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006A -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006A
CN102055006A CN2010105776364A CN201010577636A CN102055006A CN 102055006 A CN102055006 A CN 102055006A CN 2010105776364 A CN2010105776364 A CN 2010105776364A CN 201010577636 A CN201010577636 A CN 201010577636A CN 102055006 A CN102055006 A CN 102055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plate
electrode fil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76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涛
顾根平
朱寅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776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5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位于电池外壳内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正电极片,与正电极片相对设置的负电极片,填充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电池外壳所围成空间内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为装置外壳。所述电池体积小、寿命长、出点量大、较轻便。

Description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这些便携式的电子产品通常采用电池作为储电装置,为了使电子产品的性能(例如,重量轻、体积小等性能)更加优异,电池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在公告号CN201628925U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使用电池的笔记本电脑,参考图1,示出了所述中国专利中笔记本电脑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笔记本电脑4包括电脑主体和电池3,所述电池3与电脑主体相互独立,在对电池3进行充电时,将电池3装配于笔记本电脑4底座中的电池卡槽中,通过电源对电池3充电,所述笔记本电脑4可依靠电池3所储存的电量运行数小时。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中电池的重量会占据笔记本电脑重量的15%以上,同时,由于电池具有一定的厚度,对制造超薄笔记本电脑造成较大的难度。
不仅仅是笔记本电脑,对于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而言,如何减小电池的体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便携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电池和使用所述电池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外壳,位于电池外壳内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正电极片,与正电极片相对设置的负电极片,填充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电池外壳所围成空间内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材料包括石墨烯。
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还填充有散热材料。
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还填充有阻燃材料。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材料还包括镍氧化合物、锂离子导电聚合物、铁离子导电聚合物、导电剂、活性炭。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为长方形薄片,所述正电极片的端点处设置有正电极引出端,所述负电极片在与所述正电极片同一边的另一端点处设置有负电极引出端。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为长方形薄片,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在同一边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一电极引出端。
包括两组以上电池组,电池组之间填充有绝缘隔膜。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电池的外壳为装置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电池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电池外壳,使电池可集成于具有不同形状外壳的装置中;
2.电池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极片的材料,石墨烯材质轻薄,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和重量;
3.电池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极片,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4.采用多正电极片、多负电极片的结构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池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电池体积较大,并且电池和电子产品相互分离造成电子产品的集成性较差,从而使电子产品不利于携带。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采用超薄外壳,以减小电池体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电池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外壳,所述装置的外壳即为电池的外壳,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集成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电池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01、位于电池外壳101内的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正电极片103,位于电池外壳101内、且与第一正电极片103相对设置的第一负电极片105,所述第一正电极片103、第一负电极片105和电池外壳101所围成空间内填充有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其中,
电池外壳101为厚度小于12mm的超薄外壳,通常通过注塑、冲压方法形成,具体地,所述外壳的材料可以使用ABS工程塑料、钛合金、碳纤碳纤维材料或镁铝合金等。具有超薄电池外壳的电池体积较小。
所述第一正电极片103和第一负电极片105分别于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一正电极片103和第一负电极片105的材料相同,主要包括石墨烯,还包括镍氧化物、锂离子导电聚合物、铁离子导电聚合物、导电剂、活性炭等。
其中,石墨烯是近期引起研究人员较为关注的材料之一,单层的石墨烯只有0.335nm的厚度,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多个单层的石墨烯进行堆叠,以获得微米级厚度的正电极片或负电极片;此外,所述石墨烯为一种没有能隙的半导体材料,其载流子迁移率为2×10cm/V,比硅的载流子迁移率高100倍,并且所述石墨烯在室温下具有微米级自由程和相干长度,适合用于纳米电路中;更进一步地,石墨烯具有导热性较好(热导率为3000W/(m·K))、比表面积(2630m/g)大、强度高(110GPa)的优点。基于上述优点,发明人将石墨烯用作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的主要组成材料。
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池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的材料,可使电池的功率密度达到10Kw/kg,能量密度达到28.5Wh/kg,最大比电容达到205F/g,同时,所述电池经过1200次循环的充放电之后还保留有90%的比电容,也就是说所述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进而可以避免过多废弃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石墨烯材料轻薄,使用石墨烯作为电池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可以减小电池的体积。
所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是将溶剂溶于基体而形成的一种电解质,具有室温时为凝胶、高温时为溶胶的特性,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溶剂与基体的比例,获得符合设计需求的电导率、粘度以及溶胶和凝胶转变温度等参数。所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具有液体电解质电导率高、界面能低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固体电解质长程稳定性好的优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为聚烯烃多孔膜,参杂少量碱金属盐。
由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在未使用时为凝胶,呈固态,所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电池外壳,因此,电池可集成于具有不同形状外壳的装置中。
同时,凝胶聚合电解质107泄露的可能性非常小,从而可以避免电解质泄露造成的对外壳的伤害,优于液态电解质。
此外,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的电池在200次左右的循环放电后,还可剩余82%以上的容量,也就是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可以使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那么,与其他电解质相比,电池使用较少量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107,即可实现同等的电池容量,从而可以减小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所述第一正电极片103和电池外壳101之间、第一负电极片105和电池外壳101之间设置有填充物109,通常所述填充物109为绝缘材料;
较佳地,为了使使用电池的装置不会因发热而无法正常运行,所述填充物109还包括散热材料,所述散热材料通常为高散热性高分子材料,具体地,包括体积百分比为10~35%的混合碳纤维和体积百分比为1~20%的陶瓷。为了减小电池的重量,所述陶瓷还可以他替换为其他材料,例如: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等。通过使用散热材料,可以使电池在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包括阻燃材料,所述阻燃材料包括阻燃玻璃纤维、无机材料、阻燃剂、固体剂等,添加有阻燃材料的电池适用于诸如汽车等的大型设备上,具有遇火不燃等的优点;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级氧化钛,以达到增强抗紫外、光催化触媒的效果,还可以具有抗菌、保持空气清洁的优点;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级氧化硅,以增稠抗腐蚀性;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级氧化锌,以增强强度、致密性、粘合性和光洁度;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抗菌材料,以实现抗菌和防霉的效果;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级氧化铝,增强耐磨和耐水的性能;
较佳地,所述填充物109还可以包括纳米级氧化镁,以增强防火性能。
所述填充物109可使电池具有耐腐蚀、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的优点。
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一起,形成填充物109。
参考图3示出了本发明电池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201、位于所述电池外壳201内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正电极片203,位于所述电池外壳201内、且与所述第一正电极片203相对设置的第一负电极片207,所述第一正电极片203、第一负电极片207和电池外壳201所围成空间内填充有凝胶聚合物电解质205;
所述电池还包括位于电池外壳201内的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与第一负电极片207相对设置的第二正电极片209,位于电池外壳201内、且与第二正电极片209相对设置的第二负电极片213,所述第二正电极片209、第二负电极片213和电池外壳201所围成空间内填充有凝胶聚合物电解质211;所述第一正电极片203和电池外壳201之间、第二负电极片213和电池外壳201之间设置有填充物202。
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第一负电极片207和第二电池组的第二正电极片209之间填充有隔膜208,所述隔膜208为绝缘材料,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绝缘。具体地,所述隔膜208可以是聚偏氟乙烯,所述聚偏氟乙烯同时具有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具有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第三正电极片、第四正电极片......与第三正电极片相对设置的第三负电极片、与第四正电极片相对设置的第四负电极片......位于第三正电极片和第三负电极片之间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位于第四正电极片和第四负电极片之间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所述第二负极片和第三正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隔膜,所述第三负极片和第四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隔膜。采用多正电极片、多负电极片的结构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替换和变形。
所述正电极片上设置有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正电极引出端,所述负电极片上设置有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负电极引出端。
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电池的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正电极片303和负电极片304为长方形薄片,正电极片303的端点处(如图4为上边缘左侧端点处)设置有正电极引出端301,负电极片304在与正电极片303同一边(如图4为上边缘右侧端点处)的另一端点处设置有负电极引出端302。所述正电极引出端301穿过电池外壳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负极引出端302穿过电池外壳连接于电源负极。
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为长方形薄片,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结构相同,在同一边的两个端点(图4为上边缘左右两个端点)分别设置有一电极引出端:正电极引出端401、负电极引出端402,在对电池充电时,电源的正极连接于正电极片的正电极引出端401,而空置正电极片的负电极引出端402;电源的负极连接于负电极片的负电极引出端402,而空置负电极片的正电极引出端40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和图5所示的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的实施例中,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均为长方体,所述正电极引出端和负电极引出端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的宽边的端点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还可以是长方体的长边的端点上;此外,本发明也不限制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的形状,还可以是扁的圆柱体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相应地变形、修改和替换。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的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汽车、手机等,电池固定于装置的外壳中,所装置的外壳即为电池的外壳,由于电池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未使用时为凝胶,呈固态,所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此电池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电池外壳(即装置外壳),电池可集成于具有不同形状外壳的装置中。
本发明使用电池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外壳,例如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即为电池外壳。所述电池的结构与图2或图3所示的相同或其变形,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底座外壳(电池外壳)的材料通常采用ABS工程塑料,厚度在1.8~2.2mm的范围内,厚度较小。
此外,所述电池还可以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其他外壳中,例如盖板外壳,这样可以提高使用电池的笔记本电脑的集成性,从而减小装置体积。
本发明包括电池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为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外壳,例如汽车前盖板,所述汽车前盖板即为电池外壳,所述汽车前盖板(电池外壳)的材料为厚度在4.5~12mm的范围内,厚度较小,从而减小了装置的体积。
上述实施例中,以汽车、笔记本电脑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还可以是手机、IPAD等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相应地修改、替换或变形。
应该理解,此处的例子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更正。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外壳;
位于电池外壳内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正电极片,与正电极片相对设置的负电极片,填充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电池外壳所围成空间内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材料包括石墨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还填充有散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负电极片和外壳之间还填充有阻燃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材料还包括镍氧化合物、锂离子导电聚合物、铁离子导电聚合物、导电剂、活性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为长方形薄片,所述正电极片的端点处设置有正电极引出端,所述负电极片在与所述正电极片同一边的另一端点处设置有负电极引出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为长方形薄片,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在同一边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一电极引出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以上电池组,电池组之间填充有绝缘隔膜。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电池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电池的外壳为装置外壳。
CN2010105776364A 2010-12-07 2010-12-07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Pending CN102055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76364A CN102055006A (zh) 2010-12-07 2010-12-07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76364A CN102055006A (zh) 2010-12-07 2010-12-07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006A true CN102055006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76364A Pending CN102055006A (zh) 2010-12-07 2010-12-07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50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243A (zh) * 2016-03-16 2016-05-11 深圳市旺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充电电池
CN106058092A (zh) * 2016-06-28 2016-10-26 普定县银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钛合金节能车用蓄电池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加工方法
CN112531205A (zh) * 2020-12-07 2021-03-19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792A (zh) * 2000-03-27 2001-10-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高机械强度和高耐热性的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792A (zh) * 2000-03-27 2001-10-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高机械强度和高耐热性的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243A (zh) * 2016-03-16 2016-05-11 深圳市旺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充电电池
CN106058092A (zh) * 2016-06-28 2016-10-26 普定县银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钛合金节能车用蓄电池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加工方法
CN112531205A (zh) * 2020-12-07 2021-03-19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containing core-shell structured SiO2 (Li+) particles for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ies
CN108987800B (zh) 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
CN102569680B (zh) 具有绝缘导热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外壳和锂离子电池
WO2010058901A2 (en) Secondary zinc alkaline battery including surface-modifie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CN102005611A (zh) 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6970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CN105470515A (zh) 一种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及含有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CN103608948A (zh) 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
CN102969548A (zh) 一种锂离子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522709A (ja) シリコン二次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電気自動車用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2179303A1 (zh) 一种基于电导率可控聚合物集流体的储能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KR101804856B1 (ko) 플라스틱 바이폴라 플레이트용 탄소나노튜브 복합소재
CN102055006A (zh) 电池和包括所述电池的装置
Gan et al. Electrospun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toward wide 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Li et al. A novel and shortcut method to prepare ionic liqui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Huang et al. Tailored lithium metal/polymer electrolyte interface with LiTa2PO8 fillers in PEO-based composite electrolyte
He et al. Hybrid Dynamic Covalent Network as a Protective Layer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Stabl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CN106207120A (zh) 一种硅/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52687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的制作方法
Ben‐Barak et al. 3D printable solid and quasi‐solid electrolytes for advanced batteries
CN1319264A (zh)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及利用该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CN106252587A (zh) 一种高安全、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电池
CN102290596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301319A (zh)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697219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