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3734U -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3734U
CN213893734U CN202022892753.1U CN202022892753U CN213893734U CN 213893734 U CN213893734 U CN 213893734U CN 202022892753 U CN202022892753 U CN 202022892753U CN 213893734 U CN213893734 U CN 213893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ton bag
self
lift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27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照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Guoli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Guol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Guoli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Guol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27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3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3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3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吨袋的空间利用率低,造成输送成本高的问题,包括吨袋本体,所述吨袋本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中部沿其横向方向分布设有第一折叠线,所述左侧壁、右侧壁上沿其各个直角与第一折叠线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折叠线,位于所述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横向一侧的两第二折叠线相交,所述上侧壁上设有开口。

Description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背景技术
吨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的优点。由于集装袋装卸、搬运便利,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发展很快,集装袋一般都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料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它便于装运大宗散装粉状物料,具有容积大,重量轻,便于装卸等特点,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之一,因此,吨袋已经逐渐使用在工业、农业等领域。
传统的吨袋的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通过由聚丙烯或者聚乙烯制成的一方形结构的塑料纸张对中折叠,通过缝制将其边沿重合区域连接a,形成一封闭的且具有一定容积的腔室1’,用于存储物料,外观上类似于枕头结构,并且在该吨袋上设置与腔室1’连通的开口2’用于装卸物料。
为了防止在吨袋在搬运、输送过程中被磨破或者戳破,通常是在吨袋的外侧包覆有硬质纸包装箱或者由钢条、铁条封制的储物箱,但硬质纸包装箱或者由钢条、铁条封制的储物箱通常呈现为长方体结构,类似于枕头结构的吨袋放置于硬质纸包装箱内,未能充分填充该硬质纸包装箱,占用空间大,造成输送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吨袋的空间利用率低,造成输送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包括呈类似长方体结构的吨袋本体,所述吨袋本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上侧壁的下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的右表面上部、右侧壁的左表面上部、前侧壁的后表面上部和后侧壁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的右表面前部与前侧壁的后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的右表面后部与后侧壁的前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的左表面前部与前侧壁的后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的左表面后部与后侧壁的前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壁的上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的右表面下部、右侧壁的左表面下部、前侧壁的后表面下部和后侧壁的前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中部沿其横向方向分布设有第一折叠线,所述左侧壁、右侧壁上沿其各个直角与第一折叠线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折叠线,位于所述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横向一侧的两第二折叠线相交,所述上侧壁上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吨袋本体上所形成的各个角上均包覆有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方式有热压合、粘胶、焊接或者缝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侧壁上且位于开口的周沿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开口盖。
进一步的,所述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复合有一层铝膜。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升降新型袋体,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通过上述的固定连接方式,其连接的接触面积大,展开状态下能够形成较大抗撕裂能力,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减少货物直接作用于该连接处,大大提高了吨袋本体的承载能力,形成的类似长方体结构能够充分填充于硬质纸包装箱的内角,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输送成本;通过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使得吨袋本体能够在未填充状态下形成折叠,在填充液体物料的过程中,通过液体物料向外挤压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形成膨胀状态,进而带动吨袋本体膨胀,使得上侧壁能够形成自动上升,有利于液体物料的装卸,并且在液体物料排出后收到上侧壁的重力作用下以及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的作用下,吨袋本体形成自动下降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2所示,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包括呈类似长方体结构的吨袋本体1,所述吨袋本体1包括上侧壁11、下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本实施例中上侧壁11、下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均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能够形成较好的防水性能,并且起到一定的拉伸性,避免拉扯撕裂,所述上侧壁11的下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13的右表面上部、右侧壁14的左表面上部、前侧壁15的后表面上部和后侧壁16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B方式有热压合、粘胶、焊接或者缝制连接,优选的为焊接连接,通过焊接连接方式能够使得聚乙烯透明薄膜在极短的时间下形成熔融状态,其内部的分子断裂在重组,形成固定连接,其连接处的密封性好(下述固定连接方式同理),所述左侧壁13的右表面前部与前侧壁15的后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13的右表面后部与后侧壁16的前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14的左表面前部与前侧壁15的后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14的左表面后部与后侧壁16的前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壁12的上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13的右表面下部、右侧壁14的左表面下部、前侧壁15的后表面下部和后侧壁16的前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后侧壁16的中部沿其横向方向分布设有第一折叠线2,所述左侧壁13、右侧壁14上沿其各个直角与第一折叠线2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折叠线3,位于所述左侧壁13或者右侧壁14上横向一侧的两第二折叠线3相交,通过第一折叠线2和第二折叠线3,使得吨袋本体1能够在未填充状态下形成折叠,在填充液体物料的过程中,通过液体物料向外挤压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形成膨胀状态,进而带动吨袋本体1膨胀,使得上侧壁11能够形成自动上升,有利于液体物料的装卸,并且在液体物料排出后受到上侧壁11的重力作用下以及第一折叠线2和第二折叠线3的作用下,吨袋本体1形成自动下降折叠,使用效果好,所述上侧壁11上设有开口4,所述上侧壁11上且位于开口4的周沿固定连接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上设有开口盖6,不仅提高了连接片5与上侧壁11的牢固性,并且避免开口盖6与上侧壁11的直接粘合或者缝制连接,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所述吨袋本体1上所形成的各个角上均包覆有胶带7,从而提高该吨袋本体1的角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3所述,所述上侧壁11、下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通过上述的固定连接方式,其连接的接触面积大,展开状态下能够形成较大抗撕裂能力,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减少货物直接作用于该连接处,大大提高了吨袋本体1的承载能力,形成的类似长方体结构能够充分填充于硬质纸包装箱的内角,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输送成本。
参考图2所示、左侧壁13与右侧壁14呈镜像分布设置;前侧壁15与后侧壁16呈镜像分布设置;下侧壁12与上侧壁11呈镜像分布设置,但未设置开口4、连接片5和开口盖6。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需要在上侧壁11、下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的内表面上复合一层铝膜,进而降低液体物料的氧化作用,提高其储存时间。
本申请文件所公开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后侧;上部、下部、左部、右部、前部、后部以及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均是以图2中所示的方位设定,并不能局限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类似长方体结构的吨袋本体,所述吨袋本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上侧壁的下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的右表面上部、右侧壁的左表面上部、前侧壁的后表面上部和后侧壁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的右表面前部与前侧壁的后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的右表面后部与后侧壁的前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的左表面前部与前侧壁的后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壁的左表面后部与后侧壁的前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壁的上表面的周沿分别与左侧壁的右表面下部、右侧壁的左表面下部、前侧壁的后表面下部和后侧壁的前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中部沿其横向方向分布设有第一折叠线,所述左侧壁、右侧壁上沿其各个直角与第一折叠线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折叠线,位于所述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横向一侧的两第二折叠线相交,所述上侧壁上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降新型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吨袋本体上所形成的各个角上均包覆有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升降新型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方式有热压合、粘胶、焊接或者缝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升降新型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上且位于开口的周沿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开口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升降新型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复合有一层铝膜。
CN202022892753.1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Active CN213893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2753.1U CN21389373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2753.1U CN21389373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3734U true CN213893734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2753.1U Active CN21389373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3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1284040B2 (en) Flexible container having flat walls
US7600917B2 (en) Bulk bag for meat and meat products
US6334710B1 (en) Self-standing container
US5685644A (en) Bulk cargo bag
CN102275667B (zh) 由可热封的塑性薄膜制成的直立袋
US8414188B2 (en) Stand-up film ba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AU2001284040A1 (en) Flexible container having flat walls
JP3324953B2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用内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312035A (en) Packaging container
US5758973A (en) Bulk bag with reinforced lift straps
CN112373966A (zh)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JP3709155B2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用袋体およ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
CN213893734U (zh) 一种自升降新型吨袋
JP2000072161A (ja) 口栓付不定形容器
US3240327A (en) Package for flowable products
US20110158559A1 (en) Side strap handle bag
JP2003104388A (ja) 粉・粒状体の包装袋
CN105923243A (zh) 一种能快速打开的包装袋
CN200992317Y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纸箱及其流体物料包装箱
CN204606726U (zh) 吨袋及铝塑膜内袋
CN211732353U (zh) 一种新型的阀口袋
CN214421182U (zh) 一种新型的阀口袋
CN216187712U (zh) 一种防水保温纸塑包装袋
JP2593457Y2 (ja) 軟包装容器構造
CN213084164U (zh) 防漏单口热熔底内膜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