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0270A -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 Google Patents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0270A
CN102050270A CN 201010134593 CN201010134593A CN102050270A CN 102050270 A CN102050270 A CN 102050270A CN 201010134593 CN201010134593 CN 201010134593 CN 201010134593 A CN201010134593 A CN 201010134593A CN 102050270 A CN102050270 A CN 10205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bag
component polyurethane
polyurethane foam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4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国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1345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0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提供一种用于包装和空投的抗震衬垫,以解决双组份聚氨酯泡沫不能形成终端包装产品和必须使用机械进行工厂化操作的缺陷。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较大的外袋中,包含一个较小的长方形的铝塑内袋,该铝塑内袋中间有一隔离中封,形成既相连又相隔离的两个小袋,分别装有双组份聚氨酯的两类物料。使用时,以手工方式冲开中封,上述两个小袋又恢复成一个内袋。通过两手分别依次下压数次或以揉攥的方式将两类物料充分混合,物料胀涨,爆裂开铝塑内袋,物料喷溢到外袋中继续膨胀,将其置放在包装箱中,形成抗震垫,被包装物处在包装箱中两个衬垫之间。

Description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爆式手工操作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以使被包装物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技术方案,用于包装及空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内包装防震、抗震产品有:气泡片(膜)、充气防震垫(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现场聚氨酯发泡包装系统。尽管上述产品对被包装物品有相应的防震作用,但其缺陷却是显而易见的。要么防震功能微乎其微,要么对被包装物的质量、大小、形状等限制性强,要么必须利用机械模具进行工厂化生产,被认为使用效果较好的现场聚氨酯发泡包装系统,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可以现场作业,然而必须携带桶装的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这两类聚氨酯原料,必须使用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几乎等于把一个小型制造车间搬到了使用现场。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端产品。以上产品的缺陷不但无法进行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现场包装作业服务,更不能服务于空投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内包装产品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包装产品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抗震衬垫。本抗震衬垫,不需要进行工厂化式模塑定型生产,克服了必须使用机械,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必须消耗能源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手工操作,使用方便,既环保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被包装物的内包装产品,从而实现了双组份聚氨酯从制造、运输、贮存到消费者可以在完全产品化的条件下直接使用的终端产品,适应了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市场需求。使被包装物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技术方案,尤其是可以在初次包装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和多次包装,使其具备强大的抗震性,可用于空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较大的外袋中包含一个长方形的较小的内袋。具体为:外袋,可以用塑料薄膜制成,不应过薄,应有一定韧性,不透明,深色为佳;也可以是其他高密纺织面料或无纺面料。其形状与包装箱一致,一般为长方形;其尺寸应大于包装箱底面面积。内袋,由铝塑薄膜制成。该铝塑薄膜为PE,AL,和PET三层构成,(此种材料广泛用于熟食品的真空包装,)其厚度应为10丝米(dmm)左右,形状为长方形。在内袋两短边之间袋的中间部位顺短边方向进行压封,于是形成相对独立又相连的两个小袋,分别装有合成聚氨酯泡沫的两类物料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
说明一:所谓“内爆式”得以实现,是利用双组份聚氨酯泡沫发泡的膨胀原理。因为在聚氨酯原料组合聚醚中加入了发泡剂等,使两类物料在充分混合后就具备了膨胀特征。其膨胀力的大小与物料的多少和膨胀倍数(泡沫密度)相关,当然也和物料混合是否充分以及环境温度相关。当其膨胀力大于袋的材质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就会产生“自爆”现象。一般说来,膨胀50-100倍,(泡沫密度约为10-20公斤/立方米)较为适度。
说明二:关于上述内袋的中封。双组份聚氨酯的两类物料使用前不得混合,使用时又必须充分混合,根据这一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内袋的材质为三层(PE,AL,PET)铝塑薄膜。如上所述,在内袋两短边之间袋的中间部位顺短边方向进行压封,于是形成相对独立又相连的两个小袋,分别装有合成聚氨酯泡沫的两类物料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这样,既可以把两类物料隔开,又可以在使用时将该中封冲开,恢复成一个内袋,便于以手动方式将两类物料充分混合。要求:既要封得牢,在产品制造、贮藏、运输直到使用前,该中封不得开裂,又要在使用时通过用手工挤压使该中封开启。这不但需要特制的压封机,还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否则无法实现。本中封技术在我于2006年6月1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手动式现场聚氨酯发泡袋”(专利号:ZL2006201181359)中已经涉及,该产品已实现产业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提供了一种从制造、运输、贮存到使用的双组份聚氨酯内包装终端产品;可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全手工现场操作,使用方便,操作人员不直接与物料接触;产品的制造不产生废气、废渣、废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包装物;可以在初次包装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和多次包装,使其具备强大的抗震性,用于特殊包装物的包装和空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①外袋(以实线表示),②内袋(以虚线表示),③内袋的中封,④内袋被中封隔开的左右两个小袋
外袋形状与尺寸应与包装箱匹配,略大于包装箱底部的面积。
内袋形状应为长方形。其尺寸应与所装物料多少相匹配。
内袋②放置在外袋①内底部中间,可用热压的方法将外袋①和内袋②的底边压连在一起,以固定其位置,便于操作。
图2是使用产品时两手冲开中封及混合物料时的示意图
图中:①外袋(以实线表示),②内袋(以虚线表示),③内袋的中封,④内袋被中封隔开的左右两个小袋。
隔着外袋,内袋的中封③处于两个手掌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2所示,操作时,中封③处于两手掌之间,隔着外袋,双掌分别按住内袋的两个小袋④,一手稍加用力或两手同时稍加用力皆可把中封冲开,重新恢复成一个内带。然后,两个手掌依次分别下压,使内袋中的物料运动起来,达到使两种物料充分混合之目的。此动作持续30秒钟左右,待手掌感觉微热时表明物料已经开始膨胀,便可停止。膨胀到一定程度,内袋会爆开(涨开一裂缝),随即泡沫喷溢而出。隔着外袋,一手按住内袋的边缘,另一手的掌外侧将内袋中的物料尽可能推挤出来。将物料在外袋中摊匀,并将其放到包装箱底部。此时物料在外袋中膨胀。将被包装物放置其上,并用手按住直到停止膨胀。下一步,完全按照上面程序处理。所不同的是,后续部分只要把开始膨胀的外袋放置在被包装物的上面即可盖上包装箱盖,用胶带封好,作业就此完成。结果表明,上下两个外袋,此时已经变成上下两个衬垫,和被包装物接触部分形成了形状完全吻合的凹凸槽。不受被包装物形状的制约,被包装物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实施例二:包装较大物品时,图1或图2所显示的外袋①和内袋②都要相应变大。内袋②所装物料也要相应增加。如图2所示,在袋大料多的情况下,若通过左右两个手掌依次轮番下压的方式不足以使内袋②中的物料完全混合时,可采用下述方式完成:使用时将装有物料的内袋②从外袋①中取出,放在平台上用手掌压开或冲开中封,或放在地上以脚代替手掌压开中封,或用一只手抓住袋的一端提放在大腿的外侧另一只手冲开中封,然后再用揉攥、上下反复倒提等方法使两类物料充分混合。紧接着,将内袋②放入外袋①中,迅速将外袋①开口封住。制作外袋①的材质不同,可以采用多种封口方式。例如,可以用拉链封口,可以将外袋开口折叠,并将折叠部分压放到包装箱底部,以不使泡沫从开口处溢出。放置在被包装物上面的袋,只要将开口折叠迅速将箱盖盖住,并迅速用胶带封好即可。
实施例三: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被包装物连同包装箱进行再次或多次包装。再次或多次包装的包装箱的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同样,用料的多少,泡沫密度以及外袋①和内袋②的大小也要根据需要而定。其包装方法与实施例二所述方法相同。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其具备更强大的抗震性,用于特殊包装物的包装或用于空投。

Claims (2)

1.本发明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的技术特征是:在一个较大的外袋中包含一个较小的长方形三层铝塑薄膜内袋,该内袋中间部位有一中封将其分为既相连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更小的内袋,分别装有双组份聚氨酯泡沫的两类物料,使用时以手动方式压开或冲开中封,恢复成一个内袋,同样以手动方式将两类物料充分混合,物料膨胀将内袋爆开,物料从内袋溢出,并继续在外袋中膨胀,将其放到包装箱内,被包装物的上下各置这样一个衬垫。
2.既可以用热压方法制成内袋的中封,也可以在袋大料多的情况下,用绳带或夹子造成中封。
CN 201010134593 2010-03-01 2010-03-01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Pending CN102050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4593 CN102050270A (zh) 2010-03-01 2010-03-01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4593 CN102050270A (zh) 2010-03-01 2010-03-01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270A true CN102050270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4593 Pending CN102050270A (zh) 2010-03-01 2010-03-01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02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082A (zh) * 2010-08-05 2011-05-11 国风 内爆式膨胀封堵袋
CN109823648A (zh) * 2019-03-07 2019-05-31 昆山紫鼎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液体空投用的具有膨胀层的中空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8769Y (zh) * 2002-01-15 2003-01-01 华成璞 一种背携式聚氨酯发泡装置
CN2725202Y (zh) * 2004-09-08 2005-09-14 伍尤奎 带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双层纸包装箱
CN1820925A (zh) * 2006-03-14 2006-08-23 金宝丰包装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用聚胺酯发泡材料为单件或小批产品制作包装软垫的方法
CN200977490Y (zh) * 2006-06-01 2007-11-21 国风 手动式现场聚氨酯发泡袋
CN101423136A (zh) * 2008-11-26 2009-05-0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电视包装上的保护用衬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8769Y (zh) * 2002-01-15 2003-01-01 华成璞 一种背携式聚氨酯发泡装置
CN2725202Y (zh) * 2004-09-08 2005-09-14 伍尤奎 带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双层纸包装箱
CN1820925A (zh) * 2006-03-14 2006-08-23 金宝丰包装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用聚胺酯发泡材料为单件或小批产品制作包装软垫的方法
CN200977490Y (zh) * 2006-06-01 2007-11-21 国风 手动式现场聚氨酯发泡袋
CN101423136A (zh) * 2008-11-26 2009-05-0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电视包装上的保护用衬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082A (zh) * 2010-08-05 2011-05-11 国风 内爆式膨胀封堵袋
CN109823648A (zh) * 2019-03-07 2019-05-31 昆山紫鼎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液体空投用的具有膨胀层的中空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0009320A2 (en) Clam-like pack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050270A (zh) 内爆式手工操作双组份聚氨酯泡沫抗震衬垫
CN102052082A (zh) 内爆式膨胀封堵袋
CN103224094A (zh) Y形充气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7703A (zh) 包装盒及包装方法
CN103786908A (zh) 一种用气柱薄膜对大型电器的包装方法
CN201794607U (zh) 一种用于现场合成矿用聚氨酯泡沫的袋子
CN103407693A (zh) 包装盒
CN205470660U (zh) 一种发泡包装结构及其包装模具
WO201013866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lable gel pack
CN202321179U (zh) 充气包装箱
CN209492807U (zh) 环保型快递专用包装盒
CN210556773U (zh) 一种密封包装桶
CN204341624U (zh) 包装空间分离的袋子
CN211544423U (zh) 一种气囊式快递包装袋
CN102061931A (zh) 手动式现场合成矿用聚氨酯泡沫
CN208499239U (zh) 自动充气包装箱及可折叠包装箱
CN207536463U (zh) 内置湿式面膜的真空包装袋
CN112110038A (zh) 物品密封周转箱及释缓减振包装方法
CN203439505U (zh) 包装盒
CN201056377Y (zh) 护肤膜封包袋
CN201301061Y (zh) 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立体密封包装材料
CN201052868Y (zh) 自封口容器
CN220097135U (zh) 一种防水型可缓冲信封纸袋
CN204606726U (zh)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