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6726U -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 Google Patents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06726U CN204606726U CN201520082480.0U CN201520082480U CN204606726U CN 204606726 U CN204606726 U CN 204606726U CN 201520082480 U CN201520082480 U CN 201520082480U CN 204606726 U CN204606726 U CN 204606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ic film
- aluminum plastic
- edge sealing
- bag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吨袋及铝塑膜内袋,所述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封口,且所述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且该第一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塑膜内袋的开口处,使用竖向封边将左、右铝塑膜的折缝与前、后铝塑膜热压粘接在一起,可保证后续密封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铝塑膜内袋的多次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吨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的优点,其可配合起重机或叉车,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由于吨袋装卸、搬运都很方便,装卸效率明显提高,其已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品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
通常吨袋包括采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外袋11,以及由聚酯薄膜等材料构成的内袋12。上述吨袋的内袋12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袋体。对于某些防潮要求较高的产品,例如化工原料、电池材料等,必须使用铝塑膜内袋12进行保存。如图2所示,通常铝塑膜内袋12由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并在边缘热封形成边缘封边123。为减少运输体积和保证袋内干燥,上述铝塑膜内袋12在进料口处通过横向封边124封口,该横向封边124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前、后两片铝塑膜对齐,左、右两片铝塑膜折叠在前后两片铝塑膜之间、且该左右两片铝塑膜的折缝相接,然后通过热封机进行横向热压形成横向封边124。在向铝塑膜内袋12内装物料时将进料口处的横向封边124剪去即可。
然而,上述铝塑膜内袋12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变形,且很难整理平整。当该铝塑膜内袋12使用时,由于材料变形(例如出现折痕等),很难将进料口处左右两片铝塑膜的折缝对齐,从而无法将铝塑膜内袋12可靠密封。此外,上述结构的铝塑膜内袋12不利于进行机械自动化操作,同时由于铝塑膜本身较为昂贵,若一次使用即丢弃,将造成很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吨袋不适于自动化操作且铝塑膜内袋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吨袋,包括外袋及固定在所述外袋中的铝塑膜内袋,所述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封口,且所述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且该第一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吨袋中,所述第一竖向封边位于第一开口顶部且居于所述前、后铝塑膜的中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吨袋中,所述左、右铝塑膜的折缝在第一竖向封边内相接,且所述第一横向封边的高度为0.5-2.5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吨袋中,所述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边缘的相接处形成四个边缘封边,且位于第一开口处的相邻的边缘封边上具有使该相邻封边贴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吨袋中,所述铝塑膜内袋的袋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且该第二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二横向封边封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二竖向封边,且该第二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封口,且所述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且该第一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塑膜内袋中,所述第一竖向封边位于第一开口顶部且居于所述前、后铝塑膜的中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塑膜内袋中,所述左、右铝塑膜的折缝在第一竖向封边内相接;所述第一横向封边的高度为0.5-2.5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塑膜内袋中,所述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边缘的相接处形成四个边缘封边,且位于第一开口处的相邻的边缘封边上具有使该相邻封边贴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塑膜内袋中,所述铝塑膜内袋的袋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且该第二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二横向封边封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二竖向封边,且该第二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吨袋及铝塑膜内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铝塑膜内袋的开口处,通过竖向封边将左、右铝塑膜的折缝与前、后铝塑膜热压粘接在一起,可保证后续密封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铝塑膜内袋的多次重复使用,可节省材料费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吨袋及铝塑膜内袋还适于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吨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铝塑膜内袋的封口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铝塑膜内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边缘封边固定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铝塑膜内袋实施例的示意图,该铝塑膜内袋可固定在吨袋的外袋内,可装载电池材料、化工原料等防潮等级较高的产品。
本实施例中的铝塑膜内袋包括袋体30,该袋体30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相接而成,且相邻的铝塑膜在边缘处通过热压形成的边缘封边33相连接。该袋体30的顶部具有进料口31、底部具有出料口32,可通过该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实现装料及卸料。上述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分别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34封口,且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34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上述进料口31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35,且该第一竖向封边35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上述第一竖向封边35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34高度(即图4中的竖向的尺寸)的两倍。
上述铝塑膜内袋在使用时,只需在进料口31处将第一横向封边34剪开,由于第一竖向封边35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34的竖向高度,因此在第一横向封边34被剪去后,第一竖向封边35仍然将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此时进料口31处形成四个以第一竖向封边35相隔的开口,通过该四个开口可将装载物品放入袋体30或从袋体30取出装载的物品。当物品装载完成需重新密封时,可再次使用热压方式在进料口31的顶部边缘形成新的第一横向封边。由于左、右铝塑膜的折缝仍然由第一竖向封边35粘接,因此只需相邻铝塑膜粘接即可,即使铝塑膜不再平整也不影响热压密封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进料口31处仅剪开第一横向封边34的一部分,例如前铝塑膜和左铝塑膜相接处的第一横向封边,而第一横向封边34的其他部分则保留,并通过剪开处的开口进行物品装载或取出。在重新密封时,只需将剪开处进行热压密封即可。
上述铝塑膜内袋通过第一竖向封边将左、右铝塑膜的折缝与前、后铝塑膜热压粘接在一起,可保证后续热压密封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铝塑膜内袋的多次重复使用。
特别地,上述第一竖向封边35位于进料口31的顶部且居于前、后铝塑膜的中央,从而保证在第一横向封边34剪去后,出料口处的四个开口具有相同大小。上述左、右铝塑膜的折缝在第一竖向封边35内相接。第一横向封边34的高度为0.5-2.5cm。
为方便使用,上述袋体30的位于第一开口处的相邻的边缘封边33上可增加使该相邻封边贴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例如在通过前、左两片铝塑膜间的开口加料时,可将前、左铝塑膜间的边缘封边33与后、左铝塑膜间的边缘封边33固定在一起,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现时,上述固定结构可以为胶布、双面胶、尼龙搭扣或扣钉等。
上述铝塑膜为从外至内依次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铝箔层、尼龙层、聚乙烯层叠加复合组成的多层结构。
当然,在袋体30的出料口32处,也可采用与上述第一竖向封边35相同的结构,即增加将前、后铝塑膜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的第二竖向封边,以实现出料口32的多次重复使用。
上述铝塑膜内袋可直接应用于现有的吨袋。此时该吨袋包括外袋及固定在外袋中的铝塑膜内袋,所述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通过热压形成的横向封边封口,且左、右铝塑膜在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在上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竖向封边,且该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上述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吨袋,包括外袋及固定在所述外袋中的铝塑膜内袋,所述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封口,且所述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且该第一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封边位于第一开口顶部且居于所述前、后铝塑膜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铝塑膜的折缝在第一竖向封边内相接,且所述第一横向封边的高度为0.5-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边缘的相接处形成四个边缘封边,且位于第一开口处的相邻的边缘封边上具有使该相邻封边贴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内袋的袋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且该第二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二横向封边封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二竖向封边,且该第二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6.一种铝塑膜内袋,包括由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依次相接、边缘热压而成的袋体且该袋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一横向封边封口,且所述左、右铝塑膜在第一横向封边处折叠于前、后铝塑膜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一竖向封边,且该第一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塑膜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封边位于第一开口顶部且居于所述前、后铝塑膜的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铝塑膜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铝塑膜的折缝在第一竖向封边内相接;所述第一横向封边的高度为0.5-2.5c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塑膜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左、右四片铝塑膜边缘的相接处形成四个边缘封边,且位于第一开口处的相邻的边缘封边上具有使该相邻封边贴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塑膜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内袋的袋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且该第二开口通过热压形成的第二横向封边封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具有热压形成的第二竖向封边,且该第二竖向封边将对应位置的前、后铝塑膜以及左、右铝塑膜的折缝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向封边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封边高度的两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2480.0U CN204606726U (zh) | 2015-02-05 | 2015-02-05 |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2480.0U CN204606726U (zh) | 2015-02-05 | 2015-02-05 |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06726U true CN204606726U (zh) | 2015-09-02 |
Family
ID=5395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824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6726U (zh) | 2015-02-05 | 2015-02-05 |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067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3144A (zh) * | 2019-11-20 | 2020-01-14 | 淮阴工学院 | 一种吨袋自动解袋装置及解袋方法 |
-
2015
- 2015-02-05 CN CN201520082480.0U patent/CN2046067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3144A (zh) * | 2019-11-20 | 2020-01-14 | 淮阴工学院 | 一种吨袋自动解袋装置及解袋方法 |
CN110683144B (zh) * | 2019-11-20 | 2021-03-02 | 淮阴工学院 | 一种吨袋自动解袋装置及解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06726U (zh) |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 |
CN103538317A (zh) | 高强度纸塑复合膜 | |
CN209506490U (zh) | 包装袋结构 | |
CN212150080U (zh) | 一种六面缓冲包装盒 | |
CN104097366A (zh) | 包装染发剂专用铝箔材料之制法及其结构 | |
CN213893734U (zh) |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 |
CN209796311U (zh) | 一种多层复合气泡包装袋 | |
CN205686804U (zh) | 一种可直线撕开的复合袋 | |
KR102033888B1 (ko) | 기능성 곡물 포장 박스 | |
CN112373966A (zh) |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 |
CN201056340Y (zh) | 具有防粉料渗漏功能的包装袋 | |
CN203753634U (zh) | 一种缓冲抗菌食品包装体 | |
CN211520303U (zh) | 一种方便封装的包装纸箱 | |
CN209080547U (zh) | 一种带rfid芯片的智能端口型内衬袋 | |
CN205707617U (zh) | 一种包装盒热封压边装置 | |
CN205589751U (zh) | 一种冷压封装的缓冲包装板 | |
CN207121029U (zh) | 一种可自动成型的方底快递袋 | |
CN109533547A (zh) | 一种方形高强度包装纸箱 | |
CN214825578U (zh) | 一种一次性防伪包装袋 | |
CN216270405U (zh) | 一种防潮高强度环保包装纸箱 | |
CN208393800U (zh) | 一种免胶带纸板封装快递包装箱 | |
CN207225996U (zh) | 一种可回收型彩印包装袋 | |
CN211363798U (zh) | 可重复热封包装膜 | |
CN214983937U (zh) | 一种环保物流包装用缓冲纸板及其制品 | |
CN215753801U (zh) | 一种环保型包装纸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