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668A -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668A
CN102036668A CN2009801181656A CN200980118165A CN102036668A CN 102036668 A CN102036668 A CN 102036668A CN 2009801181656 A CN2009801181656 A CN 2009801181656A CN 200980118165 A CN200980118165 A CN 200980118165A CN 102036668 A CN102036668 A CN 102036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s
medicament
harmful organism
admixture
composition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81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萨姆·埃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ra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Tyra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ratech Inc filed Critical Tyratech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6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substances of unknown or undetermined composition, e.g. substanc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the mode of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16Ericaceae [Heath or Blueberry family], e.g. rhododendron, arbutus, pieris, cranberry or bilber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22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skullcap, selfheal, lavender, perilla, pennyroyal, peppermint or spearm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包含有害生物防治产品或信号级联调节剂的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和所述第二药剂协同用于防治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所述第一药剂能够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所述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在无活性剂情况下施用时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且所述组合物可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并且所述第二活性可大于所述第一活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调节配体结合于例如细胞表面受体所引发的信号级联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揭示筛选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防治昆虫有关的组合物和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改变和/或破坏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和循环从而破坏无脊椎动物的正常生物学或行为的组合物和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使用化学品防治有害生物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但仅在最近60年才广泛使用化学防治。早期农药包括防治体虱的嚏根草苷(hellebore)、防治蚜虫的烟碱和防治各种昆虫的除虫菊素(pyrithrin)。在1892年,首次将砷酸铅用作果树喷雾,同时发现石灰与硫酸铜的混合物(波尔多混合物(Bordeaux mixture))可防治霜霉病,一种葡萄真菌疾病。
化学有害生物防治的现代时期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例来说,DDT在保持士兵的健康和安宁方面起重要作用,士兵可使用DDT防治体虱和蚊子。随后农药得到进一步发展,且因为其相对较低的成本、易于使用和有效性,使其成为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长时期保护作物、农产品、动物和人类变得有可能,从而相应增加食品产量并改良生活水平。
一些现代农药是经过仔细研究以确保针对目标生物体有效、一般对于环境安全并且可在对于使用者或消费者无过度危害的情况下使用的完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有许多已开发用于靶向目标生物体内的特定生物化学反应,例如植物体内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或昆虫正常发育所需的激素。因此,一些现代化学品是安全的,更具特异性,并且比其已替代的较老产品更环保。
此外,G蛋白偶合受体(GPCR)形成整合膜受体的最大家族之一。GPCR经由其偶合于杂三聚G蛋白且随后调节各种效应系统将由细胞外刺激提供的信息转导至细胞内第二信使中。治疗剂由于其以高特异性结合配体、激素和药物的能力而常常靶向GPCR。GPCR的激动剂活化还引发使GPCR反应性和其内化脱敏的过程。
大部分GPCR共有信号传导、脱敏、内化、复敏和再循环至质膜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防止细胞经受过量受体刺激或长时间无活性。GPCR的脱敏机制包括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内吞作用,其从细胞表面去除受体-配体复合物。由于这一脱敏过程,靶向GPCR的组合物的共同局限性是目标生物体耐受性或抗性,因为受体脱敏可削减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组合物的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含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所述第二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所述组合物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并且所述第三活性反映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的协同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一种或一种以上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化合物:丁酸戊酯、反式大茴香脑(trans-anethole)、八角茴香油、黑籽油(black seed oil)、柠檬醛、对异丙基甲苯、染料木素、香叶醇、乙酸香叶酯、肉豆蔻酸异丙酯、d-柠檬烯、沉香醇、乙酸沉香酯、丁香花油、水杨酸甲酯、a-蒎烯、胡椒醛、胡椒基醇、四氢沉香醇、百里香油、白百里香油、百里酚、柠檬酸三乙酯、香兰素和冬青油。
另一方面,第一药剂能够与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所述受体为G蛋白偶合受体。
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农药、杀真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昆虫剂、杀螨剂和杀细菌剂组成的群组。
另一方面,第二药剂作用于除受体外的分子标靶上。
另一方面,第一药剂能够与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改变或破坏与受体结合第一药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第二药剂能够与和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受体循环。
另一方面,第一活性持续第一时段,第二活性持续第二时段,第三活性持续第三时段,且所述第三时段比所述第一时段或所述第二时段长。
另一方面,第一活性和第二活性中的至少一者基本上为零。
另一方面,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蜱螨目(Acari)、虱目(Anoplura)、蜘蛛目(Araneae)、蜚蠊目(Blattaria/Blattodea)、鞘翅目(Coleoptera)、弹尾目(Collembola)、双翅目(Diptera)、蟋蟀目(Gryll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异翅目(Heteroptera)、同翅目(Hom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等足目(Isopoda)、等翅目(Is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螳螂目(Mantodea)、食毛目(Mallophaga)、脉翅目(Neuroptera)、蜻蜓目(Odonata)、直翅目(Orth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小杆目(Rhabditida)、蚤目(Siphonaptera)、综合纲(Symphyla)、缨尾目(Thysanura)和缨翅目(Thysanoptera)。
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二酰胺化合物。
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经螺环苯基取代的特窗酸(tetronic acid)农药。
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氟虫腈(fipronil)、可尼丁(clothianidin)、吡虫啉(imidacloprid)、阿维菌素(abamectin)、毛喉素(forskolin)、染料木素(genistein)、育亨宾(yohimbin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氟虫酰胺(flubendiamide)和螺甲螨酯(spiromesifen)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氟虫腈。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丁酸戊酯和八角茴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丁酸戊酯所占范围为20%-30%,且八角茴香油所占范围为40%-60%。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香叶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香叶醇所占范围为2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25%-3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5%-10%,a-蒎烯所占范围为2%-5%,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d-柠檬烯、沉香醇、胡椒醛、胡椒基醇、四氢沉香醇和香兰素。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15%-25%,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5%-1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10%-20%,胡椒醛所占范围为15%-25%,胡椒基醇所占范围为5%-15%,四氢沉香醇所占范围为15%-25%,且香兰素所占范围为0.5%-5%。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吡虫啉。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香叶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香叶醇所占范围为1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4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冬青油、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冬青油所占范围为20%-60%,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4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25%-3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5%-10%,a-蒎烯所占范围为2%-5%,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d-柠檬烯和白百里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另外包含丁香花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25%-35%,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且丁香花油所占范围为35%-50%。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另外包含冬青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50%-60%,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0%-20%,且冬青油所占范围为25%-4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阿维菌素。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白百里香油和冬青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5%-25%,且冬青油所占范围为40%-5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可尼丁。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d-柠檬烯、白百里香油和丁香花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25%-35%,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且丁香花油所占范围为35%-5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育亨宾、毛喉素或染料木素。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另外包含香叶醇。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香叶醇所占范围为2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另外包含冬青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冬青油所占范围为40%-50%,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5%-25%。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毛喉素或染料木素,且第一药剂包含反式大茴香脑、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反式大茴香脑所占范围为15%-25%,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0.5%-10%,沉香醇所占范围为30%-45%,a-蒎烯所占范围为2%-10%,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包含染料木素。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包含八角茴香油。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药剂另外包含丁酸戊酯。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丁酸戊酯所占范围为20%-30%,且八角茴香油所占范围为40%-6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生物碱。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类黄酮。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表儿茶素、橙皮苷、堪非醇、柚皮苷、川皮苷、原花青素、槲皮素、白藜芦醇、芸香苷和桔皮素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异黄酮。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大豆异黄酮(daidzein)、鹰嘴豆芽素(biochanin)A、香豆雌酚(coumesterol)、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和葛根素(puerarin)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黄酮、黄酮醇、黄烷酮、3-羟基黄烷酮、黄烷-3-醇或花青素。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香叶木甙(diosmin)、黄酮哌酯(flavoxate)、漆树黄酮(fis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杨梅黄酮(myricetin)、藿香黄酮醇(pachypodol)、甲基鼠李素(rhamnazin)、桑色素(morin)、圣草酚(eriodictyol)、橙皮素(hesperetin)、高圣草素(homoeriodictyol)、柚皮素(naringenin)、二氢堪非醇、二氢槲皮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焙儿茶素、矢车菊色素(cyanidin)、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锦葵色素(malvidin)、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甲基花青素(peonidin)和矮牵牛素(petunidin)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有机硫化物。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蒜素、谷胱甘肽、吲哚-3-甲醇、异硫氰酸酯和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酚酸。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辣椒素(capsaicin)、鞣花酸、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鞣酸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植物甾醇。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药剂是选自由β-谷甾醇和皂苷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虎刺素(damnacanthal)、地高辛(digoxin)和植酸组成的群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小杆目的物种。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有害生物是蛔虫。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双翅目的物种。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选自由蜱螨目、双翅目、半翅目和缨翅目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选自由蜚蠊目和缨翅目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方法,其包含向目标有害生物或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投与有效量的上述实施例之一的组合物,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在这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基质是选自由作物、植物、表面和脊椎动物组成的群组。
一种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方法,其包含将包含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的组合物施用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或与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所述第二药剂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所述组合物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且所述第三活性反映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的协同相互作用,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含将组合物施用于目标有害生物或与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受体配体的第一药剂和含有农药的第二药剂,且其中所述有害生物防治包含影响与农药功能相关的有害生物的生理状况,同时还影响与所述受体配体相关的受体功能,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一种标靶GPCR受体的目标有害生物;使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与包含至少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的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药剂能够与所述标靶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破坏或改变与标靶受体结合第一药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药剂能够与和标靶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标靶受体循环;其中组合中的第一和第二药剂协作扩大所破坏或改变的功能,使得第一药剂结合标靶受体,从而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提供用于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组合物,其包括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和至少一种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能够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所述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在无活性剂情况下施用时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且所述组合物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并且所述第二活性可大于所述第一活性。第一和第二活性可通过测量有效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浓度来定量,且对应于第一活性的浓度高于对应于第二活性的浓度。第一和第二活性可通过测量在标准浓度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下对目标有害生物的伤残效应来定量,且相较于在无活性剂情况下施用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组合物展现更大伤残效应。第一活性可持续第一时段,第二活性可持续第二时段,且第二时段可比第一时段长。活性剂可包括至少两种受体配体的协同组合。第二活性可反映活性剂与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协同相互作用。
目标有害生物可选自由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组成的群组。目标有害生物可为节肢动物物种,例如昆虫、蜘蛛或类蜘蛛。目标有害生物可为属于选自以下动物目的物种:蜱螨目、虱目、蜘蛛目、蜚蠊目、鞘翅目、弹尾目、双翅目、蟋蟀目、异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足目、等翅目、鳞翅目、螳螂目、食毛目、脉翅目、蜻蜒目、直翅目、啮虫目、蚤目、综合纲、缨尾目和缨翅目。
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氯苯氧基化合物,例如2,4-D胺和/或2,4D IBE。同样,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氨基甲酸酯,例如灭多威(methomyl)、克百威(carbofuran)、西维因(carbaryl)、BPMC、多菌灵(carbendazim)、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克菌丹盐酸盐(captan hydrochloride)和/或杀螟丹(cartap)。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有机磷酸酯,例如乙酰甲胺磷(acephate)、马拉硫磷(malathion)、二嗪农(diazinon)、毒死蜱(chlorpyfiros)、苯醚威(fenoxycab)、敌瘟磷(edifenphos)、腈苯唑(febuconazole)、溴虫清(chlorphenapyr)、磷化镁、甲胺磷(metamidophos)和/或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有机氯,例如DDT、DDE和/或环氧七氯。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拟除虫菊酯,例如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环庚草醚(cynmethylin)+2,4-D IBE、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棉隆(dazomet)、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二甲戊乐灵(pendimethlin)、氯菊酯(perme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联苯菊酯(bifenethrin)、顺式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氰戊菊酯(fenvalerate)、敌稗(propanil)和/或顺式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新烟碱类,例如噻虫嗪(thiomethoxam)、氟虫腈、可尼丁和/或吡虫啉。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包括除虫菌素(avermectin)、阿维菌素、多杀菌素(spinosad)、氟嘧菌酯和/或茚虫威(indoxacarb)中的至少一者。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植物产品,例如鱼藤酮(rotenone)、烟碱、咖啡碱、除虫菊粉(pyrethrum)、精油和/或不挥发性油。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为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昆虫剂、杀螨剂和/或杀细菌剂。
受体可为G蛋白偶合受体(GPCR),诸如昆虫嗅觉级联的GPCR,例如酪胺受体、嗅觉受体Or43a、嗅觉受体Or83b和/或章鱼胺受体。组合物的成分结合受体会导致cAMP和/或钙的细胞内水平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足以允许防治目标有害生物。
防治可包括以下情况,例如杀灭、击倒、驱除目标有害生物、干扰其繁殖、干扰其进食和干扰其生命周期的阶段。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由本文所揭示的组合物保护的作物。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用于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组合物,其包括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和至少一种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可包括目标有害生物的GPCR的配体,其中所述配体结合于所述GPCR可引起cAMP或钙水平的变化,所述变化可允许防治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所述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活性剂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且所述组合物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并且所述第三活性可大于所述第一活性或所述第二活性。活性剂可包括至少两种GPCR配体的协同组合。第三活性可指示活性剂与有害生物防治产品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可包括至少两种活性成分,其中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与有害生物的G蛋白偶合受体(GPCR)相互作用且其中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不与所述GPCR相互作用,且其中组合中的至少两种活性成分具有协同有害生物防治活性。有害生物可为昆虫且GPCR可与嗅觉相关,并且此外,GPCR优选地可不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协同有害生物防治活性可具有超过1.5的协同作用系数。协同有害生物防治活性可超过各活性成分的累加效应,如通过协同作用的科尔比计算(Colby calculation)所测量。在目标生物体中GPCR对于活性成分可具有高亲和力且在非目标生物体中GPCR可不存在或对于活性成分可具有低亲和力。非目标生物体可为脊椎动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生物体可为植物、动物、真菌、原生生物或原核生物,且非目标生物体可选自作物、脊椎动物和非有害生物的无脊椎动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低抗性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其包括至少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在所选有害生物体内的遗传控制下与第一分子标靶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成分在所选有害生物体内的遗传控制下与第二分子标靶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组合物中的成分以互补方式共同作用于目标有害生物,且其中个别目标有害生物对组合物的抗性需要偏离有害生物的非抗性群体的两种各别遗传病变。第一和第二分子标靶可包括由各别遗传元件编码或控制的两种各别分子。所述互补方式可包括分开起作用的各药剂的累加效应,或所述互补方式可包括与分别起作用的各药剂相比的协同效应。第一分子标靶可为GPCR,且第二分子标靶优选地不与第一分子标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展现针对无脊椎目标有害生物的高效力和针对脊椎动物的低毒性的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剂的协同组合,其中各活性剂在目标有害生物体内以高亲和力与分子标靶相互作用且所述分子标靶可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或以低亲和力存在。至少一种活性剂可为所选GPCR的配体,且至少一种活性剂优选地不为所选GPCR的配体。高目标效力和低脊椎动物毒性可以LD50(目标)相对于LD50(脊椎动物)的比率表示,且其中所述比率可小于10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有害生物防治的方法,其包括使目标有害生物与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接触,从而防治所述有害生物。所述方法可包括将组合物施用于目标有害生物或与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其中所述组合物可包括农药和含有至少一种受体配体的活性剂,且其中所述有害生物防治可包括影响与农药功能相关的有害生物的生理状况,同时还影响与所述受体配体相关的受体功能。组合物的成分结合受体会导致cAMP和/或钙的细胞内水平发生变化,且其中所述变化足以允许防治目标有害生物。所述农药可选自氯苯氧基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有机磷酸酯、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新烟碱类、植物产品、杀真菌剂、杀线虫剂、和农药、和杀螨剂、杀细菌剂、和除虫菌素。所述基质可为例如作物和/或土壤。所述目标有害生物可为例如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生物或原生生物。与单独使用农药或单独使用活性剂相比,使用组合物可允许改良有害生物的防治。所述改良可包括有害生物防治产品与活性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改良可包括使用实质上类似量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改良结果。所述改良结果可为以下至少一者:增加目标有害生物的杀灭;对目标有害生物繁殖的干扰增加;和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长期有效性。改良可包括与使用实质上较低量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和/或活性剂实质上类似的结果。使用组合物允许农业改良,例如增加作物产量;降低施用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频率;降低与农药相关的植物毒性;和降低成本或增加与至少一种环境因素相关的价值。所述环境因素可包括例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可检测的农药残留物、工作者的安全性或舒适性;和对非目标生物体的并行效应。
还提供开发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提供表达以下至少一者的细胞系:酪胺受体、嗅觉受体Or43a或嗅觉受体Or83b,其中配体结合于任一受体可引起细胞内cAMP或钙水平的变化,且所述变化可指示用于无脊椎有害生物防治的潜力;使细胞与候选配体接触;检测细胞内cAMP和/或钙水平的变化;鉴别候选配体作为用于防治无脊椎有害生物的活性化合物;和将所述活性化合物与农药组合形成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不结合于由活性化合物结合的受体,且其中活性化合物与农药的组合效应可包括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效应,所述效应可大于单独活性化合物或单独农药的效应。组合物进一步可包括能够结合至少一种受体的第二活性化合物。活性化合物可协作引起细胞系内和/或目标有害生物体内cAMP和/或钙水平的协同变化。活性化合物与农药的组合效应可为协同效应。组合效应可通过至少一种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情况来确定:杀灭、击倒、驱除目标有害生物、干扰其繁殖、干扰其进食和干扰其生命周期的阶段。
进一步还提供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括提供包括第一和第二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与目标有害生物的受体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成分可为不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的受体相互作用的农药;和使所述有害生物与所述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接触产生协同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进一步可包括第三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第三活性成分与目标有害生物的受体相互作用,且其中组合中的至少第一和第三活性成分协同相互作用以允许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第一和第三活性成分可任选地结合相同受体;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活性成分不结合相同受体。组合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活性成分可具有协同效应,所述效应大于任何单一成分的效应且也可大于组合中的第一与第三成分的协同效应。所述受体可为GPCR,例如酪胺受体、嗅觉受体Or43a和嗅觉受体Or83b。有害生物防治可与有害生物体内经受体活化的cAMP和/或钙水平的变化相关。所述变化可持续至少约60秒。
还提供其它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括:提供包括至少两种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其中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与目标有害生物的GPCR相互作用,在接触表达所述GPCR的细胞后在所述细胞内所述组合物产生第一水平的细胞内钙和环状AMP中的至少一者,且所述第一水平可高于细胞与任何单一活性成分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二水平;和使所述有害生物与所述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接触产生协同有害生物防治。其它实施例提供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和至少一种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可包括目标有害生物的GPCR的配体,其中所述配体结合于所述GPCR可引起cAMP或钙水平的变化,所述变化允许防治目标有害生物;所述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可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活性剂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且所述组合物可具有针对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并且所述第三活性可大于所述第一活性或所述第二活性。另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可包括使用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可包括至少两种活性成分,其中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与所述有害生物的G蛋白偶合受体(GPCR)相互作用且其中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不与所述GPCR相互作用,且其中组合中的至少两种活性成分具有协同有害生物防治活性。其它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可允许在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低抗性,其包括投与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至少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在所选有害生物体内的遗传控制下与第一分子标靶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成分在所选有害生物体内的遗传控制下与第二分子标靶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组合物中的成分以互补方式共同作用于目标有害生物,且其中个别目标有害生物对组合物的抗性需要偏离有害生物的非抗性群体的两种各别遗传病变。
其它实施例提供由以下示范的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呈组合形式的丁香花油(LFO)、d-柠檬烯、百里香油和进一步包括农药的掺合物。所述农药可为例如可尼丁。所述掺合物可包括10-80%LFO、5-60%d-柠檬烯和10-80%百里香油。在其它实施例中,掺合物可包括20-60%LFO、10-45%d-柠檬烯和20-60%百里香油。在其它实施例中,掺合物可包括42.6%w/w LFO、27.35%w/w d-柠檬烯和30.08%w/w白百里香油。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包括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一种标靶GPCR受体的目标有害生物;使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与包含至少第一活性剂和第二活性剂的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剂能够与所述标靶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破坏或改变与标靶受体结合第一活性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剂能够与和标靶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标靶受体的信号级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中的活性剂可协作扩大所破坏或改变的功能,使得第一活性剂结合标靶受体,从而防治有害生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可包括第三活性剂,且所述第三活性剂能够与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GPCR受体相互作用,且所述相互作用可与第一活性剂的作用互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活性剂可与相同受体或不同受体相互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各活性剂分开的效应相比,第一和第三活性剂的互补性可引起活性剂合起来的累加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各活性剂分开的效应相比,第一和第三活性剂的互补性可引起活性剂合起来的协同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受体循环可包括受体敏化、受体脱敏、受体再循环、配体释放、受体磷酸化和受体脱磷酸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其具有能够破坏或改变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功能的第一活性剂,和能够破坏所述受体循环的第二活性剂,且所述第二活性剂可用于扩大所述第一活性剂的效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的方法:提供具有至少一种标靶受体的目标有害生物;使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与包括至少第一活性剂和第二活性剂的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剂能够与所述标靶受体相互作用以破坏或改变与标靶受体的正常活性有关的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剂能够与和标靶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标靶受体循环。一些实施例可包括测量组合物对目标有害生物的效应和基于组合物的所需性质选择至少第一活性剂。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包括第三活性剂,其中所述第三活性剂能够与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且其中所述相互作用可与第一活性剂的作用互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活性剂可与相同受体或与不同受体相互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各活性剂分开的效应相比,第一和第三活性剂的互补性可引起活性剂合起来的累加效应。同样,与各活性剂分开的效应相比,第一和第三活性剂的互补性可引起活性剂合起来的协同效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其具有能够破坏或改变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GPCR循环的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用于扩大配体结合所述GPCR的效应。此外,与当在活性剂不存在下结合受体时发生的Ca2+级联相比,所述扩大会导致长期的细胞内Ca2+级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当在活性剂不存在下结合受体时发生的cAMP水平干扰相比,扩大会导致长期的细胞内cAMP水平干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其具有能够破坏或改变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GPCR循环的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用于削弱配体结合所述GPCR的效应。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包括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一种标靶GPCR受体的目标有害生物;使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与包括至少第一活性剂和第二活性剂的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剂能够与所述标靶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破坏或改变与标靶受体结合第一活性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活性剂能够与和由第一活性剂与标靶受体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破坏或改变的生物学路径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其中组合中的活性剂可协作扩大所破坏或改变的功能,使得第一活性剂结合标靶受体,从而防治有害生物。
在各种实施例中,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第三活性剂,其中所述第三活性剂能够与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GPCR受体相互作用,其中所述相互作用可与第一活性剂的作用互补。同样,第一和第三活性剂可与相同受体或与不同受体相互作用。另外,与各活性剂分开的效应相比,第一和第三活性剂的互补性可引起活性剂合起来的累加效应。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使用表达所关注受体(例如生物胺受体,诸如TyR或章鱼胺受体)的经转染细胞系的筛选方法;
图2展示配体结合于生物胺受体,导致下游信号传导,从而影响某些生理反应;
图3展示影响下游信号传导的昆虫防治化学品,溴氰菊酯(DM);
图4A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可尼丁;和3)测试组合物与可尼丁的组合;
图4B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可尼丁;和3)测试组合物与可尼丁的组合;
图4C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吡虫啉;和3)测试组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
图4D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果蝇属(Drosophila sp.)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吡虫啉;和3)测试组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
图5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吡虫啉;和3)测试组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
图6A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可尼丁;和3)测试组合物与可尼丁的组合;
图6B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美洲大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吡虫啉;和3)测试组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
图7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针对床虱的杀有害生物效应:1)测试组合物;2)除虫菊粉;和3)测试组合物与除虫菊粉的组合;
图8A展示酪胺受体的核酸序列和肽序列;
图8B展示酪胺受体的核酸序列和肽序列;
图9展示吡虫啉随时间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和死亡)。
图10A展示由掺合物11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
图10B展示由掺合物11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死亡);
图10C展示由掺合物8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
图10D展示由掺合物8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死亡)。
图11A展示展示由含有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
图11B展示展示由含有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死亡);
图11C展示展示由含有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
图11D展示展示由含有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引起的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死亡);
图12展示吡虫啉随时间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和死亡)。
图13展示掺合物38(标记为“B5049”)随时间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和死亡)。
图14展示由含有吡虫啉与掺合物38(标记为“B5049”和“TT 1A”)混合物的组合物引起的随时间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击倒和死亡)。
图15展示由以下引起的随时间对蓟马的剂量依赖性杀有害生物效应:1)水对照组或用水稀释的吡虫啉;2)测试组合物;和3)测试组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所述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38(标记为“B5049”和“TT 1A”)和掺合物39(标记为“B5053”和“TT3C”)。
图16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19、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19的混合物;
图16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27、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27的混合物;
图16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75、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75的混合物。
图17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7、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7的混合物;
图17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15、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15的混合物;
图17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11、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11的混合物;
图17D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11、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11的混合物。
图18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38、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38的混合物。掺合物38标为“B5049”。
图18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掺合物39、和3)吡虫啉与掺合物39的混合物。掺合物39标为“B5053”。
图19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氟虫腈、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氟虫腈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19。
图20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氟虫腈、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氟虫腈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42,且标为“AAT”。
图21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氟虫腈、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氟虫腈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39,且标为“B5053”。
图22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可尼丁、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可尼丁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19。可尼丁标为AMP药剂。
图23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阿维菌素、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阿维菌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7。
图23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吡虫啉、2)单独测试组合物、和3)吡虫啉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7。
图24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育亨宾、2)单独毛喉素、和3)单独染料木素。
图24B展示育亨宾、毛喉素和染料木素的示意性分子结构。
图25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育亨宾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且标为“B5028”。
图25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毛喉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且标为“B5028”。
图25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且标为“B5028”。
图26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育亨宾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39,且标为“B5053”。
图26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毛喉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39,且标为“B5053”。
图26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39,且标为“B5053”。
图27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41,且标为“AAL”。
图27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42,且标为“AAT”。
图28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育亨宾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7,且标为“B7001”。
图28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毛喉素(标记为“FK”)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7,且标为“B7001”。
图28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27,且标为“B7001”。
图29A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育亨宾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58,且标为“B7002”。
图29B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毛喉素(标记为“FK”)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58,且标为“B7002”。
图29C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掺合物58,且标为“B7002”。
图30A展示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育亨宾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茴香油。
图30B展示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毛喉素(标记为“FK”)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茴香油。
图30C展示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所述曲线对应于含有以下的组合物:1)单独测试组合物、和2)染料木素与所述测试组合物的混合物。测试组合物是茴香油。
图31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其中对应于含有吡虫啉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曲线由三角形指示,对应于含有单独百里香油的组合物的曲线由圆圈指示,且对应于含有单独吡虫啉的组合物的曲线由正方形指示。
图32展示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其中对应于含有氟嘧菌酯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曲线由三角形指示,对应于含有单独百里香油的组合物的曲线由正方形指示,且对应于含有单独氟嘧菌酯的组合物的曲线由圆圈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许多先前已知且商业化的具有足够适用的杀有害生物活性的产品对哺乳动物、鱼、家禽或其它非目标物种也具有毒性或有害效应。举例来说,诸如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的常见杀虫剂抑制各种动物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已知杀虫脒(chlordimeform)和有关甲脒作用于昆虫章鱼胺受体,但由于脊椎动物心脏中毒潜在性和动物致癌性以及对不同昆虫的不同效应,已从市场上退出。
然而,许多农药的有害效应可通过减少施用于特定区域来达到所需结果的农药量来减轻。这一减少可通过组合杀有害生物化合物或产品与所选活性成分来达到。这些活性成分可包含例如植物精油等。所选活性成分与所选杀有害生物化合物或产品的组合可降低达到净效率所需的农药浓度,且延长现有合成农药的有效期。
提供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详情。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这一文献中所提供的信息后将显而易见对这一文献中所述的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的修改。主要为了清楚地了解而提供这一文献中所提供的信息和尤其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定详情,且应从其中了解到无不必要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筛选具有有害生物防治潜力的组合物的方法,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组合物,和使用这些组合物的方法。
如本文中所使用,“有害生物”意为可能需要控制存在的任何生物体。有害生物可包括例如细菌、绦虫、真菌、昆虫、线虫、寄生虫、植物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杀有害生物”意为例如抗细菌、抗真菌、抗寄生虫、除草、杀昆虫等。
此外,应答第二信使依赖性蛋白激酶与G蛋白偶合受体激酶(GRK)的磷酸化的G蛋白解偶合导致GPCR脱敏。GRK介导的受体磷酸化促进β-抑制蛋白的结合,所述β-抑制蛋白除了使受体与杂三聚G蛋白解偶合外,也靶向许多GPCR以在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中内化。β-抑制蛋白通过促进受体脱敏与内化而在调节GPCR反应性中起双重作用。
在脱敏后,可使GPCR复敏。认为GPCR与内涵体螯合是使经GRK磷酸化的受体脱磷酸和复敏的机制。证实β-抑制蛋白为GPCR转运分子(trafficking molecule)表明β-抑制蛋白可为用于GPCR复敏的决定因素。然而,其它细胞组分在脱敏和复敏(D/R)过程中也起关键作用,包括例如GRK、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因子(NSF)、网格蛋白衔接蛋白(AP-2蛋白)、蛋白磷酸酶、网格蛋白等。除了这些分子,例如内涵体、溶酶体等其它部分也影响D/R过程。D/R循环的这些各种组分提供机会破坏或改变GPCR对于细胞外刺激的“可用性”,且因此减弱或增强那些细胞外刺激对目标生物体的效应。例如通过抑制复敏过程等所实现的减弱可限制细胞外刺激(例如UV暴露、毒素等)对GPCR信号传导过程的效应。例如通过抑制脱敏过程等所实现的增强信号级联可增加细胞外刺激(例如药物、杀昆虫剂等)对GPCR信号传导过程的效应。
GPCR信号传导过程的组分已成为重要研究目标;破坏本发明的信号传导过程的机会和标靶有很多。G蛋白信号传导的组分的论述在以下文献中提供:余(Yu)(2006)构巢曲霉的杂三聚G蛋白信号传导和RGS(Heterotrimeric G protein signaling and RGSs in Aspergillus nidulans),微生物杂志(J Microbiol)44:145-154;董(Dong)(2007)调节G蛋白偶合受体出口转运(Regul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export trafficking),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Biochim Biophys Acta)1768:853-870;火田(Nakahata)(2007)通过结合蛋白来调节G蛋白偶合受体功能(Regul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 by Its Binding Proteins),药学杂志(Yakugaku Zasshi)127:3-14;杨(Yang)(2006)G蛋白偶合受体激酶的调节和功能的机制(Mechanisms of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 Gastroenterol)12:7753-7757;马(Ma)(2007)β-抑制蛋白信号传导和调节转录(Beta-arrestin signaling and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细胞科学杂志(J Cell Sci)120:213-218;纽(New)(2007)介导细胞周期进程的G蛋白偶合受体调节的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progression),分子信号传导杂志(J Mol Signaling)2:2-16;克拉斯(Klasse)(2008)腺苷受体的内化和脱敏(Internalization and desensitization of adenosine receptors),嘌呤信号传导(Purinergic Signalling)4:21-37;斯图尔特(Stewart)(2007)作为假定蛋白激酶C的磷酸酶C-eta酶和神经元与神经内分泌组织中的Ca2+信号传导组分(Phospholipase C-eta Enzymes as Putative Protein Kinase C and Ca2+Signalling Components in Neuronal and Neuroendocrine Tissues),神经内分泌学(Neuroendocrinology)86:243-248;徐(Xu)(2007)G蛋白偶合受体转运的调节(Regul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trafficking),生理学报(Acta Physiol)190:39-45;沃尔夫(Wolfe)(2007)G蛋白偶合受体内吞的网格蛋白依赖性机制(Clathrin-Dependent Mechanisms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Endocytosis),运输(Traffic)8:462-470;舒尔特(Schulte)(2007)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的新颖方面:实现特异性的不同方式(Novel aspects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ignalling-different ways to achieve specificity),生理学报(Acta Physiol)190:33-38;德加麦罗斯(Torrecilla)(2006)G蛋白偶合受体的合作共价修饰(Co-ordinated covalent modification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当代药物设计(Curr Pharm Des)12:1797-1808;奈泽(Neitzel)(2006)决定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的选择性RGS蛋白调节的细胞机制(Cellular mechanisms that determine selective RGS protein regul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肖明细胞生物学发展(Semin Cell Dev Biol)17:383-389;佐藤(Sato)(2006)G蛋白的辅助蛋白:信号传导中的搭配物(Accessory proteins for G proteins;partners in signaling),药理学与毒理学年评(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46:151-187;阿帕特-库林(Appert-Collin)(2006)通过a-激酶锚定蛋白调节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Regul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by 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s),受体信号转导研究(Recept Signal Transduct Res)26:631-46;普雷蒙(Premont)(2007)G蛋白偶合受体激酶和抑制蛋白的生理学作用(Physiological roles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 and arrestins),生理学年评(Annu Rev Physiol)69:511-534;斯马克(Smrcka)(2008)G蛋白βγ亚单位: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的中枢介体(G protein beta gamma subunits:Central mediators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细胞分子生命科学(Cell Mol Life Sci)65:2191-2214;格兰迪(Grandy)(2007)微量胺相关受体1:家族原型还是反传统?(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Family archetype or iconoclast?),药物治疗(Pharmacol Ther)116:355-390;吉耳克里斯特(Gilchrist)(2007)G蛋白偶合受体药理学:检验理论与证据之间的边缘(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pharmacology:examining the edges between theory and proof),药物发现与发展新见(Curr Opin Drug Discov Devel)10:446-451;武石(Takeishi)(2007)二酰基甘油激酶在细胞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用于心肌肥大的新调节剂(Role of diacylglycerol kinase in cellular regulatory processes:a new regulator for cariomyocyte hypertrophy),药物治疗(Pharmacol Ther)115:352-359;道尔林普(Dalrymple)(2008)G蛋白偶合受体二聚体:功能性结果、病况和药物标靶(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dimers:functional consequences,disease states and drug targets),药物治疗(Pharmacol Ther)118:359-371;尤拉多-普优(Jurado-Pueyo)(2008)G蛋白下游的GRK2依赖性脱敏(GRK2-dependent desensitization downstream of G proteins),信号转导研究进展(Recept Signal Transduct Res)28:59-70;米里根(Milligan)(1998)g蛋白偶合受体信号传导和调节的新方面(New aspects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ignalling and regulation),内分泌学和新陈代谢趋势(Trends Endocrinol Metab)9:13-19。关于GPCR信号传导、循环、调节等的机制和组分的揭示内容,上述每一文献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通过改变或破坏由GPCR作用引发的各种信号级联来破坏或改变GPCR D/R的方法。某些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破坏或改变GPCR D/R,包括例如施用含有活性剂(例如精油等)的组合物。
组合物的筛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筛选有害生物防治潜力的方法可靶向昆虫嗅觉受体蛋白分子。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筛选有害生物防治潜力的方法可靶向昆虫嗅觉受体蛋白。昆虫嗅觉系统包括超过60种已鉴别出的嗅觉受体。这些受体一般是G蛋白偶合受体(GPCR)大家族的成员。
如本文中所使用,“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实体,其可结合于特异性分子(配体),例如神经递质、激素等,并且引发对所述配体的细胞反应。受体蛋白行为的配体诱导性变化会导致构成配体生物作用的生理变化。
根据本发明,诸如G蛋白偶合受体的受体可基于受体与活性成分的结合亲和力来分类。这也可以活性成分对于受体的结合亲和力表示。活性成分对于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或受体对于活性成分的结合亲和力可根据本文所揭示的方法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测量。如本发明中所使用,“低”亲和力指示需要相对于受体为高浓度的活性成分以最大限度地占据受体的结合位点并引发生理反应,而“高”亲和力指示相对于受体为低浓度的活性成分足以最大限度地占据受体的结合位点并引发生理反应。“高”亲和力可相当于例如比有效引发生理反应的受体浓度小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级的活性成分浓度,而“低”亲和力可相当于比有效引发生理反应的受体浓度大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级的活性成分浓度。
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体内,嗅觉受体位于蝇头部的两对附肢中。果蝇(Drosophila)化学受体的家族包括约62种气味受体(Or)和68种味觉受体(Gr)蛋白,其由通过替代性拼接的约60种Or和60种Gr基因的家族编码。这些受体蛋白中的一些蛋白已在功能上进行表征,同时其它蛋白已通过与其它序列的序列同源性来鉴别,但尚未充分表征。其它昆虫具有类似嗅觉受体蛋白。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筛选或昆虫防治方法靶向的昆虫嗅觉受体蛋白是酪胺受体(TyR)。在其它实施例中,昆虫嗅觉受体蛋白是昆虫嗅觉受体蛋白Or83b或Or43a。在其它实施例中,靶向蛋白可为任一种昆虫嗅觉蛋白受体。
另外,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靶向昆虫嗅觉受体级联的其它组分以鉴别有用的昆虫防治化合物。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靶向的示范性昆虫嗅觉级联组分包括(但不限于)血清素受体、Or22a、Or22b、Gr5a、Gr21a、Gr61a、β-抑制蛋白受体、GRK2受体和酪胺β-羟化酶受体等。
参考图1,鉴别有效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的示范性筛选方法可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表达所关注受体(例如生物胺受体,诸如TyR或章鱼胺受体)的经转染细胞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离的表达所关注受体的细胞膜可用于竞争性结合测定中。可使用全细胞研究应答用测试组合物处理的受体下游的信号传导变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原核和真核细胞,包括例如细菌细胞、酵母细胞、真菌细胞、昆虫细胞、线虫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合适的动物细胞可包括例如HEK细胞、海拉细胞(HeLa cell)、COS细胞、U20S细胞、CHO-K1细胞、各种主要哺乳动物细胞等。可使用表达一种或一种以上含有抑制蛋白与标记分子(例如在整个组织中、特定器官或组织类型中等)的结合物的动物模型。
昆虫防治活性的潜力可通过测量测试组合物对于表达TyrR、Or83b和/或Or43a的细胞系内受体的亲和力来鉴别。昆虫防治活性的潜力也可通过在用测试组合物处理后测量表达TyrR、Or83b和/或Or43a的细胞系内的细胞内cAMP和/或Ca2+变化来鉴别。TyrR、Or 83b受体和Or 43a受体的基因序列在各种昆虫物种之间具有实质相似性。因此,可使用表达这些受体的果蝇施奈德(Drosophila Schneider)细胞系来筛选在各种昆虫物种中具有昆虫防治活性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用于杀有害生物用途的组合物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提供表达TyR的细胞且使其与测试化合物接触。测量所述化合物的受体结合亲和力。测量至少一种选自以下参数的参数:细胞内cAMP水平和细胞内Ca2+水平。鉴别用于组合物的第一化合物,其能够改变至少一种参数,且对于TyR具有高受体结合亲和力;和鉴别用于组合物的第二化合物,其能够改变至少一种参数,且对于TyR具有低受体结合亲和力。选择包括第一和第二化合物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包括第一和第二化合物且显示抗寄生虫效应超过任一种化合物单独使用时的抗寄生虫效应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用的细胞可为能够用TyR转染并表达TyR的任何细胞。细胞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昆虫细胞,诸如果蝇施奈德细胞、果蝇施奈德2细胞(S2细胞)和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例如Sf9或Sf21);或哺乳动物细胞,诸如人类胚肾细胞(HEK-293细胞)、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COS-7细胞)、海拉细胞和人类角化细胞(HaCaT细胞)。
TyrR可为全长TyrR、TyrR的功能性片段或TyrR的功能性变异体。TyrR的功能性片段是与参照多肽(即全长TyrR)相比缺失氨基酸残基、但其余氨基酸序列保留参照多肽对于酪胺的结合亲和力的TyrR。TyrR的功能性变异体是保留参照多肽对于酪胺的结合亲和力的具有氨基酸插入、氨基酸缺失或保守性氨基酸取代的TyrR。“保守性氨基酸取代”是用功能上类似的残基取代氨基酸残基。保守性取代的实例可包括例如用一个非极性(疏水性)残基(诸如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或甲硫氨酸)取代另一个非极性(疏水性)残基;用一个极性(亲水性)残基取代另一个极性(亲水性)残基,诸如精氨酸与赖氨酸之间、谷氨酰胺与天冬酰胺之间、甘氨酸与丝氨酸之间;用一个碱性残基(诸如赖氨酸、精氨酸或组氨酸)取代另一个碱性残基;用一个酸性残基(诸如天冬氨酸或谷氨酸)取代另一个酸性残基等。保守性氨基酸取代也可包括用以化学方式衍生的残基置换残基,但是所得多肽保留参照多肽对于酪胺的结合亲和力。TyrR的实例可包括例如:TyrR,诸如黑腹果蝇TyrR(基因库(GENBANK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21
)登录号(GAN)CAA38565)、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TyrR(GAN:Q25321)、其它无脊椎动物的TyrR、线虫的TyrR等。
示范性筛选方法可包括“阳性”筛选,其中例如选择结合所关注受体的组合物。示范性筛选方法可包括“阴性”筛选,其中例如丢弃结合所关注受体的组合物。一种示范性方法可包括:选择结合TyR的组合物。另一种示范性方法可包括:选择结合TyR但不结合章鱼胺受体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组合物的功效可通过利用昆虫进行研究来确定。举例来说,用于驱除昆虫的测试组合物的功效可使用使昆虫接触测试组合物的控制实验来研究。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组合物对昆虫的毒性可使用使昆虫接触测试组合物的控制实验来研究。
筛选组合物昆虫防治活性的方法在以下申请案中阐述,所述申请案每一者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美国申请案10/832,022,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美国申请案11/086,615,名为与章鱼胺受体有关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RELATED TO THE OCTOPAMINE RECEPTOR);美国申请案11/365,426,名为涉及酪胺受体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INVOLVING THE TYRAMINE RECEPTOR);和美国申请案11/870,385,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组合物。本发明的包括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组合物的实施例可包括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品或产品。本发明的包括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组合物的实施例可包括活性剂。
在本发明的包括活性剂的实施例中,所述活性剂可为例如可对昆虫具有生物学影响的药剂,例如化学品、化合物等。在本发明的包括活性剂的实施例中,所述活性剂可为例如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精油等。所述植物精油在组合时可具有协同效应。实施例也可包括不挥发性油,其通常是非挥发性、无香味植物油。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组合物可由通常认为安全的(GRAS)化合物构成。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品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种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品可选自例如表1中所示的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品等。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4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5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6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7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8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91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例如以下的化合物:阿维菌素、丙烯除虫菊酯、香茅油、IR3535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292
(3-[N-丁基-N-乙酰基]-氨基丙酸乙酯)、甲基壬基酮、甲氧苄氟菊酯(metofluthrin)、印度楝树油、荆芥内酯(nepetalactone)、柠檬桉油、氯菊酯、埃卡瑞丁(picaridin)、对薄荷烷3,8二醇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昆虫防治化学品、和至少一种植物来源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含有植物来源化合物的掺合物。参看图2,植物来源化合物(诸如植物精油)可结合某些生物胺受体,导致下游信号传导,从而影响某些生理反应。参看图3,诸如溴氰菊酯(DM)的昆虫防治化学品也会影响下游信号传导。如图2和3中所示,植物来源化合物或掺合物和昆虫防治化学品以不同方式活化信号传导。
在包括昆虫防治化学品的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防治化学品可包括例如来自下表中所列的种类的任何昆虫防治化学品: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0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1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2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3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昆虫防治化学品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例如有机磷酸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肼基甲酸酯化合物、新烟碱类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恶二嗪化合物、哒嗪酮化合物、拟除虫菊酯、四嗪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有机磷酸酯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磷酸酯化合物可为例如谷硫磷、毒死蜱、二嗪农、乐果、杀扑磷、亚胺硫磷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可为例如灭多威、杀线威、西维因、伐虫脒(formetanate)、噻螨酮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肼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肼基甲酸酯化合物可为例如联苯肼酯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新烟碱类化合物可为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啉(thiacloprid)、噻虫嗪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有机氯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氯化合物可为例如硫丹、三氯杀螨醇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锡化合物可为例如苯丙锡(hexakis)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恶二嗪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恶二嗪化合物可为例如茚虫威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哒嗪酮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哒嗪酮化合物可为例如哒螨灵(pyridaben)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拟除虫菊酯的实施例中,所述拟除虫菊酯可为例如顺式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四嗪化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四嗪化合物可为例如四螨嗪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昆虫防治产品;和至少一种植物来源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含有植物来源化合物的掺合物。所述至少一种昆虫防治产品可选自例如表4中所示的昆虫防治产品等。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4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5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6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7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8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39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0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1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2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3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4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6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7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8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49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501
  VERTIMEC   除虫菌素  氯化物通道活化剂
  VEXTER 300EC   毒死蜱  有机磷酸酯
  VINDEX PLUS   稻丰散
  VISOCOL 50WP   氯硝柳胺
  VITALBLUE 85WP   氯氧化铜  铜
  VITIGRAN BLUE 58WP   氯氧化铜  铜
  VITIGRAN BLUE 58WP   氯氧化铜  铜
  VONDOZEB 42SC   代森锰锌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VONDOZEB 75DF   代森锰锌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VONDOZEB L   代森锰
  VONDOZEB PLUS   代森锰锌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WALLOP 70WP   氯硝柳胺
  WARRIOR 31.5   毒死蜱+BPMC  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
  WAZARY 10FL   氰戊菊酯  拟除虫菊酯
  WAZARY 10FL   氰戊菊酯  拟除虫菊酯
  WEAPON 5EC   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WEDKILL 2,4-D   2,4-D IBE  氯苯氧基化合物
  WEEDER 60EC   丁草胺  混杂物
  WEEDTROL 40EC   2,4-D IBE  氯苯氧基化合物
  WEISER阿特拉津80WP   阿特拉津  1,3,5-三嗪
  WEISSER阿特拉津80WP   阿特拉津  1,3,5-三嗪
  WEISSER氯氰菊酯5EC   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WHIP-S 120EW   精恶唑禾草灵
  WHIP-S 75EW   精恶唑禾草灵
  WINNER 5EC   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WIPER 5EC   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WOLMAN CCA-C   铜、铬、砷(CCA)
  XENTARI WDG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植物来源
  X-PHOS 20EC   毒死蜱  有机磷酸酯
  X-PHOS 40EC   毒死蜱  有机磷酸酯
  X-RAT 1%P   华法林
  XTRAGRO 10LS   乙烯利
  XTRAGRO 240PGR   乙烯利
  XTRAGRO 480PGR   乙烯利
  ZACARB 85WP   西维因  氨基甲酸酯
  ZACK 50WP   MIPC
  ZECTRIC 6%丸剂   四聚乙醛
  ZEPHYR   除虫菌素  氯化物通道活化剂
  磷化锌80DP   磷化锌
  ZOOM 5EC   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基于生物学的杀昆虫剂,例如阿维菌素、来源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iensis)的蛋白质和/或孢子、多杀菌素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例如乙螨唑、甲氧虫酰肼、百利普芬(pyriproxyfen)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油,例如“特级油”、“高度精制油”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至少一种信息素,例如苹果蠹蛾(Codling moth)信息素、东方果蛾(Oriental fruit moth)信息素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除草化学品或产品。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除草化学品可包括例如酰胺除草剂、酰苯胺除草剂、芳基丙氨酸除草剂、乙酰氯苯胺除草剂、磺酰苯胺除草剂、磺酰胺除草剂、硫代酰胺除草剂、抗生素除草剂、芳香族酸除草剂、苯甲酸除草剂、嘧啶基氧基苯甲酸除草剂、嘧啶基硫代苯甲酸除草剂、邻苯二甲酸除草剂、吡啶甲酸除草剂、喹啉甲酸除草剂、含砷除草剂、苯甲酰基环己二酮除草剂、苯并呋喃基烷基磺酸酯除草剂、苯并噻唑除草剂、氨基甲酸酯除草剂、苯基氨基甲酸酯除草剂、环己烯肟除草剂、环丙基异噁唑除草剂、二甲酰亚胺除草剂、二硝基苯胺除草剂、二硝基苯酚除草剂、二苯醚除草剂、硝基苯基醚除草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除草剂、卤化脂肪族除草剂、咪唑啉酮除草剂、无机除草剂、腈除草剂、有机磷除草剂、噁二唑酮除草剂、苯氧基除草剂、苯氧基乙酸除草剂、苯氧基丁酸除草剂、苯氧基丙酸除草剂、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除草剂、苯二胺除草剂、吡唑除草剂、苯甲酰基吡唑除草剂、苯基吡唑除草剂、哒嗪除草剂、哒嗪酮除草剂、吡啶除草剂、嘧啶二胺除草剂、季铵除草剂、硫代氨基甲酸酯除草剂、硫代碳酸酯除草剂、硫脲除草剂、三嗪除草剂、氯三嗪除草剂、甲氧基三嗪除草剂、甲基硫代三嗪除草剂、三嗪酮除草剂、三唑除草剂、三唑并嘧啶除草剂、尿嘧啶除草剂、脲除草剂、苯基脲除草剂、磺酰脲除草剂、嘧啶基磺酰脲除草剂、三嗪基磺酰脲除草剂、噻二唑基脲除草剂、未分类除草剂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杀真菌化学品或产品。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杀真菌化学品可包括例如脂肪族氮杀真菌剂、酰胺杀真菌剂、酰基氨基酸杀真菌剂、酰苯胺杀真菌剂、苯甲酰苯胺杀真菌剂、糠苯胺杀真菌剂磺酰苯胺杀真菌剂、苯甲酰胺杀真菌剂、糠酰胺杀真菌剂、苯磺酰胺杀真菌剂、磺酰胺杀真菌剂、缬胺酰胺杀真菌剂、抗生素杀真菌剂、嗜球果伞素杀真菌剂、芳香族杀真菌剂、苯并咪唑杀真菌剂、苯并咪唑前体杀真菌剂、苯并噻唑杀真菌剂、桥式二苯基杀真菌剂、氨基甲酸酯杀真菌剂、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酯杀真菌剂、苯基氨基甲酸酯杀真菌剂、康唑(conazole)杀真菌剂、铜杀真菌剂、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二氯苯基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邻苯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二硝基苯酚杀真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杀真菌剂、咪唑杀真菌剂、无机杀真菌剂、汞杀真菌剂、吗啉杀真菌剂、有机磷杀真菌剂、有机锡杀真菌剂、萎锈灵(oxathin)杀真菌剂、噁唑杀真菌剂、聚硫化物杀真菌剂、吡唑杀真菌剂、吡啶杀真菌剂、嘧啶杀真菌剂、吡咯杀真菌剂、喹啉杀真菌剂、醌杀真菌剂、喹喏啉杀真菌剂、噻唑杀真菌剂、噻唑烷杀真菌剂、硫代氨基甲酸酯杀真菌剂、噻吩杀真菌剂、三嗪杀真菌剂、三唑杀真菌剂、脲杀真菌剂、未分类杀真菌剂等。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植物来源化合物或化学品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种植物来源化合物或化学品可包括例如表4中所列的任一种化合物或化学品等:
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其它植物来源化合物和化学品在以下申请案中陈述,所述申请案每一者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美国申请案10/832,022,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美国申请案11/086,615,名为与章鱼胺受体有关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RELATED TO THE OCTOPAMINE RECEPTOR);美国申请案11/365,426,名为涉及酪胺受体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INVOLVING THE TYRAMINE RECEPTOR);和美国申请案11/870,385,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包括天然存在形式或合成形式的化合物。举例来说,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包括可购得的合成白柠檬油。在某些示范性组合物中,可能需要包括称为符合食用化学品法典(Food Chemical Codex,FCC)的化合物,例如香叶醇Fine FCC或四氢沉香醇FCC,所述化合物也可购得。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含有植物来源化合物的掺合物的实施例中,可使用例如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气相色谱法等测试所述植物来源化合物的精确化学组成。
术语“约”的意思是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测出的特定值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这将部分视如何测量或测定所述值,即测量系统的限度,即特定目的(诸如医药调配物)所需的精确度而定。举例来说,“约”的意思可为在所属领域中每次实践在1个或1个以上标准偏差内。或者,“约”的意思可为至多特定值的20%、优选地至多特定值的10%、更优选地至多特定值的5%且更优选地至多特定值的1%的范围。或者,尤其关于生物系统或过程,术语的意思可为在值的一定数量级内,优选地在值的5倍内,且更优选地在值的2倍内。当申请案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特定值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假定术语“约”的意思是所述特定值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实质上”的意思是至少约80%,优选地至少约90%,更优选地至少约99%,例如至少约99.9%。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实质上”的意思可为全部或约100%。
在本发明的包括至少一种含有植物来源化合物的掺合物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种含有化合物的掺合物可包括至少两种化合物。举例来说,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含有化合物的掺合物可包括LFO和黑籽油(BSO)。
其它示范性实施例包括2008年7月24日公开的WIPO公开案第WO/2008/088827号的第71-120页上所述的含有化合物的掺合物。
在组合物包括LFO的某些实施例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如下化合物可取代LFO:四氢沉香醇、乙基沉香醇、天芥菜精(Heliotropine)、二氢茉莉酮酸甲酯(Hedion)、氢化松香酸甲酯(Hercolyn D)和柠檬酸三乙酯。在组合物包括LFO的某些实施例中,以下化合物的掺合物可取代LFO:肉豆蔻酸异丙酯、四氢沉香醇FCC、沉香醇、香叶醇FineFCC、胡椒醛(醛)和香兰素。
在组合物包括LFO的某些实施例中,以下化合物的掺合物可取代LFO:肉豆蔻酸异丙酯、四氢沉香醇、沉香醇、香叶醇、胡椒醛(醛)、香兰素、水杨酸甲酯和D-柠檬烯。
在组合物包括BSO的某些实施例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如下化合物可取代BSO:α-侧柏烯:α-蒎烯;β-蒎烯;对异丙基甲苯;柠檬烯;和叔丁基-对苯醌。
在组合物包括百里香油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如下化合物可取代百里香油:百里酚、α-侧柏酮;α-蒎烯、莰烯、β-蒎烯、对异丙基甲苯、α-萜品烯、沉香醇、冰片、β-石竹烯和香芹酚。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示范性组合物的化合物可从商业来源获得。
在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包括各具有约60%、65%、70%、75%、80%、85%、90%或95%纯度的化合物。举例来说,在包括香叶醇的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包括纯度为至少约60%、85%或95%的香叶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包括特定类型的香叶醇。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可包括:香叶醇60、香叶醇85或香叶醇95。当以香叶醇60、香叶醇85或香叶醇95形式获得香叶醇时,油中的40%、15%或5%可为橙花醇(Nerol)。橙花醇是单萜烯(C10H18O),其可从玫瑰油、橙花油和熏衣草油中提取。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所述调配物中常用的所属领域公认的成分。这些成分可包括例如消泡剂、抗微生物剂、抗氧化剂、抗再沉积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酶、脂肪、荧光物质、杀真菌剂、助水溶物、保湿剂、光学增亮剂、香料载剂、香料、防腐剂、蛋白质、硅酮、土壤释放剂、增溶剂、糖衍生物、遮光剂、表面活性剂、维生素蜡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含有其它佐剂或调节剂,诸如一种或一种以上治疗或美容活性成分。适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示范性治疗或美容活性成分可包括例如杀真菌剂、遮光剂、防晒剂、维生素、鞣剂、植物提取物、消炎剂、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类视色素、α-羟基酸、润肤剂、消毒剂、抗生素、抗细菌剂、抗组织胺剂等,并且含量可有效达到所需的治疗或美容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组合物可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可充当抗氧化剂的物质,诸如还原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充当抗氧化剂的合适物质可包括例如:乙酰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叔丁基氢醌、半胱氨酸、二戊基氢醌、异抗坏血酸、阿魏酸(ferulic acid)、氢醌、对羟基茴香醚、硫酸羟胺、抗坏血酸镁、抗坏血酸磷酸酯镁、奥克立林(octocrylene)、间苯三酚、磷酸抗坏血酸酯生育酚酯钾、亚硫酸钾、芸香苷、抗坏血酸钠、亚硫酸钠、巯基乙酸钠(sodium thloglycolate)、硫二甘醇、硫二甘醇酰胺、巯基乙酸、硫代水杨酸、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生育酚亚油酸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可充当螯合剂的物质以与金属离子络合。这一作用可有助于使金属离子失活以用于防止其对调配组合物的稳定性或外观的不良影响。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螯合剂可包括例如氨基三亚甲基膦酸、β-丙氨酸乙酰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柠檬酸、环糊精、环己二胺四乙酸、柠檬酸二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氮杂环庚烷二膦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焦磷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葡糖酸、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甲基环糊精、三磷酸五钾、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三磷酸五钠、喷替酸(pentetic acid)、植酸、柠檬酸钾、葡糖酸钾、柠檬酸钠、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钠、二羟基乙基甘氨酸钠、葡糖酸钠、偏磷酸钠、偏硅酸钠、植酸钠、三乙醇胺(“TEA”)-EDTA、TEA-多磷酸盐、四羟基丙基乙二胺、焦磷酸四钾、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焦磷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钾、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磷酸三钠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可充当保湿剂的物质。将保湿剂添加到组合物中以延缓使用期间的水分损失,一般通过其中存在吸湿性物质来实现所述效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化合物可占组合物的重量比(wt/wt%)或体积比(vol/vol%)为约1%到约99%。举例来说,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物包含约2%α-蒎烯和约98%D-柠檬烯。如本文中所使用,化合物的重量或体积百分比量应理解为提及化合物的相对量。因此,举例来说,包括7%沉香醇、35%百里酚、4%α-蒎烯、30%对异丙基甲苯和24%大豆油(vol/vol%)的组合物可被认为包括分别7∶35∶4∶30∶24比率的沉香醇、百里酚、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和大豆油(以体积计)。因此,如果从组合物中除去一种化合物,或将其它化合物或其它成分添加到组合物中,那么预期其余化合物可以相同相对量提供。举例来说,如果从示范性组合物中除去大豆油,那么所得组合物将包括分别7∶35∶4∶40的沉香醇、百里酚、α-蒎烯和对异丙基甲苯(以体积计)。这种所得组合物将包括9.21%沉香醇、46.05%百里酚、5.26%α-蒎烯和39.48%对异丙基甲苯(vol/vol%)。另举一例,如果将红花油添加到初始组合物中,得到含有40%(vol/vol)红花油的最终组合物,那么所得组合物将包括4.2%沉香醇、21%百里酚、2.4%α-蒎烯、18%对异丙基甲苯、14.4%大豆油和40%红花油(vol/vol%)。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基于物质的已知或实测比重,容易将体积百分比转换成重量百分比。
令人惊讶的是,通过组合某些昆虫防治化学品和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掺合物,可增强所得组合物的昆虫防治活性,即当组合特定化学品和特定化合物时,达到对昆虫防治活性的协同效应。换句话说,与单独使用各化学品或化合物相比,包括至少一种化学品与至少一种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含有化合物的掺合物的某些组合的组合物可具有增强的昆虫防治能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协同作用”可以指与单独一种活性成分的效应相比,或与减去至少一种成分的完整组合的效应相比,在至少两种成分的组合中可测量效应的任何实质增强。协同作用是成分组合的特别特征,且超过仅归因于例如任何成分随机组合的累加效应的任何增强背景水平。效应包括(但不限于):组合物的驱除效应;组合物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细胞信息或细胞信号(例如钙、环状AMP等)的干扰;和分子标靶的活性或下游效应的减弱。
在各种实施例中,实质增强可以协同作用系数表示,其中所述系数是完整掺合物的实测效应除以比较组合物(通常是完整掺合物中存在的单一成分或成分亚群)的效应的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针对完整掺合物和比较组合物的浓度差来调整协同作用系数。
协同作用系数可如下计算。活性比(R)可如下通过将组合物的效应%(AB)除以比较组合物的效应%(Xn)来计算:
R=AB/Xn                        公式1。
浓度调整因数(F)可如下基于组合物中比较组合物的浓度(Cn)(即%(wt/wt)或%(vol/vol))来计算:
F=100/Cn                       公式2。
接着协同作用系数(S)可如下通过活性比(R)与浓度调整因数(F)相乘来计算:
S=(R)(F)                       公式3。
因此,协同作用系数(S)也可如下计算:
S=[(AB/Xn)(100)]/Cn            公式4。
在公式4中,AB表示为掺合物的效应%,Xn表示为比较组合物的效应%(Xn),且Cn表示为掺合物中比较组合物的浓度%(wt/wt)或%(vol/vo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协同作用系数1.1、1.2、1.3、1.4或1.5可为实质的且合乎商业需要。在其它实施例中,协同作用系数可为约1.6到约5,包括(但不限于)1.8、2.0、2.5、3.0、3.5、4.0和4.5。在其它实施例中,协同作用系数可为约5到50,包括(但不限于)10、15、20、25、30、35、40和45。在其它实施例中,协同作用系数可为约50到约500或更大,包括(但不限于)50、75、100、125、150、200、250、300、350、400和450。任何超过500的协同作用系数也涵盖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假定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可见广泛范围的协同作用,应明确注意,协同作用系数可描述为“大于”特定数且因此不一定限于在具有数值下限和上限的范围界限内。同样,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明确排除某些低协同作用系数或范围的下限。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同作用可表述为“大于”构成所述实施例的协同作用下限的特定数。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同作用系数等于或大于25;在所述实施例中,明确地排除所有低于25的协同作用系数,即使是实质的。
可通过比较至少一种化学品和至少一种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含有化合物的掺合物的特定组合的效应与个别化学品和化合物的效应来测试含有某些化学品与化合物的组合的组合物对昆虫防治活性的协同效应。其它与进行协同作用测定有关的信息可见于本文献中所述的实例中。
可用于测定特定组合物的协同效应的示范性方法在以下申请案中阐述,所述申请案每一者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美国申请案10/832,022,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美国申请案11/086,615,名为与章鱼胺受体有关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RELATED TO THE OCTOPAMINE RECEPTOR);美国申请案11/365,426,名为涉及酪胺受体的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INVOLVING THE TYRAMINE RECEPTOR);和美国申请案11/870,385,名为用于防治昆虫的组合物和方法(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组合物相关的协同作用或协同效应可使用类似于S.R.科尔比(Colby,S.R.),“计算除草剂组合的协同和拮抗反应(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杂草(Weeds)(1967)15:1,第20-22页中所述的那些计算来测定,所述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在这点上,以下公式可用于表示包括两种化合物(化合物X和化合物Y)的组合物的预期效应%(E):
E=X+Y-(X*Y/100)                        公式5。
在公式5中,X是组合物中化合物X的实测实际效应%,且Y是组合物中化合物Y的实测实际效应%。接着将组合物的预期效应%(E)与组合物的实测实际效应%(A)比较。若实测实际效应%(A)与通过所述公式计算的预期效应%(E)不同,那么差异是归因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因此,当A>E时,组合物具有协同作用(化合物的正相互作用)。此外,当A<E时,存在负相互作用(拮抗作用)。
公式5可进行扩展以说明组合物中的诸多化合物;然而,因为其扩展而变得更复杂,如对于包括三种化合物(化合物X、化合物Y和化合物Z)的组合物通过以下公式所说明:
E=X+Y+Z-((XY+XZ+YZ)/100)+(X*Y*Z/10000)        公式6。
适应含有诸多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易于使用的公式可通过改良公式5和6来提供。现将描述对所述公式的所述改良。当使用公式5和6时,将未处理的对照值(未用组合物或化合物处理)设定为100%,例如如果实测效应是所杀灭的目标寄生虫的量,那么对照值将设定为目标寄生虫的100%存活。在这点上,如果用化合物A处理导致目标寄生虫80%杀灭,那么用化合物A处理可认为导致20%存活或对照值的20%。以效应百分比表示的各值与以占对照组的百分比表示的各值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公式所示,其中E′是组合物的预期占对照组的%,Xn是组合物中个别化合物(化合物Xn)的实测实际效应%,Xn′是组合物中个别化合物的占对照组的%,并且A′是组合物的实际实测占对照组的%。
E=100-E′                公式7
Xn=100-Xn′              公式8
A=100-A′                公式9
通过用占对照组的百分比值取代公式5和6的效应百分比值,且进行改良以适应任何数目的化合物,提供以下公式来计算组合物的预期占对照组的%(E′):
E ′ ( Π i = 1 n X i ′ ) ÷ 100 n - 1 公式10。
根据公式10,通过将组合物的各化合物的实测实际占对照组的%值(Xn′)的乘积除以100n-1来计算组合物的预期占对照组的%(E′)。接着将组合物预期占对照组的%(E′)与组合物的实测实际占对照组的%(A′)比较。如果实测实际占对照组的%(A′)与通过公式1O计算出的预期占对照组的%(E′)不同,那么差异是归因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因此,当A′<E′时,组合物具有协同作用(化合物的正相互作用)。此外,当A′>E′时,存在负相互作用(拮抗作用)。
含有某些比率或相对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协同效应可通过比较含有化合物的特定组合物的杀有害生物效应与组合物的组分的杀有害生物效应来测试。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针对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组合物的方法。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当测试组合物对于不同GPCR具有GPCR脱敏抑制活性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当GPCR循环受到抑制而组合物自身不结合受体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脱敏指示可包括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减少,例如从质膜到细胞内部且返回质膜的GPCR再循环减少等。另一指示可为生物体体内的Ca2+级联或cAMP水平的GPCR调节活化的时段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针对间接GPCR复敏抑制活性筛选组合物的方法。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当测试组合物对于不同GPCR具有GPCR复敏抑制活性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间接GPCR复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当GPCR循环受到抑制而组合物自身不结合受体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间接GPCR复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复敏指示可包括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减少,例如从质膜到细胞内部且返回质膜的GPCR再循环减少等,或Ca2+或cAMP恢复到正常或静态水平。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针对非特异性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针对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GPCR的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测试组合物。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当测试组合物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GPCR的每一者都具有GPCR脱敏抑制活性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非受体特异性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可包括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减少,例如从质膜到细胞内部且返回质膜的GPCR再循环减少等。另一指示可为生物体体内的Ca2+级联或cAMP水平的GPCR调节活化的时段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种针对非特异性GPCR复敏抑制活性筛选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针对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GPCR的GPCR复敏抑制活性筛选测试组合物。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当测试组合物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GPCR的每一者都具有GPCR复敏抑制活性时,可显而易见测试组合物具有非受体特异性GPCR复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复敏抑制的指示可包括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减少,例如从质膜到细胞内部且返回质膜的GPCR再循环减少等。另一指示可为生物体体内的Ca2+级联或cAMP水平的GPCR调节活化的时段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使用一种细胞来针对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测试组合物。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可表达互不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GPCR以使得可使用检测方法来确定是否指示测试组合物对于不同GPCR的每一者都具有GPCR脱敏抑制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多孔形式来针对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测试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板的各孔可含有至少一种包括GPCR的细胞,且测定可包括向各孔中添加已知活化那种GPCR,由此影响细胞内Ca2+水平的量的化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添加到各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添加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后的各个时间点测试Ca2+水平。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测试细胞内Ca2+水平的时间点可延长到在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不存在下可见到Ca2+水平增加的时间点以后。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鉴别延长对GPCR的激动剂效应的化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评估cAMP水平以精确测量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对GPCR反应的效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多孔形式来针对间接GPCR脱敏抑制活性筛选测试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板的各孔可含有至少一种包括GPCR的细胞,且测定可包括向各孔中添加少于活化那种GPCR,由此影响细胞内Ca2+水平所需的量的化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添加到各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添加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后的各个时间点测试Ca2+水平。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测试细胞内Ca水平的时间点可延长到在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不存在下无法见到Ca水平增加的时间点以后。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鉴别增强对GPCR的激动剂效应的化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评估cAMP水平以精确测量至少一种测试化合物对GPCR反应的效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方法中所用的细胞也可包括至少一种包含标记分子和与所评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GPCR的GPCR脱敏路径相关的蛋白质的结合物。所述结合物可通过使用标记分子来指示测试组合物对于用于筛选所述测试组合物的各GPCR的GPCR脱敏抑制活性。结合物可包含例如抑制蛋白和标记分子、GPCR和标记分子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可包含抑制蛋白与标记分子的结合物以及GPCR与标记分子的结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需要激动剂来脱敏或经组成性脱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GPCR。一般来说,所述方法可包含使细胞暴露于例如测试组合物、用于第一GPCR的激动剂(当所述第一GPCR需要激动剂来脱敏时)和用于第二GPCR的激动剂(当所述第二GPCR需要激动剂来脱敏时)等,接着确定组合物是否对于第一GPCR和对于第二GPCR具有GPCR脱敏抑制活性。在所述实施例中,对于第一GPCR的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和对于第二GPCR的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可通过使用例如不同结合物来测定组合物对于不同GPCR的GPCR脱敏抑制活性等来区别。举例来说,细胞可包括包含第一GPCR和第一标记分子的第一结合物以及包含第二GPCR和第二标记分子的第二结合物。在所述实施例中,有可能使细胞同时或不同时暴露于测试组合物、用于第一GPCR的激动剂(如果脱敏需要)和用于第二GPCR的激动剂(如果脱敏需要),且确定组合物是否对于第一GPCR和第二GPCR具有GPCR脱敏抑制活性。
对于上述各项目/事件的检测可例如在一个时间点、经一段时间、为了进行比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点(例如在暴露于测试组合物之前和之后)等进行。GPCR脱敏抑制活性的指示可通过例如对暴露于测试组合物的细胞检测一个或一个以上上述项目或事件且将结果与对对照组细胞检测相同项目或事件所得的结果比较,通过将结果与预定值比较等来测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原核和真核细胞,包括例如细菌细胞、酵母细胞、真菌细胞、昆虫细胞、线虫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合适的动物细胞可包括例如HEK细胞、海拉细胞、COS细胞、U20S细胞、CHO-K1细胞、各种主要哺乳动物细胞等。可使用表达一种或一种以上含有抑制蛋白与标记分子(例如在整个组织中、在特定器官或组织类型中等)的结合物的动物模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至少一种表达例如已知GPCR、各种已知GPCR、未知GPCR、各种未知GPCR、经修饰的GPCR、各种经修饰的GPCR等的细胞。所述至少一种细胞可例如天然表达GPCR,可经基因改造成以不同表达水平表达GPCR,可经基因改造成诱导性表达GPCR等。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细胞可包含一种或一种以上含有标记分子和与GPCR脱敏路径相关的蛋白质的结合物。举例来说,一种或一种以上细胞可包含抑制蛋白与标记分子的结合物,或GPCR与标记分子的结合物等。
对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结合物形式使用的标记分子可包括例如可通过光谱、光化学、放射性、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比色、电学和光学方法(包括例如生物发光、磷光、荧光等)检测的分子。标记分子可为例如生物学相容分子等。合适的标记分子可包括例如放射性同位素、表位标记、亲和力标记、酶、荧光基团、化学发光基团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标记分子为光学可检测分子,包括例如光学可检测蛋白质,以使得其可以化学方式、以机械方式、以电学方式或以放射性方式激发以发射荧光、磷光或生物发光。光学可检测的标记分子可包括例如β-半乳糖苷酶、萤火虫荧光素酶、细菌荧光素酶、荧光素、德克萨斯红(Texas Red)、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结合若丹明(rhodamine)的抗体等。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可检测的标记分子可天生为荧光分子,诸如荧光蛋白,包括例如绿色荧光蛋白(GFP)等。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使用所有形式的抑制蛋白,即天然存在和经工程改造的变异体,包括例如视抑制蛋白、β-抑制蛋白1、β-抑制蛋白2等。可使用共焦显微法鉴别所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且还研究蛋白质复合物的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DNA转染细胞以使得可在细胞内产生抑制蛋白与标记分子的结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用的GPCR也可与标记分子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GPCR的羧基端可与标记分子结合。结合或连接于标记分子的羧基端尾部可用于羧基端尾部交换以提供经修饰的GPCR。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GPCR可经抗体标记,例如经结合于免疫荧光分子的抗体等标记,或GPCR可与例如发光供体等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GPCR可与例如荧光素酶、海肾(Renilla)荧光素酶等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通过测量细胞内第二信使产生来评估测试化合物对GPCRR/D的效应。细胞内效应物可包括例如cAMP、环状GMP、钙、磷脂酰肌醇、氢离子、离子转运分子等。另外,可测量例如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C、蛋白激酶、磷脂酶A2等酶以精确测量测试化合物对GPCR R/D的效应。
防治有害生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防治属于以下各目的昆虫物种:蜱螨目、虱目、蜘蛛目、蜚蠊目、鞘翅目、弹尾目、双翅目、蟋蟀目、异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足目、等翅目、鳞翅目、螳螂目、食毛目、脉翅目、蜻蜒目、直翅目、啮虫目、蚤目、综合纲、缨尾目和缨翅目。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防治例如2008年7月24日公开的WIPO公开案第WO/2008/088827号的第123-195页上所述的昆虫。
出于简明的目的,术语“昆虫”应在整个本申请案中使用;然而,应了解术语“昆虫”不仅指昆虫,而且还指蜘蛛类动物、幼虫和类似无脊椎动物。又出于本申请案的目的,术语“昆虫防治”应指具有驱除效应、杀有害生物效应或两者。
“目标有害生物”是指作为昆虫防治努力的对象的生物体。
“驱除效应”是相较于未用组合物处理的对照宿主或区域,驱除更多昆虫远离已经组合物处理的宿主或区域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驱除效应是驱除至少约75%的昆虫远离已经组合物处理的宿主或区域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驱除效应是驱除至少约90%的昆虫远离已经组合物处理的宿主或区域的效应。
“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1%的昆虫死亡的效应。在这点上,组合物的LC1到LC100(致死浓度)或LD1到LD100(致死剂量)将引起杀有害生物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5%的所接触昆虫死亡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10%的所接触昆虫死亡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25%的昆虫死亡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50%的所接触昆虫死亡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75%的所接触昆虫死亡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杀有害生物效应是用组合物处理会引起至少约90%的所接触昆虫死亡的效应。
“伤残”是昆虫的活动性受损以致与未接触组合物的昆虫相比其活动性降低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伤残是至少约75%的昆虫的活动性受损以致与未接触组合物的昆虫相比其活动性降低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伤残是至少约90%的昆虫的活动性受损以致与未接触组合物的昆虫相比其活动性降低的效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细胞或整个生物体水平上,伤残可由失能效应引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防治寄生虫。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寄生虫”包括寄生生物,诸如(但不限于)原生动物,包括肠原生动物、组织原生动物和血液原生动物。肠原生动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ystolytica)、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和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组织原生动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tida gambiense)、罗得西亚锥虫(Trypanosomatida rhodesiense)、克氏锥虫(Trypanosomatida crusi)、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exicana)、巴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braziliensis)、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黑热病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和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血液原生动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是原生动物寄生虫的另一实例。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寄生虫”还包括(但不限于):肠虫或寄生蠕虫,包括线虫(圆虫)和扁蠕虫(扁虫)。线虫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有腺纲(adenophorea)的动物和植物线虫,诸如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鞭虫)和植物线虫短粗根毛刺线虫(Trichodorus obtusus)(短粗根线虫);侧尾腺口纲(secementea)的肠线虫,诸如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蠕形住肠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蛲虫)、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钩虫)和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和侧尾腺口纲的组织线虫,诸如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Filaria bancrofti)和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丝虫)。扁蠕虫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吸虫(Trematode/fluke),包括血吸虫,诸如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肠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和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肝吸虫,诸如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肠吸虫,诸如异形异形吸虫(Heterophyes heterophyes);和肺吸虫,诸如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扁蠕虫的实例还包括(但不限于):绦虫(Cestode/tapeworm),包括有钩绦虫(Taenia solium)、牛肉绦虫(Taenia saginata)、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和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此外,术语“寄生虫”还包括(但不限于)2008年7月24公开的WIPO公开案第WO/2008/088827号的第196-205页上所述的那些生物体和生物体种类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预防或治疗2008年7月24日公开的WIPO公开案第WO/2008/088827号的第205-232页上所述的寄生虫宿主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处理作物以限制或预防昆虫害。可处理的作物类型可包括例如2008年7月24日公开的WIPO公开案第WO/2008/088827号的第232-239页上所列的那些作物等。: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用本发明组合物处理区域,例如使用含有组合物的喷雾调配物(诸如气溶胶或泵喷雾)或燃烧调配物(诸如蜡烛或一盘香)等。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例如通过空投、通过车装式设备等来处理区域。当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处理方法。举例来说,组合物可包含在家用产品(例如硬表面清洁剂)等中。
本发明的系统的示范性分配器可经一段时间以连续方式将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传递到大气中。所述示范性分配器可包括用于保存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的储集器,和用于从所述储集器中吸取所述组合物且将昆虫防治组合物释放到大气中的引线(wick)。储集器可由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不可透过的材料构造,例如可使用适当的玻璃、陶瓷或聚合材料。储集器可包括小孔,其可视需要经密封或未密封。当本发明的示范性系统不在使用中时,所述小孔可经密封以防止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释放到大气中。可能需要例如当示范性系统正在贮存或运输时密封小孔。当系统在使用中时,小孔未密封,以使得引线可从储集器中吸取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并且通过小孔将防治组合物释放到大气中。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组合物的释放速率可例如通过调整分配器的引线来控制。举例来说,可改变引线接触大气的表面积。通常,暴露的表面积越大,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的释放速率越大。在这点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分配器可包括多个引线且储集器可包括多个小孔,昆虫防治组合物可通过这些小孔释放到大气中。另举一例,引线可由以所需速率从储集器中吸取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且将其释放到环境中的特定材料构成,例如由木材制成的引线、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引线等。
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示范性分配器可将昆虫防治组合物传递到所需区域。所述分配器可包括可由昆虫防治组合物不可透过的材料(例如金属箔、聚合材料等)构造的密封袋。所述袋可限定保存昆虫防治组合物的体积。所述组合物可提供于安置于袋的体积内的材料中,例如饱含所述材料的海绵、布等。当需要使用示范性系统时,袋可未密封,使组合物暴露以释放到大气中或施用于所需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昆虫防治组合物提供于袋内的饱和布中,所述袋可用于将防治组合物施用于所需区域。举例来说,所需区域可为动物,诸如人类、家畜、住宅内的表面、户外居住区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配器可进一步包括吊钩,其使得袋和暴露的防治组合物悬挂于所需位置,诸如壁橱或食品室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将昆虫防治组合物传递到所需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所述方法的分配器可由实质上平面的整体材料片构造,其第一侧面涂有防治组合物,且第二侧面不涂有防治组合物。所述整体材料片可经折叠和密封以使得涂有防治组合物的侧面含于由密封袋限定的体积内。当袋未密封时,暴露涂有防治组合物的侧面。实质上平面的材料片可放在所需位置以将防治组合物传递到大气中,或传递到爬过材料的爬行昆虫上。
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示范性分配器可将昆虫防治组合物传递到所需区域。防治组合物可并入适当材料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可为能够控制防治组合物的释放速率的材料,即控制释放材料,其使得防治组合物以可通过提供具有适当规格的控制释放材料来调整的所需速率释放到大气中。所述控制释放材料可由适当聚合物构造。在其它实施例中,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并不使得防治组合物释放到大气中,而是保留防治组合物。可提供昆虫防治组合物不可透过的视情况任选的外壳来保存含有组合物的材料直到系统准备好使用为止。当系统准备好使用时,可剥下所述外壳,暴露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可放在所需位置以将防治组合物传递到爬过材料的爬行昆虫上,或当使用控制释放材料(例如防治飞行昆虫)时,将防治组合物传递到大气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可具有实质上平面的设计,其适合于邻近用于防治床虱(例如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的床垫安置。也可使用实质上平面的设计,例如作为野餐桌布或与野餐桌布一起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可用作花园床或邻近作物植物的地面覆盖物以防治杂草。在某些实施例中,含有组合物的材料可呈袋子状,且可用于垃圾收集,同时防治通常被吸引到生活垃圾或其它废物上的昆虫。
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示范性分配器可为含有防治组合物的实质上干薄片,所述防治组合物可在使布接触水或水性液体(例如汗)中后施用于所需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有防治组合物的干薄片在接触水或水性液体中时可溶解于乳膏或凝胶中,接着其可施用于所需区域。举例来说,所需区域可为动物,诸如人类、家畜或另一种动物。
以下参考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弗内尔(Furn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610,254号,2003年8月26日颁布,名为“双功能分配器(Dual Function Dispenser)”;弗拉什斯基(Flashinsk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360,477号,2002年3月26日颁布,名为“昆虫防治袋(Insect Control Pouch)”;福勒(Fowl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980,931号,1999年11月9日颁布,名为“具有实质上干基质的清洁产品(Cleansing Product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Dry Substrate)”;基多尼厄斯(Kydonieus)的美国专利第4,320,113号,1982年3月16日颁布,名为“防治蟑螂和其它爬行昆虫的方法(Process for Controlling Cockroaches and Other Crawling Insects)”;贝克(Bak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943,435号,1990年7月24日颁布,名为“长期活性烟碱贴片(Prolonged Activity Nicotine Patch)”;北条(Hoj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案第2004/0185080号,名为“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性信息素物质的持续释放分配器和有害生物防治方法(Sustained Release Dispenser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ex Pheromone Substances and a Pest Control Method)”;芬美意(Firmenich)等人的PCT公开案第WO/2006/061803号,名为“一种分配挥发性液体的装置和其活化方法(A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Volatile Liquid and Method for its Activation)”;和芬美意(Firmenich)等人的PCT公开案第WO/2004/006968号,名为“一种分配有效挥发性液体的装置(A Device for Dispensing Active Volatile Liquid)”。
处理可包括例如使用油基调配物、水基调配物、残余调配物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调配物的组合来实现不同调配物类型的益处。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引起农业改良,例如增加作物产量、降低施用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的频率、降低与农药相关的植物毒性、降低成本或增加与至少一种环境因素相关的价值等。
在本发明的可降低成本或增加与至少一种环境因素相关的价值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因素可包括例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可检测农药残留物、工作者的安全性或舒适性、对非目标生物体的并行效应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通过直接处理宿主或处理宿主所处的区域来防治有害生物。出于本申请案的目的,宿主被定义为植物、人类或其它动物。可例如通过使用当就所用的特定组合物来说适当时可外部或局部施用(例如施用于人类皮肤)的乳膏或喷雾调配物直接处理宿主。组合物可施用于宿主,例如在人类情况下,使用用于皮肤或毛发上的各种个人产品或化妆品的调配物。举例来说,当就所用的特定组合物来说适当时,可使用以下任一者:芳香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科隆水(cologne)、护肤霜、润肤液、除臭剂、滑石、浴油、肥皂、洗发精、护发素和定型剂。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说明。
实例
提供测试组合物,其包括包含选自表5(以下)的掺合物的第一药剂和包含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品或协合剂的第二药剂。
表5:掺合物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69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0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1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2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3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4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6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7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8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79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1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2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3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5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61
上述表5提供本发明的适用掺合物的示范性成分组合。在许多情况下,极特定地列举特定成分,参考CAS号和/或所述成分的基础名字的特定修饰语。所述特定清单是成分类型的非限制性实例,且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范围内用类似成分(例如具有一定类型成分的不同CAS号和/或变化形式)取代。
上述表5还提供各成分的量的示范性范围,其以所列掺合物的重量/重量百分比表示。各掺合物中各成分的示范性范围是以指示所述示范性范围的下限值的第四列和指示所述示范性范围的上限值的第五列中的数字提供。所提供的范围是示范性的;存在其它适用范围且明确地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范围内。即,限定所列成分的其它适用范围和/或量的其它上限值和下限值可包括以下限值和/或上限值形式列出的量的1%、2%、5%、10%、15%、20%、25%、40%、50%、60%、75%、85%、95%、110%、125%、150%、175%、200%、250%、300%、400%、500%、750%、900%或1000%,但警告任何特定成分的相对百分比不能超过总成分掺合物的99.99%。
此外,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掺合物展示于下表中。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89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0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1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21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31
实例1-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测试组合物和其个别成分对昆虫死亡率的效应。使用多个树脂玻璃腔室。为测试的各组合物和成分提供处理腔室,且将测试的组合物或成分均匀地喷洒(气溶胶喷雾)于所述腔室的所有表面上。提供未处理的对照腔室。
获得淡色库蚊(Southern house mosquitoes)(致倦库蚊)作为测试生物体。将多个实验室培养且喂食蔗糖的约2-5天龄的雌性蚊子释放到所述玻璃腔室中,随后喷洒气溶胶。预先测定待测试的各气溶胶罐的排放率(克/秒)。基于所需剂量,将估计时间的气溶胶喷雾排放到玻璃腔室中。
以多达约20分钟的指定时间间隔观察蚊子的击倒。约20分钟后,收集所有蚊子且放在具有10%蔗糖垫的圆柱形聚乙烯容器中。在处理后4小时观察死亡率。死亡率值是基于死亡和垂死蚊子的结合相对于最初释放的蚊子总数。
示范性研究的数据展示于表7中。所述研究测试:(1)包含除虫菊粉和掺合物4的组合物;(2)除虫菊粉;(3)BSO;和(4)LFO(新泽西州黑兹尔特的国际香料公司(IFF Inc.,Hazlet,NJ))。与单独BSO是60%、单独LFO是80%、单独除虫菊粉是90%且未处理对照组是0%相比,用组合物处理的蚊子的死亡百分比是100%。掺合物4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23示范。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41
实例2-如通过TyR结合抑制所指示的协同组合物
当将化学品与化合物组合以提供本发明的组合物时,存在协同效应。可预测昆虫防治的功效和组合物的协同效应且以各种方式说明,例如可使用竞争结合测定。参看表8,使用竞争结合测定来测定受以下药剂影响的TyrR结合抑制百分比:天然配体,酪胺(TA);掺合物7(以表6的成分家族5示范);掺合物12(以表6的成分家族9示范);DM;除虫菊粉;90∶1掺合物7+DM;9∶1掺合物7+除虫菊粉;90∶1掺合物12+DM;和9∶1掺合物12+除虫菊粉。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51
通过这项研究展示的协同效应的一个实例如下:昆虫防治化学品,即除虫菊粉仅具有5%TyrR结合抑制,且掺合物7仅具有30%TyrR结合抑制;然而,当组合除虫菊粉与掺合物7时,TyrR结合抑制增加到60%,接近天然配体的值。
实例3-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表9,测定DM、掺合物12(以表6的成分家族9示范)和包括溴氰菊酯(DM)和掺合物12的组合物针对德国小蠊(德国蟑螂)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DM处理导致昆虫在120秒内平均击倒(KD)和昆虫在15分钟内100%杀灭。用单独掺合物12处理导致昆虫在20秒内平均KD和昆虫在5分钟内100%杀灭。导致昆虫在5秒内平均KD和昆虫在55秒内100%杀灭的组合处理显示协同效应。显示包括掺合物12和DM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另外,证实包括竞争受体结合测定、评估cAMP变化和评估Ca2+变化的上述方法可有效地预测和说明组合物的协同效应和功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52
实例4-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图4A,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5示范)和包括可尼丁(CL)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500ppm CL处理导致目标昆虫无KD,然而用167ppm CL与2.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100%击倒。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CL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类似地,参看图4B,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和包括CL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250ppm CL处理导致目标昆虫无KD,然而用167ppm CL与2.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100%击倒。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CL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类似地,参看图4C,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和包括吡虫啉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2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30秒时目标昆虫的20%击倒,而用单独2.5%掺合物19处理导致处理后30秒时目标昆虫的40%击倒。然而,用250ppm吡虫啉与2.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处理后30秒时90%击倒。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CL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类似地,参看图4D,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和包括吡虫啉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果蝇属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30秒时目标昆虫的0%击倒,而用单独2.5%掺合物19处理也导致处理后30秒时目标昆虫的0%击倒。然而,用50ppm吡虫啉与2.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处理后30秒时70%击倒。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CL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5-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图5,测定掺合物11(标为“B5028”,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2示范)和包括吡虫啉(标为“I”)与B5028的组合物针对埃及伊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50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目标昆虫无KD,且用5%B5028处理显示目标的10%击倒。然而,用500ppm吡虫啉与5%B5028的组合处理导致100%击倒。显示包括B5028和吡虫啉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6-杀有害生物效应的比较
类似地,参看表10,测定溴氰菊酯(DM)、掺合物7(以表6的成分家族5示范)和包括DM与掺合物7的组合物针对德国蟑螂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DM处理导致昆虫在140秒内的平均KD,和昆虫在12分钟内的100%杀灭。用单独掺合物7处理导致昆虫在10秒内的平均KD,和昆虫在45秒内的100%杀灭。导致昆虫在5秒内的平均KD和昆虫在17秒内的100%杀灭的组合处理显示协同效应。显示包括掺合物7和DM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证实包括竞争受体结合测定、评估cAMP变化和评估Ca2+变化的上述方法可有效地预测和说明组合物的协同效应和功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71
实例7-杀有害生物效应的比较
参看表11,测定除虫菊粉、掺合物12(以表6的成分家族9示范)和包括除虫菊粉与掺合物12的组合物针对拟步甲(Darkling Beetles)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Figure BPA00001256903600972
协同效应可通过改变成分的特定组合或改变成分的特定比率来改变。
实例8-针对美洲大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图6A,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5示范)和包括可尼丁(CL)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对美洲大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0.05%CL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无目标昆虫死亡,而用5%掺合物19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60%目标死亡率。然而,用0.05%CL与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100%死亡率。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CL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参看图6B,测定掺合物19(标为“HL1”)和包括吡虫啉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美洲大蠊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用单独吡虫啉(0.05%、0.033%和0.01%)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无目标昆虫死亡,而用5%掺合物19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60%目标死亡率。然而,用0.033%吡虫啉与5%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导致处理后30分钟时90%死亡率。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吡虫啉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9-针对床虱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现参看展示针对床虱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的图7,其以死亡百分比随时间的关系曲线表示,显示与掺合物12(标为“CL-4”,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9示范)或单独除虫菊粉的杀有害生物效应相比,1∶1比率组合物具有协同效应。单独除虫菊粉不会达到高于约30%的死亡率,且单独掺合物12不会达到高于约80%的死亡率。然而,早在处理后约30分钟时,包括掺合物12和除虫菊粉的1∶1比率组合物就导致100%死亡率,且具有在处理后持续多达约24小时的残余效应。
实例10-掺合物11与吡虫啉的组合针对蓟马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使蓟马接触三组不同组合物。击倒(KD)与死亡率都以指定时间间隔测量。在树脂玻璃腔室中以指定时间间隔测量目标有害生物的击倒。在具有10%蔗糖垫的圆柱形聚乙烯容器中测量目标有害生物的死亡率。死亡率值是基于死亡和垂死有害生物的结合相对于最初释放的有害生物总数。在处理后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测量KD和死亡率。
参看图9,第一组组合物含有1ppm、10ppm、20ppm、50ppm和100ppm吡虫啉。用单独1ppm或1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2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击倒。用单独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00%击倒。用单独100ppm吡虫啉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10%、20%和80%击倒。此外,用单独1ppm、10ppm或2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50%死亡率。用单独100ppm吡虫啉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10%、20%和40%死亡率。
掺合物11的组合物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7示范。
参看图10A,第二组组合物含有0.01体积%、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掺合物11。用单独0.1体积%掺合物11处理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0.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掺合物11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20%、36%和50%击倒。此外,如图10B中所示,用单独0.1体积%掺合物11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0.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掺合物11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20%、36%和37%死亡率。
参看图11A和B,第三组组合物含有掺合物11与吡虫啉的100∶1(以体积计)混合物。掺合物11的浓度分别是0.01体积%、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
如图11A中所示,用含有0.01体积%和0.1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40%和22%击倒。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20%、20%、50%、60%和70%击倒。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5分钟和30分钟时蓟马的18%和50%击倒,以及分别处理后1小时与24小时之间100%击倒。用含有1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5分钟与24小时之间100%击倒。此外,如图11B中所示,用含有0.01体积%和0.1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20%和10%死亡率。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20%和30%死亡率。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1小时与24小时之间蓟马的100%死亡率。用含有1体积%掺合物11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1小时与4小时之间蓟马的80%死亡率,和处理后24小时时90%死亡率。
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与掺合物11的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1-掺合物8与吡虫啉的组合针对蓟马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使蓟马接触三组不同组合物。击倒(KD)与死亡率都如实例10中所述在处理后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测量。掺合物8的组合物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21示范。
参看图9,第一组组合物含有如实例10中所论述的1ppm、10ppm、20ppm、50ppm和100ppm吡虫啉。
参看图10C,第二组组合物含有0.01体积%、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掺合物8。用单独0.2体积%掺合物8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20%击倒。用单独0.01体积%、0.1体积%、0.5体积%和1体积%掺合物8处理分别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此外,如图10D中所示,用单独所有测试浓度的掺合物8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
参看图11C和D,第三组组合物含有掺合物8与吡虫啉的100∶1(以体积计)混合物。掺合物8的浓度分别是0.01体积%、0.1体积%、0.2体积%、0.5体积%和1体积%。
如图11C中所示,用含有0.0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含有0.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17%、17%和70%击倒。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8%和43%击倒。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1小时时蓟马的60%击倒,和处理后2小时与24小时之间100%击倒。用含有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5分钟与4小时之间100%击倒,和处理后24小时时90%击倒。此外,如图11D中所示,用含有0.0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含有0.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8%和40%死亡率。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28%死亡率。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70%、70%和100%死亡率。用含有1体积%掺合物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44%、44%、40%和68%死亡率。
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与掺合物8的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2-掺合物38与吡虫啉的组合针对蓟马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使蓟马接触三组不同组合物。击倒(KD)与死亡率都如实例10中所述在处理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测量。掺合物38(标为“B5049”和“TT 1A”)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2示范。
参看图12,第一组组合物含有1ppm、10ppm、20ppm和50ppm吡虫啉。用单独1ppm或1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2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击倒。用单独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00%击倒。此外,用单独1ppm、10ppm或2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50ppm吡虫啉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50%死亡率。
参看图13,第二组组合物含有0.01体积%、0.10体积%、0.20体积%和0.50体积%掺合物38(标为“B5049”)。用单独0.10体积%掺合物38处理导致蓟马无KD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0.01体积%、0.20体积%和0.50体积%掺合物38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20%和37%击倒。此外,用单独0.10体积%掺合物38处理导致蓟马无死亡率直到处理后24小时实验结束。用单独0.01体积%、0.20体积%和0.50体积%掺合物38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2%、20%和37%死亡率。
参看图14,第三组组合物含有掺合物38(标为“B5049”和“TT 1A”)与吡虫啉的100∶1(以体积计)混合物。掺合物38的浓度分别是0.01体积%、0.1体积%、0.2体积%和0.5体积%。KD和死亡率测量是在处理后1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进行。
如图14中所示,用含有0.01体积%掺合物38(标为“B5049”和“TT 1A”)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40%击倒。用含有0.1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22%击倒。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1小时、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20%、60%和70%击倒。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1小时与24小时之间蓟马的100%击倒。此外,用含有0.01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20%死亡率。用含有0.1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处理后24小时时蓟马的11%死亡率。用含有0.2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时蓟马的20%和30%死亡率。用含有0.5体积%掺合物38与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分别导致处理后1小时与24小时之间蓟马的100%死亡率。
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与掺合物38的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3-针对成年桃蚜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在温室中的植物上观察成年桃蚜且进行计数。接着将不同组合物直接喷洒于具有蚜虫的植物上。施用组合物后三天,再次对蚜虫计数以评估组合物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图15,使用水和100ppm吡虫啉水溶液作为对照组。在这两组中未观察到蚜虫数目变化。
参看图15,用单独1体积%掺合物38(标为“B5049”和“TT 1A”,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2示范)处理导致植物上的蚜虫数目减少33%(如图15中所示的33%防治)。用单独1体积%掺合物39(标为“B5053”和“TT 3C”,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8示范)处理也导致植物上的蚜虫数目减少33%(如图15中所示的33%防治)。
参看图15,用含有1体积%掺合物38(标为“B5049”和“TT 1A”)与100ppm吡虫啉混合物的组合物处理导致植物上的蚜虫完全消除(如图15中所示的100%防治)。用1体积%掺合物39(标为“B5053”和“TT 3C”,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8示范)处理导致植物上的蚜虫数目减少86%(如图15中所示的86%防治)。
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和掺合物38与39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4-针对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使秀丽隐杆线虫接触两组不同组合物,随后测量秀丽隐杆线虫的死亡率。
参看表12,第一组组合物含有单独LC50的掺合物27且施用于秀丽隐杆线虫。处理杀灭50%秀丽隐杆线虫。第二组组合物含有LC50的掺合物27(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示范)与5ppm氟虫腈的组合且施用于秀丽隐杆线虫。处理杀灭93%秀丽隐杆线虫。结果说明氟虫腈和掺合物27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2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氟虫腈的组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021
结果说明氟虫腈与这些掺合物的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5-针对果蝇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使果蝇接触两组不同组合物,随后测量果蝇的死亡率。
参看表13,第一组组合物含有单独LD50的掺合物39(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8示范)且施用于果蝇。处理杀灭50%果蝇。第二组组合物含有LD50的掺合物39与5ppm氟虫腈的组合且施用于果蝇。处理杀灭95%果蝇。结果说明氟虫腈与掺合物39的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3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氟虫腈的组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022
这些结果说明氟虫腈与掺合物的这些组合是有效的且具有协同效应。
实例16-针对黑腹果蝇的杀有害生物效应
参看表14,测定掺合物19和包括氟虫腈与掺合物19的组合物针对黑腹果蝇的杀有害生物效应。含有掺合物19的组合物也是以表6的成分家族15示范。通过直接喷洒于蝇上来对30只黑腹果蝇测试各组合物。用每只蝇0.5μl丙酮作为对照组处理可杀灭2只蝇,单独20ppm氟虫腈可杀灭12只蝇,且单独每只蝇0.5μg掺合物19可杀灭10只蝇。然而,用20ppm氟虫腈与每只蝇0.5μg掺合物19的组合处理可杀灭所有30只蝇。显示包括掺合物19和氟虫腈的组合物是有效的且显示具有协同效应。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031
实例17-制备用酪胺受体(TyrR)稳定转染的施耐德细胞系
A.PCR扩增和亚克隆黑腹果蝇酪胺受体。
从通过柏克莱果蝇基因组计划(Berkeley Drosophila Genome Project)(A.宝曼(Baumann,A.),1999,用于章鱼胺受体的黑腹果蝇mRNA(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RNA for octopamine receptor),剪接变异体1B,NCBI直接提交,登录号AJ007617)获得的黑腹果蝇头部cDNA噬菌体库GH中扩增酪胺受体。TyrR的核酸序列和肽序列如图8A和8B中所示。使用液体培养溶解物从这个库中纯化噬菌体DNA。(巴克斯特(Baxter)等人,1999,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Insect Biochem Mol Biol)29,461-467)。简单来说,用于扩增果蝇酪胺受体(TyrR)的开放阅读框的寡核苷酸(韩(Han)等人,1998,神经科学杂志(J Neurosci)18,3650-3658;冯·尼吉斯克-罗森克(von Nickisch-Rosenegk)等人,1996.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Insect Biochem Mol Biol)26,817-827)由以下组成:5′寡核苷酸:
5′gccgaattcgccaccATGCCATCGGCAGATCAGATCCTG 3′;和3′寡核苷酸:5′taatctagaTCAATTCAGGCCCAGAAGTCGCTTG 3′。大写字母匹配酪胺受体序列。添加的科扎克(Kozak)序列(X.格斯马特(Grosmaitre,X.),E.杰奎恩·乔利(Jacquin-Joly,E.),2001甘蓝夜蛾假定章鱼胺受体(OAR)mRNA(Mamestra brassicae putative octopamine receptor(OAR)mRNA),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ds),NCBI直接提交,登录号AF43878)由加下划线的核苷酸指示。5′寡核苷酸也含有EcoR I位点且3′寡核苷酸含有Xba I位点。使用Vent聚合酶(纽英伦生物技术公司(New England Biolabs))在以下条件下进行PCR:约95℃,约5分钟,约1个循环;约95℃,约30秒;和约70℃,约90秒,约40个循环;和约70℃,约10分钟,约1个循环。
用EcoR I和Xba I消化PCR产物,亚克隆到pCDNA 3(英杰(Invitrogen))中且通过自动DNA测序(范德比尔特癌症中心(Vanderbilt Cancer Center))对两条链测序。当这个开放阅读框翻译成蛋白质时,发现正确地匹配公开的酪胺受体序列(肖杜(Saudou)等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The EMBO Journal)第9卷第1期,6-617)。对于在果蝇施耐德细胞中表达,使用Eco RI和Xba I限制性位点从pCDNA3中切下TyrRORF且插入pAC5.1/V5-His(B)[pAc5(B)]中。
对于转染,使用如英杰果蝇表达系统(Invitrogen Drosophila Expression System,DES)手册所述的磷酸钙-DNA共沉淀方案,用pAc5(B)-TyrR ORF稳定转染果蝇施耐德细胞。除了使用抗生素抗性质粒进行稳定转染,所述沉淀方案同样可用于短暂或稳定转染。选择经稳定转染细胞的至少约10个克隆且分别繁殖。通过使用3H-酪胺的全细胞结合/摄取来选择表达受体的稳定克隆。对于这一测定,洗涤细胞且收集于昆虫生理食盐水(170mM NaCl、6mM KCl、2mM NaHCO3、17mM葡萄糖、6mM NaH2PO4、2mM CaCl2和4mM MgCl2)中。在约23℃下将含约3百万细胞的约1mL昆虫生理食盐水与约4nM3H-酪胺一起培育约5分钟。离心细胞约30秒且吸出结合溶液。用约500μL昆虫生理食盐水洗涤细胞离心块且使细胞再悬浮并转移到闪烁流体中。通过反应中包括约50μM未标记酪胺来测定非特异性结合。使用液体闪烁β-计数器(贝克曼(Beckman),型号LS1801)对放射性计数,定量结合。
B.选择具有最高水平的功能活性酪胺受体蛋白的克隆。
进行酪胺受体结合/摄取以确定哪些经转染克隆具有最高水平的功能活性酪胺受体蛋白。存在用于酪胺受体的约10个无性系和用于对照组的约2个pAc(B)。使用3H-酪胺(每一反应约4nM)作为示踪剂,其中存在或不存在约50μM未标记酪胺作为特异性竞争者。对于这一测定,使细胞在培养板中生长且收集于约3ml培养基中以进行细胞计数并将细胞数目调整到每毫升约3×106个细胞。平行使用约两个pAcB克隆作为对照组。每一反应使用约1ml细胞悬浮液。基于特异性结合,约3个克隆表达高水平的活性酪胺受体蛋白。选择具有最高特异性酪胺受体结合(约90%)的克隆进行进一步研究。使所选克隆繁殖并贮存于液氮中。使所选克隆的等分试样生长以进行全细胞结合和质膜制备供动力学和筛选研究。对照pAcB未显示对于酪胺受体的任何特异性结合。
C.用酪胺受体转染的施耐德细胞对于筛选用于酪胺受体相互作用的组合物的功效。
将用酪胺受体转染的细胞(每毫升约1×106个细胞)培养于多孔培养板的每一孔中。涂布细胞后约24小时,取出培养基且用约1ml昆虫生理食盐水(约23℃)替换。添加存在和不存在约10μM未标记酪胺的不同浓度的3H-酪胺(约0.1-10nM)并在室温(RT)下培育。培育约20分钟后,通过快速吸出生理食盐水并用约2ml昆虫生理食盐水(约23℃)洗涤至少一次来中止反应。在室温下将细胞溶解于约300μl 0.3M NaOH中约20分钟。将溶解的细胞转移到约4ml液体闪烁溶液(LSS)中并有力涡旋约30秒,随后使用液体闪烁β-计数器(贝克曼(Beckman),型号LS1801)(LSC)对放射性计数。
受体特异性结合数据是以每1×106个细胞的飞摩尔(fmol)特异性结合表示且测量随3H-酪胺浓度的关系。特异性结合值是以不存在约10μM未标记酪胺的值与存在约10μM未标记酪胺的值之间的差来计算。最大特异性结合出现在约5nM 3H-酪胺时。未转染细胞不会对高达约100μM浓度的酪胺作出反应。
为研究用pAcB-TyrR稳定转染的细胞中酪胺受体的动力学,由转染细胞制备粗膜部分且用于计算平衡解离常数(Kd)、最大结合能力(Bmax)、平衡抑制解离常数(Ki)和EC50(抑制50%结合的有效浓度)。进行初步研究以测定膜蛋白用于受体结合活性的最佳浓度。在这项研究中,在约1ml结合缓冲液(50mM Tris(pH 7.4)、5mM MgCl2和2mM抗坏血酸)中培育不同浓度的蛋白(每一反应约10-50μg)。通过添加存在和不存在约10μM未标记酪胺的约5nM3H-酪胺来开始反应。在室温下培育约1小时后,通过用已预先吸收约0.3%聚乙烯亚胺(PEI)的GF/C过滤器(VWR)过滤来结束反应。用约4ml冰冷Tris缓冲液洗涤所述过滤器一次且风干,随后使用LSC测量残留的放射性。通过曲线拟合(普里森公司的GraphPad软件(GraphPad software,Prism))分析结合数据。所述数据说明在酪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中每一反应约10μg、20μg、30μg与50μg蛋白质之间无差异。因此,每一反应使用约10μg蛋白质。
为测定表达TyrR的膜中酪胺受体(TyrR)的Bmax和Kd值,进行饱和结合实验。简单来说,将约10μg蛋白质与一定浓度范围(约0.2-20nM)的3H-酪胺一起培育。通过曲线拟合(普里森公司的GraphPad软件(GraphPad software,Prism))分析结合数据且测定酪胺结合其受体的Kd
为测定数种配体对于TyrR的亲和力,测试递增浓度的数种化合物抑制约2nM 3H-酪胺结合的能力。对于饱和与抑制测定,分别在存在和不存在约10μM未标记酪胺下测定总结合和非特异性结合。在有限光照下在室温(RT)下培育受体结合反应物约1小时。通过用已预先吸收约0.3%聚乙烯亚胺(PEI)的GF/C过滤器(VWR)过滤来结束反应。用约4ml冰冷Tris缓冲液洗涤所述过滤器一次且风干,随后使用LSC测量残留的放射性。通过曲线拟合(普里森公司的GraphPad软件(GraphPad software,Prism))分析结合数据。
3H-酪胺(3H-TA)与由表达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制备的膜的饱和结合曲线中,在用pAcB-TyrR稳定转染的细胞中,3H-酪胺对于酪胺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其中测得Kd为约1.257nM且测得Bmax为约每毫克蛋白质0.679pmol。
在存在和不存在各种浓度的未标记酪胺(TA)下的3H-酪胺(3H-TA)与由表达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制备的膜的抑制结合中,在表达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中酪胺对于其受体的EC50和Ki分别为约0.331μM和0.127μM。
为了测定酪胺受体(TyrR)的药理学概况,测试多种假定果蝇神经递质从表达酪胺受体的膜替换3H-酪胺(3H-TA)结合的能力。在存在和不存在不同浓度的未标记配体(包括酪胺(TA)、章鱼胺(OA)、多巴胺(Dopamine,DA)和血清素(SE))下的3H-酪胺与由表达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制备的膜的抑制结合中,酪胺对于果蝇TyrR呈现最高亲和力(Ki为约0.127μM,EC50为约0.305μM)。在替换3H-酪胺结合方面,章鱼胺、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有效性小于酪胺。
关于配体的Ki和EC50,效力等级次序如下:酪胺>章鱼胺>多巴胺>血清素,这显示稳定转染的施耐德细胞可能表达功能活性酪胺受体。
因此,表达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有效作为用于研究和筛选与酪胺受体相互作用的组合物的模型。
实例18-活体外钙动员测量
通过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伊南(Enan)等人,生物化学与药理学(Biochem.Pharmacol),第51卷,447-454)的乙酰氧基甲基(AM)酯来测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使表达酪胺受体的细胞在标准条件下生长。用测定缓冲液(140mM NaCI、10mM HEPES、10mM葡萄糖、5mM KCI、1mM CaCl2、1mM MgCl2)制备细胞悬浮液且将细胞数目调整到每毫升约2×106个细胞。简单来说,在约28℃下将约1.0ml细胞悬浮液(约2×106个细胞)与约511M fura 2/AM一起培育约30分钟。培育后,在室温下在约3700rpm下集结细胞约10秒,接着再悬浮于约1.5ml测定缓冲液中。在存在和不存在测试化学品下用光谱荧光计分析[Ca2+]i变化。激发波长为约340nm(由结合Ca2+的fura-2产生)和约380nm(对应于无Ca2+的fura-2)。在约510nm的发射波长下监测荧光强度。在所用的任一种化合物下未观察到荧光伪影(fluorescence artifact)的吸光度。计算约340/380nm的比率且绘制成为随时间的曲线。
实例19-活体外环状AMP(cAMP)测量
使细胞在培养皿上生长且在处理前一天更换培养基。当细胞为约95%汇合时,吸出培养基且用约5mL约27℃昆虫生理食盐水(170mM NaCl、6.0mM KCl、2.0mMNaHCO3、17.0mM葡萄糖、6.0mM NaH2PO4、2.0mM CaCl2、4.0mM MgCl2;pH 7.0)洗涤细胞一次。添加约20mL昆虫生理食盐水,且通过轻微刮擦来收集细胞。通过血球计对细胞的等分试样计数,接着在约1000RPM下离心细胞约5分钟。使细胞再悬浮,产生每毫升约3×106个细胞。添加IBMX达约200μM。接着等分约1mL细胞悬浮液以用于处理。添加毛喉素(cAMP诱导剂)、酪胺或不同组合物候选物,且在约27℃下培育细胞约10分钟。
在约13000g下离心经处理的细胞约10秒。吸出溶液且添加约1mL约-20℃的70%乙醇。通过涡旋使细胞离心块破碎且将样品放在约-20℃下过夜。在乙醇萃取后,通过在约13000g下离心约5分钟来集结细胞碎片。将上清液转移到试管中且在旋转真空干燥机(speed vac)中冻干。将所得萃取物再悬浮于约100μLTE中且用于cAMP测定。
cAMP测定是基于内源性cAMP与3H-cAMP之间与cAMP结合蛋白的竞争结合。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3H-cAMP Biotrak系统(安盛生物科学公司(Amersham Biosciences))进行这一测定。简单来说,在冰浴中将约50μL细胞萃取物与约50μL3H-cAMP和约100μL cAMP结合蛋白一起培育约2-4小时。接着添加木炭(约100μL)且在约4℃下离心溶液约3分钟。移出约200μL反应混合物且通过闪烁计数测定3H-cAMP的水平。使用标准曲线计算细胞的内源性cAMP水平,其中冷cAMP范围为每一反应约0pmol到16pmol。
实例20-掺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20ppm吡虫啉。第二溶液含有0.01体积%掺合物19。第三组合物含有20ppm吡虫啉与0.01体积%掺合物19的混合物。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16A中。
如图16A中所示,在30秒与120秒(钙测量结束)之间的每一时间点,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吡虫啉与掺合物19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高得多的峰强度、(2)较高每秒Vmax和(3)较高强度。这说明吡虫啉和掺合物19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5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吡虫啉的组合。
  掺合物38   成分家族12   0.5%  20ppm  图18A
这一实例中所用的掺合物75是以成分家族7示范,且含有(wt/wt)1.00%山梨酸钾、0.28%黄原胶、81.82%水、0.04%D-柠檬烯、0.17%白百里香油、8.62%百里酚(晶体)、0.33%α-萜品醇、3.37%对异丙基甲苯、0.25%乙酸沉香酯、0.67%石竹烯-B、0.33%L-冰片、0.16%月桂烯、0.33%茶树油、0.48%柏树油、1.64%胡椒薄荷萜烯和0.52%沉香醇90。
所有含有吡虫啉与表15中所示的各掺合物混合物的组合物都观察到协同效应。结果展示于图16A-C、17A-C和18A中。
这些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1-掺合物与氟虫腈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20ppm氟虫腈。第二溶液含有0.1体积%掺合物19。第三组合物含有20ppm氟虫腈与0.1体积%掺合物19的混合物。掺合物19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5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19中。
如图19中所示,在25秒与120秒(钙测量结束)之间的每一时间点,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氟虫腈与掺合物19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高得多的峰强度、(2)较高每秒Vmax和(3)高得多的强度。这说明氟虫腈和掺合物19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6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氟虫腈的组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081
这些结果说明氟虫腈和掺合物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这些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2-掺合物与氟虫腈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和cAMP的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两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ppm氟虫腈。第二溶液含有1ppm氟虫腈与0.1体积%掺合物27的混合物。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与单独氟虫腈相比由混合物诱导的细胞内钙浓度变化和细胞内cAMP浓度变化形式展示于表17中。
如表17中所示,含有氟虫腈与掺合物27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细胞内钙水平与细胞内cAMP水平的较大变化。这说明氟虫腈和掺合物27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内cAMP浓度。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7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氟虫腈的组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091
这些结果说明氟虫腈和掺合物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cAMP浓度。这些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3-掺合物19与可尼丁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0.01体积%可尼丁(标为“AMP药剂”)。第二溶液含有5体积%掺合物19。第三组合物含有0.01体积%可尼丁与0.1体积%掺合物19的混合物。掺合物19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15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2中。
如图22中所示,在20秒与120秒(钙测量结束)之间的每一时间点,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氟虫腈与掺合物19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高得多的峰强度、(2)较高每秒Vmax和(3)高得多的强度。这说明可尼丁和掺合物19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种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4-掺合物7与阿维菌素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20ppm阿维菌素。第二溶液含有0.01体积%掺合物7。第三组合物含有20ppm阿维菌素与0.01体积%掺合物7的混合物。掺合物7的组合物是以表6的成分家族5示范。掺合物7是以表6中的成分家族5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3A中。
如图23A中所示,在25秒与120秒(钙测量结束)之间的每一时间点,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吡虫啉与掺合物7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高得多的峰强度、(2)较高每秒Vmax和(3)高得多的强度。这说明吡虫啉和掺合物7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种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5-掺合物11/掺合物39与育亨宾/毛喉素/染料木素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协 同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参看图24A,第一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参看图25A,第二溶液含有以体积计0.1mg/ml掺合物11,且第三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与0.1体积%掺合物11的混合物。掺合物11标为“B5028”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2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4A和25A中。
如图25A中所示,在25秒与120秒(钙测量结束)之间的每一时间点,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育亨宾与掺合物11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高得多的峰强度、(2)较高每秒Vmax和(3)较高强度。这说明育亨宾和掺合物11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如图25中所示,也以相同方式测试以体积计0.1mg/ml掺合物11与100ppm毛喉素和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的协同效应。
类似地,如图26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以体积计0.1mg/ml掺合物39与100ppm毛喉素和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的协同效应。掺合物39标为“B5053”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8示范。
类似地,如图27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0.1mg/ml掺合物41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的协同效应。掺合物41标为“AAL”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13示范。
此外,如图27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0.1mg/ml掺合物42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的协同效应。掺合物42标为“AAT”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3示范。
结果说明这些成分组合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这些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发挥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26-掺合物与吡虫啉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可忽略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20ppm吡虫啉。第二溶液含有0.01体积%掺合物7。第三组合物含有20ppm吡虫啉与0.01体积%掺合物7的混合物。含有掺合物7的组合物是以表6的成分家族5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3B中。
如图23B中所示,细胞内钙浓度概况对于单独掺合物7和掺合物7与吡虫啉来说几乎一致。这说明吡虫啉和掺合物7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以相同方式测试单独表18中所列的掺合物和其与吡虫啉的组合。
Figure BPA00001256903601111
如图23B、17D和18B中所示,细胞内钙浓度概况对于单独掺合物11和39以及各掺合物与吡虫啉来说几乎一致。这说明吡虫啉和掺合物7、11和39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实例27-掺合物27与育亨宾/毛喉素/染料木素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可忽略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第二溶液含有0.1体积%掺合物27。第三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与0.1体积%掺合物27的混合物。掺合物27标为“B7001”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1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8中。
如图28中所示,细胞内钙浓度概况对于单独掺合物27和掺合物27与育亨宾来说几乎一致。这说明育亨宾和掺合物27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类似地,如图28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0.1体积%掺合物27与100ppm毛喉素和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这说明掺合物27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与育亨宾、毛喉素或染料木素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实例28-掺合物58与育亨宾/毛喉素/染料木素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抑制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第二溶液含有0.1体积%掺合物58。第三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与0.1体积%掺合物58的混合物。掺合物58标为“B7002”且以表6的成分家族14示范。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29中。
如图29中所示,在25秒与100秒之间的每一时间点,含有育亨宾与掺合物58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较低峰强度、(2)较低每秒Vmax和(3)较低强度。这说明育亨宾和掺合物58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类似地,如图29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0.1体积%掺合物58与100ppm毛喉素和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结果说明掺合物58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与毛喉素或染料木素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实例29-茴香油与育亨宾/毛喉素/染料木素的组合对活体外钙动员的抑制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第二溶液含有0.1体积茴香油。第三组合物含有100ppm育亨宾与0.1体积%茴香油的混合物。这一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30A中。
如图30A中所示,在35秒与120秒之间的每一时间点,含有氟虫腈与茴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1)较低峰强度、(2)较低每秒Vmax和(3)较低强度。这说明育亨宾和茴香油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类似地,如图30中所示,以相同方式测试0.1体积%茴香油与100ppm毛喉素和与100ppm染料木素的组合。结果说明茴香油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并不与毛喉素或染料木素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实例30-百里香油与吡虫啉的组合的活体外钙动员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mg/ml吡虫啉。第二溶液含有1mg/ml百里香油。第三组合物含有吡虫啉与百里香油的约50/50混合物,其中所含混合物的浓度为1mg/ml。这一筛选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31中。在图31中,对应于含有吡虫啉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曲线由三角形指示,对应于含有单独百里香油的组合物的曲线由圆圈指示,且对应于含有单独吡虫啉的组合物的曲线由正方形指示。这些曲线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如图31中所示,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吡虫啉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高得多的峰强度和每秒Vmax。这说明吡虫啉和百里香油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种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起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实例31-百里香油与氟嘧菌酯的组合的活体外钙动员效应
如上文所述,制造表达黑腹果蝇的细胞表面酪胺受体的施耐德细胞系。使这一系的细胞接触三种不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含有1mg/ml氟嘧菌酯。第二溶液含有1mg/ml百里香油。第三组合物含有氟嘧菌酯与百里香油的约50/50混合物,其中所含混合物的浓度为1mg/ml。这一筛选程序的结果是以对应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强度曲线形式展示于图10中。在图10中,对应于含有氟嘧菌酯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曲线由三角形指示,对应于含有单独百里香油的组合物的曲线由正方形指示,且对应于含有单独氟嘧菌酯的组合物的曲线由圆圈指示。这些曲线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
如图32中所示,相较于含有单独任一种成分的组合物,含有氟嘧菌酯与百里香油混合物的组合物展现高得多的峰强度和每秒Vmax。这说明氟嘧菌酯和百里香油在这种细胞系统中协同发挥作用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种成分组合在施用于表达酪胺受体的有害生物时也协同起作用来防治有害生物。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教示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和变化。主要为了清楚地了解而提供这一描述和尤其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定详情,且应从其中了解到无不必要的限制,因为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后将变得显而易见且可在不脱离所主张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

Claims (77)

1.一种用于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组合物,其包含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所述第二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所述组合物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并且所述第三活性反映所述第一药剂与所述第二药剂的协同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一种或一种以上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化合物:丁酸戊酯、反式大茴香脑、八角茴香油、黑籽油、柠檬醛、对异丙基甲苯、染料木素(genistein)、香叶醇、乙酸香叶酯、肉豆蔻酸异丙酯、d-柠檬烯、沉香醇、乙酸沉香酯、丁香花油、水杨酸甲酯、a-蒎烯、胡椒醛、胡椒基醇、四氢沉香醇、百里香油、白百里香油、百里酚、柠檬酸三乙酯、香兰素和冬青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能够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受体是G蛋白偶合受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农药、杀真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昆虫剂、杀螨剂和杀细菌剂组成的群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作用于除所述受体外的分子标靶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能够与所述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改变或破坏与所述受体结合所述第一药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药剂能够与和所述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所述受体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持续第一时段,所述第二活性持续第二时段,所述第三活性持续第三时段,且所述第三时段比所述第一时段或所述第二时段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和所述第二活性中的至少一者基本上为零。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害虫是属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蜱螨目(Acari)、虱目(Anoplura)、蜘蛛目(Araneae)、蜚蠊目(Blattaria/Blattodea)、鞘翅目(Coleoptera)、弹尾目(Collembola)、双翅目(Diptera)、蟋蟀目(Gryll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异翅目(Heteroptera)、同翅目(Hom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等足目(Isopoda)、等翅目(Is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螳螂目(Mantodea)、食毛目(Mallophaga)、脉翅目(Neuroptera)、蜻蜒目(Odonata)、直翅目(Orth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小杆目(Rhabditida)、蚤目(Siphonaptera)、综合纲(Symphyla)、缨尾目(Thysanura)和缨翅目(Thysanopter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二酰胺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经螺环苯基取代的特窗酸(tetronic acid)农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氟虫腈(fipronil)、可尼丁(clothianidin)、吡虫啉(imidacloprid)、阿维菌素(abamectin)、毛喉素(forskolin)、染料木素、育亨宾(yohimbin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氟虫酰胺(flubendiamide)和螺甲螨酯(spiromesifen)组成的群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氟虫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丁酸戊酯和八角茴香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丁酸戊酯所占范围为20%-30%,且八角茴香油所占范围为40%-60%。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香叶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香叶醇所占范围为2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25%-3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5%-10%,a-蒎烯所占范围为2%-5%,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d-柠檬烯、沉香醇、胡椒醛、胡椒基醇、四氢沉香醇和香兰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15%-25%,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5%-1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10%-20%,胡椒醛所占范围为15%-25%,胡椒基醇所占范围为5%-15%,四氢沉香醇所占范围为15%-25%,且香兰素所占范围为0.5%-5%。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吡虫啉。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香叶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香叶醇所占范围为1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45%。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冬青油、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冬青油所占范围为20%-60%,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45%。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25%-35%,沉香醇所占范围为5%-10%,a-蒎烯所占范围为2%-5%,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d-柠檬烯和白百里香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另外包含丁香花油。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25%-35%,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且丁香花油所占范围为35%-50%。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另外包含冬青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50%-60%,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0%-20%,且冬青油所占范围为25%-40%。
3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阿维菌素。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白百里香油和冬青油。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5%-25%,且冬青油所占范围为40%-50%。
3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可尼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d-柠檬烯、白百里香油和丁香花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d-柠檬烯所占范围为25%-35%,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且丁香花油所占范围为35%-50%。
4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育亨宾、毛喉素或染料木素。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和白百里香油。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另外包含香叶醇。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香叶醇所占范围为25%-35%,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5%-45%,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25%-35%。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另外包含冬青油。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冬青油所占范围为40%-50%,肉豆蔻酸异丙酯所占范围为30%-40%,且白百里香油所占范围为15%-25%。
4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毛喉素或染料木素,且所述第一药剂包含反式大茴香脑、对异丙基甲苯、沉香醇、a-蒎烯和百里酚。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反式大茴香脑所占范围为15%-25%,对异丙基甲苯所占范围为0.5%-10%,沉香醇所占范围为30%-45%,a-蒎烯所占范围为2%-10%,且百里酚所占范围为30%-45%。
4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包含染料木素。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包含八角茴香油。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另外包含丁酸戊酯。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丁酸戊酯所占范围为20%-30%,且八角茴香油所占范围为40%-60%。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生物碱。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组成的群组。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类黄酮。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表儿茶素(epicatechin)、橙皮苷(hesperidin)、堪非醇(kaempferol)、柚皮苷(naringin)、川皮苷(nobiletin)、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槲皮素(quercet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芸香苷(rutin)和桔皮素(tangeretin)组成的群组。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异黄酮。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大豆黄酮(daidzein)、鹰嘴豆芽素(biochanin)A、香豆雌酚(coumesterol)、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和葛根素(puerarin)组成的群组。
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黄酮、黄酮醇、黄烷酮、3-羟基黄烷酮、黄烷-3-醇和花青素。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香叶木甙(diosmin)、黄酮哌酯(flavoxate)、漆树黄酮(fis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杨梅黄酮(myricetin)、藿香黄酮醇(pachypodol)、甲基鼠李素(rhamnazin)、桑色素(morin)、圣草酚(eriodictyol)、橙皮素(hesperetin)、高圣草素(homoeriodictyol)、柚皮素(naringenin)、二氢堪非醇、二氢槲皮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焙儿茶素、矢车菊色素(cyanidin)、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锦葵色素(malvidin)、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甲基花青素(peonidin)和矮牵牛素(petunidin)组成的群组。
6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有机硫化物。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蒜素、谷胱甘肽、吲哚-3-甲醇、异硫氰酸酯和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组成的群组。
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酚酸。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辣椒素(capsaicin)、鞣花酸、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鞣酸组成的群组。
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植物甾醇。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β-谷甾醇和皂苷组成的群组。
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药剂是选自由虎刺素(damnacanthal)、地高辛(digoxin)和植酸组成的群组。
6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小杆目的物种。
6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蛔虫。
7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双翅目的物种。
71.根据权利要求14或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选自由蜱螨目、双翅目、半翅目和缨翅目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
72.根据权利要求14、23、35或3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是属于选自由蜚蠊目和缨翅目组成的群组的动物目的物种。
73.一种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方法,其包含向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或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投与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到7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是选自由作物、植物、表面和脊椎动物组成的群组。
75.一种防治目标有害生物的方法,其包含向所述目标有害生物或与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施用包含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一活性,所述第二药剂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二活性,所述组合物具有针对所述目标有害生物的第三活性,且所述第三活性反映所述第一药剂与所述第二药剂的协同相互作用,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76.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含向目标有害生物或与目标有害生物相关的基质施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受体配体的第一药剂和含有农药的第二药剂,且其中所述有害生物防治包含影响与所述农药功能相关的所述有害生物的生理状况,同时还影响与所述受体配体相关的所述受体功能,由此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77.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一种标靶GPCR受体的目标有害生物;使所述目标有害生物与包含至少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的组合物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药剂能够与所述标靶受体相互作用以引发、破坏或改变与所述标靶受体结合所述第一药剂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且其中所述第二药剂能够与和所述标靶受体循环相关的非受体分子或步骤相互作用,以破坏所述标靶受体循环;其中组合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药剂协作扩大由所述第一药剂结合所述标靶受体所引起的破坏的或改变的功能,从而协同防治有害生物。
CN2009801181656A 2008-03-19 2009-03-19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Pending CN1020366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13708P 2008-03-19 2008-03-19
US61/070,137 2008-03-19
US4308408P 2008-04-07 2008-04-07
US61/043,084 2008-04-07
US4847708P 2008-04-28 2008-04-28
US61/048,477 2008-04-28
US8714008P 2008-08-07 2008-08-07
US61/087,140 2008-08-07
PCT/US2009/037733 WO2009117621A1 (en) 2008-03-19 2009-03-19 Pest contr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668A true CN102036668A (zh) 2011-04-27

Family

ID=4109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81656A Pending CN102036668A (zh) 2008-03-19 2009-03-19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91256B2 (zh)
CN (1) CN102036668A (zh)
BR (1) BRPI0910269B1 (zh)
MX (1) MX2010010219A (zh)
WO (1) WO2009117621A1 (zh)
ZA (1) ZA201006674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463A (zh) * 2012-12-31 2013-04-17 深圳市华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鱼藤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2968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国农业大学 香草醛在制备南方根结线虫杀虫抑制剂中的应用
CN105104026A (zh) * 2015-07-23 2015-12-02 中国农业大学 土壤条件下应用香草醛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施用方法
CN107047146A (zh) * 2017-05-03 2017-08-18 长江大学 一种利用柚皮素防治烟粉虱及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方法
CN107788016A (zh) * 2017-10-24 2018-03-13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家庭蟑螂的方法
CN107810979A (zh) * 2017-10-24 2018-03-20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虫腈和八角茴香油的卫生杀虫剂
CN110367252A (zh) * 2019-08-06 2019-10-25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对伞花烃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11838198A (zh) * 2020-08-17 2020-10-30 南通大学 鹰嘴豆提取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原细菌中的应用
CN115136959A (zh) * 2022-09-05 2022-10-0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豆大蓟马取食抑制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15968876A (zh) * 2023-01-12 2023-04-18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杀虫的超低容量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65411A (zh) * 2023-09-19 2023-10-31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0010216A (es) 2008-03-19 2011-02-22 Tyratech Inc Control de peste utilizando combinaciones de agentes de control de pestes.
WO2009117621A1 (en) 2008-03-19 2009-09-24 Tyratech, Inc. Pest contr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WO2010117740A2 (en) 2009-03-28 2010-10-14 Tyratech, Inc. Enhanced formulation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est control
US11882839B2 (en) 2009-03-28 2024-01-30 Tyratech, Inc. Enhanced formulation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est control
US20100310726A1 (en) 2009-06-05 2010-12-09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Novel Preparation of an Enteric Release System
US9968564B2 (en) 2009-06-05 2018-05-15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Delivery of functional compounds
US8859003B2 (en) * 2009-06-05 2014-10-14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Preparation of an enteric release system
MX2012015011A (es) * 2010-06-24 2013-01-29 Plant Impact Plc Mezclas de pepticidas que producen efectos pesticidas sinergisticos.
CN101911955B (zh) * 2010-08-13 2014-11-2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生物源杀螨水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149636A1 (en) 2011-05-03 2012-11-08 Phillips Roderick William Furniture apparatuses, and kits, systems, and uses of same
EP2782451B1 (en) 2011-11-23 2021-04-21 Phillips, Roderick William Spray apparatuses, uses of diatomaceous earth,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insect populations
US8945597B2 (en) * 2012-06-18 2015-02-03 Tao Zhong Botanical insecticides
EP3424322A1 (en) * 2012-07-31 2019-01-09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pesticidal terpene mixture and an insecticide
US10064836B2 (en) 2012-08-03 2018-09-04 Tyratech, Inc. Antiparasit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U2528436C2 (ru) * 2012-08-28 2014-09-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го и предгорного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Способ предпосев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мян
EP2894974B1 (en) 2012-09-13 2019-06-05 Maria Beug-Deeb Inc. DBA T&M Associates Method for the removal and control of arthropod infestation in interior dwellings
EP2908648A4 (en) 2012-10-19 2016-05-11 Tyratech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COMBATING ARTHROPODS
KR101261359B1 (ko) 2012-11-09 2013-05-07 (주)크린바이오 식물성 천연물질을 이용한 선택적 흰개미 기피제 조성물
US8859005B2 (en) 2012-12-03 2014-10-14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Enteric delivery of functional ingredients suitable for hot comestible applications
WO2014098619A1 (en) * 2012-12-18 2014-06-26 Donaghys Industries Limited Transdermal parasiticidal formulations
EP2975943A4 (en) * 2013-03-15 2016-09-14 Tyratech Inc COMPOSITION PROCEDURE AND FOR THE FIGHT AGAINST LUNGS
CN105230684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安徽光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荷叶表面使用的抗虫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8648B (zh) * 2016-01-08 2018-05-18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一种百里香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
US11039623B2 (en) 2016-08-04 2021-06-22 Tyratech, Inc. Arthropod control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CN106614591A (zh) * 2016-12-13 2017-05-10 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
GB201701743D0 (en) * 2017-02-02 2017-03-22 Emami Noushin Seyedeh Mosquito attractant formula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08042558B (zh) * 2017-12-12 2020-02-07 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用阿维菌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50032A1 (en) 2019-01-16 2020-07-23 Boehringer Ingelheim Animal Health USA Inc. Top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neonicotinoid and a macrocyclic lactone,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KR102272717B1 (ko) * 2019-04-18 2021-07-29 농업회사법인 비센 바이오 주식회사 쿼세틴 및 티몰을 이용한 꿀벌응애 구제용 조성물
CN110463693B (zh) * 2019-09-11 2021-01-12 广西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剂农药的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11387216A (zh) * 2020-04-15 2020-07-10 广东爱锝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杀菌消毒组合物
US11832618B2 (en) 2021-01-06 2023-12-05 S. C. Johnson & Son, Inc. Spatial insect repellent composi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0113A (en) * 1975-08-08 1982-03-16 Herculite Protective Fabric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cockroaches and other crawling insects
US4943435A (en) * 1987-10-05 1990-07-24 Pharmetrix Corporation Prolonged activity nicotine patch
ES2188911T3 (es) * 1996-10-25 2003-07-01 Procter & Gamble Productos de limpieza.
US20030194454A1 (en) * 1998-07-28 2003-10-16 Bessette Steven M.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rosemary oil and wintergreen oil
US6849614B1 (en) * 1998-07-28 2005-02-01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Synergistic and residual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lant essential oils
ATE306190T1 (de) * 1998-07-28 2005-10-15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Pyrethrum und benzyl alkohol enthaltende synergistische und zurückbleibende zusammensetzungen
US6569387B1 (en) * 1999-08-10 2003-05-27 S.C. Johnson & Son, Inc. Dual function dispenser
US20030060379A1 (en) * 2000-05-26 2003-03-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esticides
US6360477B1 (en) * 2000-07-19 2002-03-26 S. C. Johnson & Son, Inc Insect control pouch
US20030198659A1 (en) * 2001-10-25 2003-10-23 Hoffmann Michael P. Fibrous pest control
AU2003249108B2 (en) 2002-07-10 2008-07-24 Firmenich Sa A device for dispensing active volatile liquid
JP5128043B2 (ja) * 2003-03-17 2013-01-2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複数の性フェロモン物質を含む徐放性製剤及び防除方法
US7622269B2 (en) * 2004-03-19 2009-11-24 Tyratech, Inc. Methods of screening tyramine- and octopamine-expressing cells for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having potential insect control activity
JP2007502860A (ja) * 2003-04-24 2007-02-15 ヴァンダービルト ユニバースィティ 昆虫を防除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US20060263403A1 (en) * 2003-04-24 2006-11-23 Essam Ena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involving the tyramine receptor
GB0421291D0 (en) * 2004-09-24 2004-10-27 Quest Int Serv Bv Aerosol-dispensed abrasive compositions
WO2006041884A2 (en) * 2004-10-05 2006-04-20 David Mcfadden Composi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use for treating algae and pests
WO2006061803A1 (en) 2004-12-10 2006-06-15 Firmenich Sa A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volatile liquid and method for its activation
AR059270A1 (es) * 2006-03-24 2008-03-19 Olivera Nappa Alvaro Maria Formulaciones y metodos para dar valor agregado a productos vegetales aumentando la calidad comercial resistencia a factores externos y contenido de polifenoles de los mismos
CN101442908B (zh) * 2006-05-10 2016-09-28 纳幕尔杜邦公司 配制的壁虱和昆虫驱除组合物
US20080047312A1 (en) * 2006-06-08 2008-02-28 Tyratec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absorbent material from manure
BRPI0714350B1 (pt) * 2006-07-17 2017-03-07 Tyratech Inc composições e métodos para controle de insentos
US8293286B2 (en) * 2006-10-16 2012-10-23 Sergeant's Pet Care Products, Inc. Natural compositions for killing parasites on a companion animal
MX2009007637A (es) 2007-01-16 2009-09-28 Tyratech Inc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para control de pestes.
WO2009117621A1 (en) 2008-03-19 2009-09-24 Tyratech, Inc. Pest contr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463A (zh) * 2012-12-31 2013-04-17 深圳市华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鱼藤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2968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国农业大学 香草醛在制备南方根结线虫杀虫抑制剂中的应用
CN105104026A (zh) * 2015-07-23 2015-12-02 中国农业大学 土壤条件下应用香草醛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施用方法
CN107047146A (zh) * 2017-05-03 2017-08-18 长江大学 一种利用柚皮素防治烟粉虱及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方法
CN107788016A (zh) * 2017-10-24 2018-03-13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家庭蟑螂的方法
CN107810979A (zh) * 2017-10-24 2018-03-20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虫腈和八角茴香油的卫生杀虫剂
CN110367252A (zh) * 2019-08-06 2019-10-25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对伞花烃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11838198A (zh) * 2020-08-17 2020-10-30 南通大学 鹰嘴豆提取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原细菌中的应用
CN111838198B (zh) * 2020-08-17 2021-07-02 南通大学 鹰嘴豆提取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原细菌中的应用
CN115136959A (zh) * 2022-09-05 2022-10-0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豆大蓟马取食抑制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15968876A (zh) * 2023-01-12 2023-04-18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杀虫的超低容量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65411A (zh) * 2023-09-19 2023-10-31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中的应用
CN116965411B (zh) * 2023-09-19 2024-01-09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10269B1 (pt) 2020-10-06
WO2009117621A1 (en) 2009-09-24
ZA201006674B (en) 2011-05-25
BRPI0910269A2 (pt) 2017-06-27
US8691256B2 (en) 2014-04-08
MX2010010219A (es) 2011-03-01
US20110124502A1 (en) 201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6668A (zh)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和方法
JP5587610B2 (ja) 有害生物駆除組成物及び方法
Seiber et al. Biopesticides: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Maheswaran et al. A novel herbal formulation against dengue vector mosquitoes Aedes aegypti and Aedes albopictus
CN103547158B (zh) 蚊虫防治方法
CN102149276A (zh) 具有高目标活性和低非目标活性的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2014616A (zh) 使用天然害虫控制剂掺合物的害虫控制
Sarker et al. Extract of Nicotiana tabacum as a potential control agent of Grapholita molesta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TW200901892A (en)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Díaz-Fleischer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ephritid fruit fly physiological state and stimuli from baits and traps: looking for 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 to lure pestiferous fruit flies
Pickett et al. Chemical ecology of animal and human pathogen vectors in a changing global climate
Ma et al. A garlic substance disrupts odorant‐binding protein recognition of insect pheromones released from adults of the angoumois grain moth, Sitotroga cerealella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CN106028813B (zh)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US20110117153A1 (en) Spinosyn bait form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cockroach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5309465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Pickett et al. New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miochemicals for insect control
Airey et al. Novel chemical approaches to mollusc control.
Pickett et al. Attempts to control aphid pests by integrated use of semiochemicals
Berni et al. Phloxine B effect on immature stages of the Mediterranean fruit fly, Ceratitis capitata (Diptera: Tephritidae)(Wiedemann)
Villegas-Mendoza et al. Visual and gustatory respons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larvae to artificial food dyes
Nenotek et al. The efficacy of seed extract of Tephrosia vogelii and Annona squmosa on larva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Liu et al. Pheromone, Natural Odor and Odorant Reception Suppressing Agent (ORSA) for Insect Control
Pickett et al. Exploiting behaviourally active phytochemicals in crop protection
Stark et al. Oral and topical toxicity of fipronil to melon fly and oriental fruit fly (Diptera: Tephritidae)
Pickett et al. Non-host interactions in insect chemical ec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