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380A -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380A
CN102026380A CN2010102765211A CN201010276521A CN102026380A CN 102026380 A CN102026380 A CN 102026380A CN 2010102765211 A CN2010102765211 A CN 2010102765211A CN 201010276521 A CN201010276521 A CN 201010276521A CN 102026380 A CN102026380 A CN 102026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source
relay
relay sta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65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380B (zh
Inventor
迫田和之
高野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该中继站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基站接收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其存储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Description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通信技术,在移动台设备经由基站设备无线连接到网络的蜂窝系统中,移动台使用该通信技术不仅与基站设备通信还与无线连接到基站设备的中继站设备通信。
背景技术
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以下,可以简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存在为了扩展基站设备(以下,可以简称为“基站”)所覆盖的服务区而安装中继站设备(以下,可以简称为“中继站”)的情况。基站连接到任意移动台设备(以下,可以简称为“移动台”)并向其提供通信路径,并且基站还连接到中继站并向其提供通信路径。中继站还连接到另一移动台并向其提供通信路径。在这样的配置中,移动台可以经由中继站与基站通信。以这种方式,即使当移动台位于其中服务由基站提供的服务区以外时,移动台也可以执行通信,只要移动台位于中继站所覆盖的服务区内即可。
关于包括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中继站的负担的方法(例如,参见JP-A-2008-118659)。此外,例如,为了减少中继站中所执行的处理,公开了在考虑了从中继站到移动台执行数据发送时发生的时滞(time lag)的情况下调节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数据的定时的技术(例如,参见JP-A-2008-48218和JP-A-2008-109374)。
此外,关于包括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的平均数据率来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参见JP-A-2008-48416)。另外,关于包括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方向图的运用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切换阵列天线来加速链路建立的方法(参见JP-A-2008-48236)。
当服务区可以通过在安装基站以外还安装中继站来扩展时,服务提供商就可以以较少的投资来创建无线电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然而包括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基于基站经由中继站连接到移动台的情况来考虑的,而没有考虑其中中继站本身是数据的端点这样的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中,中继站本身作为服务提供商的基础设置的一部分被安装是有必要的,并且中继站由服务提供商自己安装是有必要的(尽管中继站比基站便宜)。
鉴于以上所述,希望提供一种使得中继站能够提供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路径并且使得中继站称为通信的端点的新颖和改进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站设备,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是由经由所述中继站设备在所述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是由经由所述中继站设备在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移动台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所述移动台设备和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无线电信号;数据提取部件,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数据提取部件从所述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和数据存储部件,所述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数据提取部件提取出的数据。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
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可发送使用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部件;和显示控制部件,所述显示控制部件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所述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
所述数据提取部件还可以从所述无线电信号中提取用于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信息。所述数据存储部件还可以存储由所述数据提取部件提取出的显示控制信息。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显示控制信息,可以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所述数据并且可以使得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移动台设备与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指示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和发送控制部件,所述发送控制部件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发送所提取出的数据。
该中继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能够发送使用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库存数据获取部件,所述库存数据获取部件从自动售货机获取所述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数据;库存数据存储部件,所述库存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库存数据获取部件获得的库存数据;和发送控制部件,所述发送控制部件提取所述库存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库存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所提取出的库存数据。
针对由所述中继站执行的通信的费用可基于与由所述中继站执行的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有关的信息来计算:使用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使用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使用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和使用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继站可以提供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路径,并且中继站可以成为通信的端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频率资源的利用示例的示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由基站发送的信号类型的总结图;
图4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概要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天线具有不同方向性的中继站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逻辑链路的类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移动台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中继站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1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中继站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13是示出没有中继站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有中继站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
图15是示出分配了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状态的示图;
图16是示出当没有中继站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
图17是示出当有中继站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分配了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状态的示图;
图19是示出通过使用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三逻辑链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用于计算针对由中继站执行的通信的费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基本具有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描述。
注意,将以如下顺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广告分发方法的研究
1-2.广告分发模式的问题
1-3.解决问题的手段的概要
1-4.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要
1-5.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站的概要
1-6.逻辑链路类型的定义
1-7.频率资源的利用示例
1-8.中继站的信道利用
1-9.移动台的硬件配置示例
1-10.移动台的功能配置示例
1-11.基站的硬件配置示例
1-12.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
1-13.中继站的硬件配置示例
1-14.中继站的功能配置示例
1-15.中继站的信号处理
1-16.中继站的具体示例(部分1:电子布告板的情况)
1-17.中继站300的具体示例(部分2:自动售货机的情况)
1-18.收费系统的示例
2.修改例
3.总结
<1.第一实施例>
[1-1.广告分发方法的研究]
如今,使用电子显示设备的广告系统往往被用作布告板。这有时被称为数字信息发布系统。在该系统中,存在这样的优势:所显示的内容可以时刻变化,因此,可以预见比画出来的布告板的广告效果更好的广告效果。为了改变显示内容,需要向显示设备转送显示数据,并且存在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将显示数据递送给显示设备这样的情况。例如,实际上给定了配备有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相当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借助无线电通信系统将显示数据递送给无线电通信设备,并且,显示设备基于递送给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显示数据来显示显示内容。
另外,作为更有效地传播广告信息的方法,公开了以以下方式执行有效的广告分发的系统,其中接收到来自信息台的广告信息终端显示广告并且将广告信息转达给另一终端(例如,参见JP-A-2002-298006)。在该系统中,当信息台被视为基站时,广告显示设备对应于移动台,并且移动台将其显示设备上所显示的内容转送给另一移动台,从而使得相同的广告能够被转送给另一移动台的显示器。
[1-2.广告分发模式的问题]
如上所述,当电子显示设备配备有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相对应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时,提供一种基于被分发给该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显示数据来切换显示内容的显示设备。在该设备中,被提供给显示设备的通信站是移动台,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将显示内容分发给该显示设备的数据分发产生通信费用。
此外,在通过在移动台之间交换广告信息来传播广告信息的系统中,该系统基于相同的信息被传播这样的假设,因此,存在对可以被分发的信息存在限制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数据传播是在移动台之间执行的,所以存在当移动台尝试获取传播数据时难以识别从哪里获取信息这样的问题。
[1-3.解决问题的手段的概要]
因此,当中继站包括诸如电子显示设备之类的输出设备时,中继站在用作电子布告板的同时对移动台提供通信路径。以这种方式,基站在向中继站分发用于电子布告板的数据的同时,可以对移动台提供与基站的连接并且可以向移动台发送对于中继站而言特有的内容。
此外,当中继站连接到诸如自动售货机之类的设备时,中继站可以在执行与基站的有关与自动售货机的库存信息相关的数据(库存数据)的通信的同时,对移动台提供与基站的连接。
当以上利用被实现时,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委托第三方来安装中继站的形式,因此,对于服务提供商而言有可能在自己不直接投资中继站的情况下扩展服务区。同时,由于中继站对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通信的中继有贡献,安装中继站的那些人能够降低发往中继站的通信的成本。
[1-4.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要]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1中所示,如下系统就是所说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移动台100与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等处的基站200无线通信,并且基站200连接到外部网络40。所谓的蜂窝电话系统是该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服务提供商安装许多基站200并且按如下方式展开服务区,即无论移动台100位于什么地方,移动台100都能连接到基站200的方式。图1中示出该状况。在图1中,服务区20表示与基站200的通信假定要在其中被执行的区域。可以向基站200提供服务的区域例如称为小区。当移动台100例如位于服务区20E和服务区20D内时,移动台100分别连接到基站200E和基站200D。以这种方式,通过根据移动台100所位于的地点来改变所要连接到的基站200,即使当移动台100移动的情况下,移动台100和基站200之间的连接也不会中断。
在该系统中,在服务区20的边缘,移动台100可以从多个基站200接收信号。为此,存在各个基站200被按如下方式来布置的情况,即被提供了来自各基站200的、使用同一频率信道的服务的服务区20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将参考图2来描述该示例。
图2是示出频率资源的利用示例的示图,其示意性地示出分配给服务提供商的频率资源被利用的方式。在大多数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采用称为FDD(频分双工)的模式,其中,上行链路信道(从移动台100到基站200的方向上的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从基站200到移动台100的方向上的信道)被分配不同的频带。另外,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每一个被进一步划分,并且在某一基站200中,频率信道以仅其一部分被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分配。相应地,通过以使得相互邻接的基站200之间不共用同一频带的方式布置基站200,控制该系统不会引起干扰。
例如在“数字移动通信”(″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ISBN-4-905577-26-8,主编:Moriji Kuwabara)中详细描述了有关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信息,详细内容请参考这些文件。基站200在可用性已在基站200中被预先设置的那个频带内发送/接收对于与移动台100进行通信而言必要的信号。
图3是由基站发送的信号类型的总结图。首先,基站200为了向移动台100通知基站200存在并且还向移动台100通知基站200的基准时间,定期向移动台100发送同步信号。通过接收同步信号,移动台100检测到基站200存在于其周围,并且提取出关于信号将被接收的定时的信息以接收控制信号。
此外,基站200以已知的样式定期发送参考信号,并且参考信号被用来估计信息被调制于其中的符号的传输路径。另外,基站200发送用于向移动台100通知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控制信道是可以根据从同步信号获得的定时信息和从参考信号获得的传输路径估计结果来解调和接收的信号。移动台100可以通过接收控制信道来提取基站200的简要信息。
作为控制信道,定义了多种控制信道,并且移动台100首先接收控制类型标识信道,从而获取有关在该小区中控制信道在哪个频带上以及在哪个定时被发送的基本信息。根据该基本信息,移动台100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应地,移动台100获得系统参数等,并且例如判定是否可以与基站200通信以及是否执行通信。在移动台100实际上与基站200通信的情况中,移动台100向基站200通知业务信道分配请求,并且业务信道从基站200被分配给移动台100。
在承载业务的信道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发往特定移动台100的专用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和发往非指定数目的移动台100的公共信道CTCH(公共业务信道)。当与特定移动台100通信时,基站200使用DTCH,而当执行针对非指定数目的移动台100的广播或多播通信时,基站200使用CTCH。这里,尽管专用业务信道称为DTCH而用于广播或多播通信的信道称为CTCH,但是,它们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指代并且可以用任意名称来指代。
例如在以下文件中描述了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信号格式:3GPPTS 36.21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和3GPP TS 36.213(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procedures),所以,详细内容请参考这些文件。
[1-5.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站的概要]
以上,描述了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的移动台100仅与基站200通信的情况。然而,例如,也可以考虑为了扩展由基站200覆盖的服务区而安装了中继站300这样的情况。图4是图示出中继站300的概要的示图。参考图4,将描述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存在中继站300的形式。
基站200A连接到任意移动台100A并且向其提供通信路径,同时,基站200A也连接到中继站300A并且提供到其的通信路径。中继站300A还连接到移动台100B并且向其提供通信路径,移动台100B是与移动台100A不同的另一移动台。在这样的配置中,移动台100B可以经由中继站300A来与基站200A通信。以这种方式,即使当移动台100B位于由基站200A提供服务的服务区20A外面时,移动台100B仍然可以执行通信,只要移动台100B位于由中继站300A覆盖的服务区30A以内即可。
一般,如上所述的中继站300可以被制成比基站200成本更低的设备。因此,当可以如上所述地定位中继站300时,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情况通过安装中继站300而不是基站200来展开服务区30,因此,服务提供商可以在抑制投资的同时提供服务。
[1-6.逻辑链路类型的定义]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逻辑链路的类型的示图。参考图6,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逻辑链路的类型。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以和在一般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一样的方式,存在直接安装在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的直接链路。此外,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包括中继站300的情况中,存在经由中继站300将移动台100与基站200连接的中继链路。在本实施例中,中继链路被定义为第二逻辑链路。
第二逻辑链路物理上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移动台100连接到中继站300并且中继站300连接到基站200。然而,作为逻辑链路,移动台100以与直接链路相同的方式连接到基站200。因此,在通信开始之前执行的对移动台100的认证不是在中继站300处执行而是在基站200处执行,或者在连接到基站200的控制中心处执行。当第二逻辑链路被建立时,基站200开始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与中继站300通信,并且中继站300将经由第二逻辑链路在中继站300和基站200之间发送/接收的数据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中继到移动台100。此外,中继站300将经由第二逻辑链路在中继站300和移动台100之间发送/接收的数据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中继到基站200。
除了第二逻辑链路以外,还存在在基站200和中继站300之间提供的并且使得中继站300用作通信的端点的链路,并且该链路被定义为第一逻辑链路。第一逻辑链路是独立于移动台100的存在/不存在来建立的,并且用于将数据从基站200分发给中继站300。
另外,还存在被提供以用于执行中继站300和移动台100之间的闭合数据通信的链路,并且该链路被定义为第三逻辑链路。在移动台100使用第三逻辑链路的情况中,移动台100不连接到基站200,因此,移动台100不能通过使用第三逻辑链路来连接到广域网40。此外,在第二逻辑链路被提供时移动台100的认证是在基站200处或控制中心处被执行的,而在第三逻辑链路被提供时移动台100的认证是在中继站300处被执行的。因此,通过第三逻辑链路连接的移动台100的信息有可能不能由基站200或者基站200连接到的网络40侧获得。
注意,所有这些逻辑链路都是通过来自移动台100或中继站300的通信请求或来自基站200所连接到的网络40侧的寻呼(呼叫)来动态建立的。通常,通过逻辑链路的建立,稍后将描述的频率资源的分配被执行。即,可以根据时间段来建立或不建立第一逻辑链路、第二逻辑链路和第三逻辑链路。在建立第三逻辑电路时,当中继站300确定新的频率资源的分配对于第三逻辑链路的建立是有必要的时,中继站300向基站200发出供第三逻辑链路使用的频率资源分配请求。在接受该请求的情况中,基站200向中继站300通知指示哪个频率资源被允许使用的控制信息作为响应结果,并且向中继站300分配容纳第三逻辑链路的频率资源。中继站300通过使用所分配的供第三逻辑链路使用的频率资源来在中继站300和移动台100之间建立第三逻辑链路。
[1-7.频率资源的利用示例]
参考图13到图18,将描述频率资源分配的示例。图13到图18每一个图示出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的下行链路信道利用的示例。首先,将描述通过时间划分来分配基站200下的频率资源的情况。
图13是示出当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没有中继站300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基站200定期发送同步信号和控制信道,并且在那些信号不被发送的时间段期间,频率资源被用作其它信道。“其它信道”是指被用作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被用作下行链路信道的业务信道的信道等等。然而,为了描述方便,以其它信道被用作业务信道的情况为例,并且以下继续描述。相应地,在图8中写着“其它信道”的每个时间段期间,业务信道等被容纳,并且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所要交换的数据实际上正被发送/接收。
图14是示出当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存在中继站300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在图14中示出的情况中,中继站300相对于移动台100表现得好像其本身就是基站200,并且发送与基站200所发送的同步信号或控制信号等同的信号(例如,“中继站的同步信号”和“中继站的控制信道”)。通过接收该信号,移动台100识别中继站300的存在,并且必要时将中继站300识别为基站200,从而提供通信路径。在图14中所示出的时刻,中继站300可以使用的频率资源仅仅是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因此,中继站300处于不能够发送/接收业务的状态中。在中继站300不必传播业务的时间段中,图14中示出的状态对应于稳态。
图15示出在图14中示出的状态以外,还分配中继站300在其中传播业务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状态。在“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时间段期间,中继站300通过容纳将用于与移动台100的通信的信道或将用于与基站200的通信的信道,来执行数据(业务)通信。该“中继站的其它信道”被控制以随着中继站300中所要处理的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利用时间率。在如图14中所示的中继站300没有建立逻辑链路的情况中,可以仅分配控制信号作为中继站300的利用资源,也可以分配最小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通过分配“中继站的其它信道”,可以节省信道建立的努力。
接着,将描述通过频率划分分配基站200下的频率资源的情况。图16是示出当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没有中继站300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基站200定期发送同步信号和控制信道,并且基站200可以使用的频率带宽比那些信号的信号带宽更宽,因此,在不被发送的那些信号的频带/时间段中,频率资源被用作其它信道。在图16中写着“其它信道”的每个时间段中,业务信道等被容纳,并且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所要交换的数据实际上正被发送/接收。
图17是示出当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存在中继站300时的信道利用示例的示图。在图17中所示的情况中,中继站300相对于移动台100表现得好像其本身就是基站200,并且通过使用与用于由基站200发送的同步信号或控制信号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来发送与基站200所发送的同步信号或控制信号等同的信号(例如,“中继站的同步信号”和“中继站的控制信道”)。通过接收该信号,移动台100识别中继站300的存在,并且必要时将中继站300识别为基站200,从而提供通信路径。在中继站300不必传播业务的时间段中,如图17中所示的状态对应于稳态。
图18示出在图17中示出的状态以外,还分配中继站300在其中传播业务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状态。该“中继站的其它信道”被控制以随着中继站300中所要处理的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利用时间率。在如图14中所示中继站300没有建立逻辑链路的情况中,可以仅分配控制信号作为中继站300的利用资源,也可以分配最小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通过分配“中继站的其它信道”,可以节省信道建立的努力。
以这种方式,基站200和在基站200下服务的中继站300通过时间划分或频率划分来共享所要使用的频率资源,因此,基站200可以容纳中继站300。注意,尽管在以上情况中例示了在时间上连续分配同步信号和控制信道的情况,但是也存在不是连续地布置它们的情况。此外,尽管例示了中继站300所要使用的其它信道被分配为一个块的情况,但是也存在中继站300所要使用的其它信道被分散地分配在多个位置(时间段)上的情况。
[1-8.中继站的信道利用]
上述“中继站的其它信道”中所包括的项目已被描述。在“中继站的其它信道”中,至少存在以下4种信道:
(1)用于容纳第一逻辑链路的信道;
(2)用于容纳第二逻辑链路中基站200与中继站3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
(3)用于容纳第二逻辑链路中中继站300与移动台1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和
(4)用于容纳第三逻辑链路的信道。
因此,在图15和图18中所示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中,根据情况包括信道(1)到(4)。如以上已经描述的,“中继站的其它信道”的分配通过基站200批准来自中继站300的请求来执行。在向基站200发出频率资源分配请求时,中继站300向基站200通知针对以上利用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来执行请求,并且基站200根据分类来控制对所要分配的频率资源的限制。
通常,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二逻辑链路各自被建立为DTCH。另一方面,第三逻辑链路可以被建立为DTCH,并且也可以被建立为CTCH,从而通过广播通信来执行从中继站300到位于中继站300外围的非指定数目的移动台100的信息分发。
[1-9.移动台的硬件配置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台的硬件配置的示图。参考图7,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台的硬件配置。通常,为移动台100假定蜂窝电话终端的形式,但是移动台100不限于蜂窝电话终端。移动台100包括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730。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730是用于执行用于与基站200的通信的信号处理和用于与中继站300的通信的信号处理的模块。由该模块处理的信号经由天线710被发送到基站200和中继站300或从它们接收,基站200和中继站300各自是通信伙伴。
移动台1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760。移动台100可以将经由第三逻辑信道(第三逻辑链路)接收到的数据等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760中,并且之后可以在必要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760取出该数据。所取出的数据可以在被CPU 740(稍后描述)处理之后从输出设备780输出。
移动台100还包括CPU 740。经由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730发送/接收的信号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760取得的信号经历CPU 740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并且例如,这些信号各自被视为被处理成诸如图像信息之类的各种形式的信号。该信号从输出设备780(例如显示器和扬声器)输出。此外,CPU 740可以接受用户经由输入设备770(例如,输入按钮、数字键盘和触控面板)的指令输入,并且根据该指令,CPU 740可以将非易失性存储器760中所存储的程序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750中展开并执行该程序。
[1-10.移动台的功能配置示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功能配置的示图。参考图8,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功能配置。如图8中所示,移动台100包括接收部件110、控制部件120、发送部件130、存储部件150、显示部件160等。
接收部件110包括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等。接收部件11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接收部件11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发送部件13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控制部件120包括数据提取部件121、显示控制部件122等。此外,控制部件120具有控制移动台100所具有的每个功能块的操作的功能。控制部件120例如包括CPU,并且其功能可以通过由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在RAM中展开并由CPU执行在RAM中展开的程序来实现。
发送部件130包括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131等。发送部件13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发送部件13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接收部件11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存储部件150包括数据存储部件151等。存储部件150例如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
显示部件160用作输出设备的示例,并且具有基于分发数据来显示诸如图像或视频之类的显示内容的功能。显示部件160例如具有显示设备。
假定移动台100经由第三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1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1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指示的资源。在该情况中,由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是发往移动台100的,所以数据提取部件121从无线电信号中提取出数据,并且数据存储部件151存储由数据提取部件121提取出的数据。
如上所述,在移动台100经由第三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中,由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11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是发往移动台100的,所以数据提取部件121从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并且数据存储部件151存储由数据提取部件121提取出的数据。显示控制部件122从数据存储部件151中提取出数据,并且在显示部件160上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可以假定显示部件160上所显示的数据例如是分发数据,并且不受具体限制。
[1-11.基站的硬件配置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的硬件配置的示图。参考图9,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的硬件配置。基站200包括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830。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830是用于执行用于与中继站300的通信的信号处理和用于与移动台100的通信处理的信号处理的模块。由该模块处理的信号经由天线810被发送到中继站300和移动台100或从它们接收,中继站300和移动台100各自是通信伙伴。
基站200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850、非易失性存储器860等等。基站200还包括CPU 840,并且CPU 840可以在RAM 850中展开非易失性存储器860中所存储的程序,并且执行该程序。
基站200还包括通信设备890。通信设备890连接到网络40,并且通信设备890能够将库存数据经由网络40发送到库存管理中心等。此外,通信设备890能够经由网络40从另一设备接收要发送给中继站300的数据。另外,通信设备890可以经由网络40与连接到网络40的另一设备通信。
[1-12.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图。参考图10,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配置。如图10中所示,基站200包括接收部件210、控制部件220、发送部件230、存储部件250、通信部件270等。
接收部件21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1、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3、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5等。接收部件21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接收部件21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发送部件23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控制部件22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1、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3、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5等。此外,控制部件220具有控制基站200所具有的每个功能块的操作的功能。控制部件220例如包括CPU,并且其功能可以通过由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在RAM中展开并且由CPU执行RAM中所展开的程序来实现。
发送部件23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1、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3、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234、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5等等。发送部件23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发送部件23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接收部件21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存储部件25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1、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3、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5等。存储部件250例如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
通信部件270具有经由网络40来与连接到网络40的另一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通信部件270例如具有通信设备。
为了建立第一逻辑链路,中继站300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由在中继站300和基站2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因此,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1使用无线电信号从中继站300接收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1执行分配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处理。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1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中继站300发送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1存储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1分配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频率(频率资源)和无线电信号被发送/接收的时间被用作资源的示例,但是将被使用的资源不受具体限制。
通过使用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1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基站200可以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与中继站300通信。
此外,为了建立基站侧第二逻辑链路,中继站300向基站200请求分配基站侧中继资源,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由经由中继站300在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基站2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因此,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2使用无线电信号从中继站300接收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2执行分配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处理。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2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将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发送给中继站300,来作为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2存储由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2分配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
通过使用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2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基站200可以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与中继站300进行通信。
此外,为了建立移动台侧第二逻辑链路,中继站300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移动台侧中继资源,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由经由中继站300在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移动台1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3使用无线电信号从中继站300接收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3执行分配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处理。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3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将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发送给中继站300,来作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3存储由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3分配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
假定基站2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2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2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是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1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在该情况中,控制部件220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并且根据数据的类型来执行处理。例如,在库存数据是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提取的情况中,库存数据经由通信部件270被发送给库存管理中心。
假定基站200经由基站侧第二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从中继站300接收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2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2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是由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2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控制部件220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并且根据数据的类型来执行处理。即,当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214经由移动台侧第二逻辑链路接收无线电信号时,控制部件220根据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来执行处理。
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234可以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经由第一逻辑链路来向中继站300发送数据。给定显示数据和分发数据作为要发送给中继站300的数据。以广告信息作为显示数据的示例。此外,基站200不仅可以发送显示数据,而且可以发送用于控制显示数据的显示的显示控制信息。这各条数据例如可以经由通信部件270从网络接收或者可以从记录介质读出。
为了建立第三逻辑链路,中继站300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由在移动台1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215使用无线电信号从中继站300接收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5执行分配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处理。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235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中继站300发送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255存储由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225分配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
[1-13.中继站的硬件配置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中继站的硬件配置的示图。参考图11,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中继站的硬件配置。中继站300包括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930。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930是用于执行用于与基站200的通信的信号处理和用于与移动台100的通信的信号处理的模块。由该模块处理的信号经由天线(例如,第一天线910和第二天线920)被发送给基站200和移动台100或从它们发送,基站200和移动台100各自是通信伙伴。天线数为2以上(例如,包括第一天线910和第二天线920的两个天线),并且这些天线可以根据通信伙伴而具有不同的方向性。图5是示出天线具有不同方向性的中继站300的示例的示图、例如,如图5中所示,当中继站300A与连接到其的基站200A通信时,中继站300A使用如波束方向图B1所表示的方向图来执行发送/接收,该方向图的方向被设置为将要成为通信伙伴的基站200A,并且,当基站300A与移动台100通信时,中继站300A使用如波束方向图B2所表示的方向图来执行发送/接收,该方向图的方向被设置为中继站300A提供的区域。其中用天线方向图B 1发送的信号可以被接收到的区域用服务区30A1表示,并且其中用天线方向图B2发送的信号可以被接收到的区域用服务区30A2表示。
中继站3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继站300可以将经由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链路)接收到的数据等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并且之后可以在必要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取得数据。所取得的数据可以在由CPU 940(稍后描述)处理之后从输出设备980输出,并且可以经由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930分发给移动台100。
中继站300还包括CPU 940。经由无线电信号处理部件930发送/接收的信号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960取得的信号经历CPU 940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并且例如,这些信号各自被视为被处理成诸如图像信息之类的各种形式的信号。该信号从输出设备980(例如,显示器和扬声器)输出。此外,CPU 94可以接受用户经由输入设备970(例如,输入按钮、数字键盘和触控面板)的指令输入,并且根据该指令,CPU 940可以在RAM 950中展开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所存储的程序并且执行该程序。
[1-14.中继站的功能配置示例]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中继站的功能配置的示图。参考图12,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中继站的功能配置。如图12中所示,中继站300包括接收部件310、控制部件320、发送部件330、存储部件350、显示部件360等等。
接收部件31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1、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3、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5等。接收部件31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接收部件31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发送部件33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控制部件320包括数据提取部件321、显示控制部件322、发送控制部件323、库存数据获取部件324等。此外,控制部件320具有控制中继站300具有的每个功能块的操作的功能。控制部件320例如包括CPU,并且其功能可以通过由CPU在RAM中展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并且由CPU执行RAM中所展开的程序来实现。
发送部件33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1、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3、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5等。发送部件330例如具有天线,并且发送部件330中所包括的天线可以与接收部件310中所包括的天线相同或不同。
存储部件350包括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1、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2、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数据存储部件354、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5、库存数据存储部件356等。存储部件350例如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
显示部件360用作输出设备的示例,并且具有基于显示数据来显示诸如图像或视频之类的显示内容的功能。显示部件360例如具有显示设备。作为显示设备,可以使用各种显示设备,并且,例如可以使用电子布告板。
为了建立第一逻辑链路,中继站300有必要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由在基站2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因此,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1使用无线电信号向基站200发送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1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基站200接收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1存储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1接收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由无线电信号使用的频率(频率资源)和无线电信号被发送/接收的时间将被用作资源的示例,但是将要使用的资源不受具体限制。
通过使用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1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中继站300可以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与基站200通信。
为了建立基站侧第二逻辑链路,中继站300有必要向基站200请求分配基站侧中继资源,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由经由中继站300在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基站2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因此,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2使用无线电信号向基站200发送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2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基站200接收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2存储由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2接收到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
通过使用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2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中继站300可以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与基站200通信。
为了建立移动台侧第二逻辑链路,中继站300有必要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移动台侧中继资源,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由经由中继站300在基站200和移动台1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在移动台1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因此,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3使用无线电信号向基站200发送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3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基站200接收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存储由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3接收到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
通过使用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中继站300可以经由第二逻辑链路与移动台100通信。此外,中继站300有必要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经由发送部件330来向移动台100发送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并且还将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到移动台100中。因此,通过使用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移动台100可以经由第二逻辑链路来与中继站300通信。
假定中继站3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从基站2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从基站200接收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1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指示的资源。在该情况中,由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是发往中继站300的,所以数据提取部件321从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并且数据存储部件354存储由数据提取部件321提取的数据。
假定中继站300经由基站侧第二逻辑链路从基站2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来自基站200的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2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通过使用由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发送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即,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经由移动台侧第二逻辑链路向移动台100发送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
假定中继站300经由移动台侧第二逻辑链路从移动台1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来自移动台100的无线电信号。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控制部件320确定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3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通过使用由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2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基站侧中继资源,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发送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即,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经由基站侧第二逻辑链路来向基站200发送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
如上所述,在中继站3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来从基站200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中,由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是发往中继站300的,所以,数据提取部件321从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并且数据存储部件354存储由数据提取部件321提取出的数据。显示控制部件322从数据存储部件354提取数据,并且在显示部件360上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可以假定显示部件360上所显示的数据例如是广告信息,并且其不受具体限制。
存在用于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信息被包括在从基站200发送的无线电信号中这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数据提取部件321还从由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314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显示控制信息,并且数据存储部件354还存储由数据提取部件321提取出的显示控制信息。显示控制部件322从数据存储部件354提取出数据并且使得显示部件360基于数据存储部件354中所存储的显示控制信息来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显示控制信息,显示数据被显示在显示部件360上的定时可以被控制。
为了建立第三逻辑链路,中继站300有必要向基站200请求分配由在移动台100和中继站300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335使用无线电信号向基站200发送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5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基站200接收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5存储由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315接收到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通过使用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5中所存储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中继站300可以经由第三逻辑链路与移动台100通信。此外,中继站300有必要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经由发送部件330来向移动台100发送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5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并且还将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在移动台100中。因此,通过使用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移动台100可以经由第三逻辑链路来与中继站300通信。
假定中继站3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来向移动台100发送从基站200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中,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可以发送如下无线电信号,所述无线电信号使用由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5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并且发送控制部件323从数据存储部件354中提取数据并且使得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所提取的数据。即,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经由第三逻辑链路来向移动台100发送数据存储部件354中所存储的数据。假定由发送控制部件323从数据存储部件354中提取的数据是分发数据,并且所述分发数据可以与由数据提取部件321提取并被显示在显示部件360上的显示数据相同或不同。
也有可能中继站3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来向基站200发送数据。例如,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可以发送如下无线电信号,所述无线电信号使用由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351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并且库存数据获取部件324从连接到中继站300的自动售货机中获得自动售货机内部的库存数据。库存数据存储部件356存储由库存数据获取部件324获得的库存数据。发送控制部件323提取库存数据存储部件356中所存储的库存数据,并且使得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334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所提取的库存数据。
基站200例如经由网络40来将从中继站300发送的库存数据发送至管理库存数据的库存管理中心。相应地,库存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与中继站300通信来检查自动售货机内的产品的库存状况。
由中继站300执行的通信是经由第一逻辑链路、第二逻辑链路或第三逻辑链路来执行的。然而,基于中继站300的通信包括使用第一逻辑链路的通信和使用第三逻辑链路的通信;并且关于中继站300,使用第二逻辑链路的通信被执行以在移动台100和中继站300之间中继通信。因此,针对由中继站300执行的通信的费用可以由费用计算设备通过从针对使用第一逻辑链路的通信的费用和针对使用第三逻辑链路的通信的费用中减去针对使用第二逻辑链路的通信的费用来计算。换而言之,针对由中继站300执行的通信的费用可以由费用计算设备基于与由中继站300执行的以下各项的至少一项有关的信息来计算:使用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使用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使用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以及使用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
[1-15.中继站的信号处理]
在第二逻辑链路被建立的情况中,中继站300向基站200或移动台100发送(中继)经由第二逻辑链路接收到的数据。作为中继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并且使用第二逻辑链路的中继方法不受具体限制。
图19是示出通过使用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三逻辑链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以下,将参考图19来描述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三逻辑链路的利用形式。中继站300响应于来自基站所连接到的网络40侧的寻呼或者由中继站300本身生成的请求而建立第一逻辑链路。中继站3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来下载将由中继站300本身使用的数据(步骤S101)。另外,中继站300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部件中(步骤S102)。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将由显示部件输出的内容,将由中继站300经由第三逻辑链路分发给移动台100的内容,等等。此外,接收到的数据还包括指示如何分发内容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控制输出数据的更新频率的阈值。
与此同时,中继站300驱动定时器,并且例如,当测得的流逝时间超过了阈值(在步骤S103中为“是”)时,中继站300提取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数据等(步骤S104),并且基于所提取的数据来更新中继站300本身中所包括的诸如显示设备之类的显示部件输出的显示数据(步骤S105)。以这种方式,中继站300处所显示的内容可以被动态改变。
此外,在第三逻辑链路被建立的情况中,中继站300从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出将被分发给邻近的移动台100的分发数据,并且将分发数据经由第三逻辑链路发送给移动台100(步骤S106)。为了经由第三逻辑链路来发送数据,在中继站300确定新的频率资源的分配是必要的情况中,中继站300请求基站200在经由第三逻辑链路的数据分发之前分配供第三逻辑链路使用的频率资源。当该资源被基站200分配时,中继站300向移动台100通知资源信息并且之后通过使用该频率资源经由第三逻辑链路来执行数据发送。
在以上描述中,尽管例示了输出数据(显示数据)的更新和使用第三逻辑链路的数据分发同时开始的情况,但是以上两者的执行触发可以具有不同的定时。此外,在图19中所示出的示例中,尽管输出数据(显示数据)和分发数据的更新是基于时间的流逝来执行的,但是可以有处理是基于事件而不是时间的流逝来激活的情况。事件可以经由第一逻辑链路被从基站200分发给中继站300,作为指示如何分发内容的控制信息。
通常中继站300建立CTCH作为第三逻辑链路并且通过经由业务信道的广播通信来向位于中继站300周围的非指定数目的移动台100执行信息分发。然而,中继站300也可以响应于来自移动台100的请求等通过使用第三逻辑链路来向移动台100执行信息分发。在该情况中,中继站300建立DTCH作为到发出请求的移动台100的第三逻辑链路并且经由业务信道向移动台100转送数据。
如上所述,经由第三逻辑链路执行的数据分发通过提取中继站3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所存储的信息来执行,并且因此,一条数据可以被分发多次。数据被预先从基站2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分发给中继站300,并且尽管第一逻辑链路仅被使用一次,但是数据可以被分发给移动台100多次,并且因此,有可能增强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
[1-16.中继站的具体示例(部分1:电子布告板的情况)]
还将利用具体示例来描述中继站300的细节。这里,给出中继站300是用作电子布告板的设备的情况的示例。在该情况中,假定从基站2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转送至中继站300的数据是广告信息,并且中继站300中的输出设备980是大小为32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器。该显示器被用于使得非指定数目的人可以直接浏览内容。大多数情况下,内容是运动图像信息。所要再现的运动图像信息的内容从基站200侧经由第一逻辑链路被转送并且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并且所要显示的信息根据流逝的时间、时间段和其它因素被更新。有关如何显示内容的控制信息也被从基站200经由第一逻辑链路转送并且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960中。
此外,在被经由第一逻辑链路转送给中继站300的数据中,包括经由第三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分发给移动台100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与中继站300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内容相同,但是通常,这些数据作为将要被分发给移动台100设备的另一数据而被分发。
如参考图5所述,当中继站300A与移动台100通信时,中继站300A使用如波束方向图B2所表示的方向图来执行发送/接收(该方向图的方向被设置为中继站300A提供的区域),也可以将无线电波发送/接收天线辐射方向图调节为显示器的显示方向。以这种方式,可以促使人们观看中继站300的显示以建立第三逻辑链路。
如上所述,由于中继站300具有电子布告板功能,鼓励电子布告板提供商而不是服务提供商来执行中继站300的安装。不言自明,也是在该情况中,中继站300建立已经提到的第二逻辑链路,并且具有提供移动台100和基站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功能。
[1-17.中继站300的具体示例(部分2:自动售货机的情况)]
将参考另一示例来描述中继站300的具体配置。其是中继站300是管理自动售货机的库存数据的设备的情况的示例。在该情况中,如图12中所示,中继站300包括库存数据存储部件。库存数据存储部件存储自动售货机内的商品库存数据,并且,当自动售货机内的商品库存减少时,库存数据存储部件经由基站200向库存管理中心通知该状态。在该情况中,自动售货机内的商品库存数据被包括在经由第一逻辑链路在基站200和中继站300之间转送的数据中。
另外,经由第三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分发给移动台100的数据也被包括在经由第一逻辑链路从中继站300转送的数据中,并且这些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件中,之后在必要时经由第三逻辑链路分发给移动台100。
以这种方式,由于中继站300管理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数据,鼓励自动售货机安装商而不是服务提供商来执行中继站300的安装。不言自明,也是在该情况中,中继站300建立已经提到的第二逻辑链路,并且具有提供移动台100和基站2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功能。
[1-18.收费系统的示例]
如上所述,在由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服务提供商以外的人安装中继站300的情况中,中继站300的所有者有必要向服务提供商支付与因使用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三逻辑链路而占用的频率资源相当的花费。然而,中继站300同时也通过建立第二逻辑链路来辅助将移动台100连接到基站200,因此,认为,服务提供商应当向中继站300的所有者支付与辅助操作相当的花费。因此,建议考虑以上所述来安装收费系统。图20是示出用于计算针对由中继站执行的通信的费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将参考图20来描述其示例。如下所述的使用费用例如由费用计算设备来计算。
费用计算设备将用于经由第一逻辑链路的通信的频率资源的总量设置为变量A(步骤S201),将用于经由第二逻辑链路的通信的频率资源的总量设置为变量B(步骤S201),并且将用于经由第三逻辑链路的通信的频率资源的总量设置为变量C(步骤S203)。之后,费用计算设备将A与αC相加(其中,C被用α加权),然后从和中减去βB(其中,B被用β加权),并且将获得的值用作费用X(步骤S204)。
因此,收费信息可以通过从中继站300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中减去中继站300贡献给服务提供商的频率资源来提取。频率资源的总量例如是基于使用的频率带宽和使用该频率带宽的总时间,并且例如是通过将所使用的频率带宽乘以使用该频率带宽的总时间来计算的。
<2.修改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3.总结>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使得中继站能够提供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路径并且使得基站和中继站成为通信的端点的技术。相应地,中继站可以在用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的同时,充当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用户。此外,该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在必要时提供由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并且因此,该资源可以被高效地利用。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9月11日于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210989中所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15)

1.一种中继站设备,包括: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是由经由所述中继站设备在所述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
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发送指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是由经由所述中继站设备在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移动台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中的、在所述移动台设备和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
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无线电信号;
数据提取部件,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数据提取部件从所述无线电信号中提取数据;和
数据存储部件,所述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数据提取部件提取出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站设备,
其中,当由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是由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资源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侧中继资源信息指示的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显示部件;和
显示控制部件,所述显示控制部件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所述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站设备,
其中,所述数据提取部件还从所述无线电信号中提取用于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存储部件还存储由所述数据提取部件提取出的显示控制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显示控制信息,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所述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提取出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移动台设备与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指示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和
发送控制部件,所述发送控制部件从所述数据存储部件中提取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发送所提取出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设备,还包括:
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能够发送使用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无线电信号;
库存数据获取部件,所述库存数据获取部件从自动售货机获取所述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数据;
库存数据存储部件,所述库存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库存数据获取部件获得的库存数据;和
发送控制部件,所述发送控制部件提取所述库存数据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库存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所提取出的库存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站设备,
其中,针对由所述中继站执行的通信的费用是基于与由所述中继站执行的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有关的信息来计算的:使用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使用所述基站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使用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和使用所述移动台侧中继资源的无线电信号接收。
13.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中继站设备接收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所述中继站设备和所述基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执行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指示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所分配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和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移动台设备发送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
14.一种从中继站设备接收无线电信号的移动台设备,所述中继站设备包括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基站设备发送指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被请求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所述移动台设备和所述中继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
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发送使用由所述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中所存储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移动台中继站间资源的无线电信号,和
发送控制部件,所述发送控制部件从数据存储部件提取数据并且使得所述无线电信号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所提取出的数据。
15.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设备;和
中继站设备,
其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中继站设备接收指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是由在所述中继站设备和所述基站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资源;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执行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指示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处理部件所分配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和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所述移动台设备发送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
其中,所述中继站设备包括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发送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向所述基站发送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分配被请求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使用无线电信号来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指示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来作为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是对于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和
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由所述基站中继站间资源分配响应接收部件接收到的基站中继站间资源信息。
CN201010276521.1A 2009-09-11 2010-09-06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0989A JP5440052B2 (ja) 2009-09-11 2009-09-11 中継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210989 2009-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380A true CN102026380A (zh) 2011-04-20
CN102026380B CN102026380B (zh) 2014-06-18

Family

ID=4313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652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380B (zh) 2009-09-11 2010-09-06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1080B2 (zh)
EP (1) EP2296420B1 (zh)
JP (1) JP5440052B2 (zh)
CN (1) CN1020263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994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网络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WO2015117499A1 (zh) * 2014-08-19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5526B2 (en) * 2009-03-25 2015-06-23 Nec Corporation Relay device, relay method, and relay device control program
JP5413073B2 (ja) * 2009-09-11 2014-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40052B2 (ja) 2009-09-11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継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034255A1 (ja) 2012-08-31 2014-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9877155B1 (en) * 2013-11-11 2018-01-23 Numerex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base stations to track mobile devices
EP3099129B1 (en) * 2014-02-13 2018-01-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10130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协作通信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8067816A (ja) * 2016-10-20 2018-04-2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EP4236568A3 (en) * 2018-02-22 2023-10-25 KDDI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which relayed communication is performed,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and program
CN110351781A (zh) * 2018-04-03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请求方法、调度方法及设备
EP3780733B1 (en) * 2018-05-22 2023-08-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ccess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point
KR20230017280A (ko) 2020-05-27 2023-02-03 피보탈 컴웨어 인코포레이티드 5g 무선 네트워크들을 위한 rf 신호 중계기 디바이스 관리
JP2024505881A (ja) * 2021-01-26 2024-02-08 ピヴォタル コムウェア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スマートリピー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590A (zh) * 2001-12-21 2005-02-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使用具有中继功能的移动台的移动通信网以及用于奖励移动台的中继活动的方法
CN1941666A (zh) * 2005-09-30 2007-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站实现带宽分配和调度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649A (en) 1994-09-01 1997-09-09 Ericsson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variable system performance capability
JPH11127108A (ja) 1997-10-23 1999-05-11 Nissan Motor Co Ltd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US6128473A (en) 1997-12-22 2000-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frequency plan revision within 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ing downlink interference estimates
JP3439396B2 (ja) 1999-09-24 2003-08-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磁環境設計方法および設計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60867A (ja) * 1999-12-03 2001-06-12 Denso Corp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無線通信端末における送信データの送信方法
JP3898877B2 (ja) * 2000-07-03 2007-03-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チャネル割当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中継装置
US6973622B1 (en) 2000-09-25 2005-12-06 Wireless Valley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sign, tracking, measurement,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330717B2 (en) * 2001-02-23 2008-02-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ule-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provisioning of user applications on limited-resource and/or wireless devices
JP2002298006A (ja) 2001-03-30 2002-10-11 Kenwood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端末及び広告提示方法
JP4540880B2 (ja) 2001-05-25 2010-09-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携帯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
GB2388745A (en) 2002-04-30 2003-11-19 Hewlett Packard Co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ervice quality feedback
FI118494B (fi) 2003-03-26 2007-11-30 Teliasonera Finland Oyj Menetelmä matkaviestinkäyttäjien liikennevirtojen tarkkailemiseksi
US20050026626A1 (en) 2003-08-01 2005-02-03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bile, Llc. Wireless network with positioned mobile devices
US7242909B2 (en) 2003-12-16 2007-07-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cation aided wireless measurements
JP2005203949A (ja) * 2004-01-14 2005-07-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データ配信用サーバ装置、データ配信方法、データの受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配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らを記録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FR2866186B1 (fr) 2004-02-06 2006-12-08 Nortel Networks Ltd Serveur de donnees radio et de localis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dans un reseau radio cellulaire
US9704502B2 (en) * 2004-07-30 2017-07-11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Cue-aware privacy filter for participants in persistent communications
US7542761B2 (en) 2004-10-06 2009-06-02 At&T Mobility Ii Llc Voice quality on a communication link based on customer feedback
US20090279420A1 (en) 2005-01-11 2009-11-12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program, and timing estimation method
RU2396709C2 (ru) * 2005-03-18 2010-08-1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7653085B2 (en) 2005-04-08 2010-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elivery of content over data network
JP4820583B2 (ja) 2005-06-17 2011-11-24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呼制御方法、呼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rtcクライアント
US7738864B2 (en) 2005-08-15 2010-06-15 At&T Mobility Ii Llc Embedded wireless benchma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4485438B2 (ja) 2005-09-08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受信品質通知方法、放送基地局装置、受信品質通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577222B2 (ja) 2006-01-20 2010-11-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配信方法
KR100861930B1 (ko) * 2006-03-03 2008-10-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중계방식의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125027B2 (ja) 2006-08-17 2013-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中継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中継局
JP4825108B2 (ja) 2006-10-25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中継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034369B2 (ja) 2006-08-18 2012-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7917149B2 (en) * 2006-08-18 2011-03-29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us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40986A (en) * 2006-08-18 2008-02-20 Fujitsu Ltd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56198B2 (en) 2006-08-18 2010-07-13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channe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80108355A1 (en) 2006-11-03 2008-05-08 Fujitsu Limited Centralized-scheduler relay station for mmr extended 802.16e system
WO2008106797A1 (en) * 2007-03-02 2008-09-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s
FI20075227A0 (fi) 2007-04-03 2007-04-03 Nokia Corp Linkin mukautta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KR100976383B1 (ko) * 2007-07-05 201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이 구성한 브로드캐스트 메시지의 전송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090047962A1 (en) 2007-08-14 2009-02-19 Rao Anil M Transfer-of uplink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during handovers
US8626181B2 (en) * 2007-09-07 2014-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dedicated access zone to relay station (R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33315B2 (en) * 2007-10-25 2013-09-10 Crane Merchandising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f field assets
JP4897653B2 (ja) * 2007-11-27 2012-03-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中継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中継局装置
KR101418362B1 (ko) 2007-11-29 2014-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정보에 기반한 송수신성능개선 방법 및 장치
JP5067427B2 (ja) * 2007-12-05 2012-11-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ラメータ収集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中継局
US20090181664A1 (en) 2008-01-15 2009-07-16 Eapen Kuruvil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managed radio frequency coverage and mobile distribution analysis using mobile location information
US8509100B2 (en) 2008-02-15 2013-08-13 Carrier Iq User-initiated reporting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rrors
JP5198093B2 (ja) 2008-03-06 2013-05-15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音発生器
CN102131430A (zh) * 2008-08-21 2011-07-20 精工电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货架标签系统、商品价格管理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电子货架标签装置、商品价格管理方法、商品价格更新方法、商品价格管理程序及商品价格更新程序
JP5413073B2 (ja) 2009-09-11 2014-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40052B2 (ja) 2009-09-11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継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590A (zh) * 2001-12-21 2005-02-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使用具有中继功能的移动台的移动通信网以及用于奖励移动台的中继活动的方法
CN1941666A (zh) * 2005-09-30 2007-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站实现带宽分配和调度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994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网络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4579949B (zh) * 2013-10-15 2018-10-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网络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WO2015117499A1 (zh) * 2014-08-19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380B (zh) 2014-06-18
US8521080B2 (en) 2013-08-27
JP2011061632A (ja) 2011-03-24
EP2296420A1 (en) 2011-03-16
JP5440052B2 (ja) 2014-03-12
US20110065379A1 (en) 2011-03-17
EP2296420B1 (en) 2019-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6380B (zh) 中继站设备、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2781011B (zh) 有效使用许可频谱和共享频谱的移动系统和基站系统
CN103067440B (zh) 用于使用车辆wifi/dsrc来扩充以智能电话为中心的车内信息娱乐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44993A (zh) 基站辅助的移动-中继候选预选择和预部署
CN101940008B (zh) 无线网络中半双工和全双工台的链路利用技术
CN101971523B (zh) 多播广播单频网数据调度和处理
CN101925077B (zh) 一种中继系统的传输和指示的方法及设备
CN101150841B (zh) 多跳中继网络中建立移动终端与基站间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694379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94207B (zh)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和使用感知无线电通信的方法
CN104272811A (zh) 结合蜂窝通信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0461956C (zh) 采用不同随机接入试探数据包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7594A (zh) 用于支持无线网络中的不同距离上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Z20004650A3 (en) Representation device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ordering method
CN1647394B (zh)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操作该终端的方法
CN102917328A (zh) 一种基于特定子帧的指示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02739291A (zh) 一种近场通信模块、系统及方法
CN102196476A (zh) 用于评估和改进对移动无线网络中应用的用户体验的技术
CN102656819A (zh) 广播内容请求
CN104813350A (zh) 用于通过其他介质来重播无线电广告的系统和方法
Gozalvez First Google's android phone launched [Mobile Radio]
CN101262695A (zh) 一种接入网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95941B (zh) 中继装置、宽带无线内容发放系统及其内容维护与发送方法
CN101843066A (zh) 针对时间-频率分片的改进调度的系统和方法
JP5713095B2 (ja) 中継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6