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864B -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64864B CN102064864B CN2010105961539A CN201010596153A CN102064864B CN 102064864 B CN102064864 B CN 102064864B CN 2010105961539 A CN2010105961539 A CN 2010105961539A CN 201010596153 A CN201010596153 A CN 201010596153A CN 102064864 B CN102064864 B CN 1020648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rdinate system
- antenna
- axle
- angle
- scatt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传播环境中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一些三维多天线信道模型复杂度较高,不适于进行数学分析,不易获得极化信道特性的问题。此模型通过坐标系旋转计算得到任意角度的天线激励的任意出射角度的电磁波场矢量,投影到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和方向上;按新定义的极化鉴别率计算散射后的和方向上的场强;再旋转坐标系计算得到任意角度的接收天线上的场强;依据经验分布生成每个散射体所对应的三维到达角、离开角和随机相移。对于每对收发天线,将所有散射体的散射系数与天线阵固定相移项相乘后叠加,得到信道矩阵。本发明具有计算简单,使用灵活,对物理传播过程描述全面的优点,可用于理论分析或系统链路仿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通信信道,可用于对极化多天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高速率数据传输和节省无线资源的需要,多天线输入多天线输出 (MIMO) 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为了降低MIMO系统中天线间的相关性,或在有限的尺寸内放置更多的天线,可以利用天线极化方式的不同来实现MIMO天线阵列中天线间的隔离。精确的极化MIMO信道模型是极化MIMO系统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现有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包含天线极化特性的MIMO信道模型有3GPP SCM模型与WINNER组织提出的WIM信道模型等。在SCM模型中只考虑了电磁波在二维水平面上的传播,而没有考虑三维的传播过程对信道特性的影响;在WIM模型中虽然加入了对三维传播环境的描述,但该模型结构复杂,不适合用于进行理论分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已有极化MIMO信道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三维传播环境中极化MIMO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使其既适用于仿真分析,又适用于理论分析。
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如下:
1. 一种三维传播环境中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定义两组坐标系,发送端原始坐标系 和基于发送天线的坐标系,所有的离开角以及发送天线的放置角度定义是在中的,而为用于计算电磁波极化方向的辅助坐标系;对于以任意角度放置的发送天线,通过坐标系旋转的方法,使坐标系 中的轴与该发送天线的轴向一致,在坐标系中计算得到电磁波的场矢量后,再通过坐标系旋转的逆过程计算得到场矢量在原始坐标系中的矢量表示,从而得到以任意角度摆放的天线所激励的在任意出射角度下的电磁波的场矢量,并将该电磁波的场强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的平面中投影到的子午平面的方向和赤道平面的方向上;
3)定义两组坐标系,接收端原始坐标系和基于接收天线的坐标系,所有的到达角以及接收天线的放置角度是定义在中的,而为用于计算电磁波极化方向的辅助坐标系;通过与步骤1)中相同的坐标系旋转的方法,计算得到以任意角度放置的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散射后电磁波的场强;
4)依据来自文献或实测得到的经验概率分布,生成每一个散射体所对应的三维到达角、离开角,依照构建步骤1)~步骤3)得到其对应的接收场强,由接收场强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模值;
5)依据经验概率分布生成基于每一个散射体的散射和传播过程引入的随机相移,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相位;
6)对于每一收发天线对,将所有散射体所对应的散射系数与天线阵列间距引入的固定相移项相乘后叠加,得到极化多天线系统的信道矩阵;
至此就得到了极化多天线系统的信道矩阵,完成了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
在信道模型的构建步骤1)和步骤3)中分别定义了两组坐标系,原始坐标系、和基于天线的坐标系、;在原始坐标系中,轴方向为大地平面的法向方向,轴方向为发送天线阵列宽边方向,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轴和轴所确定的方向;在原始坐标系中,轴方向为大地平面的法向方向,轴方向为接收天线阵列宽边方向,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轴和轴所确定的方向;在基于天线的坐标系中,轴为发送天线轴向方向,轴为发送天线轴向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在该投影面内向下旋转角度后所处的方向,为发送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轴和轴所确定的方向;在基于天线的坐标系中,轴为接收天线轴向方向,轴为接收天线轴向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在该投影面内向下旋转角度后所处的方向,为接收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轴和轴所确定的方向。
构建步骤1)和构建步骤3)中所述的坐标系旋转方法为:在构建步骤1)中,首先,将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轴绕其轴方向旋转角度,得到一组中间坐标轴;然后将此中间坐标轴绕其轴旋转角度得到坐标系中的坐标轴;其中为天线在坐标系中的角度表示,为发送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为发送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在构建步骤3)中,首先,将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轴绕其轴方向旋转角度,得到一组中间坐标轴;然后将此中间坐标轴绕其轴旋转角度得到坐标系中的坐标轴;其中为接收天线在坐标系中的角度表示,为接收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为接收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轴方向的夹角。
对所有收发天线对重复上述过程后,完成信道模型的构建;本过程可采用一种紧凑的矩阵形式表示。
有益效果:
(1) 本发明通过坐标系旋转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得到在三维传播空间中任意入射或出射方向上的电磁波在以任意角度摆放的天线上的场强投影。
(3) 本发明中的信道模型可写为紧凑的矩阵形式,使其既适用于仿真分析,也适用于理论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信道模型构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坐标轴旋转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对极化电磁波在三维空间中的传播描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发明构建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MIMO信道模型步骤如下:
坐标系旋转方法描述如下:
两组坐标系下坐标变换方法如下:
(3)通过坐标系旋转的方法计算得到以任意角度放置的接收天线上接收到该散射后电磁波的场强;该步骤中用到的坐标系旋转及坐标转换的方法与步骤(1)中相同。
(4)依据经验概率分布(可实测得到或来自文献)生成每一个散射体所对应的三维到达角、离开角,依照构建步骤(1)-(3)得到其对应的接收场强,由接收场强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模值。
(5)依据经验概率分布生成基于每一个散射体的散射和传播过程引入的随机相移,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相位。
(6)对于每一收发天线对,将所有散射体所对应的散射系数与天线阵列间距引入的固定相移项相乘后叠加,得到极化MIMO信道矩阵。
以平坦衰落信道为例,该信道模型可用一种矩阵相乘的紧凑形式表示如下:
Claims (3)
1.一种三维传播环境中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义两组坐标系,发送端原始坐标系和基于发送天线的坐标系所有的离开角以及发送天线的放置角度定义是在中的,而为用于计算电磁波极化方向的辅助坐标系;对于以任意角度放置的发送天线,通过坐标系旋转的方法,使坐标系中的z′TX轴与该发送天线的轴向一致,在坐标系中计算得到电磁波的场矢量后,再通过坐标系旋转的逆过程计算得到所述电磁波的场矢量在原始坐标系中的矢量表示,从而得到以任意角度摆放的天线所激励的在任意出射角度下的电磁波s(t)的场矢量,并将该电磁波的场强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的平面中投影到的子午平面的θ方向和赤道平面的方向上;
2)按重新定义的θ方向到接收端原始坐标系赤道平面的方向的极化鉴别率和方向到接收端原始坐标系子午平面的θ′方向的极化鉴别率按矢量投影分解得到发生散射后的电磁波s′(t)在新的θ′和两个方向上的场强;其中,定义了θ方向到方向的极化鉴别率和方向到θ′方向的极化鉴别率该定义由以下两式表示:
3)定义两组坐标系,接收端原始坐标系和基于接收天线的坐标系所有的到达角以及接收天线的放置角度是定义在中的,而为用于计算电磁波极化方向的辅助坐标系;通过与步骤1)中相同的坐标系旋转的方法,计算得到以任意角度放置的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散射后电磁波s′(t)的场强;
4)依据来自文献或实测得到的经验概率分布,生成每一个散射体所对应的三维到达角、离开角,依照构建步骤1)~步骤3)得到其对应的接收场强,由接收场强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模值;
5)依据经验概率分布生成基于每一个散射体的散射和传播过程引入的随机相移,得到基于每个散射体的散射系数的相位;
6)对于每一收发天线对,将所有散射体所对应的散射系数与天线阵列间距引入的固定相移项相乘后叠加,得到极化多天线系统的信道矩阵;
至此就得到了极化多天线系统的信道矩阵,完成了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信道模型的构建步骤1)和步骤3)中分别定义了两组坐标系,原始坐标系和基于天线的坐标系在原始坐标系中,zTX轴方向为大地平面的法向方向,xTX轴方向为发送天线阵列宽边方向,yTX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xTX轴和zTX轴所确定的方向;在原始坐标系中,zRX轴方向为大地平面的法向方向,xRX轴方向为接收天线阵列宽边方向,yRX轴方向为按照右手系准则通过xRX轴和zRX轴所确定的方向;在基于天线的坐标系中,z′TX轴为发送天线轴向方向,x′TX轴为发送天线轴向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在该投影面内向下旋转θantTX角度后所处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步骤1)和构建步骤3)中所述的坐标系旋转方法为:在构建步骤1)中,首先,将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轴xTXyTXzTX绕其zTX轴方向旋转角度得到一组中间坐标轴x″TXy′TXzTX;然后将此中间坐标轴x″TXy′TXzTX绕其y′TX轴旋转角度θantTX得到坐标系中的坐标轴x′TXy′TXz′TX;其中
为天线在坐标系中的角度表示,θantTX为发送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zTX轴方向的夹角,为发送天线轴向与坐标系中xTX轴方向的夹角;在构建步骤3)中,首先,将原始坐标系中的坐标轴xRXyRXzRX绕其z轴方向旋转角度得到一组中间坐标轴x″RXy′RXzRX;然后将此中间坐标轴x″RXy′RXzRX绕其y′RX轴旋转角度θantRX得到坐标系中的坐标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61539A CN102064864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61539A CN102064864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4864A CN102064864A (zh) | 2011-05-18 |
CN102064864B true CN102064864B (zh) | 2013-05-01 |
Family
ID=4399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961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4864B (zh) | 2010-12-20 | 2010-12-20 |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648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2093B (zh) * | 2011-12-06 | 2017-10-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二维到达角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2664691B (zh) * | 2012-04-11 | 2013-12-18 | 中国传媒大学 | 一种基于虚源理论的6极化mimo信道建模方法 |
CN103458427B (zh) * | 2013-07-26 | 2016-06-08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应用于空间信道模型的角度参数计算方法及装置 |
CN103402227B (zh) * | 2013-08-09 | 2016-08-1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winner信道仿真中的三维极化投影方法 |
CN108512621B (zh) * | 2018-03-02 | 2020-12-29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
CN111475893B (zh) * | 2020-03-27 | 2021-06-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产品三维模型的空间故障场模型构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1318A (zh) * | 2009-08-14 | 2010-01-20 | 同济大学 | 基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多样性的无线信道分析平台及方法 |
CN101789812B (zh) * | 2010-01-15 | 2013-02-27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双极化天线的lte mimo通信传播信道建模方法 |
-
2010
- 2010-12-20 CN CN2010105961539A patent/CN1020648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4864A (zh) | 2011-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4864B (zh) | 三维传播环境中的极化多天线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 | |
Xu et al. | 3D scene-based beam selection for mmWave communications | |
CN109143152B (zh) | 基于张量建模的极化阵列波达方向和极化参数估计方法 | |
CN102412885B (zh) | Lte中的三维波束赋形方法 | |
CN108365903B (zh) | 一种基于随机散射簇的三维Massive MIMO信道建模方法 | |
CN103747456B (zh) | 基于三维空间域多天线mimo统计信道的建模方法 | |
CN112039567B (zh) | 一种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 |
CN105553584A (zh) | 一种3d mimo信道建模的方法 | |
CN106405548A (zh) | 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 |
Zhou et al. | AoA-based positioning for aerial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aid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 angle-domain approach | |
CN105978647B (zh) | 一种三维双移动mimo传播信道的建模及仿真方法 | |
CN110212955B (zh) | 一种基于射线的3d mimo信道建模的方法 | |
CN103841641A (zh) | 一种基于到达角度和Gossi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作定位方法 | |
CN108199794A (zh) | 一种新型Massive MIMO信道模型的统计性建模方法 | |
CN103178886A (zh) | 波束赋形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 |
CN104733850A (zh) | 基于全息调制的人工张量阻抗表面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2994770B (zh) | 基于部分csi的ris辅助多用户下行鲁棒无线传输方法 | |
CN116669035A (zh) | 机载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通感一体化安全传输设计方法 | |
CN105244634B (zh) | 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降维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系统 | |
CN101499835B (zh) | 一种基于双极化阵列天线的下行发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224782B (zh) | 一种基于主动干扰的无人机编队网络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8265058A (zh) | 双极化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感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
Wang et al. | Integrated Sensing,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Over-the-Air: Beampattern Desig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
CN116455439B (zh) | 基于二阶角度误差近似的无人机通信鲁棒波束成形方法 | |
CN107402371A (zh) | 一种智能天线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