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4465U - 一种新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4465U
CN201994465U CN201120091129XU CN201120091129U CN201994465U CN 201994465 U CN201994465 U CN 201994465U CN 201120091129X U CN201120091129X U CN 201120091129XU CN 201120091129 U CN201120091129 U CN 201120091129U CN 201994465 U CN201994465 U CN 201994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ble connector
cable
conducting rod
opening
connect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11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晖
张金梅
付以东
候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911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4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4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44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和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导电杆;可分离连接器本体是指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和一个中间腔体的套管井,电缆引出腔体分别与中间腔体和外部连通;中间腔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电杆两端设有连接结构。上述连接器,装配如下:导电杆的一端与开关柜套管连接,电缆从电缆引出腔体中插入,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伸入到中间腔体,所有导电端子上的通孔对齐;将可分离连接器本体连同电缆,通过第一或第二开口套在导电杆的外部,此时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通过其上的通孔依次套在导电杆的杆体上并紧密配合,就可用一个可分离连接器同时引出两条以上的电缆,大大节省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附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外锥式可分离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适用于环网开关柜的进出线终端,与开关的绝缘座相连,也适用于各种电缆分支箱和箱式变电站装置,还可以用于变压器的进出线连接。随着城市电网的改造与扩张,对可分离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各电压等级的可分离连接器的扩展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使用后插式的可分离连接器连接在前插式可分离连接器上,以此来实现可分离连接器的扩展;第二种是采用环氧双通套管作为中间连接体来实现扩展。第一种情形存在着结构复杂、前后插不通用的缺陷;第二种情形,环氧双通套管的不足之处在于通流能力有限、绝缘强度不够好、对安装过程要求严格,且与可分离连接器材料不同而使界面性能不稳定。上述可分离连接器的扩展,均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分离连接器才得以实现,也即是说,从一套管中引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电缆,至少需要两个及以上的可分离连接器,占用空间较大,不能满足在较小空间实现扩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通过一个连接器,就可以引出两条以上的电缆以实现扩展,本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尤其适用于载流量较小的电缆。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和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导电杆;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是指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和一个中间腔体的套管井,所述电缆引出腔体分别与中间腔体和外部连通;所述中间腔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电杆两端设有连接结构。
导电杆的一端与需要连接的开关柜套管固定连接,外部套上可分离连接器本体,使导电杆位于中间腔体内,电缆从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插入,与导电杆接触实现电连接,通过如上的装配,就可利用一个可分离连接器同时引出两条以上的电缆,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大大节省占用空间。
更具体的说,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包括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所述两个电缆引出腔体之间的夹角A:90°≤A≤180°。这种情况,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加工较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有利于电缆的布线,尤其是电缆较粗不易弯折的情形。
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套管井。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与插入其中的电缆及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相适配,所述导电端子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电杆的杆体紧密配合的通孔。电缆导电端子上开设通孔,导电端子可以套嵌在导电杆的杆身上,有利于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导电杆是指双头螺栓,其两端的连接结构为连接螺纹。这样的结构装配简单便利。
所述可分离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堵头,所述绝缘堵头与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相适配。绝缘堵头可以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
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内设置有应力锥结构,用于均化电缆半导电层断口处的电场。
上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导电杆的一端固定在需要连接的开关柜套管上;
第二步,将电缆从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中插入,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伸入到中间腔体,所有导电端子上的通孔对齐;
第三步,将可分离连接器本体连同电缆,通过第一或第二开口套在导电杆的外部,此时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通过其上的通孔依次套在导电杆的杆体上并紧密配合,实现电缆与导电杆的电连接;
第四步,在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剩余的开口处安装绝缘堵头。
如上操作,即可实现一个可分离连接器同时引出两条以上电缆的扩展。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如下的突出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连接器通过改变可分离连接器的结构,实现了一个可分离连接器的引出多条电缆的扩展,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更简单、装配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和导电杆分开设置,不仅保证了导电性能的良好,而且硅橡胶绝缘材料具有的弹性使得可分离连接器本体与导电杆的装配更紧密,达到了提高产品的电气性能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加工工艺采用锥面无合模缝的型式,避免了合模缝对界面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两个电缆引出端的角度可以为90°~180°、可以适应不同结构的空间,方便电缆的引出;
5、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两个电缆引出腔体内部含有应力锥结构,避免使用单独的应力控制体来均化电场,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变压器或者其他设备的套管、2为导电杆、3为可分离连接器本体、4为绝缘堵头、5为电缆一、6为导电端子一、7为导电端子二、8为电缆二、9为电缆引出腔体、10为中间腔体、11为中间腔体的第一开口、12为中间腔体的第二开口、13为导电端子上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以下以10kV电缆的扩展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连接器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可分离连接器本体3和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导电杆2;可分离连接器本体3是指包括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9和一个中间腔体10的套管井,该套管井采用硅橡胶绝缘材料制成;电缆引出腔体9分别与中间腔体10和外部连通;中间腔体10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12形状相同;两个电缆引出腔体9之间的角度为180°;两个电缆引出腔体9内设置有应力锥结构;电缆引出腔体9与插入其中的电缆及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相适配。
导电杆2采用双头螺栓,其两端设有连接螺纹。
电缆一5、电缆二8前端的导电端子一6和导电端子二7上,开设有与导电杆2的杆体紧密配合的通孔13。
新型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堵头4,绝缘堵头4与第二开口12相适配。
上述新型可分离连接器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导电杆2的一端螺合固定在需要连接的变压器或其他设备的套管1上;
第二步,将电缆从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9中插入,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伸入到中间腔体10,所有导电端子上的通孔13对齐;
第三步,将可分离连接器本体3连同电缆,通过第二开口12套在导电杆2的外部,此时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通过其上的通孔依次套在导电杆2的杆体上并紧密配合,实现电缆与导电杆的电连接;
第四步,在可分离连接器本体3的第一开口11处安装绝缘堵头4,使其与导电杆电连接。
如上操作,即可实现一个可分离连接器同时引出两条电缆的扩展。
只要在可分离连接器本体上设置多个电缆引出腔体9,就可以轻易实现多条电缆的扩展。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和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导电杆;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是指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和一个中间腔体的套管井,所述电缆引出腔体分别与中间腔体和外部连通;所述中间腔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电杆两端设有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包括两个相同的电缆引出腔体,所述两个电缆引出腔体之间的夹角A:90°≤A≤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套管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与插入其中的电缆及电缆前端的导电端子相适配,所述导电端子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电杆的杆体紧密配合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杆是指双头螺栓,其两端的连接孔为连接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堵头,所述绝缘堵头与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连接器本体的电缆引出腔体内设置有应力锥结构。
CN201120091129XU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新型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1129XU CN201994465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新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1129XU CN201994465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新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4465U true CN201994465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7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11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465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新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446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829A (zh) * 2011-03-31 2011-08-17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49641A (zh) * 2015-06-04 2015-08-19 国家电网公司 10kV电缆分支箱工频耐压试验工具
CN106356801A (zh) * 2016-10-28 2017-01-25 成都盛帮双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套管
CN107305978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上海灵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连接器
CN108963548A (zh) * 2018-07-14 2018-12-07 南京云睿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口自由拓展高可靠接插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829A (zh) * 2011-03-31 2011-08-17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57829B (zh) * 2011-03-31 2013-01-02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49641A (zh) * 2015-06-04 2015-08-19 国家电网公司 10kV电缆分支箱工频耐压试验工具
CN107305978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上海灵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连接器
CN107305978B (zh) * 2016-04-22 2020-09-18 上海灵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连接器
CN106356801A (zh) * 2016-10-28 2017-01-25 成都盛帮双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套管
CN108963548A (zh) * 2018-07-14 2018-12-07 南京云睿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口自由拓展高可靠接插件
CN108963548B (zh) * 2018-07-14 2019-11-08 南京昌合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口自由拓展高可靠接插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4465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WO2010136966A3 (en)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N104134881B (zh) 差分连接器传输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差分连接器
CN107408784A (zh) 连接器以及电线单元
CN203813120U (zh) 一种防水分线盒连接器
CN102064396B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1556814U (zh) 一种高压导线连接器
CN102157829B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50019U (zh) 屏蔽线缆
CN101841113A (zh) 一种高压导线连接器
CN202662946U (zh) 一种高压接插件
CN103001167B (zh) 一种用于开关设备与用户端连接的固体绝缘母线连接结构
CN204679593U (zh) 环网柜耐压试验装置
CN102142623B (zh) 一种35kV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及其扩展方法
CN201270345Y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绝缘体
CN203596437U (zh) 接线端子、连接线和接线装置
CN202949199U (zh) 一种用于开关设备与用户端连接的固体绝缘母线连接结构
CN204030531U (zh) 一体式电力电缆拔插件
CN203721965U (zh) 一种隔离式同轴电缆信号连接器
CN203300860U (zh) 电连接器、模具及电连接器对
CN201994438U (zh) 一种35kV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
CN205509076U (zh) 射频连接器
CN201331980Y (zh) 适合于电缆线路的绝缘支柱
CN203883272U (zh) 一种三孔插座
CN204760577U (zh) 印刷线路板测试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