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0202B -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0202B
CN102030202B CN201010287151.1A CN201010287151A CN102030202B CN 102030202 B CN102030202 B CN 102030202B CN 201010287151 A CN201010287151 A CN 201010287151A CN 102030202 B CN102030202 B CN 102030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conveyer
sheet material
lid
transf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71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0202A (zh
Inventor
砂沢晃
酒井敦纪
铃木胜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0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8Automatic supply devices interacting with the rest of the apparatus, e.g.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casset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该传送装置包括:可移动部,当被提供了驱动力时,所述可移动部执行与传送需要传送的物品相关的操作;第一组件,其构成所述传送装置的外表的一部分,能够接合到所述传送装置并能够从所述传送装置拆下;第二组件,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由拆下的第一组件形成的空间来打开并关闭所述第二组件,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在打开状态下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驱动控制器,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关闭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可移动部,而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打开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驱动。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有的图像形成装置配备了多个片材馈送部(例如,参照JP-A-5-000740)。并且,JP-A-2004-191533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如果移除了任一个片材馈送单元,则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利用另一片材馈送单元来形成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减少传送需要传送的物品时发生停止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的结构配备有:可移动部,当被提供了驱动力时,所述可移动部执行与传送需要传送的物品相关的操作;第一组件,其构成所述传送装置的外表的一部分,并且能够接合到所述传送装置并能够从所述传送装置拆下;第二组件,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由拆下的第一组件形成的空间来打开并关闭所述第二组件,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在打开状态下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驱动控制器,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关闭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可移动部,而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打开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驱动。
根据所述传送装置,与没有设置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需要传送的物品的传送停止的情况。
所述第二组件可以包括反射部,该反射部将通过由于拆下所述第一组件而得到的开口入射的光朝向所述开口反射。
根据所述传送装置,与没有设置所述反射部的情况相比,用户能够容易地从视觉上检查所述第二组件的位置。
所述第二组件可以包括让用户插入手指的插入点,并且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插入点上。
根据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反射部不设置在所述插入点上的情况相比,用户能够容易地打开并关闭所述第二组件。
所述第一组件可以通过在设置的方向上移动而接合和拆卸,并且所述第二组件通过在与所设置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而打开和关闭。
根据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件在与所述第一组件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即使通过拆下所述第一组件而形成的空间很小,也可以很方便地执行诸如替换可移动部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其在已经由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了传送的需要传送的物品上形成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没有设置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需要传送的物品的传送停止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一组件,并且当被提供了驱动力时执行与传送需要传送的物品相关的操作,所述第一组件构成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外表的一部分并且能够接合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并能够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拆下;第二传送装置,其包括可移动部和第二组件,所述可移动部当被提供了驱动力时执行与传送需要传送的物品相关的操作,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由拆下的第一组件形成的空间来打开并关闭所述第二组件,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在打开状态下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驱动控制器,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关闭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可移动部,而在拆下了所述第一组件并且打开了所述第二组件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可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驱动。
根据所述传送系统,与没有设置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需要传送的物品的传送停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
图2更详细地示出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构造;
图3示出第二单元;
图4示出第三单元;
图5示出在插入点的一部分上具有反射部的盖子的构造的三个图;
图6示出所述盖子的其它示例的三个图;
图7A和图7B比较了盖子的打开和关闭状态;
图8是示出了与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相关的构造的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在图像形成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作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如该图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配备了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以及第三单元300。注意,图像形成系统10的多个单元可以是分立地(即,可拆卸地)构成的,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一体。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使用预定大小的片材作为需要传送的物品。这里,片材是指片状的介质,在该片状介质上利用彩色材料(色粉等)形成图像,而不限于所谓的纸张,并且包括片状树脂等。尽管可能有多种类型的各种大小(即尺寸)以及每单位面积重量(所谓的基本重量)的片材,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设在所有保持部中保持相同类型的片材。
注意,在随后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箭头A1的方向称为“向上”,而将箭头A2的方向称为“向下”。并且,将图1中的箭头B1的方向称为“向前”,而将箭头B2的方向称为“向后”。这里,向前是用户操作侧,而向后是向前的相反侧。然而,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装置不限于按照这样的朝向或设置来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构造可以倾斜90度,并且,多个单元按这些单元一个排在另一个后面的朝向来使用。
并且,在随后说明中,将各个部分的向上侧的表面称为“上表面”,将向下侧的表面称为“下表面”,将向前侧的表面称为“前表面”,而将向后侧的表面称为“后表面”。
第一单元100配备了图像形成部110和片材馈送部120和130,稍后将进行说明。图像形成部1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部的示例,并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电子照相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110配备了光导鼓111、曝光装置112、显影器113、转印辊114以及定影器115,并且通过将在光导鼓111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换到片材并对色粉图像进行定影来形成图像。注意,图像形成部110虽然在这里是单色图像形成部,但是也可以利用多颜色的色粉来形成图像。
片材馈送部120和130是传送片材的部件。片材馈送部120和130保持片材,并且当由未示出的驱动部(电动机等)提供了驱动力时,根据需要而馈送所保持的片材。片材馈送部120(130)配备了:保持部121(131),其保持多个片材;馈送辊122(132),其从所保持的片材的顶部起一次送出一张片材;以及传送辊123和124(133和134),其管理送出的片材,并在传送路径(图中的虚线)上一个接一个地传送片材。片材馈送部120和片材馈送部130具有与传送片材相关的共同结构,但是所保持的片材的大小和数量可能有差异。注意,在片材传送路径上的适当位置中设置有多个传送辊。
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传送装置的示例。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可以分别被当作独立的传送装置,或者组合形成单个传送装置。第二单元200(第三单元300)包括保持部210(310)、馈送辊220(320)、以及传送辊230和240(330和340)。这些组成元件至少具有与片材馈送部120和130中包括的同名组成元件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些组成元件全部对应于当被提供了驱动力时执行与传送片材相关的操作的可移动部。
图2更详细地示出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的构造。保持部210配备了将片材上下移动的升降器211。升降器211由于被提供了驱动力而改变位置,使得保持部210中保持的片材的最顶部以适当的压力接触馈送辊220。因此,以下将升高升降器211的操作称为“升起”。升降器211根据剩余的片材数量来执行升起操作。因此,在升降器211上设置有通过重量等来检测剩余片材数量的传感器。
保持部210是具有可以从第二单元200拆下的构造的组件。注意,第二单元200是已经组合的多个组件的集合。图1示出了保持部210的接合状态,而图2示出了拆下状态。也就是说,通过向前移动(拉动)保持部210来拆下保持部210,而通过向后移动(挤压)保持部210来接合保持部210。保持部2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第一组件的示例。
第二单元200具有容纳保持部210的空间,并允许用户在拆下了保持部210时将手放入此空间。注意,当接合了保持部210时,用户不能将手放入此空间。此空间向第二单元200的前方开口。在以下说明中,作为示例性开口,将此开口称为“开口200a”。保持部210具有在接合状态中封闭开口200a的功能。保持部210构成第二单元200的外表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此功能。换言之,由于保持部210被拆下,所以第二单元200丢失了外表的一部分,暴露出容纳保持部210的空间。
并且,第二单元200在下表面具有开口200b。开口200b设置在与稍后描述的盖子350重合的位置。
图3从上方侧示出了第二单元200的下表面。开口200b足够大,允许盖子350的打开和关闭。假如允许打开并关闭盖子350,则开口200b的尺寸可以小于盖子350的尺寸。注意,第二单元200的下表面最好略微有些不平整,从而让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盖子350。
第三单元300的保持部310配备了升降器311。升降器311的功能与升降器211的功能相同。也就是说,升降器311也对应于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可移动部的示例。注意,可以通过拉出保持部310来对保持部310补充片材,或者,第三单元300的前表面的外表可以由打开和关闭的门构成,并且可以通过打开该门来补充片材。
并且,第三单元300在上表面上配备了盖子350。盖子350是板状组件,其由用户打开并关闭,并且设置在馈送辊320或者传送辊330和340的上方。盖子35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第二组件的示例。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馈送辊320和传送辊330和340是由于传送片材而磨损的耗材,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更换。由用户来执行耗材的更换。注意,这里所指的用户可以是利用图像形成系统10来形成图像的某人,或者是对图像形成系统10进行修复、对耗材进行更换等的专业人员(所谓的服务人员)。
图4示出第三单元300的上表面侧的构造,以及盖子350以及其周边的构造。第三单元300配备了盖子350以及支承盖子350的支承部件360。支承部360被设置为其一部分覆盖盖子350的上表面,并且限制盖子350的向上和向下的移动。支承部件360还具有凹槽361和362。凹槽361和362凹入地设置,作为盖子350的移动的指示器。注意,由于用户仅需要具有指示器,因此可以由粘贴了打印图像等的粘贴物等来替换凹槽361和362。
盖子350具有标记351和352、插入点353以及遮蔽部354。标记351和352是盖子350的移动的指示器,并且设置在与支承部件360的凹槽361和362相对应的位置。标记351和352例如是设置在盖子350中的孔(即,开口),但是也可以是粘贴了打印图像等的粘贴物等。插入点353是为让用户插入手指而配备的开口。这里的插入点353的形状允许插入四个手指,但是也可以是允许插入一个手指的圆形开口。然而,插入点353需要足够小,使得手指不能从该插入点到达馈送辊320或者传送辊330和340,或者,插入点353设置在远离馈送辊320以及传送辊330和340的位置,从而使手指不能到达所述辊。遮蔽部354用作遮蔽第二传感器370(稍后讨论)照射的光的部件。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遮蔽部354是通过切割并且折叠盖子350的后部而创建的区域。注意,取代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遮蔽部354,可以将具有等效功能的部件接合到盖子350。
注意,盖子350优选地被构成为具有反射部,该反射部向开口200a反射通过开口200a入射的光。该反射部更优选地设置在插入点353的一部分上。
图5示出包括位于插入点353的一部分上的反射部的盖子350的构造的三个图。此图所示的插入点353具有通过弯曲处理而形成的反射部353a。反射部353a对从该图中的箭头L1所示的方向入射的光进行反射。也就是说,如果光是通过开口200a入射的,则反射部353a向开口200a反射光。反射部353a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从视觉上确认插入点353的位置。注意,反射部353a可以设置在插入点353的向前侧或者向后侧。并且,取代通过弯曲处理而形成的反射部353a,可以将容易反射入射光的反射部353b(如粘贴物或者薄膜)粘贴在开口200a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或者可以利用固体金属来形成盖子350,并且盖子350在开口200a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可以作为反射入射光的反射部353c,如图6所示。反射部353c更优选地具有金属光泽。
在打开状态下,盖子350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馈送辊320以及传送辊330和340。例如,这里所指的操作涉及更换或者清洁馈送辊320或者传送辊330和340。并且,在馈送辊320或者传送辊330和340中发生片材卡住的情况下,这里所指的操作可以涉及去除卡住的片材。
图7A和图7B对盖子350的打开和关闭状态进行比较,其中,图7A示出关闭状态,而图7B示出打开状态。当盖子350处于图7A所示的位置时,标记351面对凹槽361,而标记352面对凹槽362。在此状态下,馈送辊320以及传送辊330和340不会有效暴露。注意,尽管可以通过插入点353而部分地看见馈送辊320以及传送辊330和340,但是即使可以通过插入点353部分地看见这些辊,也不能进行上述更换操作等。当盖子350处于图7B所示的位置时,标记351面对凹槽362。在此状态下,馈送辊320以及传送辊330和340有效暴露。
图8是示出与图像形成系统10的控制相关的构造的框图。除了上述图像形成部110、片材馈送部120、片材馈送部130、第二单元200以及第三单元300之外,图像形成系统10还配备了获取部140、控制器150、第一传感器250以及第二传感器370。注意,在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中的任何一个中可以配备获取部140和控制器150。
获取部140获取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命令。获取部140经由图像形成系统10中设置的诸如按钮的操纵器,或者经由连接到外部装置的通信部,来获取命令。获取部140获取的命令包括与将要使用的片材相关的数据以及代表将要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控制器150配备了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操作处理装置,并通过根据预先存储的程序执行处理来控制图像形成系统10的组成元件的操作。控制器150根据获取部140获取的命令来执行对片材的选择,以形成图像。控制器15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驱动控制器的示例。
第一传感器250是检测第二单元200的保持部210(即,第一组件)已经被拆下的检测部。第一传感器250利用物理量来对检测对象的位置进行检测。这里所指的物理量是光反射率、压力、电流等。第二传感器370是检测第三单元300的盖子350的状态的检测部。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370配备了照射光的照射部以及检测所照射的光的检测部,并且根据遮蔽部354是否在遮光来检测盖子350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将第一传感器250和第二传感器370的检测结果作为数据向控制器150提供。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10的组成如上所述。利用此构造,图像形成系统10利用所保持的片材之一来形成图像。当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系统10控制对组成元件的驱动,从而使得需要的组成元件工作,而其它组成元件不工作。具体而言,图像形成系统10执行如下处理。
图9是示出当图像形成系统10的控制器150形成图像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注意,此图中的处理假设重复传送多个片材并且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并且,假设图像形成系统10初始时处于接合了保持部210并且关闭了盖子350的状态。
当形成图像时,控制器150首先选择用于馈送片材的保持部(步骤S1)。这里选择的保持部是保持部121、131、210和310中的一个。接着,控制器150使得步骤S1中选择的保持部传送片材,并使得图像形成部110形成图像(步骤S2)。
注意,在步骤S1中,无论选择了哪个保持部,控制器150都对全部保持部执行升起。
控制器150基于从第一传感器250提供的数据来判断保持部210是否已经被拆下(步骤S3)。如果保持部210保持接合,则控制器150继续图像形成操作。另一方面,在保持部210已经被拆下的情况下,控制器150确定在步骤S1中选择的保持部是否是保持部210(步骤S4)。也就是说,此时,控制器150判断保持部210是否正在执行与传送片材相关的操作。这里,在已经选择了保持部210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保持部210正在传送片材的情况下,控制器150使得保持部210停止传送片材,并使得图像形成部110停止形成图像(步骤S5)。这里,停止传送片材的操作涉及停止馈送辊220以及传送辊230和240,并使得升降器211不升起。并且,使得升降器211不升起的操作包括停止升降器211移动的情况以及使升降器211下降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选择保持部210,则控制器150基于从第二传感器370提供的数据来判断盖子350是否已经打开(步骤S6)。如果盖子350保持关闭,则控制器150继续图像形成操作。这里,如果盖子350已经打开,则控制器150判断步骤S1中选择的保持部是否是保持部310(步骤S7)。
如果已经选择了保持部310,则控制器150使得保持部310停止传送片材,并使得图像形成部110停止形成图像(步骤S8)。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选择保持部310,则控制器150继续进行操作,而不停止图像形成(步骤S9)。此时,如果在对保持部310进行升起,则控制器150使升降器311下降。
这里,停止形成图像的操作以及降低升降器311的操作都是阻止驱动可移动部的操作的示例。例如,考虑到降低升降器311的操作对于传送片材所需要的操作(升起)施加了相反作用,可以认为降低升降器311的操作是阻止与升降器311的片材传送相关的驱动的操作。换言之,这样,“阻止驱动”是其中执行控制以使得不执行片材传送和图像形成的状态,而不仅指示停止驱动的状态。
注意,在步骤S5和S8中,取代使得图像形成部110停止形成图像,控制器150可以重新选择与先前选择的保持部不同的保持部(保持部121或者131),并且继续进行操作,而不需要使得图像形成停止。
变型例
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如下变型例来进行实现。并且,本发明不排除其中适当地结合了如下变型例的实现方式。
变型例1
可以通过不包括图像形成部的构造来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例如,由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构成但不包括第一单元100的传送装置(或者传送系统)等效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运送的物品,而不限于片材。
变型例2
上述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和第三单元300可以构成不同于上述图像形成系统10的组合。例如,不需要在第一单元100和第三单元300之间设置第二单元200,或者可以在第一单元100和第三单元300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单元200。在前一示例中,第一单元100具有如下的构造:其中,保持部131是可拆卸的,并且在下表面侧的与盖子350重合的位置设置开口。在后一示例中,第二单元200优选地在上表面侧具有与盖子350类似的盖子。
变型例3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第二组件的打开和关闭模式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模式。例如,在向上移动不受支承部件360限制的情况下,盖子350可以变形,从而能够拆卸和移除,或者,盖子350可以变形,从而可以利用诸如铰链的部件来接合到支承部件360,并通过围绕给定轴旋转来打开和关闭。另选地,盖子350可以进行变形,从而由于用户按下操纵器而电动地打开和关闭。
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旨在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变型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适用于所构想特定用途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变型。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
第一保持部(210),其构成所述传送装置的外表的一部分,能够接合到所述传送装置并能够从所述传送装置拆下,并且保持片材;
第一传送辊(230,240),其传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210)中保持的片材;
第二保持部(310),其保持片材;
第二传送辊(330,340),其传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310)中保持的片材;
盖子(350),其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由拆下的第一保持部(210)形成的空间来打开并关闭所述盖子(350),并且,所述盖子(350)在打开状态下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驱动控制器,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并且关闭了所述盖子(350)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而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并且打开了所述盖子(350)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的至少一部分被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盖子(350)包括反射部,该反射部将通过由于拆下所述第一保持部(210)而得到的开口入射的光朝向所述开口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盖子(350)包括让用户插入手指的插入点,并且,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插入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210)通过在设置的方向上移动而接合和拆卸,并且,所述盖子(350)通过在与所述设置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而打开和关闭。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其在已经由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了传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6.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包括:
第一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一保持部(210),所述第一保持部(210)构成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外表的一部分,能够接合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并能够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拆下,并且保持片材;第一传送辊(230,240),其传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210)中保持的片材;
第二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二保持部(310),其保持片材;第二传送辊(330,340),其传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310)中保持的片材;盖子(350),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由拆下的第一保持部(210)形成的空间来打开并关闭所述盖子(350),并且所述盖子(350)在打开状态下能够向用户以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驱动控制器,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并且关闭了所述盖子(350)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而在拆下了所述第一保持部(210)并且打开了所述盖子(350)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第二传送辊(330,340)的至少一部分被驱动。
CN201010287151.1A 2009-09-24 2010-09-16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Active CN102030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9309 2009-09-24
JP2009219309A JP5531530B2 (ja) 2009-09-24 2009-09-24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0202A CN102030202A (zh) 2011-04-27
CN102030202B true CN102030202B (zh) 2014-12-17

Family

ID=4375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7151.1A Active CN102030202B (zh) 2009-09-24 2010-09-16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70007A1 (zh)
JP (1) JP5531530B2 (zh)
CN (1) CN1020302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7236B2 (ja) * 2013-07-22 2015-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13020895A1 (de) * 2013-12-11 2015-06-1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Eingabemodul und Verfahren zum Zuführen von Wertdokumenten zu einer Wertdokumentbearbeitungsvorrichtung sowie System zur Bearbeitung von Wertdokument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062A (ja) * 1994-05-11 1996-02-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080248A1 (en) * 2002-05-31 2004-04-29 Klusmeier Conrad Paul Compartmentalized truck box
JP2004191533A (ja) * 2002-12-10 2004-07-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3182A (ja) * 2003-08-07 2005-03-03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JP2005266672A (ja) * 2004-03-22 2005-09-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方法
KR100644712B1 (ko) * 2005-10-10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잼 처리 구조
JP5081582B2 (ja) * 2007-10-30 2012-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68432A (ja) 2011-04-07
CN102030202A (zh) 2011-04-27
US20110070007A1 (en) 2011-03-24
JP5531530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1783B2 (en) Interlock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interlock system
EP2009508B1 (en)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3357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940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to control operation based on open or closed state of upper portion of apparatus
US89348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420208B (zh)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装置
US8913306B2 (en)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JP42731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41822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4909193A (zh)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2030202B (zh)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系统
US922328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91570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901909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730026B (zh) 打印系统及打印系统控制方法
US104371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conveyance mechanism
US8493640B2 (en) Image rea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438480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omprising a drive device configured to selectively apply a driving force to the carriage and the plutality of pairs of conveyance rollers, wherein the device driver includes an abutting member, a motor, a carriage that rotat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tor supports a first main body gear to mesh with a cover input gear and a second main body gear to mesh with a main rack gear
CN105492351B (zh) 薄片体供给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95962A (zh) 消色装置和消色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7770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0160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84727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95418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xing device
US9791821B2 (en) Documen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