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9195B -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9195B
CN102039195B CN 200910187905 CN200910187905A CN102039195B CN 102039195 B CN102039195 B CN 102039195B CN 200910187905 CN200910187905 CN 200910187905 CN 200910187905 A CN200910187905 A CN 200910187905A CN 102039195 B CN102039195 B CN 102039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expanding agent
weight
glue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879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9195A (zh
Inventor
付秋红
王永林
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879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9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9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9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9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氧化铝载体是采用碳化法制备,并在通入CO2之前,加入有机扩孔剂和消泡剂,控制气气泡的大小及分布,从而使所得的氧化铝载体孔容大、孔径大、孔分布集中且大孔分布均匀,特别适用于重油或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适宜用作加氢处理催化剂组分的大孔容、大孔径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铝有很多类型,如γ-、η-、θ-、δ-、和α-Al2O3等,其中γ-和η-Al2O3为常用的活性氧化铝。
活性氧化铝具有很好的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别是γ-Al2O3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可调和热稳定性好的性质,因此被广泛地用作炼油、石油化工和化肥工业中的催化剂载体以及干燥剂、吸附剂等。制备γ-Al2O3的通常方法是先制取拟薄水铝石,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焙烧转化为γ-Al2O3。拟薄水铝石在工业上一般有三种制备方法:
(1)铝盐和碱的中和反应,如氯化铝法:
AlCl3+3NH4OH→Al(OH)3+3NH4Cl;
(2)铝盐和铝酸盐的复分解反应,如硫酸铝法:
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
(3)铝酸盐和酸的中和反应,如碳化法: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碳化法制备活性氧化铝的过程一般如下:偏铝酸钠或铝酸钠和二氧化碳的成胶反应可以连续或间歇进行,控制成胶温度及成胶反应过程或终点的PH值,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活性氧化铝,如CN1057443A、CN1254684A、CN1420082A,但这种常规方法得到的活性氧化铝的孔径和孔容较小,而且孔结构随操作条件变化较大,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氧化铝扩孔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添加扩孔剂的方法。
CN1803618A公开的中孔氧化铝是直接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然后加入结构导向剂(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聚合物或羟基酸),需要长时间老化后,才能得到中孔孔道分布高度集中的氧化铝。CN1611300A公开了一种含有机扩孔剂的拟薄水铝石组合物,该方法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然后在打浆过程中加入有机扩孔剂制成。上述方法均是在成胶后,在打浆过程中加入有机扩孔剂,这种方法不但生产流程长,制备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由于胶体的粘度较大,很难使有机扩孔剂与胶体充分接触,导致孔分布不集中,大孔在氧化铝载体中的分布不均匀,且有大量小孔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容大、孔径大、孔分布合理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与液相接触的气泡的大小及分布,所得的氧化铝载体孔结构更适宜用作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
本发明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制偏铝酸钠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偏铝酸钠溶液置于成胶反应器内,分别加入有机扩孔剂和消泡剂,由反应器的下部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搅拌均匀,最好是利用混合气体进行搅拌,控制成胶温度在5~55℃,最好控制在15~35℃,当pH值达到8~12时停止成胶;其中有机扩孔剂的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1%-1.0%,优选为0.3%~0.8%;所述消泡剂的用量占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1%-1.0%,优选为0.3%~0.8%;
(3)将步骤(2)所得的浆液过滤,滤饼经水洗至中性;
(4)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干燥后,与胶溶剂混合均匀,经混捏,成型,干燥和焙烧,得到氧化铝载体。
步骤(1)中,偏铝酸钠溶液的浓度15~55gAl2O3/L,最好控制在20~35gAl2O3/L,可采用常规的配制方法制备。本发明优选的配制过程如下:将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混合配成溶液,浓度为300~400gAl2O3/L;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步骤(2)所述的有机扩孔剂为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扩孔剂优选如下: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占扩孔剂重量的50%~80%,其余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优选为引入的乙氧基数为4~15。所述的消泡剂为柴油、硅油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步骤(2)中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进行反应,其中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30%~60%,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4~1.0m3/h.(m3偏铝酸钠溶液),最好为0.6~0.8m3/h.(m3偏铝酸钠溶液)。
步骤(3)所得物料的干燥条件如下:110~120℃干燥4~6小时。
本发明的氢氧化铝制备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入助剂,如SiO2、P2O5、B2O3、T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前驱物,该前驱物以水溶性无机物的形式在步骤(2)的成胶过程中加入。比如硅酸盐、磷酸、硼酸、硫酸盐或硝酸盐。助剂加入量可根据催化剂要求加入,在最终的氧化铝载体中,以氧化物计,重量含量为2%~6%。
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的成型可采用常规的挤条成型法,其中所用的胶溶剂可以为醋酸、甲酸、硝酸、盐酸、磷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加入量在最终氧化铝载体中的重量含量为1%~10%。本发明方法中,还可加入助挤剂以便于顺利成型,一般为田菁粉、淀粉等。所述成型后的干燥条件如下:90~150℃干燥3~8小时,焙烧条件如下:经600~1200℃焙烧3~6小时。
本发明采用的碳化法为气相与液相表面反应,即为鼓泡反应,制备过程中气泡的大小及分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质,本发明是将有机扩孔剂直接加到偏铝酸钠水溶液中,尤其是加入以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为主的扩孔剂,所产生的气泡更有利于溶液与气体均匀的接触,同时利用消泡剂控制气泡的大小及分布,有利于控制产品的孔结构。而且,本发明是在成胶之前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有机扩孔剂和消泡剂,然后通入空气和CO2混合气体,一次性成胶,所得的氧化铝载体孔容大、孔径大、孔分布合理。此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本发明的氧化铝载体适于用催化脱除大分子杂质的催化剂载体,尤其适用于重油或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孔性质和比表面是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分析得到的。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和工业一级氢氧化钠配置成浓度为365gAl2O3/L的浓偏铝酸钠溶液,再稀释成浓度为25g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成胶温度为29℃,加入有机扩孔剂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OP-10)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T-80),其中OP-10与T-80重量比为60∶40,有机扩孔剂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6%,柴油作为消泡剂,消泡剂用量为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5%,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流量为0.8m3/h.(m3偏铝酸钠溶液),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50%,利用混合气体搅拌,当pH值降至10时停止成胶。浆液用50℃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20℃干燥3小时,得到氢氧化铝干胶。向此干胶中加入占最终氧化铝载体重量2.5%的醋酸,并加入田菁粉,经混捏、挤条成型后,在140℃干燥5小时,在850℃条件下焙烧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其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2
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和工业一级氢氧化钠配置成浓度为365gAl2O3/L的浓偏铝酸钠溶液,再稀释成浓度为25g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成胶温度为29℃,加入有机扩孔剂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OP-10)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T-80),其中OP-10与T-80重量比为60∶40,有机扩孔剂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6%,柴油作为硅油,硅油用量为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7%,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流量为0.8m3/h.(m3偏铝酸钠溶液),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50%,利用混合气体搅拌,当pH值降至10时停止成胶。浆液用50℃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20℃干燥3小时,得到氢氧化铝干胶。向此干胶中加入占最终氧化铝载体重量3.5%的醋酸,并加入田菁粉,经混捏、挤条成型后,在140℃干燥5小时,在900℃条件下焙烧5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其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是将有机扩孔剂OP-10和T-80换成OP-12和T-80,其中OP-12与T-80的重量比为70∶30,有机扩孔剂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8%,所得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是将有机扩孔剂OP-10和T-80换成OP-9和硬脂酸聚氧乙烯酯(SE-10),其中OP-9与SE-10的重量比为65∶35,有机扩孔剂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3%,所得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是将有机扩孔剂OP-10和T-80换成OP-9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0)其中OP-9与AEO-20的重量比为80∶20,有机扩孔剂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5%,所得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是将有机扩孔剂OP-10和T-80换成OP-12和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S-185)其中OP-12与S-185的重量比为70∶30,有机扩孔剂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6%,所得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是将有机扩孔剂OP-10和T-80换成OP-12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中OP-12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重量比为70∶30,有机扩孔剂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5%,所得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
实施例8
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和工业一级氢氧化钠配置成浓度为320gAl2O3/L的浓偏铝酸钠溶液,再稀释成浓度为30g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成胶温度为18℃,加入OP-12和T-80为有机扩孔剂,OP-12与T-80重量比为60∶40,有机扩孔剂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6%,丙三醇作为消泡剂,消泡剂用量为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3%,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流量为0.6m3/h.(m3偏铝酸钠溶液),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40%,利用混合气体搅拌,当pH值降至9.5时停止成胶。浆液用50℃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20℃干燥3小时,得到氢氧化铝。向此氢氧化铝干胶中加入占最终氧化铝载体重量2.0%的硝酸,并加入田菁粉,经混捏、挤条成型后,在130℃干燥5小时,在850℃条件下焙烧5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其物化性质见表1。
比较例1
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和工业一级氢氧化钠配置成浓度为365gAl2O3/L的浓偏铝酸钠溶液,再稀释成浓度为25g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成胶温度为29℃,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流量为0.8m3/h.(m3偏铝酸钠溶液),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50%,利用混合气体搅拌,当pH值降至10时停止成胶。浆液用50℃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20℃干燥3小时,得到氢氧化铝干胶。向此干胶加入占最终氧化铝载体重量2.5%的醋酸,并加入田菁粉,经混捏、挤条成型,在140℃下干燥5小时,在850℃条件下焙烧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其物化性质见表1。
比较例2
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和工业一级氢氧化钠配置成浓度为365gAl2O3/L的浓偏铝酸钠溶液,再稀释成浓度为25g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流量为0.8m3/h.(m3偏铝酸钠溶液),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50%,利用混合气体搅拌,控制成胶温度为29℃,当pH值降至10时停止成胶。浆液用50℃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然后加入有机扩孔剂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OP-10)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T-80)混合均匀,其中OP-10与T-80重量比为60∶40,有机扩孔剂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6%,然后在120℃干燥3小时,得到氢氧化铝干胶。向此干胶中加入占最终氧化铝载体重量2.5%的醋酸,并加入田菁粉,经混捏、挤条成型后,在140℃干燥5小时,在850℃条件下焙烧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其物化性质见表1。
表1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制氧化铝载体的物化性质
Figure G2009101879053D00071
实施例9
将实施例1中所得的氧化铝载体浸渍活性金属溶液制成加氢脱硫催化剂HDS-A,其中含MoO3重量含量为16%,NiO重量含量为4.5%。
采用上述方法将对比例2中所得的氧化铝载体制成加氢脱硫催化剂HDS-B,其中含MoO3重量含量为16%,NiO重量含量为4.5%。
使用催化剂HDS-A和HDS-B进行活性评价,原料油性质见表2,所用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评价条件如下:氢分压为15.7MPa,反应温度390℃,氢油体积比为1000,体积空速为0.54h-1,评价结果见表3。
表2原料的性质
  项目   密度(20℃),g/cm3   S,%   CCR,%   N,μg/g   Ni和V,μg/g
  0.989   3.89   12.22   2557   72.6
表3催化剂评价条件及生成油性质
 催化剂   HDS-A   HDS-B
 S,%   0.52   0.66
 N,μg/g   1159   1239
 CCR,%   4.89   5.10
 Ni+V,μg/g   28.38   30.4

Claims (10)

1.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制偏铝酸钠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偏铝酸钠溶液置于成胶反应器内,分别加入有机扩孔剂和消泡剂,由反应器的下部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搅拌均匀,控制成胶温度在5~55℃,当pH值达到8~12时停止成胶;其中有机扩孔剂的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1%-1.0%,消泡剂的用量占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1%-1.0%;所述的有机扩孔剂为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柴油、硅油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将步骤(2)所得的浆液过滤,滤饼经水洗至中性;
(4)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干燥后,与胶溶剂混合均匀,经混捏,成型,干燥和焙烧,得到氧化铝载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偏铝酸钠溶液的浓度15-55gAl2O3/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有机扩孔剂用量占偏铝酸钠重量的0.3%-0.8%。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扩孔剂中,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的重量占50%~80%。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分子中所引入的乙氧基数为4~15个。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用量占有机扩孔剂重量的0.3%-0.8%。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30%-60%;所述的搅拌是利用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搅拌,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4-1.0m3/h.(m3偏铝酸钠溶液)。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氢氧化铝制备过程中,加入助剂SiO2、P2O5、B2O3和T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前驱物,该前驱物以水溶性无机物的形式在步骤(2)的成胶过程中加入。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胶溶剂可以为醋酸、甲酸、硝酸、盐酸、磷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加入量在最终氧化铝载体中的重量含量为1%~10%。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得物料的干燥条件如下:110~120℃干燥4~6小时;所述成型后的干燥条件如下:90~150℃干燥3~8小时,焙烧条件如下:经600~1200℃焙烧3~6小时。
CN 200910187905 2009-10-16 2009-10-16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39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87905 CN102039195B (zh) 2009-10-16 2009-10-16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87905 CN102039195B (zh) 2009-10-16 2009-10-16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9195A CN102039195A (zh) 2011-05-04
CN102039195B true CN102039195B (zh) 2013-01-09

Family

ID=4390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87905 Active CN102039195B (zh) 2009-10-16 2009-10-16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9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552B (zh) 2015-05-29 2017-06-23 厦门大学 一种加压碳化反应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4436303B (zh) * 2020-10-19 2023-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孔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0836B (zh) * 2021-08-13 2022-08-05 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乙腈的制备方法
CN115920904A (zh) * 2021-09-22 2023-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介孔微球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3924A (zh) * 2006-04-17 2006-10-11 厦门大学 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3924A (zh) * 2006-04-17 2006-10-11 厦门大学 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学冰等.氧化铝载体研究新进展.《上海化工》.2003,26-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9195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886B (zh) 一种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9016B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Lôb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ZrO2-SiO2 mixed oxides
Shi et al. Cost-effective synthesis of silica aerogels from fly ash via ambient pressure drying
CN102029192B (zh) 一种含硅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9138B (zh) 一种重油、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900B (zh) 有序双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裂解汽油加氢中的应用
CN102039195B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JP6568876B2 (ja) 高い連結度を有する非晶質メソポーラスアルミ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9963B (zh) 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5502447A (zh) 一种热油柱成型制备氧化铝小球的方法
CN103041870B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53638B (zh) 一种双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
CN101024165A (zh) 一种新型γ-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作工艺
CN102974370B (zh)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3801346B (zh) 一种制备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方法
CN108435233B (zh) 一种提高油品深度加氢脱硫的方法
CN103801312A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50513B (zh) 一种条状晶粒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124B (zh)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00431B (zh) 一种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9385A (zh)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00428A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7710B (zh) 一种含硼拟薄水铝石及由其制备的氧化铝
CN103801344A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