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1136B -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1136B
CN102031136B CN 200910177440 CN200910177440A CN102031136B CN 102031136 B CN102031136 B CN 102031136B CN 200910177440 CN200910177440 CN 200910177440 CN 200910177440 A CN200910177440 A CN 200910177440A CN 102031136 B CN102031136 B CN 102031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agent
coke transfer
coke
raw material
heavy hydro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774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1136A (zh
Inventor
龙军
汪燮卿
吴治国
王子军
申海平
张久顺
李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 2009101774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1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1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1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1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重质烃油原料与焦炭转移剂接触,分离油气送入后续分离系统,积炭的焦炭转移剂经汽提后送往再生器再生等步骤,其中所说的焦炭转移剂,含有以重量计,50~80%的高岭土,10~39.5%的粘结剂和10~30%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粘结剂中,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为(1.2~6)∶1,所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二者的原子比为(0.05~0.8)∶1。

Description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劣质重油加工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残炭、高金属含量、高硫、高氮的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轻质、洁净燃料油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而世界范围内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程度加剧,主要表现在密度大、粘度高、残炭高、重金属含量高、硫、氮含量高等,与此同时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给炼油工业提出许多新的难题。
目前,重油加工按机理区分主要为加氢和脱碳两类。加氢主要包括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炼油的加氢过程对于提高原油加工深度、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轻质油收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渣油加氢工艺操作温度高、压力高,转化率通常为30%~50%左右,同时需要大量的氢气,加氢过程氢气的来源问题一直困扰着炼油行业。脱碳是目前重油加工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重油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焦化等。催化裂化是一种催化过程,对原料油的要求较高,因此并不是所有原料不经预处理就可以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国内重油催化裂化原料一般残炭4%~8%,金属含量为10μg/g左右。如果利用催化裂化装置加工残炭高于10%的原料油,那么再生器的发热量将严重过剩。如果原料油金属含量大于20μg/g,要使平衡剂上的金属含量小于5000μg/g,则剂耗应大于4.0kg/t。可见对于高残炭、高金属原料油,催化裂化装置将无可奈何。延迟焦化是转化深度高的一种重油加工方法,现在国外60%的渣油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其缺点是液体产品质量差。当加工含硫渣油时,焦炭的含硫量高,出路存在问题。为了比延迟焦化多产轻质油,20世纪50年代开发将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应用于渣油热裂解的流化焦化技术,该技术把流动态的粉焦作为热载体连续地进行热裂解,裂解油的收率高,而且连续运转,是独特的热裂解工艺,裂化时间短,所以焦炭产率低,裂解油收率高。但是因为烟气需洗涤,焦粉硬且挥发份低,难以处理,其发展曾陷入停滞状态。灵活焦化是把流化焦化与焦炭气化相结合的重油加工工艺,可以大大减少焦炭产量并产生低热值合成气体。但是,灵活焦化采用焦粉作为热和焦炭转移剂,焦粉形状、粒度分布较难控制,生产过程中需要高压水蒸气粉碎床层中形成的大焦炭颗粒,操作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对高残炭、高金属含量的渣油的加工。
本发明提供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重质烃油原料与焦炭转移剂在温度460~600℃、时间0.5~30秒、焦炭转移剂与重油原料的质量比3~15∶1、水蒸汽与重质烃油原料的质量比0.05~0.35∶1、压力0.05~0.5MPa的反应条件下接触反应,所说的焦炭转移剂,含有以重量计,50~80%的高岭土,10~39.5%的粘结剂和10~30%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粘结剂中,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为(1.2~6)∶1,所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二者的原子比为(0.05~0.8)∶1;
(2)分离步骤(1)的产物油气和积炭的焦炭转移剂,油气送入后续分离系统,积炭的焦炭转移剂经汽提后送往再生器;
(3)在再生器中,积炭的焦炭转移剂与含氧气体在500~800℃、空床气速0.05~3.5m/s的条件下接触反应0.5~30秒后使气固两相分离,得到再生后的焦炭转移剂;
(4)将来自步骤(3)的再生后的焦炭转移剂部分返回步骤(1)的反应中循环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说的重质烃油原料的残炭优选在10~25%,金属含量优选在0~500μg/g,硫含量优选在0~10%。所说的重质烃油原料可以是常压渣油、减压蜡油、减压渣油、减粘裂化渣油、加氢裂化尾油、脱沥青油以及其它二次加工馏分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而其它形式的重质油品如重质原油、含酸原油或罐底油等也可作为本加工方法的原料油。重质烃油原料在与焦炭转移剂接触反应之前,优选的过程是进行预先加热,预热温度在120℃~350℃,预热后重质烃油原料的运动粘度在10~50mm2/s。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说的焦炭转移剂含有以重量计,50~80%的高岭土,10~39.5%的粘结剂,以及10~30%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粘结剂中,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为(1.2~6)∶1,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原子比为(0.05~0.8)∶1。优选的焦炭转移剂组成为含有高岭土为50~75%,粘结剂15~35%,9~25%的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优选为(1.5~5)∶1;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原子比优选为(0.1~0.6)∶1。所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为气化活性组分,碱金属优选为钠或钾,碱土金属优选为钙或镁;更优选的碱金属为钾,碱土金属为镁,钾与镁的原子比最优选为(0.1~0.2)∶1。
焦炭转移剂在反应器内与重质烃油原料油接触,把自身的热量传递给油滴,并使油滴在表面热裂化,产生的较小分子烃类进入气相,大分子烃类在焦炭转移剂表面裂化、缩聚形成焦炭。焦炭转移剂兼有作为新生成焦炭的承载体、流化剂、气化反应催化剂的功能,起到实现传质、传热、催化气化的作用。具备一定的比表面积、较好的抗磨强度,同时含有对气化反应有催化作用的组分,因此,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焦炭转移剂的磨损指数小于2.0%h-1,比表面积在10~100m2/g,孔体积在0.1~0.2ml/g,催化剂平均颗粒度为65~90μm,堆比在0.65~0.95g/ml。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说的焦炭转移剂中同时加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具有烃油裂化产物分布和气化反应的均衡优化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组成为18%拟薄水铝石、50%高岭土、12%铝溶胶,20%以氧化物计的钾和镁,钾与镁的原子比为0.2的情况下,应用于该方法时,其烃油反应产物分布良好,优于单独为钾的催化剂的方法,其气化反应气体组成、有效气体产率优于单独为镁的催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步骤(1)中的反应在提升管反应器或提升管与床层里处理重质烃油原料。经过步骤(1)的反应后,焦炭及金属沉积在焦炭转移剂表面形成积炭的焦炭转移剂(待生剂),其中的焦炭质量含量优选在0.8~5%;再经步骤(2),产物油气和待生剂进行油剂分离后,待生剂经过汽提,可以进入再生器进行烧焦,也可以进入气化炉内气化其表面的焦炭,生成合成气体,得到再生后的焦炭转移剂。本发明的提供的方法中,所说的焦炭转移剂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为烃油热裂化提供热量,另一个是将热裂化形成的焦炭吸附在其表面并带到再生系统。用焦炭转移剂在反应器里处理重质烃油原料,一方面进行浅度催化裂化或热裂化,生成以柴油或低碳烃类为主的轻质组分;另一方面就是同步脱碳,使焦炭与金属、硫和氮等一起附着在焦炭转移剂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内容。
实施例中,焦炭转移剂强度的测试方法依照美国ASTM(D5757-00)测试。
实施例中,焦炭转移剂用下述方法制备:
将高岭土(苏州白土)和铝石(山东铝厂生产)磨细,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其平均分别为0.2μm和0.3μm。取6公斤高岭土,加入13公斤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将以氧化物计量的2公斤钾、钙的氯化物(北京试剂公司,化学纯)溶解后加入高岭土浆液,调节PH值为3.5,搅拌30分钟。取1.5公斤铝石,加入2.25公斤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入0.5公斤铝溶胶(齐鲁催化剂厂生产),搅拌20分钟,加入无机酸调节PH值到1.5,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将两种浆液混合搅拌30分钟,喷雾成型,平均粒度为75μm。在600℃下焙烧60分钟得到样品,编号B1,组成和物理性质见表1。
重复实施例1步骤,调整投料比例(见表1)分别制备出编号为B2、B3、B4、B5、B6的焦炭转移剂样品,组成和物理性质均见表1。
表1
转移剂样品编号 B1 B2 B3 B4 B5 B6
气化活性组分,% 20 20 30 10 15 20
高岭土,% 60 50 50 75 55 65
粘结剂,% 20 30 20 15 30 15
铝石/铝溶胶 5 1.5 3 4 2 5
金属种类 钾/钙 钾/镁 钠/钙 钠/镁 钾/钙 钾/钙
碱金属/碱土金属 0.3 0.2 0.3 0.2 0.1 0.6
抗磨指数(%h-1) 0.9 0.7 0.8 0.9 0.6 0.5
比表面积(m2/g) 60 77 75 65 95 82
孔体积(ml/g) 0.12 0.15 0.16 0.19 0.17 0.16
平均颗粒度(μm) 71 72 72 75 80 73
堆比(g/ml) 0.75 0.76 0.76 0.65 0.85 0.81
实施例1
在催化剂藏量为300g的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剂油比为8,重时空速为4h-1,反应温度510℃温度下,以性质如表2的重质原料油为实验油料。
表2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51
产物分布见表3。其中,对比剂(编号B0)为平均粒径72μm的石英砂,其流化性质与本发明的焦炭转移剂类似,但没有酸性,也没有催化气化活性。
表3
实施例编号 对比例1 1 2 3 4 5 6
焦炭转移剂编号 B0 B1 B2 B3 B4 B5 B6
物料平衡,m%
干气 2.56 3.05 3.43 3.25 3.16 3.28 3.07
液化气 6.48 7.21 8.24 8.06 7.56 8.01 7.16
C5+汽油 13.34 14.21 15.03 15.23 14.35 15.11 14.05
柴油 22.15 25.57 22.17 22.51 23.65 22.07 25.06
重油 37.53 29.87 33.02 32.67 30.51 33.21 32.71
焦炭 17.94 20.09 18.11 18.28 20.77 18.32 17.9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液收,m% 41.97 46.99 45.44 45.8 45.56 45.19 46.27
从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本发明方法的轻质液收(液化气、汽油和柴油馏分)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转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将表面覆盖了焦炭的焦炭转移剂填装于固定流化床气化反应器内,在860℃下进行气化反应,气化剂为水蒸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摩尔含量为20%。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及产气率见表4。
表4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61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71
从表4可以看出,与对比剂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气化焦炭产物气体的有效气体(H2+CO)含量高。
对比例1、2
按照焦炭转移剂B2的制备方法,不加碱金属,只加碱土金属氯化镁制备的对比焦炭转移剂样品,编号为DB-1;而只加碱金属氯化钾,不加碱土金属制备的对比焦炭转移剂样品,编号为DB-2,组成见表5。
在与实施例2实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烃油反应产品分布见表6,催化气化反应气体组成及有效气体产率见表7。
表5
焦炭转移剂样品编号 B2 DB-1 DB-2
气化活性组分,% 20 20 20
高岭土,% 50 50 50
粘结剂,% 30 30 30
拟薄水铝石/铝溶胶 1.5 1.5 1.5
金属种类 钾/镁
碱金属/碱土金属 0.2 - -
抗磨指数(%h-1) 0.7 0.9 1.0
比表面积(m2/g) 77 82 65
孔体积(ml/g) 0.15 0.16 0.13
平均颗粒度(μm) 72 73 72
堆比(g/ml) 0.76 0.77 0.75
表6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81
表7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82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091
从表6和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用B2的方法其烃油反应产物分布与单独加入碱土金属的焦炭转移剂DB-2的方法相当,优于单独加入碱金属的焦炭转移剂DB-1的方法;B2的方法气化反应气体组成和有效气体产率优于DB-1的方法,说明按比例混合加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焦炭转移剂性能优化均衡。
实施例2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里,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生产的B2作为焦炭转移剂,使其与科威特常压渣油(油品性质见表8)接触,反应温度为500℃,剂油比为7,重时空速为4h-1,处理后的产品分布见表9。
表8
表9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101
实施例3
同实施例2,反应温度为500℃,剂油比分别为5和10,重时空速为4h-1,处理后的产品分布见表10。
表10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102
实施例4
同实施例2,反应压力分别为0.07和0.3MPa,反应温度为500℃,剂油比分别为5和10,重时空速为4h-1,处理后的产品分布见表11。
表11
Figure GSB00001064971100111

Claims (9)

1.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重质烃油原料与焦炭转移剂在温度460~600℃、时间0.5~30秒、焦炭转移剂与重油原料的质量比3~15∶1、水蒸汽与重质烃油原料的质量比0.05~0.35∶1、压力0.05~0.5MPa的反应条件下接触反应,所说的焦炭转移剂,含有以重量计,50~80%的高岭土,10~39.5%的粘结剂和10~30%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粘结剂中,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为(1.2~6)∶1,所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二者的原子比为(0.05~0.8)∶1;
(2)分离步骤(1)的产物油气和积炭的焦炭转移剂,油气送入后续分离系统,积炭的焦炭转移剂经汽提后送往再生器;
(3)在再生器中,积炭的焦炭转移剂与含氧气体在500~800℃、空床气速0.05~3.5m/s的条件下接触反应0.5~30秒后使气固两相分离,得到再生后的焦炭转移剂;
(4)将来自步骤(3)的再生后的焦炭转移剂部分返回步骤(1)的反应中循环使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重质烃油原料的残炭在10~25%,金属含量在0~500μg/g,硫含量在0~10%。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2)所说的积炭的焦炭转移剂上焦炭质量含量在0.8~5%。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重质烃油原料与焦炭转移剂反应之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120℃~350℃,预热后重质烃油原料的运动粘度在10~50mm2/s。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焦炭转移剂,其磨损指数小于2.0%h-1,比表面积在10~100m2/g,孔体积在0.1~0.2ml/g,催化剂平均颗粒度为65~90μm,堆比在0.65~0.95g/ml。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焦炭转移剂含有50~75%的高岭土,15~35%的粘结剂,10~25%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所说的拟薄水铝石与铝溶胶的质量比为(1.5~5)∶1,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原子比为(0.1~0.6)∶1。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焦炭转移剂中所说的碱金属为钠或钾,碱土金属为钙或镁。
8.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焦炭转移剂中所说的碱金属为钾,碱土金属为镁,钾与镁的原子比为(0.1~0.2)∶1。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在提升管反应器或提升管与床层的混合反应器中进行。 
CN 200910177440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02031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77440 CN102031136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77440 CN102031136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1136A CN102031136A (zh) 2011-04-27
CN102031136B true CN102031136B (zh) 2013-09-04

Family

ID=4388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77440 Active CN102031136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11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5141B (zh) * 2011-08-31 2014-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转化方法
CN111286359B (zh) * 2018-12-07 2021-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重质烃油原料的方法
CN113337306B (zh) * 2020-02-18 2023-03-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裂解石油烃以增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7474A (en) * 1993-10-27 1997-01-28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a fluid coking process using steam reforming
CN1266883A (zh) * 1999-03-02 2000-09-20 英特卫普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真空瓦斯油的联合蒸气转化方法
CN1504404A (zh) * 2002-11-29 2004-06-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炼油与气化相结合的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7474A (en) * 1993-10-27 1997-01-28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a fluid coking process using steam reforming
CN1266883A (zh) * 1999-03-02 2000-09-20 英特卫普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真空瓦斯油的联合蒸气转化方法
CN1504404A (zh) * 2002-11-29 2004-06-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炼油与气化相结合的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1136A (zh)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1140B (zh) 一种劣质重油加工焦炭气化的组合方法
US8597500B2 (en) Process for converting inferior feedstock to high quality fuel oil
CN101898143B (zh) 一种劣质重油裂化气化催化剂
CN101597511B (zh) 一种超重原油改质处理的工艺方法
CN102453515B (zh) 一种劣质重油接触裂化-气化-再生的组合方法
CN101757903B (zh) 一种兼具裂化和气化作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1137B (zh) 一种弱催化裂化渣油加工方法
CN103773425A (zh) 一种重油的加工方法
CN102618324B (zh) 一种加工重油原料的组合方法
CN102031136B (zh) 一种重质烃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TW201425565A (zh) 烴油之催化裂解觸媒及烴油之催化裂解方法
CN205821248U (zh) 一种催化转化反应器
CN103965958B (zh) 一种含酸石油的加工方法
CN101204666A (zh) 一种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SA519402507B1 (ar) أنظمة وطرق لتكسير تيارات الهيدروكربون باستخدام محفزات تكسير
CN103506106B (zh) 一种用于加工劣质重油的接触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19198A (zh) 一种抗重金属污染的双功能固体助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1818074B (zh) 一种焦炭转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389A (zh) 用于流化催化裂化的减硫催化剂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648A (zh) 煤焦油加工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82304B (zh) 一种具有裂化和气化作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997A (zh) 一种用于重油加工的气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65141B (zh) 一种重油转化方法
CN103372423B (zh) 一种劣质重油的接触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0524B (zh) 一种提高产品收率的焦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