1=4.33,P1的值比条件式(1)的下限值4.5低。比较例1的光斑径的RMS值的规格值为2.30,光斑径过大,性能不良。
图25(a)是表示比较例1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25(b)是表示比较例1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由图25(a)和图25(b)可知,是色修正不足的状态,未聚焦的波长的光斑宽度大。
(比较例2)
图26是表示比较例2的摄像装置202的剖面图。摄像装置202具有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40、保护玻璃243、摄像元件244、光阑245。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240具有凹透镜241和凸透镜242这两片透镜。摄像装置202是将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101的凸透镜22(图4)的阿贝数从27.9变成45的摄像装置。
在比较例2的条件下,P1=9.74,P1的值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9.0。比较例2的光斑径的RMS值的规格值为2.20,光斑径过大,性能不良。
图27(a)是表示比较例2的色像差的球面像差图,图27(b)是表示比较例2的像面弯曲量的像散图。由图27(a)和图27(b)可知,是色修正过剩的状态,未聚焦的波长的光斑宽度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超广角的摄像要求的技术领域中特别有用。例如特别适用于车载照相机和监视照相机的领域。
符号说明
11、21、51、71、91、111、131、151、171、191、221、241凹透镜
12、22、52、72、92、112、132、152、172、192、222、242凸透镜
13、23、53、73、93、113、133、153、173、193、223、243保护玻璃
14、24、54、74、94、114、134、154、174、194、224、244摄像元件
15、25、55、75、95、115、135、155、175、195、225、245光阑
16光
17衍射光栅
18、196保护膜
10、20、50、70、90、110、130、150、170、190、220、240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
100、101、102、103、104、105、106、150、107、108、109、201、202摄像装置

Claims (8)

1.一种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是具有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且在该凸透镜设有衍射光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1):
4.5<P1=(1-f/fa)·νd<9.0       (1)
在此,f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a是在除去所述衍射光栅时的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νd是所述凸透镜的材料在d线上的阿贝数,
视场角为150°以上,
所述凹透镜是弯月形凹透镜,
并且,所述弯月形凹透镜满足下式(4):
2.8<P2=(Cl1/Cl2)·nd1<4.5      (4)
在此,Cl1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摄像对象侧的面的有效半径,Cl2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有效半径,nd1是所述弯月形凹透镜的在d线上的折射率,
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6):
P3=h/[(1-|Ds|/100)·f]>3.4      (6)
在此,h为像高,Ds为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畸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2):
5.0<P1=(1-f/fa)·νd<7.3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下式(3):
5.2<P1=(1-f/fa)·νd<6.8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弯月形凹透镜满足下式(5):
nd1>1.5    (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凹透镜由玻璃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凹透镜两面都具有球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衍射光栅被设置在所述凸透镜的两面中的一面,在另一面未被设置。
8.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
对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和入射光量进行规定的光阑;
对由所述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像进行光接收的摄像元件。
CN2009801222891A 2008-06-16 2009-06-12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Active CN102067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7073 2008-06-16
JP2008-157073 2008-06-16
PCT/JP2009/002687 WO2009153953A1 (ja) 2008-06-16 2009-06-12 2枚組撮像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005A CN102067005A (zh) 2011-05-18
CN102067005B true CN102067005B (zh) 2013-03-20

Family

ID=4143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22891A Active CN102067005B (zh) 2008-06-16 2009-06-12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84996B2 (zh)
JP (1) JP4796660B2 (zh)
CN (1) CN102067005B (zh)
WO (1) WO2009153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0301A1 (en) * 2010-12-10 2012-11-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ffraction-grating lens, and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using said diffraction-grating lens
US9103981B2 (en) 2010-12-10 2015-08-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ethod for desig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ffraction-grating lens
JP6364626B2 (ja) * 2013-07-29 2018-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折光学素子、回折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折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型
US9876992B2 (en) * 2014-04-30 2018-01-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FR3023977B1 (fr) * 2014-07-16 2017-11-24 Thales Sa Module photovoltaique comprenant une optique de concentration avec des motifs sub-longueurs d'onde et generateur solaire pour satellite comprenant ledit module
WO2018152596A1 (en) * 2017-02-27 2018-08-30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Ophthalmic lens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ongitudinal chromatic aberration
CN107065148A (zh) * 2017-03-31 2017-08-18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WO2018225268A1 (ja) 2017-06-09 2018-12-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対物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硬性鏡用光学系、硬性鏡
US10627553B2 (en) * 2018-01-15 2020-04-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light assemblies
CN111931659B (zh) 2018-08-21 2021-05-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256848B (zh) * 2019-12-10 2023-02-28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口径双光栅式波像差测量激光光学系统
CN115151844B (zh) * 2020-02-25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成像系统
CN112285881A (zh) * 2020-07-29 2021-01-29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两镜片小直径大视场角的镜头
CN113009675B (zh) * 2021-03-24 2022-05-13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504949A (ja) * 1996-11-29 2001-04-10 ユーエス プレシジョン レ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電子撮像装置用レンズ
CN1740838A (zh) * 2004-08-27 2006-03-01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CN1746716A (zh) * 2004-09-08 2006-03-15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JP3880147B2 (ja) * 1997-09-02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0596A (ja) * 1996-09-13 1998-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グレーティング素子付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US5768030A (en) 1996-09-30 1998-06-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act small format lens system
JPH10115777A (ja) 1996-10-11 1998-05-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影レンズ
JPH10161020A (ja) 1996-12-02 1998-06-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回折光学素子を用いた撮影光学系
JPH11295591A (ja) * 1998-04-07 1999-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0028913A (ja) 1999-06-04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グレ―ティング素子付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5128273A (ja) * 2003-10-24 2005-05-19 Nissin Kohki Co Ltd メニスカス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系
JP2007333883A (ja) * 2006-06-13 2007-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焦点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504949A (ja) * 1996-11-29 2001-04-10 ユーエス プレシジョン レ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電子撮像装置用レンズ
JP3880147B2 (ja) * 1997-09-02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CN1740838A (zh) * 2004-08-27 2006-03-01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CN1746716A (zh) * 2004-09-08 2006-03-15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53953A1 (ja) 2009-12-23
JPWO2009153953A1 (ja) 2011-11-24
JP4796660B2 (ja) 2011-10-19
US8384996B2 (en) 2013-02-26
US20110096400A1 (en) 2011-04-28
CN102067005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005B (zh) 双片组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它的摄像装置
US10241295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690080B2 (en) Wide angle lens
US8743485B2 (en) Wide-viewing-angle imaging lens assembly
US7697221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CN103576285B (zh) 光学拾像系统镜组
JP504276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03350520U (zh) 摄像镜头
CN102077127B (zh) 衍射透镜和使用它的摄像装置
KR101262776B1 (ko) 촬상 렌즈 및 촬상 모듈
CN202583581U (zh) 成像光学镜片系统
US20070188891A1 (en) Imaging lens
EP2184627B1 (en) Diffractive optical system and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US20200278517A1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424844B (zh) 光学取像系统镜组
JPH04267212A (ja) 超広角レンズ
CN102608730A (zh)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
WO2018021205A1 (ja) 広角レンズ
CN105334597A (zh) 影像系统镜组
JP2007086485A (ja) 撮像レンズ
CN102879886A (zh) 拾像光学镜头
TW202122853A (zh) 光學攝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2566013A (zh) 光学摄影系统
JP3746849B2 (ja) 内視鏡対物レンズ
JPH085908A (ja) 広角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