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396B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64396B CN102064396B CN 201010532526 CN201010532526A CN102064396B CN 102064396 B CN102064396 B CN 102064396B CN 201010532526 CN201010532526 CN 201010532526 CN 201010532526 A CN201010532526 A CN 201010532526A CN 102064396 B CN102064396 B CN 1020643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outer conductor
- transition connector
- conductor transition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另一端设有第二介质支撑,所述第一介质支撑和第二介质支撑上均设有用于电缆内导体穿过的通孔,所述介质支撑之间设有内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外导体,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同轴电缆内导体和第二同轴电缆内导体。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电气性能优秀及易于组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天线上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有多种结构。
目前应用在天线上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DIN(Deutsche IndustrieNorm,德国工业标准)头连接器,另一种是非接触式连接器。如图1所示,图1是DIN头连接器的基本结构,为实现大电缆10与小电缆20的连接,需要在DIN头的两端分别加母头插座30和公头插头40来实现大电缆10与小电缆20连接。如图2所示,图2是一种非接触式高频连接器,采用电容耦合的方式连接。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DIN头连接器不能实现不同电缆的跨接,如果要连接两个不同的电缆,需要在电缆的两端分别接母头插座和公头插头来过渡;此种连接器体积较大、笨重及成本较高,而且装配复杂。非接触式连接器采用电容耦合结构,不适合应用于低频段,耦合结构的可靠性差不容易固定,也存在体积大笨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及易于组装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装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DIN头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高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大小电缆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大小电缆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大小电缆与介质支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导体过渡连接器连接电缆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导体过渡连接器连接大小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0大电缆,20小电缆,30母头插座,40公头插头;
图3-图7中:1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1卡槽,2第一介质支撑,2.1第一通孔,3第二介质支撑,3.1第二通孔,4内导体过渡连接器,5第一外导体,6第二外导体,7第一内导体,8第二内导体,9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体过渡连接器采用一体结构,连接两个同轴电缆,具有体积小,易于组装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参见图3和图4,导体过渡连接器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内设有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外导体5,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外导体6,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内导体7,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的第二内导体8。
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导体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电缆的外导体,内导体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电缆的内导体,内导体过渡连接器设置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的内部,两个共同组成导体过渡连接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组装的优点。
实施例3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
参见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2,第一介质支撑2上设有用于第一内导体7穿过的第一通孔2.1。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用于固定一端的同轴电缆,另一端可依赖该端的同轴电缆进行定位固定。
实施例4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
参见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2,另一端设有第二介质支撑3,第一介质支撑2上设有用于第一内导体7穿过的第一通孔2.1,第二介质支撑3上设有用于第二内导体8穿过的第二通孔3.1,第一介质支撑2和第二介质支撑3之间设有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采用介质支撑结构,介质支撑位于两同轴电缆的末端,固定两同轴电缆,保证电缆插入的深度和两电缆同轴,本发明实施例连接的两个电缆可以直径大小相同,即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直径相同,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直径相同,这样以来,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两端的开口大小相同,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两端的开口大小也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参见图5,第一外导体5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导体6的直径,相应的,第一内导体7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导体8的直径。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轴电缆,相应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开口大,此端连接第一外导体,另一端开口小,此端连接第二外导体;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开口大,此端连接第一内导体,另一端开口小,此端连接第二内导体;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两个不同电缆的跨接,能够保证同轴电缆内导体的同轴,使两同轴电缆内导体充分接触,结构简单,成本低。
实施例6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
参见图5,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一端用于焊接第一外导体5,另一端用于焊接第二外导体6,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一端用于焊接第一内导体7,另一端用于焊接第二内导体8。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电缆,电缆外导体与内导体通过焊接与连接器连接,焊接充分,可以减小电缆互调隐患,同时介质支撑为耐高温材料,耐高温可保证焊接时间充分;本实施例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组装的优点。
实施例7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参见图3和图4,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2,另一端设有第二介质支撑3,第一介质支撑2和第二介质支撑3上设有用于电缆内导体穿过的通孔,第一介质支撑2和第二介质支撑3之间设有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与第二介质支撑3相连,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与第一介质支撑2之间设有间隙9,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一端用于焊接第一外导体5,另一端用于焊接第二外导体6;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第一内导体7,第二介质支撑的通孔用于穿设第二内导体8;第一内导体7穿过间隙9焊接在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第二内导体8与第一内导体7在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接触,第二内导体8焊接在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其中,第一外导体5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导体6的直径,相应的,第一内导体7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导体8的直径。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保证两电缆的外导体充分连接,介质支撑位于两同轴电缆的末端,固定两同轴电缆,保证电缆插入的深度和两电缆同轴,同时介质支撑耐高温可保证焊接时间充分;内导体过渡连接器连接两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保证两同轴电缆内导体的同轴,使两同轴电缆内导体充分接触。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与第一介质支撑之间的间隙起到电感补偿作用,第一内导体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部多伸长一段的距离。引入介质支撑,相当于引入电容使连接器的阻抗偏容性,为了补偿增加的电容,采取预留空隙的结构,相当于加上一段电感来实现补偿。采用此结构相当于增加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的电感对连接器电感补偿,达到同轴电缆更好的匹配效果。本发明可以保证两电缆同轴,电缆外导体、电缆内导体与连接器的焊接充分,可以减小互调隐患,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焊接,产生的互调小的优点,并且采用电感补偿,匹配好。
实施例8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七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参见图5和图7,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一端设有卡槽1.1,第一介质支撑2设置在卡槽1.1内。
设置卡槽能够便于介质支撑固定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能够很好的保证第一介质支撑与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之间的间隙,起到电感补偿的作用,使电缆达到更好的匹配。
实施例9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参见图7,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为中空的圆柱形或多边形,优选为中空的圆柱形,第一介质支撑2与第二介质支撑3为藕芯状,优选为中空的圆柱形,参见图6,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为中空的圆柱形或中空的方形,优选为中空的圆柱形。
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和内导体过渡连接器的外形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一定的形状,方便制作及应用。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电缆的方法:参见图3和图4,首先,第二内导体8穿过第二介质支撑的通孔3.1,伸入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的一端,第二内导体8焊接在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一端,第二外导体6与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焊接;然后,第一内导体7穿过第一通孔2.1,伸入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内的另一端,并与第二内导体8相接,第一内导体7固定在内导体过渡连接器1另一端,第一外导体5与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焊接,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紧邻第二介质支撑3放置,内导体过渡连接器4与第一介质支撑2之间留有间隙9,第一介质支撑2放置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1的卡槽1.1内。
采用介质支撑,相当于在外导体过渡连接器设置电容,电容的引入使连接器的阻抗偏容性,为了补偿增加的电容,采取在大电缆连接端预留空隙,使第一内导体穿过第一通孔,再通过空隙连接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内,第一内导体在空隙的那一段相当于加上一段电感来实现补偿。采用此结构相当于增加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的电感对连接器电感补偿,达到同轴电缆更好的匹配效果,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将电缆固定在同轴电缆连接器上,可以保证两电缆同轴,电缆外导体、电缆内导体与连接器的焊接容易充分,可以减小互调隐患,且有较好电性能指标,采用电感补偿,匹配好,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焊接,产生的互调小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
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设有内导体过渡连接器,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外导体,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外导体,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内导体,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的第二内导体;
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支撑,所述第一介质支撑上设有用于第一内导体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内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介质支撑,所述第二介质支撑上设有用于第二内导体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支撑与所述第二介质支撑之间;
所述第一外导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导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导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导体的直径;
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介质支撑相连,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介质支撑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焊接固定连接第一外导体,另一端用于焊接固定连接第二外导体,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用于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导体,另一端用于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二内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一介质支撑设置在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过渡连接器为中空的圆柱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介质支撑与所述第二介质支撑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内导体过渡连接器为中空的圆柱形或中空的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32526 CN102064396B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32526 CN102064396B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4396A CN102064396A (zh) | 2011-05-18 |
CN102064396B true CN102064396B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399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32526 Active CN102064396B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643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7460B (zh) * | 2013-01-29 | 2017-10-03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连接器、基站装置及通信设备 |
WO2016106638A1 (zh) * | 2014-12-31 | 2016-07-07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腔体滤波器及其连接器 |
CN108054538B (zh) * | 2017-11-07 | 2021-03-30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一种同轴电缆组件 |
CN111366789A (zh) * | 2020-03-27 | 2020-07-03 | 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材料介电常数测试的同轴线装置 |
DE102021132574B3 (de) | 2021-12-09 | 2022-11-24 | Telegärtner Karl Gärtner GmbH | Koaxialverbind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39294A (en) * | 1965-05-28 | 1969-04-15 | Amphenol Corp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US3909506A (en) * | 1973-12-31 | 1975-09-30 | Amp Inc | Coxial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
CN1685567A (zh) * | 2002-08-22 | 2005-10-19 | 康宁吉伯股份有限公司 | 高频、盲配的同轴互连器 |
CN2831523Y (zh) * | 2005-08-22 | 2006-10-25 | 王德言 | 防雷同轴转接器 |
CN101699670A (zh) * | 2009-11-02 | 2010-04-28 | 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 | 同轴电缆连接器母接头 |
-
2010
- 2010-11-01 CN CN 201010532526 patent/CN1020643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39294A (en) * | 1965-05-28 | 1969-04-15 | Amphenol Corp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US3909506A (en) * | 1973-12-31 | 1975-09-30 | Amp Inc | Coxial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
CN1685567A (zh) * | 2002-08-22 | 2005-10-19 | 康宁吉伯股份有限公司 | 高频、盲配的同轴互连器 |
CN2831523Y (zh) * | 2005-08-22 | 2006-10-25 | 王德言 | 防雷同轴转接器 |
CN101699670A (zh) * | 2009-11-02 | 2010-04-28 | 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 | 同轴电缆连接器母接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4396A (zh) | 2011-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4396B (zh)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
CN201576781U (zh) | 连接器、设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电路板连接结构 | |
US20140162488A1 (en) | Circular connectors with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 pinout arrangement | |
CN102106042B (zh) | 具有插座构件的电连接器和组件 | |
US6863565B1 (en) | Constant impedance bullet connector for a semi-rigid coaxial cable | |
CN109390820B (zh) | 一种集束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103597671A (zh) | 同轴插入式连接器 | |
CN107408784A (zh) | 连接器以及电线单元 | |
CN201994465U (zh) | 一种新型连接器 | |
CN203277888U (zh) | 一种可360°旋转的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 |
CN206595440U (zh) | 一种连接器的接线端子 | |
CN201204343Y (zh) | 射频同轴连接器 | |
JP2004513474A (ja) | 超小型、高速、同軸ピン相互接続システム | |
CN216720324U (zh) | 一种用于5g通讯的电路板间盲插连接器 | |
CN101673612B (zh) | 电连接器系统 | |
CN102142623B (zh) | 一种35kV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及其扩展方法 | |
CN216450854U (zh) | 一种全链路屏蔽的电连接器 | |
CN20151503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59865U (zh) | 同轴转接器 | |
CN102157829B (zh) | 一种新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428874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994438U (zh) | 一种35kV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 | |
CN218513721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6436249U (zh) | 一种具有插接密封结构的电子线束 | |
CN219739504U (zh) | 射频同轴多芯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