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2285A - 增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增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2285A
CN102052285A CN2010102213201A CN201010221320A CN102052285A CN 102052285 A CN102052285 A CN 102052285A CN 2010102213201 A CN2010102213201 A CN 2010102213201A CN 201010221320 A CN201010221320 A CN 201010221320A CN 102052285 A CN102052285 A CN 102052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ressure
compressor
booster compress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13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2285B (zh
Inventor
高桥大辅
长谷川真弘
三桥博
梅田宪
成泽伸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2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2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2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2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增压压缩机,具备与电源(9)连接的电动机(8),通过驱动该电动机(8),吸入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被加压过的空气,将其进一步压缩并吐出。在上述增压压缩机的吸入配管(2),设置有对应于吸入压力而动作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在连接上述电源和电动机的电路中,具备伴随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的动作使通电导通、断开的电磁开关(10)。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在吸入压力降低至比作为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一设定值时,以使电路的通电断开的方式使电磁开关(10)动作,在吸入压力回复至比上述第一设定值高的第二设定值时,使电路的通电导通。

Description

增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与工厂内的气动线路等连接设置、根据需要将空气等流体的压力进一步升压的增压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设置有多个气动设备的工厂等中,使用气动线路(配管)连接各气动设备之间,例如采用下述结构,即,将从成为加压空气的供给源的空气压缩机吐出的加压空气经由气动线路向各气动设备供给。已知有下述结构,即,在这样的气动线路的下游侧,使用例如被称作增压压缩机的压缩机将线路内的气压增压。作为这种现有技术,有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增压压缩机公开为下述内容:虽然检测增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进行控制,但在吸入压力降低的情况下,使增压压缩机的转速增大等,继续运转。
另外,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内容中,将设于罐的上部的压缩机和电动机用防音箱覆盖,并使用冷却风扇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2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53-1600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压缩机,能够减轻加压空气的供给源的供压降低时的增压压缩机的负荷,实现节能。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冷却电动机和压缩机的增压压缩机。
本发明基于上述课题而创立,提供一种增压压缩机,吸入来自被加压的气体的供给源的被加压过的气体,将其进一步压缩并吐出,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被吸入上述增压压缩机的气体的压力而动作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和伴随该吸入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向上述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断开的机构。
在此,其构成可以为,还包括:对应于从上述增压压缩机吐出的气体的压力而动作的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和伴随该吐出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向上述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断开的机构。
另外,优选的构成为,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在吸入压力降低至比作为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一设定值时进行动作,使向增压压缩机的通电断开,在上述吸入压力回复至比上述第一设定值高且比上述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二设定值时,使向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
本发明的增压压缩机,具备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通过驱动该电动机,吸入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的被加压过的空气,将其进一步压缩并吐出,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其设置在上述增压压缩机的吸入侧,对应于吸入压力而动作;和电磁开关,其设置在连接上述电源和电动机的电路中,伴随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上述电路的通电导通、断开,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在上述吸入压力降低至比作为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一设定值时,以使上述电路的通电断开的方式使上述电磁开关动作,在上述吸入压力回复至比上述第一设定值高的第二设定值时,以使上述电路的通电导通的方式使上述电磁开关动作。
在此,其构成可以为,还包括: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其设置在上述增压压缩机的吐出侧,对应于吐出压力而动作;和电磁开关,其设置在连接上述电源和电动机的电路中,伴随上述吐出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上述电路的通电导通、断开,上述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在上述吐出侧的压力上升至第三设定值时,以使上述电路的通电断开的方式使上述电磁开关动作,在上述吐出侧的压力降低至比上述第三设定值低的第四设定值时,以使上述电路的通电导通的方式使上述电磁开关动作。
另外,优选的是,在令上述吸入压力规格点为A,上述第一设定值为C,上述第二设定值为B时,按照A>B>C、且上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即使在考虑到上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重叠的方式进行设定。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第二设定值B按照即使在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与上述吸入压力规格点A重叠的方式加以设定。
优选的是,上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的差压δ设定为比吸入压力的脉动幅度大,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的差压δ,按照即使在考虑到上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和上述脉动幅度的情况下也不会重叠的方式设定。
上述第一设定值C和上述第二设定值B,按照满足上述至少任一条件、并且与上述吸入压力规格点A的压力值的差为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的值的方式设定,这样能够增大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增压压缩机,其具备:贮存被压缩的气体的罐、设置于该罐的上部的压缩机主体和用于驱动该压缩机主体的电动机、按照收纳这些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罐上的罩,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冷却风扇,其设置于上述罩,用于将冷却风从外部导入罩内;和分流板,其设置于上述罩内,用于将从上述冷却风扇导入的冷却风按照冷却上述压缩机主体和上述电动机的方式进行分流。
在此,也可以是,上述冷却风扇设置于上述罩的电动机侧的侧面(侧面罩),上述分流板配置于上述冷却风扇与上述压缩机主体之间的上述电动机上部。另外,更可以是,上述分流板跨过上述罩的正面部(正面罩)和背面部(背面罩)安装,在该分流板的上部形成有孔,来自冷却风扇的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该孔导向上述压缩机主体。优选的是,形成于上述分流板的孔是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孔。
从上述冷却风扇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流向上述电动机侧,在通过上述罩的正面部的罩(正面罩)与电动机之间的间隙、和上述罩的背面部的罩(背面罩)与电动机之间的间隙将电动机冷却后,从罩的下方向上述罐侧吹出,对罐进行冷却,从上述冷却风扇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另一部分通过上述分流板的孔流向上述压缩机主体侧,在通过上述罩的正面部的罩与压缩机主体之间的间隙、和上述罩的背面部的罩与压缩机主体之间的间隙将压缩机主体冷却后,从罩的下方向上述罐侧吹出,对罐进行冷却,这样,能够包含罐在内适宜地冷却增压压缩机。
另外,优选的构成为,在上述罩的未设置有上述冷却风扇的侧面部(侧面罩)、正面部(正面罩)和背面部(背面罩),不形成用于排出被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排出口,而使被导入罩内的冷却风在沿着上述分流板和罩冷却上述电动机和压缩机主体后向下方吹出,能够冷却上述罐。另外,上述分流板的孔设置于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汽缸头部相对的位置,这样能够高效地冷却压缩机主体。
也可以是,通过调整上述分流板的设置位置、形成于该分流板的上述孔的大小、和上述罩与压缩机主体及电动机间的上述间隙,按上述压缩机主体侧和上述电动机侧调整来自上述冷却风扇的冷却风的分配量。
另外,连接上述压缩机主体和上述罐的吐出配管按照沿着上述电动机的方式设置,配置于该电动机与上述罩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由此,从上述压缩机主体吐出的吐出气体在由来自上述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冷却后,导向上述罐,如上设置时,可将吐出配管作为后冷却器使用。
另外,优选的是,采用密闭压缩机结构,其将被增压压缩机吸入的来自加压气体供给源的加压气体的一部分,导入上述压缩机主体的曲轴室、上述电动机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对应于被吸入增压压缩机的气体的压力而动作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和伴随该吸入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向上述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断开的机构,因此,能够减轻加压气体的供给源的供压降低时的增压压缩机的负荷,实现节能。
另外,本发明的增压压缩机具备:冷却风扇,其设置于收纳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的罩,用于将冷却风从外部导入罩内;和分流板,其设置于上述罩内,用于将从上述冷却风扇导入的冷却风按照冷却上述压缩机主体和上述电动机的方式进行分流,根据该增压压缩机,能够将从冷却风扇导入的冷却风按压缩机主体侧和电动机侧适宜地分配,高效地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增压压缩机的工厂等的空气系统图。
图2是与图1所示的一个增压压缩机的空气系统和电气系统相当的参考系统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个增压压缩机的空气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系统图。
图4是说明图3的系统图中的吸入压力、压力开闭器动作的设定值和电动机的运转/停止的关系之一例的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增压压缩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拆下图6的压缩机的罩2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在图6中拆下正面侧的罩表示的正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6的侧剖面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看图8所示的状态的增压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12是仅将图6~图11所示的增压压缩机的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放大表示的正视图(a)和侧视图(b)。
图13是图12所示的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的纵剖面图(a)和侧剖面图(b)。
附图标记说明
1加压空气供给源(加压气体供给源)
2吸入配管
3增压压缩机(3a…压缩机主体、3b…气缸头部、3c…散热片、3d…气缸部)
4吐出配管
5空气罐(罐)
6吐出侧压力开闭器
7、10电磁开关
8电动机
9吸入侧压力开闭器
14冷却风扇
20罩(20a、20b…侧面罩、20c…中央罩(正面罩和背面罩))
27分流板(27a…孔)
28、28a  间隙
30活塞
35曲轴室
42吸入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采用本实施例的增压压缩机的工厂等的空气系统图。图中,1是加压空气的供给源(加压气体供给源),例如是大型的空气压缩机。来自该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加压空气(通常为0.3~0.6MPa左右)的一部分经由吸入配管2被吸入增压压缩机3,由增压压缩机3升压(通常升压至0.7~1.0MPa左右)后,该压缩空气经由吐出配管4被导入空气罐等,并从此处向高压的气动设备(高压设备)H供给,驱动该气动设备。
另外,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加压空气的剩余部分经由配管2A被导入低压的气动设备(低压设备)L,用于驱动该气动设备L。
图2和图3分别表示图1所示的一个增压压缩机的空气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系统图,图2是对于本实施例的参考例,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图。这些图中标记相同符号的部分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图2所示的参考例中,6是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其设置于连接增压压缩机3和空气罐5的吐出配管4或空气罐5,按照吐出配管内或空气罐内的压力进行动作,7是电磁开关(导通、断开机构),其配置于上述增压压缩机3的电动机8与用于驱动该电动机8的电源9之间的电路中。上述空气罐5的压力由于压缩机的吐出量和顾客使用量的差而造成压力发生变化,但当来自增压压缩机3的吐出量升高时,空气罐5内的压力上升,当达到设置于吐出侧的压力开闭器6的设定压力时,经由该压力开闭器6使电磁开关7的触点断开,电动机8停止。这里,电磁开关7的触点在图中表示闭合状态,表示电动机通电并运转的状态。
空气被从加压空气的供给源1经由吸入配管2吸入增压压缩机3,由增压压缩机压缩的空气经由吐出配管4向空气罐5供给。
该结构中,当作为上述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空气压缩机等因工厂的操作时间结束等原因而停止时,加压空气供给源的压力降低。但是,在图2的结构中,即使加压空气供给源的压力降低,增压压缩机3也仍继续运转,能量消耗增大。
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是为进一步实现节能而设计出的。即,一直以来,通过加压空气供给源1制造0.7~0.8MPa的加压空气,利用该加压空气来驱动工厂内的大致全部的气动设备。但是,在气动设备中,需要0.7~0.8MPa的加压空气的未必多,0.4~0.5MPa左右的加压空气就已足够的气动设备也很多。因此,如图1所示,将加压供给源1的压力设为比目前低的0.4~0.5MPa左右,利用来自该加压空气供给源的加压空气来驱动占据气动设备多数的能够以低压驱动的设备(低压设备L),对于必须以更高压驱动的气动设备(高压设备H)经由增压压缩机3进行驱动,由此,整体上实现节能化。将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降低0.2MPa时,可实现约18%的节能化。
但是,最初设计的图2所示的结构中,如上所述得知,当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降低时,增压压缩机3的能量消耗增大,存在不能节能的课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用下述结构:在连接加压空气供给源1与增压压缩机3的吸入配管2、或能够检测吸入侧压力的场所,设置按照该吸入配管内的压力而动作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并在上述增压压缩机3的电动机8与用于驱动该电动机8的电源9之间的电路中配置电磁开关(导通、断开机构)10。当上述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发生变化、降低至预先设定的压力时,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动作,经由该压力开闭器9,电磁开关10的触点断开,电动机8停止。其中,该图3表示电磁开关7和10任一触点都闭合、电动机8通电的状态。
另外,在增压压缩机3停止后,当因工厂的操作开始等造成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回复至规定的设定压力时,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动作,上述电磁开关10的触点闭合,增压压缩机3再次开始运转。
根据本实施例,当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降低至设定值时,增压压缩机3自动停止而不用通过手动停止。因此,由于增压压缩机在降低至设定压力时会马上停止,所以能够避免无用的压缩,能够实现节能化和压缩机主体及电动机等可动部件的寿命延长。另外,本实施例中,使用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和吐出侧压力开闭器6使电磁开关10、7自动动作,因此,不需要检测吸入压力并通过微型计算机等进行控制,可以得到低廉且可靠性高的增压压缩机。
在此,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增压压缩机公开如下:检测增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在吸入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增大增压压缩机的转速等进行运转控制,但对于如本实施例中记载的增压压缩机那样获得低廉且可靠性高的增压压缩机这一方面,完全没有任何考虑。
图4是说明连接上述加压空气供给源1和上述增压压缩机3的吸入配管2内的压力(吸入压力)、上述压力开闭器9动作的设定值(导通、断开压力的设定值)和电动机8的运转/停止的关系之一例的线图。
图中,纵轴是向增压压缩机3的吸入压力,横轴是时间。粗线P表示吸入压力的变化,粗线M表示增压压缩机电动机8的运转/停止的状态。
另外,纵轴的A是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值即吸入压力规格点(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规格点),C是吸入压力降低而使增压压缩机3停止时的设定值(吸入压力OFF(关)设定值(第一设定值)),B是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回复而使增压压缩机3再次开始运转时的吸入压力值(吸入压力ON(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这些压力值的关系按如下关系设定。
A>B>C……(1)
即,关于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因为需要在达到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规格点A之前开始增压压缩机3的运转,所以A>B。另外,在吸入压力降低而成为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增压压缩机3停止后,当吸入压力回复而上升至吸入压力ON设定值B时,需要使增压压缩机开始运转,因此B>C。
从增压压缩机3的运转开始后的时间T1(粗线P的I位置)到T2(粗线P的II位置),在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的位置的吸入压力降低,当达到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时,图3所示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动作,断开电磁开关10,使向电动机8的通电断路,因此,如图4的粗线M所示,电动机停止。之后,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压力回复,吸入压力随时间的经过而上升,当在时间T3达到吸入压力ON设定值B时(粗线P的III位置),上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动作,闭合电磁开关10,对电动机8通电,因此,如图4的粗线M所示,增压压缩机3的电动机8再次开始运转。之后,在时间T4时,吸入压力回复至规格点压力A(粗线P的IV位置)时,恢复通常的运转,气动设备成为通常的可使用的状态。
如上是本实施例的基本的动作,但上述压力开闭器并不总是以设定值动作,在设定压力值和实际动作的压力值之间会产生若干偏差。图4中,对于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压力开闭器在图示的B’~B”的范围以有偏差的方式进行动作。对于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压力开闭器也在图示的C’~C”的范围以有偏差的方式进行动作。因此,压力开闭器的OFF设定值和ON设定值的间隔需要隔开某种程度,在使用通常的压力开闭器的情况下需要隔开0.15~0.2MPa左右的间隔,在使用昂贵且高精度的压力开闭器的情况下,也需要隔开0.1MPa左右的间隔。
另外,考虑压力开闭器的动作的偏差,设定上述设定值B和C。即,按照即使在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增压压缩机为OFF的压力值和为ON的压力值也不会重叠的方式,按下式的关系设定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
B-B’>C+C”……(2)
另外,对于吸入压力ON设定值B,也按照即使在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增压压缩机3在超过吸入压力规格点A之前都为ON的方式,设定下式的关系。
A>B+B”……(3)
接着,对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的更优选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根据上述(2)式,按照即使在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增压压缩机为OFF的压力值和为ON的压力值也不会重叠的方式进行设定,但是,由于作为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气动设备的压缩方式、流通的流量与配管系统的关系、气动设备的使用状况等,吸入压力可能会发生脉动。在令(B-B’)与(C+C”)的压力值的差压为δ时,在脉动大于δ的情况下,压力会在吸入压力ON设定值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之间变动,因此产生增压压缩机在OFF之后马上变为ON等重复ON/OFF的不良状况,其结果会引起电动机8的过热等。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按下式设定上述压差δ,能够得到稳定的动作。
δ=(B-B’)-(C-C”)>脉动幅度……(5)
另外,为了更节能化,优选只要吸入压力比吸入压力规格点A稍低就停止增压压缩机3的运转。因此,可以一面满足上述式(1)~(5)式的至少任一个条件,一面将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的值设定为尽可能接近吸入压力规格点A的值。即,由于上述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按照满足至少任一种上述条件、并且与上述吸入压力规格点A的压力值的差为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的值的方式设定,由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增压压缩机的不必要的运转,能够实现进一步节能化和压缩机主体或电动机等的可靠性提高。
图5是用于实现上述本实施例的电路图之一例。图5中,标注与图3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另外,该图中,11是增压压缩机的导通-断开开关,12是电磁接触器(相当于图3的电磁开关10和7),13是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热敏继电器,14是冷却风扇,15是运转灯。图5表示下述状态,即,吸入压力降低至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其结果吸入侧压力开闭器9断开(OFF状态),由此电磁接触器(电磁开关)12断开(OFF状态),从电源9向电动机8的通电被断路,电动机停止。
另外,实施例中,以往复式的压缩机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是不限于涡旋式、螺杆式等压缩形式而可适用于所有压缩机的技术。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来设定吸入压力ON设定值B和吸入压力OFF设定值C的值,因此得到能够可靠地避免引起增压压缩机的动作不良,而且也能够获得防止频繁地反复停止/起动的所谓的不规则振动(hunting)的产生的效果。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6~图13对本发明所使用的增压压缩机(相当于图3所示的增压压缩机3)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些图中,标注了同一符号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
图6是增压压缩机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表示拆下图6的压缩机的罩2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在图6中将正面侧的罩拆除表示的正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6的侧剖面图,图11是从背面侧观看图8所示的状态的增压压缩机的立体图。另外,图12是仅将图6~图11所示的增压压缩机的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放大表示的正视图(a)和侧视图(b),图13是图12所示的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的纵剖面图(a)和侧剖面图(b)。
如图7所示,构成增压压缩机3的压缩机主体3a和电动机8经由安装基座21设置于空气罐5之上。如图6所示,压缩机主体3a和电动机8由罩20覆盖。罩20经由螺栓22安装于上述安装基座21上,在该罩20的电动机侧的侧面罩20a,安装有用于冷却上述压缩机主体3a和电动机8等的冷却风扇14。另外,在上述侧面罩20a的正面侧设置有吐出侧压力计23、定时器的显示部24和增压压缩机3的导通-断开开关11等。另外,25是截止阀,26是安全阀。
图8~图11所示的27是按照位于上述冷却风扇14与压缩机主体3a之间的上述电动机8上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罩20的分流板,该分流板27跨越构成罩20的正面罩和背面罩安装,在该分流板27的上部形成有水平方向较长的矩形状的孔27a。因冷却风扇14的作用而从罩20的外部导入罩内的冷却空气(冷却风)如图中箭头所示,由于上述分流板27的作用,其一部分流向下方,对电动机8等进行冷却,并通过上述罩20的正面罩和背面罩与电动机8之间的间隙28,向上述空气罐5侧吹出,也对空气罐5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因上述冷却风扇14的作用而导入罩内的冷却空气中的通过了形成于上述分流板27的上述孔27a的冷却空气,对压缩机主体3a特别是气缸头部3b进行冷却,并通过上述罩20的正面罩、背面罩、上述冷却风扇14的相反侧的侧面罩20b和上述压缩机主体3a之间的间隙28a,在对压缩机主体3a的下部侧面进行冷却的同时向上述空气罐5侧吹出,也对空气罐5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中采用下述结构,即,在罩20的未设置有上述冷却风扇14的侧面罩20b和中央罩(正面罩和背面罩)20c,不形成将被导入罩内的冷却空气排出的开口,因此,被从冷却风扇14导入罩内的空气,在沿上述分流板27和罩20对上述电动机8和压缩机主体3a进行冷却后,向下方吹出,能够高效地对空气罐5也进行冷却。
在上述压缩机主体3a的上部的上述气缸头部3b,形成有散热片3c。上述分流板27的孔27a可以设置于与该气缸头部3b相对的位置。另外,通过调整该分流板27的设置位置和上述孔27a的大小、或进一步调整上述间隙28、28a,能够将来自冷却风扇14的冷却风按上述气缸头部3b侧和上述电动机8侧适宜地分配。
图7~图9所示的4是图3所示的吐出配管,该吐出配管4以沿着电动机8的方式配置并与空气罐5连接。因此,如图9所示,吐出配管4配置于电动机8和正面的罩20(双点划线所示)之间的狭窄的间隙28内,因为冷却空气通过该间隙流通,所以能够利用来自冷却风扇4的冷却空气高效地将由增压压缩机3压缩而变得高温的吐出空气冷却。即,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上述吐出配管4作为将被压缩而变得高温的加压空气冷却的后冷却器起作用。
另外,图7~图9和图11中,9是图3所示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而图9~图11所示的6是图3所示的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另外,图9和图10中,42是设于罩20的外部的吸入过滤器,其从自加压空气供给源经由吸入配管2导入的空气中除去尘埃,并向压缩机内供给。
另外,本实施例的增压压缩机3为了减轻压缩时的电动机负荷而采用将加压空气向压缩机主体3a的曲轴室和电动机8的内部导入的密闭压缩机结构。使用图12和图13对该结构进行说明。这些图中,标注了与图6~图11相同符号的部分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图中,3d是压缩机主体3a的气缸部,在该气缸部3d内设有往复自如的活塞30。活塞30经由连接棒31、轴承32和曲柄部件33由电动机8的驱动轴34往复驱动。35是形成在曲轴箱36内的曲轴室,37是平衡锤,38、39是支承上述驱动轴并使其旋转自如的轴承。在此,吸入侧压力开闭器6直接安装在曲轴箱36。由此,与安装于吸入配管的情况相比,在强度方面是有利的,并能够进一步实现节省空间。在上述气缸头部3b设置有吸入口40和吐出口41,吸入口40与图3所示的吸入配管2连接,吐出口与吐出配管4连接。来自图3所示的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加压空气,在从吸入配管2流入增压压缩机3的吸入过滤器42并被除去尘埃后,进入分配器43,大部分的空气被从分配口43a导入上述吸入口40。剩余的一部分空气被从分配口43b导入上述曲轴室35和电动机8的内部,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加压空气的压力向上述活塞30的与压缩室侧相反侧进行作用,减轻对上述连接棒31、轴承32等施加的负荷,进一步减轻作用于电动机8的负荷。
这样,本实施例的增压压缩机3采用向压缩机主体3a的曲轴室35、电动机8的内部导入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1的加压空气的密闭压缩机结构,因此不能够在电动机或驱动轴直接设置一体型的冷却用的风扇,而需要另外准备从压缩机主体3和电动机8独立的冷却风扇14,将其设于上述罩20等上,对上述电动机8和压缩机主体3a进行冷却。在这样的增压压缩机中,若将上述冷却风扇14设置在上述罩20的上部,则当在该罩20上放置物品等造成冷却风扇的吸入侧被堵塞的情况下,冷却风的导入变得困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上述冷却风扇14设置于侧面罩20a的一侧端部。但是,当在侧面罩设置冷却风扇14时,尽管能够将配置于冷却风扇14的设置侧的电动机8冷却,却不能对远离冷却风扇配置的压缩机主体3a充分进行冷却,因此,如上所述,设置分流板27来同样充分地冷却压缩机主体3a。特别是在将本发明使用于不用油进行压缩机主体的可动部的润滑的无油增压压缩机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冷却压缩机主体的发热。
另外,一直以来的压缩机中,在上述罩的一个面设置上述冷却风扇,在上述罩的另一面设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排出口,对于上述空气罐的冷却完全没有考虑。与之相对,本实施例不在上述罩20设置空气的排出口,不采用将导入的冷却空气从罩侧面等向外部排出的结构。即,如上所述,从冷却风扇14导入到上述罩20内的冷却空气从上述罩20的下部向空气罐5侧吹出,连空气罐5的冷却都能够高效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2的说明中,以密闭压缩机结构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使是驱动轴上一体具备冷却风扇的压缩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而追加了上述冷却风扇14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例的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这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增压压缩机,吸入来自被加压的气体的供给源的被加压过的气体,将其进一步压缩并吐出,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于被吸入所述增压压缩机的气体的压力而动作的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和
伴随该吸入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向所述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断开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应于从所述增压压缩机吐出的气体的压力而动作的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和
伴随该吐出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向所述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断开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在吸入压力降低至比作为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一设定值时进行动作,使向增压压缩机的通电断开,在所述吸入压力回复至比所述第一设定值高且比所述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二设定值时,使向增压压缩机的通电导通。
4.一种增压压缩机,其具备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通过驱动该电动机,吸入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的被加压过的空气,将其进一步压缩并吐出,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其设置在所述增压压缩机的吸入侧,对应于吸入压力而动作;和
电磁开关,其设置在连接所述电源和电动机的电路中,伴随所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所述电路的通电导通、断开,
所述吸入侧压力开闭器,在所述吸入压力降低至比作为通常运转时的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规格点低的第一设定值时,以使所述电路的通电断开的方式使所述电磁开关动作,在所述吸入压力回复至比所述第一设定值高的第二设定值时,以使所述电路的通电导通的方式使所述电磁开关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其设置在所述增压压缩机的吐出侧,对应于吐出压力而动作;和
电磁开关,其设置在连接所述电源和电动机的电路中,伴随所述吐出侧压力开闭器的动作使所述电路的通电导通、断开,
所述吐出侧压力开闭器,在所述吐出侧的压力上升至第三设定值时,以使所述电路的通电断开的方式使所述电磁开关动作,在所述吐出侧的压力降低至比所述第三设定值低的第四设定值时,以使所述电路的通电导通的方式使所述电磁开关动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令所述吸入压力规格点为A,所述第一设定值为C,所述第二设定值为B时,按照A>B>C、且所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即使在考虑到所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重叠的方式进行设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定值B按照即使在考虑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与所述吸入压力规格点A重叠的方式加以设定。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的差压δ设定为比吸入压力的脉动幅度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值C与第二设定值B的差压δ,按照即使在考虑到所述压力开闭器的动作偏差和所述脉动幅度的情况下也不会重叠的方式设定。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值C和所述第二设定值B,按照满足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的条件、并且与所述吸入压力规格点A的压力值的差为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的值的方式设定。
11.一种增压压缩机,其具备:贮存被压缩的气体的罐、设置于该罐的上部的压缩机主体和用于驱动该压缩机主体的电动机、按照收纳这些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罐上的罩,该增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风扇,其设置于所述罩,用于将冷却风从外部导入罩内;和
分流板,其设置于所述罩内,用于将从所述冷却风扇导入的冷却风按照冷却所述压缩机主体和所述电动机的方式进行分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罩的电动机侧的侧面(侧面罩),所述分流板配置于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压缩机主体之间的所述电动机上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板跨过所述罩的正面部(正面罩)和背面部(背面罩)安装,在该分流板的上部形成有孔,来自冷却风扇的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该孔导向所述压缩机主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分流板的孔是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孔。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
从所述冷却风扇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流向所述电动机侧,在通过所述罩的正面部的罩(正面罩)与电动机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罩的背面部的罩(背面罩)与电动机之间的间隙将电动机冷却后,从罩的下方向所述罐侧吹出,对罐进行冷却,
从所述冷却风扇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分流板的孔流向所述压缩机主体侧,在通过所述罩的正面部的罩与压缩机主体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罩的背面部的罩与压缩机主体之间的间隙将压缩机主体冷却后,从罩的下方向所述罐侧吹出,对罐进行冷却。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罩的未设置有所述冷却风扇的侧面部(侧面罩)、正面部(正面罩)和背面部(背面罩),不形成用于排出被导入罩内的冷却风的排出口,而使被导入罩内的冷却风在沿着所述分流板和罩冷却所述电动机和压缩机主体后向下方吹出,能够冷却所述罐。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板的孔设置于与所述压缩机主体的汽缸头部(3b)相对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所述分流板设置位置、形成于该分流板的所述孔的大小、和所述罩与压缩机主体及电动机间的所述间隙,按所述压缩机主体侧和所述电动机侧调整来自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风的分配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压缩机主体和所述罐的吐出配管按照沿着所述电动机的方式设置,配置于该电动机与所述罩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由此,从所述压缩机主体吐出的吐出气体在由来自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冷却后,导向所述罐。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采用密闭压缩机结构,其将被增压压缩机吸入的来自加压气体供给源的加压气体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压缩机主体的曲轴室、所述电动机的内部。
CN201010221320.1A 2009-11-06 2010-06-30 增压压缩机 Active CN102052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4841A JP5412243B2 (ja) 2009-11-06 2009-11-06 ブースタ圧縮機
JP2009-254841 2009-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2285A true CN102052285A (zh) 2011-05-11
CN102052285B CN102052285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956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1320.1A Active CN102052285B (zh) 2009-11-06 2010-06-30 增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12243B2 (zh)
CN (1) CN102052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03228A1 (en) * 2012-02-16 2016-01-07 Ulvac Kiko, Inc. Pump device and pump system
GB2586844B (en) * 2019-09-05 2021-11-24 Dyson Technology Ltd A compressor
CN113153747B (zh) * 2021-05-26 2022-07-01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涡旋机轴向力循迹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574A (ja) * 2001-05-31 2002-12-18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6207421A (ja) * 2005-01-26 2006-08-10 Ebara Corp 給水装置
CN101000048A (zh) * 2006-01-10 2007-07-18 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 增压式气体压缩机
JP200824884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itachi Ltd ガス昇圧圧縮装置
CN101294572A (zh) * 2007-04-26 2008-10-29 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 多级气体压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1790U (zh) * 1981-01-23 1982-07-29
JPS5870078A (ja) * 1981-10-21 1983-04-26 Hitachi Ltd スクリユ圧縮機の監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574A (ja) * 2001-05-31 2002-12-18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6207421A (ja) * 2005-01-26 2006-08-10 Ebara Corp 給水装置
CN101000048A (zh) * 2006-01-10 2007-07-18 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 增压式气体压缩机
JP200824884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itachi Ltd ガス昇圧圧縮装置
CN101294572A (zh) * 2007-04-26 2008-10-29 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 多级气体压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2285B (zh) 2014-06-04
JP5412243B2 (ja) 2014-02-12
JP2011099386A (ja) 201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2285A (zh) 增压压缩机
CN210788808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生产的冲孔设备
CN2760379Y (zh) 油田伴生气回收移动工作站
CN209805190U (zh) 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箱用散热装置
CN113275468B (zh) 一种钣金冲压成型模具
CN117177544B (zh) 一种通讯电源状态监控装置和方法
CN209394120U (zh) 线路板零件拆卸装置
CN209365913U (zh)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储蓄装置
CN214866354U (zh) 一种数控金属板材折弯机
CN202671773U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排风装置
CN111331233B (zh) 基于大功率等离子切割的防断弧保护装置
CN202645946U (zh) 螺杆活塞增压一体机
CN206216331U (zh) 法兰倒角定位装置
US6099267A (en) Stand for a fluid compressor having an extending and rotating movable starter box base plate
CN2819719Y (zh) 一种增压式冷风冷却装置
CN207183893U (zh)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配电柜
CN216182878U (zh) 压合机压合机构
CN205147564U (zh) 螺母焊接机
CN210660852U (zh) 一种新型打刀缸液压站
CN213029025U (zh) 适用于控制器的水冷式高压电检测装置
CN214688400U (zh) 一种高效层压机
CN113351765B (zh) 一种五金件生产用扳手冲压机床
CN116160082B (zh) 一种pcb电路板焊接的smt回流焊机
CN219135826U (zh) 同速给纸机
CN215791740U (zh) 一种合成革压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